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指导之自然篇

时间:2019-05-13 13: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作文指导之自然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作文指导之自然篇》。

第一篇:高中作文指导之自然篇

高中作文指导之第一节 自然篇

金牌教练精讲

文题展示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师法自然。大自然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扬……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所收获。面对自然,我们要怀着尊敬、虔诚的态度去亲近它,学习它。

请以“师法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师法自然”,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其实人类的发展史何尝不是一部向自然学习的历史呢?三千多年前的老子就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向自然学习从来就是人类思考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严肃问题。然而,到了现代,人类与自然却越加隔膜了,人们疏离了自然,在钢筋水泥间构筑自己越发虚幻怪异的幻梦。加之科技的进步,尝到甜头的人类失去了对天地自然的那份朦胧时代里的天然敬畏,嘲笑、轻视自然进而妄自尊大,以为天地间唯人类是第一。然而,面对自然的一次又一次的惩罚,人类终于收敛了对自然轻浮、贪婪的面孔,并由自发向自觉地认识到,自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浅薄,浅薄的倒是人类自己。于是,在当下,怀着尊敬、虔诚的态度重新来认识自然,学习自然,不光是一篇作文的小问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问题。高考命题的专家们当然不会忽视这一热点。

那么人到底应该向自然学习什么?我们在构思的过程中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首先,是自然对个人的智慧的启迪和精神世界的提升。比如,迎客松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间展示出的生命价值,小虫子经过艰难的蜕变终于化蛹成蝶的生命精彩,都给我们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以深深的启迪。其次,是自然对人类科学领域的发明创造的巨大推动力。比如,一个苹果的落地使牛顿开创了物理界的新纪元;小鸟的流线造型,使人类几经磨难终于通过飞机的模拟创造实现了飞天的梦想。最后,也是更高的一种智慧,是自然教会了人类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如何与万物和谐相处。如犀牛身上的一种寄生虫,它与犀牛是友非敌,相互依存,相互帮助。自然界的食物链不容破坏,人也只能是其中一环而不能独立超越,否则一毁俱毁,人类也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人向自然学习,必然涉及到态度问题。首先,应是尊重自然。人类在远古时代,由于能力有限,常常是屈从于自然,从一种近于绝望的屈从中生发出人类最早的崇拜,所以那时的先民只有崇拜自然而不会真正地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建立在人类对自己的力量和对自然的规律不存偏私的、理性的认识基础之上。其次,应是亲近自然。人类也曾和自然相处无间,天当被,地当床。但那是被动的接受。而当人类稍有能力时,他们便将自然——他们的“衣食父母”弃置一旁,躲入亲自营造的钢筋水泥的梦幻中不能自拔。然而,正像一棵植物必须在土地里扎下根才能健康生长一样,人如果离开自然,必定是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的。倘若这种对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续下去,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精神上的退化。最后,还要敬畏自然。学习自然要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而不要过于相信人类自己的技术和信息,倘若对自己生命的来源和基础浑浑噩噩,那便是最大的蒙昧和无知。人类的聪明在于对自然,对人类以外的生命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在广袤的自然世界中为自己开辟了一个与自然既有联系又能使自己惬意的世界。

在文体的选择上,本题可以写成抒情散文,通过对历史、现实的梳理,表达对自然的情感态度;也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一个具体的自然事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向自然学习的主旨;还可以写成议论文,议论的角度,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当然这只是从整体来说,学生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关注重点,加以分析。审题误区

本题话题明确,不易走题,但由于我们的学生确实和自然接触极少,所以容易泛泛而谈,所谈内容不过是一些常识,而少有动心动人之处。其次,不能突出“师法”,而只突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样就会使重点旁落。

文题展示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翻开语文课本,走进中国古典诗词,我们发现古人的世界无不放射着“自然”的光芒。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典诗词却遭遇到了现代尴尬: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脆音朗朗;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一遍遍抄写;一边是暴尘浊日、黄沙漫卷,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盛况……何等艰远、何等难为的遥想啊!明明那“现场”早已荡然无存,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晚生们硬硬地“抒发”和“陶醉”一番。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就是:自然正在一步步地远离我们。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和认识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审题导引

首先对材料进行分析,这则材料的核心就是现代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材料中的文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一是古典诗词中的自然,一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时代,人们所处的自然存在着天壤之别。清醒着的人类猛然发现,古诗中的自然正在一步步地远离我们。当我们现代的中学生沉浸在古人为我们营造的优美意境中时,一种荒唐、悲怆的情感油然而生。

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现代人对自然的破坏。中国早就有自己的“环境文化”。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两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而现今人类在高速发展自己经济的同时,却在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根据材料中引用的诗句,我们可以联想到当今人们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臭氧层破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正在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海洋生态危机,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近些年来,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日趋严重,其原因与国人的环保生态意识差,有关方面对生态保护的政策与措施施行不力有直接的关系。为了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人类要做的就是不要破坏自然,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这个话题可以从大处着笔,从“人与自然”这个话题人手,它包含着人对自身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思考、对自身“反自然”行为的质疑以及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探索等方面的内容。写此类话题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反思现实生活中人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表达“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写这类文章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让读者看清“非理性开发”的危害和实质。

2.调动联想、想象,描写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艺术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构筑美丽的画面,将自己对话题的理性思考融入到艺术的画面之中。也可以小中见大,大到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的许多方面;小到某一方面,甚至一草一木。可以回顾过去,可以关注现在,还可以预示未来。

写议论文,可以从宏观上去阐述,也可以就某一件事展开论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求条理清楚,说理充分。可以分析破坏自然、爱护自然的原因,也可分析危害或好处,但必须结合实际,联系现状。写记叙文,可以写生活中的小事,一个饭盒、一棵小树、一块绿地、一方天空、一只小鸟,都可入题,或伤害破坏或爱护保护,小中见大,从行动中体现一种意识,一种思想;也可以想象作文,从动物、植物的视角来展示内心,解读人类,呼唤人类。写散文,“形”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神”聚就可。

