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STEAM理念的通用技术物化能力培养
基于STEAM理念的通用技术物化能力培养
摘 要:近年来,STEAM教育在我国逐渐升温,由于其重实践性、综合性,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感兴趣的项目,在项目过程中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探索精神,开发学生潜能。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融入STEAM理念,发挥STEAM教育的综合实践性,能够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通用技术的物化能力。
关键词:STEAM模式 项目教学法 通用技术物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48-02
通用技术物化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通用性,这是有区别专业技术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深远的迁移价值。通用技术作为独立新学科,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技术的世界,让学生得以适应社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2016年,我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明确指出通用技术核心素养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以及物化能力5个方面内容。通用技术物化能力指的是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以物化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以“实物化结果”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方法,实现对材料规划、工艺选择、方案优化、技术试验等,从而实现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即物化能力。物化能力是在通用技术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表现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协调合作与分工能力等。STEAM项目教学的特点和模式
2015年《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纲要》表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2016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要贯彻国家“双创”要求,为创客教育、“STEAM?n程”提供教育装备支撑,探索将新的教育装备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首字母的缩写组合,是5个学科的叠加组合,构成了新的课程。STEAM项目教学具有综合性、趣味性、创造性、挑战性特点,一定意义上而言,STEAM教学是工程技术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STEAM教育已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我国在STEAM理念实践上也已逐渐融入到很多的中小学、高校,目前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主要围绕在开源硬件、三维打印、激光雕刻等技术课程方面。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逐渐将项目教学模式有机融合。通过立足于真实情境问题的课程设计,剔除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项目,选择难度适中的热点性、经济性、趣味性项目,让学生在STEAM项目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注意发挥项目中对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STEAM项目教学能培养通用技术物化能力的原因
STEAM教育在近些年的基础研究中展现了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等新核心特征,其教育重点立足于多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中,而不是某一特定学科,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趣味性、创造性,为学习者带来了体验感,更关注学习者间的协作精神、实践精神。从现有的STEAM教育实例来看,这一教学模式普遍被学生所接受,且在实践动手方面被认为是值得投入学习的。STEAM教育的体验性、创造性、协作性等特点,对通用技术物化能力培养具有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践与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在STEAM项目教学过程中,往往蕴含着项目的问题分析、解答过程,具有较强的任务驱动性,有助于打破学科体系界限,巩固学科知识点,适用于通用技术教学。如,通用技术中《简单结构的设计》一课,借助“简单手机支架的设计与制作”这一实践项目,符合学生生活中高频率使用手机和手机支架这一现象,因此,这一项目内容切合学生实际,同时也是对《技术与设计1》中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复习。在简单手机支架模型制作过程中,透过不同材料、不同形式、不同结构,学生可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培养设计能力,并在图纸的模型制作中实现物化。STEAM项目教学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活动设计与评价
4.1 STEAM项目教学活动设计要素
4.1.1 教师间的配合
开展STEAM项目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组织不同学科教师教授同一个项目中不同教学环节,教师间相互配合,学生遇到该学科的专业性问题时,可寻找对应学科的专业教师请教。在该教育模式下,教师承担着教学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和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教师可合理化设计符合学生不同需求的教学主题,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可折叠的自行车的设计,学生可以从材料、折叠方式、折叠后的占地空间、自行车重量、性能、美观等多角度出发,满足学生对材料、形式、结构等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进行开展情景性、探究性、协作性的学习。
