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的认识,我将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来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教学难点: 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以前已经认识了圆,又在前面一节课时的基础上来认识了扇形,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扇形的认识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认识扇形很简单,但是在认识扇形的基础上认识圆心角,测量圆心角度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注重对差生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口算:
1.5÷30= 18÷0.6= 32+4.8= 32÷16= 7÷0.2= 48÷0.6= 3.2÷16= 8÷0.5= 2-1.41= 1.5×6= 7÷0.2= 8÷0.5= 2-1.41= 1.5×6= 1.3×80= 27÷0.9= 12÷0.5= 0.4÷50= 1.62+75= 42×0.5= 1.74-46= 32÷16= 32+4.8= 72×0.4= 7÷0.08= 1÷0.75= 45×0.6= 0.16÷4= 7.2÷36= 45÷0.9=(设计意图:用开火车形式,继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二)情境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 “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 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学生可能会说:(1)固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3)打开扇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学生能够说出(3),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
2.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师: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折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 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3.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扇形。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 么? 学生可能回答: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字叫扇形。(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 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教师板书课题:扇形。
(三)自主探索
第一层:认识扇形(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初步建立扇形的表象)(1)独学。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
(2)对学、群学。小组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扇形都有扇形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第二层:认识扇形的圆心角
(1)独学。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10 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 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2)对学、群学。学生测量完后,小组交流。讨论:圆心角大小与扇形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 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展示: 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结果,举例说明每个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大小的关系。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
出理由。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 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生1: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
一段曲线组成的。
生2: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在 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
2.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
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
扇形的方法。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们反过
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 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
师: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折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 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
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
.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 扇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 么?
学生可能回答:
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 一个名字叫扇形。
(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 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教师板书课题:扇形。
(三)自主探索
第一层:认识扇形(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就像一把打开的扇 子,初步建立扇形的表象)
(1)独学。
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
(2)对学、群学。
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扇形都有扇形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第二层:认识扇形的圆心角
(1)独学。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 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10 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 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 数。
(2)对学、群学。
学生测量完后,小组交流。讨论:圆心角大小与扇形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 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
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
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展示:
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结果,举例说明每个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大小的关系。
(五)反馈
(一)基础题
.
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观察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 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生 1 :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 圆上的一段曲线组成的。
生 2 :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 2 题,请同学们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下载券 453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我要定制简历
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
2.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补充 :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 80 °和 150 °的两个扇形 , 然后集体
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 们反过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 圆心角是 80 °和 150 °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二)提高题:
第 11 页练习一第 3 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做,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 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 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 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教学进度,以保证
第二篇: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王淑霞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是河北教育出版冀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扇形的认识》第四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生发展,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2)能力目标: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3)情感目标: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3.教学重点: 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教学难点: 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以前已经认识了圆,又在前面三课时的基础上来认识扇形,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扇形的认识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认识扇形很简单,但是在认识扇形的基础上认识圆心角,测量圆心角度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注重对差生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口算:
1.5÷30= 18÷0.6= 32+4.8= 32÷16= 7÷0.2= 48÷0.6= 3.2÷16= 8÷0.5= 2-1.41= 1.5×6= 7÷0.2= 8÷0.5= 2-1.41= 1.5×6= 1.3×80= 27÷0.9= 12÷0.5= 0.4÷50= 1.62+75= 42×0.5= 1.74-46= 32÷16= 32+4.8= 72×0.4= 7÷0.08= 1÷0.75= 45×0.6= 0.16÷4= 7.2÷36= 45÷0.9=(设计意图:用开火车形式,继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二)情境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学生可能会说:
(1)固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3)打开扇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学生能够说出(3),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2.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
师: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折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
3.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扇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字叫扇形。
(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教师板书课题:扇形。
(三)自主探索
第一层:认识扇形(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初步建立扇形的表象)
(1)独学。
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2)对学、群学。小组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扇形都有扇形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第二层:认识扇形的圆心角(1)独学。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2)对学、群学。
学生测量完后,小组交流。讨论:圆心角大小与扇形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 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
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结果,举例说明每个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大小的关系。
(五)反馈
