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

时间:2019-05-13 11:2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

第一篇: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十三)议论文过渡指导

写议论文时,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三大文体中不论哪种文体,巧用过渡,都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议论文也是如此。那么议论文中的过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1、材料与观点的过渡。

高考试题中,前几年的材料作文到近年来的话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事实上写议论文的人不少,许多学生往往依据背景材料或生活实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鉴赏,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在对材料分析概括的基础上,鲜明自然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读完这则材料,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

如一位学生写《诚信的思考》:“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文中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就是一个过渡句,由材料过渡到了中心论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自然衔接。

2、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话题作文,学生从话题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阐述见解。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物犹如此,人亦然。

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3、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A、若先进行理论论证,再进行事实论证,过渡文字一般是对理论的阐释,用“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

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你随意拾起一朵浪花,都能说明这个道理。

1、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2、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3、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4、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5、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B、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用“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1、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2、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3、让我们牢牢记住„„并让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吧!

4、“„„”,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5、“„„”这句话颇有道理(说得多好啊!)它道出了„„的真谛。

6、“„„”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7、„„的意思是„„,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其真正含义。

8、„„曾说过„„,是的,只有„„才„„不„„又怎能„„

9、生活中有这样一名俗语,叫做„„

10、“„„”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4、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一样,正反结合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和说理全面、析理透彻,这是议论文经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5、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无独有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1、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2、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6、辩证过渡 A、欲进先退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1、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2、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3、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B、主论先行,后堵偏漏。当然

„„不是„„而是

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1、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

2、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3、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除了上文提及的几种过渡形式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结。

1、用词或短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有:“如此说来”“由此可见”“不难看出”“总而言之”“相反地”“因此”“其实”“那么”“但是”“然而”“不过”等短语或关联性词语用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或段落的开头。另外,时间词、序数词、方位词等放在段首,往往也起过渡作用。

2、用句子形式过渡。在论述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转换,如同一句式、同义句式、相近句式、相反句式等,或用连接内容的句子,放在段末或段首,起穿针引线、勾连前后文的作用。以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本文首段沉痛追述马克思的逝世,2段开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提出悼词的中心论点,3段紧承中心论点写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4段开头“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写第二个发现,5段开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写马克思各个领域都有深广研究和独到发现。6段开头“他作为科学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以上几段从马克思对科学理论的贡献和认识角度“论述了他的逝世对历史科学是不可估量的损失”,7段用“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过渡,强调他的革命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8段开头“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和最受诬蔑的人。”从反面鲜明衬托了马克思的伟大成就。9段采用悼文常用的格式收束全文:“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将永垂不朽。”全文既根据逻辑事理,组织安排材料,又使用大量过渡性句子,层次分明而又难解难分,前后连贯,步步深入,结构十分严谨。

3、用段落过渡。这种方法记叙文说明文中使用比较普遍,议论文中例证转换,跳跃性较大的段落间,也应该使用段落过渡。这种过渡段一般都不长,有的仅是一个句子。有的文章中心论点独立成段,醒目突出,紧密联系上下文。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先用第4段批判“送去主义”,接着另起一段说:“我在这里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是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此过渡段先总结上文,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的论点,这样,上下文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

例文鉴赏

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须知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

在今年揭晓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中,有几位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过去的一年中,和闪光的人物一起感动中国。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的徐本禹;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惊天一落,创造了奇迹的梁万俊;传递温暖汇聚爱心,揭开艾滋病盖子的桂希恩;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边境缉毒虎胆英雄明正彬„„当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现在“感动中国”的揭晓榜上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试问,如果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坚守困境的顽强精神,没有非凡的业绩和举动,他们何以感动中国?由此可见,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尽在情理之中的例子,(过渡句)马克思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牛顿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硕果与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小到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我们都可以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过渡句)看着成绩单上“黑马”们的成绩,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到成绩背后那挑灯苦读的夜晚,课堂上那全神贯注的表情,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胜枚举,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谛——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理性的纪念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过渡段)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过渡段)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过渡句)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想成为现代社会的领头羊或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必须拥有过硬的本领和超人的眼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闯出自己的新天地。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过硬的本领和超人的眼光呢?其实很简单,只需我们在面对人生和社会的时候,做到能“入”能“出”,应付自如就可以了。入,就要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要运筹帷幄,全面掌控。惟有如此,我们就才能够在自己的领域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对各种细节了如指掌,百战不殆;面对未来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亲力亲为,我们方能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当今社会,任何行业都有其繁琐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各个要点做到深入了解,才能让那些纵横交织的网络关系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自古以来,我们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点始终持肯定的态度,这不正体现了亲力亲为的重要性吗?在学习上,一直以来我们都推崇课上认真学习、课后复习巩固的学习方法。这实际上也是在要求我们要亲力亲为。试想,如果我们不能亲力亲为,仅仅对各个知识点一知半解,只留下个大致的印象,而不能通过反思学习来深入了解个中的难易,我们如何能做到熟能生巧,从而取得好成绩,将来有所成就呢?

运筹帷幄,我们才能拥有远见卓识,才能从大体上对所从事的领域做到全面掌控。现代社会是英雄辈出的社会,倘若我们把目标直指新时代的佼佼者,那么我们就必须有英雄气概和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古代,萧何不正是做到这一点才辅助刘邦夺得天下的吗?在攻克项羽之后论功行赏时,他虽不曾奔赴前线,不曾浴血奋战,但却被封为头号功臣,这不正是体现了运筹帷幄的重要性吗?

因此,我们只有正确地面对“出”与“入”的人生,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只有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方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平时,我们看到的木器是用楔子和胶水把各个“零件”搭配粘接起来的,严丝合缝,构成整体;我们使用的衣服是由多块布料缝制而成,不用针线,就做不成衣服,粗针疏线,衣物就不会结实,写文章也是如此,需要过渡衔接,议论文也不例外。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2、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体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 喻词 ”(像、是、如等)。、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一、【注意问题】

(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二、【学会比喻描绘】、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如作者为了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 我特别平凡 , 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尊严!―― 2004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 我无法想象 “ 剖肝沥胆效英才 ” 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

――任艳《折翅的青鸟》、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如 2005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那鹰那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示例: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题记

三、【学会比喻说理】、学会用相似的事例论证正在论证的事例。

示例: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发摆脱不了侮辱,史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了诗案,都是上帝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磐为永恒的精神的方式呢?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2、学会在喻体中表情达意。

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山东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 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 也应明白 ,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 , 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 , 也应明白 ,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 也应明白 ,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3、比喻说理铸华章。

如为了说明“双赢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深刻的比喻。

示例: 自私利己 , 愚者之见;打造双赢 , 智者之举.双赢 , 那是信心的基点 , 那是力量的源泉 ,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 , 使你我共辉煌.――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作者为了说明“人要坚守良知”这一道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笔法。

示例: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十三)四、【学会比喻评价】、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

如昭君上殿,本是很短的一瞬间,为了表现昭君那与众不同的自信,作者运用了精彩的比喻。示例: 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 , 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 并非金雕银塑 , 可它的光芒 , 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 2005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2、学会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

示例: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

3、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如 2005 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 ―― 魏晋风度。――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方法总结 : 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

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想象(联想)训练:

示例:昭君――(联想)――曼佗罗花 人还可以象什么?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提示:从身边的事物取材)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示例:嵇康之死――带给世界震动――鞭打着腐朽的王朝――华贵美丽的豹尾 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n 宫刑后的史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 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 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

3、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示例: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

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4、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五、【优秀喻证段落】 喻证文段一:

中心:赞奉献精神

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死而后已。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把无穷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了万世万物。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都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

第二篇: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之十三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十三)命题作文 考前练兵:

1.鲁迅先生有句诗:“花开花落两由之。”表达的意思是花开花落自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必为之伤感,为之抱怨,最积极可取的是采取“听其自流,待其自生”的态度。

请以“花开花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充满诗意的作文题,“花开花落”实际上指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得失。写此类题目,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一、尽可能实写,不要太虚,不能泛泛而谈。

二、切口一定要小,如果写记叙文,力争有一两个精彩的细节;写议论文,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化理念,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层次。

2.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过:“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在我们的经历中,总有那么一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

请以“愧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愧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惭愧不安。

本题参考立意:愧疚,可以让我们“三省吾身”,净化我们的灵魂;愧疚,可以让我们对朋友多一份真诚,少一份虚伪;愧疚,可以让社会多一分良知,多一分责任,多一分美好。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姿态在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此题首先要弄懂其中“路”的含义。根据提示语来看,这里的“路”当是虚指,并非自然的路,而是发展之路、前进之路、追求之路、理想之路、寻梦之路、奋斗之路等,明乎此,则可从“我”希望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我”渴望走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我”为什么希望走在这样的人生之路上、“我”为什么渴望以这样的姿态走在人生之路上等角度立意。这里的主角都是“我”,其实细细想来,主角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类,比如写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上、你又希望它在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上等,甚至可以具体到我们这个民族素质、道德、教育等正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当然,作为命题作文,这里也可以直接写实在的路,写你某次在路上的见闻感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眼光有时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有能量、有热量的。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样的眼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也许,你还感受过自己的眼光。那么你对眼光究竟有何感受?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本题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既可以写具体的眼光,也可以写“眼光“的隐含义——诸如眼界、胸襟、境界、思考的深度、人生的智慧等。对文题“眼光”可作出如下三个层次的解读:第一层是“眼光”所触及到的人、事、景、物;第二层是“眼光”中所传递的情愫;第三层是“眼光”中所承载的意蕴,所展示的胸怀、境界。这三个层面是逐层深入的,作者对其理解的深度直接决定着本文立意的高度。不仅如此,“眼光”的方向也呈现出如下三个维度:一是自己观察外部世界的眼光,二是外界观察自己的眼光,三是自己与外界双向交流的眼光。不同的方向折射出观察者洞察世态人情、社会万象的不同理念。“眼光”这一文题若要写好,不仅需要你有一双“慧眼”,能明眸善睐,更需要你有一颗“慧心”,能烛照世相。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生活是什么?有人说,生活是一首歌,是一首有悲欢离合的歌;有人说,生活是一首诗,是一首馥郁香醇的抒情诗;有人说,生活是一条跑道,是一条长满鲜花和荆棘的跑道;有人说,生活是一个方程,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方程。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你对生活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请以“生活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每一个人都真实地生活着,面对生活,人人都有话可说。对生活的热爱、眷恋,对生活的感激、期待,对生活的厌倦、无奈,对生活的不满、怨言……都需要真实的文字加以表达。面对生活,你可以感受生活的壮阔,也可以感慨生活的包容;你可以诠释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的残酷;你可以分析生活的性格、涂抹生活的色彩,也可以捕捉生活的细节、联想生活的故事……但是,一定要注意,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都要表现一个鲜明而集中的题旨。文章不能仅仅停留于描述平淡的生活状态,而应该表现自己独到的思考和感悟。

话题作文 考前练兵: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建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这时,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内心深处涌来的温暖。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心里为他人搭一个“屋檐”。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话题,材料中的“屋檐”是为别人搭建的,那么“心灵的屋檐”就应该是指心灵中主动为他人着想的意愿。这个话题的基本立意是:主张人们在心中想着他人,随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作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果写记叙文,可写一个或几个感人的故事,通过一些在心灵上为他人搭建“屋檐”的事件阐发文章的主题。如果是议论性的文章,最好也先从形象入手,通过引述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出论题,进而可将心灵屋檐与外在的善行联系起来,阐明“爱心”的价值。

2.阅读下面一首散文诗,根据要求作文。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请以“结茧·破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思想决定高度,立意决定成败”。本题作为寓意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应明确“结茧”与“破茧”的象征义(引申义),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构思。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一、“结茧”是力量的积攒,机会的等待;而“破茧”则是等待后的迸发、飞翔。

二、“结茧”可理解为最初的理想和追求,得到后又得主动冲破这个“障碍”,“破茧”而放飞自我。

三、“结茧”是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将来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破茧”是指锐意进取而不满足现状,“破茧”是飞跃。“结茧”、“破茧”,构成了人生充实的过程。

3.大自然有晴天雨天,这是人所共知的。其实,你想过没有,不只是大自然有晴天雨天,一个人的生命里同样也会有晴天雨天……

请以“我的晴天雨天”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看到话题以后,我们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审读、定位。“我的晴天雨天”这个话题,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自然景物,二是生命意义。如果从自然景物的层面去写,就很容易写成纯自然界的晴天雨天,那将意义不大,升华不出寓意深远的主旨,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而要努力地从第二个层面——生命意义去写作。把生命意义的晴天雨天写足写够,自然就有可能写出佳作。

那么,什么是生命意义的晴天雨天呢?具体说来,生命意义的雨天,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坎坷、磨难、挫折、痛苦、打击、失败,等等。生活中,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生命意义的晴天,又可以具体理解为高兴、快乐、顺利、上进、收获、成功等。再卑微的生命,也会有高兴、快乐、成功等。从第二个层面去挖掘、生发,是比较容易写出好作文来的。

此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话题中还有一个“我”字,它限定了人物范围,暗示着写自己的亲历、亲受,而避免生拉硬扯,无情造文。

图画作文

1.2008年高考材料作文占作文的一半,这种命题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人的青睐,其中江西省高考作文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形式来命题——漫画+材料。图画作文在审题上与材料作文稍有不同。这类作文首先要读懂画的内容;依据对图画的理解联系现实,立好意;根据要求行文。

图画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仔细观察画面。观察图画要弄清画了什么内容。画面的主体往往是人物。观察时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图中如有文字,要认真分析,它们在画面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合理想象,揣摩寓意。观察之后,要把人物、动作等,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也就是把图画内容故事化、情节化,从而进一步弄清图画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图画的主旨往往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点或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三、抓住画面反映的问题,准确立意。一般而言,一幅图画只有一个中心,抓住这个中心就抓住了根本。如果一幅图画能够多角度理解,在确定作文中心思想和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不要面面俱到。

