第一篇:在士官“高等数学”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士官“高等数学”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士官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其且普遍较差的特点,提出了在士官“高等数学”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并就教学实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士官 高等数学 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O13-4
由于士官学员在进入院校前所在地域、学情差异较大,导致基础参差不齐,且普遍较差,使学习高等数学课存在相当困难,一方面数学基础好的“吃不饱”,数学基础差的跟不上教学进度,因此考虑根据其原有基础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基本思考如下。
一、教学准备
(一)摸底考核,合理分层
新生入学后,首先进行摸底考核和问卷调查,按大类专业(采用相同的高等数学课程标准)将学员分为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A层基本上都对数学感兴趣,基础较好,并有较好的数学学习方法;B班中等,C班最差。然后一个专业的高等数学课同一时间排课,学员打乱队别,自行到各自层次的教学班上课。
(二)修订课程标准
采取分层次教学,需要根据实施方案,对“课程标准”中“
五、实施建议”进行修订,对其中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法”按分层次教学的要求进行修改。同时最好对“教学进度”按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安排。其中,A层可以稍快,C层刚开始可以稍慢。
(三)按层次做好教学准备
教员在备课中,根据所教授层次进行教学准备,例题、习题、课堂提问、作业等难度的选取要根据所教层次进行合理设置。教学方法和每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要根据层次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C班数学基础最差,要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梯度分割,形成不同梯度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重复教学、调整、强化和个别辅导等措施,经一步或几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实施分层次教学时,需注意的是要熟悉和掌握教学总体目标,他是合理分层的依据;全面了解学员,这是分层次教学的关键;合理地划分教学层次,体现出灵活性、连续性和机动性,这是分层次教学的根本。
二、教学实施
(一)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采用不同难度的例题、习题、课堂问题、作业,A层最难,C层最简单。
对A层,在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达到培养拔尖学员综合能力素质的目的。对C层,可利用自习时间补充一些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对A层,教员可适当少讲一些,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方法,多让学员进行思考和讨论。对C层,多采用讲授式方法,应讲解细致,首先让学员听明白,同时要多启发,让学员多动脑思考。对各个层次,都要充分利用自习时间进行辅导答疑,对A层主要是补充其他的数学知识,并指导完成探究作业,对C层主要是补充初等数学的知识并指导完成课后作业,同时进行个别辅导。
(三)实施进层与退层
最初的分层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评定标准,如果进步很快,可以由C层升到B层,或由B层升到A层,如果学习不积极,则退到下一层。这可以对学员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
三、课程考核
期末测试按三个不同层次采用不同难度的习题分开进行,A层难度最大,C曾难度最低,但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中课程标准仍然是实施教学的根本依据,实施分层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全体学员都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并使基础好的学员有更大收获,因此,不能因为C班基础差就人为地降低标准要求。
为了激发学习热情,防止出现基础较好的学员故意留在C层想取得较高分数的情况,同时为了体现不同层次之间对比的公平性。规定B层考核最高分为90分,C层最高分为80分。
四、几点说明
分层教学的优势在于:第一,体现了因材施教。士官学员数学基础具有明显差异,如果按照传统“大锅饭”模式实施教学,数学基础好的“吃不饱”,数学基础差的跟不上教学进度,因而教学效果和所有学员的学习效果都明显打了折扣。实施分层教学后,学员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第二,提升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进步很快,可以由C层升到B层,或由B层升到A层,对学员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三,促进了“尖子生”的培养。通过分层教学,一些数学基础扎实的学员,能够学习更多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更强的数学观念,增强创新能力,为他们岗位任职与职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但分层教学要打乱队别编制授课,会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一层次同一时间上课,也会给课程排课带来一定困难。
以上就是在士官“高等数学”课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2014年,我院在士官“电类高等数学”课中尝试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建华,谈高职数学教学法的改进,辽宁高职学报,2011.5
【2】 解玖霞,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探讨,教育与探索,2007.12
第二篇:关于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一、问题的缘起
1998年6月,我调到xx市第五中学,担任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当时的五中是有名的弱校,人心涣散、教育质量偏低,学生外留严重。为了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凡有能力的家长都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离开五中。进入8月,先后有50多人找我要学生的“学籍”。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放弃!能查到电话号码的打电话,知道家庭地址的就组织家访面谈。在耐心向家长说明学校的人员安排以及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措施的基础上,我代表学校郑重承诺:让孩子试听一周课,若不满意,立刻放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家长终于被感动了。但少数家长或含糊其辞、或一言不发,有个家长甚至找到学校:“我不能把孩子当做实验品,说破天,我也不相信五中。”多数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信心和勇气,相反,少数家长的冷言冷语更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暗下决心,三年后的五中,涛声不再依旧,事实会证明,选择五中没有错!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关键在走科研兴校之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借鉴外地经验并请来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作指导,最后决定着力探索和推广分层次教学。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班级团体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人人有兴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一)、实施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学情,提出了“小步走,多反复,快反馈,抓落实”,以及“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的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要求。例如:疑难问题、综合性问题多启发优秀学生,一般问题多照顾中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
第二阶段。实施“特区”战略。先由我教的初一一个班的数学课,进行了分组分层教学实验,即:将这个班的学生分成a、b两组,进行复式教学。随后,在初一两个班的英语课、数学课实施分班分层教学,即上英语、数学课时将两个班级的学生分为a、b两个班进行教学。
第三阶段。分班分层教学在初二物理、语文学科推广。
第四阶段。分层教学在初三学年所有学科全面推广。
(二)、分层次的方法和管理方法
分层次的方法。首先对学生的智能、体能、非智力因素、各科成绩、思想品质、各种能力及家庭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然后以此为据,在保持原有行政管理班级不变的情况下,以两个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a、b两个授课单位,a为基础班,b为提高班。其次做学生家长工作,说明此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家长的支持,消除家长的疑虑。
