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开展课改理论讲座

时间:2019-05-13 01:1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小开展课改理论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小开展课改理论讲座》。

第一篇:四小开展课改理论讲座

市四小

开展课改理论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改理论水平,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11月27日,南阳市第四小学举办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讲座,张士升校长作了精彩报告。

张校长首先对“三疑三探”产生的背景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报告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层层展开,讲述教育理论旁征博引,纵贯古今中外,又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很接地气,实用有效,给人启迪。

此次课改理论专题讲座是四小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大力推进区教体局关于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一部分。会前,张校长对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写好培训笔记、培训心得,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训结束后,学校将对参培教师进行理论测试。根据学校的实施方案,学校还将陆续开展“课例研讨、骨干引领”等课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和课堂教学能力,改善课堂教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南阳市第四小学 李定 张玉荣)

第二篇:课改讲座听后感

课改讲座听后感

看到校研究生院发出的通知要求所有教育硕士每周五要到长安校区听取有关客观讲座时,我没想太多,唯独注意到了通知上的关键信息“两个学分”,那就去呗。对于课改,我只是在本科期间上英语教学法时模糊的接受到新课程标准这类名词,再有就是今年的课程与教材分析这门课上,老师的第一讲就是新课程标准,并给我们播放了某优秀名师的教学视频,实际上本科期间我也观看过此类视频,在实习期间发现大多数中小学都在疯狂的实行这种英语教学法:一改传统教师纯粹知识点的讲解,大量习题的反复练习,现在的课堂都基本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尽可能多的借助网络来搜集视频,音频,图片等等,以及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以此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玩中乐中学习。所以,如果说我对课改有所了解的话,大概就仅限于此了。

第一讲是由陕西师大历史系郑永成老师报告的。就在报告开始前,负责讲座组织的周老师说:“在这六七年中,我跟着郑老师,对课改只有3/10的了解…”。听到这里时,我对他的话表示不屑,用得着在领导面前那么自谦吗,但其实我心里也咯噔一下…扪心自问,如果让我回答,我还真不知从何说起。

由于时间的关系,郑老师尽可可能简短的介绍了一些在课改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学校,及一批支持课改的领军人物。听完之后,我一方面感叹课改进程中这些名人名校,但内心中充满着更多好奇,疑惑。毕竟我们只看到了一些成果性的东西,比如某某中学采取10+30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只讲10分钟,而剩下的30分钟都由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把课堂语言权还给学生。就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能一直突飞猛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而且在班级班务,日常琐事中都有着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对此我表示担忧怀疑,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制力有那么强吗,班上同学能力参差不齐,课堂学习活动基本上交给学生这能保证学习任务效果的达成吗,没有老师的讲解,那些后进生不就更是放羊了吗;如果新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的,那么又是如何做到的…对于我这个传统教育的产物,一直以来都是习惯地选择被动接受,对于课改有的只是悲观迷茫。可我也希望找到答案。

第二讲是由宜川中学蒋永升校长报告的。这次的报告一点点的拨开我心中的迷雾。何为课改?从广义上来讲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第八次教学改革;而从狭义上来讲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得到有效发挥,合力打造高效课堂,培育新世纪新时期的合格公民。那么具体点来说课改就是改革传统教学中不合理不好的方面,而并不是全盘否定。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在学习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模式曾风靡中国大地,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倾其所知,课后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耗其心力。这种模式下,教师是实实在在的灌输者,学生就如机器一样尽可能的输入存储。学校上上下下都在为追求高分奋斗,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着中考高考进行,各位学生家长对此也是尽全力支持。各大学校为所谓的主课争取更多的时间就取消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而父母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一切生活琐事都全权包办,尽可能少的参加社交,家务活动,还为其报各种辅导班。走进各大校园,你看到的是戴着眼镜,低着头,弓着腰,盯着书本,做着习题的孩子,从他们脸上我们能看到什么,我该不该说是一种知识的渴望,还是一种知识的疲惫以及心头的憔悴?我想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眼睛近视率排居世界第二;又有多少媒体报道某某大学由于进行体能测试亦或是体育考试亦或是军训,学生晕厥,或致死事件屡见不鲜。。每年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新闻报道父母送孩子上学的心酸事件,还少吗,有多少学生不能适应脱离父母的校园生活,生活不能独立,又有多少学生上着名牌学校,从此以后,沉迷游戏,出入高档会所餐厅,享受人生确是花着父母的血汗钱呢;还有多少学生因为一点小事,杀害同学老师,更有甚者,杀害自己的父母…

