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满族民族简介
满族民族简介
一、双城县满族简介
1、风俗习惯,“挖地为穴以居之,喜欢养猪”;“食其肉,衣其皮、涂其脂”,据说可以御寒;男女善骑射。
满族的住所一般人家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的姑娘媳妇住南炕。房屋多开南窗、西窗、北窗、冬暖夏凉。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饭和黄米饭、黄面饽饽(即粘豆包),每逢过节吃饺子,除夕晚间要吃手扒肉,白肉血肠是满族人的适口菜肴。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过去,男女青年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3次。每次都要带酒,俗话说“成不成,酒3瓶”。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索要彩礼。有猪,酒、衣服、首饰和钱等。男方给的彩礼全都作为新娘的财产。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把酒壹和两个酒盅,新郎和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并点燃一对蜡烛通霄不熄。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拉空”;热闹一会儿自散。3日后新郎随新娘去娘家,名曰“回门”。
满族的丧礼也很有特色。人死后,在院子里两侧树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9尺,用红布与里布做成,幡的头尾用黑布,中间四条红布。尸体不准停在西炕和北炕上,而要停在西屋。头朝西,脚朝东,向外抬时不走门,而走窗户。出殡时,亲友争抢幡上的布给小孩做衣服,相传可以避邪和不作恶梦。一般进行土葬。
满族人特别重视礼节。过去小辈对长辈是3天一小礼,5天一大礼,小辈每隔3天要给长辈请安,隔5天见长辈得“打千”。“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滕,女人双手扶膝微蹲,幅度大小,由对其尊敬程度而定。
亲友长时间不见,见后抱腰接面大礼。
满族人能歌善舞。舞的特点多由狞猎,劳动、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舞蹈者必是身强力壮的人,穿兽皮,唱满语歌曲,伴以乐器和腰中的响铃,还有舞者扮成猛兽,一些人骑假马追赶,比较常见的舞蹈有《喜起舞》、《隆庆舞》。在喜庆宴会上,主、客男女也常常乘兴起舞,举一袖子额,背一袖于背,进退盘旋,一唱众和,场面甚是红火热闹。
满族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骑马和溜冰,俗称“跑冰鞋”。
辛亥革命后,满族的风俗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习惯已逐渐消失。目前,满族除在婚丧上略有差别外,其它已与汉族人无异。此外,小孩睡摇车也是满族入留下的习惯,现在满汉皆用。
2、满族本民族主要信奉
“萨满”教。萨满是满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萨满通常由会说满语而聪明,口齿伶俐的人担任。
民间的萨满有两种:一种是跳神的萨满;另一种是办理祭祀的家萨满。跳神的萨满几乎是每个村镇都有,不参加生产,以跳神为业。过去满族人信巫不信医,有病先请萨满跳神。萨满头戴尖帽,缀五色纸条,外悬小镜,身穿布裙,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口中念念有辞。家萨满每个姓氏一名,在祭祀祖先时跳神唱歌,歌颂丰收,赞颂祖宗的功德。
满族的祖宗板放在西屋的西墙上方,所谓“祖宗板”即是一块1尺8寸宽。1尺半长的木板,满语叫“倭库”,祭祀时放上“哈马刀”(神刀)和箭,表示是祖宗用过的东西。在祖宗板旁吊一黄色布袋,叫“妈妈口袋,也叫子孙娘娘”,内放一条三四丈丝绳叫“孩子绳”或“长命绳”;祭祀时把祖宗厘子接到西炕,摆3张桌,供上黄面饽饽,然后家中长者把匣子打开,全家按长幼序先后叩3个响头后,分别到南北炕或外室,这时萨满开始上装、戴帽、手持鼓,在祖先前祈祷,开始跳神,边唱边舞,一般要跳3天。祭天在祭祖的次日,在院墙内立一高杆,称为“索罗杆”,顶端穿一猪腭骨,上顶锡斗。祭祀时用一口黑猪,宰杀后将肠子和膀胱放在杆子的锡斗里,让乌鸦来吃,3天内吃掉为吉利。另外,将炕上放上麻席,不设桌子,请亲友来食煮熟猪肉,食饱自去,主人不送,亦不另炒别样菜。
满族人崇尚青色,一是清、青同音;二是据说努尔哈赤是骑青马逃脱明将李成梁追捕的。满族人不吃狗肉,也是传说狗兽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同时,狗也是满族人狩猎的好助手。
