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底庙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底庙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8分)
(一)(14分)
1、铸zhù
锻duàn 瘁cuì
颁bān(2分。写对2个得1分,写对3个即可得2分)
2、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联中任选一联就给满分)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可任选一联作答。④不设统一答案,但所选的每一句,都必须是一联,即相连的两句。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8分。写出一句给1分,该句有错不得分)
3、不设统一答案,人物与所述故事情节必须一致;理由:言之有理即可。(4分。人物、情节各1分,理由2分)
(二)(7分)
4、不设统一答案,例:时间,是微风里荡漾的一丝幽香,飘散了便决不再有。(共3分,视语言情况给分)
5、①“玲琅满目”中的“玲”应改为“琳”;②“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中,应去掉“深受大家”或者“令人”;③“宁缺勿烂”中的“烂”应改为“滥”;④“所以都是件件珍品”中的“都是”应与“件件”对调;⑤“震馆之宝” 中的“震”应改为“镇”;⑥“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中的“山川秀美”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改为“历史悠久”或者删去;⑦“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中的“,”应改为“。”其他改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共4分。每改对一处得1分)
(三)(7分)
6、可以从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艺术价值等方面回答。例:汉字虽然初始学习难度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英文单词量多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很多汉字不仅能传达人们的意思,而且从它的结构、构造方面还能看出古人的生活习俗甚至风土人情等,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共3分。视语言情况分3、2、1给分)
7、不设统一答案,可以从生长速度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生长的危害,对生产、生活的危害等方面回答。(共4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例:绿色灾难是指某一种植物被引种到一个新的环境后,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中“反客为主”,大肆扩散蔓延,破坏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甚至使其他动植物无法生存,明显损害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或者给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危害。
二、(共42分)
(一)共12分
8、生命力极其旺盛的,给我带来惟一一点安慰和寄托的古藤萝被毁灭,我感到无比的痛苦。(2分。语言表达不求相同,意思对即可)
9、①生机勃勃;②需求甚少,生长顽强;③毫不张扬,默默无闻,颇有隐者的风范。(共3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0、不矛盾。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给悲愤、惆怅心情中的我带来了一丝安慰,使我觉得人生还有快乐;而说“人生毕竟还是个荆棘丛”,是由于给我安慰的古藤萝被砍断了,使我感到无比的痛心,“愚氓毁美”的事实使人感到人生的悲哀。(3分。若只谈到不矛盾一方面的理由或理解给1分)
11、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幽径悲剧》选段:善待生命,善待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紫藤萝瀑布》选段:正确对待生命中的不幸,在生命的长河中不懈努力。(共4分。视语言的情况酌情给分)
(二)共17分
12、视网膜效应:当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拥有这样东西或具备这个特征。(2分。意对即可)
13、在视网膜效应的作用下,一个能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3分)
14、(共4分,每小题2分)①都:突出了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我”对类似事物的关注和敏感度之深。突出了“视网膜效应”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2分)②类似的:突出了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只关注相似的,却往往忽视了其他。(2分)
15、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提倡: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责人之心责己”。这是就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的角度而言的;而在“视网膜效应”作用下,提倡欣赏和肯定自己的做法,这是就如何与他人相处,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努力改善人际间的关系而言的。两者角度不同,所以并非是矛盾的或者不一致的。(4分。应该从两方面加以阐述,只讲一方面的酌情扣分)
16、不设统一答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答:①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对我们来说,是同等重要的;②发现他人的长处,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值得我们重视;③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这样才能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4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语言表述得1分;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共8分
17、照进;想,思考;共同,一起;清澈透明。(2分。答对2—3个得1分)
18、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3分。每译错1个词语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9、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作者自称“闲人”,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其心境是安宁愉悦的,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从“欣然起行”中即可看出。或者:作者自称“闲人”,既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视语言情况分3、2、1给分。(共3分)
(四)共5分
20、以子所长,游于不用之国。(2分。多或少答的最多得1分)
21、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视语言表达情况给分。(共3分)
如赞成,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答:干任何事情都不能不顾对象,做生意也要了解顾客的需求。任何知识、才能、技艺都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做到学以致用。否则,知识再多、技艺再高,也是徒劳。如反对,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答:越人跣行、被发,正说明鲁人夫妻俩的手艺在越地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供开拓,如果他们夫妇俩能妥善开发市场,使得越人穿上鞋子、戴上帽子,并成为时尚,那么他们一定不会穷,而且会很快富裕起来的。
三、作文。共30分 一类卷:27——30分 二类卷:23——26分 三类卷:20——22分 四类卷:18——20分
18分以下慎打。建议切入分为22分;书写工整美观加1分。
第二篇: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人教版2014学下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1、C2、B3、B
4、A5、C6、C7、全球饥饿人数很多,而我国粮食浪费却很严重。
中国人吃饭讲究排场,为面子,宁愿浪费,也要多点菜;公款吃喝;
我会加入“光盘行动”,节约无小事,我们为了排场,为了面子就浪费粮食,实在可耻,面对那么多饥饿的儿童我们更应该节约粮食。
二.
