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

时间:2019-05-13 13:2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

第一篇: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深圳市罗湖区春天幼儿园

佟立秋

礼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文明人的标志。而在幼儿园学习礼貌行为是关键时期,礼貌教育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礼貌、懂礼貌、用礼貌的行为与人交往,我们尝试用故事为突破口,让孩子轻松学礼貌、懂礼貌。因为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学前期儿童正处于发展成长时期,由于知识和经验有限,又好模仿,是非辨别能力差,所以,要形成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只用口头说教是难以达到的。儿童故事能集中、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以活生生的形象反映思想感情,是非鲜明,感染力大,所以通过故事来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要比任何形式的干巴巴的说教力量大得多。课题“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是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概念 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对一个人来说,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就礼貌外在的表现来说,它是表示尊敬、友好的态度、语言和动作;就内在的蕴含来说,它是一种尊重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心态。

行为:又称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他对于研究历史上文化的传播与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2、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礼貌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故事是幼儿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以及表现和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重要媒介。为了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听故事、理解故事、欣赏故事,讲述故事、表演故事,来促进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学习和养成,我选择了“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

3、研究意义

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接受知识最快、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之一,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利用故事这一孩子们感兴趣的文学载体,将礼貌教育融入到故事中,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关于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对于幼儿礼貌行为的研究,一方面源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等指导内容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结合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及教育发展状况,力图通过园内教师间、幼儿间及师幼间和谐关系,营造文明的教育环境,不断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成长。使幼儿园步入“内含型成长、文化型建设”的高品质发展之路。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礼貌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及方式,是交往的规范,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本课题重点以故事的形式研究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幼儿文明礼貌体态和幼儿文明礼貌事件。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解决幼儿的礼貌行为的养成、人际交往的实际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科研实践活动。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大班的幼儿,主要针对我园的四个大班开展研究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适当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个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2)通过适当的故事使幼儿受到良好的礼貌教育。(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大班幼儿良好礼貌行为的养成。(4)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2、研究的内容

(1)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良好礼貌行为的形成。

(2)利用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注意力的持久性。

(3)让故事中形象的主人公成为幼儿的榜样,为幼儿的模仿提供直接的平台。

(4)利用故事教给幼儿一些做人的道理。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领悟,明确指导思想,了解前人研究的结果,作为本课题的观点依托和借鉴内容。

2、观察法:

自然环境是幼儿主要的认识对象。观察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最佳途径。我不仅组织幼儿到社区、公园等场所去观察人们的文明行为,还积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和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对提升自己的文明行为产生浓厚的愿望。

3、教育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幼儿在家生活、学习情况,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4、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总结教育调查法出研究经验与不足,逐步调整和完善研究方案。

5、个案观察、案例研究法:

对不遵守规则的幼儿采用个案观察、案例研究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6、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教育实践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四个大班展开了关于故事在礼貌教育中对幼儿影响的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和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2015年12月---2016年1月

准备阶段: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收集各种类别的蕴含礼貌教育意义的故事。如:童话故事、战争故事、烈士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活故事等。2、2016年3月——2016年12月

实施阶段:有计划地开展故事教育、教学活动,故事表演活动,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收集资料,记录活动情况。3、2017年3月

总结阶段:整理调查报告、案例、影像资料、撰写论文。

七、课题研究成果

1、关于故事教学对大班幼儿礼仪教育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2、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3、幼儿成果展示。

4、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

5、关于《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6、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八、课题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2017年3月

第二篇:浅谈攀比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攀比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摘要:幼儿攀比心理是幼儿成长阶段教常见的一种不健康心理。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环境影响,如今社会家长的太过溺爱孩子加上家长之间的攀比无形中给幼儿造成了影响。幼儿攀比心理的行为表现包括对食物上、玩具上、衣服上、和汽车上等物质的追求。指导每个家长把握好对孩子的爱的程度,首先家长必须自己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通过教师公平关爱对待每一个幼儿,以及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是消除幼儿攀比心理的主要方法。与此同时,正确引导孩子看待竞争意识和不健康攀比心理的表现,合理引导孩子看待竞争意识,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 攀比行为 攀比心理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发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新买的玩具,他就也想要,吵着闹着要爸爸妈妈给他也买一个,然后有一部分幼儿如果家长不答应,便用不吃饭的招数来威胁父母“投降”。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幼儿的攀比心理”。在《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主要是由社会、家庭、这两个方面,在家庭方面中,家庭结构简单,生活的空间狭窄、还有就是父母教师的方式不合理,就像过分保护溺爱孩子。

一、概念界定

攀比就是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根据自身资源,盲目的跟风攀比,攀比一般通常产生在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然而攀比心理则是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所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

