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时间:2019-05-13 10:1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一篇: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4年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曹刿论战

(一)(2014丹东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鄙

⑵神弗福也

⑶而齐不听

⑷苏秦谓齐王曰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一)文言文(共10分)

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21.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二、马说

(2014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 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

9、B

11、D

10、①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

②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

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2014济宁市)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7.答案:D

评分:共3分。答对得3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8.答案:

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分)

9.答案: 人才

根本原因是“不知马”;老马识途

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评分:共6分。每问3分。填空1分,回答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三、愚公移山

(2014达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

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且焉置土石

C.以君之力

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 B.惧其不已

D.操蛇之神闻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

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人物】【事例】 【人物】【事例】

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二)(15分)

16.(2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0.5分)17.(2分)D

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21.(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1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四、湖心亭看雪

(2014徐州市)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上下一白()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4)取道„„石径塘而归()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才一举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一)(16分)

5.(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马上)(4)回去(回来)

6.(3分)D(得到 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 B.①抬起②发动 C.①来得及②和)7.(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8.(3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附译文:

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4广西柳州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题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B.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C.数烛邹已毕

(数:数量)D.寡人闻命矣

(闻命:接受教导)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13.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10.C;11.A;12.C;

13.(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2014黄冈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14 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25.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2 分)[来源:学科网ZXXK] A.虽欲言(虽然)皆朝于齐(向)B.意犹不足(还)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乃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25.A

26.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2 分)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26.D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7.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28.(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29.【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29.【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三)(2014沈阳市)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9.(1)满一年(2)兴办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就之如日

停数日(《桃花源记》)

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10.A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参考译文】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六、孙权劝学

(2014龙东地区)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题。(共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

(2)恐已暮矣 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1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分)【答案】

11.(1)到了„„的时候

(2)迟、晚。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1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1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分)

七、唐雎不辱使命

(一)(2014莱芜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长跪而谢之

②寡人谕矣

③亲尝教以兵

④许由无天下之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1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2分)

1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

10.(4分)答案:①道歉

②明白,懂得

③兵法

④牵累评分:每小题1分。11.(2分)答案:C

12.(4分)答案:①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②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他们呢?评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2分)答案: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正气凛然。郑同:有谋有略、善于辞令、机智聪慧,谦虚文雅评分:每个人物1分,答出1点得0.5分,答出两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答案: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评分:答对一个人物得2分,全部答出得3分。意思对即可。

(二)(2014白银市)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8-22题。(17分)【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臣未尝闻也()(3)休稷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日(1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翻译。(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21.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矣 22.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2题。(17分)

18.(4分)(1)交换

(2)曾经

(3)吉祥

(4)道歉 19.(2分)C 20.(4分)

(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2)安陵国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活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2分)21.(2分)先 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22.(5分)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甲][乙]两文答出对“士”的合理的理解,即可得分。示例: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第二篇:近年中考文言文真题

2009年中考题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②白:告诉。③审:确实。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⑥牒:文书。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D.勉许为办事(赞成)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乃共克期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请设馔以候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C.而于此得疾而死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将于北都求官 欲报之于陛下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

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010年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D.诚非所宜(应当)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遂笑而释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骈死于槽枥之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22.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早 梅

唐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

2007年中考真题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邕欣然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既至,李寻绎久,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至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有删

改)

[注]①札翰:这里指书法。②李邕:唐代书法家。③别:鉴别。④许:赞扬。⑤右军: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⑥大匠:指某方面造诣很深的人。⑦迟回:指拖延。⑧寻绎:这里指反复研究。⑨床上:指座榻。⑩子细:即仔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朝夕把玩,令其故暗(陈旧)B.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珍爱)..

C.许而不出,得非诳乎(答应)D.昨所呈数纸,幼时书(文章)..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呈邕必以分人 ..

B.萧疾其掩己其如土石何 ..

C.因谓李曰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D.子细看之当余之从师也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在坐者咸以为然。

② 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22.结合文中材料,对李邕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⑨⑩⑧⑤⑥⑦④①②③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

笔。请作简要赏析。

2006年中考题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狄梁公性闲①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②入关,路由华州,阛阓③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④,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⑤,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⑥亲属,叩颡⑦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⑧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⑨急病行志耳,非鬻⑩技者也。”不顾而去焉。(薛用弱《集异记》)

[注]①闲:爱好。②应制:奉皇帝诏令。③阛阓(huánhuì):街市。④赘:肿瘤。⑤缒(zhuì):牵连。⑥洎(jì):及。⑦颡(sǎng):额,脑门子。⑧缣(jiān):这里指绢。⑨盖:因为。⑩鬻(yù):卖。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即就观之(靠近)B.顷刻将绝(死亡)

C.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可怜)D.不顾而去焉(照顾)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于是两眼为赘所缒 山峦为晴雪所洗

B.而瘤赘应手而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即于脑后下针寸许 信义著于四海

D.则以缣物奉焉 扶苏以数谏故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

②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

22、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4分)

答:。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绦(tāo):丝带。

⑪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答:。⑫“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答:。

第三篇: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中考题《陋室铭》专练

一、(2006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注:○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

(2)惟吾德馨德馨: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来源:学科网ZXXK]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共3分)

二、2008济宁市陋室铭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来源:学,科,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倾听、思考、记忆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来源:学科网ZXXK]

三、2008年厦门市陋室铭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来源:Z+xx+k.Com]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

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②使身体劳累③所以,因此

15.(2分)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四、(2009三名)[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 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来源:学科网]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来源:学科网]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来源:学科网]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3.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来源:学科网ZXXK]

1.(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2、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3、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②①

第四篇: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123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记承天寺夜游》

十七.(2010·上海市,9---11 ①记承天寺夜游

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学科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答案】9.北宋 苏轼10.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到院子里漫步。11.B 2010年福建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记承天寺夜游》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沉鳞竞跃。(2)相与步于中庭。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9.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0.(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11.(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 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十八、(2011真题)临沂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 【甲】(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⑴月色入户.

