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悲鸿的介绍

时间:2019-05-13 10:1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徐悲鸿的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徐悲鸿的介绍》。

第一篇:关于徐悲鸿的介绍

关于徐悲鸿的介绍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 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学习画画、素描,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是我国伟大的爱国画家。

徐悲鸿先生不得不令人记住的故事

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很义正言辞的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

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后来一

画惊人,震惊了巴黎艺术界,从此徐悲鸿先生踏上了一位爱国主义画家的伟大道路„„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访谈录 悲兮鸿蒙君悯苍生 静兮流觞文洗万代 文| 刘晓林

„„

河流唱着歌,很快地流去,冲破所有的堤防。

但山峰都留在那里。

怀念着,满怀依依之情。

„„

—— 泰戈尔[印度]

在徐悲鸿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廖静文先生。刊出了部分作品,以表达对艺坛巨匠徐悲鸿的深切怀念以及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的深深景仰。

刘晓林:人们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艺坛巨匠,伟大的美术教肓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没有成名前,同我们现在的每个普通人一样,也在为生存而奔波。甚至,他当时的处境比我们大多数人还要差:作为家中长子,他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一切。廖先生,您编著的《我的回忆.徐悲鸿的一生》,我读过很多遍。其中,徐悲鸿先生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个人在艺术道路上的成功,是不是与其永不放弃追求有极大关系?请您结合徐悲鸿先生的一生谈一下?

廖静文:悲鸿189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这一年,甲午海战刚刚结束,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农村日益凋敝,很多人破产流亡。悲鸿家里仅仅依靠他父亲鬻字卖画已不能维持,幼年的悲鸿也要跟着父亲参加劳动。13岁时,家乡发生水灾,他随父亲外出谋生。6年后,悲鸿的父亲病逝。他决心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来到了上海。不像现在,那时找一份工作是很难的事情。数次希望,几次破灭。沦落上海的苦闷,找不到工作的烦恼,饥寒交迫„„这一切,使得悲鸿濒于绝望,面对着滚滚不息的黄浦江他一度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时,他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帮助过他的人,想到了自己的理想„„。人,关键时挺一下,就过来了。否则,不会有日后悲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29年由蔡元培先生推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以复兴中国艺术为己任的悲鸿,提出了革新的主张。尤其在用人方面,他也不墨守陈规,以“一口反万众”的坚定态度聘请了白石老人为教授。白石老人也曾在一首诗中提到“草庐三顾不言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悲鸿一生中,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是决对不会放弃。1947年所谓“新旧国画论战”中,我也劝说过悲鸿离开北平,他说:“走就意味着妥协,而且不管我到什么地方,都会有斗争。为了中国美术的发展,我必须走这条艰难的斗争道路”。

刘晓林:永不放弃成就了徐先生和他的艺术,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包括身体。据说,在法国求学时,他为了观摹比较名作,有时甚至整日不进饮食,以致于患了终身不愈的肠痉挛症。

廖静文:1921年,巴黎举办全国美术展览,陈列了法国当代的很多优秀作品。对悲鸿来说,决不放过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开幕的当天,他看了整整一天。走出会场进,发现已下起了大雪。饥饿和寒冷的袭击,使得他险些摔倒在雪地里。从此,悲鸿患上了肠痉挛症。他在一幅素描稿上写道“人览吾画,焉之吾之为此,乃痛不可支也”。

刘晓林: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开创者、奠基人,徐悲鸿先生画过一幅传世名作《九方皋相马》。我想,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创作这幅作品时,他是在抨击当时的人才体制,呼唤更多伯乐。通观徐悲鸿先生的一生,会发现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常常是以伯乐的身份出现。他发现的很多“千里马”,如果列个名单的话,上面会有多少人?

廖静文:这个名单太长了:白石老人、傅抱石、蒋兆和、吴作人、黄胄、田世光、吕斯百、王临乙、沙耆、赖少其、冯法祀„„。在悲鸿看来,如果发现有才能的人,不帮助他们,那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如果自己力量办不到了,还要求助朋友。用自己的作品打通“关系”,是常有的事。傅抱石、吕斯百、王临乙等人出国留学,悲鸿都是用这种办法。悲鸿在展览中,为白石老人的作品订价比自己作品的价位还要高,并标明“徐悲鸿制定”。悲鸿对民间艺术家也相当重视。1931年,他在旅游八大山人隐遁的地方——“青云

谱”时,发现供奉的几座木雕像栩栩如生。在朋友的陪同下,拜访了范振华先生。后来,他也拜访过天津泥人张的后人,亲自购买他们的作品。另外,悲鸿也专门为他们写了推荐文章。

在北平国立艺专,悲鸿会收到很多陌生、热爱美术的青年的来信。我生活在他身边,看到他担任的职务和教学工作已十分繁重,身体又有病,劝他不必亲自回复这些信件,由秘书代劳就可以了。悲鸿经常这样说:“你不理解年青人的心,如果是我亲笔回信,即使写得简短一些,也会给人很大鼓舞,年轻人是需要人鼓励的,特别是那些不能进入美术学校的而有才华的青年,我更有义务关心他们”。悲鸿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了一生。

刘晓林:徐悲鸿先生对于人才、艺术等方面的态度,是不是源于他的包容?我一直认为,成为艺术大师的因素很多。如果选首要因素就应该是包容。他博大的胸怀,使得他做了很多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比方说,他对张大千先生评价“五百年来一大千”。在一定程度上,他为整个美术界,甚至整个文化界做了一种表率,那便是“同道更是朋友,艺术家更应相惜”。

廖静文: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不包容,是很难做到进步,做到真实的。发掘人才,前面已经提到很多了。我主要说一下包容对于一个人艺术方面是多么的重要。在艺术观点上,悲鸿始终坚持既要“致广大”,也要“尽精微”。西方艺术的素描造型,东方艺术的写生意境,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在艺术上讲,都是很重要的。1918年,在如何对待我国美术遗产的态度上,悲鸿当时就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既反对泥古不化,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主张继承古代绘画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绘画中的优秀技法,来丰富我们民族的现代绘画。

包容也影响了悲鸿的艺术收藏。很多人都知道悲鸿珍藏着他视若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八十七神仙卷》是谁画的,人们无从考证,只知道是唐朝时期的作品。只认作品不认作者,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悲鸿却这样做。为什么?只有包容才会使一个人的判断标准更接近客观。作品的好坏,艺术水准是第一位的。

刘晓林:徐悲鸿先生留学国外,经大雕塑家唐泼特先生介绍,追随法国国家画会领袖达仰.布佛莱先生学画。期间,他先在各大博物馆仔细观摹西方艺术的精华及比较他们与东方艺术的不同处。数月绝笔不画。弗拉孟、德拉克洛瓦、伦勃朗、康普、鲁本斯等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经过长达8年之久的勤奋学习和钻研,徐悲鸿先生带着精湛的绘画技法和广博的艺术知识,回到了中国。跳出某个范围,站在一个制高点看问题,是他伟大之一。例如:他已拥有了相当西方绘画技巧,但没有象大多数的留学国外的画家那样跳不出西方的艺术语言、艺术模式,而是一直没有脱离生活,没有脱离大众,更没有脱离传统。他作品中民族性的贯穿如此之强,这是徐先生有别于其他艺术家很重要的一点,对现在从事美术工作的人来说具有相当的启发。