审题误区

“环保”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可以写人们在开发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可以写人们对自然的关心爱护,还可以议论自然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写这个话题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太空泛,欠具体。所以切入点一定要小,要做到以点带面,升华主题。

文题展示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体,人类热爱自然、生存于自然之中,但同时,又不断地从自然中攫取生存所需的一切。“人定胜天”曾被当作一种人生信条,征服自然展示了人类的力量,一度成了人类最爱说的话。何谓“征服”?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可以只用三分钟就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要花几百万年才能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难道这就是人类所谓的“征服”吗?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她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有记者问她征服沙漠后为何跪下的时候,她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也不是在挑战自然,我只是做到了千方百计地顺应它,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人主张“征服”,也有人主张“顺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以“征服与顺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审题导引

综观材料,不难总结出,文章所要阐明的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材料中的观点可分两种:一种是征服,一种是顺应。这是面临问题时的两难选择。征服,固然代表了一种精神;顺应,也不仅仅是一种策略。如果脱离材料看“征服”与“顺应”,二者都是一种美,但材料中的观点态度很明确,那就是赞同“顺应”,否定“征服”。所以,在作文中,我们也要把态度倾向于“顺应”方面。再者,话题“征服与顺应”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征服与顺应,不能离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谈征服与顺应。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征服还是顺应,你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材料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来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构思文章。有见闻可以以记叙文的形式形象地揭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思考可以以议论文的形式论证二者的辩证关系,当然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表现。写这篇文章要先明确人类与自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然后再构思成文。

针对以上审题分析,文章的主题应该这样定位:人类要不断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变自然,发展自然,从而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一切都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适应。改变自然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更好地顺应自然。唯有顺应,才能更好地发展。

提供参考的素材:1.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有大批生物因不顺应环境而绝迹,有的则顽强地活到了今天。可以写一则童话故事,写某一种动物(如长寿者乌龟)是怎样为顺应环境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2.人类对待自然界也有个征服与顺应的问题。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移山便是一种挑战,而搬家则是一种顺应。挑战固然精神可嘉,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在环保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选择顺应。3.冬天来临,人们就要穿棉衣,来顺应寒冷的气候。人类选择春天播种,是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顺应。夏天,万物生长蓬蓬勃勃;冬天,万物敛形遁迹,这都是顺应自然的结果。人类对自然的顺应,与其他动物不同,动物靠本能被动地顺应,而人类靠智慧,借外力积极地顺应。有些动物可以以丰满自己的毛发的方式顺应寒冷,有些则以藏入地下冬眠的方式顺应寒冷;而人类靠增加棉衣,靠空调,靠暖气顺应寒冷。从根本上说,无论动物,还是人类,对自然都是以顺应为主,只是顺应的方式不同而已。4.人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当沙漠蔓延,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领地的时候,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方法和沙漠作斗争,最终可以做到把沙漠变成绿洲;当洪水泛滥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筑堤修坝等方法驾驭洪水,使之服务于人类。总而言之,人类应积极地顺应自然,在顺应的基础上尝试加以改变,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秀美。

审题误区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态度问题,所以话题“征服与顺应”应该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征服与顺应,而不能离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谈征服与顺应。比如说有些同学单纯地从话题人手,而忽略了材料,写面对生活工作日复一日的枯燥和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该顺应这一切还是征服这一切。生活如此无奈,如何抉择。如此构思就有失偏颇。再者,话题“征服”与“顺应”二者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态度,但同学们在作文时切忌单从一个角度人手,只论述“征服”或只论述“顺应”,而应全面地分析,两个角度都要涉及到。

文题展示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颗敏感的心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看黄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文化的沧桑。看雨,会想到渭城朝雨,黄梅夜雨,清明纷雨,巴山夜雨;想到楼台烟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黄昏细雨……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李白在与敬亭山的对视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王维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请你以“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导引

准确审题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要想立意不出现偏差,必须牢牢把握所给的材料及话题,明确写作重心。第一步,从所给的话题“自然与心灵”来看,这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作文。从所给的话题材料来看,题中的“心灵”被限定在“自然”中,是人的心灵在“黄昏”“细语”“秋菊”“流水”“浮云”“星空”等自然事物中的感悟。所以,本话题应阐述“自然”与“人的感悟”之间的关系,只写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第二步,要注意材料中的限定性因素,同时还要从所给材料中找出可以为我所用的提示性和非限定性因素。材料中的“黄昏”“细语”“秋菊”“星空”提示我们,可以选择大自然中的任何景物与事物,而“闲适淡远”“心灵慰藉”“精神归宿”“精神家园”“精神依托”等词语又提示我们,所选的自然景物不能是随意的,对所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感官方面,它必须是可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启示的,是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依托的。第三步,本着“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原则,在确定最终立意之前,我们还应注意,文章不能涉及太多方面的自然景物;泛泛而谈就会缺乏深意。我们应力求将话题集中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将话题写深刻,写透彻。

这个话题,比较适合写成叙事散文,可选取历代文人崇尚自然、陶冶性情的事例构思行文,如可以借王维、陶渊明等人的事例进行故事新编,或借自己与古人如谢灵运、李白等对话的方式写作。文章还可以写成带有议论性质的抒情散文,借对一种自然事物的描述,阐发一个或多个哲理;或者借对几种自然事物的描述,阐发一个或多个哲理。而材料中的“看雨,会想到渭城朝雨,黄梅夜雨,清明纷雨,巴山夜雨;想到楼台烟雨,天街酥雨,杜甫的春夜喜雨,易安的黄昏细雨„„”则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角度的提示,即不同人的眼中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悟是不同的,同样的自然景物会折射出不同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从这一角度出发,如能运用逆向思维的写作方式,写“心灵”反过来影响“自然”,那就是较高层次的一种创新了。

审题误区

此话题是一个“关系”话题,如果缺乏认识穿透力,就不会看透这个“关系”的重点应是阐述“自然”与“人的感悟”之间的关系,从而泛泛而谈大自然景物而不谈人心灵的感悟,导致偏离话题的重心。不能全面把握材料,只抓住细枝末节、只言片语,就会导致偏离题意。如只抓住“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一句人手写成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就会偏离话题。选取自然景物过多,谈不出深刻性与哲理性,文章立意层次就难免低浅。