考前练兵:

1.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见图1)

要求: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题目自拟;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图1 【写作提示】

1.迈出正确的人生起步,收获人生的黄金。2.迈出错误的人生起步,饱尝人生的酸楚。

3.迈出了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4.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人生一辈子的天空都是阴霾,人生充满变数,还可以在后天弥补。

5.这一步迈得正确与否,有时取决于“一步步”你走得快抑或是走得慢。

6.一本厚厚的书,一个人正在打开它的第一章,花儿开放,绿枝摇曳,上面写着“青春”二字。

7.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生很长,必须有最开始的一步。

9.要读好人生的第一章,珍惜人生的青春,努力学习,不断拼搏,切勿荒废。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对待“一步”要像对待“一生”一样重视。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道路有好有坏,有平川有高山,有鲜花有荆棘。或许走错了一步,便会后悔一生。只有立好了意,能够阐发出独特的观点,那么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特色。

2.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见图2)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图2 【写作提示】

同情别人的苦难只是一种人性的表现,解除别人的不幸才是神一般崇高的举动。3.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见图3)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图3 【写作提示】

“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上帝是公平的,给予我们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要想成功,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4.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见图4)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

图4 【写作提示】

看漫画应注意看标题和画中字,看画面的细节和夸张处。看画中字:漫画画了一只船,船上几个同学都是右手拿着大桨,左手拿着小桨。看画面:几个人奋力划着,船并没有直线前行。按照由果求因的方法,船不能顺利前行,关键在于划船者一手大桨一手小桨,用力不均失去了平衡。

思维拓展:联系生活,知识与能力、德与才、物质与精神、言与行、良心与私欲;联系社会国家,贫富差距、东西部的发展、经济与环境、中西方文化的发展等都是符合题意的。

易出现的问题:谈方法、团结、信念、缺憾、变通、大与小,都是没有重视画中字,没有把握漫画揭示的实质和关键。

第三篇:2009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2009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1)

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及其点评

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

1、陕西卷

(一)作文题

材料作文: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点评

全国卷

一、陕西卷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学游泳最终没有学会。考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感慨、评说,即“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稍加思考,便不难把握材料的含意:(1)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特长进行相应培养;(2)每个人都有各自潜能,所能做是巩固、强化与释放。(3)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合起来就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施教。明确了这一材料立意,选取自己能把握的角度,按新材料作文“引——议——联——结”四步,不难写出相应文章。

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

(一)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

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

(一)作文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点评

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题目。它能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如学生大都唱过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还能背下相关的歌词。这对学生写好该作文是有帮助的。这个题目,有个词可能会被学生所忽略,这就是“隐形”二字,而这恰是主题的关键所在。“翅膀”是比喻,是象征,它要受 “隐形”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是心中的信念,一种永不放弃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著不移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地把握以上所说,就写不好这道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把学生引向心灵思索的好题目。

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

(一)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二)点评

上海卷今年的作文题由多年的命题作文,变成了材料作文。就这一材料来说,比较单一,就是“板桥体”现象。这一现象的表明艺术创造,不仅要模仿,还要重创造。不能失却个性与风格。书法艺术创作如此,其它亦然。只要抓住这一立意指向,所谈的方面和角度可自由选择。

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

(一)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二)点评

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为评价自身嘛。不过它要求介绍评价的不是单个的自己,而是一代人。这就需要考生能从九零后的思想、性格、生活等方面抽绎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进行评析。不能一味地夸或贬,要辩证分析。至于写法,可写人,以点带面,选取几个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小故事表现其思想、个性。还可写成洋洋洒洒的抒情散文,当然也可写成议论。

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

(一)作文题 我与故事

(二)点评

重庆卷今年的作文题,是个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这一些是需要考生构思时深度思考的。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这一些,也是不能不思考的。

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一)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今年江苏的作文题,不再追求诗意与蕴味。导写方向出现了变化,它要求考生 “品味时尚”。在这里考生有两点要弄明白:一是“时尚”,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时尚,哪些算时尚;二是“品味”,在这里当理解为“仔细体会,玩味”。体会出什么,玩味出什么,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也是文章高下的分水岭。

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

(一)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此题提示明显,一是抓“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与立意点。二是抓“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一句子,实际是是辨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长项进行文体选择。

九、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

(一)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二)点评

北京卷和浙江卷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当代音乐。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作题目中暗含歌曲名,而后者则是就歌词本身作文章,各有其特色。浙江卷的作文,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

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一)作文题: 见证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二)点评

山东卷的作文题是个独词,动作性很强。我们首先得揣摩其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此词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可写的内容较多。

考生可用填补法,进行构思。如见证什么,什么样的见证。如可将作文题在具体的内容上扩展为“爱的见证”“中国真情见证”“历史见证”“谈司法见证制度” “见证爱情” “时间的见证”等。

十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

(一)作文题

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点评

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填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可填些什么呢?可填具体的处所,如王大妈家、王老师家等,从而演绎各种具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故事,还要反映所站的人物的复杂情感。还可填抽象的词,如知识宝库、文化宝库、历史宝库、精神宝库等,从而表达对知识、文化、历史、精神的追慕与思索。

十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夏卷、海南卷

(一)作文题

以诚信和善良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二)点评

作为现代文明建设助推器之一,高考作文担负起了“传道”的使命,宁夏卷、海南卷再度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道德建设上。虽说有些陈旧。但能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并规定了表现“诚信和善良”的主题,仍然有创新的地方。他不再是单个方面,而是就人的本性中最应具备的两个方面作强调。无论是运思,还是立意,相对原来的“诚信”作文,难度增大了些,何况是材料作文。

十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西卷

(一)作文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点评 “兽首拍卖”,曾一度成为全球主要是国人高度关注的事件。“兽首拍卖”大致情形是这样的:去年10月,佳士得宣布, 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中国民众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2月24日,法国法院批准拍卖。2月26日,蔡铭超拍得铜像,但称因拍品无法入境而不付款。对这一热门新闻事件,可议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法国人的做法,二是中国人特别是蔡铭超的举动。本文要求考生将重心放在后者。这需要学生既要有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又要有卓见。并能做到议论独到,分析深刻。

十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辽宁卷

(一)作文题

名人代言。讨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有五种观点,材料作文。

甲:47%的人在同类商品购买中,会选择明星代言产品

乙:明星很无辜,他们可能不知道产品是虚假的 丙:略

丁:明星拿大量代言费 戊:监管不利

(二)评点

“明星代言”是学生熟知的文化现象。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象的背后,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一是有的明星没有本着对广大民众负责任的态度,没有对产品与厂家进行考察调研,导致不合格产品走进人们生活,带来危害。他们有什么无辜?二是明星拿大量代言费的问题。对此要作辩证分析,明星代表品牌,他拿大量代言费说明了某一品牌的地位和价值;不是能不能拿的问题,而是是否真的做到了代言人的职责;若生产商以高利诱惑明星代言,恐怕明星和生产商都脱不了干系。三是监管问题。社会应怎样对明星代言品牌产品进行监控。四是人们要学会用“

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联想,如由“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可联想到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成功实现超越;又如可根据“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的提示,联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相关人和事。最后是确定角度和立意,动手作文。既可议论,也可写“弯道超越”者的故事,前者要注意议论分析,后者要注意“弯道超越”的种种因素的体现和“弯道超越”的意义揭示。

十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卷

(一)作文题 踮起脚尖

(二)点评

湖南卷是命题作文。“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1)举高望远。(2)抬高看清。(3)奋斗向上。(4)虚荣比试。等等。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

2009年高考评分细则与复习应对策略

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阅卷老师认为,更主要的还是要从卷面上了解的学生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并在平时备考中重视这些问题。

一、解读高考评分细则,从评分框架看高考

有专家说过: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这说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与研究考纲是同等重要的。

1、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尺度原则: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每一种解法的得分点必须一致。

(2)将错就错原则: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注意:目前有的省市已经开始执行计算错误则整题不得分,所以更需要考生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

在向我们咨询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而有些类型的计算错误,其根源常常可以追溯到初中,甚至于是小学。从这里,也能深深地让人感到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和可怕。所以如果学生有系列博文《错题本制作与错误类型分析》和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中提到的错误,必须马上着手进行调整。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后悔药卖。

(3)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

2、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网上评卷将传统的手工方式变为科学的“多评制”,一卷二评,甚至一卷三评、一卷四评,提高了阅卷质量,减少阅卷误差。

(2)误差控制:误差不能超过某个值,如4分,超过4分,则由电脑自动发给另一人再评,如还不符合要求,便进入小组长仲裁程序。

(3)回评制:每改一定数量试卷后,如2000份,电脑随机进行一次自我返回测评。

二、从高考试卷中看复习应对策略

1、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在学生答卷上,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知道试题的解答方法,可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丢三落四。

对于解答题,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从卷面上反映,不少学生(尤其是优生)解题跨度大,影响得分。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如,某考生的解答题只给出了答案且正确,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②保持学科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

应对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严格养成表达完整、推理严谨的良好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步骤必须写出来,以减少扣分。要让学生眼里有“过程”,并亲历“过程”。

2、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 “三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学科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多数试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在改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份量比较重。

例如,数学概率统计题满分为12分,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评分要求几乎一样,一共四个要求:①分析事件;②事件间关系与所用公式;③计算;④结果。评分标准是每正确一项得1分。

又如,很多考生把线面角公式、点到面公式写错(从卷面上看应该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生)。这样的失分让人感到惋惜。

再如,简单题可用直观解法,只要我们平时对这样的通法予以重视,分数就可以垂手可得。

应对策略:由上面的例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抓好基本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仍是主线)。打好基础就能得高分。

3、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在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例如如果一开始计算出错了,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分。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解,就因为计算出错,做不出结果就把些题给划掉(自动放弃),失去得分的机会。

应对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停止计算,并把后面的步骤或公式等等接着写出来,只有写出了得分点,老师才能给分。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使解决数学问题有特殊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而且具有向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开发和引导。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考试题会给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留下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4、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从评卷的强度可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以文科立体几何题为例,评卷老师每天要评1600份左右的试卷,阅卷平均速度是18秒/份(大多数题目阅卷速度比阅立体几何题的速度要快)。网上阅卷的形式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出一个正确判断,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一点的分数,若不规范就可能会吃点亏。因为某道题的得分是两个阅卷老师的平均分。

有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试评阶段,有一个考生的卷面糊涂,答案正确,评卷老师在忙乱之中误判为1分,另一老师恰好在旁边查看,发现此题解答竟然全对,只是写得不整

洁,让人辨认起来确实吃力,应得12分。试评阶段的评分虽然不会影响学生的得分。但这一例错判,可以看出这是学生表达不规范所致。谁也不能肯定,在正式阅卷时,两个老师都不会同时发生类似情况,这你可不能怪罪老师。由此可见,书写要整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应该告诉我们的学生:字不一定写得好,但一定要写清楚,工整清洁很重要。

应对策略:高考评分的要求一般来说比较宽松。每问都是分步给分,可给可不给的分,一定要给。这就创造了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学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有条理。在评卷过程中可以发现,当一题有几小题解答时,有的学生不标明小题号码,这样就会白白地丧失每问分步得分的机会。从前面的博文中可以看到,一道十几分的大题,结果最多占2分,一般得一分。详见高考答卷中的失分误区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5)。

5、统筹兼顾全局,合理支配时间

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提高全省的平均分,往往每题在开始几步判分非常宽松,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分。在高考卷面上不难看出有部分学生陷在某一个题目中,而其他的简单题却一笔未动,说明合理分配时间上出了问题。

例如,只要判断正确,就可以给分;又如,列出等价不等式组也可得分等等。而得出这些结论对于中等生并不是难事,需要的时间也很短,得到的分数又不少。因此在平时考试时要指导学生会统筹兼顾全局,做好会做的题、得到应得分的分数。

应对策略:在考试中要学会主动放弃,及时验证。使用游击战术等策略也能够得到不少分。在高考阅卷中曾对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平均分作过粗略的统计,发现选择和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约占70%,所以对选择和填空题的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还要告诉学生在考试时得合理地分配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

三、消除误区,从细节上赢得高考

走出误区,我们就可以在高考中赢得时间、赢得分数。误区之一:苛求格式,浪费精力,关注无关紧要的步骤

规范格式答题,无疑是一直在教学上倡导的。在平时考试训练中,过于苛求注意格式,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答题速度和效率。

对策:比如,高考评分细则对概率统计题的要求是不需要进行文字说明的,只要计算过程与结果正确,就可以得满分。平时在解概率统计题时,强调文字表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有的学生在已经学会思维方式后,就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符合高考评分细则的要求,使学生从“做题型”向“得分型”转化。

误区之二: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忙中出错,将答案写错位置。如将18题答案写在19题答案处,而19题答案写在18题答案处。学生发现写错了后,会将写好的解答过程涂掉,再重写,如此一来,耽误的时间可想而知。

对策:其实高考评分时并不是这样。阅卷老师如果看到这类情况会记载下来,作为问题试卷交阅卷题目组组长处理,该得多少分还是会得多少分。

万一高考出现这样的问题,且时间不够时,应注明该题是那一题的答案,本题答案答在何处。切勿盲目否定,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误区之三:环节脱链,高考意识不浓

优秀源于习惯。但是,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高考意识的过程,在我们的高考意识中,还没有把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出错认为是一件大事,例如,有人会说我就是马虎了,不然的话,„„,这样一来,似乎马虎还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本钱(其潜台词不外乎就是:我还是很不错的,我还是„„)。所以,在高考试卷中随处可见学生习惯性致错的例子。

高考,细节决定成败!

