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

时间:2019-05-13 11:1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

第一篇: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

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

新诗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是指“五四”以后用白话文写的诗作。新诗不讲究格律、整齐和押韵,所以新诗的阅读与鉴赏和古体诗有相同相近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有其独特的欣赏方法和视角。本文从角度的选择谈谈怎样阅读和鉴赏新诗。

(一)从意象入手,把握新诗表现的内容。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往往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事物。诗人就是借助这些具体的事物来创造氛围,描述画面,刻画形象,把要传达的意思寓于诗行之中。认真理解、分析意象,就可以把握住新诗的内容。如余光中的《乡愁》主要由四个意象构成: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年少时,异地求学,邮票是“我”和故乡、亲人的纽带,“我”以信件的方式来寄寓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长大后受生活的驱遣,不得不背井离乡,夫妻异地生活,对母亲对妻子对故乡的思念便寄情在那一张张往返的船票上。小时和长大后的乡愁还有所寄托和排遣,那么,随着意象色调的变冷,这种乡愁也在加深加剧:时空的隔膜,乡愁无法排遣,郁积于胸,“一方矮矮的坟墓”,将诗人和母亲――生者和死者永远地隔离开了!增强了悲剧氛围。而现在,那“一弯浅浅的海峡”,又人为地将我和故乡隔开,无法逾越,诗人的乡愁得到升华,将个人的小乡愁升华到家国之思的大乡愁。诗人就是通过这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托物寄情,将人生四个阶段浓烈的亲人之思、故乡之思、家国之思浓缩其中,具体形象,耐人寻味。阅读这首诗,只有体会了这四个意象,才能深刻地领悟这首诗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从画面入手,把握新诗描绘的意境。诗人往往运用含蓄凝练的语言来描绘一个个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的画面,造成一种新奇的意境,抒发感情,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如席慕容的《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梦里的挥手离别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三节诗三个画面:诗人首先用月夜的笛声营造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把读者带入梦幻般的意境之中;然后用一个新奇的比喻,把故乡的“面貌”比作一种模糊的怅惘,把思念故乡的感情表达得独特而富有新意;接着用以实写虚的手法,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惘”之情比作“雾里的挥手”这一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在画面中体会到乡愁的滋味;最后点出乡愁,用一个富有诗意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来描绘一个画面,让读者明白: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诗人就是通过三个画面来创设一种深远的意境,寄托无限的乡愁,别出心裁而诗味隽永。理解这首诗,就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把握诗的意境,从而领会诗人传达的感情。

(三)从写法入手,把握新诗抒发的感情。为了把感情很好地抒发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人往往借助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兴、烘托、回环、对比等。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入手,可以较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如舒兰的《乡色酒》: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林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诗中描述的两个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是画面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三十年前的今晚,皓月当空,家人围坐在柳树下,吃饼赏月,其乐融融,“我正年少”,青春焕发,月儿透过柳梢,调皮地望着我;三十年后的今晚,依然明月朗照,但物换景移,亲人离散,只有我孑然一身在椰岛的树林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是画面的气氛形成鲜明对照:前一幅洋溢着温馨幸福之情;后一幅则充满着孤寂凄清之感。三是画面的动静形成鲜明对照:前一幅以动为主,大人对月饮酒,小孩嬉戏笑闹;后一幅则以静为主,寂静的椰林中,游子独酌。诗人就是在这种鲜明的对照中把那种浓烈的相思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只有把握这种对照手法,才能领悟诗歌的深刻意蕴,体会诗人独特的感情。

(四)从语言入手,把握新诗含蓄凝练的特点。凝练含蓄是所有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新诗也不例外。只有从语言入手,反复涵咏,仔细揣摩品味,才能把握住新诗凝练含蓄的特点和凝练含蓄中的表情达意。如臧克家《有的人》第一节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诗人运用凝练含蓄的语言评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体活着,死是指他们灵魂已死、精神消亡、生存的价值不在;而像鲁迅那些甘愿俯身为人民做牛做马的人,即使他们的生命不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却永驻人间。“死”是指作为生命的躯体的消亡,而“活”是指思想、精神永远为人民所铭记。短短几句诗,容量却如此之大,含蓄凝练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从语言入手,反复涵咏,仔细揣摩品味,就难以把握住“死”和“活”的不同含义,更难以把握住凝练含蓄中所包蕴的深刻哲理。

