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日出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12:2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日出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日出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日出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日出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魅力(mèi)

.泛滥(làn)

.炽热(chì)

.无羁(jī)

.酣睡(hān)

萧瑟(sè)

晨曦(xī).

绯红(fēi).

窒息(zhì).

天穹(qiïng)

俯瞰(kàn)..

万仞(rèn)

苍莽(mǎng)..迸射(bèng).2.读准多音字

(1)奇迹:qí 其他读音:jī 组词:奇数 .(2)露面:lîu 其他读音:lù 组词:露水 .

二、重要词语

1.萧瑟:形容冷落、凄凉。2.绯红:鲜红。

3.泛滥:文中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4.晨曦:晨光。

5.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6.精辟:(见解、理论)深刻;透彻。7.瑰丽:异常美丽。8.俯瞰:俯视。9.历历可数:(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可以数得清楚。10.无羁:不受约束。

11.无与伦比:没有可以比得上的(多含褒义)。12.簇拥:紧紧围着。

13.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14.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三、作家介绍

刘白羽(1916—2005),现当代著名作家,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务。代表作有《长江三日》《心灵的历程》《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二个太阳》《中国人民的胜利》《芳草集》等。

四、写作背景

1958年8月24日,刘白羽乘“图104”飞机从莫斯科东飞塔什干,夜间3点40分起飞,正是最困乏的时刻。起飞后,刘白羽守着舷窗,观察外面的夜景,感觉美极了。而与他同行的一位中国诗人登机后就进入梦乡。刘白羽一边看,一边飞快地记下大自然瞬间的变化,经过酝酿、构思,撰成《日出》一文。

1.第二段中作者为何要写落日?

点拨:首段中作者强调指出,看日出是他从幼小时便向往的事。第二段中作者故意宕开一笔,引用古人的诗句点染落日的妙处,旨在与日出形成对比。落日虽美,但难免有“萧瑟之感”,它远不如朝阳,因为那是伟大的诞生,是火、热、生命与光明的诞生。相比之下,日出之美要胜于落日之美。这样一比,更突出了作者希望见到日出的急切之情。

2.海涅与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绘有何不同?引用这些描述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海涅写得比较简单些,直接写太阳的很少,而重点写云海与山峰,以此来烘托日出的壮丽。屠格涅夫重点描绘了日出的过程,从初升之时一直写到“一轮朝日”被拥出,中间突出了日出时不断变化的情况,着重从色彩的变幻上、云层的变化上写日出。作者引用两人对日出情景的描述,是为下文写自己在飞机上所见日出作铺垫。作者在飞机上要比海涅站得更高,所见也比屠格涅夫更广阔。

3.作者是如何写飞机上看日出的?

点拨:写飞机上看日出是本文的重点。作者先盛赞其“雄伟、瑰丽”的特点,并用了“最”字极言该景的美妙。接下来,作者按时空顺序写日出的美景。抓住了颜色的变幻,突出了其动态上的美。其中,作者用了大量的修辞句。如:“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再如:“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这些比喻句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了初升之日的特点,颜色鲜明,又富有动感与神韵。

4.核心图解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fēi______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méng lïng______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泛滥()

土壤()..(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fēi______红 méng lïng______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的括号中。(1)酣睡 诞生 精僻 恍然大悟()(2)惋惜 睛朗 雄浑 令人窒息()(3)无羁 奇幻 箫瑟 鸟语花香()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2)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4.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太阳)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

(3)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4)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

①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②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

③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④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

⑤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顺序:___________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6.文中加点的“这”指什么?

