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论文
关
爱
曲阜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八班邱晓旭 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体会每一件小事,你或许就会被这一件件小事所震撼、所感动!
关爱就是在别人生病的时候给予一个亲切的问候;关爱就是在别人哭泣的时候递一张纸巾;关爱就是在别人心情烦躁时给一些安慰;关爱就是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也许你在生活中一个很小的举动就会成为美好的瞬间。
我们家的对面住着一位已经65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姓刘,我们都十分亲切的叫她刘奶奶,刘奶奶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平时看她身体非常健康,虽然已经65岁了,但刘奶奶走起路来仍然健步如飞。
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张莹莹一起去玩,我们走到小区门口时听一位叔叔说刘奶奶腰疼的毛病又犯了,我和莹莹急忙向刘奶奶家跑去,刘奶奶刚一开门,我就被她痛苦的表情惊呆了,病痛就像一把利剑深深的印在她的脸上。刘奶奶看了看我们,从布满皱纹的脸上硬硬的挤出一丝微笑,“孩子们,你们怎么来了?”刘奶奶疑惑地问我们,我对奶
奶说:“听说您病了,我们来看看您。”“孩子们,谢谢你们”刘奶奶高兴地说。我心想:刘奶奶每天都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天她居然连家务活都没有做,看来她真的病得不轻!于是我和莹莹对刘奶奶说“奶奶,:让我们帮你做家务吧!”我们一个扫地一个擦桌子,不一会就把屋子打扫完了,刘奶奶直夸我们懂事呢!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用爱来编织的。
在一个寒假的早上,爸爸对我说:“你出门玩的时候,把门口的垃圾拿下去。”可是当我出门一看,垃圾袋没有了,我心中暗喜:不知道是谁拿垃圾的时候
不小心拿错了,这下我可省事了。当我走到楼下的时候,看见刘奶奶正拿着我们的垃圾袋向垃圾桶走去,我十分疑惑的问道:“刘奶奶,您为什么帮我们拿垃圾呀?”刘奶奶微笑着对我说:“我看你们把这个垃圾袋放在门口好多天了,这样很不卫生,今天我正好出去办点事,就顺路帮你们捎下来了。”听了刘奶奶的一番话,我的脸上火辣辣的,但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够明白“爱”为什么是世间最美好的字。
什么是“关爱”?“关爱”就是一柄雨夜的小伞,为漂泊他乡的人送去亲
情的萌庇;“关爱”就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指导老师:步庆玲
第二篇:论文 关爱学生
春风润雨——浅谈教学中的关爱学生
排头乡严冲中心小学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到,爱心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关爱学生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只要在教育中用爱心去感化和教育孩子,孩子的未来是美好的。
[关键词]爱心教育
关爱学生
三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我想这应该就是爱心教育吧。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但我就牢记这一点——要关爱学生。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热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尚纯洁的师爱,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有了热爱学生的思想,教师就会自觉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艰巨复杂的教育任务。爱心教育是一种享受,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更是精神世界的享受,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不断启迪。爱心教育更是老师人格魅力的不断提升,精神世界的不断升华。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爱心公益教育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看到那一个个爱心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关爱他们所牵手的每一个孩子,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以及从他们兴奋的话语中,我更加明确了关爱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一、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一)、关爱学生是沟通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关爱学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美化心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进行的保证,师生间没有各种形式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教育活动就难以持久开展下去。教师应给予
颜略
他们满腔热情的关爱,灵活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努力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种爱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教育集体的温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引导和发展学生高尚社会情感的重要基础。
(二)、关爱学生是学生自觉学习的源动力
现代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不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给予的关心、爱护、信任、期待、奖励等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在教育中,教师是肩负社会重托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在教师关爱学生的这种态度和行为中,也必然含有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期待。这种期待伴随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心爱护的实际言行,也会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期待,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真情关切,并且知道教师希望他怎样学习、怎样活动、怎样做人的时候,其内心往往产生一股很强的动力。这就是自觉学习的动力源。
(三)、关爱学生是新时期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新时期学生也表现出新的特点,最典型地表现在其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自主意识与多重压力的并存在学生内心形成冲突。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让他们的自主意识健康成长,个性和谐发展,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应加以认真解决的新课题。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要加强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多给学生以关爱,帮助他们分析、认识和对待各种压力。
(四)、关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