4.1.2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
STEAM项目教学模式与通用技术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物化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经验、兴趣、创造性与能动性。教学项目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入手,积极应用跨学科知识技能,协助完成项目的物化。
4.1.3 优化课程设置
教师在STEAM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要提升STEAM 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可参考魔方拼图《最后的晚餐》、攀岩金字塔模型等国际优秀STEAM课程课例,进行改造和创新设计,优化课程内容,满足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学习需求。
4.2 STEAM项目教学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活动设计
4.2.1 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
基于STEAM项目教学的通用技术教学,教师首先需遵循课程标准来选择教学项目。其次,教师需考虑所选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剔除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现实意义的项目。教学项目的难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于简单的项目难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过于困难的项目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度适中的项目才能让学生在STEAM项目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
教师在选择教学项目时,需要注意的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是在项目实践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在应用STEAM教学模式时,所选项目可以是现阶段的热点话题,可以是经济性、趣味性的活动,也可以是具有前瞻性的思路。注意发挥项目中对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则在项目活动中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4.2.2 立足于真实情境问题提升学生的物化能力
基于STEAM理念的通用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立足于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简单手机支架的设计与制作”这一项目为例来说明:在正式进行手机支架原型制作前,先安排1课时时间,让学生们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来搭建支架结构模型。如纸、牙签、吸管、塑料棒、铅笔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最易接触到和获取到的材料,容易操作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纸、牙签、吸管容易弯折,可以较好规划结构尺寸,也容易实现关节连接,但两者在承重能力方面不足,在最初模型搭建时,可更加侧重功能需求。为此,用于测试用的手机可以是乐高搭的框架模型,重量轻,便于功能需求检测,学生可以随意发挥,创造出更具个性化、创新性的结构设计。不同的选材影响着最后的结构设计难度和美观度,如纸张来源更广,可以卷起来使用,类似于吸管形状,但连接起来的难度大于吸管,铅笔是学生最常用的文具之一,但铅笔不容易折叠,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在初始模型搭建过程中,可鼓励学生采用吸管、牙签、铅笔、乐高等材料,分组展开项目活动,比较不同材料搭建出来的不同形式模型及其难易程度。有了经验后,可鼓励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进一步完善手机支架的设计与制作,思考手机支架所需要具备的承重能力、美观、便捷、便携等问题,在提高物化能力的同时,发挥创造性、想象力。
4.3 STEAM项目教学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项目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对“简单手机支架的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评价除了模型需满足功能需求外,还可以将外观装饰与美化纳入其中,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如有几组学生在实现设计要求情况下,较好实现了作品的物化创新。有一款手机支架外形采用的是手掌骨架结构,教师点评:造型富有新意,配色大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在满足手机支架功能基础上,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 STEAM 教学理念,在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品在实现基础功能外,还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造力、想象力,不过多限制设计规则,鼓励以小组讨论、合作方式,让物化效果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设计思路与实施困难的解决方案,肯定学生,鼓励和指导,也可以师生一起进行合适的“批判”,对有缺失的地方想办法做得更符合要求,不断思考完善,从而使学生增强技术意识,学会技术,应用技术。结语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融入STEAM理念,让学生能真正体验通用技术学习的趣味性、协作性、艺术性、技术增强性,并且在动手实践的探究过程中,培养通用技术物化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文兰.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策略――基于《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解读与思考[J].教育信息技术,2016(3):3-6.[2]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2016年工作要点[R].2016-3-3.[3] 张燕,叶天萍.基于Scratch软件的STEAM课程实践[J].现代教学,2017(1):48-49.作者简介:林嘉欣(1984-),女,汉,广东广州人,中学教师,中学通用技术一级,大学本科,从事通用技术教学。