廖静文:悲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感情在里面。《巴人汲水》、《巴之贫妇》、《村歌》、《漓江春雨》等都是生活性很强的作品。另外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反映我们民族精神的。悲鸿画的奔马、雄狮已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化身。

《田横五百士》、《徯我后》、《愚公移山》等作品当时鼓舞了很多民族同胞。这些作品象无声的语言把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凝聚在了里面,把人们内心里面积压已久的情感全渲泻了出来。好的作品具有好的艺术语言,艺术技巧是最基本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生活、有感情。好的艺术品是不仅仅作为欣赏的,它是可以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是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的。

悲鸿还画了一部分自写,大多抒写了他对国难的担忧和对光明的憧憬。有一幅,他站在两棵巨大的松柏下,遥望远方,脚下是乱石、流水、幽兰。上面题着:乱石依流水,幽兰香作威。遥看群动息,伫立待奔雷。

刘晓林:谈到徐悲鸿先生的作品,没有脱离生活,没有脱离传统时,再顺便插一句,其实他本人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恩图报,在他身上表现得如此强烈。求学时,为了纪念两位帮助过自己的黄先生,曾经一度改名为“黄扶”(纪念黄震之、黄警顽两位先生)。

廖静文:悲鸿一生中,受到不少的帮助。尤其是年轻时,得到的帮助更多。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悲鸿来说,这一点他做得很好。为了营救好朋友田汉先生,他和宗白华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走。这样的事情,放在什么年代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刘晓林: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甚至整个中国美术史上,就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对美术史的推动等方面综合而言,如果推选一人的话,徐悲鸿先生绝对是不二人选。我个人觉得研究徐悲鸿先生,仅从艺术方面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

廖静文:有两点,悲鸿能做到是很不容易的。

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依靠个人力量到世界各国举办展览,进行国际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悲鸿 在意大利米兰办展时,该展的纪录片在意大利全国放映,被誉为自马可.波罗之后最重要的文化交流。前苏联爱米塔博物馆还专门成立了中国绘画的展室。《在全欧宣传中国美术的经过》一文中,有这样的话:“„„吾于展览会一切接洽,在内在外,绝对未用政府名义„„”。

二、自始至终,尽最大可能帮助了很多人,与同时代的艺术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尤其是为中国美术界培养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推动了中国美术史的进程。

刘晓林:在徐悲鸿先生纪念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讲话中指出,徐悲鸿先生的作品表现了热爱祖国,他在解放以前即参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人们在提到徐先生的巨大艺术成就时,对于他为国家做的一切也是不应忘记的。

廖静文: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筹款捐助流离失所的难民,也为了宣传抗战,悲鸿多次到国外举办筹赈画展。画展结束后,他就把卖的全部画款,捐给国家救济难民。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悲鸿作了国画《雄鸡》,上面题着“雄鸡一唱天下白”以此唤醒民众来拯救自己的国家。1945年,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并拒绝为国民党高级官员画像。在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前夕,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急电北平的各大院校南迁。悲鸿亲自主持校务会议,以校长的身份第一个发言,提出了决不迁校的主张。

刘晓林:1954年10月10日,徐悲鸿纪念馆开馆,馆址在您和徐悲鸿先生的住宅东城受禄街16号,后来又迁至新街口北大街。从建馆到现在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50多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如此漫长又是极其重要的。在半个多世纪里,徐悲鸿纪念馆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您作为纪念馆的负责人,为了纪念馆的更好发展,更好继承和保护祖国的传统文化做了很多工作。请您简要谈一下?

廖静文:悲鸿去世后,我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许多函电,对我表示亲切慰问。正是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和鼓励,使我重新振作起来。我按照悲鸿嘱托把他留下的大量遗作和珍贵收藏全部交给国家。1953年12月,悲鸿的纪念会和遗作展同时在北京举行。周恩来总理在观看展览时,说:“成立徐悲鸿纪念馆很好,要好好保护这些作品”。1954年9月26日,在悲鸿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纪念馆建立了。周总理亲自题写了《悲鸿故居》匾额。悲鸿生前由于工作繁忙,最后二十年没有回过家乡。1956年,我回到悲鸿的故乡宜兴,祭扫了悲鸿父母的坟墓,了却了悲鸿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文革期间,徐悲鸿纪念馆因修建地下管道而被拆除了。我又陷入茫茫痛苦中。在周总理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关怀下,1983年1月徐悲鸿纪念馆的新馆在新街口北大街又建成了。

悲鸿生前对我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应当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我也没有做什么。唯一做的就是把悲鸿留下的作品尽了最大的努力保护好。有的作品,尤其是油画,放的时间长了,作品表面的颜料会脱落。这样,我就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将它们修复好。有一些很大的作品,修复起来难度很大,费用也很高。

刘晓林:有报道说,您为了保护好作品,甚至到国外请专家来修复?

廖静文:悲鸿留下的作品,都是国家的财富。不能让这些作品,因为我的原因受到任何损坏。

采访进行2个多小时,廖静文先生因身体原因,断断续续、时说时写,完成相当不易。有很多问题来不及细谈。例如生活中幽默的徐悲鸿先生,廖静文先生书法上显为人知的艺术成就。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何需哀吾生之须庾,何需羡长江之无穷。永恒的艺坛巨匠徐悲鸿,永远值得尊敬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

附文 不得不提的几件事:

一、童年的徐悲鸿,随父亲外出谋生。为了给靠卖茶水为生的妇女索回赔尝,被茶馆老板用一只茶杯打在他的头上。从此,他的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二、为了替父亲医病,徐悲鸿卖掉了家中一切能变卖的东西。在应邀参加乡亲的婚礼时,母亲给他缝制了一件新绸衫。没想到,婚宴上被一老人的香烟燃着了绸衫。从此,他再未穿过绸衣。

三、在南京时,李济深先生听说徐悲鸿爱吃枇杷,便常派人送上。后来,徐悲鸿在《枇杷》上题“每逢佳果识时节,当日深交怀李公”。

四、采访廖静文先生时,我在纸上写“您平时是不是每天都来徐悲鸿纪念馆”?廖静文先生写“现在身体不好,每天早上吃完药,就来上班。住得比较远,经常晚到”。

五、在采访时,徐悲鸿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不时拿着单据请廖先生签字。只要是跟徐悲鸿纪念馆有关的事,她都十分清楚。原创:转名流网

1895年(光绪年间二十一年 乙未)1岁

7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qǐ)亭桥镇。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画。母亲鲁氏从事家务。徐悲鸿为家中长子,原名寿康。

1901年(光绪年间二十七年 辛丑)6岁

从父识文断句。

徐悲鸿1902年(光绪年间二十八年 壬寅)7岁

开始执笔学书,每日挥毫涂写,兴趣盎然。

1904年(光绪年间三十年 甲辰)9岁

已读完《诗》、《书》、《易》、《礼》和《左氏传》等书目。正式从父习画,每日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开始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

1905年(光绪年间三十一年 乙巳)10岁

帮父亲在不重要的画面上填彩敷色。岁末时,能够帮乡里人写春联。

1908年(光绪年间三十四年 戊申)13岁

随父辗转于邻近的乡村镇里,卖画为生。

1912年(民国年间元年 壬子)17岁

独自到上海卖画,并想借机学习西画,以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

1914年(民国年间三年 甲寅)19岁

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返回故乡并开始在彭城中学担任图画教员,同时在始齐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教习图画。

