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说课稿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身边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一、说教材的地位 《社会主义改革》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改革开放是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懂得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这为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大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次课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的发展意义深远。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识记并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大家一起回忆30多年的变迁,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教材视频短片和歌曲及相关材料,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中只有理解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教学难点,才能理解和掌握以下教学重点:
1、“改革的必然性,是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3、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通过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产生为祖国、为家乡、为学校改革开放事业作贡献的情感。
四、说教法
本课程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应使其“知其所以然”。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鼓励学生,调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短片等相关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2、活动探究法:运用创设情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必要性和政策的认识。
五、说学法
运用创设情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贴近学生的材料“从自己身边的发展变化谈改革开放”为教学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着重讨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感受,通过学生举例相关的现象,并结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重感情教学和行为指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结合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课: 播放自制开篇视频,通过文字和图片在介绍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的同时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和讨论做好铺垫。讲课者谈开篇视频感想:在短短的几分钟视频中,我们通过图文大致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前后的一些变化。而对于大都出生在90后的我们,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大都是从我们的父辈、祖父辈或影视作品中得知,那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再次感受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此次授课主要选取了改革开放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变化。相信90后的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变化的感受应该比较深刻,相信大家会很积极的分享自己对这两方面变化的感受。
(二)切入主题:
首先让我们看到经济篇(改革开放前后人民在“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通过讲解PPT上的图片,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变化,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而引入人民在吃穿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归功于改革开放。
引出问题:那么为什么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有没有第二种选择?让我们来看看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
知识要点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先讲改革的必然性: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们只有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
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
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我们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潮流。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还是矛盾的新的标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接着通过图表和具体数据讲解改革的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其次、在完成经济篇的讲解后过渡到文化篇
1、先播放一个简短的自制视频,对比改革前后人民文化生活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
2、讲解改革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原因。
(三)总结经验
介绍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四)展望未来
与学生一起讨论,畅谈中国未来发展。
(五)课堂小结 思考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二篇:说课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说课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身边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一、说教材的地位
《社会主义改革》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改革开放是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懂得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这为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大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次课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们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的发展意义深远。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识记并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大家一起回忆30多年的变迁,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教材视频短片和歌曲及相关材料,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基本 路线。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中只有理解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教学难点,才能理解和掌握以下教学重点:
1、“改革的必然性,是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3、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通过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产生为祖国、为家乡、为学校改革开放事业作贡献的情感。
四、说教法
本课程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应使其“知其所以然”。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鼓励学生,调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短片等相关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2、活动探究法:运用创设情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必要性和政策的认识。
五、说学法
运用创设情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贴近学生的材料“从自己身
第2/5页
边的发展变化谈改革开放”为教学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着重讨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感受,通过学生举例相关的现象,并结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重感情教学和行为指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结合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课:
播放自制开篇视频,通过文字和图片在介绍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的同时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和讨论做好铺垫。讲课者谈开篇视频感想:在短短的几分钟视频中,我们通过图文大致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前后的一些变化。而对于大都出生在90后的我们,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大都是从我们的父辈、祖父辈或影视作品中得知,那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再次感受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此次授课主要选取了改革开放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变化。相信90后的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变化的感受应该比较深刻,相信大家会很积极的分享自己对这两方面变化的感受。
(二)切入主题:
【1】首先让我们看到经济篇(改革开放前后人民在“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
通过讲解PPT上的图片,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变化,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而引入人民在吃穿住行方面发生的变化归功于改
第3/5页
革开放。