第二篇:通用技术学习体会:培养学习能力
通用技术学习体会:培养学习能力
高一(11)班
30号诸葛雯菲
在上第一节通用技术课之前,我总以为这和初中的劳动技术课一样,一上课就拿着工具开始敲敲打打,锯锯磨磨。当后来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通用技术课上需要动手去实践技术,但更需要我们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先听再动手,这样才能学得又好又快,而不至于处处是漏洞。
还记得那次制作四巧板的时候,同学们只顾着摆弄着面前的锯子,企图通过自学来展示自己学习能力之强。但这是不对的。固然,有些同学的方法可能是比老师的好,但老师的方法定然是老师选出来认为最适合同学们的,所以我们应当先听听老师的方法再动手。而那节课的结果自然也是可以预见到的不好。通过那节课,我明白了有时候仔细听比盲目做更重要。
通用技术使我对其他学科试验中的一些抽象的词语更有深刻影响。在与搭档做“关于纸张的造型等对承重能力的影响”时,才发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虽然因为考试的缘故已经背这几个字背了三年了):我们一会儿关注瓦楞的高度是否一致,一会儿关注瓦楞纸的宽度是否一致,一会儿又注意放重物时要轻手轻脚,手忙脚乱地终于在下课之前测好了三组实验数据,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这其中也有一半的原因来自学习能力。
让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那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是去调查学校操场的跑道问题的。再次回到科利华的操场,当我们用发现问题的眼光去看待它时,才发现昔日看着似乎还挺顺眼的操场居然会有那么多的问题:通向校门边篮球场的台阶过高,跑道供同学们减速的距离不够,操场边缘与食堂边的篮球场之间没有过渡,易绊倒人,操场跑道过窄……
后来我们又徒步前往田家炳中学的操场与科利华的进行比较,问题明显少了许多,但当我们拿出刻度尺量其跑道宽度时,惊讶地发现问题和科利华的一样——窄了,与标准不符。
这次实践,虽然耗费了很多的体力,但增强了我们的学习能力,是值得的。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实践出的结果才是最真实准确的。
总之,通用技术课使我明白了,学会了要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去思考身边的事物,培养足够强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及步入社会中时,多一份竞争优势,少一份惊慌失措!
第三篇:现代农艺技术能力培养
由于现代农艺专业所面对的农业行业职业岗位十分复杂,大多数岗位之间缺乏清晰的界限,依据现代农艺专业三大类职业岗位群,即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生产经营型,结合以上六大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分析能力结构如下:
(1)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
④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创新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口头语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2)方法能力
①具有通过查阅各种技术资料、生产记录,分析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②学习新的技能与知识的能力。
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订完善工作计划的能力。
④具有逻辑性、合理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⑤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⑥熟悉安全生产规范、操作规程及环保基本要求。
⑦熟悉农业有关法律法规。
(3)专业能力
1、专业技能型:
①作物生产操作技能:科学种田,作物生产达到高产、高效、优质。能根据季节适时播种、移栽,进行施肥灌溉或排涝,中耕松土,整枝打叶。
②作物病虫害防治操作技能:能够识别和诊断病虫害,选择合理的防治方法。
③种子繁育操作技能:了解种子特征特性,按要求进行种子生产。能够完成种子生产的防杂保纯、去杂去劣、杂交授粉。
④种子检验操作技能:熟悉种子检验标准,熟练进行种子检验。
⑤能够完成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
2、社会服务型:
①识别常见病虫,正确选择农药,能够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防治,能够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
②能够制定生产计划并指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栽培。
③熟悉不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能够设计种子生产程序并指导种子生产。
④了解农资市场的基本状况,能够根据不同农资商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⑤种子营销和管理技能:知道种子质量标准,能进行种子销售和贮藏期间的管理。⑥具有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指导、咨询、服务的能力。
⑦能够进行田间试验设计,采取科学方法调查分析。
3、生产经营型:
①有作物生产计划、组织、经营能力,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②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特色农业能力等。
③认识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管理。
④有一定农产品知识和了解预测市场需求的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市场销售技巧和策略;
⑥农业企业管理应用能力。
