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时间:2019-05-15 05:5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本文精彩观点:

1、为什么中国教育60多年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兴趣上是失败的。我们的学科精英不是为兴趣来读书的,是为着其他的目的而来的,一旦目的达到了,早把什么语文、数学扔到九霄云外,所以我们的人才走不远。

2、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现实来看,兴趣从来都只是作为“敲门砖”而不是一个长久的目标,所以,所谓的“兴趣培养”尽管有诸多策略,却并不能让学生生发出终身的志趣。而大量的课堂是根本无视兴趣问题的,反正你喜不喜欢都得学,这就把学生逼到了死胡同里。

3、河北衡水中学历史老师李军燕,年纪轻轻就深得学生喜爱。原来,她给自己的课定了一个另类目标——“每节课学生至少有两次开怀大笑”,所以她的课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4、郭京君,青岛二中的生物老师,他上课极为吸引人。“动物是怎么求偶的?昆虫闻味,孔雀开屏,人呢?——看品质。”话音未落,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都已在下面叽叽嘀喳了。“上课就像看电影,每堂课都得有兴奋点,这样学生就老惦记着。”他讲生物,能横贯地理、历史等几大学科,纵达最前沿的生物研究。“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尽管生物是高考里面的小学科,可每新接一拨儿学生,他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走一批精英学生,跟着他作竞赛,乃至上了大学,转专业都要回到生物领域。

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作者:《人民教育》余慧娟

“素质教育”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诞生,经历10余年的反复讨论,之后进入中央文件和纲要。21世纪初,一场立志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10年,素质教育依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史上曾有几次著名的事件,其中一次,是2004年江苏南京市高考成绩不如其他地市引发的所谓“素质教育之痛”。直到今天,这一事件依然令人记忆犹新,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至今仍是个问题。——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哪些教育形态能归为素质教育?哪些又根本是冒牌货?哪些又纯粹是在玷污素质教育的名声?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搞唱歌、跳舞、社会调查就是素质教育吗?搞索质教育,学业成绩就会下滑吗?

有一种观点在流行,尤其是在中学流行:教学就等于应对考试,考试就等于升学。素质教育与教学似乎足没有关系的。

因此,尽管课程在改,教学理念在变,但仿佛只在表层流动,于教育之实体——日常课堂而言,仍“风景依旧”。所以民间有名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

所以,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素质教育”,当我们再次思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必须把目光从唱歌、跳舞转到课程教学改革上来,从理念和学术讨论转到改革的实然状态上来。我们只能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课堂状态而不是公开课所代表的“个别状态”出发,来做实践判断,来讨论改革的方向,如此,素质教育才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内质构成。

课堂文化决定了什么

课堂文化,这不是一个新问题。

10年前,我去西部的一所学校采访。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一帮孩子异口同声,大声回答道:“我们喜欢不打人的老师!”那略带乡音的童声至今响彻耳畔。

当时我们特意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就是《“你还有什么意见?好,请讲”》。

今天,这样的现象我相信是没有了,但课堂文化的现状还远不足以培养出人的创造性。

一种普遍的现象,如同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形容的:

“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教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面对父母的盛怒。”

“害怕”的结果,是教师不敢放开,只顾自己讲,甚至不敢提问,即使提问了也只叫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唯恐差学生回答错了,自己没法收场;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因为错了老师会不高兴,同学会笑话„

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教育界几乎尽人皆知。可是,在课堂这种特殊场景下,人的心理安全感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问题。

雷夫当了25年小学五年级的老师,他班里90%以上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大部分是移民家庭),他们毕业时却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学生品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长大后纷纷进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就读。

他在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一章第一节中,写的却是安全感问题: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

芬兰的基础教育成绩世界瞩目。而各种分析表明,他们教育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信任”。

观察我们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一个共同点,都有课前“热身”——目的也只有一个。培植敢想敢说的课堂文化,因为他们都知道,课堂文化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害怕出错的封闭课堂是绝不会成功的。

所以,宽容,是课堂生活的起点。

因为宽容,学生才敢于道出困惑,才敢于质疑,才敢于创造;因为宽容,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困惑,才能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判断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师生真正的思维对话与碰撞才得以展开。但仅有宽容是不够的。

课堂教学的“气场”还必须能够传递主流价值观。

一个因为个别学生调皮捣蛋而冲着全班发脾气的老师,一个成天只请优秀学生发言的老师,是绝不会受到学生拥戴的,包括他所传播的知识。因为,公正性,是所有人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人不应当无端地为他人的过错承担责任,也不应当因为智力发展上的暂时落后而受到歧视。

一个成天只强调认真听讲、坐得直、不出声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课堂。教学如果只把“奖励”停留在这个层次,教出来的孩子不是绵羊就是叛逆的狼。教学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是知识魅力主导下的“知识秩序”,而不是靠威严建立起来的“形式秩序”。

一个只强调“服从”,尤其是思维的服从、知识的服从的课堂,是思想专制的课堂。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思维民主,是师生问的平等对话、理性辩论,是对真理怀有共同的敬畏之心。然而,2010年7月,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发布的一项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肯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认同度仅为15.5%,近八成多的课堂,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奇思怪想。这一结果,很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力,缺乏批判性思维。

课堂文化——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间诞生的“气场”,与教学比起来,好像很外围,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每到一个班级听课,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文化,是这个文化“统治”下的头脑。文化狭隘,则头脑狭隘;文化不正,则头脑失范;文化专制,则头脑僵化。

中国课堂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课堂文化的变革始。

因为课堂文化,参与着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动。

终身兴趣的培养与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因为,我们的精英所在的学校,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危机——被学习,被作业,被优秀,被生活。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这样形容学生的真实状态:

“很多孩子到学校来不是因为喜欢上课,甚至有些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老师,只是因为到学校里来可以和同伴在一起。还有些孩子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但不喜欢语文课。很多孩子喜欢运动、热爱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非常可怕。”