(五)从背景入手,把握新诗特定的写作意图。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体现出特定的时代精神。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曾于1921年4月回国,目睹中国现实,倍感失望和痛苦,于是诗人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所以,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一个宁静、详和、幸福、自由的世界,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倘若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我们就无法把握这首诗特定的写作意图,也难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所以,对一些重要诗作的创作背景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鉴赏诗歌。

当然,阅读与鉴赏新诗,还可从押韵节奏入手,把握新诗的音乐美;从形式入手,把握新诗的结构美;从辞格入手,把握新诗的语言美。

郑远祥,男,教研室主任,现居湖北来凤。

第二篇:如何鉴赏新诗

如何鉴赏新诗

新诗,它是相对于古代诗歌而言的。由于诗歌的特点所决定,很多诗其意义的理解带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对新诗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近两年高考诗歌鉴赏没有把新诗列入考试范围,可一方面高中存在着事实上的新诗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高考也有部分考生喜欢选用新诗这种体裁来进行高考作文写作。这样一来,落实好高中新诗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新诗鉴赏是高中新诗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便利有效的新诗鉴赏方法。

诗歌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高度浓缩的语言,和谐的节奏,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或个人情感的文学样式。鉴赏新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背景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新诗无一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同时反映着现代的社会现实,因此,不了解背景,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就难以切实、准确地把握新诗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鉴赏新诗,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全诗,了解和顾及作品背景和作者本人。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

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顾及作者全人,就是要把作品和作者的世界观、生活经历、创作道路、艺术修养等联系起来,把作品和它发生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即当时的社会矛盾、现实状况,文学发展状况等联系起来,否则,就会主观片面乱下断语。鉴赏新诗也是如此。如对朦胧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诗的理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放在反映“文革”这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理解,那么我们也就很容易解读这首诗,这首诗的意象结构象征了整整一代青年从迷狂到觉醒的心理过程。再如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理解。按作品创作交待时间—1938年,可知时代背景:当时是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最艰苦、最严峻的时期,可推知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是由于歌者经历了坎坷、悲酸、苦楚;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意象,抒写了祖国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愤怒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往往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抓住意象

诗,首先要讲究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人为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加以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杏花开得很茂盛的物象,引起诗人生机蓬勃的感触,便构成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象。诗人常有感触,如果直接写下来,没有物象的配合,就缺乏意象,很难产生好诗。如只发感慨:强大的汉王朝,威风的汉武帝,都成了历史的尘迹。这只说出了感触的内容,不能算诗,而写成“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才成为有意象的诗句。反过来,我们要理解新诗的思想感情,也就要从意象入手,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感。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感的意象,当然这些意象必须反映诗的主题。如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诗人为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来的历史浓缩在四组叠现的意象之中。诗歌第一节,连用“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五个意象,并以“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语来描绘祖国所承受的苦难与忧患。第二节用“贫困”、“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表现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第三节用“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意象,唱出对祖国的希望之歌—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第四节分别用“十万万分之一”、“总和”、“乳房”、“血肉之躯”等4个意象抒发了为伟大祖国献身的豪迈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意象”是读者在反复诵读中各自构建而成的,并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标准。如韩东的《山民》中,“山”的意象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生活环境,可以让人想到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也可以让人想到人生道路的曲折,更可以让人想到历史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等等。“海”可以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可以让人想到事业的辉煌,也可以让人想到理想的目标,更可以让人想到人生的美好前程等等。见仁见智,对意象的解读,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必拘泥于一种解释,而且,如果解释合理,即使和作者的意思相反也是可以的。