1915年(民国四年 乙卯)20岁

再次到上海。在黄警顽、黄震之的扶助下研习法、德文。结识画家周湘、高奇峰、高剑父等人。

1916年(民国五年 丙辰)21岁

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犹太人哈同的“哈同花园”创作仓颉像,获得高额报酬。结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并在书画上深受康氏影响。

1917年(民国六年 丁巳)22岁

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回国后应蔡元培之邀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结识著名文人陈师曾。

1918年(民国七年 戊午)23岁

争取到公派赴法留学的机会。与鲁迅会晤。

1919年(民国八年 己未)24岁

3月,携夫人蒋碧薇赴法留学。5月抵巴黎,入徐梁画院进修。后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接受正规的西画教育。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25岁

拜法国著名画家达仰为师。

1921年(民国十年 辛酉)26岁

离开巴黎,转至经济萧条的德国柏林,问学于画家康普。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27岁

从学于康普的同时,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常去动物园画各种动物,以提高写生能力。

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28岁

返回法国巴黎继续学习。5月,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徐悲虹-雄狮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29岁

未接到北洋政府发放的学费,生活窘迫,胃病复发。绘画技法日臻成熟。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乙丑)30岁

与游历法国的黄孟圭结伴,途经新加坡回国。田汉在上海举行“消寒会”,向文化界人士介绍和举荐徐氏及其作品。

1926年(民国十五年 丙寅)31岁

春日,返回法国。夏季,至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在此临摹艺术大师约斯坦的《丰盛》,受益匪浅。自感这一年是创作最多的一年,其中不乏得意之作,如油画《箫声》、《睡》等。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丁卯)32岁

先后游历了瑞士及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等地,观赏到众多名家画作。5月,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展出其作品9件。秋,抵达上海,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戊辰)33岁

1月,与田汉、欧阳予倩组织“南国社”。在上海成立南国艺术学院,担任绘画科主任。2月,应南京中央大学的聘请任艺术系教授。10月,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年底辞职。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己巳)34岁

专职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美展汇刊》上连续发表《惑》、《惑之不解》等文章,批判了欧洲美术界的现代形式主义艺术流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提倡绘画的写实性、创新性。

1930年(民国十九年 庚午)35岁

完成油画《田横五百士》。夏,在江西南昌走访民间木雕艺人范振华。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辛未)36岁

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个人画展。完成《九方皋》第七稿。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37岁

在参照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画“六法”论的基础上,根据西洋绘画的艺术法则提出了在素描创作上应遵循的“七法”。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38岁

完成油画《徯我后》。应法国国立美术馆之邀前往巴黎举办中国近代绘画展。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39岁

游历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等历史文化名城。至德国柏林、前苏联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等地举办中国近代画展,宣传中国传统绘画。此次欧洲之行,在法、比、德、意、苏共举办展览7次,在各大博物馆、大学中成立四处“中国近代美术展览室”。这次中国近代绘画的欧洲巡礼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宣传了中国绘画艺术。8月,返回南京。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40岁

捐献作品及收藏,拟在广西桂林独秀峰下建一美术馆,由于全国抗战爆发,未能实现。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41岁

与汪亚尘、颜文梁等人组织画会“默社”。创作《逆风》、《沉吟》、《柳鹊》等画作。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42岁

在香港、广州、长沙等地举办画展。在香港购得视为自己生命的宋人画《八十七神仙图》卷。10月,随中央大学内迁赴重庆。创作《巴人汲水》。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43岁

继续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接受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邀请筹备赴印办展览。10月,携大批作品离开重庆。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44岁

在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在印度国际大学举办中国近代画展。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45岁

继续在印度逗留,与泰戈尔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加尔各答举行作品展。完成中国画《愚公移山》。

1941年(民国三十年 辛巳)46岁

由印度回国,途经槟城、怡保、吉隆坡等地,举办画展,并将几年来卖画所得近10万元美金全部捐出用于抗战救灾。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47岁

在云南保山、昆明举办画展。至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在重庆磐溪筹备成立中国美术学院。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48岁

继续主持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在重庆举办画展。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49岁

因长期过度疲劳,患严重的高血压及慢性肾炎,在中央医院治疗7个月,作品锐减。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50岁

与蒋碧微女士离婚。大病未愈,仍坚持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在郭沫若起草的《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主张废除国民党的***。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51岁

1月,与廖静文女士结婚。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招纳吴作人、李桦、叶浅予、冯法祀等一批有才华的进步美术家执教。担任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52岁

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等重要文章。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53岁

与夫人廖静文拒绝随国民党南迁,团结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保护学校。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冯法祀等人成立综合性艺术团体“一二七艺术学会”。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己丑)54岁

出席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的全国委员、文联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协委员。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50年(庚寅)55岁

在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为战斗英雄画像。为创作《毛主席在人民中》画了大量速写和构图。

1951年(辛卯)56岁

抱病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7月,患脑溢血,半身不遂。

1952年(壬辰)57岁

抱病卧床一年有余,脑溢血病症尚未完全消除。自9月起,加强身体锻炼。

1953年(癸巳)58岁

抱病指导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工作,为结业班的学生讲课,为教员油画和素描进修小组上课。为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画《奔马》。9月23日,担任第二次文代会执行主席,脑溢血症复发。26日晨,逝世于北京医院。周恩来总理前往吊唁。入葬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自幼习画 艰难求索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徐悲鸿从日本归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在京期间,相继结识了蔡元培、陈师曾、梅兰芳及鲁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旅欧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技融中西 名垂画史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他参与了田汉、欧阳予倩组织的“南国社”,积极倡导“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国精神”。他陆续创作出取材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徯我后》,表达苦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除此之外,还创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现实题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题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动物题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担任政务、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满腔热情地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为战斗英雄画像,到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为劳模、民工画像,搜集一点一滴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不幸的是,这一切艺术活动因画家过早地离开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鸿的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素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在早期中国油画家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鸿。在素描方面,徐悲鸿成绩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绘画训练的习作,为他的国画和油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又是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艺术品。其一生中,仅画人体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鸿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他是国画创新的艺术实践者,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第一个把欧洲古典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制了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以人们熟知的画家的马画为例,从这类作品中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物象局部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 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群马》

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

《九方皋》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耶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其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史记?田儋列传》原文这样记载:“„„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遂自刭。„„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文末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可见徐悲鸿作此画是受太史公的感召。

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的气概,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

田横五百士 人群右下角有一老妪和少妇拥着幼小的女孩仰视田横,眼神满含哀婉凄凉,其雕塑般的体积,金字塔般的构架无疑使我们想起普桑、大卫的绘画。普桑喜用的红、黄、蓝三原亦在徐的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突出了田横与青年壮士之间的对答交流。背影衬以明朗素净的天空,给人以澄澈肃穆的感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是德国古典病态学家温克尔曼所提倡的艺术格调。

欣赏徐悲鸿的画时,会发觉画中人物伸展的手臂、踮起的脚尖、前跨的腿、支立着的木棍、阴森锋利的长剑构成了一种画面节奏,寓动于静,透出一种英雄主义气慨。在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艺术之风的中国,徐悲鸿坚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立场,借历史画来表达他对社会正义的呼唤,这些犹如黑夜中的闪电划亮天际,透出黎明的曙光。

《负伤之狮》

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现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画家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就空间布局,他作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背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翠叶修篁。