8、(1)独怆然而涕下(2)岂不罹凝寒(4)到乡翻似烂柯人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1)跑(2)等待⑶同“披”穿⑷在腰上佩着
10、⑴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⑵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11、B12、缊袍敝衣(粗袍敝衣)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
13、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三、说明文阅读:答案
1.(1)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2)实时报道会议情况。
(3)参与到重要问题的讨论。(4)搭建新的人际交往平台。
2.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微博的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1分),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分)。
3.不能(1分)。“据不完全统计”是指不能完全预见统计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1分)。如去掉,则表明微博用户他们每日发布的信息量的准确数据,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4.示例1:微博互动性强,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民众要时刻保持清醒,保持理性,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示例2: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分享者。微博时代,我们更需要真相。示例3:微博正遭遇“信任危机”。如何还微博言论的“净土”? 除了法律的约束外,更需要每个网友的严格自律。
(二)(22分)
19、(4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老张把石头每天从山脚背到山上;深层含义是指老张希望搬家后每天背老伴上下楼,从而背起家庭的幸福。(各两分)
20、(3分)交代了晨练的背景和老张相识的原因;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故事的主人公老张。(任意答两点即可)
21、(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0、5分),赋予石头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0、5分)写出了老张背上的石头越来越重(0、5分),突出老张每天背石头上山的不易和艰难(0、5分)。
(2)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台上的早晨回荡着老张的笑声,表现老张把石头背上山后的快乐和幸福。
22、(4分)(1)每天把石头从山脚背到山上,看出老张是一个有毅力、执着、倔强的人;(2)还去求菩萨保佑,他每天练习背石头就是为了搬家后被瘫痪的妻子上下楼,看出世一个老张重视夫妻感情,心地善良的人。(性格1分,举例1分,答对两点即可。)
23、(2分)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旨,突出平凡人的幸福就在默默的付出中;景物描写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任答两点即可)
第三篇:2016~2017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
2016~2017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Pplong0607 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阅读牵起我们稚嫩而倔强的手,走进浩瀚的知识海洋,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精采,远.离枯燥与乏味,远离忙录与喧嚣。我们的青春因阅读而绽放,我们的生命因阅读而舞动。. 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倔________;燥________。..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①1月8日,我校开设了“续梦曙光,我心飞翔”英才奖学金颁奖大会。②本次活动以一只小鸟的视角,讲述它在曙光成长的故事,由生活在曙光,学习在曙光,成长在曙光以及追梦在曙光四个版块。③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策划者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从《水浒传》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4分)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
