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文阅读(二):线索解析
散文阅读㈡:线索解析
一、散文基础知识巩固
【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过程和中心分 : ①描写性的散文(抒情散文)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文眼是指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谋篇布局的只言片语或语句,即文章的点睛之笔。文眼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于文中的。也有个别的文章是文眼和线索合二为一的。
②记叙性的散文(叙事散文)写人的散文 要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类)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记事的散文 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 同上。③议论性的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二、直击考点——理清文章脉络,寻找作品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3.理材料,抓线索,识文眼。
线索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线索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情。
抓线索的方法:
①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入手。(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②从标题入手。
③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入手。
④从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入手。
三、把握散文线索阅读五法
1.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从我能记忆时起”、“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1895年”、“1900年”、“1908年”、“1909年”、“191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母亲优秀品德的许多事情便一桩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组织安排材料的。
·又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 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不同的处所 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2.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 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后 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这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按类别组织起来 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3.反复出“线”
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蕴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
4.以情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如《 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总不大喜欢”蜜蜂接着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到荔枝蜜而“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当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劳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颤”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 对蜜蜂感情变化的线索不大喜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5.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
·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 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 ——思念“我”的蔡老师。
四、真题回放
(2011年内江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爱
黎 明
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生的印记。
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喜欢吃咸花生,似乎是我天生的嗜好。小时候,家里虽然每年能收上四五担花生,但吃咸花生对我来说是件极其奢侈的事儿。因为家里穷,父母指望着能多卖点钱给我们兄妹3个凑学费。只有在我们兄妹仨,眼巴巴地看着邻居家小孩吃咸花生馋得直流口水的时候,妈妈于心不忍才勉强给我们煮一小把。煮好后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虽然每堆只有几颗,却能让我们兄妹仨乐上好几天,因为我们都非常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味道。
妈妈煮咸花生的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是我们这些爱吃咸花生的孩子们却离家越来越远,有时候甚至两三年都难得回家一次。于是,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每当在异地他乡吃着妈妈千里迢迢寄来的咸花生,心里总是暖洋洋的,舌尖上的味蕾也总能准确地识别那种熟悉的味道,一种被爱的味道。品着这爱的味道,也使我们更加惦念家中年迈的父母。