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并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可以说,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名 称 作 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悲鸿绘集》 徐悲鸿绘 中华书局 民国十九年

《悲鸿画集》 徐悲鸿绘 中华书局 民国二十一年

《悲鸿近作》 徐悲鸿绘 中华书局 民国三十年年

《悲鸿素描选》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3年

《画家徐悲鸿》 黄苗子著 北京出版社 1957年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8年

《徐悲鸿的油画》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0年

《徐悲鸿:1895—1953》 范曾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2年

《徐悲鸿——中国近代写实绘画的奠基者》 谢里法 蒋勋著(台湾)雄狮图书公司 1980年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年

《徐悲鸿画集》(第一册·中国画部分)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研究》 艾中信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彩墨画》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

《徐悲鸿一生》 廖静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年

《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年

《徐悲鸿画集》(第二册·中国画部分)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4年

《徐悲鸿画册》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徐悲鸿研究》 艾中信 上海美术出版社 1984年

《悲鸿画选》 徐悲鸿绘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5年

《笔下千骑:绘画大师徐悲鸿》 郑理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鸿年谱》 李松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鸿的故事》 郑理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年

《徐悲鸿传记资料》 朱传誉主编(台湾)天一出版社 1985年

《我与徐悲鸿》 蒋碧微著 岳麓书社 1986年

《徐悲鸿画集》(第三册·素描部分)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6年

《徐悲鸿评集》 王震编 漓江出版社 1986年

《徐悲鸿艺术文集》 徐悲鸿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1987年

《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 [苏]波斯特列洛娃(苏联)科学出版社 1987年

《徐悲鸿画集》(第四册·素描部分)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7年

《巴黎岁月——徐悲鸿早年素描》 徐悲鸿绘(台湾)艺术图书公司 1988年

《徐悲鸿画集》(第五册·素描部分)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徐悲鸿画集》(第六集·油画部分)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8年

《徐悲鸿油画集》 徐悲鸿绘 冯法祀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

《世界名人传记——徐悲鸿》 李荣胜编著(香港)新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88年

《艺术大师徐悲鸿》 金山著(台湾)雄狮图书公司 1990年

《徐悲鸿研究》 王震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鸿年谱》 徐伯阳 金山编(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鸿藏画选集》(上卷)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

《徐悲鸿藏画选集》(下卷)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

《徐悲鸿在南洋》 杨作清 王震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傲骨铮铮的画家——徐悲鸿》 李伟科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中国现代名家画谱·徐悲鸿》 徐悲鸿绘 徐庆平著文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年

《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徐悲鸿作品选集》 张瑞林主编 徐悲鸿绘 古吴轩出版社 1993年

《徐悲鸿的艺术世界》 王震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年

《徐悲鸿书信集》 王震编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徐悲鸿廖静文》 廖静文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5年

《徐悲鸿评传》 王泽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

《悲鸿画集——纪念徐悲鸿一百周年诞辰》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年

《美的呼唤》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5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5年

《纪念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展刊》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徐悲鸿卷》 中国艺术大展组织委员会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5年

《徐悲鸿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 王震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悲鸿》 刘建平穆美华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出版 1996年

《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丛书·艺术家·徐悲鸿》 郑理编著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年

《中国艺术大展作品全集》(徐悲鸿卷)徐庆平大展组委会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7年

《中国名家法书·徐悲鸿》 许礼平苏士澍主编 文物出版社 1997年

《中国巨匠美术丛书·徐悲鸿》 刘曦林著 文物出版社 1998年

《筚路启艺林·徐悲鸿》 董德兴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年

《中国素描经典画库·徐悲鸿素描集》 徐悲鸿绘 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8年

《走进艺术大师生活丛书·徐悲鸿》 李晓杰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

《中外著名艺术家的故事·徐悲鸿》 水真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

《徐悲鸿艺术随笔》 王震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徐悲鸿画论》 裔萼编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艺术大师丛书·徐悲鸿》 徐建融著 古吴轩出版社 1999年

《徐悲鸿与读书》 李钰玲编著 明天出版社 1999年

《筚路启艺林——徐悲鸿》 董德兴著(香港)中华书局公司 1999年

《徐悲鸿的青少年时代》 王连敏 赵琳琳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大师谈艺丛书·徐悲鸿谈艺录》 张玉英编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0年

《徐悲鸿艺术文集》 王震 徐伯阳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年(重印)

《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徐悲鸿》 谢小铨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一生:插图珍藏本》 廖静文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绘画全集(第一卷)——艺术·生平·论述》 王庭玫主编(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绘画全集(第二卷)——油画·素描作品》 王庭玫主编(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绘画全集(第三卷)——中国水墨作品》 王庭玫主编(台湾)艺术家出版社 2001年

《徐悲鸿与读书》 李钰玲编著(台湾)妇女与生活社文化事业公司 2001年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一代画师徐悲鸿》 孟校丹编著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2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徐悲鸿作品精选》 徐悲鸿绘 天津杨柳青画社 2002年

《鉴识徐悲鸿》 潘深亮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2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画集(素描画稿油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年

《艺坛巨匠:徐悲鸿画集(中国画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年

《中国名画家全集(近现代部分):徐悲鸿》 陈传席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

《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徐悲鸿》 庄庸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年

《中国书画家经典作品集·徐悲鸿十二生肖册》 王骁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究会论文集 范保文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徐悲鸿(上)·中国画》 徐悲鸿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徐悲鸿——478幅作品堪比大师作品全集》(上下册)紫都 霍艳文编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

《徐悲鸿艺术世界》 沈培新主编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画集》 龚继先主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画集》 徐悲鸿绘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著 九州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文集》 王震编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5年

《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徐悲鸿卷》 杨新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05年

《现代书画投资·徐悲鸿卷》 史树青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5年

《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徐悲鸿》 徐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生平与作品鉴赏》 紫都 霍艳文编著 远方出版社 2005年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第二篇:综述 徐悲鸿

浅谈徐悲鸿的生平

摘要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徐悲鸿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作品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愿望。他在素描、中国画和油画技法上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先导,并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徐悲鸿坚持写实、坚持描写生活的主张,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在和各种形式主义的斗争中,他基本上能坚持正确的立场。他在绘画理论上发表的不少精辟的见解,也是祖国画论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关键词:徐悲鸿;绘画技法;艺术实践;崇高;悲天悯人

一、徐悲鸿的传略

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诞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岂亭桥镇一个江南水乡的么清寒人家。其父徐达章是一位自学起家的画师,无师承也无拘束,热心于描绘真实的人物和乡间的山水,自谓“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徐达章印语);这样的思想和行为,给幼年的徐悲鸿以深刻的影响。徐悲鸿六岁随父读书,九岁在父亲的督导下学画,十三岁始随父辗转于乡里卖画,开始踏上了作画人生的旅途。

1912年,徐悲鸿独自赴上海卖画,并欲学习西画而未能实现。因父病重,不得已回到家乡,在家乡的三处学校担任图画教师,以负担全家的生活。不久,父亲以及他新婚的妻子相继去世,其人生旅途益加艰难。1915年,二度进上海谋生,却处处碰壁。在此期间,他得到留学日本的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及油画家周湘等人的帮助和指点;又得到康有为先生的教诲,康氏“卑薄四王,推崇宋法,务精深华妙”的艺术观点也影响了他日后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他在上海亦会在法国天主教主办的震旦大学学习法语,以便赴法国留学。其间,他与蒋碧微的邂逅和爱情的萌芽为其困顿的生活点燃了新的火花,并于1917年偕蒋碧微悄然离开上海,搭上了开往日本东京的海伦。他们于当年回国,并由此转赴北京。次年,结识了蔡元培先生和鲁迅先生,应蔡元培邀请担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从此进入了生在萌动的新文化运动的世道潮流。