⑦发展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能力。
第四篇:改变教学理念 培养创新能力
改变教学理念 培养创新能力
提要:课堂教学的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提高创新意识,就要明确创新教育的目标,采用课前导入,激趣激疑,课上设疑诱思,开放学生思维,课下训练反馈,拓展创新思维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获。
关键词:改变理念、激趣激疑、创新思维、提高能力、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互联网、新经济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改革语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义务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尽快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新任务和新课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改变教育理念,提高创新教育的认识。
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一再强调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让每一位教师在思想上提高教学课程改革、特别是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改变教育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不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学观点。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创新教育世纪",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本世纪教育的最高目的,明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如何改变课堂教育模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语文创造性思维教学更是无时不处在动态发展之中。根据现代教育理念,语文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是:面对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坚持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的教学原则,努力使教学成为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成为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的过程;成为发展语言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的客观环境出发,留心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反馈,及时地充实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以利于各个有差异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和群体智慧自由充分地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精神、人格的有机协调和高度统一。只有将认识进一步提高,才能在创新教学中有所行动。
二.确定创新目标,注重激趣激疑。
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有可能形成创造力和竞争力。在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应有确定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创造力和竞争力。面对一篇篇新课文,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有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而,结合各篇课文来设计导入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阿长〈与山海经〉》时,从初一所学的〈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中的长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荔枝蜜〉一文时根据两班学生差异,设计了两种导入:一是从感性认识导入。如提问:你第一次接触蜜蜂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蜜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发言后,自然导入课文,去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受。二是感触导入,如提问: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小动物,有非常喜欢的,也有讨厌的或害怕的,有哪一种小动物曾经使你最有感触?请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发言后,教师稍作归纳评价后,转入课文学习。
在学习诗歌单元时,分别采用了介绍诗人导入,从背景介绍导入,用民间故事导入,朗读导入,看图导入,或介绍相关材料导入,听故事导入、讲成语导入等。这样的导入设计,可以激趣激疑,把学生迅速带入所需要的场景和氛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使学生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有较大的收效的。
三、疑诱思,开放学生思维。
