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
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
一.测量原理
设输入激励为X(f),系统(即受试的试件)检测点上的响应信号,即通过系统后在该响应点的输出为Y(f),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H(f)可以用下式表示:
H(f)Y(f)X(f)
如果,设输入激励为X(f)为常量k,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H(f)可以用下式表示:
H(f)kY(f)
也就是说,我们在检测点上测到的响应信号,就是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二.测量方法
1.将控制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振动台的工作台面上。注意:如果试件是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 的工作台面上,则控制加速度传感器应该安装在夹具与试件的连接点附近。如果试件与夹具的连接是通过多个连接点固定,则应该选择主要连接点,或者采取多点控制的方法。2.将测量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选择的测量点(即响应点)上。
3.试验采用正弦扫频方式,试验加速度选择1g,扫频速率为0.5 Oct/min(或者更慢一些),试
验频率范围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频率范围。在试验中屏幕上显示的该激励曲线(也就是控制曲线)应该是一条平直的曲线。这就保证对被测量试件来说是受到一个常量激励。
注意:在测量传递函数时,最好是采用线性扫频。因为,线性扫频是等速度扫频,这对于高频段共振点的搜索比较好,能大大减少共振点的遗漏。而对于对数扫频来说,在低频段,扫频速度比较慢;在高频段。扫频速度就比较快,这就有可能遗漏共振点。不少人之所以喜欢在测量传递函数时采用对数扫频,是因为对于同样频率段的扫频来说,线性扫频要比对数扫频使用的时间要多。
4.通过控制仪,选择不同的颜色在屏幕上显示响应曲线。该响应曲线就是系统的频响曲线,在这里也是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曲线。注意:该控制仪可以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好几条曲线。三.其他方法 1.测量原理
在闭环反馈控制时,为了保证控制点上被控制的物理量不变,当被控制的试件由于本身的频率特性而将输入的激励信号放大时,从控制点上检测到的响应信号也将随着变大,也就是反馈信号变大。由于,通常都是采取负反馈控制,那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综合后再输入到系统中,就会使控制点上的响应信号变小,而返回到原来的量级。
反过来,如果被控制的试件由于本身的频率特性而将输入的激励信号缩小时,从控制点上检测到的响应信号也将随着变小,也就是反馈信号变小,那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综合后再输入到系统中,就会使控制点上的响应信号变大,以保持原来的量级不变。
如果我们保持控制点的振动量级不变,则驱动到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即控制仪的输出信号必将随着被测试件的频率特性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我们就间接得到了被测件的传递函数。如下图所示,驱动信号曲线与传递函数曲线对于控制信号曲线成为镜像对称。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我们得到的传递函数实际上是振动台与被测试件的复合传递函数。由于振动台的传递函数是已知的,所以,复合传递函数上的峰谷点,除去振动台的峰谷点外,就是被测试件的了。而且,振动台本身传递函数曲线是比较光滑的;所以,复合传递函数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被测试件传递函数的变化。2.测量方法
(1)将控制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振动台的工作台面上。如果试件是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的工作台面上,则控制加速度传感器应该安装在夹具与试件的连接点附近。如果试件与夹具的连接是通过多个连接点固定,则应该选择主要连接点,或者采取多点控制的方法。注意:此时得到的复合传递函数中应该包括夹具的频率特性。
(2)试验采用正弦扫频方式,试验加速度选择1g,扫频速率为0.5 Oct/min(或者更慢一些);如果采用线性扫频,则扫频速度可采用1 Hz/s;试验频率范围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频率范围。此时,在试验中屏幕上显示的控制曲线应该是一条平直的曲线。这就保证对被测量试件来说处在一个常量控制状态中。
(3)通过控制仪,选择不同的颜色在屏幕上显示驱动曲线。该驱动曲线翻转180°,就是系统的频响曲线,也就是该系统的复合传递函数曲线。
(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传递函数是振动台和被测试件的复合传递函数。如果有夹具的话,还要包括夹具的传递函数,所以,这种方法只是大概地了解被测试件的频率响应情况。
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所以,许多试验人员还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估测被测试件的传递函数。当然,被测试件的主要峰谷点还是能够测出来的。
第二篇: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