1919年,徐悲鸿留学法国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3月,他偕蒋碧微启程,5月14日抵达巴黎,初入徐梁画院学素描,继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入弗拉芒格画室。闲暇课余,他就到各大博物馆去临习名家油画,并比较研究其画风,尤其提香、利贝拉、库尔贝等人的油画最令其倾心。

1920年,徐悲鸿小游瑞士又返回巴黎,识柯洛的门生达仰,于是每星期日又入达仰画室求教,因而画艺日进。此时,他已由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弗拉芒格的素描班升入油画班。油画材料的昂贵迫使他在两人共用一人留学经费的窘况下继续不断厌缩生活的开支,少餐忘食的结果,致使其罹患肠痉挛,但他仍坚持作画。就在这一年,在国内出版的《绘学杂志》第一期(1920年6月)上海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提出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等主张。

1921年夏,国内中断了留学生经费。为生计,徐悲鸿转赴德国,从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深造。在此,他接触了杜勒、霍尔班、曼哲而等大师的原作,临摹过林布兰的作品,眼界又为之大开。在这段拮据的生活中,徐悲鸿仍不忘购置美术典籍,观赏歌剧,反自以为是平身最得意的快乐时光。

两年后,徐悲鸿回到巴黎继续就学,在达仰的指导下,油画和素描人体渐臻精致。1923年,这位东方靴子的油画《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展,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虽获得了荣誉,但学费时断,不得已半工半读,艺术上的欢快就这样时时伴随着疾病的折磨和穷愁,故时时有“兴穷相终始”之叹,也时时有“困而知之”的感悟及艺术上的突破。1925年他转道新加坡回国。但他又很快返回欧洲,相继赴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考察,研究鲁本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并从事新的创作。1927年,徐悲鸿九件作品再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这位游欧八年的东方学子展示了他的成绩和掌握了西画技巧的才能。是年4月,他带着满腹西学,返回了日夜思念的母土。

1928年,这回国的第一年,就使徐悲鸿忙碌不堪。1月,与田汉、欧阳予倩组办南国社,担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2月,又应聘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往返于沪宁之间兼事两校教学,并开始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的创作。不久辞去南国艺术学院教职,移居南京。10月,应聘出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致力于教学改革,并聘齐白石为教授。齐白石会曾赠画于徐,题画诗中有云“江南顷胆独徐君”。

三十年代初,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同时也是创作油画和国画,且都是巨幅的大构作品。他以游历写生的作画方式,以引进西方画和改革画的胆识,为当时的中国画坛开拓了一条新道路。

1933年1月,他自筹经费,够国内名家佳作,偕蒋碧微二度赴欧,创办中国近代绘画展览。此行,历时一年八个月,展出七次,国外成立了四处中国近代美术专室,为弘扬中华民族之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4年他游欧归来,相继创作了《漓江春雨》、《鸡鸣寺道中》等名作1939年至1942年间,他又相继在新加坡、印度、槟榔屿、吉隆坡怡宝等地举办画展,卖画所得近十万美元全部捐献,以救助苦难的同胞。就在这祖国生死存亡的为难岁月中,他于蒋碧微之间的关系,终在分居七年之后,以离婚收场。

1940年,徐悲鸿在印度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他于世界著名诗人泰戈尔多次画像,经泰戈尔的介绍也为生雄甘地作速写像,并于印度大吉岭完成了构思已久的巨作《愚公移山》,讴歌了我国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不畏艰难的卓绝精神。

1943年,忧愤悲伤中的徐悲鸿在生活上由来新的转机。新成立的中国美术学院招收的图画管理员廖静文来到徐悲鸿身边,成为他以后半生志同道合的伴侣,也成为他画笔下新的人物描绘形象。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第二年,兴奋不已的徐悲鸿偕廖静文乘舟东下回到南京,转道上海赴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并被推为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在艺专教学的这段时间,他主张五年制国画专业学生应接受两年素面训练,以期建立新中国;终于在传统文化氛围甚浓的北平艺坛,打开了一条新路,并和他的友人、学生以一起努力,形成了画坛上的徐悲鸿学派。

1949年之后,他曾到山东体验生活,并准备再创作《当代愚公》,可惜疾病再次向他袭来,脑溢血迫使他数月卧床不起。1953年春,他病体略有好转,便又提笔挥写奔马,为学生讲课。9月23日,他从早到晚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担任执行主席,不幸脑溢血复发,26日凌晨逝世于北京医院,享年仅五十八岁。其家属根据徐悲鸿的遗愿,将他千余件的作品和大量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均珍藏于徐悲鸿纪念馆中。

二、徐悲鸿的作品分析

《田横五百士》此画是徐悲鸿留学欧洲回国后的第一件油画巨作,也是平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幅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取决于《史记》有关记载。汉高祖统一中国后,田横依然终于齐国,偕战友五百人困守于一个孤岛。汉高祖深恐他们再聚集谋反,遂招降,并许愿封侯,如不从招,则全部消减。田横为保存这五百人的性命,带部下二人赴京城,在离城三十里时自刎,嘱部下以其头见汉皇。高祖嘉其忠烈为之厚葬,葬时,田横带去的两个人亦自杀于田横墓穴。后来这些人听说田横自杀,便一起蹈海身亡。司马迁深为他们这种高节、义气及誓死不屈的精神而感叹,并言“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徐悲鸿有感于现实中人毫无田横的气节,也因司马迁的感慨而感动,遂构思、创作此画,两年有余,完成了这件作品。

《田横五百士》的画面整个调子是凝重沉闷的,因为画家给田横的长袍施以暗红色,遂使整个情调由悲咽转为壮烈。测光,使人物有着强烈的明暗,而强化了整体的力感。刚刚从欧洲游学归来的徐悲鸿,不仅受到西方古典主义的启示,通过历史故事表达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也调动了他所学到的油画技法、写实传神的技巧,塑造了数十位神情各异的人物,又统一于这悲剧的共同气氛之中,向国人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在现在应有的创作态度,也展示了一个中国人把握西方艺术语言的潜在能力。

1930年,徐悲鸿完成《田横五百士》之后,又开始构思另一幅油画巨作《徯我后》。此画故事据《尚书》所载,阐述商朝末年,在纣王暴虐统治下的人民盼望能有英明的仁君来将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得以苏息安定,而发出“徯予后,后来其苏”的呼声。这当然也是那个时候多灾多难的中国人的愿望。画家深深的体察到了人民的这种心声,借古喻今,乃萌生此画的构想