管理方法。双层管理。即两个班主任相互协作,同时参与行政管理班级与授课班级的管理。流动管理。即每个学期根据期末成绩,进行一次授课班级人员的调整。调整前,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三)、“分层次教学”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快慢班”、“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其根本区别在于分层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分层教学体现层次性。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a层次,要求“低起步、小步走、重基础、慢变化、多联系、勤反馈、求提高”。b层次要求“重能力、重思维、重创新、小综合、多变化、求深度、促特长、求拔尖”。
(2)、教学方法的层次性。a层次,多采用“启发谈话”的教学方法,设计的问题力求启发、引导性强,指令性强,思维梯度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析、解决问题。b层次,多采用自学、讨论辨析、尝试发现、探究归纳等开放式教学方法,设计问题力求广度、深度和灵活性。
(3)、安排作业的层次性。a层次,布置模仿性、基础性较强的基础题和巩固题。b层次,布置在例题、习题基础上编制的变化题,其特点是综合性、灵活性强。我们鼓励a层次的同学尝试做b层次的作业,调动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信心。研究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和引导。
(4)、考核的层次性。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做法,实行分类命题,一种方法是,一份试卷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体三大类。基础题、提高题面向全体学生。综合题,a层次学生选做,b层次学生必做。另一种方法是:设计a、b两种试卷。
2、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分层教学较好的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实现了优秀生拔尖,中等生赶上,后进生转化的重大突破,防止了两极分化,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问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胡晓东同学入学时是中等生,初一成绩并不突出,分层教学后,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初三进入学年前十名,中考名列全市第七名。徐京浩同学因英语成绩较差,分在a层次,在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正确指导下,中考以509分的成绩考入一中。
3、分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表现自己的机会,使a层次的学生找回了自尊和自信,使b层次的学生勇于探索创新。下面两名学生具有代表性:
“我基础差,如果老师讲课快或讲难题,我就成了陪读生。分层次后,老师根据我们这个层次的同学情况讲课,我很适应。在a层次我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相反,我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因为现在我有发言的机会,并且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分层前,为了照顾中下等学生,对我来说已经明白的问题,老师还反复启发讲解,对此我很不耐烦,常常搞小动作打发时间。分层次后,老师加快了讲课的节奏,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改变了教学方法,引导我们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归纳,鼓励我们创新,这样的氛围,促使我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
我带领初三全体教师边实践、边研究、便探索、边调整,硬是坚持下来。实验取得很好效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尖子生冒出来,中等生迈大步,困难生不落后,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的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分层次教学取得可喜收获。
1、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2001年,全国数、理、化、英语竞赛,有19人获奖,16人获得省级奖励。中考考入一中择校生57人,半自费生8人,合计65人,升学率为58%。尤为可喜的是,有5人进入全市前10名,有9人进入全市前20名。各科成绩大幅提高,其中数学优秀率54.9%,及格率84.1%,平均78.4分;英语优秀率70.8%,及格率93.8%,平均85分,远远超过其它学校。其他学科优秀率和及格率均超过其它学校。
3、减轻了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全面素质。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参与全市各种活动数次获奖。
4、融洽了师生感情,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参加实验的教师加强了日常学习,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多次获得上级组织的说课、讲课比赛的奖励,多篇论文得到交流或发表。
四、解决问题后的反思
1、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较好的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培养优等生、转化差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分层次教学突出了教师的指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并坚持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不布置过深过浅的作业,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脱出来,减轻了课业负担,保证了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
3、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各类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吃的进,吃得饱,并不断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赞扬,感受到求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分层教学保持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色,又借鉴了复式教学的模式,容易理解,操作方便,同时它十分强调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这两项课前准备工作。长期坚持,有利于融洽师生关心,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分层教学非常符合我校的实际,对我校由弱到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我校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跃。
分层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上级业务部门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说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五中特色的路子,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保证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关于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关于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一、问题的缘起
