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自人类有交往就需要交际,生存于社会并维系一种文化也需要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实现的。由于交际是一种能造成一定后果的行动,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一定要一再自问我们的行为是否会伤害对方。在这样的前提下,礼貌原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可以改善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指导原则。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由于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尽管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1.文化价值的差异 2.自我观差异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
礼貌是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其中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是执行礼貌原则的前提。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问题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 ,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谦逊;文化特征;语用失误
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讲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标志。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国人的 “谦逊” 似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冲突。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普遍反映: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中“态度过于谦恭却不诚”。产生上述误解的症结就在于许多人不了解英汉文化“谦逊”的真正含义 ,对英汉民族的“谦逊”文化特性了解甚少。所以,要做到正确得体地对外交际,就必须明确“谦逊”的含义和正确对待“谦逊”的文化特性。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称呼问题、对感谢语及恭维语的回应问题,来深入剖析英汉文化中“谦逊”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总结中西交流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分析中西民族“谦逊”的文化差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 ,其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上避免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
一、称呼问题
称呼语(address form)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
交际中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称呼语。如何选择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称呼语的选择倾向首先反映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在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等。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礼貌,不懂规矩等。中国人不仅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而且喜欢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非亲属的朋友乃至陌生人。比方说,把跟自己祖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叫爷爷,女性叫奶奶;将比自己父母年长的女性称为大妈或阿姨,男性称伯伯或叔叔;有时和辈分相同的人在一起,把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称大哥,女姓称大姐。这种现象在西方可以说是罕见的。在正式场合,人们较喜欢使用职务称呼。比如中国的行政职务,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小小班组长,都可以用作称呼语。像李部长、高厅长、王主任、吴科长等。这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其身份、地位的重视。西方中则不尽然。汉语的称呼中,有尊老的传统和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老X”。像“老王”“老李”“老赵”等,这正是突出对方比自己年长,透出一种尊敬。特别是在学术界,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常常称作“某老”或“某老先生”,像在文学界,人们常常称呼巴金为巴老,称呼郭沫若为郭老等。再如,在介绍某人时,人们经常说“某某是一位老教师(老科学家、老工程师等等)。这里所说的“老”,丝毫没有贬义,而是含有尊敬和推崇的意思。但是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西方国家则是一种禁忌,毫无得体可言。
不难看出,汉语中“称呼”所涉及的人际关系可以用“上下长幼尊卑”几个字来概括。在西方社会,因为其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与东方截然不同,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具体地讲,主要差异表现在“称呼”时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姓”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称呼”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雇员、年轻人乃至一个家庭中的子女在称呼他们的上司、年长者、教授以及父母等都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这显然是一种试图消除社会地位差异的强烈愿望的表示,或者意味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即使在正式场合,名字前面的职称也不必过于繁琐。类似尊贵的夫人、尊敬的教授、博士、校长、阁下等等过时而又冗长的称呼不但疏远彼此关系,而且会令人生厌,产生适得其反的交际效果。
另外,在汉语中 ,为了表示谦恭 ,说话一方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谦词来称呼自己 ,而用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词和敬语是汉语谦逊的重要形式。例如 ,称对方的意见为 “高见”, 称自己的看法为 “管见”;称别人的著作为 “大作”,称自己的著作为 “拙作”;称别人的儿子、女儿为 “令郎”、“千金” ,称自己的儿子、女儿为“犬子”、“小女” 等等。而这在西方社会是绝对不
存在的现象。
二、有关恭维语问题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比较复杂却又非常必要,多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恭维语的交际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恭维语的发出;二是恭维语的回应。恭维语的交际效果取决于恭维语的发出和回应是否遵循了人类使用恭维语的社会文化原则。尤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仅恭维语的发出有很多不同,恭维语的回应同样存在着很多差异。科学认识这些差异对于提高恭维语及其回应的语用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恭维回应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概括起来分为三方面:一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是不自我贬低与谦虚;三是人人平等与等级观念。具体来讲,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处于轴心位置,其他的价值体系都是围绕它产生的。然而,在中国,个人是依附于组织与机构的。对于西方人来说,自我贬低意味着丢面子,因此,接受恭维的时候他们很少贬低自己。然而,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回应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放低自己的位置。在西方,人人生而平等,而在中国,社会等级是很分明的,权威人物更受人们尊重。所以,英汉恭维语的回应存在差别,具体如下:
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谢标志。即听到恭维后表示谢意,同意恭维,它是典型的英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2)赞扬升级。即被赞扬者夸大或强化赞扬的言语,这种回应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常带有开玩笑的性质;(3)回敬恭维。即接受恭维的同时再将恭维回敬给对方;(4)转移恭维。即把话题转移到第三者或其他事情上;(5)质疑或否定。即被恭维者否认恭维或直接表示不接受恭维的语言。
汉语恭维语的回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否定恭维;(2)不予表态。即由于恭维者不知如何回应或不愿回应或有意忽略恭维并引出新话题的应答方式;(3)转移恭维;(4)感谢但赞扬降级。即接受恭维但同时削弱恭维;(5)接受恭维。
三、总结遵循的原则
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的言语习惯、会话文化的特点所提出的礼貌原则是有代表性的。它包含6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使他人受损最
小 , 受惠最大。(2)宽容准则(Genero sity maxim):使自身受惠最小 , 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App ro bation maxim):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 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 极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 hy):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这6 条准则互相贯穿又各有侧重。总的说来 ,西方礼貌原则最根本的一条是策略原则 ,“策略” 是礼貌的根本 ,是建立在 “惠” 与 “损” 基础上的平衡策略。可简单概括为一条礼貌准则即: “使自身受惠最小 ,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 , 使他人受损最小”。因此 ,谦逊的含义在英文化中就是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 而不是根本不要自我表扬。在谦逊准则所属的两条次准则(尽量少赞扬自己和尽量多贬低自己)中 , 重点在 “尽量少赞誉自己” 而不是 “尽量多贬低自己”。
大家一般认为现代礼貌在汉文化中有四个基本概念: 尊敬(respectf
ulness)、谦虚(modes-ty)、热情(at tit udinal warmt h)和文雅
(refinement),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归纳了 5 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 “贬”,要 “谦”。指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人与事物时要 “抬”,要 “尊”。(2)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称呼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相互称呼时要遵循 “上下、贵贱、长幼” 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选用雅言 ,禁用秽语 , 多用委婉 ,少用直言。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4)求同准则。说者、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 ,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当发表不同意见时 ,往往是 “先褒后贬” , “先礼后宾”。(5)德、言、行准则。在行为动机上 ,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顾先生所提出的礼貌准则 , 揭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
四、跨文化交际中 “谦逊”
引起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生的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因未能恰当地把握话语中的文化含义 , 而造成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
语用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是由于社会文化规则、社会距离、价值观不同引起的。语言语用失误一般只影响到交际是否达到目的,对感情伤害是轻微的,而社交语用失误不仅影响交际是否成功,而且造成的误解极其严重,以致感情的伤害程度很大,它更应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 ,在跨文化交际中,谦逊是十分需要的。了解不同文化的谦逊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双方正确处理礼貌和诚实的关系。交际双方进行交际时,应当真心地以诚相待,不应一味讲究毫无诚意的虚假礼貌。否则,你的真诚会被误解为虚假情意,进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态度应表现为:态度实事求是,尊重国际惯例和国际交往的礼仪准则,了解和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强加于人。既要谦虚谨慎,又要不卑不亢。盲目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把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都只会既让人瞧不起自己,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因此 ,在交际中应举止稳重,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6,(1).[2]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3]刘绍忠, 钟国仕.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交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周洁.跨文化交际中“谦逊”的文化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第三篇: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如果把一些汉文化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英语会话,如:“请光临寒舍”等,只能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受话人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做虽然遵守了谦逊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此外,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因此,汉文化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他们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中国文化自我观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家族血缘为尺度,在交际中遵守近亲准则。例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交际一方为了缩短和对方的横向距离而做出的一种势力,表示把对方定位在一个离交际主体相对较近的位置。语境是语言运用的条件,自然也是“礼貌原则”贯彻执行的条件。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礼貌的话,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不够礼貌;反之亦然。语境,尤其是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权势、社会距离等,对“礼貌原则”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没有权势的人与拥有权势的人说话,其礼貌程度要比拥有权势的人与没有权势的说话时的高。而社会距离同样影响语言礼貌的程度,社会距离越大,交际双方说话时的礼貌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取向。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是相互的,人类需要这种相互的文化认同,以便超越文化交流的重重障碍。文化认同原则可以被认为是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在将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处理好礼貌原则中各项准则与交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保持一定的交际距离,以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来源: 光明日报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