① 这个片段选自哪个情节?这个情节发生的地点是在哪里?(2分)
②文中说“却怎地用药?”你知道晁盖七人和白日鼠白胜是如何用麻药将杨志一行人麻翻的吗?(2分)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必答题:
①,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②,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⑤,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选答题:
⑦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⑧,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⑨纵使晴明无雨色。(张旭《山中留客》)⑩,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二(70分)
/ 6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2分)6.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1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节选)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鱼可百许头()②凄神寒骨()③清风徐来()④歌窈窕之章()....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9.【甲】段中,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10.【甲】【乙】两段都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文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l——14题。(15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⑪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⑫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⑬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⑭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⑮除海藻类,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计算过,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一年的需要。
/ 6
⑯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11.作者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这里的粮仓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粮食?(3分)
....1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列数字的作用。(4分)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14.我们现在常说要保护海洋资源,但本文说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7分)
家乡,那棵银杏树
施 敏
⑴老宅在小漾河的边上。这条宽不足十米的小河是当时堡镇和五滧的界河。顺着小漾河的对岸,往北不到一公里的四滧村,有两株非常高大的银杏树紧紧依偎在一起,如伞盖般的树冠,几乎遮天蔽日。村上老人说,它们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⑵银杏树成为十里八乡的“地标”,上学途中的孩童,田间劳作的农民,水桥边浣洗的女人,总习惯抬头望一眼,知道离家不远了,心立刻平静踏实了下来。
⑶儿时玩伴涛子的家离银杏树很近,他的话题也总是少不了那棵树。“昨天刮大风,树上那个喜鹊窝掉下来的枯枝,差点砸在我头上。” “今儿开春后,银杏树的枝桠都够到我家屋檐了,不相信的话可以过来看一下。” 他的语气充满了骄傲,好像银杏树就是他们家的。
⑷以前总是远远地瞻望这棵银杏树,这次正好有机会走近它。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只见庞大的枝桠撑向蓝天,树身底部犹如伸开的五指深深地插入泥土中。叫来同伴手牵手合抱,.三个人竟然连一半都没抱过来。从此,“银杏树那儿”成了我们快乐的天堂。在它的满树绿荫之下,玩打仗、捉迷藏、用弹弓射树上的鸟巢……唧唧喳喳地笑呀、闹呀,好不自在。
