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2019-05-13 11:1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尝试的缘由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看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

显然,这是个借口!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些都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呢?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课程标准》)因此,我们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

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利用农村的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地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二、具体的尝试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他们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2.体验家乡飞速发展,抒振奋之情。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也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惊喜振奋!——这同样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中天工业园区、经济农作物种植区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差距。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的路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诸笔端;同时,电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3.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现在的农村人仍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这些都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风土人情,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三、尝试后的体会

1.跳出“作文”教学作文——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保证。“目前,我国教学设计大多仍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考虑,着眼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而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脱节。教学设计大多认识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规划。”(《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述》)利用农村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之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所说:

“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地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2.情感的激发——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有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去看一看,去做一做,然后让学生拟稿,但有些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学生获取材料时,没有及时激发、强化学生的情感,使所获得的表象没有得以凸显、丰满,所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梳理而混乱、主次不清,更没有刻上清晰的情感之印!因而出现所写之物在眼前,却言之无物;眼前之事虽感人,却言之无情之类的似怪而不怪的现象!

总之,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科学地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定能帮助同学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

第二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2013.6.7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武宁县大洞乡大洞学校 叶芳芳 332306

YFF19891019@163.com***

摘要: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其写作积累,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关键词:农村 小学 作文 教学 兴趣 积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我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有一两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可适从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我指导的对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

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这就是我一直努力探询的作文教学中的“循规”与“寻变”。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

为此,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课程体系,阅读即对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的阅读;诵读

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对话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三)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娶亲送经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即使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二、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我利用每天上课之前5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我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作文要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作文做到“有具体内容”“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出示命题之后,指导学生围绕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所积累的丰富材料,使之为写作服务,达到写得“有具体内容”“有真情真感”的写作目的。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

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2013.6.7

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给学生一把作文的钥匙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农村孩子怕写作,对写作是谈之色变,无从下手。那么,要怎样去引导孩子呢?那就要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材,走近文本——多阅读,广积累;走进文本——触动心灵,情感共鸣;走出文本——实现超越,写作创新。把文本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采撷生活中的真情火花,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的具有真挚情感的好文章。

关键词:教材文本

阅读积累

引导迁移

写作创新

语文散发着墨香,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一谈到写作文,学生是谈之色变,尤其农村孩子更怕作文。没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同样的也没有不想写好作文的学生。

究其原因,农村孩子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形成了:1 学生大脑里储存的美词、美句、美文较少。心有余而力不足。2学生的懒惰思想,写作文时怕吃苦、怕动脑子。3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长此以往,没有养成文化积淀。

怎样扭转学生写作文时的恐惧、畏缩心里呢?我经过这几年的上下求索,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做法如下:

一、一、走近文本——多阅读,广积累

作文难,缘于学生积累少,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时积累太少。如何引导他们有意识的去阅读、去积累呢?那就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资源——文本。

文本,即组成教科书阅读部分的最小组成单位的单篇文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文本即“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之意(叶圣陶语)。书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无不是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文本就像是孩子们的一位好老师,好向导,让农村孩子足不出户就游览了祖国壮丽的万水千山、众多的名胜古迹,使孩子们领略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了解气势非凡的《长城》,欣赏了《火烧云》,晚霞的光辉映红祖国的山山水水......以文本轴线,生发开去,品相关文章,作家趣事,时代背景,让每一个孩子爱学乐学,从而多阅读,广积累。学校阅览室、社区图书室、农村办公室图书,都给了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诗词歌赋拨动人的情思,让人心旷神怡。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可以陶冶人得情操,开拓心灵的沃土。一些文学杂志、名著大作、佳篇佳作。以最时尚的信息展示给孩子,激起孩子智慧之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积累。1、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2、每两周开展一节美文背诵擂台赛,评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并进行奖励。3、每上语文课之前,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展示两句古诗,一句名言。

三、走进文本——触动心灵,情感共鸣

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必 须深究教材,紧扣文章,挖掘教材中丰富、深厚的资源,激活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品读,体味和热爱,对教材文本情感和人文精神感悟、体会和探求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多味地活读文本。自由读、集体读,默读、朗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阅读形式,引领学生感受、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走进文本,“入境”“识真”,倾听作者的心音,体验文本的情感,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审美体验,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语文素养。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拨动其心灵之弦,忘我地与学生进入文本共同体验。学生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不仅会关注文本的内容,还会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关注对话的方法、过程,从而积累、迁移运用到阅读类似的文章中去。走进文本,触动学生的心灵,奏响情感共振的乐章。为孩子“想写”——-我要写,打下铺垫。如: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这位伟大的父亲在其他父母悲伤放弃,绝望离开之后,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儿子的念头,在救火队长、警察都放弃了营救的念头之后,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之后,这位父亲最终将儿子救出来,支撑他的就是那句他曾经对儿子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心中的坚定信念,这位父亲根本不在乎是否会有人帮助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是否笑他傻,不在乎38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因为他知道,此时,儿子和他一样心中会默念这样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课上,孩子们和我都感动在这样感人的情景里。此时,当我问: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多久?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孩子们全都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体,这时我就知道要完成课后的练笔孩子们完全可以信手拈来了。

