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练习491档
一 刘禹锡《踏歌词四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踏歌词四首(其三)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注:
花钿:女性的一种首饰
(1)这首诗第一句写(),第二句写()。(2分)
(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2分)(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6分)
答:这首诗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正面描写:
首句正面写出新曲的悠扬宛转悦耳动听,以及歌声一递一句接连不歇。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描写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第三句“月落乌啼”写歌舞者狂欢至天明。侧面描写:
第四句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歌舞女子的花钿遗落满地而浑然不觉,次日花钿被游童拾取,可知当时她们已经完全沉浸于歌舞之中,这从侧面写出了歌舞场面的热烈。
赏析:
《踏歌词》四首,是刘禹锡学习民歌体写作的一组小诗,此是四首中的第三首。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
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使我们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二
吴融《华清宫》与崔橹《华清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1、无人知道外边寒 和 云树深深碧殿寒 中的寒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2、赏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民众受冻挨饿(寒冷);凋零衰败。(2 分,各 1 分。意思符合即可)2.吴诗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揭露了统治者只顾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不顾民生疾苦的丑恶现象,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崔诗通过对华清宫凋零衰败景象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唐朝当年兴盛繁荣的缅怀及时过境迁的伤感。(5 分,内容各 2 分,语言表达 1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
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对比赏析
华清宫,又叫温泉宫,是唐代皇帝行宫的名字,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在此修建汤泉宫,高宗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因为那里有温泉,气候和暖,所以每年十月,以唐玄宗为首的达官权贵便迁到那里避寒,待过了隆冬岁末,春暖花开,再回长安。可以这样说,华清宫是与帝王的奢侈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提到这个名字,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杨贵妃追求奢侈生活,为吃到新鲜荔枝,派使者从遥远的四川驰马进贡。骏马飞驰,红尘飞扬,人们以为是使者送国家情报,哪晓得是进贡荔枝。作者的倾向是鲜明的,而华清宫与奢侈也就成了同义词。
这里的两首《华清宫》诗,从题目看,题材是相同的。但其题咏的角度、所用的手法、所表现的主题并不相同,这就使两首诗各有特色,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揣摩:
1.取材的角度不同
吴诗取材于唐朝红火、华清宫兴盛之时。那时,四郊飞雪,严寒逼人。作者以“飞”字,写雪之大、风之猛,用“暗”字,写出雪意浓,雪绵不断,渲染出一片奇冷奇寒景象。但华清宫呢,建筑森严壁垒,设施完备齐全,加之地有温泉,热气腾腾,所以雪落宫中,马上风干,踪影不见,而且宫中与外面,似乎是两个世界,绿树参差,与宫室垂下的碧帘色彩相映,全无一丝寒意,而是一派春的气息。由此可见,华清宫环境多么宜人,统治者生活多么开心。崔诗则取材于天宝之乱以后的华清宫。唐朝统治者贪图骄奢淫逸的生活,不图治理国家,只顾少数人奢靡,结果导致天下大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堂堂大唐,顷刻间土崩瓦解,华清宫自然也难逃衰落厄运。“磴”即磴道,是指用石头修的登山之道。过去,皇上年年来此避寒,自然磴道热闹,可现在,御驾匿迹,磴道冷清,杂草已将道石遮没,更不用说能传来皇上辇车的鸾铃声了。而宫中呢,虽然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仍是树青草绿,但因为无人居住,所以树也疯长,直插云霄,草也痴长,丛生一片,此情此景,给人的不是生机,而是寒冷气氛。到了夜里,月升月落依旧,但物是人去,楼阁处处,空空如也,玉阑依旧,无人倚凭。总之,曾经热闹非凡、温暖如春的华清宫,现在是一片狼藉,一派死气。
2.作品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
吴融的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写华清宫,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而宫内呢,只见雪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一片暖融融,统治者的生活自然悠闲,外面的寒冷,他们亦毫无觉察,这样下去,结果很难设想。值得指出的是,吴诗用对比,很有特色。一般诗作对比,总是两两相对。而该诗则脱了窠臼,一、四句写宫外,二、三句写宫内,该算是手法之奇了。崔橹的诗主要用了“分述”的手法。作者写衰落的华清宫,一、二句言白昼之情:从登山入宫之道写起,御辇之道修得很齐整,昔日御驾来时,气派也是不小的,而如今,朝代衰了,帝也不来了,道路上便杂草芜生了。再写华清宫中之景,由于久无人居,宫中树便长得又高又密。层层绿树环抱,各种花卉相拥,皇宫仍是一片碧绿景象。但空室无人,那碧绿给人的就不是生机,而是充溢着寒冷的气氛,使人感到阴森,乃至恐怖。
三、四句写夜间之景:到了夜里,华清宫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然而,光有月光照楼影,再无欢歌笑语声,那玉人倚楼、望月赏景的画面,已消逝得无踪无影。想到“上皇(玄宗)正在望仙楼,太真(杨贵妃)同凭阑干立”(唐·元稹《连昌宫词》)的昔日的情景,人们自然会伤神黯然了!由于诗人用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吴融的诗也好,崔橹的诗也好,都让读者对繁盛之宫和凄冷之宫有了强烈的印象和感受。
3.作品感情基调不同