三、学会想象

诗歌要求语言的 精炼、浓缩,必然会产生语意的跳跃性。因此要学习新诗,光是了解字、句、章法等是不够的,还得具备充分的想像力,要理解诗的含义,必须凭借对生活的认识,从精炼的语句所提供的环境出发,沿着诗歌表达的情感主线去联想、想像、补足诗歌中没有充分直接显露的形象。因为诗歌是一种文艺,与别的作品不同,一个诗人不会把自己所有的话都说出来,诗贵含蓄。诗人写诗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古人称此为“诗家语”,它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的全靠读者自己去想象、添补、组织。读诗除读懂表面的意思外,还得读懂诗歌内部的意思。比如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等。这就需要读者神游冥想,把诗像茶叶一样泡开,读出诗的原汁原味。这样才能算是真正读懂诗歌,否则浮光略影,不得要领,是难以进入诗歌鉴赏之门的。如卞之琳的《断章》一诗中,诗人勾画了两幅画面,一幅白天的景象,一幅晚上的景象。白天,“你”—一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正在欣赏“风景”(自然的),“楼上”的人也在看“风景”,由于“你”的存在,就转移了视线,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到“你”身上,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更精致,更动人。夜晚,“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呈现了一种朦胧诗意美,而“你”却潜入“楼上人”的人“梦”中,占领了“楼上人”的思绪,美化了“楼上人”的梦境,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超过了“明月”,你的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诗写得空灵,有韵味,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美是爱的种子,爱的火苗,爱的甘露。我们如此展开一想,也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至此,不难发现,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我们根据诗歌现有的内容合乎逻辑地、合乎生活常理地想象出来的,可这些作者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个意境,这就全靠我们去想象,去补充。

浅说如何鉴赏新诗

我国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体式齐备,规模宏大,诗派林立,成就辉煌。现在写新诗的朋友较多,本文仅就鉴赏新诗的问题说说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新诗爱好者。

所谓新诗,一般指“五四”以来,不依照传统诗律写成的白话诗。它不同于以前的旧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上,都没有严格的规则。它在形式上最基本的特点是,力求解放,不炫奇立异,多采用口语。直到现在,形式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完整统一的形式。鲁迅对于新诗的看法是:“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我国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工作者,曾就新诗发展问题,展开了全国性讨论,许多诗人主张,新诗应有自己的格律,应从民歌和古典诗歌中吸取营养和形式,以完善新诗歌,使之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鉴赏新诗的全部内容都必须紧紧围绕诗歌的意境而展开。意境是新诗所描绘的具体可感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和表现出的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受,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特定的境界,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响。意境包括新诗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即情和景,境和意。这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情是主导的一面,写景是为了抒情。写景而不抒情,景必丧失其生命力,借景抒情,情也就得到形象生动的体现。一首优秀的新诗,总是在一定的主题统帅下,把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即古人所谓“情景交融”。交融的方式,就新诗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或先写景后抒情;或边写景边抒情;或只写景而不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或只抒情而不写景,着力创作一种鲜明的思想境界,表现某种政治主张和哲理。意境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由于诗人的立场,观点,感情不同,意境也就有性质上的区别。由于题材不同,诗人艺术风格各异,意境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鉴赏新诗时,要联系具体作品去细细品味。

古人认为“嗟叹之不足咏歌之”,又有“诗者,言之精也”的说法。通过读诗,就可以具体深切地领会这些精辟的议论。读诗就是鉴赏。鉴赏就是从诗中接收信息,并通过体验,想象,思考,调动自己的信息储存,予以再创作,从而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审美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形式到内容,大体要经过初感的捕捉,体验的深入,想象的激发,探究的细化等几个环节。

