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个改革失败的历史故事
两个改革失败的历史故事
从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共2132年,中间经历了上百名皇帝。有人统计是219位,有人统计是350位,因为取样不同,所以统计的数字不同。
而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执政200年以上的只有四个:汉、唐、明、清。这四个大一统的王朝,汉朝和唐朝,离我们太远;明朝和清朝,离我们比较近,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多。
所以我就选择明清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改革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思考,作为今天的主题。
明朝和清朝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兴盛、衰落和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内在机制发生作用。所以,研究明清社会的发展就要研究其内在的原因是怎么演变的。
一、明朝的兴替与改革
(一)明朝的兴起以及贡献 明朝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贡献巨大。
明朝有16个皇帝,历经276年。这16个皇帝当中,可以称作“雄才大略之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17岁出家做和尚,碰上灾荒,他就托钵游食、乞讨要饭要了3年。回到黄觉寺做和尚时,正赶上元朝末期民变四起,就从军了。
朱元璋起兵后,经历了16年的拼搏,于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他又在位31年加起来,他在政治舞台待了47年,接近半个世纪。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纷争中,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明太祖实录》中大约68万字就是讲他的贡献。
但我个人认为,朱元璋的历史贡献主要就一条,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话出自《明太祖实录》第26卷,这16个字意义重大。
中国从北宋算起(北宋和辽是并立的),一共是167年;接下来是南宋和金的并立,共157年;之后蒙古取代它们,统治了98年。
合起来算接近近400年的时间,特别是在北方,契丹、女真、蒙古不断地更迭政权,当时老百姓最大的渴望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朱元璋做到了这件事情。
分裂和战乱自安禄山开始。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北京起兵,打到洛阳,打进了长安,从此之后唐朝衰落,出现了潘镇割据,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再到朱元璋这时候,从公元755年到1368年,中间经历了600多年的时间,朱元璋把这个局面改变了中国重新出现了统一。
朱元璋说要立纲陈纪,就是要恢复到盛唐时期的典章制度。朱元璋在位31年,还是在实践这16个字。
所以,我认为,朱元璋这16个字概括起来说就是两条:一是民族,二是民生。前8个字就是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8个字就是民生——“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让老百姓生活得好一点。
永乐皇帝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做了皇帝,主要有两个贡献:第一个是派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航海史、交通史、文化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永乐皇帝还派亦失哈七次到奴儿干(即现在黑龙江入海口),其意义可以与郑和下西洋相媲美。因为派亦失哈到了奴儿干,明朝的国土就一直扩展到黑龙江的入海口(包括库页岛即今萨哈林岛),这个在明朝之前是没有的。
永乐皇帝在那儿建立了一个名为奴儿干都司的军政机构,派遣官员视察,而且定期朝贡。所以,我认为永乐皇帝是雄才大陆之主,既派郑和七下西洋,又派亦失哈七下奴儿干。第二个贡献就是迁都北京。原来明朝都城在南京,后来往北推了大约3000里,整个政治中心的北移,表着这我们的版图向北拓展和巩固。特别是迁都北京之后,天子守国门,皇帝亲自把守国家的大门。
尽管永乐皇帝犯了很多的错误,但就这两个贡献来说,用了皇帝确实称得上是雄才大略。所以,明朝朱元璋叫做明太祖,朱棣叫做明成祖,明朝成祖的只有这两个人。
(二)明朝的灭亡与改革的拖延
明朝后来为什么会灭亡?原因太复杂了,如果从侧面选一个点来说,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上的缺陷。
在讲清朝十二帝之一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我认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其实,讲明朝,可以说朱元璋既播下了明朝强盛的种子,也埋下了明朝衰亡的原因。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所以需要改革。
这个基因是什么?朱元璋埋下了后来明朝灭亡的基因是什么?努尔哈赤埋下了后来清朝灭亡的基因是什么?
事情很复杂,我今天只举两个例子来做分析。明朝举一个例子,就是分封藩王;清朝举一个例子,就是八旗制度。
先说明朝。
朱元璋做皇帝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他认为宋元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宋元时皇帝太孤立了,没有把子孙分封建国,所以宋朝和元朝都灭亡了。
所以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分封诸王,以此来强固明朝的根本,这是朱元璋的本意。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就是让子女生活的好一点,给个铁饭碗。
分封藩王制度埋下了明朝灭亡的一个祸根,因为这个制度有不可持续性。到洪武七年(开始分封 藩王4年后),有人就看出问题了。
这个人叫叶伯巨,官不大,山西平遥的训导,相当于平遥县教育局的干部,一个未入流的小知识分子。他怎么想起来给朱元璋提意见呢?
当时正逢天变,星象有变,朱元璋求直言,征求意见。叶伯巨一看朱元璋征求意见,他便写道:朝廷存在最大的弊病就是分封诸王,这事要研究,要改。
上报后,朱元璋说了三句话:此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这小子离间我和我儿子的骨肉之情,马上派人把他抓到南京,我亲手用箭把他射死。
当时的宰相还不错,趁着朱元璋高兴的时候,说这个人先关监狱里头再说,就把叶伯巨关监狱里了。最后叶伯巨死在监狱里。朱元璋失去了这次改革的机会,问题就越发严重。
明朝藩王分封制度有不合理性,我把这个制度总结为四个“请”和几个“不许”:
一要请名,王生了孩子,要有名字,报到北京,由皇帝批;
二要请旨,才能结婚; 三是人要死了要请葬; 四是出城要请示。
结果导致了有些王爷的儿子、孙子到了四十多岁还没有名字,不能结婚;王爷、郡王的女儿、孙女,有的都三十多岁了,没有名字也不能结婚。死了以后不能葬,身体都臭了也不能葬。
朱元璋还规定王子王孙不许务工、不许务农、不许经商、不许从军、不许做官、不许教书。这样一代又一代,问题层出不穷。
有一个小王爷不念书,不做工,做什么都不行,他没事干,看上了他爸爸的妾,把这个妾给奸淫了。老王爷发现后,就打了儿子的老师,说因为老师没有教育好,实际上等于杀鸡给猴看。
可小王爷不但不接受教训,还想了一招毒计。八月中秋节,小王爷请老王爷来赏灯,他事先设好埋伏,老王爷以为自己儿子学好了,就去赴宴了。
结果埋伏好的人手突然跳起来,把老王爷用锤子锤死了。又把尸体收拾干净,换上干净衣服,抬到大堂,说老王爷得急病死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心梗,报到皇帝那儿,又哭又搞祭奠。
后来有人揭发了他,皇帝派人一验尸,才发现真相。
还有的王子王孙更瞎闹了,拿弹弓打行人的眼睛,犯了法以后,府、州、县都不能管,因为他是王子王孙,享受法律上的特权。
有一个小王子要选美,把城门关闭后,开始选了600个美女,又从重筛选剩下60个人,还觉得用不了那么多,又选了一部分。没选上的不让回家,让家里拿钱赎人,更激起民愤了。
还有一个王爷看好旁边一家民宅,他要占那房子,人家不同意。于是,王爷就找几个彪形大汉到这家去,不打人,也不骂人,专挑那家人吃饭的时候把碗夺下来,一天三顿不让吃饭;喝水的时候把杯子夺了,不让喝水;睡觉的时候就躺在主人身旁,不让睡觉。
这么折腾若干天,愣把人给活活折腾死了。如果告他,他既没有打你,也没有骂你,也拿不出证据来。有的皇子王孙就这样为非作歹。
到了弘治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倪岳的礼部尚书,提出分封藩王制度不合理,需要改进。由于地位高,就报到皇帝那儿了。皇帝说,这事研究研究再说吧,就给拖下了。
本来弘治皇帝比较强势,对这个事多做点改革也还是可以的,结果一拖再拖,就没办成。第三次就拖到嘉靖的时候,王子王孙吃饭成了问题。一个名叫林润的御史,正式上奏疏建议改革藩王制度。
他说天下财富,供京师大米一年是400万石,光各个藩王每年给他们的粮食是853万石,还有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用粮。所以他提出,藩王制度已经影响到国家政权了,要改革。