吴融的诗以讽刺为其写作主旨。统治者一味沉湎于宫中之乐,只顾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不但对民生疾苦不闻不问,连国家命运也不考虑,甚至胡里胡涂地,就把一个好端端的朝政送掉了,安禄山们怎么会有这样一支队伍,怎么会打进来了,朝廷当政者是一无所知。诗人站在一个思考者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思索,对统治者进行了鲜明的讥讽。崔橹的诗流露的是一种感伤的情调,诗人对唐帝国的兴盛繁荣十分缅怀,对现在的一片凋零衰败充满哀叹:望着眼前的宫殿,诗人久久地伫立,他试图想重现一下昔日繁荣:繁忙的磴道,悦耳的鸣鸾,然而这一切无从得到。白天不见,夜里或许有?可当夜色降临,惟见月色清辉,不见玉人倩影。在另一首同题诗中,崔橹写道:“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月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空山空殿,闭门锁户,落日悄然,秋水无声,红叶纷飞,雨线飘散„„这种落寞,怎不触人愁肠?
唐明皇、杨贵妃这两个历史人物,一直是历代文人议论的对象,则是他们奢侈生活的重要见证,成为诗人们关注的焦点。唐代李涉的《题温泉》,写出了盛时之象,“能使时平四十春,开元圣主得贤臣。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唐玄宗时太平盛世四十年,曾经兴旺一时,姚崇、宋璟、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都经常跟皇帝出巡,多么热闹。唐代李约则在《过华清宫》中流露出几许感叹:“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这情状,使人顿感黯然!作为历史上的一页,华清宫的出现与后来的萧条,都给人许多的感慨,这些感慨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这段历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当然,既是以诗咏史,就要讲究诗歌的艺术性。不同诗人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以其独特的手法发叹,但这些诗作都会映出诗人们一些共同的艺术运思。吴融和崔橹的两首《华清宫》,也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都善于描绘画面来寄寓题旨。高尔基曾经说过:“应当描绘,应当用形象来影响读者的想象力,而不要作记录。叙述不是描绘。思想和印象必须化为形象。”①应该说,吴诗和崔诗都对历史有些观点和看法,诗人不是直接地评价历史,而是十分注重形象的刻画、画面的描绘。吴融《华清宫》写豪奢生活,将宫内宫外情景作了描绘,构成对比,作者的思想和倾向就流露出来了;而崔橹的《华清宫》通过白天、黑夜两幅华清宫情景的画面,就让读者觉到了诗人的感伤。这种“诗味”,令人久久品啜,令人铭记难忘。
二是都十分讲究诗歌的含蓄。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有句名言:“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②两首诗,不发议论,但读者能揣摩其情;情在词外,给人无穷的回味余地,创造了诗歌的“隐秀”之境。读他们的诗,掩卷而沉思,吟完而味永,这正是其作品高妙卓绝之处,真可谓诗意盎然,不同凡响。
三
岑参《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阅读答案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① 【唐】岑参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注】①盘石:地名,在黄河南岸。永乐:地名,在黄河北岸。闺中:指岑参之妻。齐梁体:一种诗体。②罗袜:借指妻子。④索居:独居。
(1)诗歌颈联是什么意思?(4分)
答案:(1)诗人见皎皎初月,想起妻子新描画的秀眉,(2分)望云团朵朵,想起妻子刚梳理的柔美秀发(2分)。
补充细则:写到两者的关联2分,写到想到妻子之意的2分.答题示例
1、诗人的妻子如月的眉毛已画好了,如 云朵的鬓发刚梳好了。(0分)
答题示例
2、钩月弯弯似已画好的新眉,暗云团团 似刚梳好的新鬓,写了诗人对妻子的浓浓之情。(3分)
(2)诗歌尾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与首联有何关联?(4分)
答案要点: ①妻子独守空房,思念丈夫。(2分)②与首联的一水相隔、寂寞孤独相呼应。(2分)第一问评分细则:对象(诗人形象)错了第一 问不给分。第二问评分细则:首尾呼应1分,呼应什么内容 1分。
第二篇:诗歌练习185文档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① 词的上阕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
② 本词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①写出了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的凄清的秋景。
②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词人羁旅孤栖的孤寂凄苦之情。
三 曹溶《踏莎行·答客问云中》阅读答案及赏析
踏莎行·答客问云中 曹溶
堠雪翻鸦,城冰浴马,捣衣声里重门闭。琵琶忽送短墙西,当时不是无情地。帐底烧春,楼头热浴,百钱便博征夫醉。寒原望断少花枝,临风也省看花泪。
注:①云中:指云中府,治所在今大同市。②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③烧春:酒名。(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堠雪翻鸦,城冰浴马”两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2)“寒原望断少花枝”与“临风也省看花泪”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
(1)表达了作者身处苦寒荒凉的边塞愁闷悲伤之情。“堠雪翻鸦,城冰浴马”两句描写了边塞的苦寒之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抒发作者的愁闷悲伤之情作了铺垫。(4分)(2)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按常情,看到花会感到高兴,只有在极其悲伤之时,才会见花流泪,所以这两句极言作者心中无限的悲伤之情。(4分,如有其他答案,如“情景交融”等,也可酌情给分)简析:首句言雪之大,白雪与乌鸦形成黑白对比,渲染了凄凉气氛;第二句写天之寒。开篇两句写出了边塞的苦寒荒凉。然后用捣衣声和琵琶声来表达边塞征人的离愁别绪。“帐底烧春,楼头热浴”,既是用来御寒的,也是用来消愁的。一醉愁去,但酒醒愁又会重上心头。最后两句说因为少花枝,也就省去了看花引起的流泪,以异于常情的写法抒发了作者心中无限的悲伤。赏析:
云中,指云中府。宋宣和四年(1122年)改辽大同预置。治所在今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是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其后金人失约,地遂入金,仍改名大同。清沿其旧。这里原是古战场。