作文阅卷组组长 考前教你写出好作文

本组撰文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康青 春原

“康青,春原”乃何永康、骆冬青、潘大春、张中原是也。还有3天就要高考了,作为阅卷老师,咱们四人在这里推心置腹地叮嘱考生几句,想协助大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江苏高考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它是重中之重,关乎全局之成败。加之,临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有许多变数和特殊性,故不能掉以轻心。

不要再指望拿“保险分”

有一种极其“危险”的说法:高考作文无须准备,只要写出800多字,就可以拿出一个“保险分”——48分左右。

这种话,在“纸质阅卷”年月还有一点点“道理”,因为几十万份考卷堆积如山,一旦判分即沉入“纸山”之中,根本无法再查。如今是“电脑”阅卷,一切皆在“网”上,抽查、调阅皆在几秒钟之间。“纸质阅卷”是两位老师面对面批阅,往往“后者”追随“前者”;“电脑阅卷”则确保2.5个老师背靠背独立赋分,谁也不能影响谁。不少作文可能是3人、4人、5人阅卷,更增大了阅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江苏还有一绝招:每位老师阅出100份作文之后,过一个多小时,电脑又从这100份试卷中随机挑出两份,再回到那位老师的电脑上,让他重新评分。若出现前后两次判分浮动太大,则“总监控”电脑就发出警示:这位阅卷老师有“问题”了,必须加以告诫和规范。

江苏作文阅卷点,为了根治打“保险分”的顽症,还自加压力,自找麻烦,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极为精干的“最终搜索队”,把已由多人评阅、定论的“中档分数段”作文(48分至55分),全部从电脑中调出来重阅,把误入“中档分”的优秀作文重新打上去,把混入“中档分”的低分作文毫不留情地打下去!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举措,它基本上结束了“保险分”时代,粉碎了“保险分”的好梦!阅卷点上的其他老师,都夸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别动队”。我们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介绍了上述情况,就是为了强调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和考生们,切莫指望拿“保险分”了,切莫将高考作文训练视为可有可无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甭想再吃“一锅煮”的“大锅饭”了!

“审题”难度降低也不能大意

多少年来,作文阅卷点有一句“口头语”:年年有高考,年年话走题。走题,就是把作文考题“审”错了,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其得分只能是“不及格”!

自从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产生了某种共识:降低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让考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投入正文写作;因为,说到底,高考作文“考”的是“作文”!是故,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2006年的考题《人与路》,以及人人都能去念想的2007的考题《怀想天空》,——审题都比较容易。

现在,我们之所以在此“重提”审题之事,乃因为2008年出了审题问题。

应当说,08年高考作文命题者是不主张增大审题难度的,所拟文题《好奇心》也似乎是浅易的、容易把握的。故6月7日语文考试一结束,舆论界一片欢呼:这道作文题,好做!扬子晚报还做了测试,结果是小学生写的《好奇心》好于初中生,初中生好于高中生,高中生好于研究生。于是欢呼声更加惊天动地:连小学生都能写出好的《好奇心》,这道题太容易啦„„

然而!生活中常常出现“然而”。一旦直面试卷,大伙儿的“乐观”顿时烟消云散,因为许多考生都不能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好奇心”,驾驭“好奇心”——他们“跑题”了!

有人写道:毛泽东为什么能坚持万里长征?因为他有“好奇心”,好奇于“万水千

山只等闲”。

有人写道:苏东坡被贬黄州,为什么能保持旷达的心态?因为他“好奇”于黄州的美妙山水,山水使他的心平静了。

有人写道:在汶川大地震中,武警战士为什么能从瓦砾中营救伤员?因为他们“好奇”,这下面究竟有没有埋着幸存者。

痛苦啊,阅卷之心被折磨得既酸且痛。

一个悬疑铁铸般地摆在每一位阅卷老师面前:为什么小学生写《好奇心》不跑题,而堂堂的高三学子却离题万里呢?

经过样卷分析、反复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好奇心”三字,是不能往“高”处、往“深”处、往“玄妙”处拔高的。“好奇心”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只是触发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个“由头”。它的特征有二:一是“肤浅”;二是不断转移,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小学生的脑袋不复杂,他们“低幼”地写“低幼”的“好奇心”,所以切题;高三同学的思考就相当复杂了,他们有意无意地将“好奇心”“拔高”“深化”,把认识的“由头”和“初始”直接挂向伟大的科学成果和革命实践,结果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大帽子套在小脑袋上,一直套到脚后跟!

正因如此,去年高考作文中“苹果”大丰收,许多考生都写牛顿躺在苹果树下,苹果砸下来,砸出了“万有引力”。殊不知,这苹果砸到其他人的脑袋上是永远砸不出“万有引力”来的,因为,牛顿关于“苹果落地”的“提问”已经不是浅薄的“好奇心”,而是一种包含了“解答思路”的科学家的思维,一种面对自然现象的“科学顿悟”!假如别的科学家发问,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苹果越落越快?大、小苹果落地时间一样吗?把“好奇心”与“万有引力”直接挂钩,固然很是浪漫的,却省略、忽视了太多的艰辛科学研究,是对牛顿精神劳动的可悲可笑的无知!

这是去年“审题”的一种“失误”。还有另一种“失误”,就是简单地把“好奇心”视为“好东西”,只要有了“好奇心”,万事好成功。殊不知,“好奇心”还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带来“万有引力”、“人类发展”,也可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被鲁迅批评过的无聊的、可悲的“看客”!“好奇心”是一个“中性词”,切不可误读为“褒义词”!

在去年的优秀作文中,一些考生的思维就相当周密了。他们既没有“神化”好奇心,也没有“弱化”好奇心,而是辩证地、周到地审视好奇心,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精彩论断:“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有这样一颗‘心’。”“好奇心是初始的,缺乏深度的,奶声奶气的。人们必须将‘好奇’的所得‘深化’,必须‘用心观察’、‘灵魂在场’、‘思想定位’,否则,无论多少个苹果砸下来,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好奇心只会闭上心房的窗,落满灰尘!”“驱使牛顿探究出‘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一问题的动力,是他作为一名可以名留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而必备的能力„„于是,万有引力被抛出,画出了漂亮的孤线,飞上太空!”以上,皆是认真“审题”、冷静“审题”的结果。他们成功了。

解析08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的得失,是为了发出一种警示:即使在我们有意识地降低“审题”难度的今天,每一位考生依然不能“大意”,不能“想当然”,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切切实实地“审”好“题”,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作文。否则,一切皆为“泡影”。

如何写好临场议论文

尽管我们多年来一直“恳请”高中语文老师认真教好“记叙文”、高中学生用心练好“记叙文”,但是应者无几,令人感叹!

为什么要这般“恳请”呢?因为,根据我们数十年的阅卷体会,高考作文采用“记

叙文”容易得高分,而“议论文”则往往难秀于林,只得一个平平常常的分数!原因已经说烂了,在此不再重复。

寡不敌众。我们几个阅卷负责人掏心窝的话语敌不过千千万万人的习惯势力——高中阶段仍然用90%的时间去练那种只讲“公理”、“常理”、“大道理”的令人困倦的“议论文”!

我们“认输”。我们也来讲“议论文”。力图让今年的江苏考生写出一些像样的“议论文”„„

刚刚说了,高中生写议论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围绕命题重复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缺少新颖性的冲击力。怎么办呢?要让比较稚嫩的高中学生立论独到、语出惊人,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习一些“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的“由头”,说不定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2005年江苏考《凤头·猪肚·豹尾》。我们问在北大读书的江苏籍学生:“此题如何?”他们说:“很变态!”如此评说有些过头,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出新的庸常的命题。然而,有些考生很会动脑筋,他们在寻常大道理之前引了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由头”,顿时全文皆有生气了。请看这一年的顶尖之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个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父,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父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父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搅扰,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叹为“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

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初读此文,我们就十分感叹: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都没有深究,

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杂文中称为“由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的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有些大手笔还是可以说出点名堂来的,但高中学生办不到)。

看来,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前年江苏考“怀想天空”,我们在阅卷时想到一个颇好的议论“由头”,并以“康青”名义在报纸上公布了:开元年间,年轻的李白进京见宰相,冀求入仕报国。宰相拒见这个无名小辈。李白叫看门的送上一“版”(名片),上书七个大字: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好奇,于是接见。宰相问:“先生欲海上钓鳌,以何为钩,以何为线?”李白曰:“余以弯月为钩,长虹为线!”宰相又问:“这么巨大的钓竿,以何为饵呢?”李白逼视宰相曰:“以天下不义之人为饵,定能钓出天下大治的巨鳌来!”宰相倒抽一口冷气,下令逐客。——这段逸事,是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发现的,知者甚少,很有新颖性;以此来引发“怀想天空”,“月亮”有了,“长虹”有了,一心报国的理想的“天空”有了,更重要的是“惩治不义、赢得大治”的信念也有了,几乎不要再作什么发挥,由此去摆开寻常“大道理”,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会畅快活泼的。

我们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上述二例,是为了强调一点:在你无法把“常理”说出“新意”的情势下,巧妙地、恰当地运用“由头”,是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一种“诀窍”,不妨一试。

中学生写议论文还有一个毛病:拼命举例,“理”不够,“例”来凑。有一年高考阅卷,我们竟发现一位考生在800多字中一口气举了6个例!如此用例,起不到“事实论证”的作用,只能是“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再掰一个,再丢一个。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剖析各种人情事理。用例一多,你就会“偷懒”,抱一个“西瓜”说一声“好”,根本没有切割就丢了。如果只抱一个“西瓜”,那你就无法“偷懒”了,只好下决心去“切割”,去“分解”,去“剖视”。所以,我主张中学生写议论文通篇只用一例(当然是精选之例),认真地加以分解,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联系”,这种“切割”本身就意味着“议论”已经启动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扑向一个“明摆着”的论点时,你千万不能随大流,最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说得白一点、俗一点:秃子头上有一个虱子,明摆着。众多考生不假思索一窝蜂扑上,人人都拿这个“虱子”向阅卷老师报告:“你老人家觉得如何?”我们说,这是明摆着的,没意思,你说二三十万个同样的“虱子”一齐抓来,咱们承受不了!所以我们劝你,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换一换“视角”,即到秃子的“背面”看看,如果你能发现秃子脑后的一两根可贵的“青丝”,你就有“独家发现”了,你就高人一等了!这不是说“笑话”,咱们严肃着呢„„

十二点具体建议

咳嗽,妈妈要轻轻走路,“小乖乖,别动别动,当心感冒„„”哪里谈得上到骄阳下割上五六个小时的麦子?所以,当我们

错别字,该空就没有分。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别字多,特别是同音(近音)错误字多。另外,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有些笔墨太淡,扫描后很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字挤得太紧,这些都给阅卷带来难度。

3.忘写作文题。有些考生的作文忘了写题目(高考作文题目没写,直接扣分),或字数明显不够,这些无谓的失分太不应该。

4.写作与材料“分离”。有的考生没有处理好材料和题目的关系,把材料和题目割裂开来,文章中找不到材料的“身影”,这些都有偏题之嫌。

答题技巧

1.考生一定要注意选笔,字迹清晰,不要写得太挤,答题不要出现错位。

2.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筛选重要词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概括,用自己的话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

3.高考阅卷是分点给分,基于这样的评分标准,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层作答,分条表述,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意思尽量多的答出来,不要抓住一点就洋洋洒洒、尽情发挥,却不及其余。

数学:看题慢做题快 难题分步解决

支招人:李金枝(十七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数学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3个不必要的失分点:1.字迹不清晰。现在都是网上阅卷,若字迹不清晰,扫描到电脑上让阅卷老师看着很费力,看不清楚答案,容易造成不必要失分。

2.不按题目要求答题。如要求写概念和运算,而考生只写了结果而不写简要的过程。还有些考生不注意数学符号的表示。

3.格式不规范。解题格式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另外,会做能做的,一定不要放过,不能一味求快,如解概率题,要给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能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

答题技巧

1.答题时,应做到看题慢做题快,审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尤其是关键词。

2.不要放弃任何试题,特别是小题,即使是蒙,最少也有25%的正确率。大题也不要轻易放弃,这些试题通常起点低,可拿步骤分。

3.难题不会做,可分解成小问题,分步解决,如最起码能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设应用题未知数、设轨迹的动点坐标等,都能拿分。也许随着这些小步骤的罗列,还能悟出解题的灵感。

4.做题要避免“全而不对”和“对而不全”,表达不规范、字迹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打分。

英语:涂卡严格核对 作文重开头结尾

支招人:王艾云(一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英语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些不必要失分现象值得考生留心:1.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答题时超出边界等情况,都影响考生分数。

2.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有一条,词数少于80或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可见写多写少都不行。考生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在试卷要求的范围内写作。

答题技巧

1.开头、结尾要写好。高考书面表达的开头句一般已写好,考生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段缩进重起

3.涂卡要核对。在填涂答题卡时,最好轻重大小都能一致。特别不能答题错位,考生一定要严格核对。

文综:合理安排时间 使用学科语言

支招人:徐凯(一中高级教师,2005年参加高考文综阅卷)

从文综阅卷情况来看,不必要的失分点有3大方面:1.错别字多,特别是专业术语写错字,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审题不清,有的考生没看清材料和题干,仅靠记忆的书本知识答题,因此得分不高。3.答案不规范,口语化严重。有些考生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语言上,一些考生用口语,而不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学科语言答题,既不简洁也不规范。

4.有些考生畏惧难题,往往遇到大题不动手,留空白题,事实上,只要动动脑筋、动动笔,一定能得到分。

5.试卷做完后,检查时欠思考,轻易地否定自己,随意涂改,将正确的答案改错,许多时候让阅卷老师看着惋惜。

答题技巧

1.合理安排时间。文综试题内容多,阅读量大,书写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松紧有度,合理安排时间。建议考生按照卷面的编排,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做,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题目,要快速地跳入下一题,不要过多地浪费时间。