这样的教育结果,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又应该警醒着什么…毫无疑问,这种种问题难道不该归结到我们教育制度的缺陷之上吗,这难道不应该提上我们的课改议程吗?我们学校一味关注高分,追求升学率,我们的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分数说明了一切,高分意味着你是优秀的,有前途的,能成功的,父母老师学校都以你为骄傲。可那些残酷的事实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学生知识确实足够优秀,可我们学生缺的的是健康,缺的是道德,缺的是作为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那么何为人的发展,何为以人为本。我们的课改要改革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因素,落脚点不是正应该在于此吗。蒋校长说教育应该让学生具有幸福感和成功感,我想他的报告正是对这一严肃话题的解答。他说抓好德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而培养良好习惯是抓好德育的源泉。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那么他的自主性自控型也自然会增强,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就有助于发挥他作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名族,它饱受欺凌,却创造出众多伟大天才,它就是犹太族。他们信奉:最终一个人的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那么青少年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又该如何培养呢?习惯都是一点一滴的成果,因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诚实礼貌,讲究卫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学会感恩都是良好的开端。而在校园里,我们教师就要将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笔者记得宜川中学有一案例:第一次课堂作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某某同学习惯好”,这个题目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其次让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秀品质,被表扬的同学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更注重保持自己的良好习惯;下一次的作文题目又改成了

“某某同学习惯进步快”,这个题目就对那些进步的学生予以认可,让他们充满自信动力,主动在言行举止上改正进步;如果还有同学没被提到表扬的行列,老师就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这样的作文设计课不是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吗,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关注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把普通的一堂作文课也当成了一堂思想道德教育课,这不得不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说到创新,我们不要觉得是遥不可及的,创新就是在汲取前人的智慧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出灵活的改变。一旦学生在这种良好习惯的慢慢养成中,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实行的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就能更有效果的实行下去了。因为学生懂得互相帮助,为自己小组荣誉而奋斗。

在众多人眼中宜川中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了,而对宜川中学的一批课改领头人物来说,这样的“名校”效应并非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对名校有着全新的解读,名校就是办环境,办氛围,看一所学校就是看学生精神面貌,精气神。而学生精气神主要表现在身心的健康。我们不应该因为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差出现的一系列事件,而放松对学生体力训练的一系列活动,更不能为了学业而忽视学生身体锻炼的必要性,一个没有健康身体的人又何谈能取得成功呢。犹太人相信: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没有了健康,人生的一切美好都失去了意义。人的健康犹如土壤,只有土壤肥沃了,在上面种植的一切如事业,财富,家庭等,才会发芽,开花,结果,否则,人生将永远是一片贫瘠,荒芜。在口语课上,我们观看了美国一所高中体育课视频,看完之后大家都热血沸腾,对他们那种冲劲儿,那种激情,脸上流淌的汗水,洋溢的微笑都充满了欣羡…其实,就笔者本人来说并不喜欢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就是上大一大二的体育选修了,但就笔者个人了解的情况,班上大多数同学是不太愿意上体育课,尽量想办法能逃则逃,至于原因还是得回到考试这个根源上来,因为大家都之前的训练不够,身体素质不够好,即使跑个八百米,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折磨。事实上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心知肚明的,可是由于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大家也都顺其自然了。记得曾看到报道上曾这样说过,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就是我们这下一代各国学生之间的较量…可是回头看看我们的炎黄子孙,这该是多么大的一种恐惧。

