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19-05-13 01:1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第一篇: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从现代康复医学定义,及其教学现状,改革内容作了简要探索,旨在推进现代康复医学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现代康复医学人才。

【关键词】现代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47-02

康复医学自19世纪40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WHO将现代医学体系划分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保健医学,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1现代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但许多人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卢雯等人[1]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分类体系,对属于医学专业的物理和康复医学(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M)定义是以功能评估为基础,包括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诊断,应用生物医学、物理学、工程学及其它的手段,达到修复可能经历或正在经历疾病的患者功能。在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日本,PRM也被称之为康复医学。而冯晴等[2]人认为,现代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它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伤残人或病人的功能障碍为目标,进行康复评估,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应用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改善或重建病者的功能,旨在促进病者的机能恢复,预防和减轻疾病后遗症所至的功能障碍,使病者也能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及重返社会为目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现代康复医学是具有完整理论、功能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应用学科[3]。

2我国康复医学教学现状

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很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部分医院将改制为康复医院,二级医院要设立康复科,解决康复人群的需求[4],而我国有康复需求的人群超过1亿之多[5]。教育方面,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起点低,且政府的政策配套相对不完善,导致康复医学教育滞后[6]。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医科院校开设康复医学必修课,招收不同层次学生。而多数医科院校只开设了选修课,有的医科院校甚至就没有开设康复医学课程[7],全国康复医学教育规模呈现小的态式,这就导致经专业培训出的临床康复人才极少,许多康复机构处于虚设状态[5],教学学时少,教学内容势必就少[8],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9],科研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较为薄弱[10]。针对这些现状,从根源上来看,必须改革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提高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

针对现代康复医学教学中现存问题,积极探索当代形式下提高康复医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我们立足于: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这两点来进行康复医学教学的改革。

针对第一点,我们从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来推进创新,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31课前准备上课前几天,教师给学生上课用的学习提纲并布置参考资料、思考题及病例分析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课前学习,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促进、监督,共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课前应预习完该教学单元的内容,并在上课前一天,将思考题答案,病例分析题答案,如功能评估、康复治疗方案制作成幻灯片上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批改并从学生上交内容中选出完成得好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评析。

32课堂教学

321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我们结合学院专、本科教学实际情况,认真思考教学方法,期望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做出成绩。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引进和应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于1969 年在加拿大首创。国外开展PBL有四十年历史,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后取得巨大成功[11]。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 教学优势是“把学生引入有意义的问题中,以小组及自主学习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2]。归纳起来,PBL教学方法分5部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主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13]。

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根据PBL原理,以病例为主要材料,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CBL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知识为前提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大纲和目的要求,选择典型病例,学生以自学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案例。此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作坊”也称“Workshop”模式,它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分开授课的方式,在实践操作时,学生可同时学习、应用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理论知识的乏味和枯燥,也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罗丽霞等[14]人认为,“Workshop”模式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322教学内容教学中统一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教材、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备课、统一教学并完善教学成绩的考核机制。

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15]。这句话说明,在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向有极强的指引作用。中医学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无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反映的科学思维水平,都可以和现代西方医学并列。中医学特点是研究对象是人,不是单纯的病,是从人的整体和功能结构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的。中医康复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康复”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已见雏形,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养而和之„„待其来复”[16]。中医康复疗法包括针灸治疗、推拿等内容,它对西医康复是补充与发展。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之路,寄希望于两者的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所以,中医康复疗法也应纳入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范畴。

323教学手段由于康复医学中实践操作很多,用理论讲解会导致学生感到抽象,无法完全理解教学内容,势必就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改善上述不足,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动画,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微课是以视频为基础,记录教师围绕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教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制成视频,学生可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也可方便地将其下载,非常有利于学习和学习资料的保存。

33课后辅导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课堂上使用的PPD、影像、测试及答疑等都可在校园网上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学习模块,如远程教育、虚拟教学、人机对话等模块,便于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教学效果。如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及时地向教师请教。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第二点,从教师角度出发,为打造一支国内领先,具有坚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可邀请全国康复医学临床和教育专家进行短期的康复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旨在提升医科院校康复医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还可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出省培训,加强康复医学师资队伍的梯队化建设,储备后备人才;最后,也可聘请部分知名专家教授,形成一支以教学、科研、临床为主的康复医学团队。

