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口译中礼貌用语和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一、口译中礼貌用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对于同中国人交往的外国人来说,要弄清楚汉语的礼貌语言也是够麻烦的了。究其原因就是英语中很少使用谦词与敬语。下级给上级写信,可能客气一点,但也没有很多特别的谦词与敬语。不必考虑对方的年龄、头衔、地位等。下面是汉、英之间的一些例子:
1、汉语中常用的套语
刘师傅---Master...令郎---one’s son
丫头---one’s daughter
高见---a good idea 贵姓---Your name
久仰大名---I’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哪里,哪里。---Thank you.大作---one’s book/article,etc.府上---your home;the place you are from 耽误您的时间了。---Thank you for your time.惭愧,惭愧!---I’m flattered.I’m very much honored.2、寒暄语
您好!吃了吗?——Hi!/ Hello!/ How have you been?
上哪儿去啊?——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doing?
It’s a nice day, isn’t it ?
回头见。——See you later / soon.好久不见了。——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Long time no
see.How have you been for these days?
请随便。——Be at home,please.请留步。慢走。走好。慢点骑。——Take care.不见不散。——Be there,or be square.We won’t leave until we see each other,shall we?
3、问候
辛苦了。——You’ve had such a hard time.Thank you for your time.你一定很累了。——You must be very tired / exhausted.辛苦了,先生。——(Did you have a)Hard time,sir?
4、客套用语
劳驾。借光。请问。——Excuse me./ Can you help me?
愿意效劳。——It’s my(a)pleasure.请便。——Please yourself.您(老)先走。女士优先。——After you./ Ladies first.里面请。——Welcome./ Come in,please.请随便。——Be at home,please.请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 to...还有比如“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句汉语通常表达的含义是客套、客气;英文则应该表达的是某人的工作、义务,非做不可。这句话中英结构、表达形式都类似,但实际含义则差异很大。如果翻译成“It’s my duty.”显然不合理,应该翻译成:It’s a(my)pleasure.造成中西方礼貌语言差异的原因与中西方文化背景、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有密切联系,如果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规则直接搬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则往往会造成误会甚至冲突。中国人与西方
人使用礼貌语言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从不同角度反映客观事实;
B.从不同的方面体现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C.用不同手段表示自己的意图。
二、口译中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一)姓名称呼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可以使用全称来称呼对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汉语文化中直呼其姓名很多时候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现象。在两种语言中直呼其名的现象也是共同存在的。例如:“李晓梅”可称“晓梅”,“Mary Lee”可称“Mary”。汉语中多用于比较熟悉的人之间体现一种彼此间的亲密关系。但是在英语中直呼其名是很常见的称呼方式,无论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年龄长幼都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文化中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人看来这却体现了彼此间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英语中还可以直呼其姓,这在汉语中是没有的现象,汉语中更习惯在姓氏前加上“老”表(示年长、见识广博和具有丰富经验)或“小”来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敬。这正是中国文化中尊老爱幼思想的体现,而这也是在英语中没有的现象,你决不会看到用 “little/old Smith”来对被称呼着表示尊敬,相反“old''在英语中涉及比较敏感的年龄问题.通常会给被称呼者造成“年老无用”的感觉
(二)亲属称呼
汉语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按照宗亲和姻亲血缘关系及长幼顺序,对亲属称呼进行了严格划分,以表示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
在英语中则恰恰相反,西方人更多地体现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文观
念,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呼显得简单而且笼统化,往往一个英语中的称呼语要对应好几个汉语中的称呼语。1.宗亲和姻亲亲属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突出,讲究父系传宗接代的正统血缘关系。具体体现在父系亲属(宗亲)和母系亲属姻(亲)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称呼语。在汉语中,父系亲属的祖辈称呼“祖父(爷爷)”“祖母(奶奶)”。母系则称“外祖父(外公)”“外祖母
(外婆)”,母系亲属明显多一个“外”字,同样讲究这种父系正统思想的称呼有“堂兄(哥)/堂姐/堂弟/堂妹(父系同辈亲属)孙‘子/孙女孙(辈)”,分别对应母系的“表兄(哥)/表姐/表弟/表妹母(系同辈亲属)”和“外孙,外孙女(孙辈)”。此外,汉语还包括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的称呼(如“伯祖父/伯祖母(父系)”“叔祖父/叔祖母(父系)