中西日常生活的差异
1、跨文化交际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中西服饰差异
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西方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分离,理性看待服饰,主张释放个性,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3)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4、中西饮食习惯差异
(1)“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有句古话,“持家要俭,待客要丰。”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比如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菜至少108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要分三天方可吃
“十六会签”是台州传统的高档筵席,由冷盘16碟、热菜l6碗、茶点l6种组成,山珍海味,成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而在西方.人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因此,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因此.西方人举行Pot—luck,即在聚餐会上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或者是开Pany,在聚会上,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甚至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美抵达西雅图接受比尔·盖茨家宴时,这位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提供的晚餐也不过是精选的三道菜: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是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全球首富接待大国元首,竞只上三道菜,或许很多人认为盖茨太小气,而这正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国宴不超过四道菜,盖茨上三道菜已经算是盛情款待了.而中国宴席,动辄山珍海味、名酒名烟,一年吃掉2000亿,“吃文化”极尽奢华浪费。
(2)“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在中国.“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一个“合”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帐也是争相付钱。而在西方,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帐。
(3)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中西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各自在饮食特别是餐具使用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而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而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
(4)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
人类时间观念大致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单一性时间(Monochronic—time),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H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注意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这种模式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lO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另一种是亚非拉地区普遍使用的模式,多样化时问(Polychronic—time)模式,持该观念的人没有安排fj程的习惯,该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按时去干;不注意遵守时间,不重视预约。对于“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故意将宴会时间定得“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
(5)座位安排的差异
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Vs“左右”。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称为上席、首座等。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其二是“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也是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而产生的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
9、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
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
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Ppt加点图片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
题
目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各国各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其文化也就有所差异。各名族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其具体表现在语言、交际、饮食、风俗、节日等方面。其中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饮食文化从根本上说明了中西方文华的差异。关键词
饮食文化,观念,餐具厨具,氛围,菜名 引言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就很明了地说说明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不论从习惯、氛围、观念、礼仪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饮食文化也折射出这个名族的思想、信念、习惯、历史等方面。因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从个人角度来看能够更好的了解他名族的思想、习俗,更好的与他名族交际,从国家角度来看,才能更好的调整国家的文化政策和外交政策。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2.1 中国的饮食观念