7.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日出的雄伟、瑰丽? 8.找出文中揭示日出的象征意义的句子。

9.从文中找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并进行简单赏析。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晨 刘白羽

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10.填空。

第一段依次描写__________、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11.第二段和第三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12.第三段和第四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13.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14.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表达交流】

15.根据提示填写恰当的诗句。

刘白羽说: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我说:朝阳有朝阳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也写过很多优美的诗句,如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中考】 16.(2011·四川乐山中考)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的对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làn rǎnɡ(2)绯 朦胧 2.答案:(1)精僻—精辟(2)睛朗—晴朗(3)箫瑟—萧瑟 3.参考答案:(1)(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可以数得清楚。(2)没有可以比得上的。4.答案:(1)对偶(2)拟人(3)比喻(4)引用、比喻 5.解析:“因为”“因此”都是表示原因的,要注意它们领起的句子是哪个句子的原因,还要考虑上下文的衔接是否合理。

答案:③①⑤②④

6.解析:“这”是代词,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来说是从上文寻找。

参考答案: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7.解析:“暗红色”“淡蓝色”“墨蓝色”“红得透亮”等都是表示颜色的,“展开”“矗起”“冲”等都是描写日出的动态的。

参考答案:从颜色和动态的变化方面写出了日出的雄伟、瑰丽。8.解析:象征是散文和诗歌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往往通过某一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参考答案: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9.解析:赏析比喻句,首先要识别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仔细分析喻体表现出了本体的哪些特点。

答案示例:“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出前云的颜色和形状,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语意的概括,在概括时要注意运用和“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相同的短语形式,即“偏正短语”。

答案:淡淡的朝阳 轻轻嘶叫的小蝉

11.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思考,如第一个词应结合“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来思考和归纳;第二个词要结合“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来思考和归纳。

参考答案:①鼓舞人心,促人起步;②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进。12.解析:注意这两个喻体都是描写朝云的,“玫瑰花瓣”颜色是红的,“羊毛卷”颜色是白的,从而不难看出是描述了朝云由红变白的过程。

参考答案: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和领悟能力,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思考。参考答案:①新一天的生活开始了;②人生的奋斗开始了;③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答出两点即可)

14.解析:文章第二、三段中有多处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参考答案: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

15.答案示例: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白日地中出 黄河天外来

16.答案示例:我笑,大地却在呜咽;我奔跑起来,林木却低下了头,弯下了腰,露出 5 了愁容。

描写的对象是“狂风”。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日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日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体会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把握课文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作教学辅助手段,介绍作家、作品、剧情背景等,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指导学生演出课本剧,开展人物形象的对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中,把握人物性格,进而产生审美愉悦,获得相关的戏剧知识和生活教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潘、李形象的现实意义,教育学生学会辨析社会中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的社会现象,教育学生懂得做人做事要讲天地良心、仁义道德,对不幸的人要怀有同情怜悯之心。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2、难点:朗读台词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话题引入:同学们,知道中国现代文学中四大文学体裁是什么吗?以前我们学过诗歌、散文、小说,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戏剧。

(一)、了解戏剧知识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种类: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 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D、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等。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说明,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戏剧《日出》

(二)、作者简介及《日出》内容概述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三部曲”有一鸣惊人的《雷雨》、名振剧坛的《日出》、别具一格的《原野》。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选文中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强的性格.(三)、你预习好了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1、需要掌握的字词

嗫嚅(niè rú)萧条(xiāo)踌躇(chóu chú)凄(qī)楚 咳嗽(sòu)狞(níng)笑

爆发(bào)岂有此理(qǐ)半晌(shǎng)存蓄(xù)瞅(chǒu)庶务(shù)

2、课文内容的了解(1)、课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黄省三 李石清 潘月亭(2)、这几个人物之间有哪几次大的冲突? 第一次是 黄省三向李石清求情遭到拒绝。

第二次是李石清让黄省三去拉洋车,上街要饭,去偷东西,最后竞让他去自杀。第三次是潘月亭无情地拒绝黄省三的请求。

(四)、视频欣赏,分角色朗读精彩段落(p61其实,事情很多„„p63拼命我也得活下去啊!)合作探究

1、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了三条什么样的出路?(李石清让黄省三去“拉洋车”,“上街要饭”,“去偷东西”.这三条根本不是出路,而是把黄省三逼上绝路)