他几度变易草图,最后选定以一位老师老农引颈翘望苍天的动作行为中心情节,引发出男女老幼十位人与之相呼应的动势和情绪。他们不懂像画面所描绘的那样在大旱之年盼望有一场甘雨来湿润干涸的田地,也盼望有一位明君能把他们从苦难的境遇中解救出来。画家继续运用了《田横五百士》那种较强的明暗对比和粗狂的笔触,塑造了悲苦饥饿的农民的形象,而且更直接以几位裸体人物骨瘦如柴的情状,进一步加深表现出灾难对于人的摧残的悲剧。几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和怀抱着两个待哺幼子的母亲在画面上的突出表现,不但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同时也将画家悲天悯人的那种精神感染力透露无遗。他还注意刻画了一株衰败的枯柳,一头不得在水中游戏的水牛,用宽大的笔触、厚重的色块描绘了人们脚下干裂的土地,以点彩般的手法表现那片似阴无雨的天空,将悲难的百姓置于一个与画面主题相统一的环境之中。整个画面的色调灰冷深沉,几乎没有一点暖红的色彩,悲剧气氛的笼罩甚浓。而作者愈是强化这种悲剧气氛,也便愈强化了“徯我后”的主旨。

徐悲鸿时常以自己的亲人为模特儿,与其作肖像,或加一点生活情节,构成一件很有趣的作品,留学法国期间,他几度以陪伴在其侧的妻子蒋碧微为描绘对象,1926年的作品《箫声》便是其中之一。此间,徐悲鸿的油画写实技巧已有相当的进步。自谓“是几丙寅,吾作最多,且时有精诣。”《箫声》亦是这一年的得意之作。他将画中人安排为侧向,从而使吹箫的动作得到了生动的表现。画家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以为青年女子柔润的肌肤和明亮的眼睛,注意刻画了执萧的双手优美的姿势,在侧逆光的情境下冷暖关系的变化和巧妙运用,仿佛能令人感触到吹箫人血液的流动。衣服和背景,则用较大的笔触和简练的笔法来表现,衣褶和树干流露出中国画的笔意,使全画更富有东方情调。画中人惆怅的情绪,背景上如同江南水乡般的景致—一株秋柳,两只翔鸥,再加上黄昏色调的天空,使全画笼罩在淡淡的思乡哀愁中,传达出箫声里哀婉的情感。

三、徐悲鸿的绘画思想

徐悲鸿以素描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古典文人绘画的造型方向,为现代写实绘画的兴起铺设了技术、技巧和观察方法的桥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画论史方面深有研究的陈传席教授在《中国绘画理论史·后记》中指出:“中国画的理论固然多,然使中国画产生巨大改观的只有五次。其一是顾恺之的‘传神论’,其二是宗炳的山水画论,其三是苏轼为中心的宋代文人画论,其四是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其五是徐悲鸿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他认为,“六法论”的地位也许更高,但并未对中国画产生质的改观,而“传神论”使中国画进入自觉境界,改变了汉代以前绘画只取大势而向深刻精微发展;宗炳把山水和“道”联系起来,决定了中国画的精神特质;苏轼及宋代文人画论,使中国画由画家为主变而为文人写意画为主;董其昌南北分宗强化平淡反对刚硬使中国画走向阴柔乃至萎靡;徐悲鸿“素描为基础论”改变了以临写古人基本上勾线平涂的形式,决定了中国画的生命和形体,其影响之大是不可否认的。在大家所熟知的水墨画马中,徐悲鸿用准确的解剖结构,用顶逆光照和明暗光影效果表达,将传统水墨画与素描画法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徐悲鸿用线画马,准确捕捉形体的转折结构,笔气贯通,自然洒脱,既有对传统的“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之笔墨,无不始于而终于此”的手法的继承,又在有限的画面上使物象具备透视、立体和质感。他把西画的写实手法融于中国国画的技巧之中,把西方的素描因素引入中国画,把西画细节描绘和色块的运用融于中国画,把西方的光线运用和画面的色彩表现用于中国,正是因为它遵循“拿来主义”,准确地实现了中西文化的相融和对接,使他的国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独树一帜。

四、小结

徐悲鸿在他五十八年的生涯中,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由于他的出身贫穷,是她从少年时起,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憎恨,而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他铮铮的傲骨,对反动统治者的威胁利诱从不动摇;他又又诚挚的感情,对于广大群众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寄以深切的光坏。他常常以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他的一生,是一个正直的艺术家的光明磊落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范曾.徐悲鸿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2]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插图珍藏版)[M].济南:山东书画出版社,2001.[3] 王震 著.徐悲鸿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1 [4] 杨先让著.徐悲鸿[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5] 杨作清.王震著.徐悲鸿在南洋[M].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2 [6] 郑理 著.徐悲鸿的故事[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7]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徐悲鸿绘.徐悲鸿彩墨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8] 黄宗贤.大忧患时代中的建构——论徐悲鸿“新国画”体系的确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9] 呼喜江.徐悲鸿国画审美艺术略论[J].社科纵横.1996(06)[10] 冯法祀.徐悲鸿艺术思想和教育体系初探[J].美术研究.1995(03)

第三篇:徐悲鸿读后感

徐悲鸿读后感

徐悲鸿以惊人的天赋考进巴黎美术学院,拜入著名画家达仰门下。因外国学生一句讥笑贬低自言,徐悲鸿从此潜心于绘画业,励志攻研美术。历尽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刻苦生活。经历了三年的磨砺、艰难,徐悲鸿成功了!他用惊人且无可否认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不是弱者!中国也有地位,不是不堪一击的东亚病夫!不是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的败者!

徐悲鸿的事迹,让中国人重新找回了一点信心。想想以前,中国被欺负时,人们复国振国的决心多么坚决!就像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一堵牢不可破的城墙。可现在呢?社会太平了,国人们那股复国事的决心已经逐步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奢侈、享受……社会上,随处可见用蓝的身影:迪厅、舞厅、酒吧客满为患;而图书馆、培训室却十室九空……看到这些情景,难道人们心中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现在,成材似乎已经不是人们所渴求的了。拿个实际的来说吧!就说小学,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一天的课程安排,学生们并不是没有意见。在校园里,那些“好学生”们希望的也只不过是下课铃快点打响、考试快点考完而已。问一问,他们难道不怕光阴逝去不再回吗?答曰:反正我家有的是钱,交学费上学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大不了再花点钱去补习。呵,真是轻松明了,这种心理难道是现代人应该有的吗?看看有这种心理的人,长大之后到底有了什么“伟大”的成就吧:当上强盗,建立恶势力集团,杀人越货,抢劫银行,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这类不足为奇。胆子小又没文化的,干上了小偷这行……——这些,是光荣的职业吗?可惜现在的人们,就是缺了徐悲鸿那种奋发向上、马不停蹄的精神。想想刻苦努力的徐悲鸿,再想想一味享受的我们。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只有有恒心、肯努力,没有难得倒你的事情。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愿下苦功,不怕挫折,中国人必定可以重拾从前的信心!