998年6月,我调到xx市第五中学,担任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当时的五中是有名的弱校,人心涣散、教育质量偏低,学生外留严重。为了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凡有能力的家长都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离开五中。进入8月,先后有0多人找我要学生的“学籍”。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放弃!能查到电话号码的打电话,知道家庭地址的就组织家访面谈。在耐心向家长说明学校的人员安排以及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措施的基础上,我代表学校郑重承诺:让孩子试听一周,若不满意,立刻放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家长终于被感动了。但少数家长或含糊其辞、或一言不发,有个家长甚至找到学校:“我不能把孩子当做实验品,说破天,我也不相信五中。”多数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信心和勇气,相反,少数家长的冷言冷语更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暗下决心,三年后的五中,涛声不再依旧,事实会证明,选择五中没有错!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生源差,分来的学生多数留下来了,可如何长留不走呢?如果问题反弹,后果将不堪设想。*朴素的情感赢得家长是暂时的,能够真正赢得人心那是优质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的素质,我们为这个学年配置了优秀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具有“起点低、层次多、差距大”的特点,不同素质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上,教学目标很难定位。要么抓了中间丢了两头;要么抓了尖子,丢了大多数,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还像以前大帮哄,不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能差异,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肯定不会出成绩,势必造成好学生不能拔尖,中等生不能进步,差等生不能提高的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关键在走科研兴校之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借鉴外地经验并请来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作指导,最后决定着力探索和推广分层次教学。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班级团体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人人有兴趣,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一)、实施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针对学情,提出了“小步走,多反复,快反馈,抓落实”,以及“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的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根据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提出不同要求。例如:疑难问题、综合性问题多启发优秀学生,一般问题多照顾中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
第二阶段。实施“特区”战略。先由我教的初一一个班的数学,进行了分组分层教学实验,即:将这个班的学生分成A、B两组,进行复式教学。随后,在初一两个班的英语、数学实施分班分层教学,即上英语、数学时将两个班级的学生分为A、B两个班进行教学。
第三阶段。分班分层教学在初二物理、语文学科推广。
第四阶段。分层教学在初三学年所有学科全面推广。
(二)、分层次的方法和管理方法
分层次的方法。首先对学生的智能、体能、非智力因素、各科成绩、思想品质、各种能力及家庭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然后以此为据,在保持原有行政管理班级不变的情况下,以两个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A、B两个授单位,A为基础班,B为提高班。其次做学生家长工作,说明此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征得家长的支持,消除家长的疑虑。
管理方法。双层管理。即两个班主任相互协作,同时参与行政管理班级与授班级的管理。流动管理。即每个学期根据期末成绩,进行一次授班级人员的调整。调整前,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三)、“分层次教学”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快慢班”、“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其根本区别在于分层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层教学体现层次性。
(1)、教学目标的层次性。A层次,要求“低起步、小步走、重基础、慢变化、多联系、勤反馈、求提高”。B层次要求“重能力、重思维、重创新、小综合、多变化、求深度、促特长、求拔尖”。
(2)、教学方法的层次性。A层次,多采用“启发谈话”的教学方法,设计的问题力求启发、引导性强,指令性强,思维梯度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析、解决问题。B层次,多采用自学、讨论辨析、尝试发现、探究归纳等开放式教学方法,设计问题力求广度、深度和灵活性。
(3)、安排作业的层次性。A层次,布置模仿性、基础性较强的基础题和巩固题。B层次,布置在例题、习题基础上编制的变化题,其特点是综合性、灵活性强。我们鼓励A层次的同学尝试做B层次的作业,调动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信心。研究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和引导。
(4)、考核的层次性。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做法,实行分类命题,一种方法是,一份试卷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体三大类。基础题、提高题面向全体学生。综合题,A层次学生选做,B层次学生必做。另一种方法是:设计A、B两种试卷。
2、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分层教学较好的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实现了优秀生拔尖,中等生赶上,后进生转化的重大突破,防止了两极分化,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问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胡晓东同学入学时是中等生,初一成绩并不突出,分层教学后,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初三进入学年前十名,中考名列全市第七名。徐京浩同学因英语成绩较差,分在A层次,在老师的耐心帮助和正确指导下,中考以09分的成绩考入一中。
3、分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表现自己的机会,使A层次的学生找回了自尊和自信,使B层次的学生勇于探索创新。下面两名学生具有代表性:
“我基础差,如果老师讲快或讲难题,我就成了陪读生。分层次后,老师根据我们这个层次的同学情况讲,我很适应。在A层次我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相反,我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因为现在我有发言的机会,并且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
“分层前,为了照顾中下等学生,对我来说已经明白的问题,老师还反复启发讲解,对此我很不耐烦,常常搞小动作打发时间。分层次后,老师加快了讲的节奏,加大了堂的容量,改变了教学方法,引导我们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归纳,鼓励我们创新,这样的氛围,促使我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
我带领初三全体教师边实践、边研究、便探索、边调整,硬是坚持下来。实验取得很好效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尖子生冒出来,中等生迈大步,困难生不落后,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的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分层次教学取得可喜收获。、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XX年,全国数、理、化、英语竞赛,有19人获奖,16人获得省级奖励。中考考入一中择校生7人,半自费生8人,合计6人,升学率为8%。尤为可喜的是,有人进入全市前10名,有9人进入全市前20名。各科成绩大幅提高,其中数学优秀率49%,及格率841%,平均784分;英语优秀率708%,及格率938%,平均8分,远远超过其它学校。其他学科优秀率和及格率均超过其它学校。
2、巩固了学额,扩大了生源。XX年秋,初一入学率达982%,在校生由1997年的23人增加到1026人,增长了近一倍。
3、减轻了业负担,提高了学生全面素质。学生外活动丰富多彩,参与全市各种活动数次获奖。
4、融洽了师生感情,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参加实验的教师加强了日常学习,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多次获得上级组织的说、讲比赛的奖励,多篇论文得到交流或发表。
四、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了班级授制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较好的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培养优等生、转化差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分层次教学突出了教师的指导,强化了内外的结合,并坚持不增加时,不搞全班性补,不布置过深过浅的作业,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脱出来,减轻了业负担,保证了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
