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

时间:2019-05-13 01:0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

第一篇: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

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信息技术工具不仅成为了教师教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的工具,更是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情感交流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1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改革教学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大屏幕投影仪器进行直观教学,使数学课程知识得以形象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微软公司的PPT(PowerPoint),其特点是简单易学,方便实用,而且演示效果不错,设计者不需掌握高深的编程技巧,只需要将要展示的内容放到幻灯片上然后进行相关设置就可以了。使用PPT教学软件使得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图形得以集成,被处理成多种形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这种集成化特点很容易形成感官刺激,不仅扩展了人类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形式,而且改变了传统数学的单一呈现形式。在数学课教学中充分应用PPT,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丰富学科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功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教学与学习氛围;可以优化学生认知,使学生掌握内容规律;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可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更好地支持教师的教学,改善组织教学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现代教学过程时一定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数学课程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效果的归宿点,教学过程都要围绕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目标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要始终服务于数学课程目标,只有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数学就是生活”,将生活知识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生活实际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去,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胡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新课程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应当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是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把来源于生活中的例子带到课堂中来。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学生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和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许多好处,同时又能诱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虽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乐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造性。

3传统教学媒体与PPT相结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黑板一直是我国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教学媒体之一,“黑板+粉笔”成为教师最主要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成为教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媒体虽然图文并茂,但板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课堂思维的过程,多媒体恰恰将这一步骤简化,结果学生接受虽然迅速,但“消化”不了。只有让多媒体和黑板适当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都为教学服务,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3.1传统教学的优势

传统讲授模式是教学的主要模式,它适合于班级教学,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析、思维启迪、思想教育、情绪感染、方法和语言的示范,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到应该学习的内容,因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传统讲授模式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快速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3.2现代教学方法的优势

传统教学方法固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等,如果只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接受,而且一节课40分钟很有限,如果只靠讲授传递的信息量相对要少,PPT 的出现正是弥补了讲授式教学的这个不足之处。PPT 文件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其大小、位置、色彩、动态、音效都可以选择,还配备了图表功能,便于数据分析及直观的表达,它能够把比较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比如说几何图形的旋转、平移;研究函数时可以直观地借助于PPT 上的函数图像;研究平面向立体图形的变换,使学生看的更形象更直观;还有就是PPT文件信息传播快、内容含量多,一些内容可以事先把它做在课件上而节省了上课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3黑板与PPT相结合,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来自于黑板的视觉刺激是由教师通过在黑板前板书提供的,它与直接来自教师的刺激在视觉上是协调的,近乎一体的。使用PPT 手段后,屏幕刺激尽管是受教师控制的,但在视觉上它与直接来自教师的刺激大部分分离了。教师为了切换幻灯片长时间被迫坐着,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观看屏幕常常将电脑放在教室的角落里,更强化了这种刺激源的分离。这样,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简单的知识在PPT上呈现,把较难较抽象的内容除了在PPT上演示之外,老师还要在黑板上详细地演示具体的推导过程,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出黑板的功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①精心设计板书,教师在课前会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板书,在教学中该出手时才出手。板书一清二楚,画龙点睛;②抛砖引玉型,教师在教学时,黑板可以作为提取重点的地方,把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在黑板上列出来,既方便老师在讲完课后总结,也方便学生回顾上课所学的知识。以上两种做法,殊途同归,最终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4结语

不难发现,如何把PPT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PPT 的功能开发不应该是纯技术性的,更多的应该是教学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PPT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抽象思维模拟、时间空间变换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只要课件制作者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需要来开发设计PPT,那么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应该是生动、活泼,具有丰富意义的。

第二篇:课堂教学和PPT

PPT 课堂教学丢灵魂

黑板变白板换汤不换药 学生昏昏欲睡

“上大学后,除了英语,其他老师上课没有不用PPT的。”湖南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杨光告诉记者,他的大学老师十有八九都会在讲课时借助PPT。

有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投影机在我国高校的普及率已达30.2%。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PPT在高校课堂上的日益普及,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了很大作用。很多老师精心制作的PPT形象生动,深受学生喜欢;但也有不少老师的PPT内容简单枯燥,授课照本宣科,这种黑板变白板式的教学,实在让学生头痛。

大四生许阳给他的大学语文课老师起了个外号叫“孔乙己”,因为这老师总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感。上课时,他先是打开电脑和投影仪,端坐在讲桌后,抑扬顿挫地对着电脑把课文吟诵一遍,然后把全班的花名册拿出来,一个个点名让同学站起来解释文章的意思,照例是不抬头,间或从镜框下瞅同学们一眼。一堂课过去,PPT也没见翻上一页。

“他的PPT经常就是把一些课文整段整段地敲上去,满篇的白底黑字,密密麻麻,看着眼睛都疼。”许阳评价说,“这种多媒体教学只不过省了写板书的功夫,也太省事了吧!”