⑸银杏树是自然界中少有的雌雄异株,雄银杏只开花不结果,雌银杏才会结果。说起银杏果的味道,爷爷记忆犹新,“那时,雌银杏树每年挂的果儿少说也有百斤。缺粮的年代,村里人爬上树拿竹竿敲落还没有成熟的银杏果,以此来充饥。银杏果蒸着吃,吃口像糯米,只不过味道有点苦。”
⑹那年夏天,海岛经历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台风肆虐,好多大树被连根拔起,西边那株雌银杏树也未能幸免,它遭到雷击的消息很快在村子周围传开了。据说在银杏树遭雷击的那天,树身的空洞中猛地钻出一条大蛇,急忙慌张地游进了附近的小漾河里。这仿佛是个凶兆,惶恐的村民很长时间都不敢靠近它。到了十月挂果的时候,银杏树始终不见一颗果儿,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大家对惨遭重创的银杏树还怀有一丝复苏的希望,但是第二第三年,依然没有动静。村民请来园林局专家来“会诊”,最终还是宣布了它的死讯。
⑺雌银杏树日渐枯萎的身躯依然紧紧依偎在雄性银杏旁,似乎是一对饱经风霜的情侣坚贞地拥抱在一起。然而,风吹雨蚀,无法阻止它慢慢衰朽坍落,直到有一天,村民一番商量后还是锯掉了已是千疮百孔的树干,现只剩下那棵雄银杏树茕茕孑立,孤单而冷寂。
⑻后来,我念初中、高中了,到银杏树旁玩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 6
⑼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我又一次来到银杏树下。它依然孤单地挺立在空旷的田野中,周围已经加设了护栏,树旁一块编号0073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镌刻一行字:银杏,树龄460年。我终于知道了银杏树的“身世”,原来,它是列入崇明县古树名木目录里四棵古银杏中的“老大”,是岛上已发现的年代最久的古树,堪称“崇明银杏之王”。
⑽这棵银杏树历经四百六十多年风雨,即使扯破了容颜,歪曲了身姿,依然遒劲挺拔,枝繁叶茂,巨冠参天。它见证了村庄几百年的盛衰沧桑,目睹了被它庇护的子民一茬接一茬地长大、老去……
⑾每次回家,经过那个路口,我的目光总是会搜寻这棵古银杏树,仿佛是要从它背后去寻找童年的所有点滴往事。
⑿家乡一直在心里,在记忆里,尤其那棵古老的银杏树。
15.文章写道“家乡一直在心里,在记忆里,尤其那棵银杏树”,这课银杏树为何能让作者一直难以忘怀呢?(5分)16.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撑”的妙处。(4分)....17.请阅读文章第⑯段,说说作者引用有关银杏树的传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8.联系全文,请谈谈你对第⑽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9分)
雅
厨
陈永平
⑴谢冕教授喜欢淮扬菜,叶橹教授撺掇他到我生活的城市,在“随园”品尝淮扬美食软兜长鱼、雪花豆腐、红烧鳗鱼,大呼过瘾,回京后写文《一路觅食到高邮》。我与随园老板是老朋友,吃过他家很多菜,只知道好吃,却说不出所以然来,算是白吃。
⑵学者杨早祖籍高邮,月初携妇将雏来邮访古揽胜、认祖归宗。到午饭时,我建议上随园,他认为店名不俗,值得期待。杨早曾经撰文,称他是《读书》的读者,现在则兼作者。老板也是《读书》的读者,老厨子,真的读《读书》?杨早很惊讶。《读书》是一份“高端”杂志,学术味很浓。到饭店后我们与老板见面,我跟杨早介绍,老厨子,真的读《读书》,真的,哪怕囫囵吞枣,人家也是《读书》的读者。
⑶随园老板姓张,中年人,我们20年前相识相交,那时他是政府招待所的大厨。有一次我饭后从包间出来,见他在大堂与几名书法家讨论,兴之所至,摆开条桌,铺上宣纸,一人写了两幅“大字”,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交往加深,两家人经常互访。我喜欢在他的书房流连。书房没什么特别,一张写“大字”的桌子,一个书架。书的数量没我的多,却有我没有的书。莫泊桑是我喜爱的作家,难得的是,他有一套李青涯译《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我大喜,要求借阅,借一本换一本,读完全部五本。也是因在书房流连,我知道他订阅《读书》、《随笔》一类杂志。他跟我说,他更喜欢《随笔》,《读书》不好懂,说明他订这两份杂志,不是附庸风雅充门面,而是认真读过。
⑷我儿子和他女儿同一年上大学,我儿子南京,她女儿武汉。我跟孩子联络都用手机,通电话或发短信;他的联络方式则更传统、更别致,也更有“档次”。他写书信。这明显受傅雷影响,同时也是为的习字。他用毛笔,用30厘米乘40厘米宣纸,从右至左竖写:“张骁吾儿……”4年写了近50封信。女儿是个乖乖女,除了领会父亲教导,还将所有来信作为“书法作品”妥善保管,毕业后如数奉还。还记得初见信时,感慨良多,其中一封这样开头:“今读《傅雷家书》,看到一段文字颇能代表我的心境,现誊录于此与你共享……”誊了满满5页。家书中夹带英文,他在誊录时先空下来,再用圆珠笔添上单词和中译。我问他,女儿是否回信。“回!”他大声说,语气中透着无奈和自嘲:“手机短信,三五个字。”
⑸他自己开店是在招待所解体之后,已有10年光景。在市政府西南角,租了两间门面;本来就偏,市政府东迁后,这里更冷清了。我们劝他到繁华地段另起炉灶,如果他听劝,凭他的技艺,要比眼下挣的多很多,但他不为所动。他不经手钱,对挣多挣少不特别关心;他自认是淮扬菜的传人,他相信对美食有追求的人,自然会“一路觅食”,到他店里享用。得意的时候,他会笑眯眯对人说:“我做的是菜;也是什么?文化!”