出门在外,也经常在街边的小摊买咸花生解馋,但我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味道。妈妈煮的咸花生和买来的咸花生味道确实不一样。因为这正如歌中所唱,妈妈煮的花生里夹杂着“爱的味道”。
味道通常蕴含着人生种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人无法抗拒。味蕾上绽放出来的爱,会让我们感怀一种特别的情愫,想念一位深爱的人,抑或怀念一段难忘的往事。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先后写了哪两件事?
五、写作之日积月累——《爱的教育》
校长先生
可莱谛今天在学校里很高兴,因为他三年级的旧先生到校里来做试验监督来了。这位先生名叫考谛,是个肥壮、大头、鬈发、黑颈的先生,目光炯炯,话声响如大炮。这先生 常
恐吓小孩们,说什么要撕断了他们的手足交付警察,有时还要装出种种可怕的脸孔。其实他决不会责罚小孩的,无论何时,总在胡须底下作着笑容,不过被胡须遮住,大家都看不出他。男先生共有八人,考谛先生之外,还有像小孩一样的助手先生、五年级的先生是个胶子,平常围着大的毛项巾,据说他在乡间学校的时候,因为校舍潮湿,壁里满是湿气,就成了病,到现在身上还是要作痛哩。那一级还有一位白发的老先生,据说以前曾做过盲人学校的教师。另外还有一位衣服华美,戴了眼镜,留着好看的颊须的先生。他一边教书,一边自己研究法律,曾得过证书。所以得着一个“律师”的绰号。这位先生又著过书简文教授法之类的书。教体操的先生原来是军人,据说属于格里巴第将军的部下,项颈上留着弥拉查战争时的刀伤,还有一位就是校长先生,高身秃头,戴着金边的眼镜,半白的须,长长地垂在胸前;经常穿着黑色的衣服,纽扣一直扣到腮下。他是个很和善的先生。学生犯了规则被唤到校长室里去的时候总是战战兢兢的,先生并不责骂,只是携了小孩的手好好开导,叫他下次不要再有那种事,并且安慰他,叫他以后做好孩子。
有一天,我父亲在校长室和先生谈话。父亲向先生说:“辞职是多少乏味的事啊!”这时,恰巧有一个人领了孩子来见校长,是请求转学的。校长先生见了那小孩似乎吃了一惊,将那小孩的脸貌和桌上的照相比较打量了好久,拉小孩靠近膝旁,拓了他的头,注视一会儿,说了一句“可以的”,记下姓名,叫他们父子回去,自己仍自沉思。我父亲继续说:“先生一辞职,我们不是困难了吗?”先生听了,就从抽屉里取出辞职书,撕成两段,说:“已把辞职的意思打消了。”他声气和善,言语亲切,小孩出来的时候总是红着眼睛,觉得比受罚还要难过。校长先生每晨第一个到学校,等学生来上学,候父兄来谈话。别的先生回去了以后,他一人还留着,在学校附近到处巡视,防恐有学生被车子碰倒或在路上胡闹。只要一看见先生那高而黑的影子,群集在路上逗留的小孩们就会弃了玩的东西逃散。先生那时,总远远地用了难过而充满了情爱的脸色,唤住正在逃散的小孩们。
据母亲说:先生自爱儿参加志愿兵死去以后,就不见有笑容了。现在校长室的小桌上,置着他爱儿的照相。先生遭了那不幸以后,一时曾想辞职,据说已将向市政所提出辞职的辞职书写好,藏在抽屉里,因为不忍与小孩别离,还踌躇着未曾决定。
课后作业
阅读《味蕾上绽放的爱》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④段中与“妈妈每年将煮好的咸花生晒干分成3大包,分别寄到我们三兄妹的手上”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2.分析“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3.文章以“味蕾上绽放的爱”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1.“我负责分成3小堆,三兄妹各占一堆”。说明一家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妈妈对孩子的思念越来越重。(前一问1分,后一问两层意思各1分。共3分)
2.承上启下。上承味道不仅烙有人的记忆,也渗有人的情感;下启对咸花生这种特殊味道的回忆。(“承上启下”1分,点明“上承什么”1分,“下启什么”1分,共3分。)3.“绽放”本是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这里的“绽放的爱”是引申义,以此为题有点明主题,统领全文的作用,意在表达作者对味蕾存储的爱的赞美。(“点明主题”“统领全文”各1分,“爱的赞美”2分,共4分)
第二篇:把握散文线索阅读五法
把握散文线索阅读五法
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 ”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联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如 果正确地把握住线索,就能准确地理解、剖析文章。
可是,由于作者思路千变万化,也由于写作内容、意图与表达的中心思想各不相同,散文的线索安排也就 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线索的时候,注意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从我能记忆时起”、“到四五岁时”、“到八九岁时”、“1895年”、“1900年”、“1908年”、“1909年”、“1919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母亲优秀品德的许多事情,便一桩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组织安排材料的。又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 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不同的处所 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二、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 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后 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这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按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三、反复出“线”
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白杨礼赞》,“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 中反复出现了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高过一浪,由蕴蓄到喷 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