三、走出文本——实现超越,写作创新

走进文本,是为了走出文本,走出文本,也是为了走进文本。

(一)、走出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1、教师要潜心与文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时就开始了。备课时,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产生情感的共鸣。孙双金老师曾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老师备课时还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表达方式,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学生的语言发展是对文本典范性语言的吸收、积累、内化、运用。

2、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就是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去研读文本,去感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对话的主要形式是读书。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感悟。通过读书,让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熏陶,充分与文本对话。怎样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呢?

(1)、激发学生的对话期待。就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 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产生心灵碰撞,从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

这就会促使孩子们去搜集、阅读课外资料,缩短时空差距。观看情境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一开始心灵就受到震撼。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进入文本的窗口。上课开始让学生用不同的感情读课题,读出不同的语气,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角色体验,经历对话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迷惘到顿悟;由“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过程,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情感的驱动下,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人物对话,引发情感共鸣。在对话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换位,经历对话过程:

把自己当别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理解文章本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把作品人物当自己,假想自己就是文中的某一角色,与文中角色合而为一。把自己当作者,从作者的角度去阅读,根据课文的描述,跟随作者作一次思想的旅行。把自己当自己。阅读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迁移运用,超越文本对话。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关注对话的方法、过程,从而积累、迁移运用到阅读类似的文章中去。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走出了文本,走向了大语文,走向了社会,真正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就是根据学生和课堂发生的变化灵活进行指导,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从而进行适当的点拨、巧妙的帮助,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学得主动、扎实、灵活,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丰富的对话,从而不断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

(二)以文本为依托,架起写作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谁来架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呢?那就是文本。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内容越来越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起到了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文本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

如小学五年级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展现父母的爱,这些都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所以学习起来,容易引起孩子共鸣,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因此,教学时我十分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风貌)的归纳总结,巧妙的运用迁移思维,将孩子们引领到现实生活中,进行写作。如孩子们写地《黎明的曙光》、《胜利就在前方》 生动的再现了12岁的巴迪把新写好的一篇短篇小说拿给父亲看时的情景,忐忑不安(鼓起勇气)——绝望(不怎么样)——希望(还不是毫无希望)的心灵路程在孩子们的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真棒和真笨》也再现了孩子在考试时得到了99.5的高分后回到家里,父母之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尤其是该作的外貌描写: 妈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黄黄的卷发一抖,表扬声雨点般蹦进我的耳朵:“孩子,你真棒!” 写到父亲则是这样的:脸一下子黑了,拉得老长,把我的试卷一掷:“这么简单,还算错了,真笨!”慈母严父 的形象一下子就跃然纸上了。从而也实现了对文本的迁移,内化为孩子们自己的东西。

(三)在生活中“采撷真情花朵”,不断创新

“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强笑者不欢,强合者不亲。夫惟真人而后有真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有了真实的情意,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独到之处。⑥

“说透人情便是书。”其实,生活中到处有活生生的写作材料。“写作指导要立足于生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作文同生活、做人一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掌握学生思想感情发展的脉搏,一发现学生的是非观念和爱憎感情有了非表达出来不可的契机时,就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平平淡淡总是真。”真实的东西总以其朴实本分的情感,打动人心。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文章的感人力量来自真实可信的描写。虚假失真的描写,既不能使人感发,也不能令人信服。说到底,只有以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思想去描写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生活现象,才能进而去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揭示生活的真义、真谛、真理。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给学生一把作文的钥匙,以文本轴线,使学生多阅读,广积累,以写作为经线,遨游知识的殿堂,采撷真情的火花,编织金色的梦想,打开作文殿堂的大门。

第四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时间贪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因此,我们要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尤其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上产生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学,注重合作意识,注重基础的训练,优化教学手段,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使我们的教学能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而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忙于工作,农忙时可能连孩子吃饭都顾不上,无暇监督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情况,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他们来说,数学知识是基础,是为他们在小学高年级以至初高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农村,不少家庭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是薄弱的:学生入学年龄大,没有经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不重视。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农村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到高年级时学习成绩跟不上,辍学等严重后果。

