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

时间:2019-05-14 15:0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

第一篇: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

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

什么是为礼貌?发于心而形于外之礼也。古人讲 以庄肃和顺之仪容表示敬意、尊敬,而现今我们指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恭敬谦虚。礼貌和教养对于装饰人类或其他

一切优良品质和天资,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的潜意识里可能都渴求别人的尊重和赞赏,于是乎就产生了礼貌。礼貌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它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作为外语院校,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即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了解国家文化中的礼貌行为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

礼貌它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仪容、举止、谈吐等。前两者是非语言行为,而后者则属语言行为。在与人的交往交际中,我们经常会注重自己的仪容与自己的言谈举止。如何正确与人交际,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又称“协调原则”。其四准则分别是量的准则,要求提供适量信息;质的准则,要求尽量说真话;关联准则,要求说话内容切题;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清楚明了。违反其中任一准则会产生“会话含义”,即基于会话原则推理出的言外之意。格赖斯还分析了说话人的意向,提出了“会话隐涵”的概念。认为说话人的目的是诱使听话人接受他的观点,使听话人认识到说话人想要做什么。即若某某成立,则其他成立所代表的的“尺度含义”。说话人故意违反方式原则,而听话人却明白其含义。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莱考夫也提出“礼貌原则”,即不强求,给听话人以选择的自由,让听话人心情愉快。他的理论突出了会话中的明确性和礼貌性。他认为,礼貌原则虽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方式会有差别,但其基本形式是一致的。英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论家针对会话又提出不同见解的礼貌准则,即得体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让别人多得益;慷慨准则,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由于其传统文化的保守,布朗莱文森的提出的“面子”问题在中国式会话中普遍存在。只是他们的礼貌行为理论以西欧交际原则为基础,所考察的面子问题因文化差异而情况不同。

“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重视的,经常提及要“顾及面子”。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一般在会话中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不使用补救措施,直来直去;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即顾及对方积极面子;使用消极礼貌策略,即顾及对方消极面子;使用暗示等间接表达方式非公开事实面子威胁行为;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以上几种情况其礼貌程度逐渐增大。话语礼貌理论中存在“过剩行为”,“过小行为”,“适当行为”,过剩行为和过小行为都会产生“负效果”。除了在言语中,在行为举止中的“副语言”对会话交际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某些副语言知识意义相通,有些差异较大,甚至意义相反。譬如:在中国的文化中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而在印度文化中点头表示赞同,点头也表示否定。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文化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汉语中敬语的发现者是瑞典最具影响力汉学家高本汉,他探讨古今汉语语言和汉字演变,并进行方言调查,还发现了汉语敬语在古代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汉语敬语难以捕捉,通过比喻,隐喻来表现。它不单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伦理观。人际关系认知模式中的“礼”的原理来自于阴阳概念,阳即敬辞,阴即谦辞。比如您高居何处?小人王冕,这里便是寒舍。所以汉语敬语词可以理解为各种事物无论优劣贵贱,如动物,建筑物,生活用品,人际关系,亲属关系等的性状概念的隐喻。

礼貌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礼貌研究未来的方向更倾向于归属意识和集团内别人对自己的定位。我们作为自己国家与其他国家交流发展中的桥梁更要了解和不同国家文化中的礼貌现象,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二篇: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如果把一些汉文化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英语会话,如:“请光临寒舍”等,只能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话人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做虽然遵守了谦逊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此外,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因此,汉文化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他们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中国文化自我观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家族血缘为尺度,在交际中遵守近亲准则。例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交际一方为了缩短和对方的横向距离而做出的一种势力,表示把对方定位在一个离交际主体相对较近的位置。语境是语言运用的条件,自然也是“礼貌原则”贯彻执行的条件。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礼貌的话,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不够礼貌;反之亦然。语境,尤其是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权势、社会距离等,对“礼貌原则”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没有权势的人与拥有权势的人说话,其礼貌程度要比拥有权势的人与没有权势的说话时的高。而社会距离同样影响语言礼貌的程度,社会距离越大,交际双方说话时的礼貌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取向。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是相互的,人类需要这种相互的文化认同,以便超越文化交流的重重障碍。文化认同原则可以被认为是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在将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处理好礼貌原则中各项准则与交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保持一定的交际距离,以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来源: 光明日报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问题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 ,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谦逊;文化特征;语用失误