第一,初感的捕捉。初感就是最初接触到诗歌的刹那间,对作品整体的一种敏捷性反应。鉴赏是从感知开始的,及时抓住对诗歌的第一印象,就是捕捉初感。

初感是一种艺术直觉,对于艺术素养较高的读者来说,这种直觉有相当大的可靠性,这是因为直觉依赖于感觉器官的活动,而感觉器官对新鲜刺激最为敏感,能够在接触的瞬间把握其最突出的特征。这种直觉要受主体的心理定势的制约,也就是说,主体通过长期审美经验的积累,已形成相应的心理结构模式,以致主体在刚一接触审美客体的刹那间,仿佛不假思索似的便能作出判断。直觉看似与客观偶然邂逅,实际上却是以审美经验和判断力为基础的。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可以凭直觉判定一首新诗是否美或者不美,而缺乏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人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这种初感是十分可贵的,它是深入鉴赏的契机。当然,这种初感未经过反复体验和深入探究,其感受有表面性,也可能产生错觉。所以鉴赏时既要珍惜这种初感,又不能停留在初感阶段。

第二,体验的深入。体验,即沉浸到诗人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设身处地去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心理,从而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审美体验,主要是情感的体验。欣赏是一个情感的愉快的领受,在我们用理智理解作品之前,首先要用心灵去感受。

审美体验,一般循着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轨迹进行,即先从表层意向的关照开始,导致情感的移入,经过心灵在作品中尽情游猎后,又回到整体关照上来。

读者跟着诗人的思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联系起来,同诗人一起徘徊,追求,痛苦,思索,喜悦,失望,兴奋等等,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诗歌,最后又从诗中跳出来,以理智的态度对它进行观察,穿透表面现象,深切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种体验的过程贵在忘我。读者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到诗歌中去,达到入迷的地步。这样才能与诗人达到美妙的契合,才能对诗中展示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而真实的把握。

第三,想象的激发。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向读者提供的只是语言符号,不像绘画,雕塑,舞蹈等可以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欣赏语言艺术,只能根据作品的语言符号,调动自己的想象储存,头脑中才能出现相关的形象,这就是审美想象。

对于诗歌,这种想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诗的语言与小说,散文,戏剧的语言相比,具有浓缩,跳跃,多义的特点。一首优秀的新诗,给读者提供的是多层次的结构,在确定的框架以外,还有许多不确定的点,在有形的内容以外,还有许多无形的暗示,在鉴赏的过程中,读者仅仅知觉有形的内容和确定的框架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想象,对无形的暗示予以发掘,使那些不明确的点明确化。真正读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

要联系具体诗作,从生物学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历史,从地理,从宗教,从伦理,从人情世故,从各种艺术形式等等去设想,去补充,去拓展,充分展开审美想象,通过想象使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使一星火种发展为一片火光。

第四,探究的细化。在鉴赏过程中,通过直觉,体验,想象,主体可以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尽情徜徉,尽情享受,尽情玩味,并进一步思考,诗歌表现了什么,是怎么表现的,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这是个理性活动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使从审美对象获得的信息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究的内容,包括对诗人的探究,对环境的探究,对作品的探究。

重点是对作品的探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思想哲理的探究。包括对诗的时代感,历史感,社会性,神化性,道德观,价值观的探讨,以及对单一或多重主题的确认等。

2,心理的探究。对渗透在作品中的诗人的情绪,意识,以及直觉,潜意识内涵的探讨。

3,意象的探究。对诗中意象的结构,意象的种类的分析,以及意象运动规律的探讨。

4,传达媒介的探究。诗的传达媒介是语言,诗的语言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是具体说出的语言,深层结构是需要加以体味的言外之意。对语言的探究,不能停留在字典诠释的狭隘理解上,而应探讨诗是如何通过有限的语言,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无限宽阔的人的心灵世界的。

5,艺术技巧的探究。包括对诗中运用的时空技巧,运动技巧,结构技巧,建行技巧的考察,以及诗中体现的虚实,形神,动静,曲直,疏密,断续,开合,张弛,正反,抑扬,正散,藏露等辩证关系的探索。

在实际鉴赏中,审美探究往往呈现不同情况。如果读者的认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气质与所读的诗作相适应,那么审美探究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出现理解障碍,就会“读不懂”,审美探究就难以进展下去。