就教学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取长补短、综合应用才能使学生对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真正掌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服务于社会的康复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雯,李智玲译.《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物理和康复医学进行统一概念描述的模式[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08-1111.[2]冯晴,陈明家,郭毅.康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2):144-145.[3]励建安.康复医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20.[4]方芳.本市部分医院转型康复护理[N].北京日报,2010-12-25(06).[5]何静杰,杨祖福.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现状与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8):788-789.[6]吴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5.[7]励建安.康复医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33(4): 1-3.[8]杨朝辉,刘莉,周淑华,等.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49-50.[9]胡坚勇,樊振勇.试论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96-1097.[10]白跃宏.21世纪康复医学教育新方向[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141-142.[11]Koufogiannakis D,Buckingham J,Alibhai A,et al.Impact of librarians in first-year medical and dental student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groups: a controlled study[J].Health Info Libr,2005,22(3):189-195.[12]王济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98-100.[13]王琦,李丽,王瑜.医学教育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0,9(8):1058.[14]罗丽霞,张广清.“工作坊”形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5):453-454.[15]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6-98.[16]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展现光明前景[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4):507.(收稿日期:20160323)

第二篇:《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医学伦理学》作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立项,属于2000年滚动项目,2004年完成。课题立项以后,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面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

1、多方论证,明确教学改革的思路、目标与具体要求

(1)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合理。我院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方法比较得当的师资队伍,曾编写出版了一批教材、教学参考书,还成功举办过全国首届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该课程在申报省高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前已作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立项,受到了院、部系的重视和支持,专拨课程建设经费1万元。正式立项前,经《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杜治政、全国医学伦理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李本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李恩昌等7位知名专家论证,认为设计合理,方案可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一个中心、双向深化、三位一体、四重形象、五个阶段、全程管理”的模式进行。即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增强其医德素养为中心;在继承以往教学经验,借鉴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学最新成果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坚持教学、科研和为当地医学界职业伦理建设服 务为一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音和亲人,教学相长;在医学教育的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见习和实习以及终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贯彻医学伦理教育;在教学管理理念、内容和实施上实现科学化。

(3)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为基点、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有确切的课程定位和科学的课程结构、融教学观念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为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观念改革。确立了科学教学观、质量教学观、素质教学观、主体教学观、系统教学观和发展教学观的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过程中学会学习,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叫学生在课程和教学改革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并强调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其二,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课程内容合理确定、整体内容比较完备、核心内容明确突出、创新内容及时吸纳、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内容体系目标,并由理论内容、规范内容、实践内容、动态内容和比较内容五个方面组成,总的目标要求是,在结果性目标上分为一般了解、重点理解、切实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层次;在过程性目标上,分为感悟、体验、接收、内化四个阶梯,重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其三,教学方法 和手段改革。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案例分析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沟通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还运用问卷调查、实施教学情况反馈、开办医学伦理学教学园地、举办医学伦理学专题讲座、开展医学伦理学知识竞赛、进行专题调查、组织参观学习、学习医德先进典型等形式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形成了综合教学方法体系。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课程教学改革正式立项后,按照教学改革的思路、目标和要求,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1)为了体现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与学的互动性,专门在潍坊医学院院报上发表了《医学伦理学》一文,系统介绍了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教学、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使开课年级的学生提前就对该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有了感性认识,为其参与教学改革做了前期准备。

(2)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喜欢该课程,明确课程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调动他们主体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开课前和授课期间,一改过去仅教师集体备课的传统,多次邀请学生参与备课。

(3)及时把握教学改革的起点、落点、重点、难点,开课中发放 了《医学伦理学教学问卷调查》共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3%,经整理分析,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积极性、认同度、问题和要求等,并把获得的有关信息运用到教学过程,学生反映强烈。

(4)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检验教学改革的实效,在开课年级选择了不同专业的5个教学班,发放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情况反馈》共260份,每次课后由学生填写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建议要求,收回后由教师阅读提出反馈意见,并把学生的建议要求及时转化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改进措施。参加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有260人,每人12次(每章一次)共3210人次,每次又包括若干内容,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5)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请潍坊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医德标兵赵素贞教授登台讲授临床诊疗道德,她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6)组织了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实际效益的大型成果汇报会,所有开课年级参加,有8名同学作了发言交流,并专门印发成果材料汇编,人手一册,扩大了影响。