满族的这些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很少能看到了。
3、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的姓氏当年均用满语,如富察氏、赫舍里氏、瓜尔加氏、吴扎拉氏,那拉氏等。辛亥革命后,这些姓氏分别改成汉姓,如富、何、关、吴、那等。
满族的文字,是女真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自公元10世纪后期,完颜希尹与洪皓创造以来,一直被女真和满族延用,至后金的天命年代,这种语言、文字已适应不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与实际需要了。这时努尔哈赤命令葛盖同额尔德尼在蒙文的基础上创造了满文。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又命达海,对满文进行改进,这次改进后,有12个字头,24个音群,1410个音节。改进后的薄文称为“新满文”,以区别努尔哈赤时期的老满文。现在的满文档案中故有“满文老档”之称。
辛亥革命后,政府明令废止了文书上满文的使用。解放后,在人民币后的5种文字依然有满文的存在。
70年代末期,著名满文专家穆晔骏,曾在双城办过一个满语研究班。现在双城堡尚有通晓满族语言文字者。
双城县的满族人口主要是来自北京、盛京(沈阳)、吉林等地的旗人。嘉庆二十年(1815年)双城堡建治后移来1000名旗丁垦地建屯,按4丁4牛之数核算成屯。双城镇为中屯,是协领衙门所在地。正东50里、正西50里处各建一屯,为左、右二屯,设佐领署。
最先建的陈营子8个旗屯,非常整齐地分布在城(双城镇)的东西两侧。东侧从北向南依次为陈镶黄旗、陈正白旗,陈镶白旗、陈正蓝旗4个旗屯,西侧从北往南依次是陈正黄,陈正红、陈镶红、陈镶蓝4个旗屯。这里所说的旗屯是屯落群,每个旗屯由5个屯落组成,头屯居中,二屯、三屯、四屯、五屯分别在头屯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角。屯与屯之间相距4里半,呈梅花形状。此后,陆续营建的新营子8个旗屯则不如陈营子规整。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富俊又调盛京、吉林等地的2000名间散旗丁来双城。为了安置这些移民,在双城堡建立了120个旗营子。
先建的8个旗的陈营子,头屯安置50户,二、三、四,五屯各安置24户。“京旗”安置在陈营子内。
是时来双城的旗人(满族人),达3000名。为了加强管理,又增设了官兵,并筑大小封堆(土堆,每华里一个。大封堆是拉林与双城堡区域界限;小封堆为满、汉区域的界限)。
双城县的满族同胞还有相当的数量。全县满族人口为127772人,占总人口的19.2%,是黑龙江省市、县中满族人口最多的县份。
满族人口散居全县的27个乡镇、居住比为集中的有幸福、乐群、同心、希勤、青岭联兴,农丰等乡镇。
二、双城县锡伯族简介
双城县是在黑龙江省锡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双城县锡伯族为495户,3896人。1982年,双城县锡伯族仅为597人。人口锐减的原因有三;一是他迁,二是误报其他民族,三是大部分锡伯族人不知自己的族源、族属、族系而混迹于满族人口之中,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1985年,全县有锡伯族1870户,7317人。他们的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由辽宁的复县、金县、岫岩、风城等地迁至双城堡试垦屯田。
双城县的锡伯族亦属1815年双城开垦之初。随同八旗来双屯垦的锡伯族人的后裔。锡伯族迁到双城后,仍然保持着封建家长制,家庭中辈份最高的男子主持权力,俗称“当家的”,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锡伯族过去在族内有公推的“莫昆达”,就是氏族长,通称百户长,主持族内的祭祀、调节等事务。
1、风俗习惯
锡伯族自古就独特的习俗。由于历史的演进,以及其他民族的影响,锡伯族原来习俗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总的方面至今还有独特的痕迹。古时的鲜卑“嫁女娶妇、髡头饮宴”。所谓髡头就是剃头之意。过去锡伯族姑娘结婚时一定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特别是前额和鬓角,要绞得整整齐齐,俗称“开脸”或“绞脸”。这就是由髡头演化而来的。
过去锡伯族人的婚姻全由父母包办,同姓禁止通婚,至亲之间,骨血正流可通婚,骨血倒流则不可。也就是舅家的女儿可同姑家的儿子结婚,而姑家的女儿嫁到舅家则不可。婚令一般在十七、八岁前后。妻死后男方可再结娶,有女无儿者可招女婿来家养老送终,称为“养老女婿”或称“倒插门”,或可在侄辈中选一人作为“过继子”来继承家产。