笔者曾经在一所升学率很高的高中学校看到,教学楼墙壁上四处贴着类似“逢一必争,逢冠必夺”这样的标语。学生说:“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清晨跑操的那一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故事,大意如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窗下玩耍,把老人吵得无法休息。老人知道,如果他直接赶走他们.他们肯定还会再来的。于是,他把他们叫过来说,你们在这里玩,让我感到很有生气,谢谢你们,如果你们明天还来的话,我会奖励你们5美元。第二天,这群孩子果然又来玩了,高高兴兴领了奖励走了。第三天,老人说,我的钱不多了,我只能奖给你们4美元。到了第四天,变成了3美元.如此下去,到了第七天,老人说,我已经没有钱奖励你们了,果然,第七天,这群孩子再也不来这里玩了。

教育最初是干什么用的呢?开启心智,传播伦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学园为乐园;孔子以游学为乐,教弟子三千,跟考试完全没有关系,跟人才选拔、经济发展、职业谋生也没有关系。但是后来有了关系以后,教育的“动机”就发生了变化。就跟这群孩子一样,因为那些“奖励”,完全忘记了最初玩耍时的乐趣。

我们的学科精英大多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向来提倡吃苦精神,但极少关注个人兴趣。在传统文化里,个人兴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强迫自己学习最不喜欢的学科并取得好成绩。为什么中国教育60多年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兴趣上是失败的。我们的学科精英不是为兴趣来读书的,是为着其他的目的而来的,一旦目的达到了,早把什么语文、数学扔到九霄云外,所以我们的人才走不远。我们出不了类似尼采、福柯这样如痴如狂的哲学家,也出不了类似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类似比尔盖茨这样的商业奇才。

教育功利性泛滥的问题,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然而笔者非常同意另一个观点——教育也具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强大功能。而将这一功能发挥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教育内部发展、扩大并满足人对教育的本质需求。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与其他无关。

那么,怎么能从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层面去培育并发展这种来自天性的需求?一条蹊径,就是教学的审美化改造。因为,“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喜爱”,“审美的快感是唯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康德),所以对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当下浮躁与功利之风的包围之中,唯有美才能唤起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唯有美才能唤起人长久的热爱。一旦终身兴趣培养起来,人的创造性将具有无穷的动力,这股力量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现实来看,兴趣从来都只是作为“敲门砖”而不是一个长久的目标,所以,所谓的“兴趣培养”尽管有诸多策略,却并不能让学生生发出终身的志趣。而大量的课堂是根本无视兴趣问题的,反正你喜不喜欢都得学,这就把学生逼到了死胡同里。

当然,也有老师能轻易“掳走”学生。

河北衡水中学历史老师李军燕,年纪轻轻就深得学生喜爱。原来,她给自己的课定了一个另类目标——“每节课学生至少有两次开怀大笑”,所以她的课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这是沟通之美。

北京四中语文老师李家声,他讲《离骚》,“好像被屈原附体一样,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芒,(让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学生语)他朗读《离骚》,学生无不“被屈原那种灵魂的美、精神的美,所深深地吸引”。一个从前不喜欢语文的理科学生,课后,不知花了多少时间来读《离骚》,375句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

这是学科之美。

郭京君,青岛二中的生物老师,他上课极为吸引人。“动物是怎么求偶的?昆虫闻味,孔雀开屏,人呢?——看品质。”话音未落,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都已在下面叽叽嘀喳了。“上课就像看电影,每堂课都得有兴奋点,这样学生就老惦记着。”他讲生物,能横贯地理、历史等几大学科,纵达最前沿的生物研究。“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尽管生物是高考里面的小学科,可每新接一拨儿学生,他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走一批精英学生,跟着他作竞赛,乃至上了大学,转专业都要回到生物领域。

这是思想之美。

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如何,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

一个对“知识点”、“考点”过度关注的教师,其教学视野必定严重窄化,从而不自觉地受制于工具理性对人(教师)的真实情感(尤其是审美性)与激情的消解。

曾经听过一常高中物理课。短短45分钟,老师硬是讲了17道题,都是力学的内容。这个老师其实动作很麻利,思维也很敏捷,而且还富有激情,我敢肯定,这样一节课声嘶力竭地讲下来.绝不亚于800米长跑,而学生同样目不暇接。我纳闷,为什么不能少讲一点,讲精一些?讲些学科规律性的、触类旁通的内容?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一点整理思路的时间和空间?

同样是讲授法,这样的课堂,却毫无美感可言。因为教学视野不同,讲授法沦为了灌输法。所以,讲授法区别于灌输的一个界限,就是审美性。

教学的审美化改造有一个先决条件——你被学科融化,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绝对与考点无关。

教学的审美性不应仅仅来自教师,还来自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什么比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们契合了人的本性。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具有思维历险之美;与人交流,则是一种交换思想、激发困惑的反思活动,具有智力成长之美。所以,教学之美是在调动教与学双方力量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既是规律之美,也是艺术之美。

一句话,当课堂回归到共同寻找智慧的悠然状态,哪怕一瞬间,美便诞生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处处生长着这样的大美,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不再是功利的奴隶。怀着因大美而诞生的兴趣的种子,我们的人才才可以走得更远。

我们的能力黑洞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因为,除了缺乏终身兴趣的引领,我们的能力结构还存在很大的缺陷。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北京大学某数学系教授,有一次期中考试,故意出了一道题,给出条件,给出结果,请学生论证,能不能由该条件推导出该结果。如果能,请证明;如果不能,请给出反例。面对这一开放题,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做出来。

广西师范大学罗星凯教授连续5年承担全国8年级科学学业水平测试卷的命制、测试及结果分析工作,令他吃惊的是,面对情境性试题,学生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一道简单的常识题:“我在照镜子,你在镜子后面晃悠,会不会对我照镜子有什么影响”,来自六个省、市、自治区抽样的7万多名8年级学生,正确率只有43.7%。罗星凯教授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越学越傻了?