正性攀比是表示证明的积极的比较,它可以在理性意识的驱动下的正当竞争,这常常可以激发每个人积极的竞争欲望,解决问题的动力,这往往可以促使人往正能量发展。而负性攀比就是指一些消极的,往往伴随情绪心理障碍的比较,会让每个人陷入沉思,并且对自己产生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性攀比会使人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二、幼儿攀比心理的原因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活水平质量也不断提升,做家长的都十分会疼爱自己的孩子,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别人更漂亮、时髦。并且,一些家长不愿落后于别人,只要想买什么,基本都会答应要求,这就为幼儿之间的攀比行为的提供了有利条件,往往家长听到孩子说别的小朋友也有那个玩具,一般都会也给自己孩子买一个相同的玩具,不干落后别人。幼儿产生攀比心理的原因不光光只有幼儿自身的原因,往往在家长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会进行东西的对比,并进行攀比,虽然都说幼儿还小什么都不懂,但这攀比这个行为已经被幼儿所记住并加以利用。这个细节往往会被大家忽略,可这个细节是最重要的,幼儿最喜欢模仿大人,在倾听家长之间的谈话过程中,无形中已经模仿了大人之前攀比的行为,从而导致和别的小朋友进行攀比,在学校,有些教师会无意识的说“我们班谁衣服穿的最漂亮”、:“谁的玩具最好玩”之类的话语,这也会给幼儿造成影响。

三、幼儿攀比行为表现

在近几年的调查分析和在幼儿园的体验,发现现在社会在飞速的发展,幼儿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从以前简单的书包,到现在有图案有形状的书包,幼儿往往会因为别的小朋友背的书包很好看,而产生羡慕,并且想买一个比别人更漂亮的书包,在饮食方面,许多家长由于疼爱孩子,一般都给孩子买最贵的最好的食物,现在代购行业的不断兴荣,许多家长和家长在交流中会涉及到幼儿饮食方面的问题,有些幼儿便听到了自己吃的都是代购的名牌食物,从而导致在孩子和孩子之前的聊天中,经常很自豪的说我妈妈给我买的都是国外代购过来的,无形中就给幼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衣服方面,有些家长给幼儿买了许多好看的衣服,然后幼儿在平时和别的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会相互比较,这是我妈妈买的新衣服,你的衣服没有我的好看,然后没有别人好看的幼儿就要回家吵着闹着要爸爸妈妈买新衣服,在玩具和生活方面,孩子的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攀比很大部分逗来源于模仿。孩子最明显的攀比则是表现在物质上面。而玩具就是孩子在物质上攀比最多的东西,有的孩子会把新买的玩具带到幼儿园里想别的小朋友炫耀,然后一些小朋友则会回家要求也买一个新玩具带到学校,一般男孩子都喜欢带小汽车奥特曼类似的玩具,而女孩子喜欢带洋娃娃之类的玩具,在幼儿平时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已经对汽车有一定的了解,会与别的幼儿交流爸爸妈妈开什么车子,从而会导致一部分幼儿产生悲观心理。

四、消除攀比行为的对策

现在幼儿攀比行为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那如何正确的引导幼儿消除攀比行为呢?首先要从家庭做起,我们常说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幼儿在家庭的时间比较多,我们家长应该在物质方面对幼儿最真实的的需求来给予满足。有些家长喜欢用成绩来要求幼儿,我们应该不要把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且要摆正态度,改变自身的不足,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幼儿攀比的心理,适当给予一些表扬,尽量引导幼儿向正面攀比发展,平时我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乖”,“今天我们班小朋友衣服穿的都很好看,”在玩具方面,看到别人的玩具可以引导幼儿借同学的玩具玩一玩,在衣服方面也要穿的温暖,不能和别人进行对比,比谁的衣服更漂亮。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发现,负面攀比对幼儿造成了质的改变,影响到我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给幼儿心理造成了负面作用,然而正性攀比则是可以引导幼儿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发展,给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攀比对幼儿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正面影响促进幼儿的发展,负面影响则是影响幼儿的发展。

第三篇: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

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究竟有什么影响,我在全园范围内作了一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使用观察法和谈话法,结果显示:

1、在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

63%的幼儿能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67%的幼儿能保证每天刷牙一次,26%的幼儿能做到早晚刷牙两次。结果显示:在幼儿卫生习惯较好的家庭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只1.5%的家长表示会在幼儿不注意的情况下偶尔偷次“懒”;而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其家长在生活卫生方面的表现成了幼儿养成不良习惯的活教材。另外,家长在医疗卫生部门工作的幼儿,都有很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随心所欲的教育,结果只能使幼儿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2、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

统计分析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从本次调查结果看,需要家长帮助脱衣服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16%;吃饭需要家长来喂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5%;玩过的玩具需要家长来收拾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3%。把这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幼儿与其家庭结构互相对照发现,他们当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

三代同堂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3、在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学历越高,知识就越丰富,越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得心应手。那些学历较低的家长,知识的贫乏,使他们认识不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以后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更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方面。

