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场管理(一个伐木工人的故事)
一个伐木工人的故事
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
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共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满意极了,夸他干得不错。工人听了很兴奋,决定工作要更加卖力,以感谢老板对他的赏识。
第二天,工人拼命工作,他的腿站久了又酸又疼,胳膊更是累得抬不起来了,可是这样拼命,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还要累,用的力还要大,可第二天却只砍倒了16棵树。
工人想也许我还不够卖力,如果我的成绩一直下降,老板一定会以为我在偷懒,所以我要更加卖力才行。第三天,工人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得再也动不了为止。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
工人是个很诚实的人,他觉得太惭愧了,拿着老板给的高薪,工作却越来越差劲。他主动去向老板道歉,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检讨说,我真是太没用了,越卖力干得越少。
老板问他:“你多久磨一次斧子?”工人一听愣住了,他说:“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啊?”
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花上大量的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解决。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不做事,也不是只做事,而是要注意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启示:
一、管理活动哪些工作具有“磨刀”性质
上述伐木工人,工作可谓兢兢业业,他不辞辛劳、埋头苦干,甚至加班加点,却仍然做不好工作,原因就在于“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工作之所以累,是因为不会讲方法。
我们在管理活动中,有些工作是不是和上述伐木工人一样?“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赶生产上了,哪有时间——!”认真想一下,管理活动中有很多工作就属于“磨斧子”的性质。
1、计划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对于生活、对于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接手一项工作,首先脑海里要有一个概念:这事情我得合计一下。合计就是计划。执行力与计划性并不矛盾,计划本身就是执行的一部分。领导看重的是结果,所以强调执行;管
理者强调的是做事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要计划。计划不周,不仅会造成做不好,更会做错。
磨刀不误砍柴工。接受工作后首先要考虑你的资源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计划越周密,工作开展的就越顺利。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磨刀”项目。
2、员工培训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投入决定着价值的产出程度。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劳动者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生产力水平高低。可以说,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者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层面不仅体现在人员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不仅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更体现在企业内部使用和培养上。
先进的机器靠人去驾驭,企业的效率靠人去完成。员工的思想要统一,员工的技能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要创造,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培训。提升了劳动能力,就提升了企业绩效。
3、调查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被问题搞的晕头转向,却很少抽出点时间来调查一下问题的来源。为了赶工作,为了抢进度,该省的都省了,到头来却发现,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问题、安排事情,要掌握一定的信息量,根据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判断,解决问题、化解风险,本身就是一种“磨刀”,一种锻炼。
4、检查
工作任务安排下去了,并不代表已经得到执行。执行过程中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快。加强检查,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及时修正,保证工作按照预定计划去完成。检查工作,可以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磨刀”行为。
5、班前会
交代任务、安排工作需要一种形式。社会化大生产已经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团队活动构成了现代企业工作的核心。团队活动的显著特征就是组织纪律性和行动一致性,要求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所以召开班前会是必要的,是一种临阵前的磨刀行为。
6、设备保养
先进生产工具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正确使用和维护先进工具,不仅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自己的劳动。最大程度的发挥先进设备的效能,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养好设备,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可以减少和避免设备
损坏之后再进行修复的重复劳动,有利于提升劳动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设备保养也是“磨刀”的一种形式。
7、原材料准备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生产加工开始以前,首先要保证物料充分、有序、检验到位,便于生产的便捷和高效。原材料准备越充分,生产保障越有力。
实际生产中不乏这样的事情:生产开工了,却发现某种关键配件没有到位,只好停工派人去采购;或者人员与机械、原材料不匹配,造成人员闲置和浪费。这些,都是原材料准备不充分或计划不到位造成的。