对比我国的中、高考题与国际权威教育测试题如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PISA(数学),可以明显地发现,题目考查的能力取向迥然不同。我们的考题,更多的是抽象分析与运算,而PISA试题,却大量的与现实情境相关,需要排除很多次要因素,才能寻找到运算模型,相反,公式级的推理却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剥离情境因素的过程。

面对以上现象,史宁中教授说:“我们的学生没有判断力。”罗星凯教授分析说,暴露学生前概念的情境的缺失,导致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失败。

而我要说,这正是我们的能力黑洞——复杂情境中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严重缺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能力与原创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任何创造活动都面临着如何独自应对新情境的问题。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批评教育的错误:“第一,不考虑儿童的本能的或先天的能力;第二,不发展儿童应付新情境的首创精神;第三,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这三个错误,仍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现场。

2001年,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就曾批评我们的教学“掐头去尾烧中段”,从而强调两头“情境引入与实际应用”。“情境”问题进而引起教育界广泛讨论。可惜的是,这一方向由于情境的幼稚化理解而受到批判,也由于教材及教学情境设计水平的低下而遭遇滑铁卢。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中国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严重缺陷并未得到有效弥补,即便是我们最为擅长的“应用题”,在情境模拟及设计上仍然是干净得几无杂草。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情境似乎已经不再感兴趣。

这里,我愿再引述两位著名学者的观点以示警醒:

法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指出,未来教育有7个黑洞,其中第二个黑洞就是,“人们不教授确切的知识„„确切的知识并不是那些在形式或数学程序上极端复杂的知识,而是能够将信息和数学放到特殊背景中去的知识„„是在部分和整体之间往来如梭的知识„背景教学是知识的迫切需要„„在我看来,必须将知识贯通。”

比利时著名教育学家哈维尔·罗杰斯直接断言:不存在抽象的能力,也不存在在抽象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因为,“当我们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时,学生的才能,比如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而事实上,也只有在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也才会在反复的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中国学生擅长做抽象推理及演算题是出了名的,但动手能力差、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是灵活性与变通性差)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必须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包括课程的价值取向。

问题之一——大量的机械训练仍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

如果我们把训练理解为“动手做题”,那么或许这是必要的;如果训练就是对解题模式的反复操练以至“条件反射”的境界,那么我们就必须慎重了。“因为使学生通过重复性训练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与这些知识相关的范式,过度强化会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求异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被动式的、重复式的训练与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明显不同„„前者强化了固定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后者得到的是善于灵活多变思考的大脑,而一个人的脑神经不可能同时具有两种网络结构。因此,在不同的脑优势之间,我们需要做出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训练?需要什么样的训练?

问题之二——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这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

我们讲概念,通常只从概念的定义讲起,而为什么会有这个概念,它的原型尤其是生活原型是什么,它的外延是什么,一概不予涉及。比如负数,就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借助一个温度计,借助一个带地下层的电梯楼层表,一切不言自明。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的穿梭,表面上看是对生活经验的观照,本质上则是思想方法的有力渗透。因为,从抽象到具体是演绎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是归纳思维,其间涉及“情境化”和“去情境化”(建模)的复杂的判断过程,甚至一个学科的思想方法。

所以当下讨论“双基”,关键不是要不要“双基”,而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先生曾有一个非常好的提法:让基础有灵性。什么是灵性?我理解,应该就是这种不同背景下的“贯通能力”,是具有思想方法做灵魂的“知识”。

问题之三——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

讲授法之所以容易使学生被动,乃是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讲授很少懂得停顿、留白。

“探究”之所以被批判为“好看不中用”的教学方式,乃是因为我们把探究理解得过于刻板了。试问,探究必须“有头有尾”吗?探究必须贯穿一节课的始终吗?只要30秒的停顿,学生的脑海中就可以完成一个思考,何以会使教学完全失之于计划?更何况,我们只要对一两年内的教学计划稍做调整,就能赢得在品质上更为出色的能力。

所以,我们绝不能借“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的效率之名,将自主探究拒之于日常课堂之外。因为,追逐没有品质的“效率”,我们的教育就永远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

学生在校时间里,绝大部分是在课堂度过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大多也是在课堂上形成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因为,人的课堂生活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

第二篇: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强烈推荐]

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余慧娟 2011年07月19日

‚素质教育‛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诞生,经历10余年的反复讨论,之后进入中央文件和纲要。21世纪初,一场立志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10年,素质教育依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史上曾有几次著名的事件,其中一次,是2004年江苏南京市高考成绩不如其他地市引发的所谓‚素质教育之痛‛。直到今天,这一事件依然令人记忆犹新,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至今仍是个问题。——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哪些教育形态能归为素质教育?哪些又根本是冒牌货?哪些又纯粹是在玷污素质教育的名声? 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搞唱歌、跳舞、社会调查就是素质教育吗?搞素质教育,学业成绩就会下滑吗?有一种观点在流行,尤其是在中学流行:教学就等于应对考试,考试就等于升学。素质教育与教学似乎是没有关系的。因此,尽管课程在改,教学理念在变,但仿佛只在表层流动,于教育之实体——日常课堂而言,仍‚风景依旧‛。所以民间有名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从这个角度来说,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所以,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素质教育‛,当我们再次思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必须把目光从唱歌、跳舞转到课程教学改革上来,从理念和学术讨论转到改革的实然状态上来。我们只能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课堂状态而不是公开课所代表的‚个别状态‛出发,来做实践判断,来讨论改革的方向,如此,素质教育才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内质构成。

课堂文化决定了什么?