文题展示五

题目:与_______对话

要求:从“蓝天、大地、高山、大海、草原、沙漠、黄河、长江”中任意选择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组成一个完成的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对“与______对话”这个题目的内涵有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对话”的理解。所谓“对话”,必然是双方的一种相互交流,单向的倾诉,显然不是“对话”的范畴。既然是“对话”就得有比较集中的话题(对话的主题),漫无目的的交流,也算不得“对话”。那么,以什么为话题呢?这就需要“细化”,就需要作者有思维视野的宽度。通过交谈互相了解,倾诉对对方的热爱和崇敬,或者表明自己的不满和斥责,自然是可以的,但终究是比较一般的写法。要是话题新鲜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必须跳出这个一般的角度。谈人生,谈世界,谈现在,谈未来,谈宇宙,应该化虚为实,定于一。当然,所谈的内容,必须和“对话”的对象有必然联系。再深一层想,“对话”就只是双方的谈话吗?能不能超越语言的“对话”这个层面呢?当然可以。思想的共鸣,共同相处之中互相了解,甚至一方对另一方的挑战、征服,何尝不也是“对话”的特殊方式呢?沿着这个思路考虑,就会发现可供写作的领域十分广阔。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选择最能表现个性的内容。

这个话题有较宽阔的写作空间。话题本身不带有命意上的倾向性,便于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话题中横线上的内容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能否保证选材富有个性,能否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选择一个恰当的对话对象最为关键。“蓝天、大地、高山、大海、草原、沙漠、黄河、长江”等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自然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半命题作文就成了以“与自然对话”为话题的作文了。如选择与大海对话。可以写感受大海的宽阔胸怀,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感受“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境界。如选择“与高山对话”可以写感受大山的倔强,感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节等。

这种话题,没有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和主题的指向性,人文素养不高的学生或无从下笔,或立意浅薄。但对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而言,写作中会如鱼得水(其实,什么样的命题对他们都无大碍)。所以,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文体的角度看,哪种文体最好写,这完全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写比较典型的议论文,难度比较大,因为对方的“语言”和反应很难表现。相对来讲,写“托物言志”的散文是最佳的选择,散文的结构比较灵活,选材自由,表现方法多样,能比较容易地写出对方的反应,以形成互相的交流;但写散文必须围绕一个相对集中的点,必须有一条明确的线索,否则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当然写记叙文也是可以选择的,写记叙文要有一个适宜的事件,这个事件必须能作为“对话”的一种形象的演绎,必须完整、集中而又能紧扣“对话”的双方展开。当然运用大胆的想象,写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也不是不可以。

无论用什么样的文体,无论是什么样的写法,都要充分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充分显示自己的创造才能。切忌空洞的叙述,更不可中途随便地转换对象。

审题误区

与自然对话,不能单为对话而对话,如果缺少“对话”的话题,或者“对话”的内容不够集中,只是漫无边际,浮光掠影,文章就不会有一个明确的主旨;选择的对话对象的自然属性,要能够照应一种社会属性,即所托之物的“形”,一定要与所言之志的“神”有相通或相似之处,如果仅仅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所选择的自然之物的“神”一定要有新意,不能一味重复他人用得“俗滥”的内容;选定“对话”对象,不能中途变化,转变了对象,就严重背离了作文的要求。金牌教练集训

真题体验

文题一(2007年福建卷)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一年四季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我们会发现季节里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2.大自然有季节,人生也有季节,可以以自然的季节喻人生季节,谈人生的感悟。

3.写两个不同的季节的碰撞,比如写中学生和家长的代沟与交流的问题。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二(2005年辽宁卷)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以花喻人,写个人现在和过去相比取得的进步、成绩。

2.以花喻国,写我们国家现在和过去相比取得的成就。

3.以花喻理,写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进步的规律。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5年浙江卷)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自然的一切语言中包含了无限向往,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自然界的启示,超越有限的生命个体,追寻无限的生命价值。

2.从一粒沙里看世界,从一片云想见天空,人生也是这样,从小见大,你会受益匪浅。

3.“一粒沙”“一片云”是大干世界的缩影,学而习小,成则大功。大成功孕于小积累,重视“一枝一叶”,成就你的“大世界”。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4年江苏卷)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以“山”的沉稳和“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喻父亲,表达父爱的无言伟大。

2.山和水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以此喻人,谈中学生“张扬个性,释放魅力”的主题。

3.由山水谈其中蕴涵的道理:事物具有多面性,事物处在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之中,我们应全面、发展地看问题,不能片面、静止地看问题。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卷)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 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水的灵动、智慧。灵动表现在有些人坚守气节而避开繁杂;智慧表现在包容大度,百折不弯而并非懦弱,这是人走向成功的另一途径。

2.水的多变。能化云成雨的是水,这正是人适应环境,完善自我的智慧和境界。

3.水是柔弱的,但却能流过峡谷,一往无前。人是有缺点的,但是,如果把缺点转化为优点,你的柔弱也会使你无坚不摧。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关检测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草丛起了大火,蚂蚁四处逃窜,眼看蚂蚁将被大火吞噬。突然蚂蚁迅速积聚成团,开始朝不远处的溪边滚动。火焰烧死团表面的蚂蚁,但是蚁团丝毫没有减小,死的蚂蚁仍然紧紧依附,蚁团终于滚入水中,冒起一股轻烟。团中间的蚂蚁得救了。

材料二:煮鳝鱼时,一锅汤煮沸了,锅中的鳝鱼的身体竟然向上弓起,只留头部跟尾巴在煮沸的汤水之中。原来这条母鳝鱼为了保护肚子里的众多鱼卵,情愿将自己的头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

材料三:企鹅寿命长约十年,一个巢只住一对企鹅,一对企鹅在整个一生中彼此绝对忠诚。若一个遭遇不测,另一个即会异常悲伤,独守空巢,不再与其他异性接触,每天站在海岸上,不吃不喝,期望其归来,直到最后饿死。企鹅对爱情的坚贞,让人类为之感叹。