引出问题:那么为什么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有没有第二种选择?让我们来看看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知识要点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先讲改革的必然性: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们只有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
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
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我们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潮流。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还是矛盾的新的标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4/5页
2、接着通过图表和具体数据讲解改革的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成就。【2】在完成经济篇的讲解后过渡到文化篇
1、先播放一个简短的自制视频,对比改革前后人民文化生活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
2、讲解改革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原因。
(三)总结经验
介绍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四)展望未来
与学生一起讨论,畅谈中国未来发展。
(五)课堂小结 思考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拓展题:如何理解《时代周刊》刊登的“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第三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从意识能动性和规律客观性双方面进行探讨,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说,是能跨越的;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来说则不能跨越。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破解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之谜的钥匙。所谓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出发,把握其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方法。也就是说,既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揭示由不同国家和民族组成的整个人类杜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立足“世界历史”的视野,考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特殊的发展道路。各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了解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并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依据来估计该国家和民族更详细的特点,进而制定自己的策略和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马克思19世纪50年代对东方社会发展前途的考察以及晚年针对俄国社会提出的“跨越论”设想,都遵循了“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为了将问题搞清楚,我们就必须追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轨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推进,情况并未完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不变的教条,而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仅仅是行动的指南,它将因时间、地点诸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他们对待自己思想的态度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典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引论中就曾指出“,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一前提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回答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1881 年2 月16 日,俄国女公民维·伊·查苏利奇代表后来加入“劳动解放社”的同志,请求马克思谈谈他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看法。马克思对此极为重视,在准备给查苏利奇回信的过程中曾拟了三个草稿。在第一稿中,马克思指出,对这样一个问题要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必须从纯理论回到俄国现实中来”。马克思审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必然有所不同,应该避免因为对他的理论产生误解而把它绝对化。他得出结论说,“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正是在其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俄国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恩格斯写道:“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由此,赞成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能够跨越的人得到了第一个根据,并且我们也有了第一个限定“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内涵的根据。显然,马恩在这里明确包含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同时,这也只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问题在于俄国革命并没有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至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也没有。那么“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破坏性影响”就仍然是一个留待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两个条件在现实中也至今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第一方面主要是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第二方面则是关于对颠覆社会主义的各种破坏影响的排除问题。或许可以说,苏联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而谁都清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也不能逃脱干系。毕竟制度的改变并不能取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严格说来,制度的改变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深入领会马恩的思想,我们便会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不容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也是令马恩慎思再三的主要原因。生产的发展需要是不能用任何其它东西替代的,而且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生产力又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来作出判断。因此,马恩当时在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复信中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问题只能作简单的提示。
至此, 我们不妨看看列宁的意见。1915 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在此列宁发展了马恩的思想,根据现实中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这一状况,得出社会主义可能不会在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但他仍然认为革命的胜利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的。
紧接着在1916年8 月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他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就不仅必然引起摩擦,而且必然引起其他各国资产阶级力图打垮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的直接行动。”他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特殊历史情况作出的这一正确的结论最终为实践所证明。这个结论虽然没有清楚表明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但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这样一个判断也没有矛盾之处。可是,列宁在此并没有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只是告诉“我们要通过托拉斯等等前进,并且要超过它们走向社会主义”。看来,生产力发展阶段仍然是必须“通过”而不能跨越的。这样问题便基本上有了清晰的轮廓。如果仅仅就“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含义来说,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是能够跨越的。苏联和中国等一系列国家,这些国家已经多少有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而且无产阶级的队伍正日益壮大,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们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根本勿需再论。但是涉及跨越问题的国家一般是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我们还留下包含在原来问题中引起模糊和混乱的另外一方面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我认为宜将它作为另一个独立的问题,从原来的问题中剥离出来进行分析和回答,如此有助于问题的澄清。
二、历史的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解答