课堂文化,这不是一个新问题。10年前,我去西部的一所学校采访。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一帮孩子异口同声,大声回答道:‚我们喜欢不打人的老师!‛那略带乡音的童声至今响彻耳畔。当时我们特意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就是《‚你还有什么意见?好,请讲‛》。今天,这样的现象我相信是没有了,但课堂文化的现状还远不足以培养出人的创造性。一种普遍的现象,如同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形容的:‚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教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面对父母的盛怒。‛‚害怕‛的结果,是教师不敢放开,只顾自己讲,甚至不敢提问,即使提问了也只叫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唯恐差学生回答错了,自己没法收场;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因为错了老师会不高兴,同学会笑话…。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教育界几乎尽人皆知。可是,在课堂这种特殊场景下,人的心理安全感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问题。雷夫当了25年小学五年级的老师,他班里90%以上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大部分是移民家庭),他们毕业时却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学生品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长大后纷纷进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就读。他在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一章第一节中,写的却是安全感问题:‚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一种东西——害怕。‛①芬兰的基础教育成绩世界瞩目。而各种分析表明,他们教育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信任‛。

观察我们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一个共同点,都有课前‚热身‛——目的也只有一个。培植敢想敢说的课堂文化,因为他们都知道,课堂文化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害怕出错的封闭课堂 是绝不会成功的。所以,宽容,是课堂生活的起点。因为宽容,学生才敢于道出困惑,才敢于质疑,才敢于创造;因为宽容,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困惑,才能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判断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师生真正的思维对话与碰撞才得以展开。但仅有宽容是不够的。课堂教学的‚气场‛还必须能够传递主流价值观。

一个因为个别学生调皮捣蛋而冲着全班发脾气的老师,一个成天只请优秀学生发言的老师,是绝不会受到学生拥戴的,包括他所传播的知识。因为,公正性,是所有人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人不应当无端地为他人的过错承担责任,也不应当因为智力发展上的暂时落后而受到歧视。

一个成天只强调认真听讲、坐得直、不出声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课堂。教学如果只把‚奖励‛停留在这个层次,教出来的孩子不是绵羊就是叛逆的狼。教学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是知识魅力主导下的‚知识秩序‛,而不是靠威严建立起来的‚形式秩序‛。

一个只强调‚服从‛,尤其是思维的服从、知识的服从的课堂,是思想专制的课堂。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思维民主,是师生问的平等对话、理性辩论,是对真理怀有共同的敬畏之心。然而,2010年7月,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发布的一项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肯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认同度仅为15.5%,近八成多的课堂,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奇思怪想。这一结果,很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力,缺乏批判性思维。

课堂文化——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间诞生的‚气场‛,与教学比起来,好像很外围,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每到一个班级听课,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文化,是这个文化‚统治‛下的头脑。文化狭隘,则头脑狭隘;文化不正,则头脑 失范;文化专制,则头脑僵化。

中国课堂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课堂文化的变革开始。因为课堂文化,参与着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动。

终身兴趣的培养与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因为,我们的精英所在的学校,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危机——被学习,被作业,被优秀,被生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这样形容学生的真实状态:‚很多孩子到学校来不是因为喜欢上课,甚至有些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老师,只是因为到学校里来可以和同伴在一起。还有些孩子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但不喜欢语文课。很多孩子喜欢运动、热爱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非常可怕。‛笔者曾经在一所升学率很高的高中学校看到,教学楼墙壁上四处贴着类似‚逢一必争,逢冠必夺‛这样的标语。学生说:‚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清晨跑操的那一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故事,大意如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窗下玩耍,把老人吵得无法休息。老人知道,如果他直接赶走他们.他们肯定还会再来的。于是,他把他们叫过来说,你们在这里玩,让我感到很有生气,谢谢你们,如果你们明天还来的话,我会奖励你们5美元。第二天,这群孩子果然又来玩了,高高兴兴领了奖励走了。第三天,老人说,我的钱不多了,我只能奖给你们4美元。到了第四天,变成了3美元.如此下去,到了第七天,老人说,我已经没有钱奖励你们了,果然,第七天,这群孩子再也不来这里玩了。

教育最初是干什么用的呢?开启心智,传播伦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学园为乐园;孔子以游学为乐,教弟子三千,跟考试完全没有关系,跟人才选拔、经济发展、职业谋生也没有关系。但是后来有了关系以后,教育的‚动机‛就发生了变化。就跟这群孩子一样,因为那些‚奖励‛,完全忘记了最初玩耍时的乐趣。我们的学科精英大多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向来 提倡吃苦精神,但极少关注个人兴趣。在传统文化里,个人兴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强迫自己学习最不喜欢的学科并取得好成绩。为什么中国教育60多年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兴趣上是失败的。我们的学科精英不是为兴趣来读书的,是为着其他的目的而来的,一旦目的达到了,早把什么语文、数学扔到九霄云外,所以我们的人才走不远。我们出不了类似尼采、福柯这样如痴如狂的哲学家,也出不了类似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类似比尔•盖茨这样的商业奇才。教育功利性泛滥的问题,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然而笔者非常同意另一个观点——教育也具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强大功能。而将这一功能发挥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教育内部发展、扩大并满足人对教育的本质需求。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与其他无关。那么,怎么能从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层面去培育并发展这种来自天性的需求?一条蹊径,就是教学的审美化改造。因为,‚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喜爱‛,‚审美的快感是唯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③(康德),所以对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当下浮躁与功利之风的包围之中,唯有美才能唤起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唯有美才能唤起人长久的热爱。一旦终身兴趣培养起来,人的创造性将具有无穷的动力,这股力量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现实来看,兴趣从来都只是作为‚敲门砖‛而不是一个长久的目标,所以,所谓的‚兴趣培养‛尽管有诸多策略,却并不能让学生生发出终身的志趣。而大量的课堂是根本无视兴趣问题的,反正你喜不喜欢都得学,这就把学生逼到了死胡同里。当然,也有老师能轻易‚掳走‛学生。河北衡水中学历史老师李军燕,年纪轻轻就深得 学生喜爱。原来,她给自己的课定了一个另类目标——‚每节课学生至少有两次开怀大笑‛,所以她的课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这是沟通之美。