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会受到两类信号的作用,统称外作用。一类是有用信号或称输入信号、给定值、指令等,用r(t)表示。通常r(t)是加在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也就是系统的输入端;另一类则是扰动,或称干扰n(t),而干扰n(t),可以出现在系统的任何位置,但通常,最主要的干扰信号是作用在被控对象上的扰动,例如电动机的负载扰动等。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系统反馈量与误差信号的比值,称为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B(s)G(s)G(s)H(s)G(s)H(s)G(s)G1(s)G2(s)
K12E(s)
二、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1、输入信号R(s)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令D(s)0,这时图1可简化成图2(a)。输出C(s)对输入R(s)之间的传递函数,称输入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简称闭环传递函数,用(s)表示。
(s)G1(s)G2(s)C(s)G(s)R(s)1G1(s)G2(s)H(s)1G(s)H(s)而输出的拉氏变换式为
G1(s)G2(s)C(s)R(s)1G1(s)G2(s)H(s)
2、干扰D(s)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同样,令R(s)0,结构图1可简化为图3(a)。
C(s)为在扰动作用下的输出,以D(s)作为输入,它们之间的传递函数,用n(s)表示,称为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简称干扰传递函数。
n(s)G2(s)G2(s)C(s)N(s)1G1(s)G2(s)H(s)1G(s)H(s)
系统在扰动作用下所引起的输出为
三、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C(s)G2(s)N(s)1G1(s)G2(s)H(s)系统的误差信号为E(s),误差传递函数也分为给定信号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和扰动信号作用下的传递函数。前者表征系统输出跟随输入信号的能力,后者反映系统抗扰动的能力。
1、输入信号R(s)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为了分析系统信号的变化规律,寻求偏差信号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将结构图简化为如图2(b)。列写出输入R(s)与输出(s)之间的传递函数,称为控制作用下偏差传递函数。用(s)(s)表示。
R(s)
2、干扰D(s)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同理,干扰作用下的偏差传递函数,称干扰偏差传递函数。用n(s)表示。以N(s)作为输入,(s)作为输出的结构图,如图(b)。
n(s)(s)N(s)G2(s)H(s)1G1(s)G2(s)H(s)显然,系统在同时受R(s)和D(s)作用下,系统总输出,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应为各外作用分别引起的输出的总和,将给定作用和扰动作用相加,即为总输出的变换式
C(s)G1(s)G2(s)G2(s)R(s)N(s)1G1(s)G2(s)H(s)1G1(s)G2(s)H(s)
式中,如果系统中的参数设置,能满足G1(s)G2(s)H(s)1及G1(s)H(s)1,则系统总输出表达式可近似为
C(s)1R(s)H(s)上式表明,采用反馈控制的系统,适当地选配元、部件的结构参数,系统就具有很强的抑制干扰的能力。同时,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反馈通路传递函数及输入信号,而与前向通路传递函数几乎无关。特别是当H(s)1时,即系统为单位反馈时,C(s)R(s),表明系统几乎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完全复现,即获得较高的工作精度。
同理,得系统总的偏差为
(s)e(s)R(s)nN(s)
将上式推导的四种传递函数表达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个特点
(1)它们的分母完全相同,均为[1G1(s)G2(s)H(s)],其中G1(s)G2(s)H(s)称为开环传递函数。所谓开环传递函数,是指在图2-48所示典型的结构图中,将H(s)的输出断开,亦即断开系统主反馈回路,这时从输入R(s)(或(s))到B(s)之间的传递函数。
(2)它们的分子各不相同,且与其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有关。因此,闭环传递函数的分子随着外作用的作用点和输出量的引出点不同而不同。显然,同一个外作用加在系统不同的位置上,对系统运动的影响是不同的。
C(s)C(s)例题:,R(s)D(s)
求图4所示系统的。
解:
1、输入信号R(s)作用下,系统结构图简化为图5.G1(s)G2(s)
C(s)R(s)1-G2(s)H2(s)G1(s)G2(s)G1(s)G2(s)1-G2(s)H2(s)G1(s)G2(s)H3(s)1H3(s)1-G2(s)H2(s)
2、扰动信号D(s)作用下,系统结构图简化为图6.G2(s)[1G1(s)H1(s)]G2(s)[1G1(s)H1(s)]C(s)1-G2(s)H2(s)G2(s)D(s)1-G2(s)H2(s)G1(s)G2(s)H3(s)1G1(s)H3(s)1-G2(s)H2(s)
R(s)E(s)B(s)G1(s)+D(s)H(s)G2(s)
图1 闭环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图2 给定作用时的系统结构图
图3 扰动作用时的系统结构图
H1(s)R(s)D(s)H2(s)+G1(s)+G2(s)C(s)H3(s)图4 闭环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H2(s)R(s)+G1(s)G2(s)C(s)H3(s)图5 给定作用时的系统结构图