宋思慧是扬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她遇到的大部分理科老师和文科老师相比,一般都会在使用PPT的同时辅以板书,“PPT就是一个框架,为了讲清楚一个公式的计算过程,很多时候老师要边写边讲才行。”但大二时教她大学物理的老师,让她改变了这一印象。

“每次上物理课,这个老师基本就是照着PPT念!”宋思慧说,老师的PPT准备得倒是很充分,除了一般PPT上会有的大纲、概念外,连详细的公式推导都列全了。

可上课时,她从不跳出PPT内容一步,随着屏幕转换,她飞快的语速让不少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都昏昏欲睡。最后大家没人愿意听她的课,她就每节课都点名,最后一节课还要签到点名。

“像这样讲课,我们自己拷份PPT回去看不就够了吗?”宋思慧抱怨说。

海量笔记演变成“猫鼠游戏”

宁波万里学院学生曾燕经常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神经高度紧张的速记员。不少老师都会在开课之初就告诫学生,考试的知识点都在PPT上,要想过关就得做好笔记。“国际贸易”的第一节课老师就跟大家摊牌,说考试不会划重点。曾燕只好一节课不落地做笔记,最后抄了满满一本。到期末时,这门课的很多图表、概念曾燕都没弄懂。幸好是开卷考试,她对着笔记依葫芦画瓢,居然还拿了89分。

PPT教学的一个特点是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像板书,可以在黑板上停留一节课。不断切换的幻灯片,经常让学生来不及思考和回味,就一闪而过。勤奋的学生在课堂上奋笔疾书,而一些爱偷懒的学生则干脆放弃记笔记的习惯,把精力都用在如何拷贝老师的PPT课件上,课堂上也因此上演了一幕幕“猫鼠游戏”。

北京印刷学院的张超上学期遇上了一个在学校出了名的倔脾气老师,考试通过率低不说,还从不让学生拷他的PPT。无论班上同学怎么跟他软磨硬泡,他就是不松口。

“只好铤而走险了!”张超回想起那次偷老师PPT的经历,仍然觉得有些丢人。一次下课后,他跟另外两名同学约好,大家分工合作,两人给老师递烟,然后把老师引出教室,剩下一人利用这段时间把PPT偷拷出来。行动一开始还挺顺利,可张超拿着U盘插入老师的电脑后,却傻了眼,PPT文件足有500多兆,全部复制下来得好几分钟。正当他用颤抖的手刚摁下“Ctrl+V”(粘贴键),后脑勺便被狠狠拍了一巴掌,“好小子,胆子不小啊!”没想到,他们的伎俩这么快就被老师识破了。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广电新闻专业的梁莉莉说,她也遇到过一个不让拷PPT的老师,大家反复做工作,老师也不通融。结果有一次上课,班上一个平时就行事张扬的女生,居然拿出卡片相机咔嚓咔嚓地对着投影拍了起来。老师虽然生气,却拿她一点办法没有,只有感叹,“你们不愧是学广电的呀!”

一刀切式考核 让PPT教学失去灵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高校的老师,之所以上课不离PPT,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校会把运用PPT等辅助设备教学的能力,作为考核老师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学校的督导会定期到课堂检查,而且期末的学生评教时,也会设立专门的一栏,让学生给老师打分。

湖南大学学生杨光还记得,有一学期他上政治课时,一个50多岁的老师不知误触了哪个键,投影幕布上的幻灯片突然不听使唤地乱窜起来,引来哄堂大笑。临下课,老师尴尬地向学生道歉:“近几年学校要求老师必须用PPT授课,我才学着去用电脑,所以请大家多提意见,也请大家原谅!”

同学当然能理解这些上了年纪老师的苦衷,但很多对IT技术不熟的老师却很难摆脱对PPT的恐惧和烦恼。一位老教授告诉记者,自己每次摸索着做出一个PPT要花一周时间,这也就算了,可上课时各种设备还要跟自己起冲突。等到把电脑和投影仪摆弄好,PPT最终放映出来时,自己早已一身大汗,完全没有了过去潇洒上课的气势。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罗源教授认为,对老师授课方式实行一刀切的做法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理念,“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还要传播老师的思想,这就要求老师上课要有主体性,要个性化教学。授课应根据老师的特点来确定是否使用PPT,而不该强迫。”