北京四中语文老师李家声,他讲《离骚》,‚好像被屈原附体一样,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芒,(让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学生语)他朗读《离骚》,学生无不‚被屈原那种灵魂的美、精神的美,所深深地吸引‛。一个从前不喜欢语文的理科学生,课后,不知花了多少时间来读《离骚》,375句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④。

这是学科之美。

郭京君,青岛二中的生物老师,他上课极为吸引人。‚动物是怎么求偶的?昆虫闻味,孔雀开屏,人呢?——看品质。‛话音未落,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都已在下面叽叽嘀喳了。‚上课就像看电影,每堂课都得有兴奋点,这样学生就老惦记着。‛他讲生物,能横贯地理、历史等几大学科,纵达最前沿的生物研究。‚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尽管生物是高考里面的小学科,可每新接一拨儿学生,他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走一批精英学生,跟着他作竞赛,乃至上了大学,转专业都要回到生物领域。

这是思想之美。

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如何,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一个对‚知识点‛、‚考点‛过度关注的教师,其教学视野必定严重窄化,从而不自觉地受制于工具理性对人(教师)的真实情感(尤其是审美性)与激情的消解。曾经听过一常高中物理课。短短45分钟,老师硬是讲了17道题,都是力学的内容。这个老师其实动作很麻利,思维也很敏捷,而且还富有激情,我敢肯定,这样一节课声嘶力竭地讲下来.绝不亚于800米长跑,而学生同样目不暇接。我纳闷,为什么不能少讲一点,讲精一些?讲些学科规律性的、触类旁通的内容?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一点整理思路的时间和空间?同样是讲授法,这样的课 堂,却毫无美感可言。因为教学视野不同,讲授法沦为了灌输法。所以,讲授法区别于灌输的一个界限,就是审美性。教学的审美化改造有一个先决条件——你被学科融化,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绝对与考点无关。教学的审美性不应仅仅来自教师,还来自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什么比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们契合了人的本性。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具有思维历险之美;与人交流,则是一种交换思想、激发困惑的反思活动,具有智力成长之美。所以,教学之美是在调动教与学双方力量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既是规律之美,也是艺术之美。一句话,当课堂回归到共同寻找智慧的悠然状态,哪怕一瞬间,美便诞生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处处生长着这样的大美,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不再是功利的奴隶。怀着因大美而诞生的兴趣的种子,我们的人才才可以走得更远。

我们的能力黑洞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因为,除了缺乏终身兴趣的引领,我们的能力结构还存在很大的缺陷。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大学某数学系教授,有一次期中考试,故意出了一道题,给出条件,给出结果,请学生论证,能不能由该条件推导出该结果。如果能,请证明;如果不能,请给出反例。面对这一开放题,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做出来。

广西师范大学罗星凯教授连续5年承担全国8年级科学学业水平测试卷的命制、测试及结果分析工作,令他吃惊的是,面对情境性试题,学生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一道简单的常识题:‚我在照镜子,你在镜子后面晃悠,会不会对我照镜子有什么影响‛,来自六个省、市、自治区抽样的7万多名8年级学生,正确率只有43.7%⑤。罗星凯教授不禁感叹:我们的孩子怎么越学越傻了? 对比我国的中、高考题与国际权威教育测试题如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PISA(数学),可以明显地发现,题目考查的能力取向迥然不同。我们的考题,更多的是抽象分析与运算,而PISA试题,却大量的与现实情境相关,需要排除很多次要因素,才能寻找到运算模型,相反,公式级的推理却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剥离情境因素的过程。面对以上现象,史宁中教授说:‚我们的学生没有判断力。‛罗星凯教授分析说,暴露学生前概念的情境的缺失,导致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失败。而我要说,这正是我们的能力黑洞——复杂情境中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严重缺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能力与原创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任何创造活动都面临着如何独自应对新情境的问题。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批评教育的错误:‚第一,不考虑儿童的本能的或先天的能力;第二,不发展儿童应付新情境的首创精神;第三,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⑥这三个错误,仍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现场。

2001年,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就曾批评我们的教学‚掐头去尾烧中段‛,从而强调两头‚情境引入与实际应用‛。‚情境‛问题进而引起教育界广泛讨论。可惜的是,这一方向由于情境的幼稚化理解而受到批判,也由于教材及教学情境设计水平的低下而遭遇滑铁卢。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中国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严重缺陷并未得到有效弥补,即便是我们最为擅长的‚应用题‛,在情境模拟及设计上仍然是干净得几无杂草。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情境似乎已经不再感兴趣。

这里,我愿再引述两位著名学者的观点以示警醒:

法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指出,未来教育有7个黑洞,其中第二个黑洞就是,‚人们不教授确切的知识……确切的知识并不是那些在形式或数学程序上极端复杂的知识,而是能够将信息和数学放到特殊背景中去的知识……是在部分和整 体之间往来如梭的知识……背景教学是知识的迫切需要……在我看来,必须将知识贯通。‛

比利时著名教育学家哈维尔•罗杰斯直接断言:不存在抽象的能力,也不存在在抽象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因为,‚当我们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时,学生的才能,比如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而事实上,也只有在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也才会在反复的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升。‛⑦

中国学生擅长做抽象推理及演算题是出了名的,但动手能力差、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是灵活性与变通性差)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必须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包括课程的价值取向。

问题之一——大量的机械训练仍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

如果我们把训练理解为‚动手做题‛,那么或许这是必要的;如果训练就是对解题模式的反复操练以至‚条件反射‛的境界,那么我们就必须慎重了。‚因为使学生通过重复性训练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与这些知识相关的范式,过度强化会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求异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被动式的、重复式的训练与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明显不同……前者强化了固定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后者得到的是善于灵活多变思考的大脑,而一个人的脑神经不可能同时具有两种网络结构。因此,在不同的脑优势之间,我们需要做出选择。‛⑧所以,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训练?需要什么样的训练?