图6 扰动作用时的系统结构图
H1(s)D(s)H2(s)+G1(s)+G2(s)C(s)H3(s)
第三篇:道路测量方法
一.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1)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二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2)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a.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道路中线。
b.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c.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d.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e.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1)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2)水准点加密测量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臵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二.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
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图的位臵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三.道路工程测量方法
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 1)测量桩位交接
a.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臵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
b.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c.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
d.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e.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2)桩位复测
a.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b.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c.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3)布设施工控
制网
a.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b.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
c.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d.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e.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4)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a.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b.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0mm作为填筑边线。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c.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10~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5)路基施工测量 a.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5~10m。i.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等的具体位臵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20m。桩上标明极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
(一)表示挖方。ii.路基施工期间每月复测一次水准点。
iii.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
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iv.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以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
v.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b.填方路段
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0.7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i.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注明填方高度。
ii.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一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方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深度。
iii.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再修整坡面。c.挖方路段
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挖方宽度计算法,放出路基挖方的开口线。d.路面基层施工测量
i.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ii.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iii.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
iv.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e.路面面层施工测量
i.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必要时,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
ii.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路面基层。若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熨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
iii.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f.路缘石、边坡施工测量
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10m,平曲线上宜为5m;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桩位间距不应大于3m。高程控制桩的间距与上述一致。
四.排水工程测量方法 1.施工前测量准备 1)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
施工前,要认真研究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进度安排。到现场找到各交点桩、转点桩、里程桩及水准点位臵。2)校核中线并测设施工控制桩
中线测量时所钉各桩,在施工过程中会丢失或被破坏一部分。为保证中线位臵准确可靠,应根据设计及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并补齐已丢失的桩。在施工时由于中线上各桩要被挖掉,为便于恢复中线和其他附属构筑物的位臵,应在不受施工干扰、引测方便和易于保存桩位处设臵施工控制桩。施工控制桩分中线控制桩和附属构筑物的位臵控制桩两种.3)加密控制点
为便于施工过程中引测高程,应根据原有水准点,在沿线附近每隔150m增设一个临时水准点。4)槽口放线
槽口放线就是按设计要求的埋深和土质情况、管径大小等计算出开槽宽度,并在地面上定出槽边线位臵,划出白灰线,以便开挖施工。2.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测量 1)设臵坡度板及测设中线钉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线设计位臵和管底设计高程。为此,需设臵坡度板。坡度板跨槽设臵,间隔一般为10-20m,编以板号。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把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线投测到坡度板上,用小钉作标记,称作中线钉,以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的平面位臵。2)测设坡度钉
为了控制沟槽的开挖深度和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高程,还需要在坡度板上测设设计坡度。为此,在坡度横板上设一坡度立板,一侧对齐中线,在竖面上测设一条高程线,其高程与管底设计高程相差一整分米数,称为下反数。在该高程线上横向钉一小钉,称为坡度钉,以控制沟底挖土深度和管子的埋设深度。五.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其内容包括:中心线、高程、横断面图示、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臵与高程。1.质量标准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注:N为测站数。
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六.测量注意事项 1.平面控制测量
1)测量过程中,要做到小心、仔细、认真,做到测量前要先计算,测量过程中要复算,测量完之后,做好复核工作。
2)在选择测站基点时,要选用已经批复的加密点。仪器要调平并对准导线点位,后视点的棱镜杆气泡要居中,监测点的棱镜杆要立直,误差控制在±5mmm范围内。
2.高程控制测量
1)水准测量,仪器要经常检校,读数时要仔细,测量采用闭合线路或者附和线路,以减小测量误差或出现测量错误。
2)水准后视点选用已批复的可以使用的加密水准点。测量完之后,先复核,后要与现场仪器测量点位相比较,核对是否有出入。3.仪器管理
施测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戴好安全帽。技术室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账。
测量队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要技术送检校验。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全站仪稳定性。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施测人员在施工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所用线坠不能臵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做规程作业。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技术擦净,长期储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七.道路测量示意图