“堠”,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词起二句极写边塞苦寒荒凉。分开说首句言雪之大,次句言天之寒。屈大均“夜宿雁门关”的《长亭怨》有云:“积雪封城,冻云迷路”与此相仿佛。古代远戍军人,多由家人寄送寒衣。而裁衣必先捣帛,故自六朝以来捣衣诗成为闺思的内容之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其希望则是“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其三)。在边塞荒凉的云中,竟是“捣衣声里重门闭”。重门虽闭,捣衣声可闻,边防重镇,于此亦可见。“琵琶”本作“批把”。拨弦乐器。《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王昌龄诗云:“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其二)。“胡琴琵琶羌笛”,均传自西北少数民族,富有边地风味。这“琵琶”即使“换新声”,它给予戍边战士的感受,也总还是“别情”,难免不令人伤感。词意近诗,却又翻出新意:如今琵琶声又传来,自然悲从中来,但在“当时”(指过去的时日),人们并不会觉得云中是令人生悲的“无情地”!清朝初年,对晋陕一带地方的统治还相当薄弱,比曹溶小十七岁的屈大均在上引词里就说:“就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希望雁门关及其以北临近边塞的大同(云中)不能作为清王朝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内地(并州)的门户。而在清王朝大同兵备任上的曹溶,却只能发出声息十分微弱的今昔之感了。
过片承上,一脉相传,仍写边塞荒寒,只不过透出一些牢骚。“烧春”,酒名。唐人多以春名酒。唐朝李肇《国史补下》:“酒则有郢州之富春,„„剑南之烧春。”天寒地冻,郁郁无聊,便只有借酒销愁,“百钱便博征夫醉”,这似乎是此时此境下唯一的安慰。“征夫”,这里指从役之人,包括作者磪。《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笺:“征夫,从役者也。”一结,词人抑制不住自己的伤感,又偏反面立意:说因“少花枝”,也就因不看而省了许多眼泪。按常情说“看花”,会令人喜悦。只有在极度悲伤时,才“感进花溅泪”“泪眼问花”。词人这异于常情,正表现出他的无限悲恸。词较真实地反映出客观环境,倾吐出蓄藏于内心的情愫。在当时,除甘心降清冀求飞黄腾达者外,像曹溶这样曾任前朝谏官而且有政绩的遗民,一旦身处逆境,原本不平静的心潮,就更没底生寒了。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回答本题时一要答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寂”“孤”“ 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因为“一切景语即情语”,如“云深无雁影”;四要看注解,如“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五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解析】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解析】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诗歌赏析】《题郑防画夹》共有五首,是作者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诗,这是第一首。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这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得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晬语》)他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
第三篇:诗歌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白 雁
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①,独传霜翰②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 ①羽仪: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②霜翰: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
(1)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2)颔联的“迷”“点”两字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请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凉的行军图:西风尽扫、旌旗猎猎、白雁南飞。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2)“迷”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摇曳不定及其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和水中的月亮交融幻化的动态美景;“点”字巧妙地展示出皎洁的月亮在被风吹皱了的江面上留下无数跳跃闪动的光点,扑朔迷离,令人心醉。这两个字刻画了记忆中的家乡美景,与下联的荒凉之景作对比,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 ①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别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②辛
夷:木兰树的花。
(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写这样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2)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答:
解析:(1)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打下铺垫。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但又是在为后二句的出场作陪衬。正是在暮春时节,鸟语已稀、花香将尽的时候,才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及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两种手法来突出幽竹的使人怜爱。(2)“幽竹”“清阴”与“待我”都写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欣喜。拟人则是诗人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不改清阴”是说幽竹具备始终如一忠于朋友与主人的品性。“待我归”是说幽竹保持着一竿绿阴等待我归来的亲情,“不改”与“待我”四字让人顿感一股真气扑面而来。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答案:(1)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黄鸟的鸣唱已稀,辛夷杏花已谢。说春色固然美好,但毕竟短暂易改,以此来反衬不改清阴、待“我”始终如一的窗下幽竹。
(2)诗中的“幽竹”不慕浮华,不改气节。朴实而庄重,执著而超拔;深情待“我”,令“我”怜爱,它实际上是诗人厌弃浮华、崇尚气节的心志的写照。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答: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答:
解析:(1)“西风吹老洞庭波”,诗一开头,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画面,飒飒的秋风,强劲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诗中的“老”字,更是极耐人寻味,“老”了的是秋风,“老”了的还是洞庭湖水?“一夜湘君白发多”,紧接着诗人将虚幻的神话,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了起来。