/ 6
⑹人说我生活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我不敢欣欣然。人家夸你,是因老祖宗里有几个杰出人物,今天能称得上“大家”的毕竟鲜有。换个思路想,底蕴有个累积的过程,看底蕴首先要“下底”,民间有文化意味的,可能是画彩蛋的学徒,唱民歌的老人,集报纸的商人,或者是读《读书》的厨子。这些人,这座城市有很多。19.阅读全文,请说说雅厨“雅”在何处?(4分)2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⑮段画线句子。(4分)....21.第⑫段描写杨早听到厨子读《读书》异常惊讶有何用意?(5分)22.文章第⑭段作者提道“还记得初见信时,感慨良多”,试想一下作者初读书信时会想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展开想象并描写。(60字以内)(6分)
三(60
分)
23.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仔细观察、品味、体悟,都会带给人特别的感受。
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3)要有生动的描写。
(4)字数不少于600字。
(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人名和校名。
2016~2017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参考答案
1. 倔 zào 精采-精彩 忙录—忙碌 .jué 燥.2.修改意见一:搭配不当,将开设改成举办 修改意见二:成分残缺,四个版块后加“组成”。3.①智取生辰纲;黄泥岗;
②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一桶,故意给杨志他们看,让他们放心。此后,吴用取出药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药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4.略
(一)5.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化静为动,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1分)6.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7.①鱼可百许头(表约数)②凄神寒骨(使„„凄凉).. ③清风徐来(舒缓的,缓缓的)④歌窈窕之章(吟诵)..8.①略 ②.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天空连成一片。9.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9.甲文由乐转悲,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结合“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句子分析)
乙文则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豁达、超脱和乐观的情感。(结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清风明月”、“冯虚御风”等词)
(二)11.海藻类,浮游生物,众多的鱼虾。12.不能删(1分),“之一”指其中一个,不是全部;说明“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
/ 6 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只是资源短缺的其中一个方面,如果删去,就变成资源短缺只表现在这此,这不符合实际,所以不能删(2分);“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13.具体直观地突出了(1分)近海水域海藻产量之大(1分),说明海洋能够提供人类需要的食物。(2分)
14.不矛盾,利用是建立在保护和让海洋资源能再生的基础上。(言之成理即可)
(三)15.高大茂盛;古老;生命力顽强;给人带来心灵慰藉;承载美好童年回忆;助人度过艰难岁月。(答对5点得全分,少一点扣一分)16.“撑”是“撑开”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银杏树枝繁叶茂,巨冠参天的样子(1分),突出它旺盛的生命力(1分),表达喜爱赞美之情。(1分)17.写涛子讲起银杏树语气充满了骄傲,写出银杏树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1分),侧面烘托出银杏树带给人的快乐(1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为下文写银杏树带给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做铺垫(1分)
18.银杏树在漫长的岁月中,即使树的外在遭受重创,但是它仍然挺拔茂盛,显示出银杏树顽强的生命力。(2分)银杏树在时间的流逝中给人带来力量、希望、回忆,表达作者对银杏树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对故乡人民的赞美。(2分)
(四)19.读文学味很浓的《读书》;与书法家讨论,写“大字”;藏有许多精品书籍;用书信和女儿联络;开店不为挣钱。(答对四点得全分,少一点扣一分)20.神态、语言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厨子说话时洋洋自得高兴地样子(1分),突出他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高雅的意趣(1分),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1分)。
21.写杨早惊讶,不敢相信,侧面烘托(1分)出老厨子有文学品味、精神追求、高雅的意趣(2分),表达作者的赞美敬佩之情(1分),为下文具体叙述老厨子的“雅”做铺垫(1分)。
22.惊讶、感动、钦佩(答对两点得全分)
/ 6
第四篇: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做好期末复习工作,让学生巩固本学生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技能,特拟定本期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归类悟法。归类或分单元复习课本的知识点,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综合解疑问难的能力。
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掌握复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充分利用有限的复习时间,与复习课本内容同步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巩固识字,提高阅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
4. 充分利用期末复习时间,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
二、复习时间(17周——18周)
本学期复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第一个星期着重抓基础知识的复习,把所有课文跑一遍,第二个星期主要抓能力方面,因此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进行有效地复习。
三、基本情况及复习提纲的拟订
1、基础知识方面,复习每课的生词及词语解释,要求学生在本期内为生词归类、解释或造句。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要求学生注音或给读拼音写字。或每天要求学生听写生字并注音。加强训练。
2、课文内容的复习,学生先按单元参照笔记本复习每课的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对重点篇目的阅读段进行系统指导复习。
3、文言文的复习,能够独立的归纳本册重要的字词和第五六单元文言文单元中重要实词和虚词,并能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4、古诗词背诵默写,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以及优美的时文、美文,加强积累。
5、课内外阅读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前先要求学生掌握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相关要点。然后按单元对学生进行复习,并用试卷进行训练。
6、作文训练,从命题、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训练,强调学生首先要能说清一件事,然后,要求学生能对一件事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言从字顺。主要训练话题作文,能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主题。
希望通过有计划有安排地复习,期末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八年级备课组
第五篇: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用钢笔和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把对应的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非选择题请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4.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图2为“陕西省局部地区年降水及蒸发量等值线图(单位:毫米)”,读图完成3~5题。3.下列四地中,最干燥的是