对审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理解障碍,要做具体分析。有时问题出现在诗作上,有的诗作者本身对社会对人生既无真知灼见,又缺乏一腔压抑不住的激情,把诗当作一种高级的文字游戏,争奇斗艳,故弄玄虚,把作品弄得神头鬼面,令人百思不解,这实质是文风不健康的表现。有时则是读者的问题。如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对诗歌的哲理内涵难于接受,对诗人采取的新的艺术手法不相适应等。只要找到原因,再有针对性的加以弥补,理解障碍就会消除。

正确的态度是,对于存在理解障碍的作品,不要简单否定,丢开了事,而要采取宽容的态度,经过一番努力还是接受不了,可以放一放,等一等,看一看,让时间去作结论。同时,读者自身也要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不断吸取新的艺术营养,善于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对有创新精神的新作品多接触,多思考,多与人讨论,时间长了,自然会悟出一些门道,审美探究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了。

第三篇:新诗鉴赏训练

新诗鉴赏训练

浙江 金伟

1.阅读艾青《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A.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B.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嘲讽。

2.对徐敬亚《既然》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这首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3.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中美好的理想。

D.“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4.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给我一瓢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A.四节诗均采用拟人的形式,整齐匀称,音韵和谐,感情依次递增。这一点,也和《乡愁》一样,感情由个人之思念上升到民族之思念。

B.短诗意象鲜明,色香味俱全。每节诗首尾两句反复,极大地增强了这首诗的抒情性。这种重章叠唱、反复咏叹的方式也正如《乡愁》一样都丰富了诗的内容,又升华了诗的主题,表达效果非常之好。

C.这首《乡愁四韵》与作者的《乡愁》一样,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台湾人民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之情。

D.四节诗连用四个比喻,由醉酒到沸血,到等待,到以梅香为乡土的芬芳,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一个飞雪的冬日,面对腊梅,酒入愁肠,热血沸腾,醉倒在浓浓的乡愁之中。

5.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霜齿一咬/噢,那样轻轻/就咬出一掌血来

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

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6.对沙白的《红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诗歌开头用一个“风”和一个“掷”字,写出秋风尽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色图,从这图景里看不出诗人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了,并点明对这些景物有独特的感受。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最后一句虚实兼备,既写出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暗喻了作者经受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7.把余光中和沙白的诗作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

B.两首诗都借助于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C.两首诗都含有相同的寓意,那就是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D.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不同的地方,沙白的《红叶》押了韵,韵脚的韵母是an,而余光中的《枫叶》没有压韵。

8.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于上海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了令人回味的意境。

B.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性的意象组成。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阐释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B.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

C.《远与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D.两首诗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成年人的孤寂与忧伤。

参考答案:

1.D 这是一首哲理诗,深刻的哲理不是直白道明,而是借助镜子含蓄说出。“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不切合诗歌语境。

2.D 两诗的生活态度不同,陈子昂是深感自己生不逢时,十分痛苦和悲哀。

3.D 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湖泊”、“你”、“眼睛”就是同一概念,象征美好的归宿,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和美好理想。

4.A

5.D 这是强加寓意,其实此诗只是抒写悲秋的情怀。

6.C 作者在这里是将绿色与流血、奋斗、牺牲联系起来。

7.C 《红叶》含有此寓意,而《枫叶》没有此寓意。

8.B 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

9.B 此说与诗的题旨不符。

第四篇:2012年新诗鉴赏试题

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2012年新诗鉴赏试题 ——转载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着,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为着撕人心肺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 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4、请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春 水

冰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墙角的花!”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但绝不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

B.“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 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 C.“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理感受而变化。

D.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

5、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B.作者把“礁石”当作人来描写,集中,凝炼,形象感非常强,像是一尊“诗雕塑”,形成 一种“美的凝聚”。 C.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洗炼,韵律感也比较强。 D.作者对“礁石”做的是纯客观的描述。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座桥比她更平常/人群中也许不能引来目光的瀑布/没有一座桥比她更神奇/通过后,你才能破译/世界与人生的许多秘密/ A.这首诗以“桥”这一意象喻指人民教师,准确形象。 B.这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一种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C.这首诗托物言志,想象丰富,构思新奇。 D.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无穷。“平常”与“神奇”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7、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甲)