同样的我们应该看到在近几年中频繁报道就业压力,许多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干起了环卫工,小商贩…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因为我们的教育只关注高分,孩子除了获得高分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实践锻炼。据说,有的外国学生在中学毕业之后就已经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我们的学生即使在大学毕业之后还对未来一无所知。我们难道看不到这种教育的显性差异吗.如果我们不能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我们的课改永远只会停留在形式上,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不能达到,我们所做的课改实际上还依然把最终关键点放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分数上。

第三篇:初中课改讲座材料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科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皋兰三中王中德

一:引言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不是一年两年,究竟如何改,我们仍然在探索。因为课改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所以今天我只能就文科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理解和认识,不一定谈的到位,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我校近几年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1:借鉴洋思的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2:根据学校的实际,在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中推行“目标引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探究”16字教学模式,语文“5﹢2”教学模式,政、史、地、生“1﹢1”教学模式。

3: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小组互助、课堂展示”为思路,确立“预习—互助—展示—精讲—检测—反馈”六部教学新模式。

研究表明:24小时后的知识保留度讲授9%学然后交给别人90% 三: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1:理念概念解析

我认为,理念是指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梳理过程,经过实践经验又经过思辨,而清晰的接近本质的一些基本观念。

比如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改理念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也体现了以人为本。

知识和技能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过程和方法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以生为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

四:我校文科课堂教学新模式案例分析

五:得到的启示

1: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

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2:训练量加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技能有三大特点,一是自主,二是准确,三是限时,三者缺

一不可。技能的形成要靠自主训练,别人不能包办代替。在课堂上条件许可下多做练习是好事,在课堂上怎么练也成不了题海战术。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笔记。坚持

做笔记,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良好习惯。

4:在课堂检测的环节上,通过实践,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有所效果:(1)检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学什么,练什么,考什么。(2)课堂训练和检测题型灵活多样,口、笔头兼顾。

(3)充分利用好手头资料。(4)根据实际需要自编有针对性的材料。

5:反馈,既是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亦是教师对本节课所

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的有机环节。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间太短达不到效果,太长则影响新课的开展,10分钟恰好。好的小结反馈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掀起一拨小高潮,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它为整堂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6:当然,有反馈就应有评价,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评价还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的共振。我们除了语言鼓励外,还可以送给他们微笑和激励的眼神,甚至可以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让他们感

受到爱,我想这种精神的鼓励更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重拾自信,有利于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值得思考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还比较薄弱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一些教师就此曲解为课堂上不能讲得太多,或干脆不讲。一堂课在乱哄哄的讨论中开始,在乱哄哄的讨论声中结束。对于学生曲解文本的现象教师置之不理,或给予摸棱两可的回答,美其名曰: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这种处理虽然在某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但在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足,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哪些该掌握,哪些不该掌握,或哪些看法是对的,哪些是曲解文本的观点。长此以往,学生收获在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二是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欠佳。

2、学生能力出现两极分化

由于教师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加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了平等中的首席,于是,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就多了。这样做,的确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应该看到,这只是给一部分活跃分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一堂课下来,一些胆大外向的学生可能会有多次发言的机会,但那些内向的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上却缩成了一个旁观者、忠实的听众和看客。他们

很少参与课堂活动,长此以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越走越辉煌,差的就更差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文科中尤其显著,这与新课程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3、在升学压力下,固守传统教法的思想还很普遍

公开课上,我们的一些教师做得很好,课改理念十分到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关上门来,则呈现出另一种局面,穿着新鞋走老路,课程改革的影子几乎都看不到。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根本原因还在于课程评

价体系的不具体,甚至陈旧。学生分数目前仍然是评价一个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影响以及升学的强大压力,考试选拔功能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就业难”,全社会依然把考试分数排在第一位。当学习已成为一种功利行为时,如果分数上不去,课改再有吸引力也会遭受学生、家长的嘲笑和反对。因此毫不奇怪,在一纸分数定终身的前提下,便出现了公开课与“关门课”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这种客观存在,相信不只存在于我校,应是全社会的一个通病。七:结语