嘉靖皇帝看到奏折,让礼部先讨论并提出方案;礼部上报一个方案后,嘉靖皇帝又让听听各个王府的意见。结果嘉靖皇帝还是不负责任,又将此事拖下去了。
嘉靖死后,他儿子隆庆皇帝继位。机会又来了,有一个叫戚元佐的礼部郎中,又上了个奏疏,这个奏章特别长,不算标点符号2303个字。他就讲一个道理,说朱元璋的时候,亲王、郡王一共49个人,公主当时才9个人。到本朝这时候是28492位,比原来多了四五百倍,所以要改革。有人提出反对,认为祖制不可擅变,祖宗定下的规定不能擅自改动。戚元佐就驳斥,说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在理论上,在事实上也拿出数据了。
他说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变了,开始时亲王5万石粮食,供应不上了,减少1万石;到永乐的时候减成2000石,永乐也在变;太祖、成祖当年也在变,他们如果活到现在也会变的,只不过他们作古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变。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办法,比如说封爵的限制、祭祀官员的限制、亲疏的限制、公主女眷的限制,等等,送到隆庆皇帝那儿。
隆庆皇帝说这个办法礼部先研究一下。礼部就专门开会讨论,还找了一些其他相关部门一块儿协调,讨论之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又报上去了。
皇帝让把方案送到各个王府征求意见,王府又提困难,说不行啊。过一段时间再说吧,就又搁下了。
过了一段时间,河南巡抚栗永禄又提出这个问题来,这人很大胆,上奏章说这问题不解决不行。他说查了《玉牒》(就是皇帝的家谱),现在28924位,比上一次又多了,一年光禄米(粮食)供给王府就870万石粮食。
国家在不闹灾荒的情况下征收了一年是400万石,边境还要打仗,还有兵和官员的俸禄、粮饷,皇宫自己还要吃饭。他又提出了非常详细的改革方案,共933个字,当时来说也很长了。
但又有人提出反对,说这是祖宗说的,你怎么能给变了。栗永禄说,两个祖宗(明太祖和明成祖,就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时候叫作“酌时通变”(用我们今天的话叫作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也应该像祖宗那样“酌时通变”。
皇帝认为这个问题还是挺重要的,让礼部负责召集相关的部门开会讨论,听听大家的意见。这个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讨论完之后大家意见一致,就是这事还是要变。
皇帝说,这事很重要,还是征求各个王府的意见吧,很快王府就全给顶回来了。改革就是改革这些既得利益者,你要与虎谋皮那肯定不行,就又把这事情搁置下来了。
到万历的时候,当朝宰相张居正提出改革,他与李太后、宫内大太监冯保的关系很好。
张居正改革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政治层面的改革,主要是吏治,他的政令一直能下到基层,就是行政效率提高了;第二条是经济层面的改革,就是丈量土地,把原来隐没的土地、不纳税的土地清偿出来,这样国家的财富增加了;第三条是财税层面的改革,增加财政收入。
这三条都有一定效果,但我个人认为,史学界还有其他学界对张居正改革估计过高。张居正改革的确难能可贵,初有成效,但是张居正改革的要害是省、州、府、县,矛头向下,而影响明朝生死存亡的国家层面的制度,张居正却没有触碰。
就是这么一点的改革,也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即使张居正改革收到了一点成效,最后也失败了。
张居正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和当权的万历皇帝取得共识,所以万历皇帝反过来整治张居正。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不郊不庙三十年,就是不祭天、不祭祖三十多年,不上朝、不临朝二十多年。
这个时候满洲兴起了,已经威胁到皇权了,70多岁的大学士举着奏章在宫前跪了三个时辰,要万历皇帝在文华殿举行会议,共同商量在呢么对待女真兴起的问题。
万历皇帝不召见群臣,不讨论对策,照样不理政事,更谈不到改革了。万历死了以后,他儿子泰昌皇帝,在位一个月就死了,也谈不到改革。再以后就是天启皇帝,16岁做皇帝,在位7年,喜欢做木匠,不理政事,23岁死了,那更谈不到改革了。
到崇祯这时候,改革也晚了,一边是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都起来了,一边是沈阳、辽阳都丢了,皇太极后来改国号为金,内外两边全都打明朝,导致明朝彻底灭亡。
总的来说,就王府分封藩王这一件事情,至少有5次机会进行改革,但明朝一次次失去改革的机会,最终导致灭亡。
二、清朝的兴替与改革
(一)清朝的兴起与贡献
清朝前期的贡献,主要有三条。第一就是版图,有人说中国版图汉武帝时候最大,有人说唐太宗时候最大,都不能这么说。是清朝的版图最大。
清朝的疆域北到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库页岛(现在俄国叫萨哈林岛)一线,东北到霍茨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到帕米尔,西南到喜马拉雅山,东南到台湾,南到曾母暗沙。
有没有根据,有,我们有图。康熙的时候画了《皇舆全览图》,那个图的特点是实测。那个时候,向中央朝贡和往来的一共有8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这些地区。所以我一直认为南海诸岛是我们中国的,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舆图证据、文献证据和考古证据,都证明曾母暗沙等南海岛屿都是中国的。明清强盛的时候,国土有1400万平方公里。现在我们的海域是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8000公里。这是明清奠定的,主要是清朝。
第二个贡献是民族。我们56个民族,当年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从秦始皇到明朝,民族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蒙古问题没有解决。
清朝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候把内蒙古(漠南蒙古)解决了,康熙把外蒙古解决了,后来雍正、乾隆的时候,把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解决了。
所以,康熙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话说的对,历来长城是防蒙古的,清朝时蒙古成为我们国家防御俄国等外来侵略的坚固的长城。
我个人认为,从秦始皇以来到清朝,民族问题纠缠了我们2000多年,清朝是解决得最好的。所以,我觉得处理民族问题,还是要研究我们自己的民族问题的管理经验,既不能照搬苏联,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民族管理经验。第三是文化。满洲人的母语是满语。
现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历经3000年没有消亡的只有中国。古埃及文明中断了,古印度文明中断了,巴比伦文明也中断了,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是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文明维持下来了。
清朝没有中断,修了《西库全书》,搞了《古今图书集成》;还出了《五体清文鉴》,这是本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对照的大字典;
包括前面提到的康熙时的《皇舆全览图》,等等,这些都是国家一统、民族协和、文化融合的表现。
(二)清朝的衰落与改革机遇的丧失
清朝也存在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八旗制度问题。八旗制度是清朝根本的社会制度,前朝没有,后世也无。
清朝兴也八旗、败也八旗,八旗盛则清朝兴、八旗衰则清朝亡。努尔哈赤制定八旗制度的时候,这个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清朝定都北京后,多尔衮把八旗制度往全国推行。这个八旗有12个“定”。
第一,定身份。
现在很多人都管在旗的叫旗民。我认为这么说不对,在清朝,旗是旗,民是民,是两种不同身份,他们叫旗人、民人(就是老百姓)。旗人身份不能转成民人,民人身份也不能转成旗人,特殊情况除外。所以定身份,世世代代都定了。
第二,定旗份。
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的永远是上三旗,下五旗的永远是下五旗。旗之间是不能变动的。
第三,定佐领。
清朝八旗三级管理,基层叫作牛录(佐领),中层叫作甲喇(参领),上层叫作固山(都统)。牛录300丁,按照人数来说相当于现在一个营,我认为大体上相当于现在一个团的建制。甲喇相当于一个师,固山相当于一个军,说24旗相当于现在的24个军。最基层的佐领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团长,佐领主要由五类:勋旧佐领,优异世管佐领,世管佐领,互管佐领,公中佐领。佐领不仅是军事首领,还是行政首领,同时还是宗族的族长、总负责,其职务如互管佐领是世袭的。
第四,定住地。
北京北城是黄旗,东城是白旗,南城是蓝旗,西城是红旗,固定了,每一个胡同都定好了。
第五,定钱粮。
旗人有钱粮,这个大家都知道。第六,定土地。
多尔衮率清军入关的时候,跑马圈地都定好了每个人多少地。由于土地不能流转,这问题就来了,不要说万世一系,到入关以后的第二代、康熙年间的土地矛盾开始激化。
第七,定生计。