2.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遇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偶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 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遥不能及的。

徐悲鸿挫折中奋起

徐悲鸿回到了故乡,送走了第一个没有父亲的忧郁的除夕。镇上的一位民间医生用深厚的同情慰勉了他,并赠他一笔小款。于是,徐悲鸿再一次来到上海,但仍找不到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上海富商黄震之看到徐悲鸿的作品,十分赞赏他的天才和同情他的遭遇,慷慨的为他提供住宿。但不久,黄震之不幸破产产,徐悲鸿又无所依靠。当时著名岭南派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在上海开设审美书馆,徐悲鸿便画了一幅马寄去,大受赞赏。回信说:“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并请徐悲鸿再画4幅仕女图。这时,徐悲鸿身上只剩下5个铜版,而4幅仕女图要一星期才能画完。徐悲鸿仅能每天以一个铜版买一团糍饭充饥。第六天和第七天便整日不食。当他终于挟着4幅仕女图送往审美馆时,街上正下着大雪,而高氏兄弟不在,徐悲鸿只好将画交给看门人收下,因饥饿难忍,不得不脱下身上单薄的衣服去当掉。

徐悲鸿在创作

严寒渐渐消退时,徐悲鸿看到震旦大学的招生广告,去报名投考,被录取了。然而入学须交的学费,他只好腼颜去向一位并非富有的同乡阮翟光告贷,阮翟光热情地接待和帮助了他。于是徐悲鸿入学了,除攻读法文外,仍继续作画。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哈同花园附设的明智大学征求仓颉的画像,便根据古书叙述,画了一幅仓颉像应征,想得到一点稿酬,解决生活困难。几天后,明智大学派车来接他,盛赞他的作品,并请他去教授学术。徐悲鸿说明自己尚在求学,须待学期结束。

------------------

暑假来临时,徐悲鸿携带画具,去到明智大学。当时明智大学经常 邀请一些学者名流讲学。徐悲鸿因此结识了著名学者康有为、王国维等人。康有为发现徐悲鸿为艺苑奇才,请他为自己和亡妻以及朋友们画了像,并将自己的全部收藏供徐悲鸿尽情观览。徐悲鸿在康有为的指导下,遍临石碑,书艺得以精进,品味高深,逐渐形成了他那雄奇而潇洒的个人风格。

徐悲鸿拿到明智大学给的笔稿酬,决定去日本研究美术。1917年5月,徐悲鸿抵东京,整天寻觅藏画的处所观览。感到日本一此画家已不囿于陈法,渐渐脱去积习,能仔细观察和描绘大自然,达到精深美妙的境界,这使徐悲鸿更坚定了融会中外技法的意愿。他在日本还结以著名艺术家中村不折,看到他收藏的许多中中国古代碑帖和日本绘画精品。中村不折还托徐悲鸿将《广艺舟双辑》的日文本带给康有为。

------------------

1917年12月,徐悲鸿来到北京,开始以他那生气勃勃、富有民族风格的绘画在中国地坛显露头角,被北京大学聘为画法研究会导师。他在故宫看到大量优秀的中国古代绘画,从中汲取广丰富的营养。当时北京的知识界很活跃,《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传播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徐悲鸿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站住了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中国画家中最坚决的革新者。他在北京大学的《绘学杂志》第一期上以《中国画改良论》为题,对中国画中的保守势力进行猛烈的抨击,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奶化。独中国画之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他认为中国画颓败的原因是:“曰守旧,曰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他慨叹写道:“要之以视千年前先民不逮者,实为奇耻大辱。”在如何进行革新的问题上,他明确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采入者融之。”由于博增湘和蔡无培的帮助,徐悲鸿终于获得去法国留学的公费。1919年3月徐悲鸿怀着向西人学习科学和民主,以复兴中国美术为己任的决心,从上海乘船启程赴法,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转折性的阶段。------------------

徐悲鸿到达巴黎后,先在各大博物馆仔细观摹西方艺术的精华及比较他们与东方艺术的不同之处,数月绝笔不画。然后,人徐梁画院研习素描。随后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以弗拉孟、高尔蒙为师。每次竞试,都名列前茅。课余,便到卢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研究各派的异同和名家的造诣。临摹普吕洞、德拉九洛瓦、委拉斯盖兹、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1920年冬,法国人雕塑家唐泼特介绍徐悲鸿认识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达仰·布佛莱,该画会反对陈腐守旧法国艺术家协会,主张在吸收各派之长的基础上创新,他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从此,徐悲鸿每星期大都去达仰面空聆所达仰的教导和参加该派艺术家们的茶会,尤其人与情难尔的交谈中,深受教益。达仰勉励徐悲鸿说:“学美术是很苦的事,不要赵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他要徐悲鸿精绘素描,并养成默写的习惯。

1921年4月法国国家美展开幕,徐悲鸿从早至晚仔细观摹,走出会场时,才发现外面下着人雪,而他整人未进餐,又缺少御寒的人衣,顿时感到饥寒交迫,腹痛如绞。从此患上严重的肠痉挛症。他常强迫自己忍痛作画,现仍保存的一幅素描上便写着:“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

第四篇:美术家徐悲鸿

美术家——徐悲鸿 *

Xu Beihong徐悲鸿(1895~1953年)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生平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1953年9月26日病逝于北京。其父徐达章系当地知名画师,善画人物、山水和写意花卉,兼善书法、篆刻及诗文。徐悲鸿幼从家学,9岁开始学画。17岁在宜兴女子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师。1916年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暑期应聘到明智大学作画,与康有为、王国维等结识。翌年5月,赴日本学习美术,与蒋碧微结婚,年底回国,应聘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接受民主与科学思想。在北京期间他经常到故宫欣赏和研究古代绘画,非常崇尚唐宋画风,从中汲取营养。1919年3月,携蒋碧微赴法国留学,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校长为师,同时入C.柯罗的学生的画室受教。留学期间曾赴德国访问柏林美术学院,并先后去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美术遗址,悉心观摩和研究历代艺术杰作,并临摹E.德拉克洛瓦、P.-P.普吕东、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1927年春回国,受田汉之邀出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同时受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在教学与创作中,提倡写实主义,抨击形式主义。1929年9月,由蔡元培推荐,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的革新,反对保守主义,曾亲自拜访并聘请画家齐白石出任该院教授。193O年完成油画《田橫五百士》(见彩图《田橫五百士》(中国现代)),翌年完成中国画《九方皋》,1933年完成油画《徯我后》,开中国历史画一代新风。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受欧洲诸国之邀,先后赴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蜚声国际画坛,回国后继续倡导现实主义美术,向国內介绍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并投身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1936年冬到桂林作画,并开始创办美术馆,先后创作了《晨曲》《逆风》《壮烈之回忆》《风雨鸡鸣》《漓江春雨》等国画作品。1937年春赴长沙、广州、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O月回到重庆中央大学继续任教。同年创作了国画《巴人贫妇》《巴人汲水》等。1938年底再次到香港举办个人画展,然后赴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宣传抗日救亡,并将所卖全部画款捐献给祖国以救济难民。1940年春应印度诗人和画家R.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先后在圣蒂尼克坦*转自《百科全书》

和加尔各答两地举办画展,将所筹画款全部捐寄祖国。随后赴大吉岭,创作国画《愚公移山》。194O年底再次赴新加坡,翌年在马来亚的吉隆坡、槟榔屿、怡保3市举办筹赈画展,将所得巨额收入全部捐献祖国。1941年底回国后,在昆明举办劳军画展,以卖画全部收入慰劳前方抗日将士。1942年夏回到重庆中央大学继续从事教学与创作,并着手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年底到桂林,聘廖静文为图书管理员。1943年春末在重庆举办画展,展出历年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的代表作及素描作品。1945年2月,在郭沫若起草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的进言》上签名。8月,与蒋碧微离婚,不久与廖静文结婚。1946年8月到北平,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加入进步美术家组织的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并担任该会名誉会长。1949年3月,受邀请作为新中国的代表前往布拉格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7月,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9月,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随后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裸体少年》

《徯我后》(部分)