3、认真组织专项研讨,教学研究成效显著

课程主讲教师围绕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真进行专项研究,在《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论文:

(1)、《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 年第4期。

(2)、《注重引导医学生的自我定位,增强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第4期。

(3)、《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第6期。

(4)、《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1期。

(5)、《应注重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2期。

(6)、《辨析式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2期

(7)、《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3期。

(8)、《教学情况反馈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尝试》—《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6期。

(9)、《医学伦理学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6期。

(10)、《临床实践教学的医学伦理原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年第4期。

(11)《临床教学观念探讨》—《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第5期。(12)、《医学伦理学复习指导要略》 —《自考 职教 成教》2000年第19期。部分论文受到了专家较高的评价,《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称:“……他们几位的名字近几年来几率较高地出现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上,成为全国医德界乃至于卫生界瞩目的作者群,他们的论文为我刊增色不少。”其中《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应把握的关键问题》2002年9月获第十次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应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2003年9月获第十一次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新世纪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2002年获山东软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2000年获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获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出版新一代《医学伦理学》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1)在第一代、第二代教材的基础上,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了体系更为严谨、内容更加规范、结构比较合理的第三代教材,《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2年第1期称:“该书在继承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医学伦理学成果的基础上,有不少自己的创新。”“在新教程中充分反映课程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取得的成效,并且融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可接受性、可相信性、可实践性于一体,在教材中努力反映新(观念新、内容新、体系新)、深(研究深化带动教材完善,改革深化促使教材质量提高)、实(符合医学院校的实际,符合医学生实际,符合医学生医生品质培养实际)。”“在学术创新方面,最为明显的表现在文化发展与医德进步、经济与医德发展等问题上。”。(2)衡量教学内容先进性的标准确定为三条,一是新即新理论、新内容、新资料、新信息;二是深即内容要有深度、厚度,既强调丰富又重视前沿;三是实即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符合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医学生医德品质培养的实际。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医学伦理学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的作用,始终是我们在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

(1)在开课年级组织了医德医风调查、医德论文撰写和医德名人名言事典征集活动,以延伸课堂教学,从收到的论文中筛选出5篇推荐到山东省第二次医学伦理学学术年会,被全部录用,并有两名学生作者应邀与会,会后他们在院报2001年6月7日第3版上又专门发表了有关体会文章,在学生当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2)组织开课年级的部分学生到潍医附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床边教学并参加医德查房,大力开展医德案例教学。

(3)指导学生在《潍坊医学院大学生学报》上发表医学伦理方面的论文4篇。

5、充分发挥教学改革成果的辐射作用

(1)为检验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成效,主讲教师到各地教学医院如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淄博市第一人民医院、益都中心医院、莱阳中心医院、胜利医院等为学生作医学伦理专题讲座10多场,巩固了后期教学效果,实习学生普遍反映医德理论学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提高;医德理论指导医德实践能力有了提高;医德理论和医德实践转化为内在医德品质效益有了提高。如医学系的同学说:“在学习过程中,我确实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听课效果很好。”护理系的同学说:“通过听讲座,我进一步了解了这门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列举的那些生动的、令人深思的事例,更加深了我对医学伦理学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我决心努力学好这门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德素质。”

(2)课程主讲教师及时把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当地医务界医学伦理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实际效益,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鲁石化中心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泰安中心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莱芜钢厂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等医院为医护人员作医学伦理报告20余次,受到热烈欢迎,在山东省护理学会、山东省病理学会和省直医院政研会举办的研讨班上作学术报告3次,引起了较大反响。

6、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大了教学管理的力度。

(1)强调精心备课、精心试讲、精心讲授、精心组织所有教学活动。

(2)完善试讲、集体备课、听课、观摩教学、开公开课、教学评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记录、检查、总结。

(3)对历年各专业医学伦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归档,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试题库,制定了考核评价制度。

(4)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实现由限制性转变为指导性、由单层面转变为多层面、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创造性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性学习余地,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案完备。

(5)购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几十种,为任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试点课程实践,我院医学伦理学课程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一门富有人文特色与精神的、与医学专业课教学密切结合的、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医德品质培养的,深受医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在全院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课程。由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各部系分管教学领导、部分专职教师和院教学督导组及学生综合评定,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优秀。

第三篇:康复医学学习心得[模版]

学生姓名:

学号:

康复医学见习报告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以上就是对于康复的定义,但是以前很少对康复了解得这么的详尽,只是知道,我们平时受伤了、患病了过段时间就会恢复健康,也许这也能说是康复吧!