八旗子弟跟明朝一样,不许做工,不许务农,不许经商,但是许当兵,并且当兵有指标,一家一个当兵,后来增加兵额到两个。如果一个家庭有7个儿子,那剩下的5个也没有办法。
第八,定学校。
哪儿的旗人,学校就在哪儿。第九,定服饰。
各个旗有各自的衣服,配饰也是固定的。第十,定婚姻,满汉不能通婚,但是后来又变通了。
第十一,定法律。
旗人、宗室犯了法,知县、知府都不能管,由单独的佐领来管,这就是法律特权,同罪不同罚。汉人和满人发生冲突时,汉人归汉官判,旗人归旗官判,旗人官员可以豁免或重罪轻罚。
第十二,定丧葬。
死了埋在哪儿还得定。倘若你是福州将军,派到福州死在那儿,还得把尸体运回来,埋到固定营地。到了清朝宣统时候,北京的旗人100多万人,养活这些人口成为很大的问题。清朝后期,好多旗人没有饭吃,规定给的粮和米却迟迟拖欠。
就像明朝中后期,很多贵族开始当强盗,烧杀抢掠,还有一些隐姓埋名的去当雇工,以谋生计。常说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提笼架鸟,都是八旗制度所致,所以要改革八旗制度。
第一制度改革机会是在多尔衮执政时。清军进入北京城后,面临的形势就变了,掌握全国政权跟在关外不一样,要考虑长治久安的问题。多尔衮照搬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办法,在北京实行八旗制度。
顺治帝英年早逝,这个问题就要由康熙帝来解决。康熙帝在位61年,他登基20年之后全国局势基本安定下来,连续41年中原地区无战争。从秦始皇到宣统2132年中,只有康熙一朝40多年没有战争。所以我们新中国成立60余年,中原地区没有战争,给我们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个难能可贵的条件。
康熙帝看到了住房难的问题,就拨款项盖了2000间房子,老百姓不胜恩泽。但是2000间房子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把这个重任就转给了雍正。
雍正帝一登基就连着发了11道谕旨,给总督一道,给巡抚一道,给布政使一道,给知府一道,给知州一道,给知县一道,给总兵一道,给提督(各省军区司令)一道,等等,总共11道。
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只能手写,每个总督一份,每个巡抚一份,当时1300多个县,给知县得抄1300份,都得事前准备好了,正月初一这一天全部发出去,雷厉风行。
现在好多搞清史研究的说雍正帝是改革家,的确雍正帝做了一些改革。但是他的改革还是矛头冲下,总督要廉洁、巡抚要廉洁、知州、知府、知县要廉洁,否则严惩不贷。
雍正十三年,没有触动清朝体制的问题,特别是八旗制的问题。他虽然做了一点尝试:移民,给老百姓钱、地,搬到关外去生活,自给自足。但是钱发了,有的人却不去了。还有领了钱去了,马上又回来。
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按道理雍正帝这个强势的皇帝可以推行一部分改革,但是八旗制度最为关键的十二定,一条都没有改。
乾隆在位60年,大全在握皇恩浩荡。乾隆帝也发现了住房难的问题,很多旗人从顺治、康熙、雍正,再到乾隆,已经第四代了,还住在如锣鼓巷,院里住不下了。乾隆帝说盖几百间房子象征性的解决一下,结果也没解决,特别是八旗制度这十二定,一条没解决。
明朝养的是朱元璋104个封王的皇子和他的家属。清朝养的是八旗,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一共24个旗和他们的眷属,人数就多了,每个人全由国家包养起来。
嘉庆帝登基,白莲教折腾了八九年,花了2万万两银子把这事平息下去了,也没改。重任又转给道光了。
作为皇帝,首要责任是怎样填补制度上的漏洞,但是道光帝没有。鸦片战争战败,道光帝不但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反而认为林则徐不好,把他分配到新疆伊犁,没有真正的研究鸦片战争为什么失败,该怎么解决或实行改革。
历史上我们看不到道光帝改革。道光帝要承担历史责任,中国清代第一个和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割地赔款的,就是道光皇帝。
咸丰时期,内有天平天国起义,外有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顾不上改革,31岁逝在避暑山庄。
同治18岁亲政,实权很快掌控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家中关系不和,就更顾不上改革了。虽然做了一点改革,也马上遇到了戊戌政变。直到八国联军之后,慈禧逃到西安发现改革的重要,再要改革已经晚了。总的来说,清朝历史有8次改革的机会,都丧失了。最后清朝统治被辛亥革命推翻。现实是很痛苦的,清朝的大贵族、亲王都要靠卖字画、文物为生。一般旗人没法生活,拉洋车又没体力。
像德胜门、安定门里一般的旗民,家庭妓院非常普遍,就靠女性卖身来养家糊口,最后损害的还是八旗自己的人。
所以,明清兴盛的种子是明太祖、清太祖播下的,灭亡的基因也是明太祖、清太祖埋下的。清朝讲究“祖宗成法”、“率祖旧章”,即祖先订立的章程一定遵循不能改变。凡是祖宗说的话,清朝后来皇帝都不能变。所以矛盾越积越深,社会问题越积累越多,最后连皇室自己的人都养不起了,那老百姓就更养不起了。
明朝灭亡、崇祯自缢这个坟墓是朱元璋挖的第一锹,后来清朝宣统被推翻、清朝灭亡的坟墓是努尔哈赤挖的第一锹,以后一代一代往下挖。
所以从明清来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明清朱氏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自身生死存亡的问题,历史是严肃的,不带感情的。
三、读史心得
最后我用点儿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史心得。我学历史特别是清史几十年了,唯独关心历史人物,读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历史上的人物成功者少,失败者多。
每三年到北京来科举考试,一般的情况下1万人左右,多的时候2万人左右,录取一般在300人左右,少的时候八十几个人,少部分人金榜题名,大部分人名落孙山。
就算考上进士,有的人等了20多年,没有工作岗位;就是有工作了,和年轻时想象的一番抱负也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历史上成功者为什么成功?失败者为什么失败?努尔哈赤也好,康熙帝也好,论其人生还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顺治帝也好,咸丰帝也好,论其人生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而言,所有成功者的原因共两个字——四合;所有历史人物失败的共同原因就三个字——四不合。
“四合”为: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与自己合;
“四不合”为:与天不合、与地不合、与人不合,与自己不合。
第一,天合。
这里的天,主要指天时。所有人,上到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离不开天,都在苍天之下,无一人例外。白人、黑人、中国人、美国人,所有人都在苍天之下,因此都得面对天。
所有成功的人都要有天时,魏源把它叫作大天时、小天时,用的话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
如果朱元璋早生100年,那时成吉思汗驰骋欧亚大陆,黄觉寺一个小和尚能成功吗?如果努尔哈赤早生100年,那是明朝正强盛的时候,他不可能仅靠13副铠甲起兵就能把天下都拥有了。
今天因为有改革开放这个大天时,所以我们很多事可以做,利用好这个天时来发展国家、发展自己,天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是看谁会借天时,谁不会借天时。
第二,地合。
这里的地,主要指地利。地利太重要了,如果朱元璋不是生长在安徽凤阳,而是在苏州,肯定当不上明太祖。努尔哈赤如果不是生长在辽宁抚顺,而是在北京通州,肯定成不了清太祖。
在山沟里,以赫图阿拉作根据地,努尔哈赤借了这个地利逐渐发展壮大。萨尔浒之战,明朝之所以失败,清军之所以胜利,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地”,努尔哈赤借地利把明军打败了。
我去战场考察过,旁边都是高山,中间是一条羊肠小道,一个人行路勉勉强强,明朝几万军队都要通过这条小道。努尔哈赤就利用这个地形,两面埋伏伏兵切断,围而歼之,明朝大军就完了。
明朝大军没有考虑地形的问题。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考虑“地”,借这个“地”来发展。地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借地利、用地利。
第三,人合。
周围的人际关系,这个大家都有感受。第四,己合。我总结有几个平衡: 意识生理平衡。
首先处理自己的生理的平衡,人的器官天生不平衡,所以,要人为地主动管理各个器官达到平衡,否则就有病。生理不平衡,严重了就出大问题。
二是心里平衡。
压力越大、工作越累,越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据统计,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严重的有800万,就是因为没处理好心里平衡。无论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都要尽最大努力来处理这个心理问题。
三是伦理平衡。四是易理平衡。
哲学是西方的词,我们自己是易学,易理平衡就是阴阳平衡,这是更高的境界了。
生理平衡是最低的境界,心理平衡是其次的境界,再就是伦理平衡,最高的境界是易理的平衡。《易经》的“易”字有不同的解释,但我的解释还是日月,上头是个日,下头是个月,日月之间的运转要平衡。《易经》不是某些人的看风水、算命,《易经》就是求变求新,通过变化来日日新,又日新。
所以,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供你们参考——就是“三子一易。