2.审题要细,多用学科语言答题。有些考生答得很多,其实没有必要,并不是越多越好,回答的点要多,面要宽,话要短,没有必要分析得很深。最好将答案分成段落要点并排序,不要写成一堆。另外,材料题要注意提炼和概括,多用学科语言解答。

理综:审题抓住关键 答题完整规范

支招人:王卫宁(一中高级教师,2008年参加高考理综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不必要的失分主要有3点:1.书写不规范,比如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分类讨论没有分类序号等。

2.审题不准确。考生不能理解物理、化学、生物情景,不能抓住题干中的重要含义,对已知条件读得不透,使运算、推理时缺少已知条件。

3.答题不完整。如果计算出现错误,阅卷者会考虑前面所列方程是否也有错,所以计算过程一定要完整。

答题技巧

1.先做会做的。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哪怕是只推导出一个结论,也是可能有得分点的,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

2.审题抓关键词。考场上,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考题,找出关键词。明白问题与题干的关系,把题干和所学知识内容衔接起来;其次一定要规范表达,前后协调,计算结果准确。

3.用学科术语答题。作答时,考生要用正确的物理、化学、生物术语答题。

4.对于实验题,考生要注意在设计实验中,实验假设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得不到分。不能将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混淆,实验步骤在控制变量时只能设置单一变量,否则难以得出实验结论。

意外问题,沉着应对——高考作文临考应急措施

临场作文常发生意外的情况,对此有一个心理准备,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很有现实意义。

问题一:看到作文题目心里就发慌

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

2、闭目养神做个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冲淡紧张情绪

3、反复默念考试题目,及时记下头脑中迸出的思维火花。问题二:担心跑题,心里没底 措施:

1、将话题背景材料,内容要点一一进行分解

2、把题目中暗示的内容补充出来

3、确定哪些要点是主要的4、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成一个判断句,以此为作文中心

5、在作文中反复出现话题中心词 问题三:一时不知如何拟题 措施:

1、从话题材料中找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标题,最好是能反映材料的主旨的2、用文章的观点作标题,语言要简洁

3、暂定一个题目,等文章写好后再做修改

4、用切合文章主题的诗文名句做标题 问题四:不知选择哪一种文体 措施: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2、选择自己有材料储备的文体

3、平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记叙文

问题五:难以开头 措施:

1、记叙文从悬念起笔

2、议论文从观点起笔

3、从简明材料引述中起笔

4、用设问引出话题起笔

问题六:找不到所需要的材料 措施:

1、从课本中找材料,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

2、从最近看到的电视、听到的新闻中找材料

3、从家庭生活中找材料

4、从身边生活中找材料

5、从语文教材中找材料

6、从眼前的语文试卷中找材料 问题七:想所创新,怕出差错 措施:

1、选择新鲜材料,给评卷老师以创新感

2、选择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日记、书信、小小说等

3、换一个角度思考。一般人总是从正面表现话题主旨,你可以试着从侧面出击

4、从一个新的角度引述分析材料

5、表述同一个意思,如果换一种廉洁,可以增添新意 问题八:不知语言如何出彩 措施:

1、采用短句子,句子过长容易拖沓,并且容易产生语病,短句显得精炼

2、多用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综合使用最好

3、多用对称句。注意骈散结合,显示抑扬顿挫

4、多用流行语。流行语活在广大群众的口语中,有亲切感,新鲜活泼

5、多引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过反复锤练,具有哲理性

6、多引古诗词

7、多用典故

8、多用描写。在记叙文中描写句多,语言就富有形象感,就会显得生动,有文学味道

9、多用抒情句

问题九:担心说理绝对,不深刻

措施: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在肯定某一观点时,兼及一下其他角度上的看法,附带一笔,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上复杂的事物,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讲述道理

3、用发展的眼光去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这件事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结果,以这种结果来显示看问题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4、用哲理性语言揭示主旨,显示主题的深刻性

问题十:写到一半时想换一种写法

措施:

1、保留原有内容巧妙过渡

2、写议论文,想改写成记叙文,把议论文字转换为人物和心理活动或演讲、报告的内容,在关键之处加入适当的语言

3、写记叙文想改为议论文,以记叙材料为论据,把记叙内容转换为社会现象

问题十一:害怕写到中途卡壳

措施:

1、在草稿纸上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2、确定好几个领起全文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

3、对提纲和关键句进行修改

问题十二:作文题和以前读过的范文内容相似或相同,想借用又不敢用

措施:

1、弄清楚考题与范文题目的裨是否相同,不能机械地套用

2、注意范文的时代背景和考题要求的差异

3、不拘泥范文,可借鉴形式、构思方式、语言表达技巧、关键句等,如果想借鉴故事情节,一定注意对原故事进行加工、改造,以免被判为抄袭。

问题十三:文章要结束了,字数还不够

措施:

1、从另一个角度写一段,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画蛇添足,要围绕中心(主旨)进行

2、对前文内容再进行挖掘或归纳。挖掘和归纳具有揭示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意义

3、适当引用名言、歌词、诗赋等,为文章添彩

问题十四:做完基础题,时间不多,作文想写快一点

措施:

1、审题时注意勾画命题要点,提示自己在作文时突出这些要点

2、迅速列一个简要的提纲,避免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中断,保证文意畅达

3、立即记下思维中迸现的火花,不怕不连贯。有了这引起闪光点,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选择好突破口,起承转合中各用一句话标出来

5、回忆以前读过的范文、写过的俄文想一想它们与高考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通之处

6、从最受感动、最有话说的那一点上开始动笔

7、提高思维和收发室速度,但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卷面的整洁。

问题十五:写到中间,发现偏题

措施:

1、审视话题,审视自己已写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2、用概括句、转折句将所写部分与话题焊接在一起

3、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强化话题意思,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文章结尾等处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适时点明主旨。

2009高考考前必读议论文范文6篇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怎样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

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回归话题)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由自然现象引出话题“传统文化的迷失”。)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摆出现象。)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分析原因。)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分析原因。)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论危害)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提办法,表期望)

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我们都知道定期要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生活必要的,哪些又是对生活并不太重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生活也是如此,需要经常地清点,我们在清点生活的过程中,清点着生命。(以清点物品起兴,自然地引出清点生活。)

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而有限的,而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希望去做的事却是很多的,这个好,那个也不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总该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所取舍选择,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最该去做,最想去做的事情上,专注而有目标,这样做事情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清点。(讲道理,重在阐释为什么要清点。)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草舍弃了活在大树的浓荫里,才生长得更加坚韧;小鲤鱼舍弃了平淡地游弋在水中,逆水前行克服困难,才迎来了最终跃过龙门的成功;居里夫人舍弃对享乐的追求,潜心研究,最终为人类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景润舍弃了安闲自在地作一件平凡的事,而胸怀大志,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埋头苦干,实现了他多年的目标——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一个目标中,全身心地投入对理想的追求。(摆事实,为什么要清点。)

每个人都是多梦的,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设想,对要干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要明白的是精力有限,总会有取有舍,有失有得,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的追求才会有价值,有希望,即使到头来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也是成功的,因为,毕竟,他没有遗憾。(讲道理,为什么要清点。)

放弃了追求享乐,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价值;放弃了纷繁世事,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放弃了思绪乱飞,才能平和心境,追求自然; 放弃了世俗的偏见,才能寻觅到久已失去的自我。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地清点。(清点什么,怎样清点。)

评点:本文篇首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生活需要经常清点。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什么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反面论证,为什么人要善良,因为人丢失了善良。)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因为人发现了自己的善良缺失。)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正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进一步阐明,人要成为善良的人。)

小议“洋名热” 目前,一股“洋名热”正在我国悄悄地兴起,一些企业改头换面,为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什么“奥尼”、“奥丽丝”等标准洋名在市场上比比皆是;也有一些热心的父母为子女取上“海伦”、“杰克”之类的洋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股新热潮呢?首先要归根于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早在旧中国,洋货充斥市场,人们便与洋货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与“洋”又广泛接触,这洋包括洋货、洋人,当然也包括洋名,这样就加深了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些厂家以“中外合资”的身份引以为豪,一些父母也以自己的孩子有个洋名而自觉不同凡俗,高人一等。

其次,由于人们崇拜洋名,某些企业乘虚而入,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给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以迷惑顾客,打开销路。

洋名扬名者有之。日本“松下”、“索尼”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国很畅销;饮料“可口可

乐”也深受群众青睐。这似乎是洋名在发挥优势。但中国“茅台”五粮液是上乘美酒,“茅台”

举世闻名,“五粮液”誉满神州,而它们是地道的“土名”没有丝毫洋味。这样一来,洋名可以扬名,土名也可以扬名。

查取洋名无名者亦不乏其例。现在市场上某些产品的洋名,晦涩离奇,令人费解,甚至连它是食品名、服装名还是其他名都令人搞不清楚,这样的商品,人们只能敬而远之,更谈不上扬名了。当然也有些商品,名字又太土,令人自然不自觉地与过去那种落后产品联系起来(这当然是一种偏见),更重要性的是这些商品没有吸引人的独到的优点,因而没有扬名。

由上观之,无论洋名土名,它们都只是一个名称布局,其主要目的是将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名是一个表面现象,是产品是否扬名的外因条件。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实”,它才是名与实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内因。就一产品而言,指产品优劣;就一个人而言,指品德成就与贡献等。“松下”电器受青睐,这并非松下这一品名在起作用,如果单在脑中想“松下”这一音译名词,谁都会索然无味。但“松下”功能广、性能好、质量高,这一“实”才是松下畅销扬名的根本原因,即内因。再如“贵州茅台”香味浓而纯正,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扬名。我们总不能说这名声归功于“茅台”这两个很普通的字吧?

同样,一个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他的名字也一相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些伟人的名字并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成就、贡献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被人们记住。相反,一些父母即使给孩子取一个外国总统的洋名,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成大器。

目前这股“洋名热”实质就是人们过分追求“名”而忽视了“实”,颠倒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没有实哪来的名呢?名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有了很强的“实”的基础,也必然就会有名了。但愿这些头脑发热的人尽快清醒过来,不要过分追求那没有多在实际意义的“名”,把心思放到“实”上来,做到名副其实,有实而后有名。

第四篇: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一)回顾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及其点评

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

1、陕西卷

(一)作文题

材料作文: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点评

全国卷

一、陕西卷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学游泳最终没有学会。考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感慨、评说,即“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稍加思考,便不难把握材料的含意:(1)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特长进行相应培养;(2)每个人都有各自潜能,所能做是巩固、强化与释放。(3)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合起来就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施教。明确了这一材料立意,选取自己能把握的角度,按新材料作文“引——议——联——结”四步,不难写出相应文章。

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

(一)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二)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审读材料。从材料来看,它没有明显的主题词和主题句。但我们可以抓住这样一些短语并将它们与相应的结果结合起来并进行思考,如 “非常奇怪”“疑惑不解”“没有轻易地放过” “认真的分析比较”。于是我们可抓住故事的意义就是,真理的发现,离不开“好奇”“思索”“比较分析”,还可得出诸如“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凡事要细心认真”等认识。有了这样的把握,相信只要扣住新材料作文的常规思路:引——议———联——结,是不难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材料作文。要想获得高分,一是看能否写出“识见”,二是看是否分析得深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

(一)作文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点评

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题目。它能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如学生大都唱过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还能背下相关的歌词。这对学生写好该作文是有帮助的。这个题目,有个词可能会被学生所忽略,这就是“隐形”二字,而这恰是主题的关键所在。“翅膀”是比喻,是象征,它要受 “隐形”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是心中的信念,一种永不放弃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著不移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地把握以上所说,就写不好这道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把学生引向心灵思索的好题目。

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

(一)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二)点评

上海卷今年的作文题由多年的命题作文,变成了材料作文。就这一材料来说,比较单一,就是“板桥体”现象。这一现象的表明艺术创造,不仅要模仿,还要重创造。不能失却个性与风格。书法艺术创作如此,其它亦然。只要抓住这一立意指向,所谈的方面和角度可自由选择。

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

(一)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二)点评

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为评价自身嘛。不过它要求介绍评价的不是单个的自己,而是一代人。这就需要考生能从九零后的思想、性格、生活等方面抽绎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进行评析。不能一味地夸或贬,要辩证分析。至于写法,可写人,以点带面,选取几个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小故事表现其思想、个性。还可写成洋洋洒洒的抒情散文,当然也可写成议论。

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

(一)作文题 我与故事

(二)点评

重庆卷今年的作文题,是个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这一些是需要考生构思时深度思考的。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这一些,也是不能不思考的。

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一)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今年江苏的作文题,不再追求诗意与蕴味。导写方向出现了变化,它要求考生 “品味时尚”。在这里考生有两点要弄明白:一是“时尚”,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时尚,哪些算时尚;二是“品味”,在这里当理解为“仔细体会,玩味”。体会出什么,玩味出什么,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也是文章高下的分水岭。

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

(一)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此题提示明显,一是抓“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与立意点。二是抓“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一句子,实际是是辨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长项进行文体选择。

九、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

(一)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二)点评

北京卷和浙江卷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当代音乐。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作题目中暗含歌曲名,而后者则是就歌词本身作文章,各有其特色。浙江卷的作文,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

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一)作文题: 见证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二)点评

山东卷的作文题是个独词,动作性很强。我们首先得揣摩其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此词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可写的内容较多。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考生可用填补法,进行构思。如见证什么,什么样的见证。如可将作文题在具体的内容上扩展为“爱的见证”“中国真情见证”“历史见证”“谈司法见证制度” “见证爱情” “时间的见证”等。

十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

(一)作文题

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点评

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填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可填些什么呢?可填具体的处所,如王大妈家、王老师家等,从而演绎各种具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故事,还要反映所站的人物的复杂情感。还可填抽象的词,如知识宝库、文化宝库、历史宝库、精神宝库等,从而表达对知识、文化、历史、精神的追慕与思索。