四、以情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 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总不大喜欢”蜜蜂;接着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 到荔枝蜜而“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当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劳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颤”,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 对蜜蜂感情变化的线索:不大喜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五、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 “形散神不散”,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神”,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 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如《我的老师》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我”难 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 ——思念“我”的蔡老师。
方法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总之,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只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去把握它的线索,就会 对我们理解、分析散文的内容、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散文阅读之线索分析——教案范文
省沭中2015届高三语文
主备:司开朴
审定:
散文阅读之线索
教学目标:
1、散文线索的知识。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时数:1课时
一、知识补充:
⑴、散文的线索:什么是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 《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 《藤野先 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⑵、常见的线索类型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⑴、时空连“线” 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学生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如: 《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 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 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⑵、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 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 《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 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 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文章就是这样以“一辆纺车”为线索把与纺车有关的事按类别组织起来形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⑶、反复出“线” 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如: 《白杨礼赞》 “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章 中反复出现了四五次。据此可知作者从树写到人那赞颂的感情一层深似一层一浪 高过一浪由蕴蓄到喷涌就是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一线索如串珍珠般连成 了一个感人的艺术整体。
⑷、以情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阅读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常常 是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 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 《 荔枝蜜》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因被蜜蜂蜇了一下而“总不大喜欢”蜜蜂接着写因为看到荔枝林喝到荔枝蜜而“不觉动了情” “想去看看”蜜蜂当参观 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忘我劳动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后“我不禁一颤”对蜜蜂发生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由此可以理出“我” 对蜜蜂感 情变化的线索不大喜欢→向往、爱慕→赞颂→学习。
⑸、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散文最大的特点是 “形散神不散” 不管多么复杂的文章只要我们把握住它的 “神” 那么无论有无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都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线索。如: 《我的老师》 一文作者记叙的事情虽多但都是为了表现蔡老师是最使 “我” 难 忘的老师抒发“我”对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确定这一主题后不难发现本文的一 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 ——思念“我”的老师。
二、知识链接:见“核按钮”P、118.三、例题示范:
见“核按钮”《牛铃叮当》(2013年浙江卷)
四、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试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