①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赋予了“乡愁”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甲)处最恰当的一节是: A.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B.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C.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②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纪实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8、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10、阅读《船之梦》(有改动),指出对这首诗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

白色的乱石中/晾晒着黝黑的船体/黑色的船板/望着江流叹息。

千百次的漂流/千百次的浪起浪落/千百次的风吹雨/都成了散乱的记忆。

大小的船只/从滩头驶过/一声声长笛短笛/留下一片片问候、致意……

它的梦/却为松弛/长留在过往的船上/依然是漂泊、呐喊、搏击。A、此诗形象地揭示了人的一生新老代谢是自然规律。B、此诗表现了年轻一代对老一辈光辉业绩的歌颂。

C、此诗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家老而弥坚的精神面貌。

D、此诗表现出一种对生理上的老的无以抗拒,而思想上却不甘心“老”的豪情。

11、阅读流沙河《小院的夏天》(1956年),指出分析最为贴切的一项()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外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桌上洒下绿光。/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A、作者通过写葡萄藤的嫩芽、牵牛花、蜜蜂、茉莉花等来表现夏天的到来,突出了对夏天小院的喜悦之情。

B、作者先写窗外的植物,次写这些植物在阳光下将影子投映在窗内的桌上,后写这蜜蜂的歌唱,从侧面衬托出作者的烦躁之情。

C、诗中动植物的形与色、光与影、声与味,配合得非常和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者通过写葡萄藤嫩芽的“偷”看,牵牛花的“爬 ”,以及蜜蜂的“飞进小屋”等,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被人监督的无奈心情。

12、阅读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A、诗中“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仍希望“火”的到来,在烈火中永生。

B、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在地层深处,非常痛恨以往那段不公平的历史。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热的感情,不甘沉沦,自强不息,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憧憬着美好前景的到来。

13、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琴弦,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夕阳一样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14、阅读李瑛的《一月的哀思》(节选),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微茫里,却传来/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声音,这样轻微,/却这样有力,/——似飓风掠过大海,/——似冷雨抽打大地。/报纸,披着黑纱,/电波,浸着泪滴;/每盏灯,都像红肿的眼睛,/每颗心,都在哀悼伟大的战士:/回来吧,总理,/我们敬爱的总理!

A、“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写的是“无声”,它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的巨大震惊。

B、“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写的是“有声”,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在全国人民的哀思。

C、“似冷雨抽打大地”,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

D、“每盏灯,都像红肿的眼睛”,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彻夜不眠沉痛悼念总理的情景。

1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1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三 代 臧克家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

A、这首诗三句话,21个字,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表现作者概括提炼生活的惊人能力。

B、全诗三句话,句句都重复“在土里”,突出揭示了中国农民祖祖辈辈束缚在土地上,终年和土地打交道的悲惨历史。C、“洗澡”“流汗”“埋葬”这些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就像三个特写镜头,交织叠映,组成了一幅中国农民贫困、单调、辛劳的人生画图。

D、这首诗篇短小,容量大,意境深,表现出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敏锐的艺术感染力。

17、对下面舒婷这首诗的欣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也 许

——答一位者的寂寞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A、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头的孤独、寂寞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

B、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C、诗中“肩上越是沉重”是说过重的精神负担。

D、这首诗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强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强语势。

18、对下面的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老 马 臧克家

总叫得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黄石九中语文备课组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A.作品描绘的是一匹马的形象。它有苦、有怨、有愤怒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B.作品中的马是一个象征。马的形象就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苦难形象的再现。

C.作者采用的是忠实于生活的写实手法,因而具有十分强烈的真实感,同时又借助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给作品赋予更多的精神意义。

D.细节的真实使这首诗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典型地表现了“老马”承受重轭时的痛苦情状。

19、阅读艾青的《镜子》,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A.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B诗人抓住特征,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C.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D.“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20、阅读白桦《轻!重!》,选出对诗中对比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

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

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就像是一群无声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重?