这种不是老师自发设计的PPT教学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老师上课所使用的PPT,很多都制作简单死板,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其实我们私底下会给老师的PPT打分,结果大家发现学生做的PPT都比老师的要好看很多!”宁波万里学院的曾燕说,制作PPT时,只要上一个专门的PPT模板网站下载模板和特效,做出有观赏性的PPT课件并不难,“我自己做的时候,就感觉好多老师并没有用心。”

“PPT毕竟是一种技术手段,哪怕不用PPT,甚至连板书都没有,只要老师能精彩生动地把知识点讲清楚,我们也会很满意。”杨光说,大学期间,他的很多专业课老师都是用PPT授课,平时的考试成绩也是用PPT来呈现。“学校引导大家都来使用这种东西。现在我最熟悉的软件就是PPT了,前几天整理电脑打开以前的PPT,感觉完全没有所学知识的印象,这也是现在过分依赖PPT的弊端。”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大学生皆用

第三篇: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黄玉霞 内容提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借助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原型 探索 体验成功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大量生活味道十足的细节引入课堂,大大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更轻松、有趣。如在负数的教学中我从数的发展史手指计数、结绳计数开始,用温度、收支、盈亏、海拔等引入;介绍绝对值的无方向性则以坐出租车计费与方向无关作类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幻方用射雕中黄蓉戏瑛姑的情节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家这方面的成就;计算训练选《哈佛女孩刘依婷》中介绍的扑克牌强 化训练法;用字母代替数的优越性通过猜数游戏引入,让学生在心中想一个数,经过老师提出的一系列复杂运算,把结果告诉老师,老师能马上说出他心里的数;为了让学生明确数据的收集方法,举手表决法的条件,我讲了个笑话:“不在的请举手”。而介绍抽样调查前我学着小孩的语气说:“爸爸,每根火柴我都划过了,全划得着才买回来”。笑声中学生记住了举手表决必须人在场,有破坏性或不易全面调查的有必要进行抽样调查等等。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定能够找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数学素材。

2、依托生活原型,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实际提炼后形成的,因此,抽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必然能从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把新知建立在学生平时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基础之上,化抽象为具体。

七年级入学之初,我一直在思考,怎么上好数学引入课?教材是载体,教师要对课程和教学进行重新整合。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如何传递教师应该可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于是我心里一动:设置了一个过程,不把内容直接呈现,而是由一系列的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即魔术表演 “扑克牌猜找——百发百中”:一叠扑克牌打乱,花色朝向学生,任意抽取一张,让学生记住花色数值,教师看不到,插回打乱洗牌,教师再准确无误地找出该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现老师 “手脚”。而发现的过程,学生必须敏锐观察,充分交流讨论,从而产生顿悟,发现奥妙!进一步再上升到理性思维,归纳出方法。而一个穷其然,穷其所以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情绪跌宕起伏,热情高涨,十分形象地感受“观察、发现、探索、归纳”这一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魔术之后,我又增设一些找规律的题目,使“观察,发现,探索,归纳”这一抽象的方法演绎得更淋漓尽致。

在《相交线》教学中我以小时玩的翻花绳游戏导入,让学生忽略绳子的颜色、粗细、原料,从花绳的变化抽象出尽可能多的图形。让学生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从游戏中感受到:如何从现实的场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呢?显然要舍弃与数学无关的东西,只把其中的数学因素抽象出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flash制作的两根木棒交叉转动抽象成的相交线模 2 型演示,让学生再次体验从现实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

3、关注非智力因素,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是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个体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心以及相互尊重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在数学教学中显然应当让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在享受到终身做人的教育,在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因而在涉及介绍到中国数学发展史等方面我总会加一些情真意切的激励性话语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心中的梦想与豪情。引入课中学生发现魔术奥秘后我也即时跟进激励:同学们,这个世界上,被苹果砸过的人决不只牛顿一个,可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他就是多了些好奇,用的就是“观察、发现、探索、归纳”这一方法找到了答案。同学们,也请泛滥你们的好奇心,观察生活,也许你们就是明天的牛顿。最后,还送给学生几句话,作为该节课的结束,以及三年初中生活开始的启航: 我踌躇满志,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为了美好的明天,珍惜宝贵的今天!使得活动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十分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始终能一起看,一起说,一起思考,一起发现,一起喜悦,享受到一种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教学《再探实际问题——哪种灯更省钱?》我也及时告诫学生:作为一种能源,电、水、气都不能无节制地滥用,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家。不管一天我们的生活多么富足,我们都要保留节俭的习惯,这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作为地球人的一种修养。进而加强学生在学校及家中从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细节开始做到节约能源。