绘画创作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1000余件,其他作品散见于台湾、香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另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徐悲鸿的创作活动大致分4个时期:①旅欧时期(1919~1927年)。徐悲鸿初到法国留学时,现代主义诸流派正风靡巴黎,但他遵循导师赠言“勿慕时尚,毋甘小就”,悉心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名作,刻苦锤炼绘画技巧。1924年前后,对绘画规律进一步融会贯通,臻于成熟,1926年进入第一个创作高峰,自认此年“吾作最多,且时有精诣”。这个时期的油画创作主要有:《老妇》《持棍老人》《抚描》《自画像》《萧声》《黄震之像》以及《男人体》《女人体》等习作。他留下的近千幅素描,也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作品。②盛期(1928~1936年)。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极丰,形成了明确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代表作有《田橫五百士》(1928~193O年)《九方皋》(1931年)《徯我后》(1930~1933年)等。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创作思想,代表着他一生的主要创作道路。例如《徯我后》,取自《诗经》的“徯我后,后来其苏”之句,意指百姓期待英明君主的解救。画面描绘农村苦旱,一群男女老少在田里仰天而望,期待着甘霖。此画所作年代,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中华民族濒于危亡之际,曲折地表现了画家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在中国画创作上,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多且成就高,画的较多的是马、牛、狮、雀等,造型精练,生动传神。著名的作品有《马》《日长如小年》《群牛》《新生命活跃起来》《颟顸》《逆风》《晨曲》等。①抗战时期(1937~1945年)。这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先后创作了《风雨鸡鸣》(1937年)、《漓江春雨》(1937年)、《巴人汲水》(1937年)、《群马》(1940年)、《愚公移山》(1940年)、《泰戈尔像》(1940年)、《奔马》(1941年)《灵鹫》(1941年)、《群狮》(1943年)、《山鬼》(1943年)等著名作品。这一时期,也是画家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高度成熟的时期。“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徐悲鸿“遥看群息动,伫工待奔雷”,以画笔为武器,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画跃起的雄狮、长征的奔马、威武的灵鹫等,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奋起觉醒的热切期望。他的中国画世作《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篇中的一个寓言,借以表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念。从悲天悯人到人定胜天,这是徐悲鸿艺术思想的一次升华。画家为创作这幅画准备了多年,画了许多精确的人物素描稿,并曾考虑过用油画或壁画的形式表现。该画在构图和笔墨色彩技法上,利用了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又融汇了素描的造型准确,以前无古人的独创形式表现了主题。①后期(1946~1953年)。这一时期,徐悲鸿在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上继续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艺术主张。他从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勇于接受革命真理,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 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为自己开拓了崭新的创作领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油画《战斗英雄》《海军战士》《骑兵英雄邰喜德像》,中国画《奔马》《双鹊》,素描《毛主席在人民中》(画稿)《劳动模范》《鲁迅与瞿秋白》(画稿)等。

《风雨鸡鸣》

《奔马》

美术主张 1920年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是他第一篇论述中国画改良的重要著作。文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著名主张,提倡写实,反对抄袭,并提出“改之方法:学习、物质(绘画工具)、破除派别。”1929年发表《惑》《惑之不解》等文,明确倡导现实主义,反对P.塞尚、H.马蒂斯等人的艺术,又认为“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1932年著《画范·序》,提出“新七法”:①位置得宜,②比例准确,③黑白分明,④动作或姿态天然,⑤轻重和谐,⑥性格毕现,⑦传神阿堵。并指出:“苟有以艺立身之士,吾唯以诚意请彼追寻造化,人固不足师也。”1942年发表《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一文,论及艺术的美与艺术家的修养:“夫人之追求真理,广博知识,此不必艺术家为然也。唯艺术家为必需如此,故古今中外高贵之艺术家,或穷造化之奇,或探人生究竟,别有会心,便产杰作”,“艺术家应更求广博之知识,以美备其本业,高尚其志趣与澄清其品格”。1947年先后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等,重申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反对模仿古人,指出:“艺术家应与科学家同样有求真的精神”,“若此时再不振奋,起而师法造化,寻求真理,„„艺术必亡。”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师法造化”的优良传统,又强调了艺术家的追求真理、探究人生,见出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他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的贡献。

美术教育 徐悲鸿一生致力美术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明确的、完整的美术教育主张。他强调师造化,重视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科学。他所采取的办学体制是学年制、年级制、学分制和画室制的结合体,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深厚、文化修养丰富。在教学法上,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全面发展。徐悲鸿对待学生诲人不倦 爱才如渴,亲自培养了一批有成就的美术家,如吴作人、艾中信、韦启美、侯一民、李天祥、靳尚谊、詹建俊等。他所建立起来的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有强大的力量。

参考书目

艾中信:《徐悲鸿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李松:《徐悲鸿年谱》,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5年。

第五篇:《徐悲鸿》读书笔记

自从读了《徐悲鸿》这本书,我一直被徐悲鸿的精神感动着。

在这本书中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徐悲鸿画马。这个故事讲徐悲鸿是我国一个杰出的画家,他非常爱画马。有一次,他去养马的马夫家画马。画马时他十分注意观察马的动作、形态、性格和身体各个部位的结构,画出了一匹马。马夫看了之后,连连称赞徐悲鸿的马很生动、很形象,就像真的一样。徐悲鸿却说:“哪里,哪里,我画得还不算太好呢!”徐悲鸿谦虚、好学,为了熟悉、掌握马的各种姿态,他画下了数以千计的素描、速写,所以他画起马来才会如此得心应手,画得如同活马一般。

徐悲鸿画马的故事给了我很大触动,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他那样学画呢?一天,我在家无事可干,就找来一些杂草,捣蚂蚁洞,想把蚂蚁引出来看看。不一会儿,一群蚂蚁从洞里爬出来,“呀!”有一只小蚂蚁爬到一片草叶子上。小蚂蚁黑黑的,头上有一对细细的触角,米粒一般大小的身体,身体下面长着六只又黑又细又短的小腿。当我看得正起劲的时候,妈妈过来了,她问:“女儿,在干什么?”我说:“我在学徐悲鸿一样观察蚂蚁呢!”妈妈笑了笑,说:“那你观察后,可要画一幅蚂蚁图哟。”我连连点头答应。我赶紧回屋找来了张纸,把观察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了下来。妈妈看了说:“你观察得很仔细,画得很逼真。”我听了,心里非常高兴。

我知道自己画蚂蚁只是一时兴致所至,与徐悲鸿画马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是无法相比的。我一定要将徐悲鸿勤奋、坚持的精神牢记心中,不断地鞭策自己好好学习,刻苦钻研。我还要将《徐悲鸿》这本书介绍给我的同学和朋友,让更多的人认识徐悲鸿,学习徐悲鸿。

下载关于徐悲鸿的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徐悲鸿的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多星小学 张燕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1895.7—1953.9)。 男,汉族,江苏宜兴人。自幼随父亲徐达章读书学画。十三岁时家乡遭水灾,随父流浪江湖卖画为生,绘画以“神州少年”题款。1915年去上海,谋事......

    徐悲鸿励志学画 材料

    《徐悲鸿励志学画》发言稿 四年级语文组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

    徐悲鸿励志学画[推荐]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设计理念 文本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所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够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徐悲鸿励志学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

    徐悲鸿励志学画大全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价观: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争光,奋发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感受徐悲鸿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