改革是一种扬弃,渐进,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深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课

程改革终究有一天会取代应试教育大行天下的,因为不这样做,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21世纪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型人才。一个民族如果不想失败,就必须剔除自身的落后,尽管很艰难,很痛苦,但改革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

回首昨天,成绩已成往事,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在课程改革的长河里,我们还只是会一点“狗刨”的孩童而已。我们深信,课改不怕难,只要肯攀登,我们总有一天会成为游泳高手的。

面对课改,让我们铭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课改之苦,让我们品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豪情。困难和迷雾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在课程改革面前,我们将领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第四篇:信丰四小课改交流总结

信丰四小课改汇报材料

本学期,是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课改实验的第二个学期。在县教研室的带领和指导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获取最前沿的课改信息,我校在原有的两个县级课改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校级课改班。

在两个学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县课改领导厚爱,县教研室刘主任和其他专家老师亲自来我校指导实验学校的工作,实验教师受益良多,在实验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通过两个学期的实验,新的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4个实验班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教学观念的大转变。实验教师、学生、家长对课改实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他们那真诚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家欢迎课改,认可课改、喜欢课改。下面将我校课改的做法和初步成效跟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将我校在课改过程中的产生的困惑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课改中的常用做法

(一)小组培训有方法

1、营造合作氛围,转变学习理念。

通过各小组共同取小组名,共同制作组牌和组徽,学唱组歌,每节课前喊口号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教室墙壁,张贴关于自主、合作学习的标语,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训小组长,使之发挥良好的组织作用。

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组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组织好一个小组的学习,有赖于学习小组的组长。所以,培训出一个优秀的组长,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实现了一半。培训组长的工作可以在课堂中实现。比如,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角色时,就可以明确提出小组长的任务。或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深入每个小组指导、评估。也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对全体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小组长的职责有:组织、协调、示范、协助、评价、反馈等。

3、合作学习的示范法。

在合作学习行为尚未成熟时,学生的角色意识还不是很清晰。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说自己的,自己看自己的,自己玩自己的,丝毫不关注小组其他成员的行为。或者在学习任务布置下来后,不知道怎么开始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示范可采取以下操作步骤:

(一)建立一个有教师在内的临时学习小组。

(二)分配角色,明确学习任务。

(三)落实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具体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

(四)开始合作学习。班级的其他成员观察学习过程。适当的示范给了学生一个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学生在观察之后,大致理解了每个成员在合作小组中的意义。这样,在学习时就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4、培养每个学生的倾听习惯。

倾听,不仅仅是一个习惯。它更关系到一个人的教养、品性。倾听是对谈话者最起码的尊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交礼仪。而学生的特点是活泼而积极,争先恐后的去发言,可不善于倾听,经常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听完后,不能有针对性的评价或补充。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首先应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可采用以下方法训练:

(一)听力训练。数学可以听算。

(二)复述别人的谈话内容。

(三)互说互听,再向老师汇报你听到的结果。

(四)学会记录别人发言的精彩内容。通过这些训练能让学生达到你说我听,边听边想,听后评价。

(二)预习导学的题目设置有讲究

预习导学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预习的题目设置应有层次,A层次学生的题目更有难度,有助于他们养成开动脑筋认真钻研的好习惯;C层次学生的题目更简单,让C层次学生在预习中也能找到自信。

(三)自主学习环节安排要合理

许多老师在上课时遇到时间不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是这样解决的:将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设置在课前完成。学习内容多为填空形式,学生课前自主安排时间通过查课本,查资料完成。这样有2大优势:一是可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可以对课堂进行精简,有助于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

(四)小组合作有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

我们班的小组合作是这样规定的: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让C等学生先说,B等学生作补充或说说不同的方法,A等学生做最后的总结,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并写在小白板上面。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自己总结出结论,有时候觉得讲解确实是多余的了。尽管组织这样的小组讨论有时花的时间会长些,但我觉得这样很值,课堂是属于所有的孩子的,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着想。