我最早接触到康复是在去年上半学期的时候,在太和医院见习的时候,有时候我在病房里面看到有康复科的医生过来做床旁康复,但是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只是脑海里有一个印象,就是做这个有多大用处。后来我观察到做床旁康复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手术后几天或者是出现了肢体瘫痪症,但是还处于保守治疗的一些患者,当时我觉得康复应该很有作用吧!不然怎么哪么多的病人在做康复治疗,有些病人一天还要去康复科好几趟去做康复治疗呢,但是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康复科主要是做一些什么样的治疗。

真正的学习康复医学是在这个学期丁旭东和陈华先老师的康复课堂上。在康复医学课堂上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康复以及康复医学,也更加确定康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同时,也学习了肌力的评定、ADL评定、平衡功能评定、ASIA残损分级等等。

ADL的评定主要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的最基本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ADL范围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等。评定目的主要是对确定患者能否独立及独立的程度、判断预后、制定和修改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结果、安排返家或就业。

肌力评定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评定技术。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从而判断肌肉的功能状况,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并检验其疗效。肌力测定主要应用于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测定。徒手肌力测试也称手法肌力测定,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肌张力的异常主要包括: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骨肉较坚实,被动运动时阻力较正常增大,活动幅度受限。也可分痉挛性、呈强直性两种。包括折刀现象,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软,不能保持正常外形及弹力,被动运动时的阻力较正常减退,活动幅度大,见于周围神经疾患、深感觉障碍疾患、小脑疾患、低血钾瘫痪,可见于某些深昏迷患者及肌肉疾病患者),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三级平衡检测法一级平衡是指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二级平衡是指在支撑面不动(坐位或站立位)进行某些功能活动时保持平衡;三级平衡是指患者在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坐位或站立平衡。

这些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是很实用。所以康复医学给很多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福音,自从有了康复医学之后有很多患者通过综合的康复训练,其神经运动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如果没有康复训练的话,很多患者很有可能就终身坐在轮椅上了!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用进废退”这句话,当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联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确,生物在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对短期的用进废退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懂得一项技能,当我们每天都在应用的时候,我们会越做越熟练,但是如果我们很久都不去应用的话,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慢慢的遗忘了。我觉得康复也是遵循这一道理的,只有当我们的患者不断的去训练,才有希望使其相应的功能恢复,但是康复中的训练也不 是无目的的训练。我们会在运动学和神经学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准确的评价,然后通过一些康复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治疗除了康复师的训练和治疗之外,还需要的就是患者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长期的坚持才会有康复的效果。

在系统的学习了康复医学之后,我更加明确康复的重要性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好的学习康复医学,应用康复医学,传播康复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患者有恢复健康的机会。

第四篇: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 理论学时:26学时; 实训学时:8学时; 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 其他学时:

考核性质:必修

学 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内容

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合计

理论学时数 2 4 4 6 5 1 2 1 26

实验学时数

0 0 1 2 4 1 0 0 0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重点:1.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 2.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3.康复服务的三种方式4.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讲授内容]

1.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 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2.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

3.了解: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

重点: 1.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2.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3.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时注意事项 ;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

2.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3.了解: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重点:1.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 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3.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4.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6.常用的ADL评定方法

7、平衡的概念与分类8.生存质量的概念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 物理治疗 [讲授内容] 1.掌握:运动疗法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电疗、光疗、磁疗、超声波疗法的临床应用

2.熟悉: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超声波疗法的治疗作用及治疗技术

3.了解:水疗法、冷疗法、石蜡疗法、压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的定义与治疗作用

重点:运动疗法的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低中频电疗、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治疗作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的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红外线、紫外线的种类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第二节 作业疗法 [讲授内容] 1.掌握:作业疗法的定义、目的和治疗作用