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地教好学生,不惜为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学生进步了,为之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为之焦虑不安,学生犯错误了,为之痛心和自责。有了这
种爱,教师才能兴趣盎然地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抓一切时机耐心的教育,才能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探索新方法、新形式、新途经。其实,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有一颗炽热的心,用这颗炽热的心去温暖学生,体谅他们的甘苦;同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去引导教育他们,促使他们一步一步上进。爱学生,精神生活才会充实,;才会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征途上,也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衣时会为找不到恰当的方法而苦恼,但只要想到孩子,就会有了力量。所以,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充满无穷的精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五)、关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热情主动引导与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才有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传授学生的意愿,把知识的乳汁输入学生的心田;把真理的阳光射入学生的心灵,影响并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趋向积极和崇尚的境界。日常工作中,可能有不少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定势,即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太关注甚至忽视了中等以下的学生。这种思想或做法显然是不妥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拥有博爱思想。我们既要关爱品学兼优的优等生,更要关爱中等生与后进生,不能有被师爱遗忘的角落。那些中等生与后进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赏识。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关爱不够,就可能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进而影响整个班级和谐地发展。
二、关爱学生中的的“三心”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心,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相待,具备“爱心”、“诚心”和“耐心”,就相当于找到了教师工作中的三个支点。
(一)、爱心
生活中要时时关心学生,在他们玩累时用毛巾帮他们擦一擦汗,脱一件衣服;帮女孩子将弄散的辫子重新扎起来;在他们口干舌燥和生病时倒上一杯水;帮助他们一起做值日,并手把手地教他们扫地。二年级的班主任特别辛苦,经常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一些不经意的小事,这些都会在孩子心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久而久之,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当你腰酸背疼时孩子们会争着为你捶背,有时他们一定会让你尝尝他们带的可口的食物,上课更加认真听讲,参加劳动更加积极,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他人,这可说是教师工作中的小投入大回报吧。
爱学生,一般来说,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容易做到的,而对那些顽皮、智力较差的学生就不那么容易做到。其实越是这样的学生越需要我们去亲近和关爱他们。他们希望老师能放下架子,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蹲下身来”与他们相处。希望老师能和他们推心置腹,诚恳相待,以父母兄长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关注他们的一切,老师的劝告已无法进入她们的大脑。一天早上,已经好几天没交回家作业的一位学生又说今天的作业忘在家里了,当时我真很生气,但理智还是迫使我冷静了下来,对她说“老师不批评第一次犯错误的孩子,却不喜欢经常说谎的孩子”。她听了我的话,最后吱吱唔唔地把实情告诉了我,原来她是怕再听到老师批评、训斥,才说成把作业放在家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地尝试着用爱去感化他,改变他,慢慢辅导她,当她取得了成绩,即使是一丁点成绩时我也会借机表扬她。慢慢地,他有了成就感。上课积极性提高了,作业也能每天按时完成了,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
(二)、诚心
一位名人说过:“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一个老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要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已的威信。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固然十分重要,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平等交往,真诚相待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当今的小学生思想活跃,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更希望老师能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
我自已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刚工作不久,我任教的班上有个男生在上课的时候总爱开小差,不但自己没听好,还影响了其他同学,因为本身就由于他平时不肯做作业,我对他的印象不太好,再加上他这样的行为,我来火了,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奚落他。结果他不但没有认错,反而顶嘴。这件事虽小,但在我心中却产生了不少的震动,这使我在今后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让我学会了冷静地处理班上的问题,善待班上每个同学。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课余时间我会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看法,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老师就象自己的朋友一样。这样,他们乐于接近老师,心中有话敢对老师说,犯了错误敢在老师面前承认。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对我加倍的回报,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尊重、理解和爱戴。
(三)、耐心
不管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班级,你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后进生,有了后
进生班主任就得设法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要知道:差异绝对的,差异来自于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的共同作用,不承认差异就是不承认事实,只有理解学生的差异,接纳学生的差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差异,才能做到从本质上爱和尊重学生。只要我们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坚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只是并不轻松。