舅‘公/舅婆 母(系)”等)、父母兄弟姐妹的称呼(如父系称呼伯父一伯母,叔叔一婶婶,姑姑一姑父;母系称呼舅舅一舅妈。姨妈一姨父)等。在西方国家,没有这种传统的守旧思想,并且大家族的血缘关系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在英语中这类称呼就显得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英语称呼语对应几个汉语称呼语。如: “祖父„外‘祖父”都叫 grandpa; “祖母”“外祖母”都叫grandma;“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都称为uncle:“伯母”“婶婶”“舅妈”“姑姑”“姨妈”都称为 aunt;“堂兄(哥)/堂姐/堂弟/堂妹”以及“表兄(哥)/表姐/表弟/表妹”用cousin一词表示即可。
2、中国文化中讲究长幼尊卑,西方文化中提倡人生来平等。
在英语中,亲属称呼与名字结合可以用来称呼长辈,比如“Uncle Sam”、“Aunt Rose'’“Father Smith”、“Sister Linda”等。即使是两兄弟,也更多的是叫名字。这在中国文化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汉语亲属称呼属于叙述式,精细、具体、复杂,英语中哥哥和弟弟都用brother 英语称呼语中的表现就是称呼语显得较为简单自由。顶 多在前面加上“old(elder)/little(younger)”来表示长幼,但是它却没法区分“大哥和二哥„二‘姐和三姐”等。(三)职业、职位及职称称呼差异
汉语中一般可以将职位职称直接用于称呼当中,一般的方式为“姓+职位/职称”。就职业上来讲,老师、医生、护士、工程师、律师等在人们心目中比较高尚或者被人们称之为“白领”的职业可以采用这种称呼方式,如:张老师、王医生等,值得一提的是,像工程师这样的名称较长的职业,人们一般习惯用简化的方式进行称呼,如:李工。另外,某些职业还可以和亲属称呼结合构成称呼语,如: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司机大哥、护士阿姨等等。就职位上来讲,一般是高职位才会用于这种称呼,特别是管理者,如:王经理、刘局长、李总等,而且在称呼副职的时候常常将“副”字去掉以表示对被称呼方的尊敬,如直接称呼“李副局长”为“李局长”。就职称上来讲,一般只有“教授”一词用来作称呼比较常见,如:李教授、王教授 英语中除了“doctor”“president”“mayor”“judge”“ professor”“manager” 等少数几个职位职称词用于称呼外,一般少用这类词表
示称呼,通常情况下是在姓氏前面加上Mr./Mrs./Miss/Ms.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并且在稍微熟悉之后就直呼其名了,这似乎在汉语中是很少见的。而西方国家的人如果在听到“Teacher Smith,Manager Liu,Engineer Zhang,Boss Yang等称呼时也同样会觉得不可理解。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问题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 ,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谦逊;文化特征;语用失误
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讲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标志。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国人的 “谦逊” 似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冲突。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普遍反映: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中“态度过于谦恭却不诚”。产生上述误解的症结就在于许多人不了解英汉文化“谦逊”的真正含义 ,对英汉民族的“谦逊”文化特性了解甚少。所以,要做到正确得体地对外交际,就必须明确“谦逊”的含义和正确对待“谦逊”的文化特性。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称呼问题、对感谢语及恭维语的回应问题,来深入剖析英汉文化中“谦逊”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总结中西交流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分析中西民族“谦逊”的文化差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 ,其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上避免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
一、称呼问题
称呼语(address form)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
交际中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称呼语。如何选择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称呼语的选择倾向首先反映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在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等。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礼貌,不懂规矩等。中国人不仅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而且喜欢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非亲属的朋友乃至陌生人。比方说,把跟自己祖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叫爷爷,女性叫奶奶;将比自己父母年长的女性称为大妈或阿姨,男性称伯伯或叔叔;有时和辈分相同的人在一起,把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称大哥,女姓称大姐。这种现象在西方可以说是罕见的。在正式场合,人们较喜欢使用职务称呼。比如中国的行政职务,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小小班组长,都可以用作称呼语。像李部长、高厅长、王主任、吴科长等。这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其身份、地位的重视。西方中则不尽然。汉语的称呼中,有尊老的传统和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老X”。像“老王”“老李”“老赵”等,这正是突出对方比自己年长,透出一种尊敬。特别是在学术界,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常常称作“某老”或“某老先生”,像在文学界,人们常常称呼巴金为巴老,称呼郭沫若为郭老等。再如,在介绍某人时,人们经常说“某某是一位老教师(老科学家、老工程师等等)。这里所说的“老”,丝毫没有贬义,而是含有尊敬和推崇的意思。但是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西方国家则是一种禁忌,毫无得体可言。