问题之二——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这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

我们讲概念,通常只从概念的定义讲起,而为什么会有这个概念,它的原型尤其是生活原型是什么,它的外延是什么,一概 不予涉及。比如负数,就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借助一个温度计,借助一个带地下层的电梯楼层表,一切不言自明。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的穿梭,表面上看是对生活经验的观照,本质上则是思想方法的有力渗透。因为,从抽象到具体是演绎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是归纳思维,其间涉及‚情境化‛和‚去情境化‛(建模)的复杂的判断过程,甚至一个学科的思想方法。

所以当下讨论‚双基‛,关键不是要不要‚双基‛,而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先生曾有一个非常好的提法:让基础有灵性。什么是灵性?我理解,应该就是这种不同背景下的‚贯通能力‛,是具有思想方法做灵魂的‚知识‛。

问题之三——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

讲授法之所以容易使学生被动,乃是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讲授很少懂得停顿、留白。‚探究‛之所以被批判为‚好看不中用‛的教学方式,乃是因为我们把探究理解得过于刻板了。试问,探究必须‚有头有尾‛吗?探究必须贯穿一节课的始终吗?只要30秒的停顿,学生的脑海中就可以完成一个思考,何以会使教学完全失之于计划?更何况,我们只要对一两年内的教学计划稍做调整,就能赢得在品质上更为出色的能力。所以,我们绝不能借‚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的效率之名,将自主探究拒之于日常课堂之外。因为,追逐没有品质的‚效率‛,我们的教育就永远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学生在校时间里,绝大部分是在课堂度过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大多也是在课堂上形成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因为,人的课堂生活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

第三篇: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本站推荐)

《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

记者余慧娟

《人民教育》2011.1

今天,我们再次审视“素质教育”,当我们再次思考“创造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就必须把目光从唱歌、跳舞转到课程教学改革上来,从理念和学术讨论转到改革的实然状态上来。我们只能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课堂状态而不是公开课所代表的“个别状态”出发,来做实践判断,来讨论改革的方向,如此,素质教育才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内质构成。

课堂文化决定了什么

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形容的:“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教师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面对父母的盛怒。”

“害怕”的结果,是教师不敢放开,只顾自己讲,甚至不敢提问,即使提问了也只叫几个最好的学生回答,唯恐差学生回答借了,自己没法收场;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因为错了老师会不高兴,同学会笑话„„

在课堂这种特殊场景下,人的心理安全感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问题。

课堂文化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害怕出错的封闭课堂是绝不会成功的。所以,宽容,是课堂生活的起点。

因为宽容,学生才敢于道出困惑,才敢于质疑,才敢于创造;因为宽容,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困惑,才能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判断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师生真正的思维对话与碰撞才得以展开。

人不应当无端地为他人的过错承担责任,也不应当因为智力发展上的暂时落后而受到歧视。

教学纪律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是知识魅力主导下的“知识秩序”,而不是靠威严建立起来的“形式秩序”。

教学民主的核心是思维民主,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理性辩论,是对真理怀有共同的敬畏之心。

课堂文化----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间诞生的“气场”,与教学比起来,好象很外围,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中国课堂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课堂文化的变革始。

因为课堂文化,参与着孩子全部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智力活动。

终身兴趣的培养与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因为,我们的精英所在的学校,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危机----被学习,被作业,被优秀,被生活。

我们的学科精英不是为兴趣来读书的,是为着其它的目的而来的,一旦目的达到了,早把什么语文、数学扔到九霄云外,所以我们的人才走不远。

教育也具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强大功能。而将这一功能发挥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教育内部发展、扩大并满足人对教育本质需求。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了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求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于天性,而与其他无关。

怎么能从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层面去培育并发展这种来自天性的需求?一条蹊径,就是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在当下浮躁与功利之见的包围之中,唯有美才能唤起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唯有美才能唤起人长久的热爱。

美的课堂,不在于教学方式如何,而在于学科素养,在于教师气质,更在于教学视野。一个对“知识点”、“考点”过度关注的教师,其教学视野必定严重窄化,从而不自觉地受制于工具理性对人(教师)的真实情感(尤其是审美性)与激情的消解。

教学的审美化改造一个先决条件----你被学科融化,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绝对与考点无关。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具有思维历险之美;与人交流,则是一种交换思想、激发困惑的反思活动,具有智力成长之美。

怀有因大美而诞生的兴趣的种子,我们的人才才可以走得更远。

我们的能力黑洞

我们的能力黑洞----复杂情境中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严重缺失。

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境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

问题之一----大量的机械训练仍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

问题之二----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这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

问题之三----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因为,人的课堂生活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学校

管奋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便于老师分别指导。从而打破教师“一言堂”、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因此,课堂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如何!

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新课程、新理念”是我们常常挂在口头的词语,如何全面把握“新”、“旧”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似乎是觉得司空见惯,可又一时说不清、道不明。下面就课堂教学的观念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

1、怎样备好课(1)备好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2)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到师生契合点,真正把教育与结合起来;(3)过去着眼于将知识分成小块呈现,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设计。今天着眼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3、教学转向的核心是什么是教学本质的转向。具体而言:(1)教学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知能并重”;(2)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主”转向“以方法为主”;(3)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授、受”转向“合作参与”;(4)教学特点从“生为教而学”转向“师为生而教”;(5)教学过程从“重结论”转向“重过程”;(6)教学对象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7)教学方式从“单、双向交流”转向“群体、多向交流”。

4、实现教学转向应把握好哪几个关键(1)凡是学生能探索的老师绝不代替;(2)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去暗示;(3)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的余地。