(一)基础题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生1: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组成的。
生2: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
2.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们反过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二)提高题:
第11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做,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 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教学进度,以保证 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乐丰乡新德完小 赵德忠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76页扇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扇形,理解弧、扇形、圆心角等概念。
2、了解扇形与圆的关系,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3、能按要求画扇形。
三、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能按要求画圆。
四、教学难点:
扇形与圆的关系;能按要求画扇形。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
圆规、三角板、生活中的扇形图片、圆片、三角形、扇形活动角、“练一练”习题等。
六、教法与学法:
1、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迁移运用,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创设情景,让学生欣赏美图,使得学生有所发现,有话可说,从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知。
1、认识弧: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认识弧。
2、认识扇形:通过操作,设疑,让学生亲历扇形的形成过程来认识扇形。
3、认识圆心角:通过操作、提问、讨论,进一步认识圆心角的概念及扇形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4、指导学生按要求画扇形:教师边演示边介绍画图步骤,让学生亲自操作后掌握按要求画扇形的基本方法。
(三)、知识延伸和迁移运用。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更进一步理解扇形的特征,认识两种特殊的扇形,了解扇形与三角形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课堂上及时巩固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内容,领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篇:扇形说课稿
扇形的认识说课稿
王淑霞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是河北教育出版冀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扇形的认识》第四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生发展,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能力目标: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情感目标: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3.教学重点: 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教学难点: 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在以前已经认识了圆,又在前面三课时的基础上来认识扇形,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扇形的认识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认识扇形很简单,但是在认识扇形的基础上认识圆心角,测量圆心角度数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注重对差生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
(一)口算:
1.5÷30= 18÷0.6= 32+4.8= 32÷16= 7÷0.2= 48÷0.6= 3.2÷16= 8÷0.5= 2-1.41= 1.5×6= 7÷0.2= 8÷0.5= 2-1.41= 1.5×6= 1.3×80= 27÷0.9= 12÷0.5= 0.4÷50= 1.62+75= 42×0.5= 1.74-46= 32÷16= 32+4.8= 72×0.4= 7÷0.08= 1÷0.75= 45×0.6= 0.16÷4= 7.2÷36= 45÷0.9=(设计意图:用开火车形式,继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二)情境
1、教师拿出扇子并打开圆形折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想到什么图形以及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学生可能会说:
(1)固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
(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
(3)打开扇子的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学生能够说出(3),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2.让学生观察打开的一般折扇,说一说与圆形折扇有什么不同。
师: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折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 ? 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3.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涂色部分有什么特征,进而引出扇形。师: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字叫扇形。(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教师板书课题:扇形。
(三)自主探索
第一层:认识扇形(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初步建立扇形的表象)
(1)独学。
让学生观察四个扇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扇形有什么特征。
(2)对学、群学。
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
扇形都有扇形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第二层:认识扇形的圆心角
(1)独学。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让学生动手测量书中几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2)对学、群学。
学生测量完后,小组交流。讨论:圆心角大小与扇形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陆游有句诗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 理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质疑,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
全班交流各组讨论结果,举例说明每个圆心角的度数与扇形大小的关系。
(五)反馈
(一)基础题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几个圆中的涂色部分,然后交流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说出理由。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生1:第一幅、第二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不是扇形,因为它们不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组成的。生2:第三幅、第四幅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师:看来同学们对扇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看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圆中分别画一个扇形,并涂色。2.学生画,教师巡视,给学生充足画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自己所画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标出来。3.补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然后集体交流画扇形的方法。
师:看来画扇形并量出圆心角的度数,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接下来我们反过来练习,我来说圆心角的度数,同学们按要求画扇形,请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80°和150°的两个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
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扇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二)提高题:
第11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自己做,教师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转载于:扇形说课稿)(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 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教学进度,以保证 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篇二:《弧长和扇形面积》说课稿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说课稿
大荔县城关中学 郗晓春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中的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这节课是学生在前阶段学完了“圆的认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与延伸。本课时在中考,占一定的分值,掌握本节也是中考取胜的一点法宝,针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动态”解释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以后用动态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知识能力:(1)理解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2)会运用公式计算弧长、扇形及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问题:通过运用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1)通过计算,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图形的转化,体会转化在数学解题中的妙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难点: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说教法
针对学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知识水平,通过发现动态形成“弧长和扇形的面积”的经过启迪学生思维,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及尝试练习,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并用肯定的言语鼓舞、激励学生。
三、说学法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并借助如何正确理解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计算弧长、扇形及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通过介绍扇面的文化,渗透艺术文化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活动1: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所以开课我先创建问题(1)用于复习圆的周长、面积,在复
习了相关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也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发展是随着人们对观察事物认识发展而发展。
活动2:引导
幻灯片展示---教师巧用扇子这个重要交流工具作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创设悬念,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方法新颖,点到细微处,富有创意,学生体验到情感价值观。
活动3:探究
1、尝试探索活动弧长是圆周长的一部分及点动成线。
将组成圆的一条半径ob绕着圆心o 旋转,改变圆心角的度数,点b运动的路线是一条弧长,观察弧长的变化。(幻灯片展示)
思考:①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公式?②圆的周长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③1o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no圆心角呢? n?r l?180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探索一个新的知识要从学过的知识入手,找寻它们的联系,探究规律,得出结论。这里关键是1o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进而求出no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分散了难点,逐步掌握弧长公式。
2、尝试探索活动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及线动成面
(1)扇形的定义(幻灯片展示)[设计意图] 由观察图片和图形得出概念,记忆较深刻,为熟练判断是否为扇形铺平道路。只有明确定义才能更好的学习更深一层次的知识。
活动:将组成的扇形的一条半径ob绕着圆心o 旋转,改变圆心角的度数,观察扇形面积的变化。旋转可以发现什么?