十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夏卷、海南卷

(一)作文题

以诚信和善良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二)点评

作为现代文明建设助推器之一,高考作文担负起了“传道”的使命,宁夏卷、海南卷再度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道德建设上。虽说有些陈旧。但能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并规定了表现“诚信和善良”的主题,仍然有创新的地方。他不再是单个方面,而是就人的本性中最应具备的两个方面作强调。无论是运思,还是立意,相对原来的“诚信”作文,难度增大了些,何况是材料作文。

十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西卷

(一)作文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点评

“兽首拍卖”,曾一度成为全球主要是国人高度关注的事件。“兽首拍卖”大致情形是这样的:去年10月,佳士得宣布, 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中国民众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2月24日,法国法院批准拍卖。2月26日,蔡铭超拍得铜像,但称因拍品无法入境而不付款。对这一热门新闻事件,可议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法国人的做法,二是中国人特别是蔡铭超的举动。本文要求考生将重心放在后者。这需要学生既要有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又要有卓见。并能做到议论独到,分析深刻。

十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辽宁卷

(一)作文题

名人代言。讨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有五种观点,材料作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甲:47%的人在同类商品购买中,会选择明星代言产品 乙:明星很无辜,他们可能不知道产品是虚假的 丙:略

丁:明星拿大量代言费 戊:监管不利

(二)评点

“明星代言”是学生熟知的文化现象。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象的背后,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一是有的明星没有本着对广大民众负责任的态度,没有对产品与厂家进行考察调研,导致不合格产品走进人们生活,带来危害。他们有什么无辜?二是明星拿大量代言费的问题。对此要作辩证分析,明星代表品牌,他拿大量代言费说明了某一品牌的地位和价值;不是能不能拿的问题,而是是否真的做到了代言人的职责;若生产商以高利诱惑明星代言,恐怕明星和生产商都脱不了干系。三是监管问题。社会应怎样对明星代言品牌产品进行监控。四是人们要学会用“第三双眼睛”看待明星代言的产品,因为明星光环与产品品牌质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这篇材料作文,主要的写法是评议,可按“摆现象——揭实质——讲危害—挖根源—说解决办法”这样的思路展开。在具体写作时,可全面论析,也可选其一点。

十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

(一)作文题 这也是一种_____

(二)评点

这同样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这”要靠后面所填的内容来定。横线前面有“一种”这个词限制,但所填的范围相当宽广,给考生自由驰骋的天地。可填“风尚”“精神”“气度”“品格”“风格” 等等。但也要注意选择,尽量往人类文化精神方面来想,来填。填的过程,就是立意构思的过程,要根据自身实际把握。

十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

(一)作文题 熟悉 命题作文

(二)点评

四川卷作文题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但要实际表现则有些难度。从文体上来说,极适合写记人叙事的文章,这类文章要写好,务必写好细节,务必将“我”融进去,写我的情感起伏变化。还可写所“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地方,像山水画那样写出某地地域风貌和文化特点,若 “面”上把握不住,可选街头里巷来表现,还可写自己所熟知的山村和自己的家等。还可以介绍所熟知的文化产品和物品。不管写什么,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并用;二是要注意情感铺垫,场景渲染等,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十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

(一)作文题 弯道超越

(二)点评

这又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抓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 “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困难大,变数多”;又如“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弯道”喻指“社会进程中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其次,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联想,如由“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可联想到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成功实现超越;又如可根据“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的提示,联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相关人和事。最后是确定角度和立意,动手作文。既可议论,也可写“弯道超越”者的故事,前者要注意议论分析,后者要注意“弯道超越”的种种因素的体现和“弯道超越”的意义揭示。

十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卷

(一)作文题 踮起脚尖

(二)点评

湖南卷是命题作文。“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1)举高望远。(2)抬高看清。(3)奋斗向上。(4)虚荣比试。等等。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

2009年高考评分细则与复习应对策略

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阅卷老师认为,更主要的还是要从卷面上了解的学生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并在平时备考中重视这些问题。

一、解读高考评分细则,从评分框架看高考

有专家说过: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这说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与研究考纲是同等重要的。

1、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尺度原则: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每一种解法的得分点必须一致。

(2)将错就错原则: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注意:目前有的省市已经开始执行计算错误则整题不得分,所以更需要考生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

在向我们咨询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而有些类型的计算错误,其根源常常可以追溯到初中,甚至于是小学。从这里,也能深深地让人感到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和可怕。所以如果学生有系列博文《错题本制作与错误类型分析》和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中提到的错误,必须马上着手进行调整。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后悔药卖。

(3)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

2、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网上评卷将传统的手工方式变为科学的“多评制”,一卷二评,甚至一卷三评、一卷四评,提高了阅卷质量,减少阅卷误差。

(2)误差控制:误差不能超过某个值,如4分,超过4分,则由电脑自动发给另一人再评,如还不符合要求,便进入小组长仲裁程序。

(3)回评制:每改一定数量试卷后,如2000份,电脑随机进行一次自我返回测评。

二、从高考试卷中看复习应对策略

1、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在学生答卷上,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知道试题的解答方法,可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丢三落四。

对于解答题,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从卷面上反映,不少学生(尤其是优生)解题跨度大,影响得分。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如,某考生的解答题只给出了答案且正确,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②保持学科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

应对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严格养成表达完整、推理严谨的良好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步骤必须写出来,以减少扣分。要让学生眼里有“过程”,并亲历“过程”。

2、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 “三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学科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多数试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在改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份量比较重。

例如,数学概率统计题满分为12分,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评分要求几乎一样,一共四个要求:①分析事件;②事件间关系与所用公式;③计算;④结果。评分标准是每正确一项得1分。

又如,很多考生把线面角公式、点到面公式写错(从卷面上看应该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生)。这样的失分让人感到惋惜。

再如,简单题可用直观解法,只要我们平时对这样的通法予以重视,分数就可以垂手可得。

应对策略:由上面的例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抓好基本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仍是主线)。打好基础就能得高分。

3、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在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例如如果一开始计算出错了,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分。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解,就因为计算出错,做不出结果就把些题给划掉(自动放弃),失去得分的机会。

应对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停止计算,并把后面的步骤或公式等等接着写出来,只有写出了得分点,老师才能给分。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使解决数学问题有特殊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而且具有向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开发和引导。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考试题会给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留下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4、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从评卷的强度可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以文科立体几何题为例,评卷老师每天要评1600份左右的试卷,阅卷平均速度是18秒/份(大多数题目阅卷速度比阅立体几何题的速度要快)。网上阅卷的形式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出一个正确判断,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一点的分数,若不规范就可能会吃点亏。因为某道题的得分是两个阅卷老师的平均分。

有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试评阶段,有一个考生的卷面糊涂,答案正确,评卷老师在忙乱之中误判为1分,另一老师恰好在旁边查看,发现此题解答竟然全对,只是写得不整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洁,让人辨认起来确实吃力,应得12分。试评阶段的评分虽然不会影响学生的得分。但这一例错判,可以看出这是学生表达不规范所致。谁也不能肯定,在正式阅卷时,两个老师都不会同时发生类似情况,这你可不能怪罪老师。由此可见,书写要整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应该告诉我们的学生:字不一定写得好,但一定要写清楚,工整清洁很重要。

应对策略:高考评分的要求一般来说比较宽松。每问都是分步给分,可给可不给的分,一定要给。这就创造了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学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有条理。在评卷过程中可以发现,当一题有几小题解答时,有的学生不标明小题号码,这样就会白白地丧失每问分步得分的机会。从前面的博文中可以看到,一道十几分的大题,结果最多占2分,一般得一分。详见高考答卷中的失分误区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5)。

5、统筹兼顾全局,合理支配时间

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提高全省的平均分,往往每题在开始几步判分非常宽松,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分。在高考卷面上不难看出有部分学生陷在某一个题目中,而其他的简单题却一笔未动,说明合理分配时间上出了问题。

例如,只要判断正确,就可以给分;又如,列出等价不等式组也可得分等等。而得出这些结论对于中等生并不是难事,需要的时间也很短,得到的分数又不少。因此在平时考试时要指导学生会统筹兼顾全局,做好会做的题、得到应得分的分数。

应对策略:在考试中要学会主动放弃,及时验证。使用游击战术等策略也能够得到不少分。在高考阅卷中曾对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平均分作过粗略的统计,发现选择和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约占70%,所以对选择和填空题的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还要告诉学生在考试时得合理地分配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

三、消除误区,从细节上赢得高考

走出误区,我们就可以在高考中赢得时间、赢得分数。误区之一:苛求格式,浪费精力,关注无关紧要的步骤

规范格式答题,无疑是一直在教学上倡导的。在平时考试训练中,过于苛求注意格式,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答题速度和效率。

对策:比如,高考评分细则对概率统计题的要求是不需要进行文字说明的,只要计算过程与结果正确,就可以得满分。平时在解概率统计题时,强调文字表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有的学生在已经学会思维方式后,就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符合高考评分细则的要求,使学生从“做题型”向“得分型”转化。

误区之二: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忙中出错,将答案写错位置。如将18题答案写在19题答案处,而19题答案写在18题答案处。学生发现写错了后,会将写好的解答过程涂掉,再重写,如此一来,耽误的时间可想而知。

对策:其实高考评分时并不是这样。阅卷老师如果看到这类情况会记载下来,作为问题试卷交阅卷题目组组长处理,该得多少分还是会得多少分。

万一高考出现这样的问题,且时间不够时,应注明该题是那一题的答案,本题答案答在何处。切勿盲目否定,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误区之三:环节脱链,高考意识不浓

优秀源于习惯。但是,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高考意识的过程,在我们的高考意识中,还没有把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出错认为是一件大事,例如,有人会说我就是马虎了,不然的话,„„,这样一来,似乎马虎还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本钱(其潜台词不外乎就是:我还是很不错的,我还是„„)。所以,在高考试卷中随处可见学生习惯性致错的例子。

高考,细节决定成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作文阅卷组组长 考前教你写出好作文

本组撰文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康青 春原

“康青,春原”乃何永康、骆冬青、潘大春、张中原是也。还有3天就要高考了,作为阅卷老师,咱们四人在这里推心置腹地叮嘱考生几句,想协助大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江苏高考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它是重中之重,关乎全局之成败。加之,临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有许多变数和特殊性,故不能掉以轻心。

不要再指望拿“保险分”

有一种极其“危险”的说法:高考作文无须准备,只要写出800多字,就可以拿出一个“保险分”——48分左右。

这种话,在“纸质阅卷”年月还有一点点“道理”,因为几十万份考卷堆积如山,一旦判分即沉入“纸山”之中,根本无法再查。如今是“电脑”阅卷,一切皆在“网”上,抽查、调阅皆在几秒钟之间。“纸质阅卷”是两位老师面对面批阅,往往“后者”追随“前者”;“电脑阅卷”则确保2.5个老师背靠背独立赋分,谁也不能影响谁。不少作文可能是3人、4人、5人阅卷,更增大了阅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江苏还有一绝招:每位老师阅出100份作文之后,过一个多小时,电脑又从这100份试卷中随机挑出两份,再回到那位老师的电脑上,让他重新评分。若出现前后两次判分浮动太大,则“总监控”电脑就发出警示:这位阅卷老师有“问题”了,必须加以告诫和规范。

江苏作文阅卷点,为了根治打“保险分”的顽症,还自加压力,自找麻烦,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极为精干的“最终搜索队”,把已由多人评阅、定论的“中档分数段”作文(48分至55分),全部从电脑中调出来重阅,把误入“中档分”的优秀作文重新打上去,把混入“中档分”的低分作文毫不留情地打下去!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举措,它基本上结束了“保险分”时代,粉碎了“保险分”的好梦!阅卷点上的其他老师,都夸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别动队”。我们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介绍了上述情况,就是为了强调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和考生们,切莫指望拿“保险分”了,切莫将高考作文训练视为可有可无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甭想再吃“一锅煮”的“大锅饭”了!

“审题”难度降低也不能大意

多少年来,作文阅卷点有一句“口头语”:年年有高考,年年话走题。走题,就是把作文考题“审”错了,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其得分只能是“不及格”!

自从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产生了某种共识:降低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让考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投入正文写作;因为,说到底,高考作文“考”的是“作文”!是故,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2006年的考题《人与路》,以及人人都能去念想的2007的考题《怀想天空》,——审题都比较容易。

现在,我们之所以在此“重提”审题之事,乃因为2008年出了审题问题。

应当说,08年高考作文命题者是不主张增大审题难度的,所拟文题《好奇心》也似乎是浅易的、容易把握的。故6月7日语文考试一结束,舆论界一片欢呼:这道作文题,好做!扬子晚报还做了测试,结果是小学生写的《好奇心》好于初中生,初中生好于高中生,高中生好于研究生。于是欢呼声更加惊天动地:连小学生都能写出好的《好奇心》,这道题太容易啦„„

然而!生活中常常出现“然而”。一旦直面试卷,大伙儿的“乐观”顿时烟消云散,因为许多考生都不能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好奇心”,驾驭“好奇心”——他们“跑题”了!

有人写道:毛泽东为什么能坚持万里长征?因为他有“好奇心”,好奇于“万水千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山只等闲”。

有人写道:苏东坡被贬黄州,为什么能保持旷达的心态?因为他“好奇”于黄州的美妙山水,山水使他的心平静了。

有人写道:在汶川大地震中,武警战士为什么能从瓦砾中营救伤员?因为他们“好奇”,这下面究竟有没有埋着幸存者。

痛苦啊,阅卷之心被折磨得既酸且痛。

一个悬疑铁铸般地摆在每一位阅卷老师面前:为什么小学生写《好奇心》不跑题,而堂堂的高三学子却离题万里呢?