(五)课堂展示有方策略

其实课堂的展示是反馈的一种最好的方法,通过展示,老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展示时,我一般都是先叫中等学生来展示本小组的思考思路和讨论结果,如果完成的不彻底,就由本组同学补充。通常情况,其他小组的意见如果一样,就可以沉默表示赞同;若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或者纠错。讨论问题多的时候还可以分工进行展示,这样不需要所有小组都重复同样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可以节省一点时间,让课堂更有效。

(六)课堂评价有制度

1、小组评价和各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每节课都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每个小组都安排记分员用专门的积分本进行记分,每个小组的积分本都有本班的记分规则。在自由展示时,主动展示的,给本人加2分。在小组展示时,如果展示的不到位,本组成员可以补充。总分5分,根据小组展示牌上的答案给予加分,其他小组补充另加2分/人/次。预习、自主学习和家庭作业,每天固定早上第一个课间10分钟由小组长检查,没完成的每项扣1分,完成的加1分,一周一总结,表扬激励学生。

2、从德育入手,实行捆绑式评价。

具体方法:六人成绩、活动等一切得分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表扬以个人和小组2种单位进行。主要流程是:①开学初把各项评比的细则让学生参与确定,并认真学习。②过程中实行日记,周结,月评制度。日记:每天课内外各人各组得分与扣分。周结:每周小组评比小结,与班会内容挂钩,分析差距原因,迎头赶上。学生管理的过程是成熟的过程,达到标准的都是优秀。月评:每月小组、个人对照标准自评、互评一次,不达标的不定性,本月评语。③期末总评,达标则奖。先以小组自评,推出小组内的各项奖励名单,然后全班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各类奖励名单和优秀小组,上报到学校。学校专门为课改开辟了一个专栏,让我们的优秀学员和优秀小组走出班级,走向学校,成为校园的课改明星。

二、实验的初步成效

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使课改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深入课改实验区,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查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课改研究,课程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带给了课堂教学全新的气息和面貌。

(一)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的变化

1、老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和交流的习惯,调动学习多种感官和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把握课堂主线,并采用多种展示方法,优化《导学案》。老师慢慢地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能够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2、教学设计的变化。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实验中,实验班教师加强了对《导学案》的研究。首行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理念贯念在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实验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位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能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教师能站在促进学习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意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3、科研意识有所增强 增强科研意识是搞好课改的基础和前提,实验之初,我校就确立了“信丰四小全面深入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案,形成了课程、教材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宽松氛围。实验老师针对自身合优势及学科特点大胆实践、注重积累和总结、认真反思并通过研究获得的解决问题策略加强提炼、整理、写出了每课一心得。

(二)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从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有所增强,多数学生乐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体验互助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加以推广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自主学习”。

(三)课程改革中教研方式的变化

课改推动着教研和教改。为了有效解决在课改实验中遇到问题,教师的学习方式、教研方式 也不断地发生着转变。领导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采用、民主、和谐的主体研究体系初步形成。教研方式的变化必将促进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生成。通过形式鲜活的教学研究活动,广大课改教师深刻认识到:与新课程同行,应致力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们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总结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对我校的每一个课改实验教师来说,周三是一个不寻堂的日子,这一天,所有的课改教师都要听课、评课、相互观摩、相互研讨,相约周三,相约沙龙,已成惯例。个个是主人,人人是专家。有什么困惑、迷惘,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四)、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变化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半学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本人、组员、教师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组评、教师结合评定等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