锡伯人的婚姻一般为三个过程:说亲、定亲、迎亲。当儿子长到15岁左右,父母就开始为其物色品貌相当的姑娘,二老看好后,就请媒人去东家提亲。如属相不相克,女方家长又不反对,男方家长则去女方家正式相看姑娘。相亲有公开和不公开两种,后来发展到带儿子相亲,称“对相对看”,双方同意后即由女方开出“礼单“,这就算正式定亲了。一般的礼单上写。喜猪几口,喜酒几坛,洋钱若干,再之布匹、首饰等物。定妥后,根据婚期由男方父母及媒人送至女方家,称之为”过礼“。姑娘要给未来的公婆”装烟“,婆婆要给没过门的媳妇戴金银首饰,并给装烟钱。过一段时间待财礼齐全后,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通知女方结婚日期,称之为”定日子“。
婚礼一般举行三天。头一天杀猪,做好一切准备,第二天女家将陪送的嫁妆送至男方家布置新房;男方则将扎的抬轿停在院内。称之为”亮轿“。农村则扎好轿车,第三天天亮前,新郎在”奥父、奥母“(本族中有威望、善于应酬事务而又是儿女双全的老年男人女人当娶亲父和迎亲母,锡伯语称为奥父奥母)的陪同下,即乘轿动身去女家迎亲。新娘上轿要身穿大红袱,身背铜镜,肩搭数串铜钱,两臂夹着”宝瓶“,头梳双抓髻,外蒙红盖头,由新妇哥哥或叔叔抱上花轿,然后摆队鸣锣开道,哨呐声声,返回新郎家里。中途如遇水井,要用红毡遮避一下,喜轿到家门前不能马上下轿,要稍等一刻,叫做”憋性“。下轿后,男前女后脚踩红毡院“拜天地”。进洞房前新郎用秤杆将新娘的盖头挑到房上去,然后进洞房“坐福”、饮“交杯酒”。待打扮整齐由小叔子拉着下地,拜祖宗、拜灶王,接着拜直系亲属,接受“磕头钱”,饮宴时要“拜席”,散席婚礼即完毕。双城的锡伯族不闹洞房。第二天由婆婆带着新娘到直系亲属家装烟。第三天上祖坟装烟。第七天新郎新娘同去女方家,称为“回门”。这些仪式现已大部分改变,仅有一部分仍在延用着。
锡伯族死人过去实行土葬,各个房族都有自己的坟地,极贫困者埋在公用坟地里,称为“乱死岗子”。老人、病人咽气时,儿女最好都在身旁,叫做“送终”。在即将咽气前将寿衣穿好,净面剪指甲;咽气后把尸体停放在堂屋的板床上。头前放一盏灯和一碗饭,称“长明灯”和“倒头饭”。并置一瓦盆,烧纸时用。尸体脸上蒙“蒙脸纸”,胸口放一小碟米,作镇邪用。先由子女到附近庙上去“报庙”,然后派人赴亲友家“报丧”。同时,家中人则赶制“孝服”,直亲晚辈要全身穿重孝。男人不戴“孝帽子“,只是在平日的帽子上缝上一块白布,女人头缠孝带,又称之为”包袱“,一般长5尺,叠成4折,两端成箭头样垂于脑后,孙子在孝服的左肩上缝一小块红布,外孙则缝在右肩上;曾孙孝服背后要缝红布叉,玄孙穿红色孝服,背后缝白布叉,再下辈则穿花布孝服。将尸体装入棺木中称为”入殓“。棺木放在院中,上搭灵棚,有前来至祭者,家中男女在棺之左右叩头回拜。将棺木送至坟地称为”出殡“,出殡前要将棺盖钉死,钉钉时,子女跪在棺前喊”躲钉“,出殡时长子将盆举过头顶,摔在地上,称为”摔丧盆”。然后,打着“灵头幡”,将棺送入墓地埋葬。头朝西北,脚向东南。由长子填第一锹土,然后大家动手填土埋葬。回来后把死者枕头内所装的糠秕在门前烧掉,然后吃“回灵饭”。死者亲属每隔7天到坟地为死者烧纸钱一次,叫做“烧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七终了。到百天时要烧“百日”,到周年时要烧“周年”,烧了周年为止。老人死后子女穿孝百日,丈夫死后妻子守孝3年。穿孝期间不得参加娱乐活动,女人不着鲜艳服装,老人死后当年过春节不贴五彩年画,不贴红对联,称为“背素”。这些葬礼随着火葬的开展,风俗的演变,仅能看到尚有少部分的残留。
锡伯族的住宅早期是帐蓬、马架子,迁到双城后均是草房。正房以三间居多,不盖四间,因忌讳“四六不成才”之语,怕后代成不了栋梁之故。三间房称一明两暗,东、西屋住人,中间为堂屋,晚辈住东屋,长辈住西屋,以便祭祀。西屋西墙供祖宗及神佛,北炕与南炕在西墙下有“万字炕”相连,炕上放箱柜,柜上放“掸瓶”、“帽筒”、蜡台、香炉、座钟等什物。烟筒均设在东南、西南两房角。厕所一般放在东侧,严禁在西墙大小便。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事。
① 夜间睡觉不能把脱下来的裤子、鞋袜放在高处。② 吃饭时不得坐在门坎上或站立行走吃饭。
③ 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用狗尾巴“掸子”打扫灰尘,客人的狗皮帽子不能放在西墙的祖宗板处。族内如果有偷食狗肉者,族长与家长责令其饮碱水洗肠,并罚禁食3天。④ 已嫁出的姑娘结婚的头3年,不得在娘家过春节,过元宵节。⑤ 春节时初一至初五,妇女不做针线活,称为“忌针”。⑥ 人死后停尸床上,禁止猪、狗在前绕过,出殡忌申日。