我重点调查了对待家中老人的态度。36%的家长能做到注意自己在家中尊敬老人,为孩子树立榜样,10%的家长虽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但也注意教育幼儿要尊敬老人。这说明占被调查总数96%的幼儿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尊老教育,这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方面的表现也是比较好的。另外4%的家长没有想过教育幼儿尊敬老人这个问题,自己在家中的表现也比较随便,结果发现这些家庭中的幼儿在尊老方面表现较差。

家长的职业差异、素质高低等因素,导致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和力度有所不同,使得幼儿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表现迥异。我们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而不是成为幼儿不良习惯滋生的温床。来源: 东方之星

第四篇: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在阐述家庭氛围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一种亲密和谐、温馨自由的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家庭,尤其是家长,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导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也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家庭氛围;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家庭氛围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氛围的概念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发展

(三)家庭氛围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2、良好的家庭氛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二、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物质环境

2、精神环境

(二)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2、教育方式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五)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

2、父母的关系

3、兄弟姐妹的关系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注重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

(二)提升自身素养

(三)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密切家庭成员的关系

(五)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前言

亲社会行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和整个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费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社会化的话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从自我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行为的过程,它也是幼儿内在的心理特征外在的表现。这不仅仅能够加快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进程,而且这能够使他们成年后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得到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社会更好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最先接触的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氛围。尽管家庭氛围的作用如此重大,但是,研究发现当前家庭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已的价值观念,纠正错误的思想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得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家庭氛围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氛围的概念: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格调,它是指在某一环境中人们互相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的某种心理特征和环境气氛。家庭氛围也就是在家庭环境中成员之间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在此过程中所人们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情调,它包括:学习环境,生活习惯,教养方式,生活情调 ,道德准则,人情世故等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教育出来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大方、勤恳、好学、诚实、守信、谦逊、合群、讲文明、爱劳动、爱干净、守时等;不良的家庭氛围教育出来孩子就会使他自卑、胆小、多疑多虑、嫉妒、自私、孤独、懒惰、放任自由、不懂礼貌、言语行为粗俗。因为学前儿童在适应家庭环境过程中,家长是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对象,也是他们最喜欢树立的榜样。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理思维定势和性格特征,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发展: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一词在1972年时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维斯伯乐提出来的,它是和侵犯、否定等行为相对立的。亲社会行为是属于社会行为的这一大范畴,根据它目的和动机来分,可以把个体的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所指的就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过程所体现出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如: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合理平等的竞争行为也是亲社会行为的范畴,因为它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还够与合作、助人行为相互转换。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就是指那些违法或者是社会不能接受的社会行为这就是属于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攻击行性行为是最典型、最有代表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中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的:他律性阶段和自律阶段。他律的道德性行为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别人的引导和要求下才产生乐于帮助别人的行为,由于这一时期的他们认知发展水平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主体的,所以导致缺乏移情的能力。自律阶段的道德性行为发展已经和自我为中心分开了。他们有了自已的意识、和想法。可以根据自已已有的经验来判断事情的好坏。此阶段幼儿移情能力也开始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情能力也不断发展。帮助别人的行为越多。而且得到帮助后知道感恩。当伤害到别人是就会感到不安。所以幼儿的亲社会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强。这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家庭氛围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拥有幼儿亲社会行为可以使幼儿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也同时能够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识。当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现出来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行为都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而且能加深人际关系。如果幼儿能够具有合作与帮助行为更有利于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次,每个亲社会行为可以说是以一种榜样性的行为存在于社会中。幼儿可以从其他榜样中吸取对自已有益的的信息为了自已更好的发展。

最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鼓励幼儿能做出更多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行为。2.良好的家庭氛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孩子拥有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么他表现利他行为的机会会更多。孩子对父母就不仅仅是畏惧、害怕。而是亲切、友好。孩子赶在父母面前说真话讲真事。这种生活环境会使幼儿自发地沉浸于充满快乐的具有创造性活动之中,这对于幼儿来说形成独特个性起到促进作用、父母在替孩子做决定时。首先,要征求孩子的见解。其次,要给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最后,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幼儿更容易形成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也就是一种出于自愿的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就会把这种友好的行为移情到别的事情上面孩,以便孩子能更好的处理更多的问题。使得孩子能拥有一个友好的人际交往圈。来更好的实现亲社会行为。有时家长觉得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只是不能及时的实现,因此在遇到一些事情时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效果会更佳。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道德行为才能够渐渐的内化,使得利他行为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这些当中家长的表率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实现利他行为起到关键作。所以家庭氛围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了扎实而稳定的基础。