上面我们已经初步回答了所提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即:从制度上而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能够跨越。但是,作为原来问题内在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作一番回答的尝试。我们该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如何“通过托拉斯等等前进”,并超过它们走向社会主义呢? 这个问题同样重要而又是无法回避的。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显然,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不能够跨越的,作为生产力水平层面上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也是不能跨越的,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实践的经验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才能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和开放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的人可能觉得问题的提问方式本身落入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陷井,因此认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可以跨越又不能跨越这种回答既违反了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又不能像科学中“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这样的论断能以辩证逻辑来加以解释。但是,在我们做了上述区分之后,下面再从历史的角度做一些思考,问题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现在,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之上。的确,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从而关系到问题另一方面的回答。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思维转到历史和实践的角度上来。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但是就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定的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又充满着偶然性因素,而且必然性最终要由偶然性来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是对历史必然性的揭示。我们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进步的发展方向,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也是偶然性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巩固社会主义的成果。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方面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我们的中心任务。有了这种历史眼光,我们就可以理解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的两个坚持的重要性。因为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光凭历史的必然性,不能保证社会主义今天在中国实现,同样不能保证明天的顺利发展。也就是说,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有可能像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一样开历史的倒车,这不仅仅是偶然性作祟。坚持改革开放也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能否继续健康发展,关系着我们能否真正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积极成果,从而决定了问题的最终回答。从历史的角度来思维,我们应该感觉得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似乎不仅只关系到理论,而且必须同时依赖于另外一件法宝,那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我们已经在很重要的一些方面有了明确的看法,譬如,放在人类历史这样大的背景中看,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不能跨越,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国家或民族看,则不仅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而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有可能跨越,像美国、澳大利亚的一些土著居民就已经使这样的历史神话变成了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它跨越了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然而,我们不能不正视社会生产力发
展落后这一现实状况,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力争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有重大突破,最终才能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迈进。严格说来,我们回答问题的方式必须是也只能是实事求是的社会实践。过去,我们革命的热情压制了人的理性,高喊“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墨守成规,拒绝资本主义的一切东西,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贻误了不少时机,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极大的困难,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问“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能否跨越”的一个重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克服了以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错误主张,并以极大的勇气说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思维方式上的一次大变革,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实践巨大的现实力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能跨越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规律,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依序性。同时指出这并不排除东方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能发生革命,从而进入更先进社会的特殊性。亦即每个民族的社会形态的具体更替过程,在历史上不都是完全按照一般规律依次进行的,而更多地呈现出跳跃性。跳跃性即指社会更替过程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跨越了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一不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更高社会阶段的特性。但是,走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这种社会的跳跃性发展是有条件的。根据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总结各民族社会跳跃性发展的历史史实,可将其条件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落后的民族与先进的民族发生紧密的联系,并受其影响近代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历史,这种联系
和影响具有了普遍性。因此,正如思格斯所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便有了更广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也就是在世界历史这个系统中,任何民族的发展都有与其它民族相互作用的因索,一个孤立封闭的民族是不可能有跳跃性发展的。
第二,落后的民族所面临的内外部矛盾的激化是其民族实现跳跃性发展的内在的、客观的因素。矛盾激
化导致社会革命,而革命使跨越成为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必须经过社会革命。
第三,某一落后的民族所要跨越的历史阶段,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在其它先进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己趋
于腐朽没落,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预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甚至已产生新的社会形态,这样使落后民族的跳跃性发展具有了方向和日标。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条件。
第四,落后民族必须形成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力量,这是其实现跳跃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形成这种精神
和力量的标志就是在民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杰出领袖,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他们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并能够团结带领各民族进行英勇斗争,改变自己民族的命运,实现对先进民族的追赶与超越。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实质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多样性的问题。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正确解读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的“ 卡夫丁峡谷”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20 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但还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成社会主义。言外之意,我们还没有彻底完成跨越。今天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继续实践这一跨越。首先,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彻底完成跨越“卡夫丁峡谷”指明了具体目标。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没有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左”倾错误更是将这一问题弄得面目全非。经过曲折之后,我们终于弄清这一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就为跨越“卡夫丁峡谷”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彻底实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基本途径