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万年凝固的雪山也会在暴风里震动:

我们站立在神圣的国境线上,每一个哨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A.诗中的“轻”旨在刻画边防军士兵身手矫健、动作快捷的机警形象。

B.诗中的“重”旨在凸现边防军士兵坚强无畏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

C.“黑色”“绿色”形成了对比关系,突出了“骤雨狂风”的恶劣,士兵生活的艰苦。

D.萤火虫、蝴蝶与冰川、雪山对比,作用在于形成强烈的轻重反差,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第五篇:新诗鉴赏试题

新诗鉴赏试题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雷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着,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泊,他们来了!为着撕人心肺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 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4、请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春 水 冰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墙角的花!”这是一个称呼语,好像有人用一种温和的语调叫着花儿的名字,但绝不是单纯的枯燥空洞的称呼,而是蕴含着一种温情,一种希冀。

B.“墙角”一词在全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点明了花的生长环境,暗示了花“孤芳自赏” 的客观原因,为后面对花的温婉劝诫作了铺垫。 C.“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话形象地展示了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自然和心理两种空间。自然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任意改变,而心理空间能依据感情载体的不同心理感受而变化。

D.作者对于花草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既借小花以自伤,又借小花来述理,达到了刘勰所说的“喻巧而理至”的艺术境界。

5、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礁石”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B.作者把“礁石”当作人来描写,集中,凝炼,形象感非常强,像是一尊“诗雕塑”,形成 一种“美的凝聚”。

C.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洗炼,韵律感也比较强。 D.作者对“礁石”做的是纯客观的描述。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一座桥比她更平常/人群中也许不能引来目光的瀑布/没有一座桥比她更神奇/通过后,你才能破译/世界与人生的许多秘密/ A.这首诗以“桥”这一意象喻指人民教师,准确形象。 B.这首诗以物喻人,赞美了一种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C.这首诗托物言志,想象丰富,构思新奇。 D.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无穷。“平常”与“神奇”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7、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甲)

①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赋予了“乡愁”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甲)处最恰当的一节是: A.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B.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C.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②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诗以纪实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8、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10、阅读《船之梦》(有改动),指出对这首诗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

白色的乱石中/晾晒着黝黑的船体/黑色的船板/望着江流叹息。

千百次的漂流/千百次的浪起浪落/千百次的风吹雨/都成了散乱的记忆。

大小的船只/从滩头驶过/一声声长笛短笛/留下一片片问候、致意……

它的梦/却为松弛/长留在过往的船上/依然是漂泊、呐喊、搏击。A、此诗形象地揭示了人的一生新老代谢是自然规律。B、此诗表现了年轻一代对老一辈光辉业绩的歌颂。C、此诗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家老而弥坚的精神面貌。

D、此诗表现出一种对生理上的老的无以抗拒,而思想上却不甘心“老”的豪情。

11、阅读流沙河《小院的夏天》(1956年),指出分析最为贴切的一项()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外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桌上洒下绿光。/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A、作者通过写葡萄藤的嫩芽、牵牛花、蜜蜂、茉莉花等来表现夏天的到来,突出了对夏天小院的喜悦之情。

B、作者先写窗外的植物,次写这些植物在阳光下将影子投映在窗内的桌上,后写这蜜蜂的歌唱,从侧面衬托出作者的烦躁之情。

C、诗中动植物的形与色、光与影、声与味,配合得非常和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者通过写葡萄藤嫩芽的“偷”看,牵牛花的“爬 ”,以及蜜蜂的“飞进小屋”等,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被人监督的无奈心情。

12、阅读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A、诗中“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仍希望“火”的到来,在烈火中永生。

B、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在地层深处,非常痛恨以往那段不公平的历史。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热的感情,不甘沉沦,自强不息,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憧憬着美好前景的到来。

13、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琴弦,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夕阳一样遥遥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14、阅读李瑛的《一月的哀思》(节选),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微茫里,却传来/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声音,这样轻微,/却这样有力,/——似飓风掠过大海,/——似冷雨抽打大地。/报纸,披着黑纱,/电波,浸着泪滴;/每盏灯,都像红肿的眼睛,/每颗心,都在哀悼伟大的战士:/回来吧,总理,/我们敬爱的总理!A、“千山默哀,/万水波息”写的是“无声”,它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的巨大震惊。