3、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各类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吃的进,吃得饱,并不断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赞扬,感受到求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分层教学保持了班级授制的基本特色,又借鉴了复式教学的模式,容易理解,操作方便,同时它十分强调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这两项前准备工作。长期坚持,有利于融洽师生关心,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分层教学非常符合我校的实际,对我校由弱到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我校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跃。
分层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上级业务部门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说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五中特色的路子,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保证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四篇: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通过对物理课程采取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等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实行分层次目标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可行的分层教学策略。
物理教学 分层次 目标教学
高中物理是一门思维性和拓展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人智能的差异,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如果教师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创造力难以发挥,认为高中物理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以致于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发展。
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弊端,通过建立分层小组等一系列方法,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协调,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科学的分层小组
我们发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进而导致对知识理解的差异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的结果上的差别,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上的差别。为了更好地研究学生的差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小组。
问卷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从而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智力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从对学生的问卷答案分析中可以得出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教学中制定有效的分层次目标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沟通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物理课本有简谐振动的教学内容,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采用教师与学生交谈的方式,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对简谐振动现象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如果学生能详细说出简谐振动的相关参数及计算方法,说明学生掌握了简谐振动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对计算参数不能清楚解释,说明学生对简谐振动还没有掌握,这时应对学生理解还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教学。
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测试,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状况制定教学策略,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材施教,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根据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能力、基础等三个维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再适当考虑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如可将学生按AC、CB、BA组合进行搭配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不但给教学带来便利,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可促进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为便于统一管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和共同发展,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学生出现心理压力。根据学生阶段性的表现情况、学习效果及时对分层小组进行调整,如:对于进步明显的可由原来的小组上调一个等级,退步的由原来的等级组下调至下一个等级小组。通过实践发现,进行分层、分组动态管理,很多学生可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高中物理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如通过学习活动单来反馈),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分层次教学策略和计划,使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标和教学要求,教师可将教学目标的分层分解为课时分层目标、阶段教学分层目标、长期教学分层目标。对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分层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分层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增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时目标分层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即:对学科素养发展点的分层、对知识点的理解分层、对能力点的培养分层,合理划分哪些小组需要机械记忆,哪些小组需要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对于阶段性目标分层主要是进行阶段性知识的考核,并对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知识点和单元结构划分。长期目标分层主要是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培养记忆存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稳定性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分析及综合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单元、阶段监测,对一些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特别要加强心理辅导,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改善学习品质。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作业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层次。在课堂上学生是知识的接受体,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应注意授课的方法与方式,确保所讲授的内容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考虑,也兼顾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以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复式教学是教学过程比较常见的一种,在一定的阶段,可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能将教学内容进行自述、自思、自练等。为了增强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交流,可以先让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和展示交流等活动。