。户 1 ⑵盖.竹柏影也。盖 ⑶止.午、未、申三时。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6.⑴窗户⑵原来⑶仅仅,只是⑷美妙

7.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⑵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8.⑴【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⑵【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9.【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19、2011丽水㈡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8分)【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 念.无与为乐者 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⑶ 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

选 文 时 间 景 情 甲 文 ⑴ 月景 闲情 乙 文

更定

㈡(8分)20.⑴考虑、想到 ⑵我 ⑶在21.⑴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⑵冰花弥漫 水天一色 22.夜(晚上、夜晚)雪景 痴情 20、山西(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记承天寺夜游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往来翕忽()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2分)甲文是 乙文是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2分)xī ; suì

8.(2分)大约 ; 睡觉、眠、卧 9.(4分)

①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

② 想到(考虑)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0.(2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洁”即可得分)

八、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译文: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8、①门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②这种心得乐趣只能于山中隐逸的僧侣闲游的人共享又怎么能和俗世中人一起谈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

10、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后者则是单纯用直接描写来表现“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月光的别样趣味。

十一、2007年荆州市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9-12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②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12.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参考答案:

9.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10.B(2分)

11.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

第五篇:中考考点复习课内文言文

中考考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部分

(一)重点实词举例

1、典型的通假字

是知也(知同智,聪明)(《〈论语〉十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的古字,愉快)(《〈论语〉十则》).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属于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岳阳楼记》)

必勿使反(反通“返”,回来)(《触龙说赵太后》).

食之不能尽其才(食通“饲”,喂养)(《马说》).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鱼我所欲也》).

2、典型的词类活用

父利其然也(以„„为有利可图)(《伤仲永》).

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陋室铭》).

汗牛塞屋(使„„流汗)(《黄生借书说》).

公将鼓之(击鼓)(《曹刿论战》).

尉果笞广(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小石潭记》)..

法皆斩(按照法律)(《陈涉世家》).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小石潭记》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智子疑邻》).

3、典型的古今异义

不能名其一处(说出)(《口技》).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桃花源记》)..

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出师表》)..

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曹刿论战》)..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影响)(《墨池记》).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孟子>二章》)..

4、其他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死而不学则殆(疑惑)(《〈论语〉十则》).

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狼》).

期行(约定)(《陈太丘与友期》).

环谒(拜访)(《伤仲永》).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桃花源记》).

薄暮冥冥(迫近)(《岳阳楼记》).

树林阴翳(遮盖)(《醉翁亭记》).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触龙说赵太后》).

使人索扁鹊(寻找)(《扁鹊见蔡桓公》).

(二)重点虚词)

2、课下注释中特别注释的虚词举例;

其恕乎(大概、也许)(《〈论语〉十则》).

乃至(才)(《陈太丘与友期》).

卒于鲁也传之(终于)(《为学》).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两小儿辨日》).

盖以诱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狼》).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口技》)..

虽人有百手(即使)(《口技》).

遂迷(终于)(《桃花源记》).

菊之爱,宜乎众矣(应当)(《爱莲说》).

形诸梦(之于)(《黄生借书说》).

生固幸而遇予乎(固然、本来)(《黄生借书说》).

虽不能察(即使)(《曹刿论战》).

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邹忌讽齐王纳谏》).

且焉置土石(况且;哪里)..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木兰诗》).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邹忌讽齐王纳谏》).

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曾不若孀妻弱子(简直、竟然)(《愚公移山》).

下载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真题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整理归纳(30篇)

    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和中心整理归纳 上海中考考纲课内文言文(总结) 六上 1.《为学》 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 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 中心:本文以......

    课内文言文

    八、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如摘录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2、 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3、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名词作......

    中考课内文言文试题二(精选五篇)

    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论语》,回答问题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可谓好学也已同意思是: 2.诲女知之乎同意思是: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

    中考课内文言文主题思想内容梳理

    1.《童趣》: 即儿童的情趣,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围绕的是“物外之趣”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

    中考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出师表

    中考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 《出师表>》阅览题 命题人:袁秀斌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者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字孔明,政治家、军事家。这篇表文......

    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专练

    《岳阳楼记》中考题专练 一、(2006北京课标B)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

    课内课外文言真题

    2013-2015年语文中考真题(课内、课外文言文) 2013年(一)(12分) 满井游记袁宏道 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

    文言文实词历年真题整理

    文言文实词历年真题整理 2011全国(《明史·熊鼎传》)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延请,邀请)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