不难看出,汉语中“称呼”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可以用“上下长幼尊卑”几个字来概括。在西方社会,因为其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与东方截然不同,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具体地讲,主要差异表现在“称呼”时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姓”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称呼”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雇员、年轻人乃至一个家庭中的子女在称呼他们的上司、年长者、教授以及父母等都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这显然是一种试图消除社会地位差异的强烈愿望的表示,或者意味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即使在正式场合,名字前面的职称也不必过于繁琐。类似尊贵的夫人、尊敬的教授、博士、校长、阁下等等过时而又冗长的称呼不但疏远彼此关系,而且会令人生厌,产生适得其反的交际效果。
另外,在汉语中 ,为了表示谦恭 ,说话一方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谦词来称呼自己 ,而用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词和敬语是汉语谦逊的重要形式。例如 ,称对方的意见为 “高见”, 称自己的看法为 “管见”;称别人的著作为 “大作”,称自己的著作为 “拙作”;称别人的儿子、女儿为 “令郎”、“千金” ,称自己的儿子、女儿为“犬子”、“小女” 等等。而这在西方社会是绝对不
存在的现象。
二、有关恭维语问题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比较复杂却又非常必要,多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恭维语的交际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恭维语的发出;二是恭维语的回应。恭维语的交际效果取决于恭维语的发出和回应是否遵循了人类使用恭维语的社会文化原则。尤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仅恭维语的发出有很多不同,恭维语的回应同样存在着很多差异。科学认识这些差异对于提高恭维语及其回应的语用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恭维回应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概括起来分为三方面:一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是不自我贬低与谦虚;三是人人平等与等级观念。具体来讲,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处于轴心位置,其他的价值体系都是围绕它产生的。然而,在中国,个人是依附于组织与机构的。对于西方人来说,自我贬低意味着丢面子,因此,接受恭维的时候他们很少贬低自己。然而,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回应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放低自己的位置。在西方,人人生而平等,而在中国,社会等级是很分明的,权威人物更受人们尊重。所以,英汉恭维语的回应存在差别,具体如下:
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谢标志。即听到恭维后表示谢意,同意恭维,它是典型的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2)赞扬升级。即被赞扬者夸大或强化赞扬的言语,这种回应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常带有开玩笑的性质;(3)回敬恭维。即接受恭维的同时再将恭维回敬给对方;(4)转移恭维。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或其他事情上;(5)质疑或否定。即被恭维者否认恭维或直接表示不接受恭维的语言。
汉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否定恭维;(2)不予表态。即由于恭维者不知如何回应或不愿回应或有意忽略恭维并引出新话题的应答方式;(3)转移恭维;(4)感谢但赞扬降级。即接受恭维但同时削弱恭维;(5)接受恭维。
三、总结遵循的原则
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的言语习惯、会话文化的特点所提出的礼貌原则是有代表性的。它包含6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使他人受损最
小 , 受惠最大。(2)宽容准则(Genero sity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小 , 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App ro bation maxim):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 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 极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 hy):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这6 条准则互相贯穿又各有侧重。总的说来 ,西方礼貌原则最根本的一条是策略原则 ,“策略” 是礼貌的根本 ,是建立在 “惠” 与 “损” 基础上的平衡策略。可简单概括为一条礼貌准则即: “使自身受惠最小 ,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 , 使他人受损最小”。因此 ,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 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在谦逊准则所属的两条次准则(尽量少赞扬自己和尽量多贬低自己)中 , 重点在 “尽量少赞誉自己” 而不是 “尽量多贬低自己”。
大家一般认为现代礼貌在汉文化中有四个基本概念: 尊敬(respectf
ulness)、谦虚(modes-ty)、热情(at tit udinal warmt h)和文雅