扇形的面积与组成扇形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也越大。(幻灯片展示)
(2)思考:①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②圆的面积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扇形的面积?③1o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是多少?no的圆心角呢? n?r2 s扇形= 360 [设计意图] 类比弧长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扇形面积计算公式,教会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3、用弧长表示扇形的面积 s扇形?1lr2 [设计意图]公式之间的联系很重要,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推导
活动4:渗透
例题
1、制作弯形管道时,需要先按中心线
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下图中管道的⌒ 的长(结果精确到0.1mm)展直长度,即cd 例题2:出示课本p111例1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所学公式进行简单应用,找寻公式运用的实质,并初步体验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活动5:练习
1、课本p112页第2、3题。
2、如图,⊙a、⊙b、⊙c、⊙d相互外离,它们的半径是1,顺次连
结四个圆心得到四边形abcd,则图中四个扇形的面积和是多少? [设计意图] 知识要学以致用,特别是与实际相联系和与中考的接轨
五、说小结与作业:
1、提问: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创造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活动经验的机会.
2、作业设计 :p115 5,6,7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了解学习效果,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六、说板书 [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使学生思路清晰,记忆深刻。篇三: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扇形统计图》说课设计
一、根据学情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习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
4、学习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三、根据学情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的设计上,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引导、点拨和补充等方法。在“学”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多动手算、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局限性,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5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时间5分钟)
请认真阅读课本p107页的内容,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
(三)、预设:
如果在自学3、4环节中,学生有问题,则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老师进行精讲。
(四)、当堂训练;(27分钟)
1、基础练习: ①问题1: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问题2:在扇形统计图中整圆表示什么?
问题3:每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
问题4:图中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问题5: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问题6:如果六一班有40人,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并计算出人数是多少?
②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③填空
要想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选用()统计图较好;只要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好绘制成()统计图;要表示某地区下半年平均每月气温变化情况,可把它制成()统计图。
2、实际应用:
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3、思维拓展:
小华说:“从下面两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甲校女生人数比乙校女生人数多”。你认为呢?
预设:若学生解决不了,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通过名人名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有梯度的练习,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五)、谈收获:(3分钟)
让学生谈谈运用什么方法学到了什么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1、完成p107页“做一做”。
2、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篇四:《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六单元《扇形统计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和教法分析、教学流程分析几个方面对我的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3)在决策与形成猜想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
教学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的知识点。
三、设计理念和教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探究法。探究的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教学流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多媒体出示六(1)班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分析和整理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接着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出扇形统计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多媒体出示扇形统计图画法,引导学生读图交流,解决与统计图有关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归纳概括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生在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后,出示学案中的“课堂达标”,使学生会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用同桌互问互答的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并在课下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况,力争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体会数学带给我们的人文性。篇五: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扇 形 统 计 图》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学校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扇形统计图》。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选自于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主要掌握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描正确述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信息。(2)、体会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数学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有关数据,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扇形统计图。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进而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作用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教、学法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用统计图表来反映数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计算器
七、教学流程分析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你能说一说吗?(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课件展示。)[设计理念:学生对旧知进一步巩固,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到处都有如画一般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欣赏几张图片,一起感受祖国的美、大自然的美。(课件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确实是非常美丽,老师都被这些美丽的色彩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告诉你的同桌从图片中看到了那些颜色。你喜欢的是什么颜色。(学生
自由发言。)[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出例题]。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这里有六(2)班同学 “我最喜欢的颜色”调查统计表。(课件出示 “我最喜欢的颜色”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从中知道那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发言)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按要求计算出结果,算完后想一想,怎样验证我们是否计算正确?(学生计算出相应结果后,师强调:所有百分数的和要等于1或者是百分百。就证明我们计算正确了。)[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刚才大家都算得又快又准,如果我们想用统计图表示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能用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吗?