三子:
第一是老子,《道德经》,字数少,5322个字,还不到报纸一版的字数;
第二是孙子,《孙子兵法》也不长,6072个字; 再就是孔子,《论语》是15876个字。
这三本书加在一起是27270个字。字太少,大家可以试试,批判地看,不是全盘接受,增加我们的智慧。
“一易”就是《易经》。
《易经》字数不到30万字,慢慢看,孔子七十学“易”,慢慢地来考虑这个事情的阴阳变化。学会反观,阳的时候从阴的角度来看,阴的时候从阳的角度来看,日中的时候要考虑到日末,月圆的时候反过来看月缺。
我们吃了个大亏就是有时候光看圆不看缺。所以1958年就有说法,粮多的时候怎么办,大家是不是可以吃4顿饭、5顿饭。你光看着圆了,没看到缺,第二年就没饭吃了。
我们要看老子、孔子、孙子,学一点《易经》,增加我们的智慧,更好的增强自己的修养,做好工作。
第二篇:两个读书故事
一个和读书有关的故事
文/刘知英
知识改变命运,是我从小听过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拖着四个月大时患小儿麻痹症致残的右腿跟着小伙伴们到处去逛,就有在巷子里乘凉的老人看着我,一脸惋惜地说:“这孩子怪可惜的,就差了这脚……以后努力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吧……”我总是看着他们,用一双澄澈的眼,用一朵纯挚的笑,无忧无虑地承诺:“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大官,吃国家粮!”吃国家粮,在我们的方言里,就是在国家单位工作退休有养老保障的意思,那时候,那是农民心目中最出息最体面的出路。
父亲对于我,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的。冬天特别冷,我的右腿总会因为血液不流通冻得僵紫,小小的脚,握起来感觉不出半点生命的迹象。父亲经常安静地把我的脚抱在怀里,来来回回不停地搓,边搓边低低地嘀咕:“要好好读书,读出书来了就可以攒钱把脚治好,等爸爸老了,要看着你开个小车回来,这样的话你走路就不累了……你的命运只能在读书上去改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情无端的岁月不留痕迹地从我身上驶过。
后来,祖父在一个明媚的晌午下地回来忽一觉长逝;后来,外祖母瘫痪在床一年终油尽灯枯;后来,我无数次如蝼蚁般走在那条崎岖的乡间小道上,忆起小时候哥哥背我往家赶的情景不禁无声微笑。时光涤荡过的我的心境,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没有忧愁。我开始懂了,懂祖辈对我的怜惜,懂父亲对我的深爱。我想长大,想用自己的能力去抚平双亲沟壑纵横的沧桑劳苦,我想看看未来的样子,想实现一直以来的憧憬。而这一切,只有读书能给我。身体的束缚使我渐渐地远离了那些喧嚣的人群,我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书共伍,与书共舞。而读书,自小就成了我迷醉的事情。
当村子里的伙伴们都哭着喊着不肯去半山坡的小学堂上学,我却挎着母亲用小碎布裁制的书包无限期待地数着爸爸教会的阿拉伯数字,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有很多次,天气恶劣刮风下雨,都是奶奶背着我小心翼翼地跨过那条将学堂与村子隔开的沟渠。父母外出务工,因为留守不便,我也跟着加入了南下的队伍。无一技之长的父亲只能在工地当搬运工,母亲也做小工,我们就住在工地临时搭建的竹棚中,叠加在一起的纤维瓦下面是我们简陋的家。夜幕低垂,那一盏微弱昏黄的灯伴我们走过很多个夜晚,我读着父亲节衣缩食给我买的《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很珍惜这样真实可感的幸福。生活定下来以后,我进了当地的一家公立小学,在众多老师的注视下,瘦小的我非常安静非常沉着,一口气读完了三年级课本的第一课《晨读》,语音嘹亮,字正腔圆,让善良的女校长非常感动。当别的孩子如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又跑又跳,我坐在教室里读书,看百家故事,看《居里夫人》,看《简爱》,看富兰克林的传奇人生。我时常透过窗户遥望外面的自由,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事情不是这样该多好,也不是没有懊恼过,甚至,年纪小小我就写了一篇《假如我是正常人》的习作,语文老师看到后热泪盈眶。
一直以来,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那般震撼着我,我也在残缺的身体中积蓄着一个美好的文字的梦想,我希望也可以像她那样,顽强而优雅地生活,成为所有人心目中永不放弃的丰碑。虽然,现在,我离我的梦想还很遥远。可是,像汪国真所说的,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从不放弃追寻。还喜欢史铁生的文字,喜欢《合欢树》,喜欢《我与地坛》,他所塑造的文字的风格和独特的力量,一直是我的追求和向往。史铁生对于生与死的遥想也总将我带入一种亘古宁静的思索中……
在我孤僻寂寞的成长过程中,书籍充当了不可取代的角色,书籍赋予的宽广无垠的世界打开了我心灵深处最本初的童真。读书使我获得一种前进的力量,一种顽强抗争下去的勇气。
10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学,在南方一个并不十分繁华的城市,一个并不十分突出的学校,却选择了我十分爱的文学。
开学报到那一天我第一次踏上这个城市,父亲送我,还有一个多年的挚友和我同行,偌大的校园我慢慢慢慢地走了好久好久,手提肩扛的父亲看着被好友牵着一瘸一拐前行的我无比的难过。那一天除了行李之外父亲还带着临别时乡长送我的一束花,甚是引人注目。我考了大学了,在穷乡僻壤的小村子,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多年前祖祖辈辈对我的期盼成为了现实,可我知道,前路依然漫长。很多人都说希望早点写一本书给他们看,其实在中国传统农民的概念中并不了解诗或散文有什么实质的差异,但是他们对我有着美好的期待。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双双写满叹息和欣慰的浑浊的眼睛。
书山题海的日子远去,现在的我喜欢图书馆恬淡的时光,静静地捧一本三毛的《哭泣的骆驼》,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或者,沉醉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旷世之恋,在某一个角落感受字里行间微妙的幸福或悲哀。也有时候,喜欢坐在树下的石凳,摊开书,稀薄的光洒落,和煦的风吹来,我觉得我很快乐。
我总是说,如果有一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一定要痛哭一场。其实那是真的。二十岁的年华,对爱情也充满着向往,那个人送给我北岛的《城门开》,我看了又看,一直珍藏着。他说,努力去成为一名诗人吧!我在践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总透着《诗经》里最纯挚的深爱。也许,我更适合做一名诗人。当远古的风挟裹岁月的痕迹穿越千年的时光呼啸而来,我的血液中溶注着文字的温婉柔情,我在蒹葭苍苍的图景中书写爱情。
我们终究都拗不过时间,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来了,我将一册线装的诗深深抱在怀里。我也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又或许,我根本不需要一个终点,只要有爱,只要有梦,只要有书,永生追寻也无妨。评语: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此再一次得到印证。“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大官,吃国家粮!”这个直接的看似并不高尚的读书动机,道出了一代人甚至是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念头,让人摸到一颗心。“又或许,我根本不需要一个终点,只要有爱,只要有梦,只要有书,永生追寻也无妨。”最终,读书已经是其生命的一部分了,生命变得高贵了,生命的未来和前程依稀可见。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第三篇:历史故事
1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2玛雅文明的终止是(未解之谜)3冒犯上帝的城市(巴比伦),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4 流浪的(犹太民族)。5(智慧女神)雅典娜。
6希腊奥林匹克亚赛(4)年一次。7 尚武城邦(斯巴达)
8希腊人用(木马计)打败了特洛伊人。
9(波斯)大流士改革。
10马拉松是为了纪念()的功绩。11罗马斗角起义的领袖是(斯巴达克)12哲学家(苏格拉底)
13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
14佛祖()创立了佛教。15耶稣被门徒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诞生在12月25日,就是现在的(圣诞节)。
16《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17圣女(贞德)被大火烧死,宁死不降。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新航路。
20(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21(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
22海上马车夫(荷兰)