8、工艺
一个产品有一个产品的工艺。遵守工艺、按章操作,是必须遵循的基本生产常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常常有管理人员对工艺缺乏应有的重视,有的根据个人的经验安排生产。有的未对工艺进行贯彻、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产,这些行为都容易造成很大的工艺浪费。
重生产没有错。但不遵守工艺的瞎指挥、盲目生产,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9、试验打样
样品生产,是大批量生产的重要前奏。现代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成本的压力和创新的压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创新通常要付出成本,但不创新就不会发展,因此每次创新都要做小样,根据样品生产情况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试验打样,是大批量生产的“磨刀”工序。如果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直接进行大批量生产,就会担负很大的成本风险和管理风险,任何成熟的管理者都会竭力避免这种操作方式。
10、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像检查一样,是生产过程中的监控行为。专业的检验更专注于内在质量的跟踪检查,更容易从内部发现问题和修正错误。从表面上看,过程检验是质检人员的事情,其实生产者也要进行阶段性检验,更有利于改进生产。
二、现场管理的一般方法
工作现场,是一切物资材料、劳动投入、产品产出的策源地。现场管理,主要围绕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来进行。
1、人,是现场管理第一要素。知兵才会用兵。现场管理,首先看看员工数量及组成,然后根据生产要求分配任务。有些是常规性的任务,有些是临时性的任务,有些是持续性的工作,有些是需要调整的工作,这些都需要通盘考虑。
2、机械设备及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的可动性,工具的性能,维护保养的状况,决定着人机配合的程度。提高现场效率,设备的效能很关键。同时,设备和工具又与劳动安全密切相关,因此设备管理很重要。
3、原材料及辅料。物料准备充分与否,摆放是否有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关系到生产加工能否顺利进行。因材料不足影响生产,常常会波及到员工收入,影响到员工积极性。
4、工艺规程及制度措施。大工业生产依靠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工艺和制度操作。工艺规程和制度相当于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法律条文,现场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方能保障生产的效率和威严。
5、生产作业的内外部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有的产品对环境温湿度、环境卫生要求很严格;有的企业对人文社会环境很敏感;很多员工对后勤服务、制度文化很在意,这些环境因素都需要企业加大力气研究、解决。
6、监测和检测。进入生产厂区,监测和检测就开始了。从原材料到人员情况,从制度工艺到工作环境,从设备工具到生产安全,都要进行全过程的监测和检测。监测和检测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
分析现场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小组讨论法,有关联树法,有鱼骨图法,有头脑风暴法,有开诸葛亮会法等等。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根据现场管理六要素划分关联树或鱼骨图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其他方法更为明了和直观。
第二篇:每周分享一个管理小故事
企业管理小故事
(2014年10月第3周)-33期
有位教授向学生出了这么一道考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捏着两只手指作持钉状。然后右手做捶打状。售货员以为他要买锤子,便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自己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意思是想买钉子),售货员终于醒悟过来,递上钉子,聋哑人高高兴兴地买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他想买剪刀……教授说到这里,停顿一下,提出下面这个问题:大家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如何最简单的方法买到剪刀? 听过教授刚才的叙述,有个学生立即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头模仿剪刀剪东西就可以了。”对于这应学生的回答,全班都表示同意。
这时,只听教授微笑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因为盲人并非聋哑人,自己能说话。而如果用手指模仿剪刀剪东西,自己反倒看不见。因此,请大家记住,一个人一旦陷入思维的误区,钻进牛角尖,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管理启示:人有时在想问题的时候,总是按照经验或既定的方式考虑,缺乏变换,不能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就叫思维定式。在多数团队中,团队成员被迫接受团队既定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个人和团队的配合度,不能有效解决某些问题。
做事之前,都应该好好地思考一番,别让自己既定的习惯束缚了自己。其实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别用你的习惯认知去解决问题,试着用变通的眼光去把握一切,这样做会使你发现很多隐藏的机会。
第三篇:分享一个故事
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到一个村子中发现墓碑上写的都是0岁,1岁,2岁,3岁,最长不过5岁,非常不解,请教村中智慧长者,才明白,这个村子的墓碑年龄不是记载一个人到底寿命活到多长,而是看他一生当中的闪光时刻加起来到底有多长,如果是1到2年,这人应该活的心满意足了,如果是3年,这个人活的有多么快乐呀,如果是4年,那就意味着幸福一直陪伴着这个人,这个人的生活多么美好,如果是5年,那么这个人太幸运了,人生还有什么所求呢? 什么是“闪光时刻”?就是一个人真正感到快乐,幸福的时光,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光!一个螺丝钉在你的手中被标准无误的拧好这也是闪光时刻,哪怕是孩子的一个拥抱让你会心的一笑都是你的闪光时刻。老人总结:一个人的真正寿命,不在于到底活了多少年,而在于闪光时刻加在一起有多场。人生的真正生命,永远只是那些闪光时刻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生命最基本的意义就是存在!)