二.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它主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在这里也就是指孩子有没有独立空间,比如说书房,孩子课外阅读的图书是否齐全,是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方面的工具是否必备,能否为孩子提供外出实践或旅游等方面的支出等。如果有一定经济基础为幼儿创设整洁而又有条理的生活环境不仅会给幼儿带来美感还能够使他们感觉心情舒畅。一般来说相对物质条件好的、社会地位高的家庭来说,从孩子生下来给孩子吃的、住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买最好的学习用具,受最好的教育。有的家长甚至在幼儿一两岁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受国外文化的熏陶。因此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都齐全。而且幼儿有一个稳定而舒适的交往环境。这些幼儿从小就形成一种优越感,在幼儿园里觉得自已比别的小朋友拥有的更多。从而使孩子形成自信的心里特征。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从幼儿出生到长大都不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甚至一些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孩子一生下子就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没有条件和能力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没有广泛的资源来教育幼儿。只能给予他们基本的温饱需求。还有的一些家长打工外出的时候都把自已的孩子带着出去租房子住,使幼儿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总是漂流不定。导致他们在幼儿园觉得自已什么都不如别的小朋友。长时间就是幼儿对自已没有自信,不喜欢和人交往不愿意参与到大家的活动更不愿意去帮助别人。从而使幼儿就形成自卑、胆怯、害怕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是指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弟之间恭敬,夫妻和睦下形成的精神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否合理、要求是否恰当、是否尊重他们的决定、有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与孩子交往过程做有没有做到公平、民主。如果家长能够有效合理的态度对待这些,激发幼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家庭精神环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是最重要,最直接。父母及长辈之间一句简单的鼓励、问候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行为的表现。

案例:壮壮是刚刚开始学习走路,所以老是摔倒。只要一摔倒他就坐地上哭,父母或爷爷奶奶看见了就心疼,怕孩子坐到地上太潮湿了。就赶紧跑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所以孩子在以后学习中只要一摔就等着有人来抱他,自己不想着起来。导致壮壮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走路。而芳芳也是刚开始学习走路,每次摔倒的时候也是坐那哭,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就会在一旁笑着鼓励她,芳芳真棒。是最厉害的小宝宝。几次以后芳芳在摔倒的时候他就不会老想着会有人来抱起她而是自已努力的站起继续走。很快她就学会了走路,然而对自已也有了自信心。分析:通过上诉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在幼儿早期学习中家长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壮壮的生活在一个过渡溺爱孩家庭中,家长没有及时的去激励孩子让他自已体会成功的乐趣。而芳芳的家长懂得激励、引导孩子是孩子从学习中能感受到自由的成功乐趣。所以在以后的成长中他会把自已的所生成的良好心理特征去影响别的小朋友,她愿意去激励和帮助别人,有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生成和发展。

(二)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的学习氛围是的指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团结愉快、积极乐观、充满互动、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它不仅仅具有满足孩子物质需求,而且要激励家庭成员之间一直处于不断学习进步的状态。但是现在一些家长片面的认为学习型家庭就是自已不厌其烦叮嘱孩子学习,而且还监督他们一直去学习。这样就觉的自已已经很负责认了。而自已却很少学习,甚至对书产生厌恶感。使得自已很少与孩子有学习上的交流,只是起到单纯的监督作用。这种行为尤其是对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影响是极大的。婴儿从他刚出生就要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所以家长要不断的和他交流。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不理解。从而使幼儿形成胆小、不爱讲话等等毛病。这些性格形成都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中合作行为的形成。例如:一位家长在家拿一些小卡通图书给自已不到两岁的儿子看,想让他认识一些简单的动物。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还没形成看书的意识和动机,所以只要看见书拿起就把它扔掉,要不注意力被吸引到别的事物上去了。因此站在大人的角度就觉的那是不爱学习的表现。所以也对孩子爱理不理的,也没有意识去想想其他办法来引导幼儿来学习。这样不久等到孩子能上幼儿园了,回到家问父母一些问题:妈妈那是什么花那么漂亮,爸爸那是什么鸟在唱歌呢?他们只会回答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已也根本没有意识去学习、发现、探索知识。他们觉得那学习就是孩子自已的事。所以给幼儿也就形成了懒惰、不爱思考而行为习惯。而且不负责任。因此到了幼儿园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解决问题。也不愿意去帮助其他小朋友学习,当有小朋友有问题需要帮助时,他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已的问题,什么导致幼儿形成这一系列不好的行为习惯呢?都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识。所以幼儿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发展的社会,建立学习型家庭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你都应该热爱学习。让家庭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幼儿是在不断模仿中形成自已的人格的,家长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就能体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影响着他们对孩子教育观念的形成,从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并不是一个直接过程,它通过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孩子的期望。它是教养方式和行为的外显形态的表现。但是当今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太迫切。他们错误的认为“棍棒”之下出”才”.在他们的教育理念里孩子都是父母管教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想不到的是父母觉得跟幼儿没有道理可讲。认为他们太小给他们讲也是白讲。只要小孩不听话就打和骂,只有样才能够让他们记得更深刻,以免在以后范一样的错误。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的。不利于孩子日后形成利他行为。与“棍棒”教育观念相对立的是“爱”教育。孩子就是未来发展的希望,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从而他们把自已孩子视为宝。他们片面的认为“爱”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最终形成溺爱。这也不利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同时,教育观念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幼儿心里的发展。