(refinement),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归纳了 5 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 “贬”,要 “谦”。指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人与事物时要 “抬”,要 “尊”。(2)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称呼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相互称呼时要遵循 “上下、贵贱、长幼” 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选用雅言 ,禁用秽语 , 多用委婉 ,少用直言。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4)求同准则。说者、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发表不同意见时 ,往往是 “先褒后贬” , “先礼后宾”。(5)德、言、行准则。在行为动机上 ,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顾先生所提出的礼貌准则 , 揭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四、跨文化交际中 “谦逊”
引起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生的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恰当地把握话语中的文化含义 , 而造成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
语用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是由于社会文化规则、社会距离、价值观不同引起的。语言语用失误一般只影响到交际是否达到目的,对感情伤害是轻微的,而社交语用失误不仅影响交际是否成功,而且造成的误解极其严重,以致感情的伤害程度很大,它更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 ,在跨文化交际中,谦逊是十分需要的。了解不同文化的谦逊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双方正确处理礼貌和诚实的关系。交际双方进行交际时,应当真心地以诚相待,不应一味讲究毫无诚意的虚假礼貌。否则,你的真诚会被误解为虚假情意,进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态度应表现为:态度实事求是,尊重国际惯例和国际交往的礼仪准则,了解和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强加于人。既要谦虚谨慎,又要不卑不亢。盲目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把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都只会既让人瞧不起自己,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因此 ,在交际中应举止稳重,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1).[2]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3]刘绍忠, 钟国仕.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周洁.跨文化交际中“谦逊”的文化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第三篇: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如果把一些汉文化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英语会话,如:“请光临寒舍”等,只能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话人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做虽然遵守了谦逊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此外,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因此,汉文化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他们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中国文化自我观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家族血缘为尺度,在交际中遵守近亲准则。例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交际一方为了缩短和对方的横向距离而做出的一种势力,表示把对方定位在一个离交际主体相对较近的位置。语境是语言运用的条件,自然也是“礼貌原则”贯彻执行的条件。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礼貌的话,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不够礼貌;反之亦然。语境,尤其是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权势、社会距离等,对“礼貌原则”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没有权势的人与拥有权势的人说话,其礼貌程度要比拥有权势的人与没有权势的说话时的高。而社会距离同样影响语言礼貌的程度,社会距离越大,交际双方说话时的礼貌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取向。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是相互的,人类需要这种相互的文化认同,以便超越文化交流的重重障碍。文化认同原则可以被认为是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在将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处理好礼貌原则中各项准则与交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保持一定的交际距离,以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来源: 光明日报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
题目: 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
——以“翘拇指”“竖中指”“V”手势“OK”为例
摘要
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民族对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所表示的意义恰好相反。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交谈、沟通时,除了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还有手势。手势语几乎随时随地伴着语言进行交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时也会代替语言甚至超越语言。人类的有些手势语具有相同性,但更多的手势语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不同的交际意义,以、翘大拇指、竖中指、“V”字形“OK”等手势为例解释说明。