(2)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是说这首诗具有李白的风格特征,从诗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中的“湘君”“清梦”“星河”可以体现出来。
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景,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2)风格特征:想象奇特,缥缈奇幻,具有浪漫色彩。①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②意象奇特。将神话传说、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缥缈奇幻的画面。如“湘君”“清梦”“星河”。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②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③。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 ①牛渚: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②西江:今长江自南京到江西一段。③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他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加赞赏,并邀其登舟长谈至天明,袁宏从此声名大振。
(1)颔联中“空忆谢将军”一句用典,简要分析其用意。答:
(2)尾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想象中的情景,请简要赏析。答: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命题者已指明所用手法是用典,考生回答时,只需认真阅读典故内容,并结合课本介绍的李白的生平,就可以得出李白运用此典故的用意,从而得出答案。关键是要结合李白的生平来分析。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诗句写了什么内容;二是怎样写的,三是这样写有何作用。答案:(1)以古人自况,袁宏能得到谢将军的赏识,而“我”虽然也有袁的文才却不能得到像谢将军那样的人的信赖,寓含着世无知音、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2)尾联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牛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的情怀。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自己怎样的心情。
答:
答案:(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午 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
解析:诗歌描写了午梦初醒的一瞬间的情景。首句概写,季节是在交代地点时暗示出的,“花”就是春天的具体形象。“簟欲流”暗含着“簟纹如水”的比喻,说它光滑透明,如同清澈的水,仿佛就要流动。比得很准却又出之以动态的描写,形象生动鲜明。
三、四两句在艺术表现上很值得注意。其一,突出了“鸟唤梦”“山供愁”的两种景物。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鸟和山都人性化,恰好传达出了诗人缠绵不绝的内心感触。其二,对仗工整,鸟唤而梦醒,梦醒而见山,见山而人愁。
答案:(1)①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②感觉到时间流逝得很快,表明诗人睡得很香很甜。(2)①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鸟和山都人性化,表达了作者的忧愁。②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以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水山的有情。③“悠扬”“宛转”,前者是双声,后者是叠韵,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缠绵不绝的情愫。④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语意连贯:诗人因鸟唤而梦醒,梦醒而见山,见山而人愁,展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
7.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牧 牛 图① 田 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 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答: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答:
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比如“干戈”“扰扰”“何日”等词语。(2)解答此题,第一步,要找出本诗中的主要意象,如长笛等;第二步,要展开联 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第三步,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或效果)特点;第四步,描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
答案:(1)“似水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向往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答:
(2)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答:
解析:(1)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绵深情。
(2)“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的句子一是“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写出了常年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二是“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将”是带领的意思。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这里的“旗鼓”指代军队。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1)以月写人,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而闺中人却沉醉在对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成“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而这征人也正在思念着闺中之妇”)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的相思之苦。