2、从这一节戏剧冲突中看, 黄省

三、李石清各有什么性格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的三条出路,表现了他的狠毒、阴险、没有人性。

黄省三的一次次恳求、辩解则表现了他的懦弱、无能、爱面子、胆小怕事,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和爱心。

3、片段中人物语言有时欲言又止,耐人寻味,你能补充下列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吗?试体会其好处。

①那你可以到街上要——(饭)②您说,要我去——(偷)潜台词

一种特殊的台词。潜:隐藏。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人物所要表达的真意,常常起到“言外有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

使用潜台词的好处:使人物语言耐人寻味,推动剧情,刻画人物,吸引观众。

(五)、拓展延伸

在《日出》第四幕中黄省三被迫自杀,升为银行襄理的李石清也被潘月亭无情解雇,成为又一个“黄省三”。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更深刻的表现潘月亭的之流的冷酷残暴,从而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的金钱关系,让人们清楚的认识那个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六)、小结

通过这个剧本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戏剧的一些基本常识。这篇课文描绘了下层劳动者的饱受欺凌,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正是通过对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吃人的罪恶本质,表达了作者憎恶黑暗、同情下层劳动人民、渴望光明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结合相关语句自己分析潘月亭的性格特点。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教案 北师大版

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

(两课时)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以及本文的背景资料。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的基础上,可以体味和推敲优美词汇的意义和作用”。“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丰富语言的超强表现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2、精研课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以及作者诗化灵动的文辞。

3、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抒发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文章的精彩词句,比较刘白羽的《泰山日出》。

2、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

日出的景观是壮美的,自古以来从不乏有人会赞美它,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徐志摩《泰山日出》虽只选取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却在它的妙笔生花下,整个日出景象被描绘得绚烂多彩,变幻无穷,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2、课前预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让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4、释题:

本文选自《巴黎的鳞爪》。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5、再次品读课文,学生齐读。

6、分组讨论:

1.本文值得品味的词语或句子。

2.课文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和赞美?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渴望和赞美? 3.练习二,比较徐志摩、海涅、姚鼐对云海的描写,谈谈你更喜欢谁的描写,为什么?

4.练习三,比较徐志摩、刘白羽、屠格涅夫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文字,具体指出其中最生动的部分。

7、小结全文:

文章通过诗话的语言,神奇的想象,将个人的内心灵思和对风景的体验幻作祝祷的巨人,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

第四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3.13《伟大的开端》同步测试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对此你认为最正确的理解是()

A.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 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全国共有党员()

A.13人B.30多人C.50多人D.100多人

5.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A.领导工人运动B.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A.制定革命纲领B.开展武装斗争

C.领导工人运动D.领导农民运动

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你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是在哪一天吗?()

A、7月23日B、7月1日

C、8月1日D、10月1日

二、填空题:

8.6月5日,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反帝爱国运动的重心由转移到,斗争的主力逐渐

由转向。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三个人的职务。

9.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宣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是,书记是。

三.动脑筋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材料三:6月5日,(上海)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也„„各华商店门前,皆贴有白纸上书“罢市请命、商学一致、挽救学生、罢市救国”等字。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上海纱厂一律停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现代史》·魏宏运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②从材料三反映的五四爱国运动的重大变化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③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拟写一幅标语或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

④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作为21世界的青年学生,你认为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11.想一想: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还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12.议一议: 1919年4月,英美法等国召开会巴黎和会。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的拒绝。会议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但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参考答案:

1B、2A、3D、4C、5D、6C、7B、8北京、上海、学生、工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9、一、上海、13、中央局、陈独秀

10、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②青年学生有爱国热情,是运动的先锋,而无产阶级才是运动的主力。③提示: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多元,要求语句通顺,符合时代背景,富有感召力)④、提示:“五四精神”即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投身爱国活动,不怕牺牲,保持崇高的国格和人格等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精神”在新的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可围绕如何振兴中华、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等方面来谈。