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讲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标志。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国人的 “谦逊” 似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冲突。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普遍反映: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中“态度过于谦恭却不诚”。产生上述误解的症结就在于许多人不了解英汉文化“谦逊”的真正含义 ,对英汉民族的“谦逊”文化特性了解甚少。所以,要做到正确得体地对外交际,就必须明确“谦逊”的含义和正确对待“谦逊”的文化特性。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称呼问题、对感谢语及恭维语的回应问题,来深入剖析英汉文化中“谦逊”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总结中西交流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分析中西民族“谦逊”的文化差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 ,其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上避免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

一、称呼问题

称呼语(address form)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

交际中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称呼语。如何选择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称呼语的选择倾向首先反映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在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等。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礼貌,不懂规矩等。中国人不仅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而且喜欢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非亲属的朋友乃至陌生人。比方说,把跟自己祖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叫爷爷,女性叫奶奶;将比自己父母年长的女性称为大妈或阿姨,男性称伯伯或叔叔;有时和辈分相同的人在一起,把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称大哥,女姓称大姐。这种现象在西方可以说是罕见的。在正式场合,人们较喜欢使用职务称呼。比如中国的行政职务,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小小班组长,都可以用作称呼语。像李部长、高厅长、王主任、吴科长等。这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其身份、地位的重视。西方中则不尽然。汉语的称呼中,有尊老的传统和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老X”。像“老王”“老李”“老赵”等,这正是突出对方比自己年长,透出一种尊敬。特别是在学术界,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常常称作“某老”或“某老先生”,像在文学界,人们常常称呼巴金为巴老,称呼郭沫若为郭老等。再如,在介绍某人时,人们经常说“某某是一位老教师(老科学家、老工程师等等)。这里所说的“老”,丝毫没有贬义,而是含有尊敬和推崇的意思。但是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西方国家则是一种禁忌,毫无得体可言。

不难看出,汉语中“称呼”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可以用“上下长幼尊卑”几个字来概括。在西方社会,因为其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与东方截然不同,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具体地讲,主要差异表现在“称呼”时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姓”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称呼”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雇员、年轻人乃至一个家庭中的子女在称呼他们的上司、年长者、教授以及父母等都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这显然是一种试图消除社会地位差异的强烈愿望的表示,或者意味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即使在正式场合,名字前面的职称也不必过于繁琐。类似尊贵的夫人、尊敬的教授、博士、校长、阁下等等过时而又冗长的称呼不但疏远彼此关系,而且会令人生厌,产生适得其反的交际效果。

另外,在汉语中 ,为了表示谦恭 ,说话一方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谦词来称呼自己 ,而用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词和敬语是汉语谦逊的重要形式。例如 ,称对方的意见为 “高见”, 称自己的看法为 “管见”;称别人的著作为 “大作”,称自己的著作为 “拙作”;称别人的儿子、女儿为 “令郎”、“千金” ,称自己的儿子、女儿为“犬子”、“小女” 等等。而这在西方社会是绝对不

存在的现象。

二、有关恭维语问题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比较复杂却又非常必要,多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恭维语的交际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恭维语的发出;二是恭维语的回应。恭维语的交际效果取决于恭维语的发出和回应是否遵循了人类使用恭维语的社会文化原则。尤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仅恭维语的发出有很多不同,恭维语的回应同样存在着很多差异。科学认识这些差异对于提高恭维语及其回应的语用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恭维回应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概括起来分为三方面:一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是不自我贬低与谦虚;三是人人平等与等级观念。具体来讲,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处于轴心位置,其他的价值体系都是围绕它产生的。然而,在中国,个人是依附于组织与机构的。对于西方人来说,自我贬低意味着丢面子,因此,接受恭维的时候他们很少贬低自己。然而,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回应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放低自己的位置。在西方,人人生而平等,而在中国,社会等级是很分明的,权威人物更受人们尊重。所以,英汉恭维语的回应存在差别,具体如下:

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谢标志。即听到恭维后表示谢意,同意恭维,它是典型的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2)赞扬升级。即被赞扬者夸大或强化赞扬的言语,这种回应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常带有开玩笑的性质;(3)回敬恭维。即接受恭维的同时再将恭维回敬给对方;(4)转移恭维。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或其他事情上;(5)质疑或否定。即被恭维者否认恭维或直接表示不接受恭维的语言。

汉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否定恭维;(2)不予表态。即由于恭维者不知如何回应或不愿回应或有意忽略恭维并引出新话题的应答方式;(3)转移恭维;(4)感谢但赞扬降级。即接受恭维但同时削弱恭维;(5)接受恭维。

三、总结遵循的原则

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的言语习惯、会话文化的特点所提出的礼貌原则是有代表性的。它包含6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使他人受损最

小 , 受惠最大。(2)宽容准则(Genero sity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小 , 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App ro bation maxim):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 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 极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 hy):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这6 条准则互相贯穿又各有侧重。总的说来 ,西方礼貌原则最根本的一条是策略原则 ,“策略” 是礼貌的根本 ,是建立在 “惠” 与 “损” 基础上的平衡策略。可简单概括为一条礼貌准则即: “使自身受惠最小 ,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 , 使他人受损最小”。因此 ,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 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在谦逊准则所属的两条次准则(尽量少赞扬自己和尽量多贬低自己)中 , 重点在 “尽量少赞誉自己” 而不是 “尽量多贬低自己”。

大家一般认为现代礼貌在汉文化中有四个基本概念: 尊敬(respectf

ulness)、谦虚(modes-ty)、热情(at tit udinal warmt h)和文雅

(refinement),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归纳了 5 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 “贬”,要 “谦”。指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人与事物时要 “抬”,要 “尊”。(2)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称呼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相互称呼时要遵循 “上下、贵贱、长幼” 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选用雅言 ,禁用秽语 , 多用委婉 ,少用直言。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4)求同准则。说者、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发表不同意见时 ,往往是 “先褒后贬” , “先礼后宾”。(5)德、言、行准则。在行为动机上 ,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顾先生所提出的礼貌准则 , 揭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四、跨文化交际中 “谦逊”

引起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生的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恰当地把握话语中的文化含义 , 而造成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

语用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是由于社会文化规则、社会距离、价值观不同引起的。语言语用失误一般只影响到交际是否达到目的,对感情伤害是轻微的,而社交语用失误不仅影响交际是否成功,而且造成的误解极其严重,以致感情的伤害程度很大,它更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 ,在跨文化交际中,谦逊是十分需要的。了解不同文化的谦逊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双方正确处理礼貌和诚实的关系。交际双方进行交际时,应当真心地以诚相待,不应一味讲究毫无诚意的虚假礼貌。否则,你的真诚会被误解为虚假情意,进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态度应表现为:态度实事求是,尊重国际惯例和国际交往的礼仪准则,了解和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强加于人。既要谦虚谨慎,又要不卑不亢。盲目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把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都只会既让人瞧不起自己,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因此 ,在交际中应举止稳重,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1).[2]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3]刘绍忠, 钟国仕.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周洁.跨文化交际中“谦逊”的文化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第四篇: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自人类有交往就需要交际,生存于社会并维系一种文化也需要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实现的。由于交际是一种能造成一定后果的行动,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一定要一再自问我们的行为是否会伤害对方。在这样的前提下,礼貌原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可以改善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指导原则。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由于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尽管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1.文化价值的差异 2.自我观差异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

礼貌是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其中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是执行礼貌原则的前提。

第五篇:礼貌现象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礼貌现象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摘要:礼貌准则作为语用准则之一,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这一原则以及对影响遵循这一原则的因素的解释上存在着差异。礼貌具有文化特性,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里评价礼貌的标准和认识礼貌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探讨,就会发现,不理解礼貌现象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

关键词:礼貌准则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1.礼貌准则

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包括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是礼貌这一概念一旦进入到语用研究的领域,就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可关于它的早期研究却很少,只有Lakoff(1973)等极少数人去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Brown&Levison发表了他们很有影响的代表作《语言运用中的普遍问题礼貌现象》(1978)后,礼貌才真正成为语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发展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交际学和会话分析等也对礼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和论述。