经过样卷分析、反复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好奇心”三字,是不能往“高”处、往“深”处、往“玄妙”处拔高的。“好奇心”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只是触发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个“由头”。它的特征有二:一是“肤浅”;二是不断转移,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小学生的脑袋不复杂,他们“低幼”地写“低幼”的“好奇心”,所以切题;高三同学的思考就相当复杂了,他们有意无意地将“好奇心”“拔高”“深化”,把认识的“由头”和“初始”直接挂向伟大的科学成果和革命实践,结果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大帽子套在小脑袋上,一直套到脚后跟!

正因如此,去年高考作文中“苹果”大丰收,许多考生都写牛顿躺在苹果树下,苹果砸下来,砸出了“万有引力”。殊不知,这苹果砸到其他人的脑袋上是永远砸不出“万有引力”来的,因为,牛顿关于“苹果落地”的“提问”已经不是浅薄的“好奇心”,而是一种包含了“解答思路”的科学家的思维,一种面对自然现象的“科学顿悟”!假如别的科学家发问,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苹果越落越快?大、小苹果落地时间一样吗?把“好奇心”与“万有引力”直接挂钩,固然很是浪漫的,却省略、忽视了太多的艰辛科学研究,是对牛顿精神劳动的可悲可笑的无知!

这是去年“审题”的一种“失误”。还有另一种“失误”,就是简单地把“好奇心”视为“好东西”,只要有了“好奇心”,万事好成功。殊不知,“好奇心”还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带来“万有引力”、“人类发展”,也可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被鲁迅批评过的无聊的、可悲的“看客”!“好奇心”是一个“中性词”,切不可误读为“褒义词”!

在去年的优秀作文中,一些考生的思维就相当周密了。他们既没有“神化”好奇心,也没有“弱化”好奇心,而是辩证地、周到地审视好奇心,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精彩论断:“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有这样一颗‘心’。”“好奇心是初始的,缺乏深度的,奶声奶气的。人们必须将‘好奇’的所得‘深化’,必须‘用心观察’、‘灵魂在场’、‘思想定位’,否则,无论多少个苹果砸下来,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好奇心只会闭上心房的窗,落满灰尘!”“驱使牛顿探究出‘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一问题的动力,是他作为一名可以名留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而必备的能力„„于是,万有引力被抛出,画出了漂亮的孤线,飞上太空!”以上,皆是认真“审题”、冷静“审题”的结果。他们成功了。

解析08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的得失,是为了发出一种警示:即使在我们有意识地降低“审题”难度的今天,每一位考生依然不能“大意”,不能“想当然”,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切切实实地“审”好“题”,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作文。否则,一切皆为“泡影”。

如何写好临场议论文

尽管我们多年来一直“恳请”高中语文老师认真教好“记叙文”、高中学生用心练好“记叙文”,但是应者无几,令人感叹!

为什么要这般“恳请”呢?因为,根据我们数十年的阅卷体会,高考作文采用“记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叙文”容易得高分,而“议论文”则往往难秀于林,只得一个平平常常的分数!原因已经说烂了,在此不再重复。

寡不敌众。我们几个阅卷负责人掏心窝的话语敌不过千千万万人的习惯势力——高中阶段仍然用90%的时间去练那种只讲“公理”、“常理”、“大道理”的令人困倦的“议论文”!

我们“认输”。我们也来讲“议论文”。力图让今年的江苏考生写出一些像样的“议论文”„„

刚刚说了,高中生写议论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围绕命题重复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缺少新颖性的冲击力。怎么办呢?要让比较稚嫩的高中学生立论独到、语出惊人,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习一些“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的“由头”,说不定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2005年江苏考《凤头·猪肚·豹尾》。我们问在北大读书的江苏籍学生:“此题如何?”他们说:“很变态!”如此评说有些过头,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出新的庸常的命题。然而,有些考生很会动脑筋,他们在寻常大道理之前引了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由头”,顿时全文皆有生气了。请看这一年的顶尖之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个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父,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父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父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搅扰,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叹为“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

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初读此文,我们就十分感叹: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都没有深究,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杂文中称为“由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的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有些大手笔还是可以说出点名堂来的,但高中学生办不到)。

看来,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前年江苏考“怀想天空”,我们在阅卷时想到一个颇好的议论“由头”,并以“康青”名义在报纸上公布了:开元年间,年轻的李白进京见宰相,冀求入仕报国。宰相拒见这个无名小辈。李白叫看门的送上一“版”(名片),上书七个大字: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好奇,于是接见。宰相问:“先生欲海上钓鳌,以何为钩,以何为线?”李白曰:“余以弯月为钩,长虹为线!”宰相又问:“这么巨大的钓竿,以何为饵呢?”李白逼视宰相曰:“以天下不义之人为饵,定能钓出天下大治的巨鳌来!”宰相倒抽一口冷气,下令逐客。——这段逸事,是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发现的,知者甚少,很有新颖性;以此来引发“怀想天空”,“月亮”有了,“长虹”有了,一心报国的理想的“天空”有了,更重要的是“惩治不义、赢得大治”的信念也有了,几乎不要再作什么发挥,由此去摆开寻常“大道理”,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会畅快活泼的。

我们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上述二例,是为了强调一点:在你无法把“常理”说出“新意”的情势下,巧妙地、恰当地运用“由头”,是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一种“诀窍”,不妨一试。

中学生写议论文还有一个毛病:拼命举例,“理”不够,“例”来凑。有一年高考阅卷,我们竟发现一位考生在800多字中一口气举了6个例!如此用例,起不到“事实论证”的作用,只能是“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再掰一个,再丢一个。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剖析各种人情事理。用例一多,你就会“偷懒”,抱一个“西瓜”说一声“好”,根本没有切割就丢了。如果只抱一个“西瓜”,那你就无法“偷懒”了,只好下决心去“切割”,去“分解”,去“剖视”。所以,我主张中学生写议论文通篇只用一例(当然是精选之例),认真地加以分解,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联系”,这种“切割”本身就意味着“议论”已经启动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扑向一个“明摆着”的论点时,你千万不能随大流,最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说得白一点、俗一点:秃子头上有一个虱子,明摆着。众多考生不假思索一窝蜂扑上,人人都拿这个“虱子”向阅卷老师报告:“你老人家觉得如何?”我们说,这是明摆着的,没意思,你说二三十万个同样的“虱子”一齐抓来,咱们承受不了!所以我们劝你,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换一换“视角”,即到秃子的“背面”看看,如果你能发现秃子脑后的一两根可贵的“青丝”,你就有“独家发现”了,你就高人一等了!这不是说“笑话”,咱们严肃着呢„„

十二点具体建议

第一:选材切忌“撞车”。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重要区别,乃是在6月7日上午有数十万人(今年江苏近55万人)写同一道作文题,稍不留心,就会“英雄所见略同”、你写我写大家写,选材撞到一个地方去了。想想吧,当几十万考生反复向阅卷老师宣讲同一种“材料”时,那接受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只能是灾难性的!2007年考《怀想天空》时,本阅卷点向全国推荐了一篇“父子割麦”的优秀作文,它的第一个“拿人”之处,便是选材全国独一无二:在高考前两天的6月5日,这位考生竟然同父亲一起在烈日下割麦!苏南、苏北有吗?全中国有吗?没有!这时的高三学生均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爸爸要轻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咳嗽,妈妈要轻轻走路,“小乖乖,别动别动,当心感冒„„”哪里谈得上到骄阳下割上五六个小时的麦子?所以,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则题材时,心弦霎时间被震动了!这位考生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年的考生记取。

第二:依然“恳请”多写生动鲜活的“记叙文”,而且要尽量写自己,不要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只要把高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原汁原味地写出来,就有可能打动阅卷老师,争取高分。

第三:不要受作文命题“提示语”的心理暗示,集体无意识地扑向同一个写作目标。由于上上下下的原因,目前这种“提示语”依然少不了。我们力主取消这种“提示语”,但是三五年内恐难做到。这种“提示语”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把艰辛地考完“语文知识”之后心理疲劳已十分明显的考生,不由分说地引向同一个去处,造成前面所说的“撞车”事故。譬如,2006年江苏考《人与路》,文题前有一段文字,第一句是“有人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的话,考生们一看便知,于是一二十万人一齐被这句话所吸引,下笔便是“鲁迅如何如何„„走啊走,踩啊踩,踏啊踏,路就出来了”。

这样的作文,能赢得多少好感呢?怎么办?我们曾劝某些考生不看“提示语”、只关心文题,但考生均声称“不敢”。于是我们说,那就在看了鲁迅的话之后,立马想到今年会有许许多多高考战友跟着鲁迅去“走路”。咱可不受这种引诱,一定要另辟蹊径,就是不写“鲁迅”,就是不写“踩路”,哪怕写巴金、茅盾、托尔斯泰,也一定要回避“提示语”中的内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提示语”的存在代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命题“习惯”,你扭不过它!

第四:不要玩深沉,玩哲理,太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跟阅卷老师捉迷藏。高考作文少用“碧螺春”,多用“二锅头”。

第五:不要写莫名其妙的“科幻作品”。

第六:少写“故事新编”。因为“故事新编”特别难写,成功者凤毛麟角。

第七:不要写跳荡不已、不停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

第八:不要在文题下写“题记”。

第九:命题作文不得再自我拟题,话题作文应当设计一个新颖的有意思的标题。

第十:千方百计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让人“一见钟情”。

第十一:书写必须清晰、美观、规范,一汪清水。

第十二:70分的作文应当确保用50分钟至60分钟的时间来写作,切切不可失控:只留下20分钟写作文!!

宣讲完毕。祝2009年江苏考生心情好、文思好、文章好、成绩好!

2009年6月3日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考阅卷老师为考生传授答题技巧

从2005年起,我省高考所有科目(除小语种外)实行全科目网上阅卷,主观题、客观题的答案经扫描后,由老师在电脑上评阅。

那么,在往年高考中,考生易出现哪些非智力失分因素?如何科学答题,才能拿到理想分数?昨日,记者采访武汉部分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请他们为今年的高考考生支招。

语文:字迹工整清晰 作文要写题目

支招人:薛宏祖(十七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语文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4个不必要的失分点,考生要留心:1.错位答题。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因为高考是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考生一定要把卷面的大、中、小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

2.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高考试卷的第15题是默写填空题,按照要求,只要写了一个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错别字,该空就没有分。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别字多,特别是同音(近音)错误字多。另外,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有些笔墨太淡,扫描后很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字挤得太紧,这些都给阅卷带来难度。

3.忘写作文题。有些考生的作文忘了写题目(高考作文题目没写,直接扣分),或字数明显不够,这些无谓的失分太不应该。

4.写作与材料“分离”。有的考生没有处理好材料和题目的关系,把材料和题目割裂开来,文章中找不到材料的“身影”,这些都有偏题之嫌。

答题技巧

1.考生一定要注意选笔,字迹清晰,不要写得太挤,答题不要出现错位。

2.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筛选重要词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概括,用自己的话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

3.高考阅卷是分点给分,基于这样的评分标准,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层作答,分条表述,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意思尽量多的答出来,不要抓住一点就洋洋洒洒、尽情发挥,却不及其余。

数学:看题慢做题快 难题分步解决

临场作文常发生意外的情况,对此有一个心理准备,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很有现实意义。

问题一:看到作文题目心里就发慌

措施:

1、保持心理平衡

2、闭目养神做个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冲淡紧张情绪

3、反复默念考试题目,及时记下头脑中迸出的思维火花。

问题二:担心跑题,心里没底

措施:

1、将话题背景材料,内容要点一一进行分解

2、把题目中暗示的内容补充出来

3、确定哪些要点是主要的4、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成一个判断句,以此为作文中心

5、在作文中反复出现话题中心词

问题三:一时不知如何拟题

措施:

1、从话题材料中找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标题,最好是能反映材料的主旨的2、用文章的观点作标题,语言要简洁

3、暂定一个题目,等文章写好后再做修改

4、用切合文章主题的诗文名句做标题

问题四:不知选择哪一种文体

措施: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2、选择自己有材料储备的文体

3、平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记叙文

问题五:难以开头

措施:

1、记叙文从悬念起笔

2、议论文从观点起笔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3、从简明材料引述中起笔

4、用设问引出话题起笔

问题六:找不到所需要的材料

措施:

1、从课本中找材料,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

2、从最近看到的电视、听到的新闻中找材料

3、从家庭生活中找材料

4、从身边生活中找材料

5、从语文教材中找材料

6、从眼前的语文试卷中找材料

问题七:想所创新,怕出差错

措施:

1、选择新鲜材料,给评卷老师以创新感

2、选择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日记、书信、小小说等

3、换一个角度思考。一般人总是从正面表现话题主旨,你可以试着从侧面出击

4、从一个新的角度引述分析材料

5、表述同一个意思,如果换一种廉洁,可以增添新意

问题八:不知语言如何出彩

措施:

1、采用短句子,句子过长容易拖沓,并且容易产生语病,短句显得精炼

2、多用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综合使用最好

3、多用对称句。注意骈散结合,显示抑扬顿挫

4、多用流行语。流行语活在广大群众的口语中,有亲切感,新鲜活泼

5、多引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过反复锤练,具有哲理性

6、多引古诗词

7、多用典故

8、多用描写。在记叙文中描写句多,语言就富有形象感,就会显得生动,有文学味道

9、多用抒情句

问题九:担心说理绝对,不深刻

措施: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在肯定某一观点时,兼及一下其他角度上的看法,附带一笔,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上复杂的事物,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讲述道理

3、用发展的眼光去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这件事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结果,以这种结果来显示看问题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4、用哲理性语言揭示主旨,显示主题的深刻性

问题十:写到一半时想换一种写法

措施:

1、保留原有内容巧妙过渡

2、写议论文,想改写成记叙文,把议论文字转换为人物和心理活动或演讲、报告的内容,在关键之处加入适当的语言

3、写记叙文想改为议论文,以记叙材料为论据,把记叙内容转换为社会现象

问题十一:害怕写到中途卡壳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措施:

1、在草稿纸上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2、确定好几个领起全文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