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情况,找准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围绕一条贯穿教学的主线,协调各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教师要把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过程。例如:对一些基础内容可实行全班同时授课,在教学时,教师可先进行30分钟左右的集中讲解,然后留下15分钟左右分组指导和巩固;有时A、B组听15分钟左右的课程,30分钟左右的自学、提问、练习,而C组听30分钟左右课,练习15分钟左右,比较收到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学方法收到的效果不同,采用板书或多媒体等对全体学习的内容和分层教学的内容进行综合讲授,才能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品质,完成超层次目标内容的学习,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作业是教师考查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主要分为课内、课外两种形式,课内作业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任务,课外作业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设计,特别要根据学生课内作业上表现出的对当堂课物理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四、校本课程分层
根据最新的高考政策,语文、数学、英语根据行政班级授课还行,但物理课的走班制授课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物理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势在必行,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这是新教育教学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新常态下教学的新挑战,也是目前所需解决的重要新课题。对高一物理在根据行政班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物理校本选修教学。物理校本选修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校本知识讲解的一种方式,不同层次的小组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层次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小组,通过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可达到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交流,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差的小组,通过成立辅导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物理校本课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自学、分层次讨论、演讲等灵活的形式,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物理校本选修学习才能较好地进行进一步学习生涯的规划。
五、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效果好坏可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评价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必修课”。分阶段、分层次评价应综合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及时了解学生的选择和所需达到的分层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分阶段、分层次激励措施,并让学生理解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最好以个体评价为主,并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做法,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能正确面对,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进行统考时,可在试题上进行优化设计,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维灵活,能正确做出高一级试题的学生,可酌情加2~5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的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教师通过采取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找准自己选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准确地自我定位、自我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新元.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08(5).[2] 王巧珍.运用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J].教育科研论坛,2008(8).[3] 林正富.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学科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8(6).[4] 陈宇新.分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责任编辑 郭振玲】
第五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分层次教学
课堂教学中如何分层次教学
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往往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课堂教学中对待不同的学生群体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有相应的区别,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顾及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教学中获益,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我的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此思想指导下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我将所带班级学生按2: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学习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B层次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能掌握课文内容,能独立完成作业;C层次是优秀的生,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课堂教学中我还是以班级整体教学为主,分层教学为辅,注重按层次进行教学目标控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控制是层次教学的灵魂
层次划分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时,要求A组学生了解物质的量的涵义,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涵义,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理解并掌握物质的量的涵义,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目标控制隐含并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好不要直接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让低层次学生产生自卑。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渗透是层次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在座位安排上,要各层次学生穿插坐,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合作学习。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
三、作业层次化布置是层次教学的延伸
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告诫学生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攀高而把时间都用在某一科作业完成上。
四、教学评价层次化实施是层次教学补充
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部分题用附加题形式为C层学生准备。
分层次教学实施中还要特别注意:(1)公平对待每个学生,重视思想引导,防止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消极影响。(2)目标控制要动态化,要时时掌握学生最新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层次划分。(3)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帮助,防范个别学生成绩一直下滑。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