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4:2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看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基础和临床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前者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后者是医学教育的实践。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哪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比如在某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有时瓶颈是基础研究,有时瓶颈属临床问题矛盾的主次会发生转换,但本质的问题是难以分割的,任何造成分割的一些思想、瓶颈、障碍,客观和主观上的不足都是阻碍学科发展的:

我们要正确把握这两个角色的方向,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好他们之间的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一个整体,一些临床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可以通过基础研究这条途径来解决;基础医学研究的问题大都来自于临床而研究的结果和成果又回报于临床应用于临床。临床也不仅仅是提供问题和病例更应该是提出问题、提出研究方向的根本。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J兑离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医学教育都不会得到长久、完善的发展:

一、基础临床医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和临床医学相脱节、分离

目前医学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与临床教学相互脱节,各医学学科的教师仅教授自己负责的学科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仅仅只去了解和掌握自己学科领域的内容,没有广泛地去主动学习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其他医学知识,即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少,甚至根本没有交流基础学科教师由于长期的只讲授理论课,导致缺乏对临床相关知识的丰富、了解与延伸;临床课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因此出现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分离J里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这种相脱离的状况偏离了医学的教育宗旨,对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基础课程繁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影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

合性大学几乎所有医学课程的课时也在减少(现约为20世

纪80、90年代的|海节课的时间也在减少)m,而教材中的

教学内容却在增加。我国医学教育目前仍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主,各学科的教师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内容和新课程不断增加激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自学时间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对所学知识加以认知重组的自学时间减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数太多、其他课建设不足和选修课结构不十分合理现象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较晚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只看重基础理论知识,看重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分数,导致接触临床晚,实践能力低下、临床经验过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医学生毕业后(甚至是博士和硕士)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不会看病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在我国厓学院的学生通常要学习2年左右的基础医学课程,才能进入临床进行见习和实习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这就与医学教育的“四早”目标违背即早期接触医疗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医疗工作环境、早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早期深入医学专业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就要学习会见病人,设置病人/E生关系课程,贯穿整个4年,就是为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医学社会问题:,二、基础临床医学教改的国内外的一些做法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systemBasedLearning,OBL)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随后的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医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试行NewPathway课程改革,旨在综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内容,并加强对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教育。英国医学教育中心的RonaldMHarde教授提出了_个非常有用的课程整合阶梯M。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在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课程上改变传统前、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破二者的界限,有机结合地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课程

在国内,中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基础医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NewPathway)课程体系,首先成立一个领导实施小组/」组组长由核心学科教研室的主任担任原有的教研室建设制度不变。由实施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了几轮的实验教学。在整合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激学效果大大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值得借鉴: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医学课程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体现在观念和认知有差别。国内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只要看好病就行了从而把基础理论的学习忽视了,而国外的临床医生更重视通过与基础医学的合作来研究他们的患者,比如在病理科几乎每天都有临床医生到病理科同病理医生研究他们所经治的病人案例,在国外一些较好的杂志也经常会见一些文章中会有临床和基础医学共同研究解决的病例案例分析。因此无论是高校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都要在心里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而且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不可脱离和分开的,为了使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更好的融合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必须要做好教育改革的规划工作。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连续性,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但是它已经不能反映当今医学科学高度分化有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有的课程的内容陈旧、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又不能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综合化课程,以某一器官或者组织系统为基础,将相关的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相融合矛J于精简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咸轻学生负担4吾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对实施以PBL为代表的多样化主动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整体备课组成员为核心,建立课程整改小组

课程整改是要把相似、相近、之间又有联系的学科进行融合整改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然后进行讲课传授。我们可以在已有的集体备课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固定的课程整改小组/」组的成员不仅要包括备课的教师还要有熟悉基础和临床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人员、课程规划人员。集体备课组由备课组所有课程教师组成,组长由核心课程的带头人担任,共同讨论同一器官、系统或知识点在各自学科的授课情况,共同讨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衔接进而整改修订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课程編写相关的教材,最后进行实验教学应用并由整改小组定期对整改课程的教与学进行评估。这种方式结合的团队教室成员能够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禾」于突破单课程的封闭性雅动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临床和基础医学教学的交流,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

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二者应紧密结合。学科团队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比如在美国,一些医学院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是由在职的临床医生授课,而在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流和合作。可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丨曽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这样不但做到了基础联系临床>3论联系实际,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的整改过程中要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居学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上会出现新的变化,无论是校领导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二者是不能相互脱离是相互融合的。第二教学内容、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整改,包括基础医学课程的相互整合、临床医学课程之间的整合及基础和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第三〗寸师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加强合作。整合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较高激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博学的教师。最后,设计新的选修课程。对选修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制订新的选课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篇: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从现代康复医学定义,及其教学现状,改革内容作了简要探索,旨在推进现代康复医学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现代康复医学人才。