请以“动物是人类的榜样”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针对人性的弱点,论证动物的许多优秀品质值得人类学习。

2.斑羚飞渡,以牺牲自我的生命保护同类的安全。

3.老鹰将小鹰推出巢穴,训练其飞翔的本领,由此可联想到对子女的教育。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自古以来都是诗人和画家的挚爱。超凡脱俗的竹总能给人一种明朗的感觉,一竿绿竹有着生机勃勃,顶天立地的气质。白居易的《养竹记》中认为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

请以“竹韵”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立意参考

1.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竹子可以高耸入云。

2.竹子的内心是空的,“虚心”是一种美德,对做人、做学问大有裨益。

3.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有道德修养的人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始终如一的人。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三: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人类对动物的肆意捕杀,一方面造成了动物的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动物对人类的敌意不断增强。人类会失掉自己最好的伙伴。

2.在自然界里,人为因素破坏了环境,一些条件因素发生了改变,会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统计,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距离蜂房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酿造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甜蜜的生活来自于辛勤的劳动。

2.在学习、工作上,都要广泛求师,博采诸家技艺之长,锲而不舍地辛勤工作,这样才能一步步创造出成绩来。

3.只有广泛地吸收,才能够博大精深。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之物上。例如屈原将爱国的赤诚寄寓于“香草”,陶潜将孤傲的品性寄寓于“菊花”,于谦将正直的追求寄寓于“石灰”……

请你选取一种自然物,以“人生寄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抄袭。

立意参考

1.把虽然平凡、默默无闻,却甘愿无私奉献的精神寄托于铺路石。

2.选取禾穗,寄托对越是内涵丰富却越是谦虚谨慎的人的赞美。

3.把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心性寄托在白云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立意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自然”话题作文指导

神思妙想绘自然 —— 江苏南通市2008中考作文题“自然”导写

湖北雷元周[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写作指导]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带导语的命题作文题,“一道风景线”即为作文题目。如果按照揣摩题外之意话外之音写他人所不写的话,那么本题在选材构思时当要突破“风景线”之本意,也就是结合导语中的“生命赞歌”、“活动剪影”等来思考,不过这样一味注重所谓“技巧”与“突破”而忽略内涵的作文,如果趋之者众而无实质的话,就很容易进入另外一个极端,像《水浒传》里宋江的拳脚功夫一样,只有招式而无力度,表演展示还可凑合真正对敌便贻笑大方了。

其实作文之道,贵在求真。如果你擅长写景或者景中叙事,那不妨直接取文题表意,结合“一片嫩红,一湾碧溪„„”的导语提示,就自然之景物,写自然之文章。回想我们曾学习过的课文《春》,发现朱自清老先生早已给了我们极佳的写作典范。

朱老告诉我们,写自然景物要全方位的观察,多角度的感知。

就拿第五自然段“春风图”来说吧: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上文四句中,①句从触觉方面写出了春风的和煦,②句从嗅觉方面写出了春风的芳香,③④句既从视觉方面写了春风中的美景,又从听觉方面写出了春风里和悦的声响。这样,朱老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侧面多角度的来描写春风,从而把难以捕捉的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所以,我们在写景状物时要注意全方位的观察,调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从而得到不同的感受,体现景物不同的内涵,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的体验效应,让读者自然陶醉于其中。

朱老还告诉我们,写自然景物要灵活运用修辞,准确生动描述。

还是看春风图这一段。①句先引用南宋志南的诗句,诗句大意是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春风吹拂到脸上以不觉得有寒意了;接着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而且拟人化的温情“抚摸”,不仅文采盎然而且温情脉脉。③句中“卖弄”一词颇值得推敲,将鸟儿在“繁花嫩叶”中安巢之后的“高兴”之状、喜迎春天“呼朋引伴”的得意之态给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又如课文结尾,三个自然段浑然

一体,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三段段式基本一致,形成段间排比,读来整齐有力,琅琅上口。

朱老又告诉我们,写自然景物要寄予思想感情,传达积极立意。

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充满感情的准确生动的描绘景物,做到以景物形象感人、以情动人,才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感受。庄子也说:“语之所贵者,意也。”用现在的话来说,作文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必须正确向上,要体现出一定的积极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此外,作文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要能够挖掘出生活的底蕴。一篇成功的文章,总是在立意的新颖和深刻上闪烁着迷人的光辉。还是拿课文《春》来说吧,结尾三个比喻形象新颖,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貌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淋漓尽致的抒发了朱老对春天的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

以上,是就课文《春》向朱老学习到的“自然”作文的几点方法。其实方法虽多,具体写作时我们尽力求实求真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以自然心态自然作文,写出来的佳作也必定深得自然神韵。

[考场佳作]:一道风景线

一考生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揉揉朦胧的睡眼,按下了电话的接通按钮。(电话铃声唤醒美梦,开篇不落俗套。)

可视电话的显示屏亮起来了。哇,好美的草原呀,清翠油亮的嫩草梳子梳过一般直伸向远方,整个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而这道风景线中,就站着我昔日的同桌阿丽。“我的小懒虫,还舍不得起床呀?”阿丽嘻皮笑脸地说,“看你家里乱的,我可是都干了半天的活了。”(“好美的草原”确实是“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虽只有简单一句,但“清翠油亮的嫩草”写景甚美。“风景线”呼应文题,而其中的“同桌阿丽”则暗埋伏笔。)

我好奇怪,问:“阿丽,你这是在哪儿?倒挺美的,是不是内蒙古大草原?” “哪儿呀,你没见刚才的电话号码是国际长途吗?告诉你,这儿是南极——我国在南极开辟出来的极地大草原。我们克服了南极气温低、冰层厚、风雪大等不利条件,成功地培植出能在零下40多度的环境中生长的牧草。你看,我的脚下就是这种草,草下还有几十米厚的冰层哩„„”(初步释疑,草下“几十米厚的冰层”让作文洋溢出驰骋想象之美。)

“真的吗?”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想前些年世界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漠化,大自然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破坏生态平衡的人们发出了警告。好在有不少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一方面大声疾呼,一方面身体力行,保护环境,保护自然。阿丽就是这些环保工作者中的一员——他们本身,也正像这亮丽的风景。于是我说:“恭喜你,阿丽。你们的极地草原既为整个地球增添了一份绿色,又保护了冰原,真是一举两得。”(“大声疾呼”,“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这才是本文的真正意图。作文立意甚高,也甚美!)