在西方主要首推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Levison的面子理论,在东方文化里有影响的礼貌理论应首选顾曰国先生的礼貌准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都是用来解释语言使用中的礼貌这一普遍现象的,即礼貌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这种存在正如哲学上所说的: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不同文化中礼貌具有特殊性,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都具有差异性,即礼貌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有条件的,是受到该文化规则制约的。所以作者认为,礼貌的行为只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挖掘出礼貌的真正特征,并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

2.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认为,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

(1)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这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英语的表达式;其二是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例如,一位中外合资公司的女秘书工作很出色,她的经理十分满意,对她说:“Thanks a lot,That is a great help.” 秘书回答说:“Never mind.”她想表达的是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话,但用了英语的never mind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常用于对方表示道歉,而自己不予以的场合,是安慰对方的套语。这里,秘书显然用错了表达式,导致语用失误,而例中那位女士的谦虚客套也正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将与中文字面对等的英语词生搬硬套到谦虚客套话中。

(2)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有关,例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 you”,这是任何学过一点英语的人都知道的,但如何在社交场合正确使用“thank you”,却颇有学问。在受到别人祝贺时,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答语,但汉语则会说出过奖、过奖、惭愧一类的客套话来应答。如果按汉语直译过去,来一句you flatter

me 或 I feel ashamed作答那就很不得体。

3.现象分析

(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人们讲礼貌,在互相往来的时候,不仅要互敬互爱、彬彬有礼,而且常常使用敬词与谦词来表示互相尊重。敬词用来褒扬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事物、行为,以表示恭敬;谦词用来贬抑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以示谦虚。家庭亲友之间称谓的敬称与谦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敬称多用于称呼方亲属,在与别人谈话或通信中称对方的亲属,常使用“令”、“尊”、“贤”三个字,以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令”字是一个敬词,表示美好的意思,如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尊”字与“贤”字也都是敬词,但在用法上与“令”有差别。“尊”字只限于对方的长辈或年长者,对平辈则用“贤”字。如“尊父”、“尊大人”、“贤兄”、“贤妹”。在交际中,中国人重视对别人讲究尊重,对自己讲究谦逊,如果违背了这种贬己尊人的礼貌原则就会出现语用失误。“老大爷,你几岁了?”无论这问话的语气如何客气、礼貌诚恳,这种方式违犯了汉语的礼貌原则,缺少应有的敬词,一般应该是“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又如“A:Your skirt is really lovely.B: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one.”此对话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B是按照汉语的习惯回答别人的称赞。中国人听到赞美词时,往往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西方人会因自己的话被断然否定而感到对方不礼貌。所以,英语交际中,过分的自谦反而会引起误解与不快,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贬己尊人的现象。

(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他主张“爱人”,即一切人的互爱,同时又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见,孔子“仁”的思想又是受“礼”制严格约束的,缺“仁”则不“礼”,不礼则不“仁”。那么欲达到“仁”与“礼”的要求,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却对汉语的称呼语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布朗(Rager Brown)和福特(Marguerite Ford)把美国英语中的称呼形式划分为三类,即:相互称名;相互称职衔、姓;一方称名,另一方称职衔、姓。一般说来,朋友、熟人之间相互称名,陌生人或只是一般认识的人之间相互称职称衔、姓,但有时这种界线不太分明,美国人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称呼关系就会发生变化。然而,汉语称呼语就复杂得多,而且汉英称呼准则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的国家里,小辈可直呼长辈的名,如果学生与老师关系密切,也可直呼其名。在中国则不然,中国人向来有尊敬长辈的习惯,“上下有义,长幼有等”,称呼语就反映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祖先与长辈的名字绝对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

(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顾曰国,1992)。一个人的礼貌语言、举止会反映出他的教养和修养。如果有些词语和概念令人不快,最好换一种婉转的说法,有些词语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而会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也应避免使用。拿“老”字为例,美国人怕老,就千方百计忌讳“old”一词,常借用其他的词来委婉地表示“老年”这一概念。Home for adults(养老院)、an adult community(老人区)、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Elder Hostel(老人团)等等。而中文化提倡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老人们不惧老,社会也不忌讳“老”字,人们反而爱用“老”字表达尊敬和爱戴,如“您老”、“刘老”、“老先生”等。在许多情况下,“老”字常委婉地表示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老师傅”、“老总”、“老干部”、“老教授”,这些词是对老人、上级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另外,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经常会遇到某些场合需要双方作出礼貌的反应,如问候、告别、道谢、恭维、婉拒等。这类言语行为通常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道歉”是为补救某种无礼的言行,进而恢复双方的融洽关系。如何道歉,怎样接受道歉是语言社会里礼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里,接受别人的道歉经常说“没关系”,但在英语里,“It doesn’t matter”是不能用来表示接受道歉的,而应说“That’s all right”、“That’s OK”或“No problem”。