Abstract Nonverbal behavior has distinc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 countries, ethnic group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norms of nonverbal behavior,even the express meaning is On the contrary.When People to talk and communicate in daily life,in addition to the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tools there have gestures。Gesture language almost anywhere with the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plays a key role.Sometimes it can transcend the language and even take the place of the language.human gestures have the same nature,but more signs are given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give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meanings,wave、vertical thumb、“V” Shape as example to explain.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行为
手势语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behavior
gesture 手势语(gesture language)是体态语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法国心理学家休乐热强调手势语的重要作用:“人们交谈时说话本身的份量只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和手势占55%,有时候说千万句好听的作为铺垫引出一个重点,但是一个不经意的手势就可以推翻之前所说的一切。”但是,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的手势语既有其同一性,更有其特殊性。手势语的使用有习俗的差异,所以在交际中必须要小心使用,不然就会引起冲突。下面举出一些常见的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1.翘大拇指(thumb up)
翘大拇指的意思几乎在世界公认表示好、干的不错,一切顺利、非常出色等类似的信息。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常常会做出这个手势表示认同鼓励。但竖大拇指的这个手势也有许多例外: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公路上对开过来的车竖大拇指他的意思并不是夸赞司机车技好,而是竖大拇指用来表示请求搭车;篮球比赛中,裁判通常会一手持球一手竖大拇指表示一切准备就绪,比赛可以开始;还有飞机驾驶员在飞机升空待发时由于发动机声音巨大无法与地勤人员进行沟通于是驾驶员会竖大拇指表示“I am ready”;但是在尼日利亚这种手势被认为是侮辱性手势;在德国则代表数字1;在日本表示数字5,同样日本,这一手势也表示“男人、您的父亲”的意思;在南朝鲜竖大拇指有“首级、父亲、部长、队长”的意思;在澳大利亚则表示骂人;在伊朗,以及伊拉克等很多中东国家,竖大拇指是一个挑衅的行为,几乎和西方国家常用的竖中指一样;与别人谈话时将拇指翘起来反向指向第三者,即以拇指指腹的反面指向除交谈对象外的另一人,是对第三者的嘲讽。在墨西哥、荷兰、斯里兰卡等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在希腊如果将大拇指急剧竖起则表示让对方“滚蛋”,是对人极大的不敬。
2.竖中指
竖中指最早出现在英法百年战争末期。英国弓箭手让法军损失惨重,法军发誓在击败英军后,将英军弓箭手拉弓的中指全部斩断。结果法军惨败。在法军撤退时,英国弓箭手纷纷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们依然存在的中指。这一手势迅速在西方国家“走红”。伸出中指这个手势意义多为鄙视,表示“被激怒和极度不愉快、不满”有些国家还表示“下流行为”。在世界范围内这是一种常见的侮辱别人的方式,相当于“fuck you”,这是一种很不礼貌的粗俗的表现,一般来说经常被禁止使用,电视上出现通常会被打上马赛克。不过在一直地中海和亚洲地区,这个手势是可以用来指向某些东西的,还有一些地区手语中举起中指表示哥哥,将会成为家庭支柱的意思。
3.“V”字形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检阅时一露面群众就对他欢呼鼓掌,他做了一个反掌“V”手势表示胜利,群众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结果招来非议。
现在我们都知道的掌心朝外的V形手势代表胜利。这一行为(最初是由比利时的律师德·拉维雷用来作为蔑视纳粹的手势,是英语victory(胜利)一词的首字母。后来。这一手势经英国广播电台成功宣传,变成了盟国部队用来表示胜利的符号,并传遍欧洲,紧紧与反纳粹运动联系在一起。但是,常常有人用反手掌的收拾来代替正掌手势,这样就会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成为表示侮辱的符号。丘吉尔的反掌手势之所以引来了争议是因为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人对这种手势的理解认知不同。这就是非言语行为交际中同一手势语表达不同含义所引起的误会。同样,第十五届足球世界杯比赛时,德国著名球星曾对不满意其表现的观众做出极其不礼貌的侮辱性手势,激起观众的极大的愤怒,因此被教练撵出国家队,致使得德国队惨败。
但在希腊用此手势时则必须把手指背向对方,否则就表示污辱,轻视对方之意。因为在希腊一般V字手势代表了视对方为恶魔、邪恶之人。在南欧,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在别人脑后偷偷做V手势,表示“他妻子给他戴绿帽子!”。在欧洲大多国家,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开”。在中国V手势表示2,第二,剪刀,同时也有表示胜利成功的意思。在荷兰等一些国家V代表自由。
4.“OK”手势
德国柏林的蒂尔加藤区法院审理了一桩奇特的官司,有位司机路遇警察,把手伸出窗外,朝警察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圈。于是,德国警察以侮辱罪把司机送上法庭,法官找遍文献资料,还请教了心理学家,最后判决:这个手势在德国有两种解释,怎么看待就是个人的事了,司机被宣告无罪。