23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发生在(英国)24断头的国王(查理一世)。25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26马克思写了《资本论》。27 彼得大帝创立了《俄罗斯帝国》 28(日本)明治维新
29“萨拉热窝”枪声引发了第一次大战。
30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31列宁带领俄国工人政占冬营,苏维埃政府成立了,这是第一个(由人民 当家的政权)。
32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33日军战犯(东条英机)双手沾满中国人的鲜血。
34联合国总部在(美国纽约)35美(阿波罗)登月。36美“挑战者号”(爆炸)。37(不屈)的曼德拉成了南非第一个黑人总统。38现代奥运会
39世界杯足球赛(4)年一次。40瓦特发明(蒸汽机)41(英特网)把全球一网打进。42 数学王子(高斯)
43(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44“昆虫大师”法布尔写了《昆虫记》。
第四篇:100历史故事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
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子牙之交。
15、“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1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8、范蠡(li),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携西施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1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20、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21、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2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23、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4、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25、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26、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27、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28、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29、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30、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义军推翻。
31、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32、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33、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34、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5、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6、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欲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37、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38、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39、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40、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1、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42、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43、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史上的创举。
44、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45、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46、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47、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48、袁绍尽灭宦官: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宦官,反被宦官谋杀,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宦官两千多人,宦官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自尽。
49、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
50、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i)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51、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军,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形成了官渡对峙。袁绍谋士许攸(you)献计不被采用,且家人被拘捕,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将袁绍击败,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后曹操各个消灭袁绍残余,统一了北方。
52、华佗:汉末注明医学家,外科技术尤为精湛,首次将全身麻醉(酒服麻沸散)应用于外科手术。并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禽兽创编了“五禽戏”。
53、三顾茅庐: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i)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54、赤壁之战: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预南下扫平刘表和江东孙权,刘表病故,次子刘琮(cong)继位,向曹操递了降表,刘备腹背受敌,撤往江陵,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幸有赵云、张飞奋力拼杀得以脱险,退至江夏与刘琦汇合;同时,孙权接到曹操檄文,劝其投降,鲁肃献计联合刘备抗曹,任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领兵五万赤壁下寨抗曹。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曹操采用庞统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孙刘联盟设反间计(蒋干中计)、苦肉计(周瑜打黄盖),并巧借东风,火烧连营,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关羽所放(曹操对关羽有救命之恩),逃回江陵。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55、孔明巧取荆襄: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后,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巧夺南郡、荆州和襄阳。刘备丧偶,周瑜生计,用孙权的妹妹向刘备招亲为由,欲将刘备骗到南徐,以换回荆州。刘备协同赵云如约而至,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帮助下,带着妻子安全回到荆州,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56、建安七子:在曹操统治集团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an)、徐幹(gan)、阮瑀(yu)、应玚(yang)、刘桢(zhen)主导文坛发展。
57、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曹丕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58、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59、关羽因大意失荆州,公元222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出兵三峡,进攻东吴,在彝(yi)陵猇(xiao)亭被陆逊打败,于次年病逝。