锡伯族一般节日已和所在地的主要民族全一样,只是保留了独特的节日一一西迁节。公元1794年(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从盛京(沈刚)等地调集1000名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迁徙伊犁地区戌边。在临行时,他们目送亲人一起聚集在盛京锡伯族家庙太平寺共同进餐,饮离别之洒,为西迁的同胞饯行。四月十八日被定为西迁节。在这一天里锡伯人杀猪饮酒,吃高粱米饭。双城县的锡伯族在这一天里或在民族事务委员会、或在锡伯族人口密集的乡镇,开会庆祝。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是锡伯族的抹黑节。意思是代替谷物受神灵的惩罚,使麦子不得黑穗病。在这一天里,锡伯族的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带上涂好锅底灰的布片在街上互相往脸上涂抹,见到老年人先行下跪礼,象征性地往脸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尊敬。还没来得及起床的小伙子,大家进屋掀开被子,连屁股上都抹上黑灰,大家欢乐不止。这个节日和这种习俗,在双城县叫做“打花脸”。
1、供俸
双城的锡伯族长期同苗族、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杂居,经过长期相互影响,仍然保持其独特的供俸。
“喜利妈妈”也称“索罗妈妈”,或“子孙妈妈”。锡伯族人家家都在西北墙角供俸。“喜利”,锡伯语是“延续”之意。喜利妈妈是保佑子孙兴旺之神,是用毛头纸卷成的上端略细,下端微粗的一个纸筒,外贴挂笺、福字,一年加一张新纸,里面有索绳。家中生一男孩拴弓箭,生一女孩拴一小布条,娶一媳妇则用滚树皮或“格布”做一小篮,其它还有拴木铣、铜钱等物的。每个小物件都有一定含义。每年的农历除夕,祭者将纸筒拿出,绳索拉开,挂在住屋西北??东南的对角线上,祭祀完毕仍藏于纸筒内。喜利妈妈过去家家供俸,虽经文化大革命时烧毁不少,但双城现在仍有很多人家供俸,有些是新近制作的。这种供俸非常虔诚族人迁徙时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总得将喜利妈妈同祖宗匣子一起挑上搬迁。满族有“佛朵妈妈”也叫“佛头妈妈”,但祭祀的形式和内容及共供俸位置与锡伯族完全不一样。所以,寤利妈妈就成为区分满族和锡伯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祖宗匣子是一抽盖木匣,内装祖宗像,有的是用布条制作的,有的是画的男女老人头像,身子用布遮盖,根据贫富不同,有则用珍贵兽毛做眼眉,用珍珠做眼睛,供在西墙正中,在祖宗匣子傍,有一铜制圣宗佛。
海尔罕玛法 双城的锡伯族称之为“马祖宗”。供俸的位置在外屋的西南墙角,钉木板一块,墙内掏洞,里面放一木盒,盒内布上画一男人坐像,代表这家的男祖宗,因男子经常在外放牧、狩猎。海尔罕玛法被敬之为管牲口之神,每逢过节,烧香磕头,还要把全红或全黑的好马献给海尔罕玛法,其仪式是在祖宗前用酒火烤马臀部,马鸣叫则为“领性”。从此这匹马就算祖宗的马了,不准抽打,不准转卖,不准宰杀。献马时,在马背上披一妇女衣衫,意求将来妇女乘坐这匹马时不至马惊。
2、姓氏
现在锡伯族的姓,都是汉译姓。如现在的白姓,原为巴雅拉;现在何姓、贺姓、赫姓的,过去姓何叶尔;现在温姓、文姓的过去姓温都尔;现在王姓的,过去姓完颜;现在佟姓的,过去姓图克色里;现在徐姓的,过去姓苏木禄。双城现在有锡伯族姓氏20余个,每个家族都有议定的20个字,做为每一个辈数的人名用字,一辈凡一个字,从一个字就可以看出是否是本族人,并知道是哪一辈的。或许因祖先排下来的字用完,或因现代家族观念的淡薄,现在锡伯族人家给小孩取名字,已不按什么字了。
3、语言
现在双城锡伯族完全使用汉语言文字。而新疆察布查尔的锡伯族还依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有锡伯文报纸出版。
现在双城锡伯族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还能说几个单词。如阿莫(爸爸),额聂(妈妈);色不达(小米饭);呼勒哈基(酒),雅布雅布(快走),纳革(一),回勒(二);伊兰(三),对云(四)等。
第二篇:民族健身操简介
肃南二中民族健身操简介
肃南二中地处民族地区,学生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小有能歌善舞的特长,结合这一特点,把这一特长应用到锻炼身体的层面上,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另外为开发民族地区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有效地把藏族舞蹈与现代健身操有机的融合达到最终的健身效果。音乐选自藏族舞蹈音乐《欢乐的香浪节》,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悠扬,节奏感较强。也能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鲜明的藏族风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民族健身操以健身为最终目的,动作设计大方、舒展。动作中设计藏族舞蹈动作,但在表演上藏族舞的动作要与健美操的动作力度有机结合,藏族舞蹈中体现健美操的力度和幅度,从而体现操的刚硬与舒展。整套健美操以全身活动为设计,体现学生爱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间的活动中失去死板,带来活跃。