OK手势——拇指和食指圈成圆圈,其余三根手指伸直,掌心向外。OK手势源于美国在美国还有其他大多数国家表示“everything is ok ”赞扬、允诺、同意、顺利、没问题的意思。但是在巴西,德国,拉丁美洲等地是表示粗俗下流。所以说,案例中这位司机的手势或许表达的意思只是“everything is ok”,但是德国警察错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是一种下流的行为,并且将他送上法庭。这是司机和警察对这个手势理解的不同。同时“OK”手势在其他地区还有不同的意义:在希腊人眼里这个手势象征爱情或赞扬表达正确,但是后期出现关于侮辱性的含义。而法国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是表示“钱”突尼斯人则表示:“I will kill you” 我会杀了你的意思。;阿拉伯人做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表示深恶痛绝。所以我们在交际中要了解和重视非语言交际中其它文化的手势语,同时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自己的手势语,尽可能的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
5.其他常用手势语
5.1.挥手(Wave one's hand)5.1.1.招呼人过来
英美国家对成年人用手掌向上朝自己方向招呼,将手掌(palm)向上伸开,不停地伸出手指(finger),意即“Come here”。对幼儿和动物则手掌朝下向自己方向招动。中国人正好相反,即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手心向上是招呼幼儿和动物。所以在一个中国人和西方西交际时必须要提前了解,不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
5.1.2.挥手再见
美国,中国等大多国家都表示再见。但是与此相反的南美一些地区,人们见到这个动作不但不会离开。反而会向你跑过来。
5.2.点头与摇头(Nodding and shaking head)
在很多国家,点头是肯定,摇头是否定,但是在保加利亚,希腊的一些地方和伊朗,却是点头否定,摇头肯定。5.3.伸出食指(Index finger)5.3.1.竖起食指
在美国伸出食指表示让对方稍等片刻;然而不同的是在法国表示请求对方回答问题;在缅甸表示请求,拜托;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的;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5.3.2.食指弯曲
这一手势在中国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特别是那些专门在商店里偷窃的人及其偷窃行为;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表示死亡;在墨西哥则表示钱或询问价格及数量的多少。5.4.伸出小指
在中国表示小、微不足道、拙劣、最差的等级或名次,还可以表示轻蔑;在日本表示女人、女孩子、恋人;在韩国表示妻子、妾、女朋友;在菲律宾表示小个子、年轻或表示对方是小人物;在泰国、沙特阿拉伯表示朋友;在缅甸、印度表示要去厕所;在英国表示懦弱的男人;在美国、韩国、尼日利亚还可以表示打赌。
结语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巨大,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总之,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对比非言语行为中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比,可以展现出各民族各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提高人们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这样我们在跨文化交际 中才能做到换位思考、知己知彼、成功交际。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严慧仙著,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9年。
(2015.3 重印)
[2].《浅析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运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语系。[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1999年。[4].《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毕继万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2月。
第五篇: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2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入手,分析探讨了差异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并以西式餐厅及中国餐馆在非本土文化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为例,提出了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差异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差异;生存发展
跨文化交际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成为了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也被涉外工作者给予了相当的注意。而作为跨文化交际重要媒介的饮食,在各国之间经济的交往中地位也得到提升。深入了解和认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加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更是从事对外工作者的必修课。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交际的影响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二)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和习惯,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者如果对交际对象所在的文化背景、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而饮食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和理解不同饮食习惯和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话,跨文化交际也必然是失败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一)中式的艺术享受VS西式的科学实用性