教育学生仅有严格有要求是不够的,特别是针对后进生,我们要要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在思想上、感情上与他们共鸣,切忌简单粗暴,更不得嘲笑、讥讽、挖苦。这样他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了这份可贵的“亲近感”我们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班里有位学生,他不爱学习,对老师总是有种怀疑,不信任感,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散漫,自我中心意识特别强,对班级活动爱理不理,像跟集体脱离了关系一样。后来我了解到,他这个人个性倔强,自尊心极强,在情绪上有时表现比较冲动,自信心不是很足,比较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对成就感也比较在乎。于是,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找准机会跟他谈话,设法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第一次谈话时,我先给他讲了这一段时间我对他的印象,主要谈对他的好印象,肯定了他的优点,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同时又积极利用反面教育的作用,对他进行思想偏差的矫正,最后他慢慢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常言道:“真情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教师要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这样学生才会把教师当做知心朋友,最后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沟通。
三、关爱渗透于教育教学中
第一、不“心罚”,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心罚即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而言的。这种心罚是以各种方式侮辱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体罚即对学生身体的惩罚。比如罚站、罚跪、罚跑、拧耳朵、扇耳光、罚打自己、罚抄课文或单词一百遍等非人道性的惩罚。造成学生的肉体痛苦,给学生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第二、顾及全体。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要确保班级“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也就是对于每一位学生无论他出生如何,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思想行为有偏差、文化学习滞后的学困生,我们都要毫不犹豫地爱
他们,我们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深切体会到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教师这一点绝不能被忽视。现实中的的情况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人人都有被人关心和爱护的渴求,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做到人尽其才。因为社会需要各层次的人才。教师有责任更多关心他们,帮助、指导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爱要在细微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享受各种各样的优质待遇,他们已经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心与爱护,来到学校当他们离开自己的小天地时,他们更习惯于张扬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因为没有孩子能真正听得进大道理,打动他们的往往是细节,这就迫使老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欢乐,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捕捉学生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科学有效的预测问题的发展趋势,从而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状况,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可亲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这样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语言,这会让学生感到兴奋和亲近,有了平等交流基础,老师就容易正面开展工作,从而顺利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师的我确信:只要有爱就能唤醒爱,爱能改变一切。
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它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这种爱的前提是首先要理解、信任与尊重学生。一个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并尊重自己的学生,才会被学生尊重、信任与爱戴。他们才能从心底喜欢自己的老师,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
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一项用心来经营的事业,握在我们手中的是一块块稀世璞玉,想要他们发出耀眼的光芒,就要求我们教师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争取做学生所信赖的知心朋友。
最后以一句歌词做结:只要我们教师多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关爱残疾人论文(DOC)
关 爱 残 疾 人 论 文
韩旭 05130120
题目:爱是你我他,让运动走进他们
目录
目录…………………………………………………………………1 内容摘要……………………………………………………………2
一、引题………………………………………………(一)残疾人示例视频…………… 引起兴趣……………….(二)残疾人运动发展背景………总结现状………………
二、教学过程………………………………………………
(一)了解残疾人的现实情况…………………………………………
(二)体育对残疾人的影响…………………………………………
(二)国家现行政策…………………………………………
(二)了解参加人竞赛项目…………………………………
(三)了解残疾人康复工作形式…………………………………………
(三)促进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我们能做的而且应该做的: 1了解残疾人运动
2关爱残疾人……………………………………
结论…………………………………………………………………
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运动
【内容摘要】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残疾人体育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健康 ,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寻找乐趣 ,使个体正常化 ,增强自我观念。体育运动增强了残疾人的生命力。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期刊文献,对参加人现状进行调查,希望能通过授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运动。
【关键词】 :残疾人运动项目、现状、措施、康复、了解