阿丽高兴地笑了,说:“这算什么呀。虽然吃了些苦,挨了些冻,但看看眼前美丽的草原,值得!”她话锋一转,脸色也变得几分阴郁:“地球上只剩下这道最美丽最纯洁的风景线了,真担心又有人要来破坏它„„”

“不会的不会的,”我急忙说:“人们已经觉悟了。南极草原既是地球上的风景,更是我们心中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好吗?”阿丽笑了,笑得好甜好甜„„(最后的风景线的确需要人们“一起来保护它”,考生借阿丽之口说出

人们的担忧,又借“我”之口道出人们共同的期翼。)

挂上电话,显示屏上的绿色草原消失了。但我相信,这道绿色的风景线一定不会再消失,因为它是那么美,那么珍贵,它应该一直绿下去„„(“绿色的风景线”确实“应该一直绿下去”,既呼应文题,又让结尾含义深远。)

[总评]:这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首先是想象之美。作文摒弃了追寻所谓话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写法,又不拘泥于单纯的风景描写,而是将“风景线”建立在神奇的想象之上,让冰天雪地的南极长出“清翠油亮”的草原,不能不佩服考生的想象奇特。其次是行文之美。美丽的南极草原引人注目,流畅的语言不蔓不枝。再次是立意之美。看似浮想联翩写风景,实则大声疾呼“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作文品质又因此高出一格。

(发表于吉林《语文学习报》人教八年级版2009年9月28日p-A4版,刊号:CN22-0045,邮发代号:35-431)

第三篇:感受自然作文指导

“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一、教学内容:

如何写以“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二、命题趋势

1、能够运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通过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3、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4、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

三、解题方法指导:

(一)理解话题

“感受自然”的“文眼”是“感受”,要避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客观“再

现”。如果只是写出自然事物的表面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主观体验及心灵思索联系起

来,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严格说来就脱离了文题的要求。要在作文中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就要求作者善于体验自身经历,将心中的感动饱蘸于笔端,流泻于笔

下,这样做,才能将“感受自然”之情具体化,形象化。

这个话题决定了最容易写成借物抒情的记叙文。

写作时,首先要在眼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并且在自然

万物中加入你的情感体验。

其次,通过讲述动人的故事,感悟一段道理,对本题特别适合。对于初中生来说,用

一个曲折的故事作为载体,写出一段感情,是很容易做到的。

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情怀。关于“感受”的内容,可以见于篇

末点题,也可散见于篇中。

切忌写成纯粹的议论文,那样是不易把握的。全篇议论,反而令人厌烦。

(二)写法指导

1、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2、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

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

3、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

抒发真挚情感的方法有: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里,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抒

发自己的情感。它不借其他任何方法,而是直接把自己独特的情感抒发出来;2)寓情于事。

带着强烈的情感来记叙事情或记叙人物,一边叙事,一边抒情,但目的在于抒情,记叙是

用来抒情的手段;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就是通过对事物或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一种抒情方法,这种抒情方法,抒情应是最终的目的。4)寓情于议。即通过议论

来抒情,常被用于记叙类的文章中,当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强烈的感情时,通过议论

来抒发;5)寓情于理。所谓寓情于理,就是通过阐述某个道理,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抒情方法。6)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抱负和

志趣。

注意:对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如果仅仅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

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其次,对大自然的“悟”

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写“悟”,可以散见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

四、帮你积累

1、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歧。

2、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3、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5、叶——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

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6、果——山腰里、山崖上一根根毛竹修长挺拔,叶子上,晶莹的露水如同一串串珍珠玛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片的果树硕果累累。你看那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那经霜的柿子仿佛大红灯笼,高挂枝头。松影里,竹荫下,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好像一点也不知道秋天的来临,还是那么有精神。真是“花谢花开无了日,春去春来不相关。”

7、云——向往飞翔,向往天空,于是,我要做片云。时而,我会调皮地遮住太阳,任他那从我缝隙中透出的和煦阳光,为我镶上一道美丽的金边,把我打扮得光彩照人。时而,我会温柔地和彩虹做伴,用自己的一身洁白去映衬她那缤纷的七彩。时而,我也会有一点点虚荣:我会悄悄溜到河上,羞羞涩涩地去张望自己水中的倒影„„然后再偷偷地在天空中对着自己微笑。

8、晨——早晨,推开窗户,只见晨雾笼罩了整个山村。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宛如壮观的海市蜃楼。远处山谷传来牧童喧闹的回响,但辨不清方向,更看不见人影。一会儿,太阳慢慢升起来,雾渐渐在涌动中扩散、变薄、消失,周围的景物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远处,峰峦叠嶂,连绵起伏;近处,流水淙淙,飞瀑四溅。此时的山村脱去了灰蒙蒙的睡袍,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装,别有一番秀逸风姿。

五、优秀范文

总想起那条瀑布,无须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那种默契。它所在的那座山,有着和它一样的气质。山中有一潭清清的流水,清新、鲜活,静默中有一种隐隐的骚动。细看,原来是一脉清流涓涓注入,似乎满山都和着一种震荡的节奏。峰回路转,它竟在眼前了。

瀑是纯美的。那叠翠堆绿的山头,泻着一条几米宽的绿色的瀑,鸣响着一曲澎湃动人的歌。山被鼓动得喘不过气来,壁岩的新绿也像在涌动着,光洁而丰腴,有如少女的唇,接受着瀑布狂放不羁的吻。

瀑是热烈的。它浩浩荡荡地直泻而下,带着男儿强劲的呼号,虽然被岩石迎面劈成无数股水柱,但它仍顺势往下猛冲,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儿被击得狂放四溢,似烟似雾地朝人扑来。一切像生活一样轰轰烈烈,永不枯竭。