第四篇:血糖仪测量方法(模版)
血糖仪测量方法 血糖仪包括:血糖仪、采血笔、血糖试纸
一般糖尿病人查血糖:一查空腹血糖,二查饭后两小时的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
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7.0 mmol 或者是 126 毫克这个标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没到糖尿病。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损)。另外,饭后血糖也是很重要的,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
3.9-7.8mmol/L(70-140mg/dL)。餐后血糖 的诊断标准是 11.1 mmol 或 200 毫克以上。那么 140 和 200 之间也有一个差距。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不是糖尿病,也不是正常人。不是糖尿病的人血糖增高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得糖尿病。血糖仪使用时采血的正确方法: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先将试纸盒中的记忆码插入仪器中与试纸瓶上的编码核对,要求数值一致(2)将要采血的部位进行全面消毒
采血方法:选择手指上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因为手指两侧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在这个部位采血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不会因为出血量不足而影响结果。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待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成功采血后,用消毒棉球将采血部位按住,以免少许血液溢出。
血糖仪使用时采血的注意事项
(1)告知顾客血糖试纸、和测试针都是一次性的不能反复使用的。(2)试纸应放在干燥、通风的位置,开盖后,最好在三个月内用完,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采血时,不要慌张,动作要准、要快。
测后结果疑问分析:当然,测量中的一些错误方法也会人为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比较常见的有三种: 1.有些患者在测血糖时,因为扎得不深而出血量少,于是就用力去挤,结果把组织液也挤了出来,影响了测量的准确度。另外,手指要有一定的温度,如果温度很低,血管易收缩,造成出血量太少,结果也会不准确。2.建议患者用酒精消毒。如果用碘酒,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用酒精消毒时,也要等酒精完全挥发之后再测试,否则酒精稀释了血液,结果也会不准。3.要注意试纸的失效期。有些试纸是裸装在一个整盒里,取出一张试纸后要马上将盒子盖紧,保持试纸的干燥,防止其发生氧化反应。4。不论是家用的血糖仪还是医院的测血糖仪器,测出的数值不会每次都一样,应该说误差值在±10%以内的血糖仪就是非常好的,一般要求误差值不超过±20%。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正确,只有相对正确。
第五篇:隧道测量方法
隧道测量方法
隧道工程测量,多半时间是在隧道里工作,但是隧道里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比如:光线比较暗、空气质量差、路面不平且有明沟和暗沟以及有时还会出现和别的工作之间的平行、交叉作业,这都给测量工作的进展和精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所以在隧道里面工作我们必须熟练掌握隧道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及时准确的完成每一次测量工作。
每次进洞之前要备好以下测量工具:测量仪器(主要包括红外线激光全站仪、配套脚架、单棱镜及配套简易脚架)、强光探照灯及其他辅助测量工具,其中强光探照灯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杜伯华工程是中国水电总公司总承包的工程,我们使用的是TOPCON GTS-601LP、SOKKIA SET230RG全站仪,其中SOKKIA SET230RG全站仪是测程能达500米红外线激光全站仪,这样可样方便在洞中找出放样点。(二)隧道测量的程序及运用
因为隧道测量是三维的测量工作,仅仅用普通的全站仪里面的程序不能很好的进行测量工作,所以我们需要配合科学计算器,现在一般运用较多的有CASIO4500、CASIO4800、CASIO4850等型号的编程计算器。
现在的隧洞一般多为直线型和弧线型,在隧道测量测量工作中我们要根据现场的要求来进行编程。
直线段马蹄形隧洞的应用程序: 文件名:MTX1
Fix3:Lab0:{NEZ} :{XY} Pol(N-X,E-Y): S=L-I*Cos(J-A)Q=I*Sin(J+180-A)O=Z+(L-S)*i
Z≥O→C=√((Z-O)+Q)
≠→W=√((AbsQ+R)+(O-Z))
Goto 0
程序使用说明:
1、Fix指定小数点后取值位数;
2、NEZ起始点的坐标,XY待测任一点的坐标(变量);
3、Pol直角坐标向极坐标变换;
4、S测点的桩号,L起始点的桩号,J方位角,A为测点与起始点的连线与轴线的夹角
I是测点到起始点的距离、Q是测点到垂直于圆心半径的距离,Z、O分别为已知点和半圆圆心点的高程,i洞子的坡度;
5、C、W分别为上半圆和下部圆弧的半径。