前言:1全国残疾人统计2013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涉及全国734个县(市、区)中的1464个调查小区,有效监测样本37199人。其中,成人35722人,儿童1477人;男性19443人,占52.3%,女性17756人,占47.7%,男女性别比为109.5(女性为100);城镇9191人,占24.7%,农村28008人,占75.3%。
2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开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只位列残奥会金牌榜十名开外,虽然在北京残奥会上已成为世界第一。在大幅提高的竞技成绩之后,群众体育的普及并未成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主要部分。残奥运动资金尚缺,难以普及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刚超过残疾人总数的10%。我们有能力办好残奥会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之一。众所周知,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与高度的社会文明。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不仅是残疾人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为国争光的需求,更是全社会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及所赋予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和社会保障。
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残疾人,关注残疾人全面、健康发展,积极思考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和预防残疾人犯罪等社会问题,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一、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开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只位列残奥会金牌榜十名开外,虽然在北京残奥会上已成为世界第一。在大幅提高的竞技成绩之后,群众体育的普及并未成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主要部分。残奥运动资金尚缺,难以普及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刚超过残疾人总数的10%。在被调查的残疾人中,只有25.3%的人参加体育活动,证明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普及。文化程度较高的残疾人中有41.3%的人参加体育活动,文化程度较低的残疾人中有15.2%的人参加体育活动,其差异性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证明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与文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残疾人的体育消费平均水平上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性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而在残疾人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在经济收入和体育消费平均水平上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的人。证明经济状况是影响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以自发的、松散的、无序自由组合状态为主。要使其向主动的、较为严谨的、按照一定规律有组织的状态转变,是残疾人体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残疾人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较少,绝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都不适合残疾人参加。说明应该大力加强研究和开发符合残疾人运动规律的体育活动项目。残疾人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缺少活动场所和器材、没有时间、怕人讥笑不理解。这为我们大力普及残疾人体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体育对残疾人的影响
列举具体事例:周菊芳女,1985年生,上海人。周菊芳原是田径运动员,主攻中长跑,在一次比赛时被一位自行车教练看中,从此改练自行车。可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将左手摔断,变成了残疾人。但是,凭着对自行车运动执著的热爱,周菊芳没有放弃,她又改练残疾人自行车。残疾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可周菊芳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次训练从来都是风雨无阻。菊花芳香苦中来,自从2003年投入系统的残疾人体育训练以来,周菊芳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2003年在捷克欧洲自行车公开赛上获得3枚银牌,2003年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获得自行车场地3公里、公路5公里2枚金牌,1枚银牌。2004年9月在雅典残奥会上,在自行车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周菊芳(LC1级)以1分15秒491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残奥会上夺得的第1枚自行车比赛金牌。20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残奥世界杯比赛中,周菊芳获得女子LC1级500米场地计时赛和2000米场地争先赛2枚金牌。
美国奥运英雄:威尔玛·鲁道夫。尽管威尔玛·鲁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儿麻痹症而致残,但是这个小时候患肺炎、小儿麻痹,一只脚需要靠铁架矫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田径赛事中仍夺得3枚金牌。这个奥运传奇性人物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必须靠着铁架矫正鞋才能勉强行走。11岁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铁鞋才能勉强跟着别人走路。11岁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铁鞋脱掉,打赤脚跟着她的哥哥们打篮球玩耍。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铁鞋。
脱掉铁鞋之后,她的运动天分逐渐发展开来,才4年的时间,在16岁那一年,入选美国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短跑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在个人项目200米未能进入决赛,但是她是美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成员,为美国队夺得了铜牌。她获得田纳西州州立大学运动奖学金,进入大学就读并且再度受训,顺利入选美国罗马奥运会代表队,共获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项比赛金牌,都是以极大差距领先对手。因为她的跑步姿态轻盈美妙,步伐协调,被意大利人誉为“黑羚羊”。1962年她退出田径比赛,开始教师生涯和教练职业,在20世纪80?994年11月12日,这位“黑羚羊”因脑癌病逝,享年54岁。1983年,她入选美国奥运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国体育奖。2004年7月14日,美国邮政为她发行一枚纪念邮票。这枚邮票面值为0.23美元,一版20枚,发行量为1亿枚,这是美国邮政的《杰出美国人物》系列邮票2004年版邮票,也是这个系列的第5枚邮票。
“残疾人运动是唤醒良知的运动。”——萨马兰奇