2.熟悉:作业疗法的种类、常用方法

3.了解:作业疗法作用、评定

重点:作业疗法的定义、种类、基本技术、临床应用 第三节

言语与吞咽障碍的矫治 [讲授内容] 1.掌握:言语障碍的定义与分类、失语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言语治疗的适应症和治疗原则

2.熟悉: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言语失用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

3.了解: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言语矫治的适应症及各种治疗方法、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

重点:言语障碍的定义与分类;构音障碍、失语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言语治疗的适应症和治疗原则 第四节

心理治疗 [讲授内容] 1.掌握:心理评定的意义及应用注意点;康复医学中常用的几种心理测验的方法和应用范围

心理治疗的概念

2.熟悉:残疾和慢性疾病的心理适应及治疗;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心理治疗 3.了解:康复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重点:心理治疗的概念,康复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残疾和慢性疾病的心理适应及治疗,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心理治疗

第五节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讲授内容]

1.掌握: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

推拿疗法的种类和治疗作用

2.熟悉: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

3.了解:针灸疗法的种类以及主要作用

常用推拿手法的要点、具体操作

重点:1.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2.推拿疗法的种类和治疗作用 3.推拿疗法的主要特点、基本方法.4.针灸的主要作用5.针灸、拔罐的适应症、禁忌症 第七节 康复医学工程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

2、熟悉:矫形器、助行器的分类及应用

3、了解:自助器具应用、选择轮椅的基本条件 重点:康复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脑血管意外的康复评定方法康复原则及 2.熟悉:脑血管意外各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3.了解:脑血管意外的预后及康复时机

重点:1.脑血管意外的定义、危险因素、分类及康复的意义2.脑血管意外的康复原则、各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2.熟悉:完全性不同节段脊髓损伤平面与运动和感觉的关系

脊髓损伤平面与预后的关系、康复评定

3.了解:脊髓损伤的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原则及一般康复治疗方法

重点:1.脊髓损伤平面与运动、感觉关系及与预后的关系

2.脊髓损伤的不同阶段的康复原则及方法

第三节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治疗;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评定

2.了解:周围神经病损的解剖.病因.病理.损伤程度分类.临床表现

重点:周围神经病损早期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法、病理、损伤程度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六章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第一节 骨折后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骨折的康复作用.固定期和愈合期的康复治疗

骨折的康复评定

2.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常见骨折的康复

重点:骨折康复机制和作用、骨折固定期和愈合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类风关定义、康复治疗原则

2.熟悉:类风关的临床表现、诊断、康复评定 3.了解:各期具体康复治疗方法

重点:1.类风关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康复治疗原则

第三节

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康复治疗

2.熟悉:骨性关节炎的概念及分型、康复评定、特殊关节的处理问题 重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康复治疗 第四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及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方法

2.了解:关节置换的概念、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重点: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及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方法 第五节

脊柱侧凸症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脊柱侧凸的定义

2.熟悉:脊柱侧凸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3.了解: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及五点征象

重点:脊柱侧凸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治疗方法 第六节

颈肩腰腿痛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颈椎病、肩周炎定义、分型及临床表现、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要点

2.熟悉:腰椎间盘突出定义、临床表现与诊断、CT表现、牵引机制及应用方法、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要点

3.了解肩周炎病理三阶段

重点:1.颈椎病分型及临床表现、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2.肩周炎的康复评定以及运动疗法3.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与诊断、康复治疗

第七章

内脏疾病的康复 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目标及基本方法

2.熟悉:冠心病的评定方法

3.了解:运动训练的注意事项

重点:1.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目标及基本方法

2.冠心病康复分期、运动训练的基本实施方法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COPD患者呼吸训练的方法及有氧训练的方法

2.熟悉:排痰训练的方法和要点

3.了解:CO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重点: COPD患者呼吸训练的方法及有氧训练方法;COPD患者排痰训练方法和要点

第三节

糖尿病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2.熟悉:糖尿病的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糖尿病足的康复

3.了解:糖尿病的康复评定

重点:1.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运动处方的制定.适应症和禁忌症,运动的注意事项 2.糖尿病的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康复教育3.糖尿病足的康复治疗方法4.糖尿病的康复评定