生: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出示扇形统计图例。大家仔细观察,在这个统计图中都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说出:有圆形和扇形。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每个扇形分别表示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4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4种颜色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其中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蓝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学们,那红色、白色、黄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请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吧。
3、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1)、说一说: 刚才大家都从这个统计图中获得了数学信息,那么下面这张统计图,(课件出示)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发言。)[设计理念:进一步巩固在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数学信息,感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算一算:我们已经知道六(3)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参加文娱类活动的有多少人呢?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生提问并解答,全班展示交流。)[设计理念:学生从扇形统计图中选择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数学理解:小华说:“从下面两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甲校女生人数比乙校女生人数多”。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单从50%大于40%得出结论,教师顺势追问:单位“1”不同,我们能比较吗?(生:不能比较)。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不能看出各部分量的多少。我们可以知道,扇形统计图也是有局限性的。[设计理念:联系生活实际,会分析解决较复杂的问题。](4)、构建新知: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扇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吗?(先让学生说一说,师生再共同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特点:通过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作用:能清楚了解各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拓展练习
填空练习:[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次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根据需要,选
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加深理解和记忆,构建完整的统计知识体系。] 统计与生活:[设计理念;目的是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意识,我们的学习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你知道吗”?[设计理念:是让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的另外一种图例,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作业布置:
p68第1、2题。
九、说板书设计 特点: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扇形统计图
作用:能清楚了解各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认识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认识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认识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68-70页。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
2.学会分析扇形统计图,并会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
2.会分析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读懂扇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学,单元导入
出示奥运冠军画面导入
同学们,第30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勇创佳绩,获得一枚枚金牌,老师非常高兴,把他们获得的金牌绘制成一张表格,这是一张什么表?
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统计知识?课件出示统计图,再引出扇形统计图。师板书课题
师讲解本单元、本课在小学阶段中的地位。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导学案 自学课本68页-70页内容,先独立思考,如有疑问再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内容,5分钟后汇报。
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2.观察70页统计图,想想图中每个百分数表示什么?从图中你能看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吗?
3.扇形统计图内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的和是多少?
4.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然后让两小组代表结合课件汇报。同时师板书重点内容。
四、小组汇报
学生重点汇报第2题,每个百分数表示什么。能否看出具体数量,加深对百分数的特点的理解。
学生自评,同时其他学生评价二者的汇报。
五、巩固练习。
(一)判断: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导学案小华说:“从下面两个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六年级女生人数比五年级女生人数少”。()
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
运动情况统计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二)右图是对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球类情况统计图
1.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只写一条即可)
2.如果在班内开展活动,你认为应该组织
哪种球类比赛?
(三)下图是某家电集团2015年6月家电销售情况统计图
家电销售情况统计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导学案1.售出的彩电占销售总量的空调
40%
()% 彩电
2.若彩电售出400台,提出一个
问题并解答出来。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冰箱 35%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师集体矫正,个别辅导。
讲解错题,重点强调第一题,突出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小组评价。
六、达标测试。
1.选择
如果要反映解放路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应选用(示解放路小学各年级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应选用()统计图。如果要表)统计图。A 扇形 B条形
2.观察统计图,解决下面问题
右图是对我校同学吃水果情况统计图 我校喜欢吃不同水果的
(1)喜欢吃____的人最多,占全校 人数情况统计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导学案人数的____%
(2)如果接受调查的是60名同学,那么,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桃子的多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七、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学生谈谈收获,总结本节内容,知识系统化,单元回归。同时总结本节表现较好的小组。
八、图片欣赏
欣赏生活和学习中的扇形统计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