案例:明明今年三岁半,在家中喜欢乱人玩具,有时候看见妈妈刚好把沙发收拾好,他就偷偷的过去把发垫都扔到地上。妈妈只是在那一直喊“停止、停止”妈妈越喊她仍的越快因为他好奇为什么要停止能,但是大人就觉的没必要和他们讲太多,只打他他以后就不敢在扔了。分析:通过分析此案例得出:此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性格和自尊心的形成阶段。家长这样错误的教育观念,不仅使孩子容易形成粗暴的性格而且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粗暴的性格对幼儿日后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起到了消极作用。

2、教育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权威型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指导、交流和解释。所以使孩子形成活泼、愉快的情绪和高水平的和控制力。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性,能够和同伴之间能建立友好的关系。对幼儿形成利他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专制型教育方式是这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家长的权威性,孩子一定要听从家长的权威,没有的商量和交流,只有孩子听家长的的,任何事情都是家长说了算,家长从不愿意听孩子的。总觉的自已说的做的、为孩子安排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发展好。这种家长一般喜欢用武力来实施自已的决定和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一般以惩罚为基础的,从而使幼儿从小就形成焦虑、孤僻、郁闷的情绪及受挫的时候容易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都不利于幼儿利他行为的形成。更不能让幼儿产生帮助、合作、谦让、理解的社会性行为。

第三、放任自由型的教育方式 就是父母对待以不重视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之间都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对待孩子永远都是很随意的。只是觉得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上的需求而且孩子 “长幼无需序”,他们的孩子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家长忽视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导。尤其对那些学前前儿童来说,父母如果不能用在言语或行为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好像在大海中漂游,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即使干错了事情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所以这类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冲动、抗拒和反叛的心理。他们老是觉的高人一等,什么都比别人强,导致在交往中经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的产生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起到阻碍作用。

第四、漠不关心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不仅仅缺乏爱的教育,而且缺少行为方面的指导和控制,因此家长和孩子互动很少。他们对孩子没有最基本的关注,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及时的反馈,而且容易产生厌烦感、不愿理会孩子。然而对于那些需要耗费他们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社会性行为等,这些就父母就很少愿意去完成。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都具有较强攻击性行为,在以后的同伴交往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替别人的难受和想法。更不利于幼儿移情行为的形成,这类型的孩子有时候可能做出一些出轨行为。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不好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常言道:“什么样的家庭就可以成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幼儿最先接触的人。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言语的幼儿他们还没有判断力。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就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早最深刻的启蒙。而且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这个时期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他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较高的模仿能力。因为他们觉得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对的。他们就模仿并且交给其他的小朋友。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日后的行为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如:大人在情绪的表达方面,幼儿就会在无意中注意到大人们所表现的那种忧郁感和愉快感。随着幼儿的长大,他们就形成自已的判断能力。等他们上了幼儿园他们就会把大人这种如何面困难、处理压力的、焦虑及挫败的方法去运用到处理和小朋友们的交往问题上。所以当你的内心波动时,如果你用极端的语言来表达自已的的情绪,或用极端的方法来处理事情。那么也极容易让幼儿形成比较偏激的心理。当你心里感到麻烦时,而你选择发泄的方法是大喊、大闹、甚至和家人吵架,即使你所觉得你这种发泄的方式并不是指向孩子的,但是孩子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以同样的样式处理他们自已的事情。当你对一些人或一些事怀有这抱怨的态度抱怨时,而你所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因此孩子也会同时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心理波动,时间久了他们也就会觉得不安,烦躁。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在影响的未来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来影响孩子。不要让自已不好的言行举止注入到给孩子的心理来影响他们的成长。这样会使得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得不到发展,导致形成反社会的行为。

(五)家庭成员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对幼儿生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幼儿产生安全感以至于以后能做出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反之家庭成员之关系紧张不融洽,甚至经常互相大喊大叫、争吵、相互责备、相互打击、这些都会使幼儿就形成孤僻、任性、懒惰、自私、自大的性格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这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也会使幼儿形成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来影响周围的同伴。这些都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具体的说主要是以下三种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最大。

1、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和长辈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但是在现代家庭中最突出的就是婆媳之间的关系。因为婆媳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恰当,这将会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气氛,甚至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心情及生活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案例:在幼儿园里彤彤和佳佳两个人吵架,而且彤彤快把佳佳骂哭了,于是强强过去帮助了佳佳。并且安慰佳佳。从此以两个人就开心的一起去玩了。玩着玩着强强就突然掐佳佳的鼻子,还把佳佳掐哭了。老师问强强你为什么要欺负小朋友呢?刚才两个人还是好朋友么。但是强强一声不啃的在那站着。为什么强强会形成这种双重的性格。时好是坏。

案例分析:为什么强强会形成这种双重的性格,对人时好是坏。通过访谈可知,强强的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不和,但是妈妈又不敢和爸爸抱怨,所以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奶奶,甚至说奶奶不好。见了奶奶总是拉着一张脸,看见不顺眼。但是,只要爸爸一回来就是笑脸相迎,有说有笑的。这就导致孩子学习妈妈这种时好时坏的双重人格。也使幼儿形成不懂的尊重别人的心理。也导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难以发展。