和手段。马克思在谈到俄国农村公社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时多次强调,必须大力借助于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列宁也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确立自己的经济基础。同样,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否则这种跨越是不稳固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彻底实现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根本手段,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借助于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优秀成果,就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资本主义社会已有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这种借助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成为可能和现实。所谓经济全球化是20 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主要是指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而深入的流动和配置,其结果是各国经济日益加深相互之间的依存,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使商品交换和资本输出规模空前扩大,而且直接生产过程也跨出了国界,使国际分工由以前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改变为以水平型分工为主的生产部门与企业内部的世界分工。这就促使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的活动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也为我们搞好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完成跨越性发展提供了良机。
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现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所以,“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着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自然史的过程”。
马克思在1870年代再次研究了毛勒的日耳曼公社的多卷著作,在1879年10月—1881年2月,对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摩尔根《古代社会》这两部新著作了重新结构、提炼、升华的两部“摘要”后,在1881年2月16日—3月8日半个多月的期间给查苏利奇复信的四个草稿中,总结和重新表述了1850年以来的对印度、日耳曼、斯拉夫等公社各种形式和实质的三十年来不断深入研究的成果,揭示了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天然的共同体”的“原始共同体”即氏族公社的原始公社出发,其演化的各种类型取决于“自然形成的”历史起点最初“类型”的“原生结构”的“构造”,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指出其类型学的“历史形态”更迭的机制是其结构的重组,形成原生、次生、再次生类型:
综上所述,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是上述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但又不完全拘泥于一般规律,而是跳跃式的,是依序性和跳跃性的统一。一切以所谓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否认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 进入社会主义合理性的结论都是机械的、错误的,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又允许每个民族有自己一定的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我们必须遵重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从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善于抓住和利用历史提供的机遇,敢于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创造历史的奇迹,迎接中华民族的腾飞。只要我们能正视现实中历史遗留下来的或新出现的问题,我们就有决心去面对和解决它们。可以相信,只要我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我们定能以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和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世界宣言: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可以跨越的。
第四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思想政治,我说课的课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本次说课课题要求,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条件、内容、特点:“一五”计划制定的依据、内容和超额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历史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人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重工业在工业化建设中突出地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国情的教育。通过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这部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难点:过渡时期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近代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及结果并要求学生讨论出现结果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肯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活跃课堂气氛。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本目内容,包括小字部分。提问:何谓“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如何?提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和实质如何?这一总路线有何特点?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2、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其中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性质是本课的难点。首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三大改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3、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在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和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阅读内容包括:教材正文、小字及教材图画、图表等)对本目教材的学习安排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由此引入:
4、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你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课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计划的完成,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一个长期落后的古老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更多的困难。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奋斗,开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过程说明:
本课一直是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首先在导入方面打破常规,从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入手,说明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而工业化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中心任务,导入自然贴切。其次围绕生产力──工业化建设、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上层建筑──民主建设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以教师的提问为主导,让学生解答为主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充分利用图表、幻灯片等多种形式,通过展示材料、制作表格、分组讨论、相互辩论、师生交流等多种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
我的本次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第五篇: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其序言中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在其总纲中,又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对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的表述。《共同纲领》中并没有任何“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样的文字,但它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实际上用另外一种方式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别是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7人。在随后组建的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的负责人中,政务院副总理共4人,其中非中共人士两人,即郭沫若和黄炎培;各部、委、署主官中,非中共人士超过三分之一。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亦由非中共人士沈钧儒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共同纲领》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民主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在。以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前的1952年为例,各种所有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占19.1%,合作社经济占1.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0.7%,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占71.8%。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国营经济数量虽不占优势,但它处于领导地位并显日益壮大之势。对于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凡属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民生计的事业,均应由国家统一经营。凡属国有的资源和企业,均为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为人民共和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从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发展迅速。1949年国营工业的总产值为36.8亿元,1952年达到了142.6亿元,增长了387.5%。