瀑是豪放的。它坦荡、自然、豪情满怀的狂泻中,有那么多色彩在奇妙地变幻,流光溢彩,仿佛大千世界里纷繁绚丽的生活;有那么多热情在奔突,在涌动,在宣泄;有那么多的清泉在欢唱,在奔腾,像大合唱,像交响乐„„

我被胸中盈盈的喜悦冲击着,尽管这颗即将成熟的心在生活面前,有时会茫然不知所措,可眼前的瀑布却启发了我。是的,它比我更懂得生活,更懂得自信,没有一丝彷徨忧郁,没有一点畏惧退缩,在无数个溅起的水沫中,塑造自我,走向辉煌的永恒„„

我默默地走近这水的屏障,呼吸那醉人的气息。纵然它经受疾风骤雨的打击,面对着山石怪岩的阻隔和刁难,它仍然奔涌着向前。

我心怀敬意地静静伫立着,看到了生命的极致:壮美的人生正是那些不畏险阻、奋勇前行的人们写就的,就像这眼前的瀑!

第四篇:感受自然作文指导

“感受自然”话题作文范文及素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万物看似渺小,却是魅力非常。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绪,更可以尽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级致的乐趣。

【写法导引】

春天一到,积雪消融,绿绿的嫩尖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媚多娇。树的苍拔之生机,湖的静谧之眷恋,瀑布的激情之倾泻,无不让你留连忘返。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真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里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二、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

【佳作展示台】

这个季节属于秋

张 夏

这个季节深匿在一种静谧中,它属于秋。一段梦曾被我埋下,但它却已随风飘逝,随雨滴落„„【眉批:诗一样的语言,营造出了诗一般的意境。】

深邃的天

秋的天空蓝,蓝得迷人,蓝得透彻。【眉批:“迷人”与“透彻”,简洁形象地状写出了秋天之美。】没有浮云,没有低压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抬高了一阶,开阔了不少。秋的夜空更是深邃,月光下,窗框镶上银色的棱条,玻璃映出银白的光芒。慢慢移到窗边,仰望天空,星不多,月亮很清晰,很明亮。初秋的月只是一轮弯月,孤单单的挂在那儿,它的弯口正对着不远处的小星,想要拥抱它,但又不能靠近,只能遥遥相对,无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不知要这样维持多久,可能待到月圆之夜,它们也能同地上的人儿相聚吧。对着月色,我许下心愿。银色的月光洒下了薄薄的一层纱,看得见,却拾不起,只是当你脚轻轻地踏上时,才感觉这不是纱,又把鞋照亮了„„

朦胧的雨

秋的世界雨绵绵,密密的细丝儿无声无息地飘入土中,【眉批:一个“飘”字,写出了秋雨之轻,秋雨之细。】在空气中蒙上一层薄薄的雾,一把小伞,擎起一方天地,我独自走在小路上,曾经彷徨、迷惘,只识得清前方是朦胧的一片,任着十月的秋雨飘洒在脸上,凉凉的,潮潮的,时儿淋湿我的心。几只晚归的鸟儿唤起浅浅呼应,低低掠起,垂缀起一串串雨珠。静静地等待,静静地梦呓,四周时儿哗然,时儿隐退。我依旧没有抬头,只是径直地走着,朝着朦胧的亮处寻觅,执着地追求,去寻找我春天埋下的梦。【眉批:这段文字对秋雨的描写细腻准确。】

凋零的叶

秋是轻风摇曳、树叶飘落的季节。我静静地坐在树下,用手去接那一片片飘散的黄叶,忽儿发现它的枝叶间纹理如此清晰,一种未经修饰而天成的美无法诠释。是啊,一些普通而美丽的东西恰恰是忙碌的一生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你可曾为路边的一只蝴蝶而驻足?可曾为天空中一声雁唳而翘首?【眉批:通过“蝶”“鹤”的动作写树叶之美,巧!连用两问,情感充沛。】如果曾有过,那么忙碌的生活便有了淡淡的点缀,生命中也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我的希望更茫远了,只想休憩一下,去感受一下,去寻回一些可贵的友谊。叶儿就这样飘落着,飘洒在两位相互搀扶的老人身上,衬着夕阳的光色,他们沧桑的眼神似乎在寻觅曾经逝去的恋爱季节。

寂静的夜

秋夜有时静得可怕,常常夜里醒来,没有睡意,只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落在屋顶上,落在我寂寂的心上,把夜淋成一片海,把我的心淋成一只舟,和着脉搏一上一下。【眉批:比喻新颖贴切,形象地写出了秋夜之深沉、秋夜之美丽。】我的心郁闷、凄凉、茫然,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关上灯,却怎么也睡不着,爽性去细细体味这份静,让浮躁的心平静一下,再Listen一下Walk-man,把声音调到若有若无。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黑暗中,会感觉到音乐好似一条潺潺的流水,在身边环绕,浸进在人群中久已关闭的心扉。【眉批:再用一喻,语言美不胜收,情感又进一层。】这时,脑中独有一片空白,独有一片宁静,许多事已被忘记,而许多事又被忆起,一段美好温馨的记忆„„

绵绵的思

秋,凝造出浓浓的离绪别愁,我静静地看着你,送你前行。你踏着夕阳,和着月色,踏着如思的惆怅,悠悠地离开了,只留下一首无韵的小曲,缠绵在我凄凉的心房。

深邃的天空中隐着我的希望,朦胧的雨曾把它淋湿,凋零的叶曾把它深藏,寂寂的夜曾让它迷失。我知道,失去的童年不会再回来,逝去的友谊也不会再镜圆。这个季节属于我,属于秋,我只有悄悄地告诉它,让它帮我藏起新的愿望。

【眉批: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收束,再一次将秋天展现地读者面前。】

【整体评析】应该说,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很是难得的美文佳作。虽然文章在感情上略带些伤感,但对秋景和自己的感受的描述却很是细腻真切,加上独特的小标题并列式绘景抒情的结构模式,这就使文章有了极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很容易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