2、父母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父母的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有深刻的。首先在完整而又关系和睦的家庭里,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爱、关心和呵护。有助于他们形成谦让、帮助、分享、同情、安慰等心里的形成。但是一些幼儿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不和。只要一睁眼两个人就吵架、大闹甚至闹的离婚。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在家的时间都是处理他们的矛盾,无暇顾及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的教育。这就使他们感到孤独、失望、情绪低沉。极容易对他人产生粗暴。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心里不能及时的给予纠正。那么就会是得他们的心理扭曲不利于形成帮助、分享的行为。这些孩子患抑郁症和产生犯罪行为的机率更大。所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亲社会会行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及父母关系融洽和睦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形成。3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还是有一些家庭有多个孩子。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孩子和孩子之间在平时交流的更多,如思想、行为、学习等。如果他们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吵不闹,不争斗。这样使得整个家庭和谐。那么有助他们在以后形成帮助、合作、竞争的心理,促进利他行为的形成。但是如果兄弟姐妹直接关系僵硬,经常争吵,在家谁也不愿意和谁玩。妈妈买的玩具都不在一起玩,总是各自分一些自已玩自已的。买了的好吃的谁也不让谁。总是要抢着吃。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合作。看见别的小朋友有困难时他们也不愿意去帮助。这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起着消极作用。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为了能够让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及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更好的发挥。家长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是必然的。所以家长在创设过程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重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造就性格、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多关注幼儿的成长细节是很关键的。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习惯如:衣、食、住、行及同伴关系的交往而且要关注他们在幼儿园的一切行为,甚至小到去分析幼儿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些家长不要错误的认为把孩子送幼儿园就很放心了。觉得教育孩子 就成了老师的事了。其实我们更要协助老师做好学校教育。多去和老师交流来注意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好让老师也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更好的教育孩子促进幼儿利他行为的形成。

2、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提升家长的素养是基础是关键。对于夫妻有了自已的孩子,这仅仅是取得了做父母资格的先天条件。要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那就必须要通过获得专门的学习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已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的文化素质及必要的教育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种教育的精神力量能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家庭的心理品质也就是家长知、情、意即人格等心理的发展。一定的文化素养这里就要求家长的学习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而且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充实自已的知识水平。如:电视、电脑、报纸、及各种出版的书刊必要时多学习学习外国家庭的有益的经验来扩大自已的知识层面更好的教育教育孩子。

3、注重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亲自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就是家长和孩子直接的真实情感的表露。这种情感的体现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他人的关心、帮助,和爱护。因此我们从孩子生下来到性格的形成再到完善家长都要做好和孩子不断的交流,及互相学习。不仅仅不是生活上的交流还要注重学习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但交流的的时候也需要技巧,不要带着情绪跟孩子交流,要学会说话。要使的孩子和自已的交流是轻松愉快的。不能一味的给孩子灌输大道理,特别是对于2到3岁的孩子来说,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主要时期,也是性格比较混乱时期。所以这是父母给予指引性的叫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交流过程中要多注意自已的说话的语速、语调、表情、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去倾听也就是多去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在孩子眼里父母就像自已的朋友一样,做到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4、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所指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密切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要密切孩子和长辈的关系如: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还要处理好大人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关系好坏也直接影响的孩子的成长。所以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家庭各成员之间也要多沟通。特别是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要为孩子起到模范作用,爷爷、奶奶也不能受传统的思想影响,表现出重男亲女的情绪。这都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快乐。要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首先必须要注意大人们讲话、交流时要温和、对待家人优点要多赞扬,缺点要宽容,要做一个大度的人不能和家人斤斤计较。遇事情时要学会认真的思考、要多去了解家人,要学会理解。要知道尊老爱幼发扬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

5、维护家庭的完整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率也不断的上升。这就要特别的要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首先要做到地位平等,不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就觉的妻子的地位就是比丈夫的高。其次,在家里的男主人不要太大男子主义了,也要为自已的妻子分担一定的家务。不要让自已的妻子觉得委屈。但是同时妻子要学会去理解丈夫。互不影响对方的工作要做到互相关心与尊重。再次,夫妻之间不要因为双上方的家长影响自他们之间的感情。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 语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也为幼儿良好的性格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最多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使幼儿形成助人、合作、分享、安慰、同情等行为。

参考文献

[1]姚岚.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1第12期.90 [2]王美芳.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J〕.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74—75 [3]朱风林.父母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J〕.信息科技.439 [4]吴琼仙.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云南教育.2003年第13期15—16 [5]姜超,德国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2期46—48 [6]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3期285—288 [7] 高庆春,也谈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1年1期18—19 [8]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9]郑福明,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10](美)钱德勒巴伯,家庭、学校与社会〔M〕南京:教育出版社2013.1 [11]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江教育出版社2005.1 [1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7—101 [13]刘华.浅谈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习惯培养〔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5年58第2期