“残疾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它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促进康复,陶冶情操,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邓朴方
“残疾人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为了比赛,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把残疾人从病房和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待遇。”——中村裕
残疾人运动员一次次用生命的奇迹创造了无数个令世人感动的辉煌。在健全人看来,体育对于残疾人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不仅让残疾人实现身体康复、磨练意志、建立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体育向全世界展现出内心的健康之美。体育对残疾人的生命健康有多重意义:
1体育帮助康复偏瘫四个月后下床行走以期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来矫正步态,使其能够达到生活上自理。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周其坤自身也经过不懈的努力,每天坚持做康复运动,身体逐渐好转,目前已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走动。“感觉腿也有劲了,手也能动了!”周其坤高兴地对前去探望他的残疾人助理员说。
2硬地滚球有助脑瘫患者康复硬地滚球是残奥会没有对应奥运会的三个特殊项目之一,是特别针对控制有困难的残疾人设计的。据了解,硬地滚球运动肢体动作不多,但需要运用策略和技巧,也很考验运动员的肌肉控制力和准确性,对于那些脑瘫的残疾人锻炼肌体能力、增加协调性有很好的帮助。
3体育增加自信,从自杀到自信——韩国枪手的人生感悟射击赛场上的韩国选手金林媛是个明星人物,在北京射击馆里,大家都喜欢向她的卡通人像纪念章。纪念章上的形象与她本人完全相符:自信、乐观而美丽。不过她儿时因为生过自杀的念头。
4以色列轮椅男篮:篮球带给了我自信作为以色列轮椅男篮的核心,奥恩在比赛中格外抢眼。正是这位24岁的帅哥15岁那年与轮椅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轮椅篮球让我找回了自信,每当我把球投入篮筐的那一刻感觉都特别美妙。在这里我不会感觉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5体育体现价值体育赋予生命价值和精彩虽然已经年届古稀,但斯洛文尼亚老奶奶埃米莉·格拉迪塞克还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坐式排球的赛场上;68岁的德国老爷爷哈拉尔德·维默尔仍像其他小伙子一样参加赛艇比赛,而且还和搭档获得了小组第3名。在体育运动中,年龄不是问题。诸多高龄选手参赛,向世人展示了体育赋予生命的价值和精彩。
体育制造快乐我参赛,我快乐!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带着自己的梦想,欢聚在同一片蓝天下,展示着和常人一样精彩的生命或许没有沉甸甸的奖牌,或许没有缤纷的鲜花,但每个参赛选手在期盼已久的比赛日中,勇于进取,顽强拼搏,超越障碍,在奋斗中不断寻求乐趣,充分享受着残奥大家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感受快乐,收获未来为了快乐,遭遇车祸、右臂和右腿严重受损的南非女孩菲莉帕·约翰逊重返马背;为了快乐,先天盲童李孝强一路追逐,成为本届残奥会中国盲人足球队的队;为了享受自行车运动带来的快乐,张魁东从河北邯郸一位普通农民,一直走到今天,并在北京残奥会上多次走上领奖台。
体育改善心智“盲人门球改变了我”盲人门球让鲍道磊从一个“皮大王”变成了谦谦君子:我身上的毛躁、浮躁和焦躁都没了,我对自己的改变很满意。我以前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跳”起来,现在变得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运动,改变了人生的颜色对健全人来说,体育运动无非是强身健体或者出于兴趣。但对残疾人来说,体育运动对他们则意味着更多。在许多残奥运动员身上,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运动,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为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体育融入社会,在邓朴方看来,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接触到家庭和工作单位以外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他能够更多地融入到社会中。实际上,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他们通过体育运动向世人证明了:我和你是一样的人。”
三、了解国家现行政策
体育主管部门和残疾人体育组织密切配合,因地制宜,开展残疾人自强健身活动。每年举办全国性残疾人体育活动不少于20项次,省级残疾人体育活动不少于1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已超过残疾人总数的10%。适合残疾人参加的体育项目不断开创和推广,近两年新推广了轮椅飞镖、肢残人攀岩、盲人走钢丝、轮椅太极拳等群体项目,陆续开展了赛艇、帆船、马术等北京残奥会比赛项目,北京残奥会的20个比赛项目在我国都得到了开展。2005年底,我国实现了发展50万特奥运动员的目标。
四、了解残疾人体育竞赛项目
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目前开展的竞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柔道、轮椅篮球、坐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椅网球、盲人门球、轮椅击剑、射箭、硬地滚球等十四项,其中田径、游泳、举重、射击、柔道、轮椅篮球、坐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椅网球、盲人门球等十一项开展较为普及。视力残疾人适宜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健身操、棋类、田径、游泳、盲人门球、盲人乒乓球、柔道等。其中田径、游泳、盲人门球、柔道被列为竞赛项目。听力残疾人适宜参加与健全人相同的体育活动,开展的竞赛项目按夏季和冬季分为:夏季运动会的男子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水球、田径、游泳、自行车、体操、摔跤、柔道、射击等;女子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田径、自行车、体操、游泳、射击等。冬季运动会的男子项目有速度下滑、大型障碍滑雪、特殊障碍滑雪、跳台滑雪、15公里滑雪、3×10公里接力滑雪等;女子比赛项目有速度下滑、大型障碍滑雪、特殊障碍滑雪、5000米滑雪、3×5公里滑雪接力等。
肢残人根据残疾情况分为截肢和其他残疾、脊髓损伤、脑瘫三种类型
截肢和其它残疾类型的肢残人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举重、健身操、棋类、田径、游泳、射箭、射击、轮椅篮球、轮椅击剑、乒乓球、轮椅网球、排球等;其中竞赛项目为:田径、游泳、举重、射箭、轮椅篮球、轮椅击剑、乒乓球、轮椅网球、射击、排球。
脊髓损伤类型的肢残人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健身操、棋类、田径、游泳、举重、射箭、轮椅篮球、轮椅击剑、乒乓球、轮椅网球、射击等。其中竞赛项目为:田径、游泳、举重、射箭、轮椅篮球、轮椅击剑、乒乓球、轮椅网球、射击。
脑瘫类型的肢残人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健身操、棋类、田径、游泳、乒乓球、射击、硬地滚球、轮椅网球;其中竞赛项目为:田径、游泳、乒乓球、硬地滚球、射击、轮椅网球。
智力残疾人参加特殊奥林匹克比赛,竞赛项目分为正式比赛项目和国家普及项目
国际夏季冬季特殊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交替举行。其中夏季正式比赛项目有:水上项目、高尔夫球、田径、体操、篮球、举重、保龄球、轮滑、自行车、垒球、马术、网球、足球、排球。较为普及的项目有:地滚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帆船。冬季正式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硬地曲棍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较为普及的项目有:雪鞋走。