二、让数学走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方面,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3 我在注重把生活引进数学的同时,更关注把数学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巩固知识,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走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的魅力。

1、贴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世界。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让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周围的生活世界。如学了相交线的垂直关系后,学生就能理解建筑中铅锤的作用;学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知识后,学生就能够理解潜望镜的构造原理;学了圆的性质之后,学生就会理解下水道的盖子,各种车辆的轮子,生活中的瓶口、罐口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椭圆形的。学了百分率的相关概念后,同学们就会更好地理解酒精度、利润率、优惠率、打折率是怎么回事;学了“正多边形概念、多边形的内角和、镶嵌” 知识之后,学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用同一种瓷砖铺地只见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者普通三角形、普通四边形,而不见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学了“概率”之后,学生就可以估算出“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中“35选7”的中奖概率是多少„„这些涉及到日常生活的问题,是学生经常遇到的,这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为有了数学,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变得明朗了,学生对生活事物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主动性,较好地体现课改理念,让数学走近生活、使生活数学化。

2、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尝试应用数学。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会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因此在课改实践教学中,我不仅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更注重加强学生怎样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再探实际问题——哪种灯更省钱?》,我课前布置了一个调查:你们家有几盏灯?这些灯价位如何?每个月电费多少?电费是怎么算的?不但在调查中分散了难点,也让学生理清了灯的费用的计算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逐层剖析,并加以延伸变题,利用已学知识,判断出选择哪种灯比较合算,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家中提供一个合适的用灯方案。再如装修房子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学了几何初步知识之后可引导学生帮助家庭设计房屋装修方案,学了“正多边形概念、多边形的内角和、镶嵌” 知识之后,可引导学生帮助家长选择何种瓷砖铺地既美观、方便、又实惠;当工程师是大多学生的理想愿望,学习“线段”“点到直 4 线的距离”“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从某条河流向某村引水灌溉,如何引渠才能使渠道最短?在某公路上建立供电站同时向A、B两村送电,建在何处才能使电站到A、B两村的距离之和最短?学了“三角形稳定性”之后,学生知道如何使长方形的木框架不变形。学了“平行线”之后,学生知道球桌上应如何打才能使桌球准确打入射门。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进一步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感悟到“学好数学”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活,从而激发了学好数学的欲望,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3、创设活动,在实际操作探索中提炼数学知识,使数学高于生活。数学活动课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以模拟的社会环境为舞台,揉合数学与生活于一体,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探索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本质与规律。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我让学生预先制作几个正方体,在课堂上现场实践操作,沿棱剪开成展开图。学生在课堂中有独自操作,也有彼此交流合作的,气氛活跃,而在交流时发现有很多不同的展示图,于是引发了疑问:还有其他的展示图吗?到底有多少种?如何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讨论。教师作适当引导,让学生从剪出的展开图中先寻找特征,再根据特征罗列可能的展开图,从而发现规律,系统掌握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及特征。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系统性,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使之上升到理论水平,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数学课堂作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交汇点,其作用在于: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从生活中摄取数学信息,引进数学课堂,再“内化”为学生的 5 数学智能和技能,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尤其在新教材中,对于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更为突出表现。数学教育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封闭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才能真正开始认识并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变枯燥为丰富,变无味为有味,变无趣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四篇: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尤为重要。【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高效 教学模式 1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 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 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 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 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还可以适当地插入与此知识有关的笑话,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2 精心进行备课试教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必须花工夫钻研和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 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精心选择每节课的例题和习题,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 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灵活的驾驭,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课前备课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①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 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和优化教法。②反思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③ 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3 努力开拓视野,搞好教学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 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拓潜能。我们不能不反 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 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创建数学高效课堂,老师与同学都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以前旧的教学模式转 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答疑→诊断反馈→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数学课堂优质高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使课堂充满感染力,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投入情感转变。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时,学习效率最高。课堂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定会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 率。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 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要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 门。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切线的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 例少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 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的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 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形象和直观的理解。5 小结

课前,精心选择每节课的例题和习题,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灵 活的驾驭,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再加 上课后的合理训练巩固,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定能取得可观的成果。

第五篇:ppt与小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ppt与小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姚敦平湖南省新晃县扶罗小学