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 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8.作者曾说: “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 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解题思路: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考虑 到“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需要我们注意到文章前后的联系。在本文中“雪”是贯穿全篇的线索,第 2 段就写到“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 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 西 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第 3 段中又写到“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 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第 6 段中,当和祁 连雪岭相对时,作者说“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 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 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而到文章最后,作者忍不住“即兴赋诗,寄情于祁 连雪”。找出文中这些写到祁连雪的语句,适当的加以概括,就可以回答该题了。
参考答案: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 代代的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 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
五、总结:
解题方略归纳。线索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线索可以是某个中心 事件、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情。
抓线索的方法:
①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入手。(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②从标题入手。
③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入手。④从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入手。
第四篇:散文 二
春天,在雨水里开放
在冷僻的天隅,喜鹊的叫声响亮而单调。它飞来飞去,仿佛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就应该是这副无畏风寒的样子。它的喧哗声乱了天空沉静的秩序,天空收起了同样单调的雨丝。尽管喜鹊的叫声,不报喜也不报忧,而天空却有些放晴了。
到底是春天,给点阳光,感觉就不一样了。身边的人都这么说。
雨一连下了好些时日,日子浸泡久了,浮漂得有些发白,人也少了兴致,越来越沉默怅然。愣愣地听同事跟她的母亲在电话里拉家常,内容琐碎,从午饭菜到晚饭菜,从练瑜伽的弟媳妇到上幼儿园的小侄子,东拉西扯,里短家长。生活是有热度的,如同生起的炉火,不管是雨是晴,热爱它的人便尽心维续。羞愧得很,我是如此冷漠,这样热心热肺的电话粥一次也没给母亲煲过。
但是,我记着呢。
我想我的心里,记住的东西一定太多太多,所以壅塞淤滞起来。我知道生活的中心在哪里,可是不知道是某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推赶着我往外走。一直都在沼泽地边探脚,而到达不了对面的树林。一直都在边缘徘徊,而进入不了沉实的腹地。初春仿佛总要经历雨季,风从四面来,风向模糊不清,在树枝的末端结成谜团,却要依赖一声鸟鸣,叫破春寒。
从来处到去处,从去处再返回,这有条不紊里,到底蕴藏着多少哀乐喜怒。是阳光唤醒了春天,还是春天唤醒了阳光,这样的时节仍然灰淡,易使人无绪,易使人获得短暂的失忆。
失忆是一种幸福,麻痹着人的感官。
一旦麻木了,便无法在与他人交谈,便无法与这个世界亲近。却在某日,手机屏上一个不留神的轻触,错摁了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的号码,慌忙掐断也来不及了,朋友很快短信过来,一个因为失手而得来的问候,使得雨中的独行添了些融融暖意。不小心打扰了这个世界一下,这个世界还我于温暖,是幸运,还是注定。
温暖是注定的,如同寒冷一样。这个小城四季分明,冷热交替,注定是个情感充沛的城市。情谊不会因为隔阂与距离而消失,它似一棵守在路边的樟树,守护着每一次记住,守护着每一眼珍视。
我们从不寂寞,却永远独自而行。
阳光很快消失,雨稀稀落落的,重又敲打起春天。忽然有旧识的风吹动了我的衣襟,举目,又想起了旷渺的远方。远方我去过吗?远方并没有什么。依然转身走进雨水里,充盈的雨水缘何灌溉出一个干涸的春天?我如是问,却有细微的滋长声穿透我的耳鼓如是应答,春天在雨水里静静地开放。雨水,又沾湿了花冠,沾湿了树梢,就放慢脚步跟着春天往前走吧,在前方,我记住并也记住我的人,请撑起一把雨伞,等我走来。
唯愿,我是在走一段真实的路,与生命中的每一天真情相拥。
世相玄虚,法则无定。沿路嫣红的茶花,却准时不误地开放了,开得执迷,开得自我,它们只相信心中的春天。
是的,像一朵花一样相信春天。
暮色深秋,倾听宁静
流水有声,岁月无痕。又一季的秋就这样悄然的从指缝间流走,空留下一季的怅然,在初冬的寒露薄雾里领悟岁月的沉静与孤独,没有失落也没有感叹。
凭栏而坐,心平静得像一汪湖水,沐浴在午后暖暖的阳光里,宁静的望着高远碧天,用思绪放飞青春的风筝,在岁月的苍穹里自在的飞。偶尔掠过一抹熟悉的身影,已激不起涟漪,所有的铭心刻骨,都在眼角微微的笑意里得到了诠释。
天空里没有雁的影子,还未曾来得及挥手,它已去了遥远的南方。还有几片顽皮的黄叶在枝头摇曳,舍不得离去,像是羽翼未丰的鸟儿颤颤微微的害怕飞翔,突然一阵唧唧喳喳的声音撕破里这悠然的宁静,原来是觅食而回的麻雀在歌唱一日的收获,那么毫无顾及的欢愉着。
茶渐渐凉了,忽然很想听一听老歌,才知道青春的酸甜苦辣已在不经意的瞬间,随昨日的歌声一起飘远了,所有的心酸无奈烟雨楼台都在一口冷茶的苦涩里淡然喝下,随着嘴角浅浅的一笑飘逝在微凉的风里。回首昨日,蓦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那个懵懂少年,没有不甘,只有点恍然。站在岁月的镜子面前,青春不在,看着流年的痕迹悄悄爬上沧桑的脸,流逝了童年的稚嫩快乐,平静的脸上是心智的成熟和坦然。即便是面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不再那么愤慨,即使无法释怀,也依然会坦然处之超然物外,或许是自嘲见怪不怪!