【关键词】现代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47-02

康复医学自19世纪40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WHO将现代医学体系划分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保健医学,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1现代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但许多人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卢雯等人[1]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分类体系,对属于医学专业的物理和康复医学(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M)定义是以功能评估为基础,包括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诊断,应用生物医学、物理学、工程学及其它的手段,达到修复可能经历或正在经历疾病的患者功能。在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日本,PRM也被称之为康复医学。而冯晴等[2]人认为,现代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它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伤残人或病人的功能障碍为目标,进行康复评估,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应用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改善或重建病者的功能,旨在促进病者的机能恢复,预防和减轻疾病后遗症所至的功能障碍,使病者也能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及重返社会为目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现代康复医学是具有完整理论、功能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应用学科[3]。

2我国康复医学教学现状

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很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部分医院将改制为康复医院,二级医院要设立康复科,解决康复人群的需求[4],而我国有康复需求的人群超过1亿之多[5]。教育方面,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起点低,且政府的政策配套相对不完善,导致康复医学教育滞后[6]。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医科院校开设康复医学必修课,招收不同层次学生。而多数医科院校只开设了选修课,有的医科院校甚至就没有开设康复医学课程[7],全国康复医学教育规模呈现小的态式,这就导致经专业培训出的临床康复人才极少,许多康复机构处于虚设状态[5],教学学时少,教学内容势必就少[8],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9],科研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较为薄弱[10]。针对这些现状,从根源上来看,必须改革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提高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改革

针对现代康复医学教学中现存问题,积极探索当代形式下提高康复医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我们立足于: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这两点来进行康复医学教学的改革。

针对第一点,我们从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来推进创新,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31课前准备上课前几天,教师给学生上课用的学习提纲并布置参考资料、思考题及病例分析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课前学习,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促进、监督,共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课前应预习完该教学单元的内容,并在上课前一天,将思考题答案,病例分析题答案,如功能评估、康复治疗方案制作成幻灯片上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批改并从学生上交内容中选出完成得好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评析。

32课堂教学

321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我们结合学院专、本科教学实际情况,认真思考教学方法,期望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做出成绩。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引进和应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于1969 年在加拿大首创。国外开展PBL有四十年历史,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后取得巨大成功[11]。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PBL 教学优势是“把学生引入有意义的问题中,以小组及自主学习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2]。归纳起来,PBL教学方法分5部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主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13]。

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根据PBL原理,以病例为主要材料,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CBL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知识为前提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大纲和目的要求,选择典型病例,学生以自学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案例。此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作坊”也称“Workshop”模式,它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分开授课的方式,在实践操作时,学生可同时学习、应用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理论知识的乏味和枯燥,也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罗丽霞等[14]人认为,“Workshop”模式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322教学内容教学中统一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教材、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备课、统一教学并完善教学成绩的考核机制。

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15]。这句话说明,在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对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向有极强的指引作用。中医学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无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反映的科学思维水平,都可以和现代西方医学并列。中医学特点是研究对象是人,不是单纯的病,是从人的整体和功能结构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的。中医康复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康复”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已见雏形,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养而和之„„待其来复”[16]。中医康复疗法包括针灸治疗、推拿等内容,它对西医康复是补充与发展。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之路,寄希望于两者的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所以,中医康复疗法也应纳入现代康复医学的教学范畴。

323教学手段由于康复医学中实践操作很多,用理论讲解会导致学生感到抽象,无法完全理解教学内容,势必就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改善上述不足,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动画,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微课是以视频为基础,记录教师围绕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教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制成视频,学生可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也可方便地将其下载,非常有利于学习和学习资料的保存。

33课后辅导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课堂上使用的PPD、影像、测试及答疑等都可在校园网上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学习模块,如远程教育、虚拟教学、人机对话等模块,便于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教学效果。如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及时地向教师请教。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第二点,从教师角度出发,为打造一支国内领先,具有坚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可邀请全国康复医学临床和教育专家进行短期的康复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旨在提升医科院校康复医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还可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出省培训,加强康复医学师资队伍的梯队化建设,储备后备人才;最后,也可聘请部分知名专家教授,形成一支以教学、科研、临床为主的康复医学团队。