中西的饮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强烈对比。中国人无论是对于食物的烹制还是消费的过程都是一个漫长的享受过程,而西方人对于饮食的态度者相对来讲比较客观而又理性。与中式的艺术享受相比,西方的饮食强调的是科学性和实用性。而这一强烈的对比集中体现于中西方对于烹饪过程、菜名选择、对食物消费的不同选择和态度上。
1、烹饪过程的差异
中式烹饪的烹饪过程中,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立体感官享受,而且非常注重根据不同的时令和不同的地方风俗对菜色和口味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最大的享受效果。而对于调料的搭配也只是一宽泛的“少许”,“一勺”,或“少量”等标准来进行选材。而对于从事烹调工作的厨师来说,烹饪不像是一种职业而更接近与一种舞台艺术。想一个雕刻家精心雕刻杰出的艺术品一样,可以说享受贯穿了整个制作的过程,从烹制到消
费。
相比而言西式的烹饪,则更像是一项简单机械而又要求严格的实验。《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见他们整个的烹饪过程,其实就是一串数子的机械组合,从时间,数量到程序和排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量的要求更是达到以克为标准的苛刻境地。同时他们往往因为过于注重营养的保持而忽视了饮食的可享受性。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2、菜名选择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菜名的选择上都坚持了本土的思想。中国人讲究美感和享受,而西方则再次强调了他们文化中实用主义的精髓:实用,科学。
以下是一些名菜的中英文名称:
宫保鸡丁 Fried Chicken w/Dried Chilli神仙豆腐 stir-fried fairy tofu 什锦菜 Mixed Vegetable黄金蒸蛋 Steam Egg
罗汉斋 Lo Han Vegetable珍珠豆腐汤 Beancurd Soup霸王别姬——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
连生贵子——Lotus Nuts in Syrup
寿比南山——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
不难看出中国的菜名蕴含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信息。例如,“过桥米线”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绵绵情意,霸王别姬讲述了楚霸王项羽与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连生贵子、寿比南山等则反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祝福,“蚂蚁上树”、“孔雀开屏”则描绘了中国画般的意境。同时中国的菜名还强调了给人充分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例如黄金蒸蛋,光是听了菜名,食者便能想象出其炫耀夺目,光彩耀人的样子,顿时食欲也大增。而从这些中国名菜的英文名来看,不仅简单而且非常实用。首先它们大多将各类菜肴所需之主料直接放入菜名当中,其次菜肴的烹饪方式也涵盖其中,可以说每一个英文菜名就是一份简易的食谱。每一个英文菜名似乎都清楚而生动的将烹饪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
3、消费态度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最大差异便是他们各自对待饮食的态度。中国人的饮食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有着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即融绘画、雕塑、装饰、园林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如中国各种食具考究的摆放,食雕的精美无不反映了中国饮食中丰富的艺术内涵。又如陶制炊器的器形从实用需要设计出发,本意为放置平稳,受热均匀,但却给人以对称、均衡美的感受。陶器、铜器、铁器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对工艺、性能方面的改进,还包含着追求形式美的意图。
而西方人眼中的饮食不过是能量及营养摄取的一种方式,饮食中的艺术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望尘莫及的。与中国人相比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保持和搭配,强调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同时饮食在西方宴会上充当的角色是交际的附属物,往往重视交际而忽略饮食,而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将一种艺术单纯的用以交际的。
(二)、中式的和合思想VS西式的改造自然思想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饮食和西方饮食的差异从文化层次上来讲展现了两种文明和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中国饮食无论是食物的烹制、搭配、摆放,还是消费都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阴阳协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首先对于食物的烹制中国人讲究因时因地做出对应的调整,春食酸,夏食苦,秋食辛,冬食咸,已达到阴阳协调.而西方人对于食物的烹制、搭配、摆放则体现了西方人对于自然科学及理想思想的崇尚。首先,西方的食物烹制是强调营养的保持和搭配,以自然科学为出发点,以纯理性的观点对待饮食,以求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而西方人食物的摆放是基于分餐制而逐渐形成的。每人一副餐具,一份食物这不仅符合西方科学健康的标准,同时给人一种,绿林好汉独霸一方的感觉。而西方的餐具,刀叉勺的搭配又对开发自然的无限欲望,同时也是西方人崇尚自然科学的另一佐证。
(三)、族群观念VS个人主义
中西饮食文化的另一差异在于,在消费过程中伴随而来的交际现象是基于何种思想产生的。从这一点考虑,中式的交流是基于族群意识而达成的,而西式的交流则是基于个人主义的思想而形成的。
中国人无人是在大型的社交场合还是相对私密的个人场所,他们的交流对象往往是一个群体和家族。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交流非常强调家族之间和朋友之间情感的进一步加深,他们的交流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互相劝酒,夹菜,各餐桌之间的相互走动在加强联系的过程中也就必不可少了。与西式的交流相比,中式的饮食文化家族色彩(或者说是族群色彩)也就浓厚的多了。
西方人的交际相对来讲,交际圈就小多了。因为西方人历来他主张个性的独立和解
放,而对中式的族群观念并不做太多的考虑,所以在宴会上他们也就更加强调个性思想的表达和交流的独立性。因此我们从各类电影中可以看到,在西式的宴会上,宾客们大多是各自拿着一个酒杯四处走动与他人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而对于亲友的交流似乎并未得到很多的体现。与中式的交流来讲,他们的交际圈就要小得多啦。