国营商业机构1950年的批发和零售额分别占全国的23.2%和8.3%,1952年则上升到60.5%和19.1%。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经济成份,1949年至1952年其总量也是显增长的趋势,但由于国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它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则显下降之势。在1951年之前,私营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超过了50%,即1949年63.3%,1950年51.8%,1951年50.1%,而1952年下降到了39%。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由此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老解放区此前已完成了土改)。土地改革之后,农村经济体制仍基本上是个体农民所有制。这不单体现在生产方式上是农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对于土地具有所有权,以及附随所有权而产生的土地处置权。《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规定:“凡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亦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即就是说,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农民依法具有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的处置权,土地的买卖是合法的。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共同纲领》规定得比较简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文化体制上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存在的文化产业格局。据1950年3月底的统计,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长沙、西安、重庆等11个大城市,出版及贩卖书店共计1057家。其中自行出版书刊者269家,计公营19家(包含新华书店总分店6家),公私合营6家,私营244家。专营贩卖的书店788家,计公营16家,公私合营7家,私营765家。1950年1月至12月,全国共被版图书7049种,其中私营3681种,占52.3%。全年共有定期刊物295种,其中私营113种,占38.3%。又据1950年3月的统计,全国共有私营报纸58家,私营广播电台34座。建国之初,国营的电影制片厂只有东北、北京、上海三家,而私营电影公司则有十几家,其中有一定制片能力的主要有昆仑、文华、大同、国泰等影业公司。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是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按照《共同纲领》来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由于认真执行了新民主主义的各项政策,中国人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提高了生活水平。这三年,是中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三年,是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三年,也是中国社会面貌得到彻底改观的三年。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
新民主主义社会无疑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那么,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呢?毛泽东曾这样说过:“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这段话集中概括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说,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而且根据中国人民的需要和意愿,才能实现这种过渡。
到了1948年秋,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很快将变成现实。在这年9月的中共中央政治会议上,中共领导人对何时转入社会主义进行了讨论。刘少奇在发言时提出,不能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毛泽东插话说:“到底何时开始全线进攻?也许全国胜利后还要十五年。”当天为会议做结论时,毛泽东又说:“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备,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在1949年1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又表示,不要急于追求社会主义化,合作社不可能很快发展,大概要准备十几年功夫。这是党的领导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入社会主义社会最早提出的具体时间表。
1949年7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团校第一期毕业典礼上又讲:20年后,我们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看其情况进入社会主义。1949年6月至8月,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访问苏联,期间在给斯大林的报告中说:“从现在起到实行一般民族资本的国有化,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到底需要多久?这要看国际的和国内的各种条件来决定,我们估计或者需要十年到十五年。”
这是一个内部掌握而没有向社会公布的时间表,因此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共同纲领》时,有人提出,既然承认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阶段,一定要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在《共同纲领》就应该把这个前途写出来。经过讨论,最后没有采纳这种意见,理由是“应该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来证明给全国人民看。只有全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会真正承认它,并愿意全心全意为它奋斗”。
直到1951年,党的领导层还一直坚持需要一二十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后才能转入社会主义的思想。这年年5月,刘少奇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现在就有人讲社会主义,我说这是讲早了,至少是早讲了十年。当然,作为理论和理想,我们做宣传工作还要讲,而作为实践的问题,十年建设之内社会主义是讲不到。十年以后建设得很好,那时我们看情况,就可以提一提这个问题:社会主义什么时候搞呀?但是还要看实际情况才能答复这个问题。十年以后可能采取某一些相当的社会主义步骤;也可能那时还不能采取这种步骤,还要再等几年。”同年7月,刘少奇在给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做报告时,也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少则十年,多则十五年,二十年恐怕不要”。
之所以党的领导认为需要一二十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才能采取社会主义步骤,其着眼点就在于只有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充分条件后,才能考虑过渡的问题。这本来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从1952年开始,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这个设想被提前放弃了。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可以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据薄一波回忆,1952年下半年开始,毛泽东就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1952年9月24日,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十年到十五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从这时到1953年上半年,毛泽东一直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所谓向社会主义过渡,就是将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其中关键是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国营企业,将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集体化改造。这时,毛泽东认为,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具备了对其进行改造的条件。
1952年10月,少奇同志率我党代表团参加苏共十九大期间,他受毛泽东的委托,于10月20日在莫斯科给斯大林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对我国过渡到社会主义所需的时间和能够实现的条件,进行了估算和分析:中国现在的工业生产总值(不包括手工业),国营企业已占67.3%,私人企业只占32.7%。在苏联帮助中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工业中国营经济的比重将会有更大的增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则会缩小到20%以下。十年后,私人工业会缩小到10%以下,国营工业将占90%以上。私人工业在比重上虽将缩小,但它们在绝对数上还会有些发展。因此,这时候多数资本家还会觉得满意,并与政府合作。他们的企业大体都要依赖国家供给原料、收购和推销成品及银行贷款等,并纳入国家计划之内,而不能独立经营。到那时,将征收资本家的工厂归国家所有。设想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方式是,劝告资本家把工厂献给国家,国家保留资本家浪费的财产,分配能工作的资本家以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有特殊情形者,国家还可以付给他们一部分代价。
刘少奇还谈到了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民已占40%,而在老解放区这个比例已高达80%,已建立了几千组织较好的以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几个集体农场;富农阶级
原本不占重要比重,老解放区的旧式富农已经消灭,虽然新富农近年有所发展但由于采取禁止党员雇工的政策,新富农不会有大的发展,而新解放区虽然保持富农经济,但在农民的斗争中富农经济已受到很大削弱,估计今后也不会有大发展。因此,互助合作运动是今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中共中央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斯大林的赞同。10月24日,斯大林接见中共代表团,并且说:“我觉得你们的想法是对的。当我们掌握政权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应该采取逐步的办法。你们对中国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态度是正确的。”
斯大林对中共中央关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表示赞同,坚定毛泽东加快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信心。经过半年多的酝酿,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会议期间,他在一个讲话提纲中写道:“总路线是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党的任务是在十年至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所谓社会主义改造的部分:
(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资本主义企业。”两个月后,他对这个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1954年2月10日,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入总纲,它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强烈愿望。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党内迅速统一了认识,也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开始。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如何把亿万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我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较长时间的互助合作传统和实践。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就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犁牛合作社”等互助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组织了“变工队”、“扎工队”等劳动互助形式。在解放战争时期,互助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这是我国第一个指导互助合作的文件。《决议(草案)》在总结我国20多年革命战争时期的互助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三种主要形式:即互助组,分临时性的初级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土地入股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初级社;集体农庄,即后来的高级社。《决议》指出,土改后在农民中存在着发展个体经济和实行互助合作的两种积极性,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农民中提倡“组织起来”。《决议》提出,互助合作运动要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与可能的条作,采取稳步前进的方针;同时还明确了初级社是走向社会主义农业的过渡形式;规定了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必须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必须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到1952年,我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有了很大发展。这年全国共有互助组803万个,参加的农户为4500
万户,占总农户的40%。初级社共有3600多个,入社农户为5.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0.05%。高级社有10个。
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我国互助合作进入大规模地发展阶段。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并指出初级社将“日益变成为我们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从这时开始,互助合作运动的重点,也就由发展互助组,转变为重点发展合作社。
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几年前进的步伐是稳健的,但1954年底1955年初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1955年4月21日至5月6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在分析1955年春农村形势后,提出农业合作化的总方针,是停止发展,全力巩固,秋后看情况再定;对数量大问题多,超过主观力量的地区,要适当收缩一部分。会后,各地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农业合作社的整顿和巩固工作。经过整顿,缩减了两万多个社,保留下来65万个社,其中80%以上的社增了产。
但这时在党的领导层中,就合作化速度问题展开了一场严重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农业合作社大发展中的偏差怎么看,如何办,特别是对一些地方比出现的冒进倾向该不该纠正。中央农村工作部认为,浙江省采取坚决收缩的方针效果是好的。毛泽东则认为,浙江省采用坚决收缩的方针是胜利吓昏头脑,是右倾保守思想的表现。另一个是1955年至1956农业合作社发展数量穷竟定多少?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主张稳步前进,坚持中共中央原来批准的发展计划,包括原有的65万个社发展到100万个。毛泽东主张在原有的65万个社的基础上翻一番,发展到130万个社。
195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评邓子恢领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过多的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由此开展了对所谓“小脚女人”的批判。同年10月,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再次对邓子恢的所谓右倾作了不符合实际的批判。
七届六中全会后,伴随着对“小脚女人”和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195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到这时,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1008000个,入社农户1066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0%。在农业合作社大发展的同时,很多农业社进行了合并,由小社并成大社。到1956年3月底,农业社总数比1955年底减少了816000个,但入社的农户增加了3122万户,平均每社由40户增加到98户,其中初级社平均50户。
全国基本实现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后,高级社的发展也异常迅速,1956年上半年,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广西、青海等省,已经实现农业的高级合作化,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各省市总农户的90%—95%。其他各省也有大部或一部分地区实现了高级合作化。1956年12月,全国高级社发展到54万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7.8%。加入初、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在国家政权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业领域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领域的委托经销代销、以及公私合营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是利用与限制并重的方针。为了总结实行利用和限制政策的经验,1953年3、4月间,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李维汉率领调查组,到武汉、上海、南京、无锡等地调查。5月27日,调查组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将私营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主要形式;是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形式。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这个报告,6月15日和6月29日,两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从指导思想上确定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明确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改造资本主义工业的必由之路。
从实践上看,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在1953年以前,重点放在了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上。1954年到1955年底,是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发展阶段。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在分配上,采取“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了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
1955年11月16日至24日,中共中央召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在企业利润的分配上,则不再实行“四马分肥”,而是采取定息的办法。也就通过核定私营企业的资产,将其总资产额按照当时银行的利率,每年付给一定的利息,付息的时间为10年。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原来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公私共有,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丧失了“三权”:即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管理权、人事调配权。资本家虽然还对生产资料有所有权,但已不能买卖,只是在一定时期内起领取定息凭证的作用。这时企业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了。
1955年底和1956年初,各地敲锣打鼓,掀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1956年1月1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在郊区农民代表报告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喜讯之后,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报告了首都已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讯。继北京之后,全国各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于1月底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这一年的第一季度末,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各地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全国原有私营工业88000家,职工131万人,总产值72.66亿元,已有99%的户数,98.9%的职工及99%的总资产,以及私营商业82.2%的户数,实现了所有制的改造。
对于手工业的合作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也是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的猛烈发展,也影响了手工业的合作化速度。中共中央1955年底提出要求: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化。实际上,由于改变了过去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采取手工业全业一起合作化的办法,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这就意味着,从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算起,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