第五篇: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

在一般人看来,价值观问题和情感问题都是非常神秘而复杂的理论问题,涉及广泛而深入的精神领域,价值观的运行程序具有很多的变量因素,价值观的发生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价值观的功能结构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因此彻底了解价值观对于人类行为的控制机理看来是不可能的。然而,价值观只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不要被价值观神秘而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吓倒,不要被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所束缚,要确信,世界上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只要采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抓住了问题的中心线索,非常复杂的问题就可能变成了非常简单的问题。

一、什么是价值观

观念是人类主体(个人、集体或社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或主观意识,人类主体通过观念来认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并掌握各种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客观规律,客观目的在于指导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以减少实践活动的无效性和盲目性,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目的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类主体的本质力量。

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它是以事物的价值特性为主观反映的对象,人类主体通过价值观来认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与价值作用,并掌握各种事物价值特性的运动与变化的客观规律,客观目的在于指导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使之按照自己的客观需要而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以达到最大的价值效应。

二、价值观的本质与客观目的

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消费,人的一生就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按照最大的价值效率,把握自己的思想,做出自己的决策,选择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任何人都必须对所拥有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就需要以“价值观”的形式来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认识和分析,从而引导和控制人把有限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合理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价值资源的浪费,提高价值资源的利用率,使价值资源实现最大的增长率。

总之,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的价值特性的一种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识别和分析事物的价值特性,以引导和控制人对有限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其最大的增长率”。

三、价值率是事物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价值特性

事物的价值特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价值层次性、价值多样性、价值稳定性、价值率等,对于人类主体来说,“价值率”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价值特性。

价值率:是指人与事物发生价值作用时在单位时间内该事物价值增量(即投入的价值量与产出的价值量之差)与投入的价值量之比。

根据“统一价值论”所提出的“价值取向性法则”(或“选择倾向性法则”),事物的价值率决定着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或价值增值速度的变化情况:事物的价值率越高,该事物的价值收益率就越大,价值增值速度就越高,人就会越多地向该事物追加投入价值资源,从而越多地扩大其存在规模;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就会越多地把向该事物所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从而越多地缩小其存在规模。也就是说,事物的价值率越高,人对它的肯定态度就会越坚决,对它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就会越多地向该事物追加投入价值资源,从而加速了它的发展;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对它的否定态度就会越强烈,对它的反对力度就越大,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显然,对于经济领域,价值率就是利润率,因此在经济领域,利润率是所有经济类事物的关键性指标,它决定着人们对于所有经济类事物的根本态度,决定着所有经济类事物的生死存亡。

有些事物虽然具有很多的使用价值量,但人如果要得到它或生产它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价值量,其价值率可能很低,则人决不会向它追加投入价值资源;相反,有些事物虽然具有很少的使用价值量,但人如果要得到它或生产它只需付出极少的劳动价值量,其价值率可能很高,则人照样会向它追加投入价值资源。

对于思维性价值事物(主要包括知识与思维方式)来说,其价值率越大,就会越易于学习它、接受它、牢记它,更优先地想起它、激发它和运用它;对于行为性价值事物(主要包括行为与行为规范)来说,其价值率越大,就会越易于练习它,熟练掌握它,越频繁地激发它和运用它;对于生理性价值事物(主要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来说,其价值率越大,就会越易于生产它,越喜欢消费它。

四、价值观的基本构成要素

事物的价值率作为一种重要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从而形成了“主观价值率”,即 主观价值率:事物的客观价值率P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用ω来表示。

由于价值率是事物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特性,那么,主观价值率必然是价值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决定和制约着价值观中的其它要素,它是价值观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有些人之所以重视某一事物,就是因为他相对于别人对该事物具有较高的主观价值率,即他认为向该事物投入价值资源将会得到较高的价值收益率;有些人之所以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反映长远利益关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率较低,从而较少地向反映长远利益的事物投入价值资源,而对于反映眼前利益关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率较高,从而较多地向反映眼前利益的事物投入价值资源;有些人之所以能够为了理想和事业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因为他们对于理念和事业的主观价值率要大于其人生的主观价值率,从而给予理念和事业更多的价值资源和发展机会,而给予自己的生命更少的价值资源和发展机会;等等。总之,人们的价值观情况(即对于所有事物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情况),均可采用主观价值率的形式来描述。

不过,有些观念虽然是人对价值事物的价值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属于价值观念的范畴,但实际上属于认知观念的范畴。例如,有些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另一些人却认为理性思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实际上只是一个价值理论的认识论问题。价值观念与认知观念的根本区别是:价值观念通常是以情感的方式(如喜、乐、哀、怒等)来反映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各种价值关系;认知观念通常是以认知的方式(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来反映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各种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价值观念与认知观念共同构成人的认识观念系统。

五、价值观的数学定义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对于所有事物价值率都会有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个观念,即形成一个主观价值率,用以指导自己的生理、行为和思维活动。这样,由许多的主观价值率就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价值观念体系。由此给出价值观的数学表达式。