就教学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取长补短、综合应用才能使学生对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真正掌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服务于社会的康复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雯,李智玲译.《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物理和康复医学进行统一概念描述的模式[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2):1108-1111.[2]冯晴,陈明家,郭毅.康复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2):144-145.[3]励建安.康复医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20.[4]方芳.本市部分医院转型康复护理[N].北京日报,2010-12-25(06).[5]何静杰,杨祖福.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现状与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8):788-789.[6]吴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5.[7]励建安.康复医学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33(4): 1-3.[8]杨朝辉,刘莉,周淑华,等.康复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49-50.[9]胡坚勇,樊振勇.试论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96-1097.[10]白跃宏.21世纪康复医学教育新方向[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2):141-142.[11]Koufogiannakis D,Buckingham J,Alibhai A,et al.Impact of librarians in first-year medical and dental student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groups: a controlled study[J].Health Info Libr,2005,22(3):189-195.[12]王济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98-100.[13]王琦,李丽,王瑜.医学教育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0,9(8):1058.[14]罗丽霞,张广清.“工作坊”形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5):453-454.[15]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6-98.[16]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展现光明前景[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4):507.(收稿日期:20160323)

第三篇: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江宇枫

【摘要】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卫生检验专业人才需要树立创新教育观,提高师资队伍创新能力,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关键,积极改进教育方法与手段的观点。

【关键词】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主动探索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创新教育观,把创新教育融于教学理念中。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创新性实验教学,对学生施以全新的教育和影响,使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事物、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实验教学活动由教向学和教师地位由教向导的转变,实验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基于科学探究的卫生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为落实科学探究理念,实验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以下思路。体现“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接受学习、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方式紧密相关,互不可替。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完全有别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实验探究学习倡导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前提下,应相对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主动放弃课堂中教师的话语权,如不规定探究过程,不给出明确结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探究才能寻找问题答案或完成探究任务并从中受益。

要求学生独立搜集相关信息,走向市场做调研,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案。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流、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发展学生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等等。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对社会来说可能不是巨大的技术创新,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发现,是令人愉悦的新收获。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增长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今后独立工作和科研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根据卫生检验专业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充分展示各种不同的探究过程及其中蕴含的多种科学方法,以形成和发展学生学习和工作必备的科学素养。如在学习氟的测定时,教师可以结合氟在生活中的存在,设计“饮用水中氟测定”、“牙膏中氟的测定”、“白发中氟的测定”等,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情况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学习铅的测定时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实验技术引导学生探究测定铅含量的不同方法,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铅的对比研究”等,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必要的技能和技巧,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实验的独立性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前老师为学生准备好所有的实验用品及仪器设备,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完成实验内容与实验报告,对学生动手、动脑和整体意识的要求不高。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采用学生自主设计、课堂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案例为引导,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指导老师给出实验项目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实验原理、方案和步骤、实验材料等方面自行设计实验,各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样品和检测指标,如指示微生物检测中,学生可以选择生活饮用水、食品、化妆品等不同样品,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常用指示微生物进行检测。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在课堂基础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第09期

作者:黄晓晖

[2]《西北医学教育》2009年第01期

作者:杨金玲

[3]《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第04期 作者:杨胜园

第四篇:《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医学伦理学》作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立项,属于2000年滚动项目,2004年完成。课题立项以后,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面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

1、多方论证,明确教学改革的思路、目标与具体要求

(1)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合理。我院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方法比较得当的师资队伍,曾编写出版了一批教材、教学参考书,还成功举办过全国首届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该课程在申报省高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前已作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立项,受到了院、部系的重视和支持,专拨课程建设经费1万元。正式立项前,经《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杜治政、全国医学伦理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李本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李恩昌等7位知名专家论证,认为设计合理,方案可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一个中心、双向深化、三位一体、四重形象、五个阶段、全程管理”的模式进行。即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增强其医德素养为中心;在继承以往教学经验,借鉴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学最新成果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坚持教学、科研和为当地医学界职业伦理建设服 务为一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音和亲人,教学相长;在医学教育的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见习和实习以及终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贯彻医学伦理教育;在教学管理理念、内容和实施上实现科学化。

(3)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为基点、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有确切的课程定位和科学的课程结构、融教学观念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为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观念改革。确立了科学教学观、质量教学观、素质教学观、主体教学观、系统教学观和发展教学观的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过程中学会学习,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叫学生在课程和教学改革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并强调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其二,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课程内容合理确定、整体内容比较完备、核心内容明确突出、创新内容及时吸纳、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内容体系目标,并由理论内容、规范内容、实践内容、动态内容和比较内容五个方面组成,总的目标要求是,在结果性目标上分为一般了解、重点理解、切实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层次;在过程性目标上,分为感悟、体验、接收、内化四个阶梯,重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其三,教学方法 和手段改革。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案例分析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沟通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还运用问卷调查、实施教学情况反馈、开办医学伦理学教学园地、举办医学伦理学专题讲座、开展医学伦理学知识竞赛、进行专题调查、组织参观学习、学习医德先进典型等形式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形成了综合教学方法体系。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课程教学改革正式立项后,按照教学改革的思路、目标和要求,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1)为了体现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与学的互动性,专门在潍坊医学院院报上发表了《医学伦理学》一文,系统介绍了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教学、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使开课年级的学生提前就对该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有了感性认识,为其参与教学改革做了前期准备。