张钰梅

总想起那条瀑布,无须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那种默契。【眉批:下笔含情。】它所在的那座山,有着和它一样的气质。山中有一潭清清的流水,清新、鲜活,静默中有一种隐隐的骚动。细看,原是一脉清流涓涓注入,似乎满山都和着一种震荡的的节奏。峰回路转,它竟在眼前了。

瀑是纯美的。那叠翠堆绿的山头,泻着一条几米宽的绿色的瀑,鸣响着一曲澎湃动人的歌。山被鼓动得喘不过气来,壁岩的新绿也像在涌动着,光洁而丰腴,有如少女的唇,接受着瀑布狂放不羁的吻。【眉批:比喻、拟人的运用,让语言魅力十射。】

瀑是热烈的。它浩浩荡荡地直泻而下,带着男儿强劲的呼号,虽然被岩石迎面劈成无数股水柱,但它仍顺势往下猛冲,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儿被击得狂放四溢,似烟似雾地朝人扑来。一切像生活一样轰轰烈烈,永不枯竭。【眉批:“泻”、“呼”、“劈”、“冲”、“溅”“扑”等动词,将瀑布的气势状写得淋漓尽致。】

瀑是豪放的。它坦荡、自然、豪情满怀的狂泻中,有那么多色彩在奇妙地变幻,流光溢彩,仿佛大千世界里纷繁绚丽的生活;有那么多热情在奔突,在涌动,在宣泄;有那么多的清泉在欢唱,在奔腾,像大合唱,像交响乐„„

我被胸中盈盈的喜悦冲击着,尽管这颗即将成熟的心在生活面前,有时会茫然不知所措,可眼前的瀑布却启发了我。是的,它比我更懂得生活,更懂得自信,没有一丝彷徨忧郁,没有一点畏惧退缩,在无数个溅起的水沫中,塑造自我,走向辉煌的永恒„„【眉批:由景入情,借景抒情。】

我默默地走近这水的屏障,呼吸那醉人的气息。纵然它经受疾风骤雨的打击,面对着山石怪岩的阻隔和刁难,它仍然奔涌着向前。

我心怀敬意地静静伫立着,看到了生命的极至:壮美的人生正是那些不畏险阻、奋勇前行的人们写就的,就像这眼前的瀑!【眉批:由情而入理,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整体评析】善于抓住“瀑布”内在的诸多特点,是本文最吸引人的地方,这就使“瀑布”充盈了一种浓浓的生命气息:纯美、热烈、豪放,就像是作者人生旅途中的一位极好的楷模,它对作者的影响肯定是及其真实、深刻、长远的,难怪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动情地说:“总想起那条瀑布,无须记住它的名字,只需在心中留着与它邂逅的那种默契。”本文的语言非常美丽,是同学们学习的典范。

古莲家族的绝灭(童话)

安生

天啊!我揉了揉眼睛,一不小心就睡了1000年。

【眉批:夸张的笔调,新颖引人。】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小莲。旁边这些呢,都是我的弟弟、妹妹。他们都醒来了,嚷着要钻出地面。我们都高兴极了,拼命地发芽、长高。我们实在忘不了花儿姐姐的身影,她们有的红得像火,有的黄得像金,处处是色彩绚丽的画面;我们也忘不了大树哥哥的伴舞,微风吹过,他们似闲庭漫步,大风来临,又像磐石一样从容;我们更忘不了鸟儿姐姐的歌唱,那清亮活泼的声音就像一曲曲的乐章,让我们时时感受着自然的幸福!【着意刻画出了小莲的纯洁可爱,交代了它们与自然万物的感情。】

突然,妹妹大声叫起“姐,我这儿好多沙子,我钻不出去。”别的弟弟妹妹也在喊,我安慰他们不要急,可能睡太久了,地下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努力钻出去就好了。外面很漂亮的,有鸟姐姐,树哥哥,草儿妹妹。大家听了,又努力地钻,看到弟弟妹妹身上被沙子利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而且也越越瘦,我心疼得不得了。但一想到外面的美好世界,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眉批:进一步铺垫,衬托莲花家族与自然界不同寻常的情感,为下文张本。】

终于钻出来了,我第一个冲出了地面。

当我正准备欢呼时,我惊住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全部是沙丘。地面堆满了沙砾,天空飘舞着黄沙,简直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天,我们怎么来到了沙漠呢?【眉批:情节出现波澜,环境的变化出人意料。】不可能。我还记得,当年我是偷偷地带着弟弟妹妹找了一个舒服的地方睡下的,以前那那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呢?那些在河里自由自在的鱼叔叔呢?树哥哥和鸟姐姐呢?【眉批:通过回忆,发出发人深省的疑问。】

我被烈日烤得头晕,还没还得及说话,弟弟妹妹都钻出来了。欢呼声没有了,只剩下沉默。突然,听见几个人的欢呼声:“你们看,这里有植物,奇迹!我好久没看见过植物了。”几张粘粘乎乎的手伸过来了,弟弟妹妹大声喊着,转眼间,一个妹妹被他们齐腰斩断了,鲜血流到了我的身上!不要这么做,我们和人类是朋友啊!可我的努力都是白费。弟弟妹妹们在片刻之间,都相继被折断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血滴在这沙土上,我彻底失望了。

天啊,这便是我们对人间的体验么?无奈中我闭上了痛苦的双眼。【眉批:照应标题,点明主旨。】

【整体评析】这篇考场作文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立意巧妙形式新,用童话展开,通过千年古莲从出生到灭绝的生活经历,道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话题——人类正在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

二、角度细小内容真,文章避开读者耳熟能详的内容,通过几颗小小的古莲来写这么重大的题材,收到了“小中见大”的效果;

三、对比鲜明手法新,作者把古莲家族的纯洁可爱,与人类的凶残可怕放在一起,内容震撼人心,主题新颖深刻。

【素材加油站】

【叶】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果】 山腰里、山崖上一根根毛竹修长挺拔,叶子上,晶莹的露水如同一串串珍珠玛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成片的果树硕果累累。你看那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那经霜的柿子仿佛大红灯笼,高挂枝头。松影里,竹荫下,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好像一点也不知道秋天的来临,还是那么有精神。真是“花谢花开无了日,春去春来不相关。”