分解动作一:本动作是一个藏族舞蹈动作,以活动腿部肌肉为主,前踢腿与后踢腿相结合,达到活动腿部各个关节,以及与腰部关节的相互配合。
分解动作二:本动作是一个藏族舞蹈动作,以活动胳膊为主,左右手的伸展运动与脚步的结合,训练手与脚的相互配合,培养动作协调能力。
分解动作三: 本动作是一个健美操动作,以活动胳膊和手的关节为主,手的一张一合达到活动手部关节的目的,外加上下、前后的伸展运动。
分解动作四:本动作是一个藏族舞蹈动作,以培养左右手与脚下的相互协调为主,脚下面动的同时胳膊配合做一个肩部运动。
分解动作五: 本动作是一个健美操动作,以扩胸为主,两个胳膊带动做两个扩胸运动,拉动肩部关节。
分解动作六: 本动作是一个健美操动作,以跳跃为主,两个伸展运动与两个后踢腿相结合,活动胳膊上的各个关节的同时活动腿部的各个关节。
分解动作七: 本动作是藏族舞蹈动作与健美操动作相互穿插结合的动作,以移动的形式活动脚部关节,外加两个拉伸运动,胳膊用劲往后拉,达到活动肩部各个关节的目的。
分解动作八: 本动作是一个藏族舞蹈动作,以活动脚腕的关节为主,外加两个单臂挥手,活动肩部拉伸胳膊肌肉。
分解动作九: 本动作是一个健美操动作,以活动颈部为主,伸展运动与颈部运动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
第三篇:民族中学简介(精选)
化隆民族中学简介
化隆县民族中学始建于1983年,1993年创设民族高中部,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双语完全中学”,肩负着全县17个乡镇的“双语”教学任务,课程设置采用“藏汉双语”教学形式,高考实行“民考民”的优惠政策,汉语参加MHK等级考试。现有教职工86人,女36人,共产党员22人。汉族45人,藏族27人,回族10人,土族3人、蒙古族1人。特岗人数为12人,临聘教师2人。研究生2人,本科54人,大专29人,中专1人。共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34人,其中女465人。高中学生549人,女283人。初中学生382人,女182人。
2005年获得“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青海省教育厅、共青团青海省委授予“优秀示范家长学校”;2007年荣获完全中学教育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同年获县“平安校园”;2008年评为青海省“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先进集体”。2009年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
第四篇:民族集团简介
内蒙古民族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内蒙古民族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民族集团”)坐落在史有“塞外青城”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享有“民贸之星”盛誉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民族集团核心企业——民族商场始创于1954年,从最早的联营商店到民族商场,到民族集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企业走出了一条诚信的发展之路。由一家不足2,400平方米的国有商业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造、股票发行与上市、增资扩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和转制改革等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