我曾经咨询过一位老教师,在她教过的学生中有这样一名学生。

这名学生入学时的年龄是9岁,父母因为种种原因,不在身边。只有姥姥一个人照顾她。入学前没有接受过幼儿园、学前班等正规的学前教育。连最基本的数数都不会,更不要谈什么学习方法了。入学后,她总是“高人一等”,个子高,年龄大,考试的不及格次数高,同学们都笑话她笨。到了三四年级时,才勉强学会了乘法口诀,但是,因为在一、二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她已经无法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成绩只能徘徊在末尾,她更加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到了小学毕业之后,当别的同学都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中学的校门,她却早已辍学在家了。

这个不幸的例子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挥主体作用,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研究。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自主学习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实现学习中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不会学习,不会预习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要求他们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学习,达到熟悉内容的目的。遇到自己不懂之处,作上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掌握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以便领会理解复杂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培养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这是教师要及时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要求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要抓住重点做笔记。在课堂上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复习和巩固。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节课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要将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掉,不要将问题留过夜,保证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而是要学生真正的弄懂数学。首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数学的心理,向他们灌输数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然后在练习和作业上,以学生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求让他们去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2)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3)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教材编排了一些数学游戏,在教材的启发下,我多次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如教学“猜数”,我先在卡片上写上45,然后告诉大家:“我写的数个位上是6前面的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1,猜猜我写的数是几?”这样的游戏丰富多彩,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

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课本就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学具来帮助学习。学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趣味。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做抽牌比大小游戏,我们常常活动一节课,课中,学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题,练了多少比大小,这比让他们单纯做题有趣也有效得多。

三、提高家长的教育合作意识

由于生长在农村,加上农活教多,所以多数家长没有受到太多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不强,他们送子女读书,诚然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但他们却没能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实质上的促进作用。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便完全交付给学校与老师,孩子学习好,他们无话可说,可要是成绩差,他们不是帮孩子找原因想办法,而是轻则骂,重则打,全然不顾幼小的心灵是否受到伤害。孩子常常

感到无助,于是便破罐子破摔,从而更加厌恶学习。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无所谓,他们只是想让孩子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等稍稍大一些便让其回家做农活。有的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任其自然。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应对家长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关乎孩子的未来,让他们明白即使以后孩子做农活也要有知识,鼓励他们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将来主动参与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一股必要的辅导力量。

四、加强教师的继教力度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在农村教师一般没有或很少接受教科研方式方法培训。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经验并进行理性升华,不了解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教学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在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表现出对教材理解不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置可否,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显得尤为欠缺,当课堂开放后,面对因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丰富、思考问题方式方法多样而带来的课堂活跃,一些教师显得束手无策。在指导学生探究时,教师任由学生的思维随意驰骋而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不会的仍然不会,不懂的始终不懂。所以要加大教师的继教力度,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要强。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数学,在日常教学中要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更要对学生负责。能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以简洁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因而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实践出发、从生活出发,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形象化具体化,是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了解知识点。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数学课要上的精彩有效,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听课,而不是被迫听课。为了使学生赋有兴趣的听讲,教师教学精彩,一定要做到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完全掌握与了解知识点后,能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循环反复中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带着兴趣与好奇深入学习数学。因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浅显易懂并且富有

生活情结结

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

课堂上,我们总以”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其实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老师“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中理解与丰富。

一、倾听应该真诚真实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但留心观察课堂,可以见到许多关于倾听的生命元素流失的状态。

1.心不在焉。课堂上,老师提问时,许多学生举手,被点名回答的同学昂起胸脯很兴奋地说着。可是老师一会儿眼睛紧盯着书本,一会儿目光游移不定,一会儿忙着板书,或者,在学生回答的中间含含糊糊的发出一些“奥、啊“的言辞敷衍了事。有些连学生说完了没有都不甚了了。等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准备,轻描淡写的将刚才问题的答案说一遍,就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至于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被不知不觉的遗忘了。

2.拦腰截断,由于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动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在潜意识深处,要让学生能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回答问题。单处分时做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否则很难如老师所愿。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教师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他们常常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的话语,很少去注意学生是否显得不安与不自在。

3.断章取义,自作解人。一位老师在上《幸福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导读要求:学习这篇课文,想想,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当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幸福是什么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的说学习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和朋友在一起感到好幸福:

诸如此类的倾听,在课堂上层出不穷,他使我们课堂生活的魅力与吸引力日渐衰减。所以老师在聆听时,应该知道何时保持沉默,何处应该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提出一个问题,以便让双方分享的思想和感情的意义更加明了。

二、倾听应该尊重学生

从知识的占有量来看,学生的储备可能会有不足,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发问,有时听起来会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作为老师,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就会让学生获得信心与鼓励,这方面,于漪老师的课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于漪老师有一次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