3、对提纲和关键句进行修改

问题十二:作文题和以前读过的范文内容相似或相同,想借用又不敢用

措施:

1、弄清楚考题与范文题目的裨是否相同,不能机械地套用

2、注意范文的时代背景和考题要求的差异

3、不拘泥范文,可借鉴形式、构思方式、语言表达技巧、关键句等,如果想借鉴故事情节,一定注意对原故事进行加工、改造,以免被判为抄袭。

问题十三:文章要结束了,字数还不够

措施:

1、从另一个角度写一段,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画蛇添足,要围绕中心(主旨)进行

2、对前文内容再进行挖掘或归纳。挖掘和归纳具有揭示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意义

3、适当引用名言、歌词、诗赋等,为文章添彩

问题十四:做完基础题,时间不多,作文想写快一点

措施:

1、审题时注意勾画命题要点,提示自己在作文时突出这些要点

2、迅速列一个简要的提纲,避免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中断,保证文意畅达

3、立即记下思维中迸现的火花,不怕不连贯。有了这引起闪光点,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选择好突破口,起承转合中各用一句话标出来

5、回忆以前读过的范文、写过的俄文想一想它们与高考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通之处

6、从最受感动、最有话说的那一点上开始动笔

7、提高思维和收发室速度,但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卷面的整洁。

问题十五:写到中间,发现偏题

措施:

1、审视话题,审视自己已写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2、用概括句、转折句将所写部分与话题焊接在一起

3、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强化话题意思,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文章结尾等处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适时点明主旨。

2009高考考前必读议论文范文6篇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怎样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回归话题)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由自然现象引出话题“传统文化的迷失”。)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摆出现象。)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分析原因。)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分析原因。)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论危害)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提办法,表期望)

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我们都知道定期要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生活必要的,哪些又是对生活并不太重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生活也是如此,需要经常地清点,我们在清点生活的过程中,清点着生命。(以清点物品起兴,自然地引出清点生活。)

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而有限的,而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希望去做的事却是很多的,这个好,那个也不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总该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所取舍选择,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最该去做,最想去做的事情上,专注而有目标,这样做事情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清点。(讲道理,重在阐释为什么要清点。)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草舍弃了活在大树的浓荫里,才生长得更加坚韧;小鲤鱼舍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弃了平淡地游弋在水中,逆水前行克服困难,才迎来了最终跃过龙门的成功;居里夫人舍弃对享乐的追求,潜心研究,最终为人类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景润舍弃了安闲自在地作一件平凡的事,而胸怀大志,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埋头苦干,实现了他多年的目标——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一个目标中,全身心地投入对理想的追求。(摆事实,为什么要清点。)

每个人都是多梦的,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设想,对要干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要明白的是精力有限,总会有取有舍,有失有得,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的追求才会有价值,有希望,即使到头来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也是成功的,因为,毕竟,他没有遗憾。(讲道理,为什么要清点。)

放弃了追求享乐,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价值;放弃了纷繁世事,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放弃了思绪乱飞,才能平和心境,追求自然; 放弃了世俗的偏见,才能寻觅到久已失去的自我。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地清点。(清点什么,怎样清点。)

评点:本文篇首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生活需要经常清点。第二、三、四段谈为什么要经常地清点。第二段指出因生命和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学会取舍,因而必须对生活进行经常的清点。第三段从自然界的小草、游鱼过度到人生的取舍,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学会取舍才能成就事业和梦想。接下去具体写我们应该如何清点生活,哪些需要放弃,哪些需要保留,论证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合理,最末三个排比段的运用,使结尾很有力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什么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反面论证,为什么人要善良,因为人丢失了善良。)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因为人发现了自己的善良缺失。)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正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进一步阐明,人要成为善良的人。)

小议“洋名热” 目前,一股“洋名热”正在我国悄悄地兴起,一些企业改头换面,为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什么“奥尼”、“奥丽丝”等标准洋名在市场上比比皆是;也有一些热心的父母为子女取上“海伦”、“杰克”之类的洋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股新热潮呢?首先要归根于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早在旧中国,洋货充斥市场,人们便与洋货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与“洋”又广泛接触,这洋包括洋货、洋人,当然也包括洋名,这样就加深了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些厂家以“中外合资”的身份引以为豪,一些父母也以自己的孩子有个洋名而自觉不同凡俗,高人一等。

其次,由于人们崇拜洋名,某些企业乘虚而入,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给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以迷惑顾客,打开销路。

洋名扬名者有之。日本“松下”、“索尼”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国很畅销;饮料“可口可乐”也深受群众青睐。这似乎是洋名在发挥优势。但中国“茅台”五粮液是上乘美酒,“茅台”举世闻名,“五粮液”誉满神州,而它们是地道的“土名”没有丝毫洋味。这样一来,洋名可以扬名,土名也可以扬名。

查取洋名无名者亦不乏其例。现在市场上某些产品的洋名,晦涩离奇,令人费解,甚至连它是食品名、服装名还是其他名都令人搞不清楚,这样的商品,人们只能敬而远之,更谈不上扬名了。当然也有些商品,名字又太土,令人自然不自觉地与过去那种落后产品联系起来(这当然是一种偏见),更重要性的是这些商品没有吸引人的独到的优点,因而没有扬名。

由上观之,无论洋名土名,它们都只是一个名称布局,其主要目的是将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名是一个表面现象,是产品是否扬名的外因条件。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实”,它才是名与实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内因。就一产品而言,指产品优劣;就一个人而言,指品德成就与贡献等。“松下”电器受青睐,这并非松下这一品名在起作用,如果单在脑中想“松下”这一音译名词,谁都会索然无味。但“松下”功能广、性能好、质量高,这一“实”才是松下畅销扬名的根本原因,即内因。再如“贵州茅台”香味浓而纯正,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扬名。我们总不能说这名声归功于“茅台”这两个很普通的字吧?

同样,一个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他的名字也一相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些伟人的名字并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成就、贡献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被人们记住。相反,一些父母即使给孩子取一个外国总统的洋名,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成大器。

目前这股“洋名热”实质就是人们过分追求“名”而忽视了“实”,颠倒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没有实哪来的名呢?名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有了很强的“实”的基础,也必然就会有名了。但愿这些头脑发热的人尽快清醒过来,不要过分追求那没有多在实际意义的“名”,把心思放到“实”上来,做到名副其实,有实而后有名。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精品网站,精品资源!

第五篇: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3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

(三)【请你试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的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材料中“彼得懒得弯腰”,主动放弃了捡马蹄铁的这一“弯一次腰”的“机遇”,从而导致他“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多次腰”的结果,由此看来,机遇是不可失的。请以“机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思维启导:怎样对待机遇,抓住机遇有何重要意义,当是本题写作的主要内容方面。法国著名作家拉伯雷说:“机会之神的头发只长在前额,一旦放她过去,光秃秃的后脑便什么也抓不住了。”材料中彼得拒绝捡马蹄铁,他没有抓住“机会之神”失去了“机遇”,从而导致虽不情愿,但也要接二连三地弯那么多次腰。由此看来,抓住机遇、把握现在,善于处理目前的事情,完成最近的工作任务,是对未来的最好策划。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非但没有阻力,并且能帮助你迅速成功。否则,“该出手时不出手”,势必错过良机,即使后来付出再多的气力、做出再大的努力,也难以弥补曾经的损失。可参考以下立意或文题:①该出手时就出手;②抓住机遇,把握现在;③先舍不得小的努力,必将花费出更大的付出;④放弃机遇,必贻后患。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灵后花园》中有这么一段话:经常说将来自己要当科学家、要当将军、要当领袖的人,一定是孩子,因为孩子们的理想与梦想是混在一起的。而一个成年人的理想是与现实分不开的。

我采访过一个年过六旬名叫李世伟的老太太,她家贫如洗,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可她却靠开着个小食杂店的收入收养了12个孤儿。我去采访前,一心想写出她的伟大。可我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12个孤儿都是黑龙江省明水县、拜泉县两个县的,没有一个别的地方的。老太太说她自己小时候是个孤儿,解放后是明水、拜泉两个县的孤儿院收养了她,所以她要报答这两个县的恩情。作为一个诚实的记者,我如实地写了李世伟。几家报社的编辑都说是格调太低,可惜了这么好的事。

我还采访过一个84岁的老人孙德阳,他在美国有两家大酒店,还有房地产公司,可他把这一切都交给了儿孙们——他在美国共有儿子、女儿、孙子、曾孙22人。他一个人回到沈阳定居,他的理想也很简单:“我生在沈阳,我想我应该死在沈阳,把根留在生我的地方„„”本来是一个很高大的壮举,理由却极其渺小,可我仍然如实写了,因为我应该写出老人的真实想法。

请就“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思维启导:这个世界上有多种理想,即使许多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是非常渺小的,我们也应该承认,因为那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有一种人,他们永远有理想——远大的理想,但从来不实施自己的追求,还怨天尤人,好像自己永远是受难者。09高考作文冲刺指导(命题作文1)

【命题作文一】 以“冷和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文体不限;(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1、圣诞礼物 虚拟一则故事,表现对生活冷热的感受。

托尼在圣诞节前向爸爸要求一匹小马,爸爸满口答应。然而圣诞节的早上,托尼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小马,他的心凉透了:原来他是圣诞老人讨厌的孩子。正在这时,有人骑马经过,又折回来问托尼家在哪里。托尼茫然地回答了,那人指着小马说:“喏,这是你爸爸为你买的圣诞礼物。我找错地方了,实在对不起!”托尼看着这从天而降的小马,心中涌起幸福的热浪。

2、冷热的辩证 从冷与热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写一篇议论文。 冷与热是辩证的。北极可谓冷矣,但相对于月球晚上的温度则是热的;重庆在夏天是个大火炉,但与太阳外缘的温度比起来却不过只像是冰。冷和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冷的事物可以变热,如一度被冷落的唐装现在热了起来;热的事物也可以变冷,如八十年代的文学热让位给九十年代的经商热。

3、探病 通地工业局王局长的两次生病来反映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王局长位高权重,是位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一次王局长偶感风寒,住进了医院,来探病的人排起了长队,甚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王局长家人亲属也组织起了专门队伍,往家运送那堆积如山的礼品和营养品。事隔仅两月,王局长又住进了医院,这次是严重的肝硬化。可这次王局长的病床前却冷冷清清,他望穿双眼也不见有人探望。儿子无奈只得告诉他实情:省里的批文已下来了,王局长退休,李副局长扶正,这几天人们正忙着去新局长家贺喜呢。

4、冷热大家谈 采用采访录的形式,采访不同学科的人对冷热的看法,以表现人们认识的差异。

文学界的人认为冷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热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学物理的认为冷热是温度的升降,是物理变化;搞政治的则认为冷就是经济军事等的封锁,热则是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

【命题作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变成别人梦想的种子;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

„„„„„„„„

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不省于800字有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做一个幸福的人,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怎样的人是幸福的,二是为何做幸福的人,三是怎样才能做幸福的人。先找到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的内涵,比如:感恩、奉献、乐观、知足、尊严、信念、坦然、梦想、意志坚强、心怀梦想、胸襟宽广、兼爱、博爱、大爱等等,这些也就是文章的立意点,然后再构思文章的结构,选择素材。

【例文赏析】

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当我们读到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甚至很难与一个最终卧轨自杀的人联系起来。在我们这些乐观的人想来,海子的死显然是一种消极式的逃避,甚至我们可以将之定为“懦夫”。

我并不肯定海子的做法,但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发现他还是情有可原的。

海子是一个诗人,一个当代诗人,一个活于80年代旺盛青春的诗人。他也想过做一个幸福的人。然而他的身份与性格决定这只能是幻想,连梦想和理想都称不上。

鲁迅曾经说过,诗人是痛苦的。诗人的痛苦显然来自于心灵层面。诗人是一个时代中最清醒也是最迷惘的一群人。说他们清醒,是他们比之我们常人,也即庸人更为敏锐的触角去探察在我们身边极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与生活真实,但往往便是生活残酷的真相。生活是美好的,这只是片面之辞,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夹杂罪恶、欺骗、卑贱等等我们都冠以之丑恶的东西。但确实这些是我们生活的现实。诗人是生活在理想天堂与现实地狱的矛盾体。诗人写诗的终极目标引起大众心灵共鸣,是为了大众灵魂的救赎,使之弃恶扬善,从而达到至臻至善的境界。但完美是不存在的,有时候甚至连美都显得那么渺小。现实欲望的洪流裹挟的是太多的利益与追求,作为诗人,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因为恰恰纯正的当代诗人是远离我们庸俗之人所孜孜以求的东西。

于是我们看到在幻想中追求幸福的海子在现实中是那么的无奈无助。当生活的贫困日益围迫他,当爱情的烟火熄灭之后,当周围之人冷眼旁观以白眼相待之时,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寂寞与孤独。诗人不怕孤独,但却不能长久地忍受孤独,精神的完美与现实的挣扎注定将类似于海子这样的诗人推进人生的两种境地:一种随庸人们逐流,向现实妥协,继而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另一片天地,换种说法,不做诗人或做不纯正的诗人;一种是继续孤守精神的阵地,在人生的绝望中痛苦地如顾城们死去,这样他们还是诗人。

海子选择了后者,于是“所有的明天”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便是对“今日”的绝望,所有“祝愿”就是对现实的嘲讽与无奈。而他给我们留下一具孤独的背影,独自面对大海,面向“春暖花开的精神乐园”,追求幸福。