11、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最早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正是由于他的巨大影响力,使他在缺席的情况下,仍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12、答案:“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这个国家在世界上居于何种地位的重要因素。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任人宰割。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一句话,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依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泰山日出》教案 北师大版1

2.泰山日出

1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生字新词和新颖鲜活词汇。

2、品读文章精彩的词句,欣赏雄奇瑰丽而富于活力的泰山日出奇景。3 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4、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感受作者真挚热烈的情感。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强,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不注意听讲,字迹潦草,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学生的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有待提高。3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文章的精彩词句,比较刘白羽的《日出》。

2、难点:文章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泰山日出 导入新课:

同学们,登泰山,有一件事不可不做,那是什么?(激起学生品泰山日出的热情)让我们一起随浪漫的诗人徐志摩一起去欣赏他心中的泰山日出奇景。活动2【讲授】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活动3【活动】品读精彩语言

(一)老师和个别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学生静听文章朗读,注意:

1、标记需要积累的生字新词及传神词汇。

2、标记文中描写日出景象的词句、语段,并初步品读。

(二)品读展示:

1、字词: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莽莽苍苍 雾霭溟蒙(míng)飒飒(sà)层累(lěi)毳(cuì)饱饫(yù)无餍(yàn)醒豁(huò)平拓

热奋:热烈,兴奋。默祷:默默地祈祷。

涛澜:波涛,波澜。消翳(yì):消失并湮没在欢欣里。

2、朗读品味,交流展示:

朗读你标注的描写日出景象的语句,选择最精彩的加以品读,并在自己欣赏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欣赏到的精彩语句。

老师预测精彩点并注意在学生的回答中适时引导学生学会品读精彩语言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1)、描写日出的语句;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

(一系列美好事物的罗列展现日出时云彩的变幻美,多重比喻再现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与奇丽,让人产生美的遐想)

“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鱼龙的比喻,显现日出时活跃而变幻莫测的动态美)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的驰骋。”(揭示东方巨人的觉醒,并用传神的比喻显现活跃而变幻莫测的动态美)

“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得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缘。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反等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关注比喻和拟人修辞的重点词句,如“雀屏”的形态美,“金”的色彩美,以及拟人中的不可遏制的力量美)(2)、描写云海的语句:

(对比两次云海描写,感受静态美到动态美的转化,品读日出到来时的活跃与生机,感受光明到来时的欢欣)

“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地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

3、老师放映“泰山日出视频”画面,学生朗读并尝试背诵“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在热奋的驰骋。”

4、你能用文中的两个短语来概括泰山日出之美,美在何处吗? 关注“瑰丽荣华的色彩”,“伟大普照的光明”。

(三)主题探究:

如此充满瑰丽而雄奇日出景象饱含无限的绚烂,美好,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品读欣赏泰山日出的眼睛里饱含怎样的心灵吗?思考:

1、如此瑰丽、雄奇的泰山日出奇景触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灵感想?你如何理解作者对日出的这些感受呢?

(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出发,品读作者对光明的渴望)

“在航过海的人……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对比衬托泰山观日出的美妙,雄奇。更彰显企盼心境)

品读“我躯体无限的长大……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悲喜交互的热泪……”

(排比,短句,一气呵成,形象表现巨人迎接日出时迫不及待而一往情深的情感)“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传神写出目不转睛的注视状态,仿佛在呼唤,在催促,在协助光明的伟大诞生,传神的体现出对日出的企盼)品读最后三自然段

(当光明胜利之时,诗人的心与初升的太阳交融在一起,响彻四方八隅的只有他颂美的歌声,他在为东方的复活而歌唱,为光明的胜利而赞美,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与联想)

2、齐读最后三自然段,再次感受真挚而热烈的情感。

3、太阳升起时,诗人慨叹“东方之复活,光明的胜利”,那么这个东方仅仅指东方的天空吗?光明仅仅指阳光的普照吗?