(2)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答: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解析:(1)作答“满”字的表达效果时,应突出“满”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
(2)“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一句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写景中暗含着诗人的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答案:(1)“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
(2)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秋 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注] ①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②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郡王。(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①对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突出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②双关。一个“冷”字,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2)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体现了诗 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11.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1)诗歌在写景时使用“渺渺”和“茸茸”,请分析它们的作用。答: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答:
解析:(1)解答此题,不仅要分析“渺渺”和“茸茸”两词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还要写出它们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感情的作用等。最后,从“诗”本身追求音律美的特点来分析它们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限定了鉴赏的角度,即“情景关系”。那么,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景,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情”。最后再说诗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等。
答案:(1)“渺渺”写出了春江水面的辽阔,“茸茸”写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宽阔,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忧愁之感。另外,这两个叠音词使整首诗音韵和谐,增强了表达效果。
(2)本诗采用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篇无一字直接明写作者的心境,但通过春江、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渲染的苍茫迷离的氛围,无不渲染或反衬出作者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柳条、藤蔓、黄莺,表现惜别之情。)(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眼泪
第四篇:诗歌l练习
过陈琳墓(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②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②,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①太乙:终南山主峰。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此指长安。②分野:古代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此句说中峰成为分隔不同州郡的分界。
[评]“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
1、填空:沈德潜评价王维这首诗“手笔不在杜陵下”,“杜陵”指唐代诗人。
2、沈德潜评价此诗“四十字中,无所不包”,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终南山之美的?(4分)
3、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沈德潜却认为“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综观全诗,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有何妙处?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80字。(10分)
①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4分)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说,远远看过去,瀑布就象是由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垂挂在高高的石壁上。
B.作者靠近瀑布时,飞沫就飘落到身上,让人感到有凉气袭来,觉得衣服太单薄了。
C.作者写瀑布,由远观转而写近景,声音与色彩兼备,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D.全曲想象奇特,虽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特韵致却通过词句表现了出来。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4分)
13.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
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
杂诗六首(之一)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台上看到的景色:秋风阵阵,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北林。其中“北林”出自《诗经》,常用来指忧伤之地。
B.三至六句写诗人与所念之人相隔万里且被江湖阻隔,纵有方舟也难以渡达,这份沉重的悲苦叫人实难承受。其中“之子”指诗人自己。
C.七至十句写诗人极目远眺之际,看到孤雁从庭前飞过,听到孤雁悲鸣,想托它作信使,捎信给自己思念的远方之人。