5、进行教学课堂变革,首先弄清教学的结构是什么 教学结构不清,自然是盲目乱改、乱变,无的放矢。简单的说,教学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认知结构三个部分。知识结构包括同化结构和顺应结构(同化、顺应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课堂教学结构包括师、生、教材、教法;认知结构是指内化了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行教学变革就是对教学的构成进行合理摆布、优化、改造,使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科特点。

二、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这是大家谈得最多的问题,几乎把新课程理念局限在了这一方面(其实,学校把握教什么,老师研究怎么教,这就是学校实现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向以课程管理中心转变)。但往往又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参与;“方法”是研讨不是回答;“形式”是演绎而不是归纳;“手段”是组织而不是指令。具体一点说,就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脉络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动口、动脑、动手),给与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现两个转变:(1)从教师行为转为学生行为——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2)从感觉效应转为运动效应——体验才有价值。

三、实践新课程靠的是什么,一句话,开展“行动研究”。从一个一个的教学课例开始,不断积累。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就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实践新课程,老师是主体。因此,实践新课程需要老师们创新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必须全心全意相信老师、理解老师、依靠老师。教育需要三个东西:知识掌握、思维训练、经验积累。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需要学生掌握“四个基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温总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五、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新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精讲多练 本学期我们理科组基本改变了以往“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现象,“讲”为“学”服务 的意识有所提高。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学科的要求,确定出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找出重点,精心确定教师要“讲”的内容。

2、优化练习我们结合洋思经验及杜郎口中学模式,改革了课堂上的“精英”教学设计,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预习内容、学案及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掌握,影响到本节课目标的达成率。所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先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之间互相研究、探讨,写出心得。最后,由各年级主备人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各学科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的模式,并根据各学科模式进行尝试,教师围绕本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能力性练习,分层达标。

3、生命课堂 开学初,我们分学科、分年级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分学科制定出了教学计划,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结合改革内容,自己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我校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如数学课堂上努力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采用多种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们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课堂测试等,让学生感到“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通过测试,既可以了解、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4、激励性评价传统的教育在于局限,僵化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至使教师、学生、家长一古脑儿围着学生的成绩转,常常“一俊遮百丑”,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特长的发展。我校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除了设立“三好学生”奖外,还设立了一些素质奖,如乐于助人的学生发给“爱心奖”,学习、劳动等各方面进步明显的学生发给“小孔雀奖”、“金画笔奖”;学习刻苦,作业认真的学生发给“好学奖”,讲卫生,服装整洁的发给“形象奖”,我们还设置了十星级评选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 究。只要我们本着一个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真正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的改革就能获得成功。

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校 王元明

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深深撼动了传统教学的观念和模式。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教师一时都很难接受和适应,这是两种教学思想的碰撞;这是两种教学观念的冲突。课堂教学应该以什么方式和模式进行?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更需要我们尝试和实践,逐步向课改精神靠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它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 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具体要体现于“六改变”:改变过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过去过于强调选拔功能的趋向;改变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课堂教学作为体现课程改革的载体,特别要改变偏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

显而易见,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用了。注重“结果”的机械训练不能用了„„。该怎么育人?该怎么教书?该怎么上课?我们需要作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思考之一:谁是课堂的主人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师独霸讲台,照本宣科,滔滔讲解,讲多练少,作业逼迫。学生只有痛苦地听讲,麻木地完成

作业,提心吊胆地应试。即使是上升到“主体”的地位后,也仅仅是理论上的认可,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在听讲、练题。这种现状源于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传道、授业、解惑”舍我其谁!教师把学生学习的责任系于自身,以教师辛苦的劳动代替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实践。学生是被驱使的奴才,接受知识的容器。结果学习无兴趣、无乐趣、无热情。听懂、记牢、练熟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课改要求改变接受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方式,倡导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得真知,学会学习;这就淡化了教师“教”的作用,凸现学生“学”的主人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为主流的课堂中,学生真正确定了主体地位,教师领着学生走向教材,从预习教材——尝试实践——讨论交流——总结归纳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奥秘。

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实践,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研究探讨的权利,互助合作讨论、争论的权利。主动自觉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探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将甩开老师这支“拐杖”,自如地汲取知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模式才可能有根本性变革。

思考之二 :教师的功能定位

放手让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机械的训练者。而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激励者。

在课堂上,教师要科学而明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引领每个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向知识技能目标推进。在学生自学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组织讨论,解决问题,要善于启发、寻找解困突破的门经,引导学生,归纳规律和方法,最终实现目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在课堂上,教师要围绕目标的突破,层层设疑。引领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质疑争论。当学生真正百思不得其解时,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路,“一语点醒梦中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规律、技能规律、学法规律。使学生练一题知一类,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学习,体验成功,在有所发现中有所创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平等的交流。教师要深入学生中指导学习,他要注重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讨论、争论、竞争的氛围,要有激励意识。通过期待、移情、信任激励的效应,通过指导、启发、激励,通过给自信、给方法、给情感。使学生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积极的进取心,有了充沛的自信心,有了持续学习热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在自主地学习探究。教师在上课中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知识传授为智能训练。扮演组织、辅导、激励学生的角色,只有实现这一转换,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思考之三:合作学习的功能增强

离开老师传统的“讲解”,学生要自主学习、自我钻研,感悟体验获取知识。

但以每一个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确有一定的困难。个体的劳动实践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合作学习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不同,在合作讨论中交流,生生互动,正好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学生在自学中兼以合作讨论,既可解决知识问题,又可培养互助精神。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各个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探索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共同的探究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研究的热情,也培养团队精神。

思考之四: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样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角色的转换,这三块自然整合出崭新的教学模式。

思考教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

师生共同设定教学目标——教师提供自学提要,学生自学教材——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合作讨论——实践练习——总结知识规律、学法规律——检测评价、激励讲评。