(2)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喜欢该课程,明确课程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调动他们主体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开课前和授课期间,一改过去仅教师集体备课的传统,多次邀请学生参与备课。

(3)及时把握教学改革的起点、落点、重点、难点,开课中发放 了《医学伦理学教学问卷调查》共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3%,经整理分析,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积极性、认同度、问题和要求等,并把获得的有关信息运用到教学过程,学生反映强烈。

(4)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检验教学改革的实效,在开课年级选择了不同专业的5个教学班,发放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情况反馈》共260份,每次课后由学生填写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建议要求,收回后由教师阅读提出反馈意见,并把学生的建议要求及时转化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改进措施。参加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有260人,每人12次(每章一次)共3210人次,每次又包括若干内容,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5)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请潍坊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医德标兵赵素贞教授登台讲授临床诊疗道德,她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6)组织了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实际效益的大型成果汇报会,所有开课年级参加,有8名同学作了发言交流,并专门印发成果材料汇编,人手一册,扩大了影响。

3、认真组织专项研讨,教学研究成效显著

课程主讲教师围绕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真进行专项研究,在《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论文:

(1)、《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 年第4期。

(2)、《注重引导医学生的自我定位,增强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第4期。

(3)、《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年第6期。

(4)、《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1期。

(5)、《应注重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2期。

(6)、《辨析式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2期

(7)、《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3期。

(8)、《教学情况反馈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尝试》—《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6期。

(9)、《医学伦理学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6期。

(10)、《临床实践教学的医学伦理原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年第4期。

(11)《临床教学观念探讨》—《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第5期。(12)、《医学伦理学复习指导要略》 —《自考 职教 成教》2000年第19期。部分论文受到了专家较高的评价,《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称:“……他们几位的名字近几年来几率较高地出现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上,成为全国医德界乃至于卫生界瞩目的作者群,他们的论文为我刊增色不少。”其中《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应把握的关键问题》2002年9月获第十次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应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2003年9月获第十一次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新世纪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2002年获山东软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2000年获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获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出版新一代《医学伦理学》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1)在第一代、第二代教材的基础上,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了体系更为严谨、内容更加规范、结构比较合理的第三代教材,《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2年第1期称:“该书在继承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医学伦理学成果的基础上,有不少自己的创新。”“在新教程中充分反映课程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取得的成效,并且融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可接受性、可相信性、可实践性于一体,在教材中努力反映新(观念新、内容新、体系新)、深(研究深化带动教材完善,改革深化促使教材质量提高)、实(符合医学院校的实际,符合医学生实际,符合医学生医生品质培养实际)。”“在学术创新方面,最为明显的表现在文化发展与医德进步、经济与医德发展等问题上。”。(2)衡量教学内容先进性的标准确定为三条,一是新即新理论、新内容、新资料、新信息;二是深即内容要有深度、厚度,既强调丰富又重视前沿;三是实即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符合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医学生医德品质培养的实际。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医学伦理学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的作用,始终是我们在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

(1)在开课年级组织了医德医风调查、医德论文撰写和医德名人名言事典征集活动,以延伸课堂教学,从收到的论文中筛选出5篇推荐到山东省第二次医学伦理学学术年会,被全部录用,并有两名学生作者应邀与会,会后他们在院报2001年6月7日第3版上又专门发表了有关体会文章,在学生当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2)组织开课年级的部分学生到潍医附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床边教学并参加医德查房,大力开展医德案例教学。

(3)指导学生在《潍坊医学院大学生学报》上发表医学伦理方面的论文4篇。

5、充分发挥教学改革成果的辐射作用

(1)为检验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成效,主讲教师到各地教学医院如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淄博市第一人民医院、益都中心医院、莱阳中心医院、胜利医院等为学生作医学伦理专题讲座10多场,巩固了后期教学效果,实习学生普遍反映医德理论学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提高;医德理论指导医德实践能力有了提高;医德理论和医德实践转化为内在医德品质效益有了提高。如医学系的同学说:“在学习过程中,我确实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听课效果很好。”护理系的同学说:“通过听讲座,我进一步了解了这门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列举的那些生动的、令人深思的事例,更加深了我对医学伦理学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我决心努力学好这门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德素质。”