B、“无尽的哀乐,/哽咽的汽笛”写的是“有声”,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在全国人民的哀思。

C、“似冷雨抽打大地”,写出了周总理逝世后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

D、“每盏灯,都像红肿的眼睛”,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彻夜不眠沉痛悼念总理的情景。

1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1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三 代 臧克家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

A、这首诗三句话,21个字,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表现作者概括提炼生活的惊人能力。

B、全诗三句话,句句都重复“在土里”,突出揭示了中国农民祖祖辈辈束缚在土地上,终年和土地打交道的悲惨历史。C、“洗澡”“流汗”“埋葬”这些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就像三个特写镜头,交织叠映,组成了一幅中国农民贫困、单调、辛劳的人生画图。

D、这首诗篇短小,容量大,意境深,表现出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敏锐的艺术感染力。

17、对下面舒婷这首诗的欣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也 许

——答一位者的寂寞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A、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头的孤独、寂寞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B、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C、诗中“肩上越是沉重”是说过重的精神负担。

D、这首诗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强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强语势。

18、对下面的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老 马 臧克家

总叫得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A.作品描绘的是一匹马的形象。它有苦、有怨、有愤怒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B.作品中的马是一个象征。马的形象就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苦难形象的再现。

C.作者采用的是忠实于生活的写实手法,因而具有十分强烈的真实感,同时又借助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给作品赋予更多的精神意义。

D.细节的真实使这首诗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典型地表现了“老马”承受重轭时的痛苦情状。

19、阅读艾青的《镜子》,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A.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B诗人抓住特征,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C.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D.“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20、阅读白桦《轻!重!》,选出对诗中对比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隐入绿色的边境森林,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轻?

萤火虫飞过去也要闪亮一星星火光,蝴蝶翩翩起舞也要扬起霏细的花粉;

我们活跃在深深的林海里,就像是一群无声无息的黑影。

迎着黑色的骤雨狂风,谁能比边防军士兵更重?

千年不化的冰川也会在雷电中崩裂,万年凝固的雪山也会在暴风里震动:

我们站立在神圣的国境线上,每一个哨岗都是一座不移的山峰!

A.诗中的“轻”旨在刻画边防军士兵身手矫健、动作快捷的机警形象。

B.诗中的“重”旨在凸现边防军士兵坚强无畏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钢铁意志。

C.“黑色”“绿色”形成了对比关系,突出了“骤雨狂风”的恶劣,士兵生活的艰苦。

D.萤火虫、蝴蝶与冰川、雪山对比,作用在于形成强烈的轻重反差,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下载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诗阅读与鉴赏角度的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代新诗鉴赏教学初探

    中国现代诗歌是5月4日新文化之后中西文化的对抗,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它不仅继承了唐诗和歌的优良传统,而且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特别是象征主义的引入诗歌的审美内涵,它赢......

    如何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写文章要从不同角度上去思考,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文章写得好不好,美不美,关键看你选择的角度对不对,角度对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就有了,保准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

    如何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第一,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方面去选择。唯物辩证法关于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事实材料......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 : 夏天天白羊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 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 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

    诗歌鉴赏之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之写景角度 【教学目标】通过对写景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更好地去完成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此方法具体去解答诗歌鉴赏题 【教学方......

    小说鉴赏角度(共5篇)

    小说阅读考察角度 一、关键词: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二、具体考查角度: 1.分析故事情节 2.鉴赏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4.鉴赏写作技巧 5.探究题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

    从语言的角度谈中国新诗的评价问题.

    从语言的角度谈中国新诗的评价问题 朱晓进 一 中国白话新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近代,其形式已不......

    06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新诗创作与鉴赏课程简介13

    新诗创作与鉴赏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1291020 课程名称: 新诗创作与鉴赏 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预修课程; 总学时数:34周学时数:2学分数:2 课程简介: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