D.结尾两句写孤雁飞远了,诗人“鸿雁传书”的美好愿望落空,那翩翩飞去的雁影,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失望与忧伤。
2、这首诗起笔两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5分)....
橘诗【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写严寒天气,寒风自西北陇首呼啸而来,朔雪直达岭南炎州,肆虐逞威。
B.三四句写风雪过处,树木几乎无一幸免的景象:江南桂树摧折,漠北楸树凋零。
C.最后两句写中州橘树从来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但岁暮来临时也会忧心忡忡。
D.这首诗咏橘言志,在生动的描写之后,以议论抒情作结,主旨突出,意蕴丰富。
②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
题 画李唐
②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①李唐,宋代画家,精于山水画。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①
《题画》一诗中“看之容易作之难”一句很富哲理,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200字)(10分)
第五篇:2011高考诗歌练习
2011高考诗歌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 日 秦 国 怀 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答出怀古伤今之情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诗题中的“怀古”二字以及诗的内容(可借助“注②”对“消魂”的解说理解),判断这首诗表现了怀古伤今的哀情并不难。对此作“简要分析”,则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准确把握诗中意象„如“荒郊”“春草尽”“古碑”“苍山晚”“残阳(昏)”等‟包蕴的情感;二是体会诗作由秦地(注意“注③”提示)今景(据“注①”知是晚唐景象)而引发的对历史上强秦的怀想;三是准确分析出隐含在“怀古”之中的“伤今”之情。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抒情方法的鉴赏。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亦即景与情的关系。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 河 令 周邦彦①
②③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答: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显然是天光昏暗;下阕首句写“更深 寂静”显然是夜已深沉。综合起来看,词人是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来写的。
【试题解析】题干明确指示从上、下阕的首句的解读中理出线索,这实际上降低了试题难度,只要考生能抓住“向暝”“更深”,线索就不难把握。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却酒醒仍无眠,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试题解析】解读全词,通过词作描绘的情景,特别是抓住词中关键信息(如“无雁影”)以及能映射作者心情的物象(如“寒声”“孤灯”)等,分析出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并非难事。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
答:这两句从声与色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试题解析】重在考查诗歌中写景的手法、特点、效果和作用,注意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首先要把握住诗句中的“天色”“雨声”,明确视觉和听觉感受,同时必须对所写景色作具体描述。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答: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试题解析】重在考查诗歌中托物言志的手法,既要明确所写物的特点,又要明确对作者抒发情感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 恋 花·出 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题干要求指出“开篇”的“特点”,既然是“特点”,那就是与一般词作不同之处或特别突出之处。这首词以议论开篇,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国家边界是没有定数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这首词一反词作的常例,而以议论开篇,可谓“特色”;一反将主旨隐于词中,而在篇首点明,可谓又一特色。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答: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试题解析】鉴赏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首先要弄清此句是词人的自我叩问,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其次紧扣“以景作答”的特点来简析表现手法,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化抽象为形象,二是将情感委婉表达出来。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答: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试题解析】这首诗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有羁旅行役之苦(“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有人生不得志的失意、困顿与艰辛(“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敝裘犹带帝京尘”),有孤独之苦与思乡之愁(“孤枕不胜乡国梦”),还有知己难寻的精神的孤独与痛苦(“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等。第(1)题,“客愁”是本诗的“诗眼”,要准确理解其含义,一定要联系文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旅途的奔忙,如“几问津”“忙于我”;内心的孤独,如“孤枕”;漂泊与离别,如“交游落落俱星散”;思念家乡,如“乡国梦”;人生不得志的哀苦,如“敝裘犹带帝京尘”;等等。