一、珍惜生命:谈到这个话题大家可能都不解,我们每天都为自己的理想奔波着,那么你每天都看清自己的安全了吗,你确信每天都很安全吗?首先是生命存在不安全的因素随时都伴随着我们。比如外国人在评价中国人,就说中国人的自控力是很低的,就在违反交通规则上足以看到,所以大家静心想想我们真的很珍惜我们的生命吗?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比如说很多人很慢,是因为他没有想快,比如很多人很毛躁,是因为他没有想慢)所以想法是我们命运的最初的改变
1、安全靠意识,靠行为,靠习惯的养成
我们周围都会有很多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瞬间消失,而我们提起谁能说不痛,有多少家庭因此而离散,据不完统计每年全国意外事故死亡人数超过一场战争死亡人数,说明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着没有销烟的战争。有一个海恩法则里说过“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那么我们现在看一下,想一下我们的生命每天有多少不安全的因素在伴随着我们。我们每天都在想到珍惜生命这个词吗?多少事情来的时候我们从此人生没有机会!不要自信,侥幸。让我们规范做事吧。想想你一天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按照标准操的吗,安全是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生命,那么的脆弱,我们应该用规范的行动和智慧为她铸一把保护伞。
存在就是生命最基本的意义!
2、承担责任(生命的意义在于爱,珍惜生命就是在珍惜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我们能给家庭和孩子带来什么:带一份小心、携一团温馨回家每次当我们走出家门,父母总会交代 “路上小心!”在父母的眼里,我们的平安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而在我们的心中,父母、孩子和家人的平安也支撑了整个世界。包括我们在路上的每一步都在脆弱的生命威协着。我们在做和要做的事是否能真正给我们的家人带来幸福了呢,如果我们有爱心,我们是否又有与之匹配的爱力和行为呢?我们能给事业带来什么?安全是一生的事业!
在发生的事故灾难里,处处传来生命碎裂撕吼的声音,触目惊心的画面,为我们吹响了安全的警笛。“我今生今世再也不用穿鞋子和袜子,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我走路的鞋子是一个篮球,我天天在想谁可以给我和别人一样的两条腿呢?”。因为突出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去了她的双腿,把她童年的梦想撵碎了。为了生活,她的下半身被埋在一个破篮球里,手扶把手,依靠两臂来支撑半个身子一点一点地移动。没有预兆的灾难总是在自己和别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降临到不幸人的身上。这些不幸的遭遇向我们提醒着安全的重要性。
二、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心态变能决定你生命的意义(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积极创造人生,消极消耗人生
心态的消极与积极,是可把握的。(人的大脑有一半的积极和一半的消极)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工作很累,为什么会有职业倦怠,就是因为我们成为一个机械化的人,只有当你有命令时,才会马不停蹄地工作,从而产生烦躁,如若能够找欢乐,负面的心绪也随之消失。
(1)积极的心态 自我调节的意识(一个人不要在心绪坏时作出重要的选择。此时作出的选择往往是悲观消极的。而在心绪好所作的选择却与之相反。即“心态决定命运”,所以就必需在心绪好时作出选择,才能凌云驾雾。然而,生活中有许多人是看不到希望的。但是,只要具备毅力、恒心和信念,就完全有可能驾驭消极心态。”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去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由心生。说的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命运是把握在手中的,就看你怎样创造。心态是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它是一叶轻舟,承载希望到达彼岸,并“拾”起快乐。积极心态给家庭带来快乐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我们每天面对工作都是消极的,每天的语言都是抱怨的,对孩子的未来和人生的影响你可想而知,我们的成长不是自己的成长,而是孩子的成长,孩子一生的第一次都
是父母指引的,第一次遇到困难我们给予什么样的指引,第一次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第一次遇到失恋等都是我们父母带给孩子的,而且是带给孩子一生的。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2)学习的心态(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生存的好。专业能力有多强尊严就有多高。)有技术,就会自信,心态就会好学习专业技能,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执行与规划的能力等,要与成功的人为伴,如果没有成功的人就要与书为伴!心中的顽石故事
(3)感恩和宽容的心态(任何一件事让我们都能找到值得感谢的地方,我们感谢伤害过我们的人,感谢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感谢那些给你脸子的人,就是因为这个才能让自己有一个人生。不要抱怨,包容,允别人犯错误,凡事多思,多想自己(借口是没理找理强辞夺理,当现问题时一切要问自己我错了吗,不要去说是别人错了。我做到了没有,我尽全心全力的做了没有)(成长的人是找问题,拒绝成长的人是找借口,成功与借口永远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选择成功就不要有借口,选择借口的人他是不会成功!)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4)持之以恒的心态(成功的人只是比别人多坚持了一点)