60、自蜀汉建兴5年起,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shan),六次出兵北伐,史称“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终因心力交瘁(cui),病逝,年仅54岁。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1、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62、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杀曹爽、何晏(yan)等,司马氏至此专权魏国。
6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ao),曹丕之孙,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huan)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
64、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ning)宦官黄皓(hao)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65、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贾后)阴险毒辣,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wei),废太子(后毒杀),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囧(jiong)废除贾后,司马伦称帝,之后各诸侯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长沙王司马乂(yi)、东海王司马越,加上被贾后所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史上称“八王之乱”,持续16年,独剩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司马炽(chi)为帝,即晋怀帝,西晋王朝从此衰落。
66、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十六国开始,公元316年汉军大举进攻西晋都城长安,晋愍帝赤上身,乘羊车出城请降,西晋灭亡。次年东海王司马越侄司马睿(rui)在南方建业正式称帝,为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任王导为宰相,共同执掌朝政,实为“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亦因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最终抑郁病死。
67、十六国:从刘渊的后汉开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上称为“十六国”,南方由东晋统治。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
68、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次年刘裕毒杀晋恭帝,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并立百余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南北朝”。
69、科学巨匠祖冲之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家和机械制造家。他所创制的《大明历》,确定一年为365.2428天(与现代科学确定的只差50秒),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祖冲之还和他的儿子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后人称之为“祖氏原理”。于公元500年逝世,享年72岁。
70、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前秦苻(fu)坚讨伐东晋,其先锋部队被晋军击溃,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在秦军撤退之际,秦军中有人疾呼:秦军败了,秦军大乱,晋军乘胜出击,大获全胜。侥幸逃脱者丢盔弃甲,连听到“风声鹤唳(li)”也以为是晋军到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71、顾恺之:东晋时期绘画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72、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杨坚登基后以“节俭”、“杀贪官污吏”稳定了政权,后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公元587年,隋文帝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73、公元604年,杨坚次子杨广,弑父杀兄夺取皇位,是为隋炀(yang)帝,公元617年,晋阳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入长安,立代王侑(you)为帝。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于江都,五月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隋朝灭亡。
74、决战玄武门: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怕李世民的势力,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75、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手臂 76、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bo)王朝松赞干布和亲,为加强藏、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贡献。
77、玄奘(zang)西游取正经:公元627年,陈玄奘孤身西行取经,历经大小110各国家,到达佛教圣地—天竺,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带回佛经600余部,著《大唐西域记》。
78、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天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yan)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79、女皇武则天: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武氏独揽内宫大权,660年,因高宗患风眩,目不能视,下诏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武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674年武则天与高宗同殿听政,共受朝拜,天下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卒,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自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次年,武后废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下,登临大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在其掌理朝政的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80、请君入瓮(weng):武则天称帝,平定徐敬业叛乱后,为除掉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国人告密,告密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现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其中:索元礼、周兴、来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办案严刑逼供、手段残忍,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后来有人告密周兴造反,来俊臣“请君入瓮”将其治罪,周兴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杀;索元礼因害人太多,民愤太大,被武则天处死;来俊臣预谋害当时势力强大的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后者先发制人,揭了老底,也被武则天处死。