价值观矢量:主体对于所有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值(即主观价值率)所组成的数学矢量,称为该主体的价值观矢量,用W来表示,即:

W={ω1,ω2,…,ωn}(1)

人对于单一事物的主观价值率可以看作是由一个元素所组成的价值观矢量。

由于价值形式是多层次的,因此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观念体系,可用“价值观矩阵”来描述。某一抽象事物往往由若干具体事物所组成,如水果是由苹果、梨子、桔子、西瓜、桃子等组成,则该抽象事物的主观价值率可用多个具体事物的主观价值率所组成的价值观矢量来描述;如果多个具体事物又是由多干更具体的事物所组成,即它相对于更具体的事物来说属于抽象事物,则多个具体事物的主观价值率可分别用多个更具体事物的主观价值率所组成的价值观矢量来描述,这时,该抽象事物的价值观矢量可用一个二维的价值观矢量矩阵来描述。

W={ωi×j}m×n(2)

同理,可以定义n维价值观矢量矩阵。由此可见,事物的价值形式是多层次的,人类的价值观念体系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观念体系,可用“价值观矩阵”来进行数学描述。

价值观:价值观矢量或价值观矢量矩阵统称为价值观。

六、价值观的层次结构

任何形式的价值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和满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价值观是人对于事物的价值特性(特别是事物的价值率)的认识,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在于按照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来有效地配置价值资源,因此价值的层次结构在根本上决定着价值观的层次结构。“统一价值论”认为,一切形式的价值(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动价值)都可归结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而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分为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基本层次,那么一切形式的价值都可相应地分为四个基本层次。由此可见,价值观也分为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基本层次。

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好坏、品德高尚与否,主要就是要看他的价值观的不同层次的取值情况。如果一个人对于反映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层次的事物拥有较高的价值观取值,而且这种取值比较稳定和清晰,而对于反映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层次的事物拥有较低的价值观取值,而且这种取值比较动荡而且模糊,那么他的修养就差劲,品德就低下。

七、人类一般意识的“三步曲”

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构成了人类一般意识的“三步曲”:

第一步:认知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或“什么事实”的问题。人只有首先了解事物的外在特性(或外部联系)和内在规律(内在本质),即首先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才能对它进行其它方面的深入了解。

第二步:评价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 或“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人只有了解在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以及“对我有何价值”,才能知道如何对它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第三步:意志(或决策)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办” 或“实施什么行为”的问题。就是针对事物的品质特性以及每一品质特性对于人的价值,人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行为,以便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事物的价值特性。

没有“认知”的评价就是一种盲目的评价,没有“认知”的意志就是一种盲目的意志;没有“评价”的认知就是一种麻木的认知,没有“评价”的意志就是一种麻木的意志;没有“意志”的认知就是一种空洞的认知,没有“意志”的评价就是一种空洞的评价。

八、认知的本质及其运行程序

事实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如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等,这些作用都有其客观规律性,人只能承认它、认识它和利用它,而不能否定它、违背它。

对于事实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认知,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最基本形式。认知包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其中:感性认知是指人通过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对事物所发出的刺激信号进行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如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冷热等方面的感知;理性认知是指人通过大脑对概念或概念系统(即事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认知、理解、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认知只需要考虑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与变化规律,不需要考虑人的利益需要,没有任何主观偏爱,是一种纯粹中性的反映活动。

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最初来源于“趋性”,由多个“趋性”进行有序而有机的组合就构成了“无条件反射”,对于“无条件反射”的学习与强化就构成了“条件反射”,对于“条件反射”的学习与强化就构成了“第二级条件反射”,对于“第二条件反射”的学习与强化就构成了“第三级条件反射”,对于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逻辑关系与价值关系等)所产生的条件反射就构成了“关系条件反射”,对于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的条件反射就是“概念”,由若干个“概念”进行有序而有机的组合就构成了“思维”。人的认知过程就是这样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的。

下载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礼貌行为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幼儿学习故事

    “小领导”琪琪 观察对象:观察者: 时间: 注意:在发起区域游戏后,你邀了你的好朋友语涵去了益智区,你们俩进入区域后,又有三个小朋友也自主的选择了该区域。“浩然你坐这,语涵你坐那......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转眼樊曦孺就要幼儿园毕业了,非常感谢老师让我们写这篇文章,让我们又一次重新审视了一下家庭教育这个对孩子一生非常重要的话题。从2008年第一次走进黄......

    幼儿分享行为[范文]

    毕业论文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指导教师: 自考毕业论文: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摘 要: 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

    礼貌小故事

    1.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

    信用对借贷行为的影响

    众所周知,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渐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由于尚处于起始阶......

    浅谈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浅析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集中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还集中体现在文化理念上。而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

    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合集5篇)

    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国信嘉园幼儿园 金灿丽、周晶晶 摘要: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得天独厚的权利,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影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其......

    (全英文论文)礼貌原则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高低分者学习策略对比分析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