(5)付出的心态和平衡的心态(付出和回报的关系,付出代表的是自己的人格,回报代表的是别人的人格)消极的对待工作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分酒的故事
他不方便是一辈子,而我不方便只是三个小时的故事
(6)自律的心态(没有自律,难以达到自强,没有自强难以达到自信,树立威信,在其位谋其职,就是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成功的人必定是高度严谨自律的人必定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说白了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律是成功的基础,因为自律是一种敬业的体现,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自动自发的态度(大思想家许衡有一次外出,由于天气炎热,感觉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棵梨树,结满了梨,随行的人都争相恐后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旁人劝他也去摘梨,他却说:“这不是我自己的梨,怎么能随便乱摘呢?”旁人又说:“在战乱的时候,人们四处逃窜,这棵梨恐怕早已经没有主人了。”许衡厉声道:“梨树没有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了主人吗?”那人听后惭愧得无地自容。许衡始终没有去摘梨,面对无主人的梨树无动于衷,许衡心中的“主”便是我们常说的自律。人有了自律才能牢牢的把握自己,成功地主宰自己。
二、体现自我价值(有好的心态就要有行为)衰老不是从中年开始,而是从对生活厌倦开始
年龄25岁到65岁――――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你想了,做了,成了,是每天都伴随我们的。(心想事成)
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松原泰道是日本的佛学大师,今年103岁。
65岁那年,他发表《般若心经入门》,因说法精妙,一举成名。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四方讲学,开专栏,年年推出新作,迄今著述超过130部,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个奇迹。问到松原泰道此生的成就与作为,他说:“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两段:50岁前,是打基础阶段,储存学识和认知能力,培养性格和良好的成功习惯;50岁以后,这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安藤百福——61岁时发明了速食食品:方便面 “日清食品”的创业者安藤百福发明了世界最早
最为大众所欢迎的速食食品。61岁时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速食“杯面”。“杯面”的发明被媒体称之为界
上对人类社会最伟大最有贡献的发明之一。原来是做信用合作社的。
大山康晴——63岁获围棋名人战的挑战权即使在青年时代被称之为天才的围棋手,在四五十岁后都会能力减弱,让位于后辈,这就是围棋世界的生存法则。像大山在50岁以后还位居围棋最高段的则很少见。大山康晴直至69岁去世的45年间,一直位居最高段。他在63岁时,还获得名人战的挑战权。
白川静——92岁时出版个人作品集白川曾说过:“学者80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白川从73岁80
岁编著出版了《字统》《字训》《字通》三部辞书。92岁时《白川静作品集》才开始发行。
黑泽明——70岁在戛纳电影节中获大奖 “世界的黑泽”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度消沉,在61岁曾自杀遂,很 难想像他能东山再起。但黑泽完全复出时已经70岁了,并在第二年拍摄出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大奖的《影
子武士》。这之后直至83岁间又拍摄出多部作品。
田中久重——75岁创建田中制作所(后来的东芝公司就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影
响力 的100位艺术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莱妮丽劳斯塔尔。75岁赴东京,在银座创立了田中制作所(东
芝的前身)。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后半生瑰丽的传奇经历告诉人们:成功没有时间表。只要时刻保持
自信和奋斗的雄心,生命的硕果就会永远如影相随。
衰老不是从中年开始,而是从对生活厌倦开始
世上3%的人有强烈的成功动机,而在同行中会有一个二八定律,就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是成功的,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失败的,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者的比例大概占3%,一般人占了97%。到底为什么有人会成功、成为这3%的人而在同行中会有一个二八定律,就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是成功的,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失败的
生命的意义在,无怨无悔的人生,你做了,你努力了,拼搏了,我奋斗了,你体现了,无悔了。这就是生命的真实意义!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奔波,同时也可能随时面临着危险和灾难。,你看清安全了吗?你努力了吗,你做了吗,你奋斗了吗?为了我们理想,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我们家庭,为了我们的父母,亲爱的朋友们,请别忘了每天问一下自己:今天你安全吗?因为生存就是生命的最基本来源!同时,真诚的谢谢你们,各位尊敬的领导与职工和朋友,给我信任,给我机会,希望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共同在人生的路上有了新的跨越的步伐.更希望能带给我们企业前进带来一大步!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我不知道大家每个人最想要什么所以,祝大家心想事成!