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问道“课文中说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起来,提问的学生也后悔自己提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漪老师见状,微笑地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谁能说说这里面的奥妙?”于老师这么一问,课堂上一下子沉寂起来,大家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许多。”另一个学生说:“其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于老师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时,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仅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今天这个知识的获得,应感谢谁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同学身上,这个学生也如释重负,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层次较低的问题,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混乱,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提问的那个学生而言,自尊心、上进心必然受到伤害,很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问题了,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看起来幼稚的问题,也能够不讽刺,不嘲笑,化腐朽为神奇,变幼稚为有益,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尊重他人的教育。

三、倾听应该善于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如果只是充当一般的旁听者,或者在参与学生的对话是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都有道理的现象,就会使学生因缺乏对教材文本的解

读,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造成教学场面虽“十分热闹”但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倾听的实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生成性教学的种种前提条件,没有认真备好课就走上讲台,因而对学生的发言无法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而有意回避,让学生自由漫谈而有意不进行引导。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或是沉静中的回味、思索。

倾听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还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它是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凭借,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体验到生命的被关注、被理解和被尊重;教师在倾听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师生在倾听中实现着成人与孩子的教学相长。

第五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邮编:413000 详细单位:修山镇花桥港小学 姓名:钟文武 职务:教师 职称:待定 联系电话:*** 详细地址: 桃江县建设东路9号

在教学过程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体现的核心理念。而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过程。

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对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包括他们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影响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以及学生集体对教学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调整课堂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协调教学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获取知识。

一、学生学情分析要落在“实”处

对学生的分析不外乎4个阶段:学期初学情分析、课堂学情分析学期末学情分析。学期初学情分析

在学期初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刚接一个新班时,教师通常会了解学生上学期成绩,了解学生操行评语,与相关教师了解班级大体情况,通过对学生已学过的教材的分析确定学生现在应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

课前学情分析

课前学情分析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就是教师通常所做的学情分析。教学论是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准备性、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几大方面进行分析的。教学前的学情分析应达到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以决定先要复习哪些学过的内容,选择何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

课中学情分析

课中学情分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不好操作的一个内容,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判断、分析,并及时作出回应,这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直接相关。在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1)提问分析学情

由于课堂学情分析有明显的即时性,学生带给教师的信息经常在教师还没有办法作出分析处理时便一闪而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有意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主动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2)田野表格记录分析学情

课堂上,教师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那样积极主动地分析学情之外,对那些一闪即逝,无法或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学生信息该何时进行分析处理呢?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田野研究是一种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田野研究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课堂就是的田野,教师就是耕作者,最方便去真实地进行课堂学情记录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在课中分析时变被动为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了解,从而帮助教师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也是教师较为熟悉的,一般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作业分析、测验等来实现。课后反思的内容有很多方面,但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反思是非 的有效性,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1)实验材料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做法是: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2)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3)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4)日常器具的利用在课外做实验是教学的必要补充:用一些身边简单易得的器材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装置,在课处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

2.实验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科学中实验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究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头脑想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充分发挥实验的“发展”功能。例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第二个实验是让学生能看到或感觉到热的传递方向,根据书上设计是要准备两个铁架台中间拉一根铁丝,然后在铁丝上由学生粘火柴棒进行实验。老师在教学时就可对材料进行了处理。利用以前学具袋里的材料,把实验中的铁丝换成了铜棒,因为铜棒较粗夹在一个铁架台上就行了,而且火柴棒粘上去也更为方便,也不影响实验效果。另外,学生对于老师提供的材料还会有他们的自己的创造。在交流实验方案时,有在金属棒上涂上凡士林的,有在金属棒上涂上蜡烛油的。基于这点,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了多种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超市式”材料区:有涂了蜡的金属棒、涂了凡士林的金属棒、没涂任何东西的金属棒等。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取实验材料,学生在选取材料时必须仔细认真地考虑各种因素,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手段运用要落在“实”处 1.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要实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时,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指出用力点、支点、阻力点,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师的许多讲解时间,而且让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有许多教师认为课件做得越华丽越漂亮就是一个好课件,实际上这样反而会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降低了一节课的效率。例如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过滥的现象。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这一课件展示,放大镜下各种昆虫的图案:蝴蝶、蝗虫、蝇、蟋蟀等。学生一边看一边叫:真漂亮啊!这时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抢着回答:我看到了蝴蝶美丽的翅膀,蝗虫的大腿„„这些情境创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科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

下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模版)

    农村小学数学 唐家房小学中心校 唐堂 农村小学数学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时间贪玩,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因此,我们要激发其兴趣,......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努力激发学习情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经过多年教......

    农村小学中段个性作文教学论文(模版)

    浅谈农村小学中段作文教学 长寿区邻封镇焦家小学校:高汝明 学科:语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浅议农村小学习作教学123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更是难中之难。《语......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小学 何芳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也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西洒镇红石岩小学 彭永莉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制约,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阿岗中心学校海马完小 尹筱胜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厌写作文,写作能力不高,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应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