这种课型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标的,以师生交流为主导,以生生互动实践为主线。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自学体验、学法指导、探寻规律、激励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做到“五让”。即: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老师不能包办代替。着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的主动性,鼓动学生的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创新思维。课堂的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相联系,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主体突现、过程开放、教学民主、注重实践、发展自学能力。较好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

思考之五:教育是教学之本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动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磨砺和激发,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个性发展需要科学的导向。教师务必要确定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把教师“灵魂工程师”的作用发挥出来。

教师的工作需要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求教师:

1、确立教育是教学之本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育人的重要意义,认识学生健康的思想和积极的内因动力对学习的决定意义。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健康心理指导、人生指导。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认识生活、了解社会、懂得未来。解决好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两大问题,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2、教育最需要的是感情。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爱心,投入情感。只有爱才会主动承担学生成人、成才的责任;只有爱教师才会以慈母般的心肠,如子如女、如弟如妹般地关心学生的发展成长。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感情,体会其心灵疾苦,了解其思想困惑,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才会药到病除,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耐心细致的说教指导,朋友式的激励指导,感情的真正到位。才会赢得学生的心灵转化。有情才能有责任,有情才能有艺术。

3、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教师作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其师必有其徒。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教师的思想情绪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学生身上的问题往往可以在教师身上找到影子,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修养,注意处理好做人处事的细节。教师要用良好的形象,伟

大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重,起到潜移默化的传帮带作用。

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形成能力,更要重视挖掘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智力因素中,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都要被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毅力所左右。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毅力的培养比学习知识、能力培养更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发展、个性发展。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内因动力之一,是成才的决定因素。教师确定这样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有机去挖掘非智力因素、发展非智力因素,才能达到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健康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坚决改变过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观念和恶习。

确立教育是教学之本的思想,注重挖掘思想教学的基本要素,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才会有不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生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格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积极地学习、探讨、研究。

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理念,复杂的各种因素。课堂教学改革正是要理出清晰的教学思想,明确的教学观念,才能整合出符合课程改革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决定着实践,我们要认真学习课改纲要,深思课堂教学的要素,不断尝试实践,整合完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才会顺利向课改过渡,才会实现课改的目标。思考和实践是我们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校 管奋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年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努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

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都努力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以向他们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真正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我上的每一节课。几年下来,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上升,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三、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过去的一年,我担任初中数学的教学。我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学习、贯彻教学大纲,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中着重采

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也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学生宿舍、清洁区、教室的卫生工作没有做好;班级也还存在学生辍学现象等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心得和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心得和思考

课改进行了两个月了,从开始的依葫芦画瓢的模仿,到现在的各具风格的教学,这中间经历了许多的思考与探索,让我对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用几个反义词来谈谈我的思考。

老师工作的轻与重。课堂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老师将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所以要求老师上课尽量

少讲,作业多让学生讨论批改。许多不太了解课改的人认为这样老师轻松了。其实老师的工作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求更高了。课改对老师备课要求更高,以前备课很多时候只备课堂流程,现在还要对课堂进行预设,学生在学习这课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会问出哪些问题,如何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讲的少就要求该讲的一定要精,讲些什么,怎么讲,都要考虑的更周到细致。布置批改作业要求也更高了。作业不是不改,是要让作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是告诉学生答案,还要求让部分能力强的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并且能传达给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哪些问题能起到锻炼学生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弄懂这些问题,怎么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等。以前我能在三十分钟备好一节课,现在我三个小时也不能把一节课备得让自己满意。但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对文章和教学也多了许多新的认识。

课堂教学的松与紧。现在我常常碰上这样的问题。每当要讨论问题的时候,班上就像炸开了锅,有的学生为了一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许多次学生为此弄得哭了。课堂经常显得有些乱,此时看来课堂秩序似乎松了。但乱是表面现象,学生的关注点更集中了,小组内其实是紧而有序的。我关注的是他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内容,开始学生也有谈论别的,但随着课堂制度的完善,特别是组长负责制的建立,学生“跑野马”的现象就越来越少了。他们在小组里忙着交流、归纳、整理,忙着选派发言人表达,在规定的时间内,是根本没有时间松懈下来的。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看起来松了下来,但此时老师的思维和时间其实更紧了,老师要穿梭于各组之间,进行恰当的指导和监督,这期间会有许多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要耐心的加以指导,发现学生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提醒,课堂上往往是学生举手求助的此起彼伏,此时恨不得拔根毫毛变出几个来应对学生的需求。老师也没有时间松懈。

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制,每个小组均衡能力。在激励制度上,我采用打分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斗志,有激情和荣誉感。在这样的体制下,学生课堂积极性非常高,常常因抢答问题而急得哭。有时为了探讨一个问题,学生根本就不许我结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的预期教学目标根本就不能完成。开始我非常着急,在以前的课堂模式里,这是不允许的,这就是课堂效率低下的表现。但我发现每当这样的场合,总能听见学生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此时得到最好的训练和表现。失掉了一些时间,得到了能力的培养,这是划得来的。

改革刚刚开始,有太多的方面需要更加全面的思考,更加努力的实践。为此,我将继续努力。

下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然而学生却没得到应有......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鸭田镇地处隆回县的最北端,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最薄弱乡镇”。 2011年以来,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和......

    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的思考

    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的思考 当今课堂改革的现状是什么样子?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哪里?本文选取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有......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 校长龙赐福开学工作会上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每年要做好的头等大事加以强调。学校教导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09年我校数学......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现在,一提起新课程,马上就想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好象以前的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其实对课堂教学方法人们一直都在进行探索,而且任何好的教学方法......

    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推行以来,在不断的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对深入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尝试并寻找着一种适合职业学校课堂改革的思路。从新课程......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的思考

    汾阳市高中教研室教研员教研工作阶段总结(一)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及“高效课堂”的思考与认识 汾阳中学 王伟 为推动汾阳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2012年汾阳市教育......

    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伴随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探讨,有关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历次课程改革理论实践的探究中,我们不乏成功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