三、关于课改的一些困惑

在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少困惑。

一、教师放不开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固定思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相当的教师中已经沉积下来,一时改变不过来,再加上家长也直盯分数,不看能力,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想要让老师交出学习的主动权是很不容易的。大多数老师反映教了以后,心理上总不踏实,自我认为好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许是应试教育中的通病吧。考试就要高分数,没有高分数我们的教学就是失败的,好多老师就在这种理念下徘徊、犹豫不决,真正地不敢放开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二、小组长的能力良莠不齐。既要学习好,又要热心小组工作,还要组织能力强,尤其要牺牲自己很多课余时间,这是对小组长最基本的要求。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真的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小组长的不负责任或是自己水平不够会直接导致这组学生整体水平偏差。记得刚开始实施时,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很想当组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当组长的责任太大,任务太重,尤其是要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很多组长就不太情愿了,做起事来明显是应付。学生性格故然是一个问题,但我觉得还是培训不到位,评价方法太单一。我也很想有好的培训组长的方法,但是不知如何下手。三、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两极分化。优的更优,差的更差。我想高效课堂的产物不应该是这样,我不禁反思这热闹的讨论场面下,差生的发言质量和倾听质量到底有多高,是不是只是图个热闹而误了学习?该如何让之些差生受到组员更好的帮助,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四、不同体裁的文章是否都适用?明显感觉到,说明文用高效课堂效果好得多,而放在记叙文中,尤其是充满感情的文字中,学生的情感明显跟不上,更何谈效果?我该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情感共鸣作到统一?中国的诗词歌赋博大精深,高效课堂的效果是否会优于传统课堂?

五、教师的自学指导如何才能更到位,更有效?每篇课文的自学指导,都是老师在自己理解文章后写出来的,但对于我们并不是特别有经验的老师,要写出好的自学指导难免走很多弯路。我经常想,要是有一本像教学参考书那样权威的自学指导该有多好!

六、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一般问题生成要预设3到4个问题,问题必须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小组讨论问题大概要10 ——15分钟时间,再去黑板上展示出来,大概也得5——8分钟时间,这还要看学生展示的顺不顺利,如果不顺利,时间就成了大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并没象专家提出来的时间上的合理分配,有时小组讨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有些产生答案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要讲解展示,时间根本就不够了,学生记录答案的时间也很仓促,大多学生对最终答案的形成要在课外整理,有的“懒”学生干脆不管了。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听了几节课,发现上课的老师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而上一节精读课文,原来需要三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现在最起码要五节课,甚至六节课。很多老师在感叹:时间不够啊!

我们在课改实验中的思考和探索,浸透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相信我们的课改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丽,越开越芬芳。

信丰四小

2014年2月14日

第五篇:学习课改理论心得

学习课改理论心得

冯远航

通过学习课改理论,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改的紧迫行。要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教师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使我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学案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课程改革使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并做好以下观念的转变。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也正如李主任所讲。

第一、教师要从传授是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英国教育学家威廉。亚瑟讲:“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

第二、教师要由给学生“浇水”转向教给学生会“找水”。教师的知识是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但是一桶水,还要是自来水,常流水,不断把知识浇灌给学生的心田。

第三、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成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盒实践者。

第四、教师要由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由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除了要做好以上的五个转变以外,还得做好以下的五个“关注”。

第一、要充分关注好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内部兴趣的形成。第二、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因素。第四、要充分关注师生关系。

第五、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共同体”。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转变。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差距,在学习课程标准,备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前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比如:江苏杨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及窦桂梅老师提倡的“简简单单”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总之,要使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教师就要认真研究课标,谨记学科特点,不忘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下载四小开展课改理论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小开展课改理论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反思之四(范文)

    课改反思之四:“生本教育”实践中的困惑 自从薛主任提出“生本教育”和“有疑必究,延迟判断”教学模式以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沁园教学呈现出了......

    四语课改总结

    四年级语文学科实施课改的总结与反思本学期,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课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四年级语文学科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

    四小整治方案改

    关于印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和食品摊贩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摊贩、小餐饮、小食品店的监督管理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分场小学课改交流材料[最终定稿]

    四分场小学新课程改革材料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校自从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开始,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给我校各方面带来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

    课改体会[小编整理]

    杨娟 这次苏派课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生动活泼的课堂。 我认为这次课改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

    课改工作总结最新(小编整理)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

    课改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课改心得体会 哈122中 刘洋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登小课改经验总结

    2012年全市基础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 在“草丛茂盛的地方”打造百姓信赖的学校 —莫旗登特科中心校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登特科中心校 2012.8.1 1 在“草丛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