摘要: 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当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已经被我们的老师所采用,也是我们学生所喜爱的。特别是PPT的普及,给老师的备课和上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PPT的制作是一个技术活,因此需要我们老师具有一定的PPT制作能力,同时PPT在课堂上使用也需要我们老师合理安排,PPT用得好会是老师的帮手,用得不当就会为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本文就PPT本身的优势及老师们在使用PPT时存在的误区,和如何让PPT与小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展开论述。关键字:PPT 小学课堂教学 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我们的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深动,更加逼真,更加有味,同时我们老师工作也得到了一定放松,特别是PPT的应用,给我们老师备课,上课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我们老师也非常依赖这种技术,但老师们在运用这项技术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得不偿失,因此,了解PPT运用的优,劣势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防止进入运用的误区。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一、使用PPT课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巴班斯基认为:最优的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性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利用PPT课件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形象和生动,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

2.呈现过程,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小学数学学科内容与其他科目相比更为抽象,再加上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如何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难点,就成为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学教材中很多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结论的推导,重点都在“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清晰的“动态表象”,以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使用PPT课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1.在形式上片面追求“纯”课件教学。笔者认为.使用课件来辅助教学,它应是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的一种辅助的手段,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语言、黑板、挂图、课本、标本等教学媒体。它只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然而,有些教师则把使用课件教学与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二者视为是对立的两种教学方式.在使用课件问题上实行“一刀切”。有的学校虽然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一但某些教师被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他们就要整学期地固守在多媒体教室里,自始至终地使用课件教学.于是,片面追求“纯”课件教学现象出现了。接下来,“机灌”取代了“人灌”。“照屏宣科”取代了“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制作课件的质量不高。一些学校由于片面追求“纯” 课件教学.致使黑板、挂图、课本、标本、模型等传统教学媒体都被屏幕上的课件所取代.课件成为教师唯一的授课手段。有些教师由于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不高.制作出的课件不是教科书、板书的“翻版”。就是习题的堆砌、教学挂图的搬家;不是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吸收.就是信息量不足,无深度.学生吃不饱。有的课件只是布纲列目.归纳知识,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三,PPT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1,从制作上下功夫。好的课件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件制作是一个技术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具备一定的课件开发能力,首先,要求教师不但对PPT软件本身的功能要非常了解,而且还能熟练的操作,这是制作好课件的保障。其次,课件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要求,布局要合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素材的组合需要一定的技巧,在小学课堂的课件中文字不应太多,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如果课件中有太多的文字,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图片的采用应该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应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图片,配文字,再加上动画,相信学生会喜欢的。再次,课件的颜色搭配也有一定的讲究。虽然颜色选择有很多种方案,但要搭配恰当实属不易。有些课件大红大紫,看起来非常刺眼,视觉效果非常差,学生也会非常的反感。确实有些重点的地方需要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但也不能一味的强调鲜明,冷暖色调应该合理搭配,让学生感觉这应该是一件老师的作品,而不光是上课的工具。课件的主体颜色应该符合本课主题。再者,课件的制作应该重点是解决课堂中用其它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课件内容不能太多,太杂,这样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也会走歪路。会影响到学习效率,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后,课件的张数不应太多,不光要学生看。而且还要学生在看的基础上去认真的想,发散学生的思维。

2,注重课堂上的使用效率。PPT在课堂上的使用率非常高,从而导致老师们对PPT非常的依赖,部分老师甚至整节课都在使用PPT,把以前的人灌改为机灌,还是以前那种硬生生的教学方法。课堂效率非常低,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使用PPT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PPT在课堂上使用在于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帮助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因此PPT在这里应该得到使用。其次,不能整节课都在使用PPT,这样学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使学生只在看,不在想,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不利于教学课堂的开展。再次,不能让PPT来代替教师的板书,教师应该板书的部分不能少,这样有助于迁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从PPT中转移到黑板上来,可以缓解学生的视觉压力。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

PPT是一款很好教学辅助工具,恰当的使用会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加生动,也会提升老师的备课,上课效率。也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怀新,耿俊(2007).谈在PPT 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西北医学教育》,2007,(8):26-275.

[2]周文婷,许晓东(2006).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建议[J] .《教研教改》,2006,(2):64-65. [3]柳遂文,翟加斌(2007).PPT 制作的几点注意事项[J] .《信息科技》,2007,(17):110-111.

下载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PPT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海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总结 2008年3月—2008年8月 “有效教学”是一切教学的基本追求,所谓有效教学,简言之,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推荐阅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教学设计内容丰富,体系繁杂,已成为教育技术学,教学论中一个重要分支。从1999年开始我国学者在教学设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设计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几十......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教学生活化”是一个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具体指教师将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研究 一、确立数学现实性教学观 在小学数学新课改标准要求中,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数学教学回归于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正不断向前推进,但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少课堂教学仍以传统的......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潘华林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课堂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情境化„„课堂已逐渐成为一个充满......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 朱玉珍 更新时间:2013-12-5 8:52:50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结题 中牟县第二初级中学《信息技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