注:在测量过程中本程序的使用点为C、W的数值变化,因为设计时上下部的半径都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所以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对上下圆弧线上的点进行测量,然后把测量的点位数据输入计算器中,通过程序的计算得出C、W的值,再和已知半径向比较,如果和已知半径的数值相同,说明测点为圆弧上的点,就可以在掌子面上做油漆标记了,一般每隔50cm左右做一个点,这样下来这个断面放线就算完成了。
圆弧段马蹄形断面隧洞的应用程序 文件名:LX1
Fix3:Lab0:{NE} :{XYZ}
Pol(N-X,E-Y):
S=L+3.14*R*(J-A)/180
2222Q=I-R
O=E1+M1+(S-L)*i Z≥O→P=√((Z-O)+Q)≠→W=√((AbsQ+M2)+(O-Z))
Goto 0 程序使用说明:
1、Fix指定小数点后取值位数;
2、NEZ起始点的坐标,XY待测任一点的坐标(变量);
3、Pol直角坐标向极坐标变换;M1起始桩号处的底板到半圆圆心的距离
4、S测点的桩号,L起始点的桩号,J方位角,A为测点与起始点的连线与轴线的夹角(在使用时注意把角弧度Rad作为缺省单位,在计算器角度测量单位选单中切换即可),I是测点到圆弧圆心的距离、Q是测点到垂直于圆弧半径的距离,Z为马蹄形断面上任一点的高程、O为上半圆圆心点的高程,E1为起始桩号处的底板高程(定值),M1起始桩号处的底板到半圆圆心的距离(定值),i洞子的坡度, M2为下部圆弧的圆心到上部圆心的距离(定值).5、C、W分别为上半圆和下部圆弧的半径。
6、在使用本程序的时候,注意几个转折的地方,一是使用本程序前一定要把角弧度Rad作为缺省单位;二是测点时注意图形的转折点,这样打出来的洞形才会更加标准.坐标反算: L1 NE:Fixm:{XY} L2 Pol(N-X,E-Y)L3 W<O W=W+360
L4 IntW+0.01Int(60Frac W)+0.006 Frac(60Frac W)说明:
1、本程序用于计算直角坐标值已知的两点间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2、起算点和目标点的坐标分别为(N,E)、(X,Y)。
3、起算点改变时应重新调用程序以改变N,E的值。
4、边长值和方位角分别自动存放在“V”和“W”中。
“W”的单位为:度“ °”。
边角后方交会
L1 NEXY:Lbl5: {ABC} L2 Pol(N-X,E-Y)
L3 Q=90(1-K)+K Sin-1(S Sin P/V)L4 T=W+180-P-Q
L5 Rec(S,T):X=N+V Y=E+W L6
Goto 5 说明:
1、测边的已知点作为P1(N,E),未测边的点作为P2(X,Y)。
2、K=-1。
3、P是以测边方向为起始方向,顺时针观测另一个已知点方向的右角。
4、理想图形要求实测的S边相对于已知边P1P2越短越好,角P越接近180°越好。
(三)、测量人员的安排及测量过程
2在隧道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的安排是有一定规定的,因为没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作用,一般内放样人员需要4人,带班一人,辅助3人,每人的具体分工为:一人观测、一人纪录、一人扶棱镜、一人做点。
仪器架设在待测断面前,不宜距离掌子面太近,也不宜太远,太近了由于刚爆破不久,岩石还不太稳定,影响人员和仪器的安全,太远不利于无棱镜观测;由于仪器受洞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机械的干扰很大,所以测量过程中要不断的查看仪器的气泡是否居中,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测量精度。在观测时一般用后方交会的方法来进行施工放线比较简单省时,我们在此工程中基本都是这样进行的。
五、开挖断面超欠挖的测量、内业成图及方量计算
(一)外业测图
此工程业主要求施工单位每5米测一个断面,用以检查超欠挖的状况,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在洞轴线上的大致位置架设全站仪,仪器整平后,调用SOKKIA SET230RG全站仪内存里的后方交会测量程序,以已知的两个控制点为后视点,很容易就能测出仪器架设处的坐标,把所测的坐标记下或存入全站仪中,然后利用所测的坐标进行测站设置:然后配合CASIO4800计算器内编制的隧洞测量程序,把距仪器前后10-30米范围内每5米一个断面的桩号测出来,并标在洞子两侧,接下来就可以测断面了,测断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测量人员在所测断面处进行指挥,不要让激光偏离断面太远,记录人员要记好每个断面的起止点号,此项工作如果大家能配合紧密的话,一般每个断面只需1-3分钟就能测完,所测的坐标数据能够自动存储在全站仪内存中.(二)内业处理数据
外业结束后,通过全站仪的内存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后为GIS格式,传输完毕后,打开数据文件,把所有数据复制到记事本文件中,然后保存, GIS格式就转化为DAT格式的数据文件了,然后把数据文件打印出来,并在相应的点号范围内标出每个断面的桩号.(三)计算数据
接下来的工作就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整理了,绘图数据包括偏中距离和断面上每点的高程,高程已测出, 偏中距离可以利用计算器内编制的隧洞测量程序算出,此程序设置的偏左距离为负数,偏右距离为正数,整理完这些数据后,把偏中和高程数据整理好,并在每个点的数据前面加上”@”,在高程后面加上”;”,保存.(四)绘制断面图,计算方量
下面的工作就是绘制断面了,绘制开挖断面之前,先在CAD中绘制出每一个断面的设计开挖的标准断面和底板高程,然后再利用已算好的断面数据和CAD绘制多段线命令来绘制实际开挖断面,每绘好一个,把它复制到相同桩号的标准断面中,比较两者的区别,再用创建块命令对超欠挖部分创建块,再用查询命令查处超欠挖块的面积,输入EXCEL表格中,利用平均断面法算出相邻两断面的平均面积, 相邻两断面的平均面积乘以断面间距即为两断面间的超欠挖体积,再进行求和,就能算出超欠挖的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