老师顺势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明确:光明不仅指日出的光明,还指社会的光明。作者描绘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也是表达中国诗人对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

(四)比较探究:

同样是描写日出,试比较徐志摩、刘白羽、屠格涅夫对旭日初升那一刻的描写,品味三人所描写的最生动之处。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再次品读精彩,并将精彩语句当堂背诵)活动4【练习】巩固提升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饱饫()无餍()醒豁()厚毳()溟濛()飒飒()蜿蜒()祈祷()玛瑙()消翳()

②朝xù()长róng()雾ǎi()quán()石平tuò()久mù()guī()丽 八yú()神jū()临lì()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①观 ②朝()()()()③奇 ④约()()

3.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莽莽 彻成 弥漫 依稀 B.平辅 飘荡 催促 崇拜 C.婉似 默祷 馒形 浮礁 D.玫瑰 紫荆 驰骋 涛澜 4.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饱饫:吃饱。②无餍:不能满足。③莽莽苍苍:无边无际。④醒豁:清醒豁亮。

⑤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⑥溟蒙: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⑦蜿蜒:弯弯曲曲的龙蛇。

⑧临莅:来到﹑来临。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⑤⑦

5.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结构完整,构思独特,呼应巧妙,其想象更是不同凡响,紧扣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B.作者把对光明的歌唱,对光明的赞美表达到了极致。

C.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

D.课文是一篇散文诗,着重在抒情、幻想、暗示。

6.下面都是含有“泰山”的成语或俗语,其中的“泰山”不是指东岳泰山的一项是()⑴泰山鸿毛 ⑵泰山压顶 ⑶泰山压卵 ⑷泰山其颓 ⑸稳如泰山 ⑹安如泰山 ⑺泰山北斗 ⑻泰山梁木 ⑼一叶障(蔽)目,不见泰山 ⑽有眼不识泰山 ⑾泰山压顶不弯腰 ⑿泰山不却微尘,积少垒成高大 ⒀泰山虽高,遮不住太阳 ⒁泰山倒了恩情断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朗读并背诵“巨人的手……在热奋的驰骋”这段文字。

2.积累徐志摩的几首诗并尝试背诵。(例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泰山日出

生字词: 探究讨论: 饱饫 无餍 醒豁 消翳 厚毳 溟蒙 飒飒 蜿蜒

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

离开了语言的品读,语文教学便失去了魅力。对徐志摩先生这篇“浓的化不开”的文章,一开始我很是担心学生会望而却步,因而浮躁阅读,品读不出应有的内涵与神韵。但此节课以“拆——猜词义”为引子,诱发学生品读语言之法,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品读传神词汇和生动修辞手法所创造的精彩语句,从而理解了作者浓烈而真挚的情感。

同时倡导合作探究,采取小组评价的方法,小组内互助并互评,小组外竞争互评,极大的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日出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日出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2.12《社区历史小调查》同步测试(一)[范文]

    第12课社区历史小调查——学习与探究之二同步测试 基础闯关 1.知识准备 (1)什么是调查报告?(2)你认为在撰写调查报告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2.实践热身 采访老师或利用其它途径了解你......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同步练习1

    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

    八年级语文上《日出》教案设计

    刘白羽是以一个革命战士的艺术理想与人格,把追随时代步伐、配合政治形势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自觉意识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日出》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静默草原》教案1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

    《苏州园林》同步测试1

    《苏洲园林》课内一练 打牢基础 1.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轩榭(xiâ) 池沼(zhǎo) 鉴赏(jiàn) 重峦叠嶂(zhàng) ....B.亭子(tínq) 堆叠(diã) 砌墙(qì)胸中有丘壑(hâ) ....C.攀......

    《故宫博物院》同步测试1

    《故宫博物院》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鳌头 湛蓝 琉璃 蟠龙 击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额fāng( ) zǎo( )井 liú(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一)根据提示默写。(每一横线1分,共10分) 1. 书山有路勤为径, 。 2.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

    《日出》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 《日出》 科 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北师大版)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日出现象对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学生可能从未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