新编的语文教材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具体的切入教材上应具有独创性。因而备课时,注重深入研究教材,精心选取其中的一、二点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依托,在教法上多下功夫。比如在教故事性较强的《驿路梨花》、《周处》、,《晏子故事两篇》等文时,多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让学生把故事梗概加上自己的评价复述下来,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帮助大家理清线索。在教蕴涵作者较深情感具有哲理性、启发性的文章时,运用自读、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研读课文、相互讨论,并鼓励学生思考,提出自已的疑问,阐述独到的见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好的体现是在阅读教学中。由于语文教改的需要,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更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上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大胆地把课内阅读教材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听他们讲对课文的理解,叫学生来评判,提出疑问,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达到进一步理解的目的。对文章或片段理解有共性的问题,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而有许多问题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加以发挥的,则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所以,应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教学中,学生常围绕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也常试图让老师给以肯定的答案。而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则根据问题或事件的实质,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想象,肯定学生的各种观点,告诉学生只要理解问题有独到的、切合实际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了学生的大胆想象,由一件事迁移联想到另一件事,也鼓励了学生间知识的相互沟通。你说我想,促进了联想和想象力不断出现,为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
四、抓写作训练,提高创造能力。
每学完一篇或一个单元后,常根据课后要求或自拟写作要求进行写作训练。有的结合课文进行缩写、改写、扩写,有的对未分析的文章进行理解评价,以练为主,成文即可。有时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完成写作,有时不定题,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目的就是培养和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而教师在批改中也尝试不同的方式,力求找出对学生有帮助的、避免单一的评改形式。如有时全批全改,找出范文加以点评;让学生从立意、构思上掌握其新颖性、创新性;有时,教师批一半,另一半让学生来批改,评选出写得好的文章当场朗读,让大家来评判其优劣,在评阅中提高辨析能力;有时将主动权教给学生,通过当众朗读、当场分析、现场给分、教师小结的形式来进行批改,都受到学生不同程度的好评,尤其是在练习写诗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倾注的感情来朗读,下边的学生当场评价、打分,更是别具一格,受到学生的欢迎。不仅训练了学生有创意的、充满想象力的写作能力,又训练和提高了听、说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第五篇:翻译硕士培养:技巧、能力、理念和思想方法
翻译硕士培养:技巧、能力、理念和思想方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李长栓
MTI Education: Skills, Competence, Perception and Approach 摘要:传统的翻译教程以翻译技巧或专题为主线,强调技巧和翻译结果,轻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翻译理念的培养,导致硬译、死译、不求甚解的翻译。本文以外研社新编翻译硕士教程《非文学翻译》的成书过程为例,说明单纯技巧性培训的后果,指出翻译培训应注重注重翻译过程,“授人以渔”,培养译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译即写作”的理念和批判性思维方法。关键词:翻译硕士 技巧 能力 理念 思维方法 写作 批判性思维 结果 过程
外研社要出版一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材,约我写《非文学翻译》一书。我已经出过一本《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以下称《理论与实践》),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写什么?重复以前的内容?那是对出版资源的浪费。写完全不同的内容,自己没有足够的素材。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学生在期末总结中说过的一句话:“看过老师的书(指《理论与实践》),只能领会老师思想的一半;听完老师的课,才能领会另外一半。”这说明那本书写分析得还不够透彻。还有一半的思想没有表达清楚。所以,下一本书的内容,应该是对上一本书的深化。确实也是时候了!上一本书已经出版数年。这期间我在北外翻译学院又教了三年的笔译课,还为联合国和奥运会做了大量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有了新的经验和体会。值此翻译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大力培养翻译硕士之际,更有必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欣然接受了外研社的委托。我的教学理念是“实践为本”:自己怎么做,就怎么教。写书的理念也是“实践为本”:自己怎么做,就怎么写;自己怎么教,就怎么写。避免空谈理论。提出的所有论点,都必须来自实践,并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我想这也是对翻译硕士培养和教材编写的必然要求。我在翻译和教学中有随时收集资料的习惯。遇到能说明问题的例句和段落,随时复制粘贴下来,标明译文的问题,然后存起来,讲课需要哪方面的例句,拿过来就可以使用。所以,有了多年的材料积累,新书的写作并不困难:以三年来的教案为基础,补充材料,厘清脉络,阐明理论。