第四篇:分享一个故事
分享一个故事:一位做电视企画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
因与家人同住,所以他妈妈常会担心,常念他:要记得吃饭,别太晚睡,开车要小心等等,这样的唠叨每天反复好几次,他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只是有时他也会觉得不耐烦,一见到母亲就想逃,免得听她啰嗦半天。
有一次年轻人赴花莲采访证严法师,听到证严法师说一句话,他觉得很有道理。她说:「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 师父又说:「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担心她的孩子。」
年轻人听到这样的话十分兴奋,一回到家马上转述证严法师的话给他妈妈听。他说,从此以后,他母亲就很少再对他唠叨了,他看到母亲也不会再躲,反而在下班之余,会找母亲聊聊天,他觉得现在他跟母亲像朋友一般自在。
妈妈常常是一家的灵魂人物,她掌握了一个家的家庭气氛,我相信:如果没一个快乐的妈妈,就很难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然而,大多数的妈妈都过份地担忧子女:课业,工作,婚姻,健康---几乎无所不担心,你想这样的妈妈会快乐吗?用“吸引力法则”的说法,就是的「心想事成」。
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它就会如你所相信的去「实现」你相信的。
一个妈妈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他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题,那么这个相信就是一个「祝福」,而她的孩子也会因着这样的祝福而蒙福的。
相反的,如果一个母亲老是「觉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会照顾自己,一定会吃亏上当的,那么这个「担心」很可能就成了「诅咒」,以后你的孩子果然就会如你之前所担心的那样,老是出状况令你担心。
你的愿有多大,实践的力量就有多大。从今天起,我们当要当心去检查自己的每个「念头」,你对孩子:是担心多?还是祝福多呢? 真的,爱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其实对于我们所关心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情人、恩人、师长、同学、同事等,也都要给予全然的祝福,这样,不用因担心挂念而让自己睡不着,就是双赢啰!
因为,“心想事成”,我们的祝福一定会实现的,从现在起,把担心丢掉,让祝福常在,祝大家,幸福美满!
第五篇:管理故事分享——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
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
虽然我们经常喝矿泉水,但你不会在意,刚刚拧开的那瓶矿泉水,瓶盖上会有几个齿。如果我拿这个问题考你,你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问题太无厘头了。
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人物访谈,嘉宾是宗庆后。知道宗庆后的人不多,但几乎没有人没有喝过他的产品——娃哈哈。这个42岁才开始创业的杭州人,曾经做过15年的农场农民,栽过秧,晒过盐,采过茶,烧过砖,蹬着三轮车卖过冰棒„„在短短20年时间里,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将一个连他在内只有三名员工的校办企业,打造成了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
关于他的创业、关于娃哈哈团队、关于民族品牌铸造„„在问了若干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后,主持人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矿泉水,考了宗庆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瓶娃哈哈矿泉水的瓶口,有几圈螺纹?”
四圈。宗庆后想都没想,回答道。主持人数了数,果然是四圈。
第二个问题,“矿泉水的瓶身,有几道螺纹?”
八道。宗庆后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主持人数了数,只有六道啊。宗庆后笑着告诉她,上面还有两道。
两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宗庆后,主持人不甘心。她拧开矿泉水瓶,看着手中的瓶盖,沉吟了片刻,提了第三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们,这个瓶盖上有几个齿吗?”
观众都诧异地看着主持人,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很多人赶到电视录制现场,就是为了一睹传奇人物的风采,有的人还准备了很多问题,向宗庆后现场讨教呢。可是,主持人竟将宝贵的时间,拿来问这样一个无聊问题。
宗庆后微笑地看着主持人,说,“你观察得很仔细,问题很刁钻。我告诉你,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盖上,一般有18个齿。”
主持人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这个你也知道?我来数数。”主持人数了一遍,真是18个。又数了一遍,还是18个。主持人站起来,做最后的节目总结,“关于财富的神话,总是让人充满好奇。一个拥有170多亿元身家的企业家,管理着几十家公司和两万多人的团队,开发生产了几十个品种的饮料产品,每日需要决断处理的事务何其繁杂?可是,他连他的矿泉水瓶盖上有几个齿,都了如指掌。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人们恍然大悟,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果将你正在从事的事业比喻成一瓶矿泉水的话,你知道你的瓶盖上,有多少个齿吗?宗庆后知道,你也应该知道,如果你也想成功的话。
感悟:细节决定成败。事无巨细,任何事情都关注的人会找不到方向吗?任何事情都关注的人能够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该怎样从平凡走向成功,因为他对通往成功路上的细节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