五、了解康复服务工作形式
(一)康复服务工作形式的多样化将赋予这项工作具有生命力,我们将在三个层面上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康复服务,避免出现重复单一的机械式的工作而被残疾人否认。三个层面分别为“中心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关爱”。
1、中心康复 中心康复是指适用于一些具有生理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大且功能恢复后对提高生命质量有很大帮助的残疾人,但是康复过程需要一定的康复器材而且这些器材是不可能上门提供的,需要残疾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站来进行康复训练的。
2、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适用于大部分残疾人,这些残疾人一般不需要专业的康复器材,可以通过参加健康体检、健康知识讲座、健康行为指导、个性化心理疏导等各种形式的服务,从而达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康复。这类形式的康复服务由社区康复指导医生及残联专干共同完成。
3、家庭关爱 家庭关爱可分为二个阶段循环地进行。首先,每年在确定康复服务人群前进行一次摸底,了解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及特殊需求,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针对性的体格检查,这项工作一方面体现了我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另一方面为我们确定被康复对象有了科学的依据。其次,我们可以有条件地选择一些卧病在床且到中心康复有困难的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
六、促进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举国体制,确保残疾人竞技体育稳定、适度发展
残疾人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并逐步完善举国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训练、竞赛方法。1首先,要着重落实运动员选材、训练场地保障、常年训练、福利待遇、退役安置等 一系列问题,切实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
2其次,要加大残疾人体育科技攻关力度,使教学、科研、训练有机结合,提高残疾
人竞技体育科技含量;
3第三,开拓区域化发展道路,定期举办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第四,与残疾人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加强残疾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选拔与培养;最后,应着手培养一批掌握残疾人训练方法、比赛规则及医学分级知识的高水平专职教练员队伍。
(二)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因素,大力普及残疾人群众体育
1将残疾人全民健身计划融入脱贫、扶贫的社会支持网络中,通过解决就业安置等根本问题,激发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需求。
2加强残疾人无障碍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普及,研制针对不同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器材。提高资源共享率,为残疾人优惠开放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社区体育设施时兼顾残疾人体育特点,进行无障碍改造,大力发展社区残疾人体育运动。
3残联、医疗机构与体育部门协调,健全残疾人体育支持与服务体系。各级残联应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群众体育指导机构和残疾人群众体育组织,充分接纳和吸引服务残疾人的体育志愿者,大力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
4多渠道解决残疾人体育锻炼资金问题,积极争取财政经费和社会资源。如地方财政可设立残疾人体育专项经费;国家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改善残疾人体育运动生活;广泛发动企业、个人资助;积极开发残疾人体育产业等。
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扩大残疾人体育的影响力,在全社会传播正确的残疾人观,树立残健融合的先进理念,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全民健身改善社会环境。
(三)加强残疾人学校体育建设,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理念
1加强特教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对体育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和体育教育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培训,教育残疾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与健身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2 加大对特教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根据不同残疾儿童体育活动特点及康复训练的需要配备无障碍体育设施器材与场地,对现有场地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
3深入开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理论研究,逐步明确残疾人体育教育课程目标,制定适应特殊体育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与实施标准,以推动特教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使特教学校体育教育真正符合残疾青少年身心发展,体育教育内容与残疾儿童职业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论:
发展残疾人体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作出努力。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运动场所,包括一些公益性的场馆,为残疾人体育活动开放,要保证残疾人有足够的体育器材,并且要研制一些适合各类级别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时所用的器材。而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我们有义务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残疾人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论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意义朱建伟 李朝晖 2 《我国残疾人体育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陈钢 吉林省体委群体处 钱辉
中国经济网《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意义》
论新时期加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 王州 李登光 5 以及百度文库期刊论文
第四篇:论文《关爱留守儿童》
师爱伴留守儿童茁壮成长