我把编写教程的目的定为两个:传播正确的翻译理念,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许多人认为,翻译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个技巧,什么东西都可以翻。遇到不懂的词,不过是查查字典而已。我甚至听到做了大半辈子翻译的人说:我只是一个翻译,没有必要去理解专业问题。只要我按照字面翻译出来,懂专业的人自然能够看懂。正是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才会出现这么多译者自己都看不懂的翻译作品。本书的目的,就是纠正人们对翻译的误解,传播正确的翻译理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关于如何进行笔译教学,多年的教学探索表明,要求学生为译文加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中国翻译上已有相关文章,这里略去不谈。[1] 什么是正确的翻译理念?就是译者要把自己当成作者。理想的译文,应当看不出翻译的痕迹,就像用母语直接写出来的那样。也就是说,应当把翻译看成一种写作的方式,只不过作者/译者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人的思想。既然翻译也是一种写作方式,那么所有的写作原则和对作者的要求,都应适用于翻译。所以,我在教程中有专门的章节,简述英文的写作原则,并向读者推荐了大量的英文写作指南,附录还摘录了许多片段。
对作者的要求,同样适用于译者。作者下笔之前需要知道写作的目的,译者也需要了解这个目的,而且还需要知道翻译的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自己很清楚,但译者不清楚,这就需要译者根据写作的背景和行文进行推断;关于翻译的目的,译者也可能不清楚,这就需要与翻译发起人沟通。不了解写作目的和翻译目的,贸然进行翻译,可能会迷失翻译的方向,无法抓住和突出翻译的重点,无法在翻译遇到困难时,作出适当的取舍。新书中用了许多案例,说明如何分析和判断写作和翻译目的,并据此在翻译时对信息进行取舍,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原文翻译。
同样,作者理解自己写的每一句话(作者不会胡写),译者也需要理解作者的每一句话,还需要理解自己译出的每一句话(不能胡译)。作者写作要前后连贯,译文也要前后连贯,而且要保证译文的逻辑和原文的逻辑对等(原文和译文是同一个故事);作者需要尊重读者的语言习惯,译者也需要尊重读者的语言习惯,不能因为是翻译而降低语言水准。
从这些要求看,译者的工作比作者更困难。作者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熟悉的东西,根本就不会写在纸上;作者的思想只要是连贯的,做到文章前后连贯也不困难;作者一般用母语创作,不受外语的干扰,做到符合语言习惯也不困难。而译者却要面临多种挑战。首先是理解方面的挑战。译者翻译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自己的知识却十分有限。这样,译者经常看不懂原文,包括中文(我是指深层次的理解)。不懂就无法翻译。但任务来了之后,必须翻。不懂也得翻。译者如果不懂得调查研究,就会导致死译、乱译、自己都看不懂的翻译。其实,在信息资源高度丰富的今天,理解(以及表达)中遇到的问题,大多可以通过电子词典或网上资源轻易解决。广大翻译工作者之所以没有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主要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或者没有把网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在《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就详细介绍了网络资源在翻译中的应用,在新书里专辟一章介绍电子资源尤其是英英词典在翻译中的使用。散见其他各章的翻译实例,也充分揭示了网络和英英词典在帮助译者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威力。第二是表达方面的挑战。翻译虽然是写作,但受到原文的束缚。译者如果自己创作,一定不会出现翻译腔(不信你看看译者写的文章)。但为什么到了翻译的时候,就有了翻译腔?有两个原因。一是译者没有意识到翻译是写作,以为翻译出来的文字,就应当洋腔洋调;二是没有掌握必要的技巧,来克服原文用词和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践》关于深层结构分析的一章,就是专门用来解决句子结构问题的。新书“以宏观视角解决微观问题”以及“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等章节,专门探讨了术语和词语的翻译问题。
初稿出来以后,编辑充分肯定了本书的价值。编辑认为:
《非文学翻译》初稿素材丰富,实用性强,书中所贯彻的理念和原则凸显了职业化的翻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作者在长期的大型翻译实践活动以及一线教学中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都是教材编写的宝贵材料。同时,作者对待翻译的严谨态度和高要求在书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用国际标准以及通行的要求来规范翻译活动等。作者对于网络工具的利用、对翻译资源的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可以考虑在教材的配套网站上让这些素材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及时更新和补充,为出新版做准备。
同时,编辑也对本书的框架和叙述方式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我都一一采纳。但有些意见我没有听从。例如,编辑认为:
本书作为一个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教程,应当按专题划分章节,如经贸、科技、法律、新闻、外交等,每个专题章节内可设置翻译实用方法的介绍环节,把一些实用的Tips融入其中。我认为,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层次来看,笔译部分的必修课包括翻译概论、基础笔译、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在此之下的选修课才是经贸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传媒翻译、中国典籍外译等专业领域的翻译。所以,非文学翻译的位阶更高。它应当处理更高层次的问题,即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技能。这正是我写的主要内容。如果我直接写经贸、法律等领域的翻译,选修课还写什么?第二,如果掌握了我的理念和方法,就不需要在学校专门学习某个专业领域的翻译。任何领域的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将来需要翻译某个领域的文件时,最重要的是获取相关专业的知识。在你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文章(英语和汉语的都要看)时,自然就学会了相关领域的表达方法和语言习惯。(见新书“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一章)将来可能遇到的翻译领域无穷无尽,试图在学校涵盖所有的领域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第三,如果真要在学校选修课中分专业领域,那这门课的重点应当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本专业的写作规律、本专业重要概念的译法探讨、本专业常见的翻译误区,而不是泛泛而谈翻译的一般特点,否则与上位课程就无法区分。坦率地说,一本翻译教材,根本无法涵盖某一学科浩如烟海的知识,更不用说几个学科的知识。所以,翻译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告诉学生在需要这些知识时,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这正是我教学的重点:授之以渔。