民族集团始终坚持以商业流通为主业,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和酒店业等关联产业并行扩张的发展战略。集团下设内蒙古民族商场、满达商城、长乐宫百货、呼和浩特鑫源房地产、内蒙古金华房地产、满达小额贷款公司、内蒙古昭君大酒店等24家分(子)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商业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民族集团是全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贸易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成员单位;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服务业入世十周年最具社会责任企业”,“改革开放30周年卓越企业”、“金鼎百货店”、“全国重点大型商场百强企业”、“全国商业信誉企业”、“全国百家最大零售企业”、“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民族集团秉承“追求无限、创业无限”的企业精神,“真情服务、诚信永远”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资产规模、营业总收入、利税总额、员工收入翻番的发展目标,向着“突破百亿资产、创建百年老店”的双百目标不断奋进。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7号
邮编:010020
电话:0471-6600880
传真:0471-6962236
网址:http://.cn
第五篇:广西民族博物馆简介
广西民族博物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广西博物馆及文物苑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我的讲解能带给您美的感受。
广西博物馆创建于1934年,是一座省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左侧,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是一座三层建筑。
馆正面大门上方装饰的凤凰图案和蝴蝶图案线条简明色泽明朗。整座建筑造型庄重美丽大方,富有南国建筑风格和地方民族特色。馆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十个草书大字潇洒飞扬,乃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所题。
目前广西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太明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和古代铜鼓陈列。
其中有国家珍藏品152件,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石铲,汉代写有370多字的《从器志》木牍,高达115.5厘米的大铜马等。
广西博物馆以收藏铜鼓而闻名天下,目前广西发现的收藏铜鼓有610余面,该馆就搜藏了344面。是目前全国收藏铜鼓最多类型较全的博物馆。其中北流出土的一面铜鼓直径达165厘米。被誉为世界的铜鼓之王。
进入博物馆的左侧就进入了铜鼓展厅,这里收藏着从汉代到清朝各个时期的铜鼓。铜鼓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创建的历史文物。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铜鼓最早是用来作为饮具使用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铜鼓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致,逐渐演变成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常用于祭祀盟会和宴会歌舞时的礼乐器。也有作为陪葬品的。到了古代中期,铜鼓被广泛用做战争作为鼓舞士气的工具。
北流是广西出土铜鼓较多的地方,北流铜鼓的特点是高大厚重鼓面伸出鼓颈外,塑有立体青蛙,鼓声饰有云雷纹,主要制作于两汉至清代时期。被誉为铜鼓之王的北流铜鼓乃是广西博物馆镇馆之宝。
参观完铜鼓展厅后,闻名登上2楼参观民俗展厅。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族,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各有特色。
广西博物馆2楼的民俗展厅重点展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蜡染,刺绣,挑花,建筑及节日风情等。
广西民族服饰多彩多姿五彩缤纷,许多民族服饰和刺绣,挑花,织锦,蜡染以及银质首饰相结合。
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的民族饰物。壮锦是壮族妇女手工编织的,多以红色绿色为主。以凤凰为主要图案。壮锦织工灵巧技艺精湛,图案别致色泽鲜艳,坚固耐用。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