对于海子自己来说,他用死亡去寻找“做一个幸福的人”的路径。有些异类,而且无法被我们这些常人所理解。

【命题作文三】 以“于无声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写作提示】 “于无声处”出自于鲁迅的诗歌,原句为“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意思是在社会沉寂无声的时候,自己浮想联翩,心系国家,透过变幻的风云似乎听到了惊雷之声,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在无声之处体会到了另一种深深的情感。这就告诉我们,“无声”不等于“无有”,而是蕴涵者无穷无尽的事物、情感,可以观、可以感、可以品、可以思,“无声”有时是可以胜过“有声”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完全可以“精鹜八极,神游万里”,把世间的一切纳入到“无声”之中去,联想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我们可以在“无声”中思考宇宙、人生,也可以在“无声”的事物里感知真情、体悟哲理,更可以在“无声”的体味之后,发出有声的呼唤甚至呐喊。

“于无声处”,我们可以看到宇宙、天地、自然、山川、田园、花木虫鱼、历史遗迹、现代风物„„它们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许多;“于无声处”,我们可以思考科学、文化、艺术、生活„„它们可以引导我们不断的探索;“于无声处”,我们可以感受亲情、友情、人间情、思乡情、民族情、爱国情„„它们可以温暖我们鼓舞我们。例如明月无声,可以勾起海峡两岸团圆情,也可以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雄心(嫦蛾一号);又如夕阳下的虎门古炮,可以触发我们的民族情感,激发我们中华崛起的壮志;再如雷锋雕像无声,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历史无声,可以作我们的镜子,悟透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题材是极其丰富的。

【例文赏析】

于无声处

情到深处,无言以喻,留下一片无声的细痕待心编织成一张柔软细腻的网,将这散于无声处的星星零零的情感收拢。

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第一次聆听乐团演奏的《梁祝》,当时我不曾深谙这曲调背后的深意,却为其中的无声之处而动容。只听得所有乐曲齐鸣时的将英台为山伯的殉情推向高潮。而后忽得无声无息,一种情感流淌散发之时,悠扬又起长笛独鸣,细腻温和又缠绵无尽铺出一幅化蝶得瑰丽和动容,也让我久久无忘这灵动的“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的情感,大抵是一种无言却无尽的交融。友人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需言喻,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似乎这时在道些什么已无意义。无声的境界便是情感超越距离任载时空的永恒。联想起住宿时的一个清晨,朦胧醒来,睡眼望出窗外,远处的田野竟是紫霞的色彩。我心头一紧,不禁叹道:或许这无声无息的时刻便是我的苍茫中舆,是我的世界我的境界。此时依微闻得室友甜甜的酣眠声,于无声处是那么美。视线近了,便是母亲送我走入中考考场的一刻,她拉着我的手,我以为她要说什么,却半响无语。鼻子一酸,我明白这一刻的无声是千言万语道不尽说不明的爱。无需在说什么,无声或许真是情到深处的境界。

中国文化也追求无声。于无声处并非真是无声无息,而是思绪的延伸,想象的发散。日落尽,人影独立斜阳,大多是古来文人追寻的无声之境。我们时常惊叹诗中词中一人一景,静谧往往缔造更幽远深邃的意境,如同中华书法中那黑字白章间独特的留白,恰若书法中的无声之处,体现一种心胸的博大,文化的精神。

于无声处,更是一股道劲,它冲击心灵的力量,甚至胜过千军万马。你可曾见过蓝天下的挚爱中聋哑孩子手执蜡烛的无声的歌唱,虽然没有一丝声响却穿越一切地震撼心灵。你可曾见过黄山绝壁的石缝中挺拔而出的苍树,可曾讲过江湖河畔的冬梅一枝,它们的无声的坚韧在妙笔丹青者笔下便是傲然霜雪,铮骨绝唱的坚贞与豪迈,怎又能说“无声”是无声!于无声处,同样是意志与精神的绝唱。

当苍穹被第一缕阳光照射,树影斑驳撒在前方的路上,到处是无声无息萦绕着行路的人们,感知这于无声处,人生的奇妙境界。

【命题作文四】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补全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写作提示】

你可以“寻找”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找”一般的人,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的“寻找”,它注重的是“寻找”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找”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友情、亲情、真理、奥秘„„它更多的是注重“寻找”的过程。

1、追寻不曾拥有的。寻找成了一种向往、追求、进取,为了渴望而探索。人的一生是个找寻的过程,郑和舔风破浪,找到了异域的文明;哥伦布不畏险阻,开阔了既有的视野;布鲁诺用生命寻找到了真理,杨利伟用忠诚和勇气找到中国的地位和尊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找回曾经拥有的。寻根,寻找是一种呼唤、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坚守、一种珍藏。

3、寻找得到的已非自己曾经的追求。寻找自我,学会放弃,找准自己的位置。“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追寻是获得的前提,踏破铁鞋才能得来全不费工夫。/最美好的就在身边。熟悉的地方就有风景。生活不一定在别处。

5、每天寻找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追求成熟,却失去了童真;追求知识的富有,却失去了过去的单纯„„ “寻找”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是我们“寻找”的本身就带着的思考,体现的人生的境界。寻找中把握拥有,且行且珍惜。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找”!

【例文赏析】 寻找精神的故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作文点评】

全文一字一句均显作者深厚扎实的语文功底。作者平日在文学阅读方面的不懈积累以及语言训练方面的刻苦细致在本文之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构严谨,能够在遵守考场作文规律的前提下,不局限于条条框框,自己有所发挥,做到了“戴着脚镣跳舞”。本文化用孔子、杜甫、王国维三个例子,借以“寻找那精神的故园”,从中获得人生前行的动力,此处可以看出作者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思想认识的深刻。

【命题作文五】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l)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写作提示】

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来说,大都是“虚”的。例如“细微深处”这一作文命题就是“虚”的,因为什么是“细微”,大小难以把握;什么是“深”,程度不好捉摸。作为考生而言应该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扩大题目的内涵。就“细微深处”这一命题,我们就应该转化为实,扩大它的内涵: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见艺术„„

【例文赏析】

细微深处

墙角的花儿开了!热烈的唇吻向每一滴雨露、每一缕清飔;我的心也随那火焰跳动,只想与全世界一同品呷这一秒的欣喜。

我的长寿花在居室一隅,怯怯地开着。那寂寞的小生命,在花潮侵袭之前,独挑着一朵嫣红,显得那样小心翼翼。是谁说一朵花藏着一个灵魂--那它的灵魂该是多么的倔强,一心一意要为料峭的寒春留下美的凭证。

而我,痛恨那些从它的身边昂首走过的人们,不肯向细微低头的人。绝不会发现生活的伟大之处。如此弱小的花朵在这巨大的时代中,显得无足轻重,谁还会拥有一颗“为花忧风雨”的心?可我相信,平凡的感动与深的思索,俱来自对生活,对人生最细微的体会。想起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一次清晨的经历。她晨起穿花园小径去提水,走到井边发现“朝颜”蔓儿爬满了井口,她立刻转身到邻家提水,不加思索。后读到她为此写的俳句,我再也无法将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一个肯为自然让位的诗人,她的心该是多么谦卑又多么高尚。清晨她的一个转身的细节,深深地牵动着我、牵动着一代人,牵着一个世纪的感动。而那“朝颜”,只是平素不屑被人们收纳的牵牛花。

还有季羡林先生老年养的一只老猫。晚寝,季老都有个习惯,即在被褥上铺一层布。半夜一股暖气透过两层棉被扑到他的双腿上--老猫爬在他的腿肚处睡得正香。季老便僵卧着一动不动,即使又酸又疼也强忍着,免得惊了猫儿的清梦。“此时它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而联想到当下有多少人,遇上黏人的小猫蹭上来,不是憎恶得一脚踹开?我不禁要落泪了。

泰戈尔绚烂的哲思,未尝不是由天地间一只飞鸟点燃。梁实秋闲适的情趣,又何尝不是由一枚小小的棋子敲开?生活,总向着细微之处;细微之处,又深含着人生。女诗人之于朝颜,季先生之于老猫,那份对生命细致入微的敬重,衔着人世间最深的秘密。

此刻的我明明只有十八岁,才将人生开启,对生命的意识还略显浅薄。然而,透过那生活中的风景,风景中的人格,人格中的美,我知道,生活的深义就在我低头的一瞬,在我花朵的蕊心,在我走向细微的入口。

懂得生活的人,吃完青菜留下菜心种在花盆里。我恍惚地注视着盆中的菜心,忍不住追问它:生活,细微深处藏着你梦幻的眼睛,对么?

当然,一棵菜心,只能深笑不语。

【命题作文六】请以“风景依稀似去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志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的这首《江楼感怀》多少使人有些念旧伤怀,也使人想起了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这个题目,以记叙文来文体的首选,以回首往事,思恋故人为主题比较好操作。

【命题作文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本色,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原本的颜色。看看眼前这个世界,天空的本色是什么,河流的本色是什么;再看看我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本色应该是什么。

请以“本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命意非常广泛的题目,我们既可以探讨什么是生命的本色,要不要保持生命的本色,也可探究如何保持什么的本色。

【例文赏析】

做真正的自己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露珠是透明的,没有颜色,只有附着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了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陶渊明自称是飞脱樊笼的倦鸟,在喧嚣的世俗里打滚了三十年,最后却毅然离开世俗,回到了田园,回到了南山。一声“归去来分”让他重拾自我。

陶潜的自信,寄托在他那率真的性情上;做真正的自己,让陶潜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享受到了“带月荷锄归”的恬然自得,享受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归隐之乐。他的自信,让他的田园生活丰富多彩。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苏轼大半生淹流于异地,贬谪的失意本应使他意气消沉,让他不得不向那黑暗的世俗弯腰。可苏轼却神情自若,只把自己的失意换成酒和诗,旷达地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何等的智慧之举啊!排遣失意,乐观进取,这在此时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

苏轼的大智慧,寄托在他那厌恶黑暗,满怀正气的自我上。做真正的自己,成就了“挥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成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成就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苏轼。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做真正的自己,让被人批评“过于造作”的朗朗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之王;做真正的自己,让那“过分嚣张”的刘翔屹立在跨栏运动的巅峰位置;做真正的自己,让那“不伦不类”的周杰伦唱遍天下„„时代需要有自我的人,需要有个性的人,需要敢于绽放自己光彩的人!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命题作文八】 作文 等待,是一种智慧,一样胸怀,一缕情思„„ 等待,是一份无奈,一丝焦虑,一种渴求„„ 等待,是一种潜伏,一种积累,一个过程„„

生活中,有过无数次等待;等待中,有无数个等待的理由„„ 亲爱的同学,你经历过等待吗?你思考过等待吗?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等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同学们根据材料所给的范围,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可以写自己等待的过程,可以写等待的经历,也可以写对等待的思考„„

【例文赏析】

等 待

江苏淮安某考生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由于我在外寄学,父亲母亲要专程赶来与我一起共进晚餐,庆祝生日,于是一放学,我便飞奔至食堂,等候母亲的到来。

可能由于爸爸公务繁忙,来得较迟吧,我坐了一会儿,他们仍没有到。以前都是父母等我,小学的时候,他们总在校门口等我放学,中学的时候,他们总在餐桌旁等我开饭,上高中后,每个晚上,他们总要等到我下自习安全的到家,才能安心休息。现在,是要我等父母了。

今天才感觉到等是如何的一个过程,才能真正地体味到父母等了我十七年的感觉。刚坐下来,我兴奋地左右张望,寻找父母的身影,五分钟后,没有找到,于是我开始盯着食堂门口望,每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我都会认为是爸爸,每一个纤弱的身影,我都会认为是妈妈。如此又过了五分钟,还没到!我开始用机械的目光看着过往的人流,脑子胡思乱想起来,是不是有事不来了?昨天下雨,路面积水未干,爸爸开车会不会„„?我被我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短短的几分钟里,父母的音容笑貌全都涌上心头,那风雨中在校门外矗立的身影,那餐桌关切的询问,在脑中一一闪过,望着周围来食堂送饭的父亲母亲,望着他们的子女满足的笑容,想到妈妈今年四十岁了!我的脑中又涌现了一个词:感恩!

是啊!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一辈子也无法报答,每一个有良知的子女都会有一番艰苦奋斗,将来事业有成,衣锦还乡,报答父母的宏志。可是我们却忽视了时间的残酷,忽视了人生的短暂!等到我们将来再去感恩,可能会落下终生的遗憾!人可以等,感恩却不能等!我能做什么?我唯有从现在起,装上一颗诚挚的感恩之心,以努力的学习报答这永生的恩情,以对父母的体贴报答这无尽的恩情,感恩,这才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成分!

爸爸妈妈忽然出现在眼前,拎着蛋糕,风尘仆仆,气喘吁吁,打断了我的思绪,已经六点了,即使今晚英语听力会迟到,我还是决定从容地陪母亲度她的四十岁生日。虽然妈妈不停地解释迟到的缘故,但我只笑一笑:“妈,咱们过生日吧,祝你生日快乐!” 我的嘴里啃着蛋糕,眼里噙着泪水,怀着感恩之心。我知道,我已不能再"等下去了。

下载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十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五)--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5) 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作文失分,主要是立意不太准确。如有些考生立意太大,把孝敬父母转化成......

    如何提升职场写作能力

    如何提升职场写作能力身在职场,我们随时都要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文字。或写在纸上,或敲进电脑,或打印出来,然后传递给别人,让他们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想法。这是一个显性化的过程,也......

    高考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系列复习7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七) 立论角度设置策略 要点: ·考虑论域(思考讨论的范围)、论题(思考讨论的问题)、论点(思考讨论的结果) ·考虑作文的可写性与可发挥性 ·考虑读者阅......

    六年级资料十三

    六年级资料十三 作文专题:一次有趣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 烧不坏的手帕 (一)习作要求:记一次实验,注意用词造句,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二)习作提示:  仔细观察......

    2010届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6)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

    学生干部写作能力提升方案

    学生干部写作能力提升方案(试行) 就目前形势而言,各大高校的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表现在事务性的工作上面,他们在写作方面的能力也较以往更加......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内容摘要:语文是小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语文写作能力则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

    高中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高中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中学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作文能力偏低却仍然是一个不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