(2)课程主讲教师及时把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当地医务界医学伦理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实际效益,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鲁石化中心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泰安中心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莱芜钢厂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等医院为医护人员作医学伦理报告20余次,受到热烈欢迎,在山东省护理学会、山东省病理学会和省直医院政研会举办的研讨班上作学术报告3次,引起了较大反响。

6、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大了教学管理的力度。

(1)强调精心备课、精心试讲、精心讲授、精心组织所有教学活动。

(2)完善试讲、集体备课、听课、观摩教学、开公开课、教学评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记录、检查、总结。

(3)对历年各专业医学伦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归档,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试题库,制定了考核评价制度。

(4)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实现由限制性转变为指导性、由单层面转变为多层面、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创造性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性学习余地,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案完备。

(5)购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几十种,为任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试点课程实践,我院医学伦理学课程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一门富有人文特色与精神的、与医学专业课教学密切结合的、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医德品质培养的,深受医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在全院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课程。由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各部系分管教学领导、部分专职教师和院教学督导组及学生综合评定,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优秀。

第五篇:动物医学科学系教学改革探索

动物医科系教学改革探索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动物医科系相关专业提供以下教改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任务。根据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就中专学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畜牧兽医人才作一探讨。

一、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畜牧兽医工作有条件艰苦,待遇低,工作环境脏、苦,地点偏僻等特点。长期以来,畜牧兽医行业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不愿去、高层次人才难以留住的实际问题,即使愿意到畜牧生产第一线的大学生,限于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足,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而中专毕业生虽能吃苦,但理论知识不足,难以胜任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于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极度缺乏,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受到阻碍。特别是我国当前畜牧业呈现出集约化、综合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工厂化的发展趋势,更需要培养既懂养殖业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一)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以及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改革,使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畜牧业生产实践对人才的需求。(二)教学改革内容

改革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旧的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以经验为主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 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社会与行业的需要,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加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与讨论式、启发式等常规教法有机结合,以利于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消化。经过实践探索,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教师聘任制,强化教师实践技能训练,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改革旧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变传统的知识记忆型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岗位技术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改革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丰富考核内容和方法,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

三、中专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建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

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任务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人才需求论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招生规模;确定岗位能力;开发教学计划;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岗位能力训练,协助学校搞好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指导,为学生讲课,使教学更贴近生产一线;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

(二)完善教学文件

制定适应中专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等系列教学文件,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在教学计划的开发上,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时数,突出技能教育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1: l。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增加投入,组建显微镜实验室、流行病学实验室、饲料分析检测实验室和饲料电脑配方实验室,模拟企业现场操作规程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对外设立动物科技服务中心、兽医院,筹建1000头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和小规模的中西药兽药厂。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省内外多家畜牧业大、中型企业签订协议,使其成为稳定的学生实训基地。

将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改造为实验、实习、实训、实岗四环节教学体系,每一环节都有各自独特的要求,重点强化专业实训,对学生应该达到的关键专业技能进行反复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对专业技能进行认真学习和实践外,还要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务实、进取、立业、创业精神,立志成为名企业家。

(四)加强教学研究

以教研室为单位,引导教师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立项工作,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立项由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向生产实践服务转化,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

(五)培养双师型师资

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兽药厂、饲料厂、养殖场等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践锻炼。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补充新知识,学习企业文化,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六)筹建课外兴趣小组,丰富课外活动

组织校内课程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按照实习计划,带领学生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好的实习活动。具体过程是先由教师示范完成有关应用项目的设计、操作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各自独立完成有关应用项目。

通过安排讲座、辩论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这些活动改变了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的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畜牧业生产、经营、供销、成本、产值、利润及工程设计、立项、预算等情况,使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理解所学专业的实用性。

动物医学科学系

2009年5月15日

下载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学校管奋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便于老师分别指导。......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高校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园林建设和规划的基础性学科,能够有效地对园林所在地区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园林生态......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1、潍坊市经济学校 山东 潍坊 262200;2、山东省诸城繁华中学 山东 潍坊 262200) 摘 要: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目标偏颇、模式化、缺乏育心育美等问题,要从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和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心得和思考 课改进行了两个月了,从开始的依葫芦画瓢的模仿,到现在的各具风格的教学,这中间经历了许多的思考与探索,让我对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用几......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思考 雷雳 目前,伴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育模式、教学理念与目标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终身体育观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学生与体育......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生却没得到应有......

    关于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其逐渐渗透到体育各项目的教学中,它的出现尤其对传统的田径教学组织形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