第(2)题,要求指出“沙鸥”这一意象的作用,即挖掘“沙鸥”这一意象之中蕴涵的“意”。因为“交游落落俱星散”,所以诗人“吟对沙鸥一怆神”。“怆神”是悲怆、痛苦,这悲怆痛苦是因为孤独、寂寞、漂泊而生。诗人融情于景,“沙鸥”衬托出了作者的孤单和漂泊之苦。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 日 忆 李 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试题解析】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试题解析】“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述,未作任何修饰描绘。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这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
【试题解析】全诗以赞美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衔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 天 经、智 老,因 访 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答: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试题解析】诗人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清贫,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又何不然?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生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略去,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第(1)小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要求,是概括诗人而不是诗中其他人物(如诗人的两个朋友)的形象特点;其次要善于抓住诗中表现诗人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认真仔细的分析。“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一联写出诗人吟诗作赋,看杏花春雨的闲适高雅的生活,表现出诗人的情趣高雅;“忽忆轻舟寻二子”一句则写诗人因春来溪水上涨而想起友人,并驾舟访友,可见其重视朋友,珍惜友情;而最后一句诗中“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见出诗人是文人雅士,仿佛看见其风流飘逸的形象。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答: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
【试题解析】此问题提得比较概括,容易产生无从下手之感。首先要明确,对诗句进行鉴赏,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其思想情感,二是其表达技巧。如果题干提出了具体要求,则严格照题干要求进行鉴赏;如果题干未提出具体要求,则可二者兼有,都进行鉴赏;也可二者选其一,集中对一个方面进行鉴赏。要恰当使用鉴赏术语,如“融情于景”“自然清新”等。
八、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濛濛细雨或绵绵细雨,《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第(1)小题要求概括《登城》一诗所写的江南雨景的特点,这首诗首句中的“半有无”(若有似无)应可作为答案,考虑到试题已明示另一首诗所写的江南雨景的特点是“疾风骤雨”,所以本题答案表述为“濛濛细雨”或“绵绵细雨”更合适。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答: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第(2)小题必须分别指出第三句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其实两首诗第三句都有承接上文、衔接下文的作用,考生必须紧扣原诗说明这句诗和上文、下文具体是什么关系。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臵,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第(3)小题要求结合诗句进行赏析,“结合诗句”,指可摘录能够表现“优美”和“壮美”的原诗句,或找出意象或结合诗意,然后具体分析刘诗如何优美,苏诗如何壮美。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能力。分三小题,试题指向很明确。第一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榜眼刘敞,原诗题为《微雨登城》,命题者以此设题,所以,改题为《登城》。此诗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无点亦无声”的秋雨仿佛透明的雨丝这一特征。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次句写“登城”,“重楼闲上”的这个“闲”字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第三句,诗人用“浅深山色高低树”概括景物特点: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作者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苏轼的《望湖楼晚景》中首句写“横风吹雨”极写风狂雨骤,满楼风雨,十分壮观,这是近景;雨过潮平,江海暂时平静了,再看远处天空,仍然电闪雷鸣,金蛇狂舞,这是远景。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 玡 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试题解析】本题选择了与安徽境内的琅玡山有关的古诗,体现出了地域特色。对于本题而言,一些考生一看到注释中说“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就简单地判断该诗表达的是郁闷伤感的情怀。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认真解读诗歌,二是没有利用初中教材中的《醉翁亭记》中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对于第一问,诗歌描绘的画面,可以通过对四句诗的理解分析加以概括,难度不大。第二问,探讨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一定的难度。该诗不同于一般的贬谪诗,所表达的情感类同于《醉翁亭记》,曾自号“醉翁”的欧阳修并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人,郁郁寡欢,而是寄情于山水,悠然自乐。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试题解析】题干已经明示“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考生答题时,就要分别指出三、四句中的实写、虚写内容,并简要回答出虚实结合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①(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运用拟人(1分)、对比(1分)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1分),哀景衬哀情(1分)。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4分)