【瀑】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云】 向往飞翔,向往天空,于是,我要做片云。时而,我会调皮地遮住太阳,任他那从我缝隙中透出的和煦阳光,为我镶上一道美丽的金边,把我打扮得光彩照人。时而,我会温柔地和彩虹作伴,用自己的一身洁白去映衬她那缤纷的七彩。时而,我也会有一点点虚荣:我会悄悄溜到河上,羞羞涩涩地去张望自己水中的倒影„„然后再偷偷地在天空中对着自己微笑。

【晨】 早晨,推开窗户,只见晨雾笼罩了整个山村。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宛如壮观的海市蜃楼。远处山谷传来牧童喧闹的回响,但辨不清方向,更看不见人影。一会儿,太阳慢慢升起来,雾渐渐在涌动中扩散、变薄、消失,周围的景物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远处,峰峦叠嶂,连绵起伏;近处,流水淙淙,飞瀑四溅。此时的山村脱去了灰蒙蒙的睡袍,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装,别有一番秀逸风姿。

第五篇:高中作文教学之反思篇

高中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而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也一样在这三个方面存有太多的困惑吗?穷则思变。《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有所突破,这三座大山是绕不过的。它们就在那里,就在我们的面前。想让我们的学生爬过山,我们自己首先要翻山越岭。

关于作文,我们让我们的学生做了什么。

我们有阅读摘抄本,里面有学生平时的阅读摘除,来源有《名家散文》《读者》《青年文摘》《意林》《高考满分作文选》等,其他还有他们自己的书籍,老师们给引发的阅读材料,试卷中讲评过的文章等。作文怎么写,老师说多读,多做摘抄,写好感悟。

作文写作训练。

两节作文课,我们布置好题目,学生开始写。上交后,我们开始漫长的批改。而后是讲评。选出几篇优秀的作文当堂朗读。主要是鼓励,表扬,为大家作文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指出其中可取可学之处,主要有审题、立意、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材料等。老师很是苦于批改作文,集中批改难免粗糙,易于疲倦。学生互相批阅,一看老师引导,而看学生程度。好则相互促进,激发兴趣;坏则流于形式,一片喧哗。因为作文出成绩慢,不能立竿见影,因为成绩评比,作文课又靠后站了。两节作文课,有的放羊上阅读,有的做题考试,有的继续讲课赶进度。

除了作文课,就是我们考试试卷中作文的写作以及讲评课中作文讲解。一篇作文,一个分数。老师做好统计,看看学生作文分数如何,有问题的单独找学生谈作文。作文出现的失误:有的审题偏了,跑了题,有的作文“四不像”,有的结构层次不清晰,有的表达不畅有语病,有的罗列材料不知所云,有的开篇老长还未入题,有的引文错误闹笑话,有的错别字连篇,有的标点单一,有的字数不够。总之,作文水平亟待提高。

审题立意怎么办。老师一遍遍讲作文之前先审题。可是,考后还是跑了题。如何审题,领会命题人的写作意图,确定自己的写作突破口,这就要“立纲起草”。关于立纲起草,我已经写了一篇作业,大的方面就是生活、阅读、自然,小的方面就是根据作文题写提纲,打草稿,胸有成竹。比如作文题目、中心主题(关键词)、切入点、结构层次、材料筛选、文体特征、语言风格等。

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学生依旧如故,困惑不已。最后,困惑的还是我们老师自己。功利之心,人皆有之吧。面对作文教学,几多忙碌困苦,几多忧愁烦恼。“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了,还要穷。穷则思变。

读了我第一位高中语文老师陈洪昌老师的《写作教学:系统规划创新机制激发热情》,很受启发,此文对写作教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系统阐释,在作文机制上进行创新,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努力践行,操作性很强。

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除了备课、批改、讲评外,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为了快速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有的老师让学生坚持背诵优秀语段,大多出自高考满分作文,短时间内效果明显,成绩显著,但是也存在死记硬背,生硬抄搬,侥幸得高分者;有的老师坚持让学生做摘抄,及时督责,为学生做长远计,但是也存在学生简单抄录,疲于应付,学生直接抄学生的,根本不读书;有的老师进行一句话作文,多是围绕一个主题、一个话题、一个名言展开,课下准备,课前三五分钟展示,同时也是为了督责,一段时间还可以,时间一长,学生就没了兴趣;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但是安全第一,没谁敢冒风险;有的老师写下水作文,很是令人敬佩,偶尔为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不是真正热爱,坚持下来太难了。

小学生作文教学心得体会反思

下载高中作文指导之自然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作文指导之自然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作文指导

    一、 高考作文拟题的重要性 题目居于一篇文章之首,是文章传递重要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题好一半文”,这说法虽有夸张之嫌,却凸现出题目在整篇文章中的重要性:文章题目的优劣直......

    高中作文指导[范文]

    高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方法详解--柳树描写 景物描写方法详解1、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

    描写自然的高中作文

    描写自然的高中作文 描写自然的高中作文1 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看电视。喜欢它,并不是因为难得见到那些凶猛的大型野生动物,而是因为那在莽......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之叙事篇

    叙事篇 2014.7.18 叙事文就是用文字把事件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的文章。要把事件交代清楚,叙述完整就一定要在写作中把握好“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文......

    初中作文指导之教师篇[全文5篇]

    初中作文系列指导 执教:吉喜庆 第一讲 扣题写作篇 【中考凝眸】 纵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它们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一般而言,依照扣题的程度,可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

    浅析自然之美

    浅析自然美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课程论文 (美学概论)题目:浅析自然美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陈朝霞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金融学班级学 号2011年 12 月 25 日浅析自然美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高中作文教学思考之素材篇

    高中作文教学思考之素材篇湖南省临澧一中陈芳作文能力是高中语文各种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中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摇篮.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

    高中作文指导训练

    高中作文指导训练:文无定法“出彩”有招 古人云:“文无定法。”作文虽无定法,但“出彩”还是有规律的,是有一定招数的。研究这个规律,掌握这个招数,就能使我们的文章“出彩”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