高二地理
第 1 页(共 9 页)
图1 A.榆林 B.靖边 C.定边 D.延安 4.图示地区最大降水差可能达
A.299毫米 B.399毫米 C.499毫米 D.599毫米 5.该地区种植的水果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 A.蒸发量大 B.降水丰富 C.气温年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大
图3为“甘肃省某绿洲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图2
图3
6.据图3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 A.林地 B.草地 C.水体 D.未利用土地 7.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可能导致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土地石漠化 D.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图4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图4
高二地理
第 2 页(共 9 页)
8.曾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壳活动更活跃 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C地区曾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④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图5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5 10.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11.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图6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读图完成12~14题。
高二地理
第 3 页(共 9 页)
图6 12.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及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A.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增大 B.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减小
C.年径流量增大,输沙量减小 D.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 13.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上游植树造林
C.流域降水增多 D.上游修建水库 14.该变化可能导致下游地区
A.河口三角洲增长减慢
B.淤积增加,河床抬升 C.洪涝灾害加重
D.土地荒漠化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7,完成15~16题。
①环境优美 ②能源丰富
图7
15.黄河金三角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③内河航运发达 ④有重要铁路经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6.作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地区
A.市场广阔 B.技术先进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17~18题。17.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18.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8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地理
第 4 页(共 9 页)
图8 A.实现了环境效益,减少了经济收益
B.减少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图9是我国东北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9~20题。
图9 19.图中N山脉是我国
A.温带草原区与温带荒漠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20.影响P所在的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B.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C.地势低洼,干旱缺水
D.机械化水平和粮食商品率低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21~23题。
2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2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高二地理
第 5 页(共 9 页)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读图10,完成24~25题。
图10 24.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 25.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图11示意2017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群主要去向省区和城市。读图完成26~27题。
图11
高二地理
第 6 页(共 9 页)
26.根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时段
A.社会因素促使人员离京 B.离京人员南方多于北方 C.离京人员主要返乡就业 D.离京人员多乘飞机出行 27.上图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CPS B.RS和GIS C.GPS和GIS D.RS、GPS和GIS 港口煤炭接卸是指在港口接卸从其他港口运来的煤炭。图12示意1995年和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格局,读图完成28~30题。
图12 28.与1995年相比,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
A.煤炭资源枯竭 B.市场需求扩大 C.海运条件改善 D.科技水平提高
29.从1995年到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渤海沿岸 D.山东半岛 30.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的
A.煤炭供需矛盾加剧 B.产业结构调整 C.煤炭生产总量下降 D.城市职能转变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2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区域内煤炭资源储量大,是优质化工和动力用煤,是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高二地理
第 7 页(共 9 页)
。距首府银川市40千米,与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区域同时蕴含丰富的油气、光能、风能资源。图14为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区域图。
图14(1)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8分)(2)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当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4分)(3)宁夏煤炭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大力发展光伏、风能产业?(8分)
3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耐高温,耐严寒,是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干旱。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浓甘甜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图13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图13(1)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6分)
高二地理
第 8 页(共 9 页)
(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3)分析青海省黑枸杞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措施。(8分)
高二地理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