王佳敏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师爱心理健康法制意识)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有爱心、耐心,要关注心理健康,关注成长,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青壮年人外出打工多,大部分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照顾,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因此,作为老师就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
我作为科任教师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班级。
一、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我班有一位学生名叫廖祥静,他父母离婚以后就一直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很困难,为此我组织班上的同学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他,并为他买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
二、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黄英凯,父亲长期瘫痪在床,母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76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 1
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让学习小组的同学配合老师帮助他们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乐于学习,经过我的努力,这些留守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赵益春,他刚开学的时候只能考六十多分,经过我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这位学生半期成绩就提高到七十多分。这样大的进步充分证明了关爱留守儿童,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五、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英语老师,我利用英语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
总之,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师爱伴随留守儿童茁壮成长。
第五篇:论文《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附件一:
教学教研经验文章参评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
提交的参评论文《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并愿承担相应文责。
承诺人签名:
2011年11月22日
江安县2011年小学德育参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
作者单位江安县西城小学校
作者姓名
【内容提要】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我们关爱留守儿童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江安镇西城小学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近年来,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很多南下务工家长把未成年的孩子寄养在亲友处,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来自中国儿童信息中心的报道:全国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47.7%。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网上统计我们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他们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放任自流,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我们班主任就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一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我班有一位学生名叫冯澄,他父母离婚以后就一直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很困难,为此我组织班上的同学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他,并为他买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给留守儿童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这位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对生活有了自信心,也更加的发奋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优秀。
二、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共71人,留守儿童就有30人。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刘爽林,他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76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我班上的留守生大多学习成绩都很差,对此,我经常利用课余给他们单独辅导,并在班上建立了学习兴趣小组,让学习小组的同学配合老师帮助他们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乐于学习,经过我的努力,这些留守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张吉祥,他刚开学的时候只能考六十多分,经过我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这位学生半期成绩就提高到七十多分。这样大的进步充分证明了关爱留守儿童,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五、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
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注重留守儿童的个体教育,我班学生胡涛,学习成绩好,头脑聪明、背书快。但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很少与孩子沟通,他住在伯父家,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说学习,什么都给他,几百元的学习机,他当游戏机玩,很少顾及他学习以外的东西,造成他成了一个个性孩子,上课坐不稳,课堂随意说话,不讲卫生,乱拿别人的东西。老师布置的作业爱做就做,不爱做就不做。因为懒,成绩下降了很多,与同学关系也很差,几乎没有同学愿意与他坐,与他合伙值日。
对此现象,我作为班主任从教他学会与同学相处,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他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他,并教会他向好的学,正确引导他,耐心辅导他,培养他慢慢养成好习惯,作业天天检查,个人卫生天天促督,安排一些性格好的同学主动跟他交往,放假时,与他伯父联系、沟通交流,由他伯父好好照顾他、鼓励他、关怀他。现在他几乎变了很多,值日主动打扫卫生,个人卫生也很讲究,东西放得有条有理、学习态度也很端正、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
上面的事例表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是有成效的。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