81、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82、公元705年,武则天重病,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忠昌,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国号唐,十一月武则天去世。83、唐中宗复位后,让其妻韦后当权,公元710年,中宗卒,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韦后,拥其父戴睿宗复位,两年后,睿宗传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宋璟”辅佐下,吏治不紊、纲纪有条,再次出现了“天下大理”的中兴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后来被奸相李林甫(fu)、杨国忠(杨玉环的同族哥哥)破坏殆尽。
84、公元713年,高宗之女(武后生),太平公主谋反被玄宗赐死,其党羽及儿子们尽数被诛杀,同党窦怀贞被改姓“毒”,王晋改姓为“厉”,以作为惩罚。宦官高力士因诛逆有功被破格提升,官宦之盛从此开始。
85、公元718年,日本遣使中国,受唐皇帝接见,获赠大量朝服。次年,日本天皇下令,举国仿衣隋唐,遂成为和服基础。
86、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ao)恒。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到日本。两位中日友好的使者最终都客死他乡。
87、李白和杜甫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继屈原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后人称为:“诗圣”,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公元744年,两位文学巨匠在洛阳相遇,成为历史佳话,闻一多曾把二人的相遇比喻成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88、安史之乱:唐玄宗执政后期,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攻陷洛阳,安禄山自立为帝,号大燕皇帝,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叛变持续了8年,史称“安史之乱”,也是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89、杨贵妃,小字玉环,“姿色冠代”,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公元745年被唐玄宗册为贵妃,深得宠爱。安禄山叛乱攻陷潼关,唐玄宗携杨贵妃逃离长安,至马嵬(wei)驿,将士杀奸相杨国忠,玄宗被逼缢杀杨贵妃,卒年38岁。
90、唐代两位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后人并称“颜筋柳骨”来形容书法风格。91、唐末,公元875年,王仙芝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黄巢率众响应,公元880年黄巢义军攻克长安,唐僖宗南逃,黄巢称帝,改号大齐。公元884年,唐李克用、朱全忠击败黄巢义军,黄巢至狼虎谷自杀,起义失败,唐朝也迅速走向衰亡。
92、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官宦专权,朋党之争,以及农民起义,唐王朝已处风雨飘摇之中,于公元907年被朱全忠所灭,唐高祖李渊创立的大唐近300年(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基业退出历史舞台。
93、唐王朝灭亡以后的53年中(公元907年至960年),中国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公元960年后周“点检”(职位名称,相当于皇家部队司令)赵匡胤(yin)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拜呼万岁”,夺取周政权,即位皇帝,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建都开封。
94、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个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
95、北宋王小波起义:川蜀地区王小波、李顺因不堪官府的压榨剥削,聚众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农民义军,后被官军镇压。
96、寇准抗辽:寇准是北宋名相,宋太宗时期入朝任职,因刚正不阿被贬;宋真宗即位后,再次被启用任宰相。对北宋抗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宋,兵至澶州,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议和,订立“澶州之盟”。
97、靖康之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获,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南京)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
98、靖难之役:明太祖开国后,将自己的子孙加封为王,镇守边疆。藩王权力很大,最受器重的是燕王朱棣。公元1398年,明太祖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帝,是为惠帝,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为保护自己的皇权,决定削藩,各藩王先后被革去兵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以“清君侧”为名,北平起兵,其部队称为“靖难军”,此次内战史称“靖难之变”。三年后,燕军攻陷京都,建文帝失踪(传说是建文帝自焚宫中),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成为明代第三个皇帝。99、土木之变:公元1449年瓦刺太师也先兵犯大明,明英宗亲征,兵败退至土木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群臣的簇拥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史称景帝。景帝力主抗战,任命于谦负责指挥保卫北京,并取得了胜利,赶走了侵略军。“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100、夺门之变:于谦赶走了瓦刺军,明英宗被放回后宣布退位,被代宗软禁起来,1457年,明代宗病重,大臣徐有贞、宦官曹吉祥拥太上皇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于谦等人不久被杀害。
第五篇:短篇历史故事
英国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和西方人相比,我们中国人更为重视历史,庞大的“二十四史”就是明证。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短篇历史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短篇历史故事篇一
三国时期,东吴都督陆逊有一子,名叫陆抗,深通战略,腹有良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领。由于他才能出众,二十岁时就担任建武校尉之职,统辖五千人马。孙皓成为东吴国君后,封陆抗为镇军大将军,让他严防晋军的进攻。
当时东吴政权非常腐败,孙皓残暴骄奢,好色无度,滥用酷刑,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陆抗多次上书,劝告孙皓爱护百姓,加紧训练军,把精力用在治国、治军方面。但孙皓把他的意见当做老生常谈,依旧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
公元272年,陆抗领了旨意,统率人马讨伐叛将步阐,在边境和晋军对峙。陆抗知道吴国的力量不行,就与晋军互通使者,不主动出击。孙皓听说后,非常生气,派人责问陆抗为什么吃着国家的俸禄却不打仗。
陆抗给孙皓上了一道奏疏,劝告他说:“现在朝廷在发展农业生产、整顿政治方面没有积极行动,反而想让诸位将领在沙场上立战功,杀敌将。这样一来,我国就会用尽全部兵力,整天打仗,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极其疲劳。敌人的力量没有受到损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得了一场重病。”
陆抗还指出,目前晋国势力很强,吴国势力弱小。要想战胜大国,就必须停止用兵,增强国家实力,等到天下有变再主动出击。
孙皓看罢陆抗的奏疏,并不赞成,而且觉得陆抗这个人不聪明,难以统兵。后来,由于东吴的统治过于严酷,终于被晋国所灭。人民恨透了东吴政权,所以尽管东吴国破,也不同情孙皓。
短篇历史故事篇二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王率军对绞国发动进攻。楚军连连得胜,一直攻到绞国都城的南门。绞国军不出城交战,竭尽全力把守城池,楚军几次三番攻城,都没有取得成功。
楚国大将屈瑕见此情形,就对楚王说:“绞国国势弱小,处理事情很轻率而不使用计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弱点,用智谋取胜。”然后,他向楚王献了一条计策。楚王一听,认为很好,就依计而行。
第二天,楚国的几十个士兵扮做樵夫模样,到绞国都城周围打柴,来引诱敌军。绞国将领见到楚人在山上打柴,身后没有楚军保护,就派军捕捉他们,结果三十个手无寸铁的楚人被他们抓住。绞国官兵见这么容易就获得“胜利”,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天,又有一群楚兵扮做打柴的樵夫,到山上引诱敌军。绞兵发现后,没有等到下命令,就纷纷出城,到山上捉拿楚人。这时,事先埋伏在城北门的楚兵一起冲杀出来,绞国军很快就被打得大败。