在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追求“色、香、味、形、器”俱全,追求的这种境界如果具体化了就无味了。中国饮食对美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理性,即使人们已经饱了,仍然会进食,这是由于抑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而尽情地进行嗅觉和味觉的享受盛宴。中国饮食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享受的是一种“天下大同”的意境。中国人在食物中会放入各种调料,各种调料相互配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境界,从而调出美好的滋味,对这种美味的享受不仅仅是嗅觉和味觉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不可言传的享受。这与中国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的哲学相吻合,中国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的意境美的一大重要特性,这种特性在书画上的体现也极为明显,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与书画文化一样俨然已归为艺术这一类型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高度艺术化了,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了,其可以不依赖于菜谱了,可以自由发挥,添加一些作料,自己改进烹饪技艺,具有随意性。由于中国地区适合于耕种农作物,中国以采集、种植为主,以渔猎、养殖为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以素食为主,如水稻、小麦,荤食出现在桌席上只是作为配菜,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上的经济模式和地理因素决定的。2.2 西方的饮食观念
西方人把饮食当做一种科学,他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饮食。西方人认为饮食的功能是填饱肚皮、吸收营养,没有像东方一样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饮食。西方的饮食讲究搭配,其主要是营养上的搭配,忽略了色、香、味、形、器,讲究摄入了多少蛋白质、维生素、糖、脂肪等。在加入调料的过程中,大多是在餐盘中进行的,各种调料的味道都是单独的,并没有融合在一起,所以出自不同西方厨师手下的菜的味道几乎相同。
西方人比较中西饮食的特点时认为,他们的营养搭配较为合理,他们有比较发达的食品工业,而他们的罐头和快餐业的发展就是其典型代表。这与他们现代快节奏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即使罐头和快餐的味道单一,但是能够让他们赶上快节奏的运作状态就可以接受了,而且其中的营养也并不缺乏。
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荤食较多,牛肉、牛奶等更是频繁,他们把这些作为主食,而中国只是偶尔将之当做配菜。这与西方民族的历史有关,西方人具有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他们以渔猎、养殖为主,以种植、采集为辅,所以他们的食物大多是从动物身上索得的。3 中西餐具厨具的差异
在餐具上,众所周知的,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
中国饮食的魅力在于其味道,而美味是通过调和出来的,要使食物原料的本味和调料的味道相互融合,其厨具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设计厨具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厨具要与厨师相互配合,让各种食物在调和过程中充分作用,还要让调和更加方便。能起到这些作用并且与西方厨具差异较大的代表性的厨具应该属炒锅和马勺了。虽然现代中国的生活步伐加快了,微波炉、烤箱等西方厨具也进入中国家庭中,但这并不能满足中国家庭的需求,人们只有在不具备制作中式餐的前提下才会使用,是退而求其次,并且没有发挥其本来的功能。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长期影响,人们需要能够在烹饪味道上得到满足的厨具。
西方的饮食就比较简单一些了,由于他们较少将各种食物混合在一起,所以他们不需要中式厨具,如他们不用炒锅和马勺等。西方讲究的是食物味道的单纯,因此,他们厨具不必要满足调和的功能,其厨具最大的特点就是烧煮功能。西方厨具大多是平底和圆桶,这样才能更方便加热烧煮食物。4 饮食氛围及礼仪的差异 4.1 中国的饮食氛围及礼仪
中国饮食是共餐制,就是大家围着一起吃饭,大家可以共同享受同一餐具中的食物。这与中国孔子的“和”的思想相吻合。在中国,大家吃饭时的氛围是倾向热闹的,特别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时,可以相互布菜,这是礼貌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相互聊天,如果餐桌上比较安静的话就比较诡异了。吃完饭后,主人会邀请再添一点,这是对客人的照顾与关心。中国人认为在饮食中可以增进人们的感情,在吃饭时,大家可以随意的聊。在聚餐是比较热闹的要数劝酒了,这是,人们并不在乎酒的档次,而是大家在挡酒和劝酒之间的交流了,那时人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可以随意的调笑,那时人们的智慧就会体现出来了,那种氛围比较热烈,特别是男性的友谊会大步增进。
平常在餐馆中吃饭时,由于大家都是一起吃,不会实行AA制,通常是有一个人买单。在中国,在买单时通常会争先买单,这是自己对别人诚意的体现,也是告诉别人大家的情意不在乎这点儿,大家是一家人的意思。
虽然中西都讲究正式宴请的座位次序,但还是有所差别的。传统上,在中国宴请时用的是八仙桌,现在一般用圆桌即可,对门为上座,上座的两边是偏座,身份尊贵的宾客坐上座,主人坐下坐,其余客人坐偏座。上菜时,先请贵宾动筷,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4.2 西方的饮食氛围
西方饮食是分餐制,就是自己吃自己的,每个人的菜都是盛在各自的餐具中的,各自享用,给别人布菜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当然帮别人添饭菜,“逼”着别人吃,这也是不恰当的,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人们参加聚餐是带有目的性的,单纯为了拓展交际,不是无意识的认识更多的朋友。
正是由于这种氛围,在西方餐馆里吃饭,一般都是实行AA制,即各自付个自的钱。由于他们的食物是个人一份的,也不会出现“由谁买单”这种争执。这与西方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有关,他们认为各自布菜、买单时不可以违背他人的意志,不能替别人做决定,要展示对别人的尊重。
西方也很讲究座位的排序,在正式场合,宴请时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桌的两端,然后再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宾客的次序安排座位。5 中西方菜名的差异 5.1 中国的菜名
中国是一个追求意境美的国家,这一特征在菜名上的体现也是十分显著的。取菜名除了要体现意境美,还要尽量显示吉祥的意味。例如鱿鱼炒鸡片被称作游龙戏凤。即使是一盘汤也很有讲究的,可以取出许多不同的名字,都是十分优美的诗句词中的,例如海鲜花甲汤可以取多个名字:松翠明珠,这出自《春提湖上》的“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浪托鸿雁,出自“风帆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碟蜓双舞,出自《曲江》中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些取名,描绘了菜的形色器,既富有意境,又别有一番诗趣。在中国古代时期,一些清贫的儒士,即使是清汤上漂着一根绿,也能苦中作乐,取出一些具有内涵而不失风雅的名字。中国菜名多富于艺术性,大多是由神话经典、自然联想、诗词典故得来的。5.2 西方的菜名
西方注重实用性,从菜名就可以体现出其原料、烹饪方法以及味道形态,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简单明了。中国菜名的表情达意和西方菜名的一目了然,折射出了中国文化偏于感性思维,而西方文化偏于理性思维。6 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和”、“感性”而西方则是“自由”、“理性”,因此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是存在的,为此,我们要看到自身不足之处,借鉴他国饮食的成功的一面,不可片面看待我国和他国的饮食文化,要发展我国的饮食文化,尊重他国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冲突其根本上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饮食文化的冲突只是其一个方面的表现。这种文化冲突的状况下,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骄傲自大,对待他国文化要兼容并包,积极吸取他国的文化精华,不断充实武装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