(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中国人最讲“面子”,希望自己有“面子”,希望别人给“面子”,这样才会“有脸”、“露脸”,否则就会“丢脸”、“没脸”,中国文化中的“脸”主要指与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一种社会正价值。“面子”一词源于汉语,西方社会学家从50年代才开始研究这一现象。戈夫曼(Ervin Goff man)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它是个人的自我体现。基于戈夫曼的“面子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face-work),布朗(Penelope Brown)和列文森(Stephen Levin-son)建立了他们的礼貌模式。他们区分了两种面子:积极的面子和消极的面子。积极的面子指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与喜爱;消极的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阻碍。交际中要尊重别人的面子,照顾这两个面子,礼貌就成了一种有效的语用手段。人们遵循的往往是“求同准则”,即以接近为基础的策略,通过表明自己与对方之间某些方面的共同之处来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或以回避为基础的策略,通过承认并尊敬对方的消极面子需要,不干预对方的行为自由来满足对方的消极面子。如果违犯了这些准则与策略,就会让人“丢面子”、“丢脸”,也就出现了语用失误。例如:A:What do you think of my skirt? B:Well,the color is beautiful.B的回答十分巧妙,他可能不太喜欢A的裙子,但他没说“I don’t like it at all.”而是采取了回避策略,这样避免了冲突,给A留了面子,避免了语用失误。

结语

礼貌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貌的语言和礼貌的行为只是表层的现象,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折射,只有深入到文化的深层中去,才能通过这种表象,挖掘出其真正特征,才能成功地解释其本质特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模式与交际规则,人们的言语活动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霍尔指出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能持想当然的态度,要克服那种自然态度倾向,加强对话意识,顺利完成共同点较少的强、弱语境交际之间的转变。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高度注意风俗上的差异,对自己出国时要入境从俗,而对外国客人这方面的语用错误要给予谅解。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Leech 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3]George Yule.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Leech,Geoffrey.PrinciplesOfpragmatics[M].NewYork:Longman,1993.[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何刚.语用的跨文化视野[J].外语研究,1999,(4).

下载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礼貌行为的跨文化阐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礼貌原则下的英语致谢行为

    礼貌原则下的英语致谢行为 摘要: Brown &levinson 的礼貌模式把礼貌看作一种普遍现象,且认为礼貌是相对概念,一种行为在既定语境下是否礼貌、恰当依赖于语境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

    题型阐释

    题型阐释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

    口译中礼貌用语和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一、口译中礼貌用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对于同中国人交往的外国人来说,要弄清楚汉语的礼貌语言也是够麻烦的了。究其原因就是英语中很少使用谦词与敬语。下级给上级写信,可能客......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摘要:使用礼貌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制约,英汉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英汉两种不同语......

    导医行为礼貌用语规范(精选五篇)

    医疗服务中的员工的基本要求第一条仪表仪容:基本要求:美观、整洁、大方、得体。一、头发:勤洗、勤理,干净整洁无异味,需要戴帽的员工,梳理整齐不蓬乱。男职工头发不宜过长,以不盖耳......

    中美商务交际的礼貌策略——基于霍夫斯塔德的跨文化视角

    摘要:在中美商务活动中,由于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礼貌用语、礼貌原则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礼貌的有效传递。该文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对中美商务活动中社会交际称谓、道谢用语和......

    跨文化管理

    1. 分析海尔在跨文化管理经营上成功的原因。 2. 你认为海尔是如何处理跨文化差异和矛盾的? 3. 海尔如何在全球化经营中传播它的文化价值理念? 1.建立海尔文化中心 海尔有一个从......

    跨文化意识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所谓跨文化意识即“不同民族、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交流、交往。”我们通俗的来说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