绞国军遭到惨败,城池眼看就守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绞国国君为了保住国家,被迫在绞国的城下与楚国签订屈辱的盟约。从此以后,绞国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情,便在各国中传扬开来。
短篇历史故事篇三
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主力项羽军在钜鹿一战中,摧毁秦军三十多万,导致秦王朝的最终灭亡。项羽年轻勇猛,力大无穷,本领出众,手持丈八枪,座下乌骓马,出生人死,所向披靡。灭秦后,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实力最强,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把秦统一了的中国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他没有按战功大小、军事实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各路诸侯的不满。其中最具实力的是刘邦,被封为汉王,统管巴、蜀、汉中一带。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汉军将士多是山东人,谁也不愿远离家乡到此边远的贫瘠荒蛮之地,兵将常有逃跑。
刘邦十分恼恨项羽,但他是个极有心术的人,听从谋士计策,养精蓄锐,乘霸王发兵攻打齐国的机会,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楚霸王大怒不已,凭着骁勇善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连续征战,士兵们疲劳厌斗,粮草不济,老百姓也无心耕耘,难过日子。项、刘二人终于被迫休战讲和,双方划定以咸阳的鸿沟为界限,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项羽刘邦交换了文书,刘又要求项羽放回在战争中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和妻子吕氏。项羽为人慷慨,立即放了这两个重要的人质,刘邦感激不尽。
第二年,刘邦突然背信弃义,利用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歼灭楚军。楚霸王勃然大怒,痛骂刘邦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迅速集结三十万人马,回击刘邦的汉军。他凭着手中一支丈八长枪和无比的勇猛,所向无敌,直杀得汉军汉将抱头鼠窜,迅速败退领地成皋,关上城门,叫战不出。
刘邦是个善于用智谋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将军,他们决心联合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等各路实力强大的诸侯一起合围项羽。刘邦还许下诺言:只要打败项羽,他将把临淄和大梁的土地划归韩信和彭越。各路诸侯得到许诺,更加拥戴刘邦,几支人马汇合一处,兵多粮足,声势浩大,一场围剿西楚霸王的战争就要开始。
刘邦首先拜帅的是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韩信。他们第一个军事行动,就是用谋士张良的计策,乘楚军围攻固陵之时,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绕到楚军屯粮草的营地,放火烧毁楚军的粮库,埋下霸王项羽日后作战无有粮草供应的祸根。
项羽神勇无双,手下部将个个骁勇善战。如何设计将项羽调出自己的营帐阵地,误人一个有进无退的绝路,合围起来,全部歼灭呢?元帅韩信亲自带领谋士四处察看地形。终于选中在安徽九里山中,调兵遣将设下十面埋伏,同时又派出能言善辩的谋士李左车诈降,取得项羽的信任,引诱他进入十面埋伏的圈套。
霸王项羽拥有几十万人马,但兵力远不能与合围的刘邦大军相比,他决心深沟高垒,守住城池,不与刘邦的庞大军正面作战硬拼死杀。何况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人心归向霸王,只要耐心坚守阵地决不贸然出击,一两个月后,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必会不战自退。然而项羽最大的遗憾是身边没有聪明能干的谋土。
这天,项羽的伯父项伯面带兴奋匆匆报告,说是汉军中有个投降的谋士李左车求见大王,愿为大王效力。项羽正愁没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白天而降一个李左车,真是惊喜交加。何况这个李左车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韩信,韩信受封齐王后,骄傲自信,凡有策划皆由自己决断,对帐下谋臣言不听,计不从,逃离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车也难逃这种境遇。项羽对李左车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将他引进帐中盘问、考察,李左车恭谦谨慎,一副十分真诚的模样:“大王,我一身无依,四海为家,愿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愿意。”项羽对他言谈举止十分满意,然而目前两军正在交战,诈降的奸细太多,不可不防啊!项伯一旁直言相探:“两国交兵,不得不防诈降之人。”
“我不过是个谋士,又不能带兵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听不听最后还在大王。至于您这边力量的虚实布置,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冒杀头的危险诈降探听。大王倘若见疑,是臣两眼不明,误投其主,实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迹。”
说罢,李左车便往身边柱上撞去,被众人救下。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项羽大军坚守阵地,不予出击,整座大营静悄悄的,以逸待劳。这日探子忽然飞马来报,说韩信大军兵屯垓下,贴出榜文辱骂大王,细作抄来,献与大王细看。榜文写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项羽生性刚烈暴躁,点火就着,岂能容忍别人恶意取笑?!马上就要点兵去捉拿韩信,周兰等众将拼命拦阻:“这是韩信的诱兵之计,不过是写了这么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煽动大王怒火,您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项羽转身故意征求李左车意见。
李左车道;“韩信本是自大狂妄之徒,故意口出狂言,根本吓不倒大王。不过,依我看,您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不能老躲着不动,您想韩信他们岂能久等不战,臼白让士兵和战马消耗粮草,他们见您久守不攻,必会转移力量去攻打您的领地彭城,如彭城失守,您可就无家可归了。您若主动领兵出战,打了胜仗,自然可破刘邦汉军;若不能胜,您还可以退归彭城,此乃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万全之策。不过,我是初来之人,不敢多话。”
李左车巧舌如簧,力排众议,左右逢源,处处有理,终于说服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主动出击,率领10万大军向垓下进发。
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
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利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孤从起事征战,从未打过败仗。孤此番出兵,若不灭汉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发兵,妃子随孤同行!”
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命人摆酒,伺候大王痛饮解忧。
第二天,楚营号角声鸣,旌旗招展,项羽登台,点齐各路兵马,准备出战。忽然天上乌云翻滚,刮起一阵狂风,将纛旗旗杆咔啦啦拦腰折断,项羽座下乌骓遍体抖战,蹦跳咆哮。众兵预感不祥,大惊失色,项羽爱将周兰劝道:“旗折马吼,于军不利啊!”
虞姬也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项羽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与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发在即,岂有退回之理?!
在此关键,李左车又乘势向霸王报告一个好消息:韩信好大喜功,聚拢来众多兵将,却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粮草接济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军返回驻地,汉王刘邦也领着一部分人马回了成皋,我们应乘此机会,加速行军出击汉军。项羽听此消息,进攻的决心更加坚定,立即带领大军快速向垓下进发。
「小编提醒」喜欢关注历史,寻找世界未解之谜的小伙伴!
本期最火热文「胄与冑真的是两个字吗?」
(关注本号可阅读全文及答案)
强烈建议您扫扫下面二维码,一起跟小编进入浩瀚的历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