三、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的处理(以肯德基为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中西方的许多文化内涵和精神在不断地交流中不断地相互渗透,完全纯净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跨文化交际的困难也日益突出。而如何处理日益复杂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涉外餐饮业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又一重要主体,其生存和发展备受瞩目。下面以涉外餐饮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例,探索一下如何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肯德基的进入:1985年,时任肯德基总经理的迈耶在做出开发中国市场这个决策时就认识到了想要在这个古老新大陆取得发展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熟悉和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于是他首先选择了新加坡作为进军中国市场前的试点,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是其国民说普通话,生活习惯与中国最为接近。1986年的4月,眼看时机成熟,迈耶立即采取行动,改组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办公室,并任命具有中国成长背景,又有国外求学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王大东出任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副总经理。通过一年在新加坡的练兵,肯德基对跨文化管理、尤其是对东方人的管理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积累了熟悉中国特点的运营人才,保障了进入中国之后能够迅速地融合并做到游刃有余,1987的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正式启动了中国区战略的第一步。
(二)肯德基的中西交融:为了更好的迎合中国顾客的口味,以占领更大的市场,肯德基采取了菜单本土化,开发了长短期系列产品:老北京鸡肉卷、十全如意沙拉、玉米沙拉、营养早餐(香菇鸡肉粥、海鲜蛋花粥、枸杞南瓜粥、鸡蛋肉松卷,猪柳蛋堡)等。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之更好的融合,肯德基还采取了原料采购本土化的做法,它基于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作的相关调整已经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同样的在经营模式上它也采取了本土化的做法,1、在店面方面,肯德基大大领先,它的店面数如今已是竞争麦当劳所无法比拟的;
2、在公司总部的地理位置方面,肯德基将亚洲区的总部设在上海,因其地缘和对消费者研究的接近,所以市场反应的速度也更加灵敏。
3、在单店的经营形式上,1993年,肯德基就首先把特许经营模式引进中国并加以改良,由此肯德基的扩张开始提速,奠定了自己的优势。
(三)肯德基的成功:肯德基中国市场本土化其实就是在它为立足“取之于中国,用之于中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它的成功是跨文化的饮食文化交流成功的一大亮点,它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饮食文化在彼此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摩擦出了令人欣喜的火花,为另一国的顾客带来了更多的食物选择,丰富了跨文化饮食文化差异交流内涵,这是相当的令人欣慰的。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中西饮食文化的表现及其本质(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探索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处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有效措施,并以肯德基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为例,形象生动的提出了应对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诸多问题的办法。
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可以通过交际方自身的调整与改进来减少摩擦的。首先,要吸收当地的饮食文化理念,使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的人文色彩相符合;其次,要加入了自身固有的特点,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新产品,产生一些好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两种文化更好的向前发展,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饮食这个方面出发,许多本来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便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对待、处理和从新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包括饮食在内的各种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交际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差异不可能会被消除,但是在交际中人们会得到很多尝试新食品的机会,人们也能感受到这其中文化交流的氛围,差异不会是阻碍交流的物质,相反的,它可以让交流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琪.论中式菜名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2]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3]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5]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N].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
期,279-282.[6]陈歆.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J].职业圈,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