第八章

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

2.熟悉:骨质疏松症的康复预防

3.了解:骨质疏松症的评定方法

重点: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方法、评定、预防 第二节 烧伤康复 [讲授内容]

1.掌握:烧伤康复评定

2.熟悉:烧伤创面治疗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压力治疗、功能障碍预防措施

3.了解:压力治疗原理

[教学内容]

重点:烧伤康复评定、早期功能障碍的预防措施

第九章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第一节

慢性疼痛 [讲授内容]

熟悉:1.慢性疼痛的特点以及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

2.压疮的定义、原因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度及预防措施、康复治疗方法 3.痉挛的定义

重点: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疼痛康复评定、热疗与冷疗镇痛机制;压疮的分度及预防措施、康复治疗方法、压疮创口的物理治疗;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痉挛的综合性治疗 第二节

局部感染 [讲授内容] 1.掌握: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各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常见炎症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3.了解: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康复

重点: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各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法

第三节 神经源性膀胱 [讲授内容] 1.熟悉:间歇性导尿术

2.了解: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重点:间歇性导尿术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课:授课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统一教学内容,讲课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突出学习重点,联系临床实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实训内容:

1.康复评定技术:肌力、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2.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低中频电疗、高频治疗、蜡疗、磁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传统针灸、推拿治疗

3.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脑卒中的康复、脑外伤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 4.骨关节病损的康复:骨折的康复、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的康复

课程考核性质、形式及方式

本课程为必修科,课程结束进行考核,命题应全面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60分及以上者为及格,均为理论闭卷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情况

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康复医学》主编 南登崑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第五篇:《儿童康复医学》心得体会

《儿童康复医学》心得体会

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伤残者(儿童)康复的医学学科,目的在于通过物理治疗、体育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伤残者尽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存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具有劳动和工作等能力,为其重返社会打下基础。现在康复医学在概念和理论体系上对传统医学是一场革命,其核心思想是全面康复,整体康复,即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身心上使病伤残者(儿童)得到全面康复。不仅要保全生命,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不仅要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生活自立,还要使其重返社会,具有职业,并在经济上自立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康复作为一种概念应贯彻于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及各个领域。残疾的预防,早期发现和识别,早期康复在儿童工作中更为突出和重要,门诊、住院和出院以后的整个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都应充分体现全面康复的思想。

现代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医学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在言语矫治的实践过程中,上述四大块内容我们都需要涉及,物理治疗方法、指导家长家庭康复等等。遵循“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各年龄段患者服务,开展各类的言语语言康复治疗。

患者陈某,男,5岁,现就读于温州一正常的幼儿园中班,性格开朗,日常小朋友经常性嘲笑他说话不清楚,是一位单纯的构音障碍患者,集中于发不出舌根、舌尖音。诊疗实施:

1、口部运动治疗,重点为舌根、舌尖的刺激运动等;

2、按照声母习得的一般规律,先进行舌根音的诱发;

3、家庭康复指导,侧重口腔训练卡片的练习,舌的刺激、运动。通过每周2—3次、每次1—1.5小时的门诊诊疗,一个月后患者舌根音稳定掌握、舌尖音均已习得。

患者刘某,女,4岁,没有任何的言语,行走不稳,初诊前已诊断为脑瘫中重度。诊疗实施中除了日常的构音器官运动治疗外,重点需要开展感觉统合的训练,如“爬”、“跳”、“走”等等。

下载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康复培训心得体会

    康复医学学习体会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 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

    康复医学学习心得(五篇)

    康复医学学习体会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 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

    康复医学概论大纲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9611035 课程中文名称:康复医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28学时 总 学......

    康复医学实习大纲

    新疆医科大学《康复医学》实习大纲(初稿)(供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方向学生使用)康复医学实习大纲目的要求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基本掌握能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

    康复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一、 前言 康复医学导论是介绍康复医学的入门书籍。它的任务是通过介绍康复医学的概念、治疗对象、治疗体系、治疗手段和方法、康复治疗学所涵盖......

    医学研究

    八益牙科年度市场营销方案(大纲) 前言 口腔卫生保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人口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是紧密相关的。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80年代日门诊量平均为800人,90年代日......

    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范文大全

    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看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基础和临床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前者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后者是医学教育的实践。二......

    康复医学 总结[五篇范例]

    康复医学 1. 康复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只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 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