答:《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出处2分;思想感情2分,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只答“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给1分。)
【试题解析】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清明的两种景象。一方面正值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而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垅”,不由抒发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一“笑”一“愁”,是作者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手法。《孟子》中的齐人,不仅“乞祭余”,还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介之推甘愿被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表现了不屈的气节风骨。诗歌运用典故以简代繁,含蓄蕴藉。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献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坚操守、有气节之士。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 至 湖① 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②(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答: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答: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试题解析】。从诗篇来看,五联诗句都是写景的诗句。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1)小题要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意象,挖掘出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全诗所描写的是诗人清早来到西湖所看到的幽静景象,如“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一句,并由此触发对自由的向往和内心的惆怅,如“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第(2)小题要求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主要是指出诗篇运用了某种手法,并结合 诗句分析这种手法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就本诗来说,它运用对比、对偶的手法较为突出,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来分析。此外,从衬托、动静结合进行分析,指出其表达效果也是可以的。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 暮 西 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合“西园”的用意。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 雨 [宋]华 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答:“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答:“骤晴”写雨来得急、去的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答: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 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答: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臵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解析】根据试题要求首先要理解诗句所描绘的画境与真景,再说明两者的关系。诗的首句点明画是惠崇画的,“烟雨归雁”是画中代表性的景物。
二、三句,是诗人因欣赏画中的景色而产生的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湖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多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最后一句是朋友的提示: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两者的关系”就是从画面中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
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实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给2分;能作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试题解析】这道题借古人的评语来设问,可以谈不同意,也可以谈同意。回答这道题,要理解题干“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再理清答题思路,即为什么这样夸张地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里所谓的“太过” “太夸张”,是指诗人因画中的“烟雨归雁”景色而产生了联想,想到了“潇湘洞庭”的真景,就有了“欲唤扁舟归去”的想法。从现实生活来看,这可能有些夸张,但从艺术欣赏上论,正是这种夸张,才表现出惠崇画境的妙处,它把诗人吸引进画境中了。前人认为,题画诗一般不宜全写画境,也不宜全写真境。全写真境,就成了山水景物诗;全写画境,一一描绘画中景物,失去了诗歌的联想与想象,就容易写得呆滞而无生气。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 秬 秸①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①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试题解析】(“歌一声”是卖饼儿顶风冒雪的辛酸叫卖声,选项的解说与诗歌的沉重基调不符。)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答: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涵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教育方法)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联系实际谈感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