看一下新书的目录,就会知道我的重点不是各个专业的知识,不是翻译的“雕虫小技”(翻译技巧),而是翻译的思想方法、理念、工具和技能(“渔”): ¨
非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实现途径 ¨
非文学翻译的职业化发展
¨
以英文写作的原则指导汉英翻译 ¨
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
¨
以平行文本弥补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不足 ¨
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
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活动始终 ¨
培养专业翻译精神——译文加注
¨
专业译员不能忽视的细节——标点、拼写和格式 ¨
准专业译员问题分析——从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 ¨
以专业标准修改译文——案例研究 ¨
附录1 澳大利亚翻译职业道德准则 ¨
附录2 英语写作指南原文选读 既然是授之以渔,就不在乎老师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教会了学生多少个术语(这是“鱼”),而是在于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或几次捕鱼活动,教会学生自己捕鱼。所以,我课堂上并不讲授太多的内容。也许两个小时只讲一个术语的调查研究过程。但这个过程可以揭示翻译的理念和思想方法,可以生动地展示如何有效地利用翻译工具解决翻译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书完整地呈现了翻译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案例。
编辑提出的替代性建议是以实用技巧划分章节。这一条我也没有采纳。把翻译归结为技巧,后患无穷。提到技巧,我就想到多年前看过的翻译教程,其中多数就是讲的翻译技巧,什么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等。我不否认这些翻译现象的存在,但这些现象是翻译活动的结果,不是指导翻译活动的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会想到使用这些方法。起码我从来就没有从技巧入手来进行翻译。我想,没有学过翻译的翻译家,也不会想到自己用了哪些技巧。译者在翻译操作中遵循的是更大的原则,那就是写作的基本规律,包括让读者理解的冲动。试想:如果译者跟随原文结构或文字翻译,导致译文无法理解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译者,会硬着头皮往下翻吗?不会。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意思弄清楚,把句子写通顺,让读者看明白。该加的加,改减的减,该调的调。这是一种沟通的本能。只要培养了译者的写作意识,破除了原文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掌握了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技巧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了解一些翻译技巧并无坏处。关键是不要把翻译纯粹看作技巧。纯粹看做技巧,会导致不求甚解的翻译,谁都看不懂的翻译。有了写作的原则作指导,自然就知道译文应当是什么样。
译者要富有批判精神。批判地理解原文、批判地看待译文、批判地看待参考资料。批判性思维的精神,贯穿了教程始终。批判性思维的精华就是对权威提出质疑。我在进行案例讲解时,指出了一些官方文件译本中的不当之处(如“科学发展观”的译法),并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证,提出我的建议。但编辑指出:在进行官方译法和建议译法的对比时,建议尽量弱化个人观点与官方定论的对立,避免让人产生官方译法有很大纰漏的感觉。我认为,这样的观点不符合我党事实求是的精神。编辑的态度,反映了多数译者的态度:迷信权威。人人都会犯错误,官方译文也是人做出来的,有错误也不稀奇。别人指出后,改正就行。况且,提出和政府译法不同的译法,与质疑政府的政策完全是两码事(即使政府的政策,也是允许辩论的)。质疑政府提出的译法,是为了找到更好地反映国家政策精神的译法,是为了更准确地宣传党的政策,应当鼓励才对。但为了不给出版社添麻烦,我还是修改了措辞,不再使用“官方”一词,也没有说明具体的出处,只是笼统地说,现在的一些译法不太确切。
编辑的另一个建议是增加训练单项技能的翻译练习。但这样的要求无法实现。任何一篇翻译,都是综合技能训练。不能说第一篇文章仅仅训练查字典的技巧,第二篇文章仅仅训练英文写作技能,第三篇文章仅仅训练批判性思维,等等。翻译任何一篇东西,都需要全部这些技能。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做练习。可以说,学生不做练习,不犯错误,就无法领会翻译的真谛。所以,读者一定要多做翻译练习。至于练习的题材,各个学校都可以根据本地的需要确定。没有必要全国一盘棋。老师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按照教程要求的程序去做。如果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按教程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以上是我多年来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编写翻译教程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健康地发展。【注:《非文学翻译》已经由外研社出版】 参考文献
[1]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作者简介]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口笔译翻译和教学
[1]见《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和翻译教学效果》,《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