看夕阳西沉,红尘落幕,想起曾经那黄昏里的约会,樱花下的浪漫,终于明白生活不仅仅是爱情,片刻的绚丽灿烂成就不了辉煌,那一场场风花雪月的浪漫,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往事了。一杯清茶,一缕阳光,静静地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不再渴望什么惊天动地,更不会为爱死去活来,看着那厨房里来来去去的妻的身影,孩子脸上洋溢的欢乐,父母身体的健康,这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没有了不着边际异想天开的梦,不再肆意轻狂任性放纵,不再在摇滚乐里追寻热血激情,不再会为了听雨在雨里傻傻漫步,天凉了就会想父母哮喘有没有发?所有的未来都只是未来,再也不会一个人潇洒的背起行囊去探索那迷人而遥远的景致,再也不会在鲜活的血液里追寻那年轻而醉人的憧憬,在平淡里找一份安稳,在沧海里觅一处归属,在宁静里寻一缕安详,在风雨里散发出成熟气度与魄力。
走过路过,见识更多也懂得了更多,风雨坎坷之后也明白了许多方圆之道、厚黑之说。渐渐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宽容,淡定了躁动的心。喜欢古乐丝竹之韵,在那温婉清脆的弦音里领悟岁月的梵音,喜欢把盏清茗,在那淡淡幽幽的清香里感悟浮华背后的人生。喜欢清秋里黄叶的成熟静美,淡淡的来淡淡的去,没有欲望,给人以宁静安然,简单而有余韵。
夜色在斜阳余霞的袅袅炊烟里渐渐的弥漫开来,不知不觉间与天地融为一体了。睁开眼时,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所有快乐的忧苦的过往旧事,都已随那轮红日一起沉落在了天边的岁月里,只留下一缕轻轻浅浅的寂寥清烟,挽着思绪在无尽的苍穹里澄净回旋,净到容不得一粒埃尘,静到有一份莫名的孤独。夜风像一溪清冷的泉水从脚底流过,凉丝丝的流进了我的身体,轻盈了魂灵,迷蒙了双眼。
窗里透出昏黄的光线,难道是想撕破着夜的黑么?突然发现宁静就是幸福,祥和而又深邃的幸福。静到可以听得见最后的几片黄叶离开的声音,静到听得到家人的心跳,静得听得到······
那些花儿
总有一些什么是我无力挽回的,就象路边开放的那些花儿,它们在我的记忆里,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仿佛在一遍遍地经历着生命的轮回。
旅途中,记不清已经看见过多少美丽的花儿,记不清晰它们的样子和它们的名字,只是记得那些花儿鲜艳的色彩和灿烂的花瓣,曾经那么生动地点缀着我行进的路途。
那些花儿,象是站在路边含笑的使者,它们没有刻意地想挽留住行人的目光,也没有骄傲的招摇自己卑微的身躯,它们只是随意地生长着,任由生命在风雨中随着季节盛开与衰败。花,或许知道自己挽留不住阳光,挽留不住那些流动的光阴。于是,它不会去奢望什么,只是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无言地盛开。
看见那些花儿的时候,我总会想,我的生命是不是也象那些花儿一样,开放在别人的视线里。我是谁,我叫什么,我开在什么样的路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否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无忧的绽放,我是否可以没有奢求,没有失落的淡然行走,悄然来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心里把别人看得很重要,总是在意自己做的好与不好,旁人会怎样评说。爱与不爱,做与不做,也总是习惯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判自己的对错。生命的快乐与否,自由与否,似乎都是由周遭的环境与世人的目光来定度。
然而,在别人的眼里,我们是什么?不过是路边的花,是转瞬即逝的风景,是匆匆消失的记忆。花的心事,没有人愿意知道,花的轮回,没有人愿意探寻。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你在什么季节盛开,你又在哪一个夜里凋零,对于路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路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行程,而你,不过只是生命路途中的一些点缀。
坐在安静的夜里,我突然想起路边的那些花儿,我想用那些花儿来隐喻我的生命。卑微与高傲,自信与失落,在过去的日子里曾反反复复地搅扰着我的意识,让我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无端地烦恼。
世俗的成功对生命的价值有几许的意义,我无法定义与揣度,苦苦的追求与真实的存在,哪一种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总是不由的在人生的舞台上忘记自己的角色。
而那些花儿,从来不会在意那么许多,它们的生命是那么真实,它们的心性是那么自由。红尘之中虽有尘垢,它们一样洁净的盛开,一样从不低垂自己卑微的头颅。不是花儿能摆脱什么,不是花儿能超越什么,而是它们自有一颗不染铅尘的心。
想起那些花儿,我就会坦然许多,在自然的眼里,人和花是同样的生命,只是凋零与轮回的时间有了长短之分。花,可以不在乎世俗的一切,随意的生长,自由的盛开,我们又何必对外界、对自己生存的环境耿耿于怀。
我渴望自己的生命,象路边开放的花儿一样随意而自然。不管是阳光还是风雨,花儿总是微笑着,如果我的生命如花儿一样平凡,那么,我也应该始终微笑着……
第五篇:余秋雨散文解析
余秋雨散文赏析
发布日期:2013-06-22 15:23 来源:oldq.com.cn 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本文试就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
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
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
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