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全文5篇]

时间:2020-10-19 12:0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

第一篇: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

指导老师:赵子璇

[摘要]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

差异

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

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 Jim Green 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 “Mr.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 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

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 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 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 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

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或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

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 better be going now.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 “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者说:“I’ll have to go.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就如 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多谢了。”)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 here.”、“Don’t come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 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 slowly.”、“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

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

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以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中国学生只需说:“Thank you for your help!I think I should go now.Goodbye!”就可以了。

(四)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应答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

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不,不,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或 “No.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 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你的英语真棒。”)、“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书法真漂亮。”)。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Well, it’s just so so.”(“一般而已。”)、“No, you flatter me.”(“不,你过奖了。”);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I must study hard.”(“哦,不,我的英语不好。我还必须努力。”)、“No, no, not at all.You are joking.”(“不,不,一点儿也不漂亮,你是开玩笑吧。”)。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在以上的情况里,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常常无法接受,认为中国人很不礼貌。而且有时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因此,应该了解英美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五)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主人: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

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六)话题选择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通过说话的交往方式来进行的。许多外语学习者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常常会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然而,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与尊重,认为打听别人的事是很不得体的行为。”就如英语的一句谚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即是他的城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并不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关照,几乎无话不谈。”而这些现象在西方的工业社会里却很少见,人们独立意识强,互不干涉、很注重隐私。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都是 “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Robert Frost)因此,当与英美人进行交谈时,要选择适当的话题,避免问一些诸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your shoes?”等问题,以免使西方人觉得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或感情受到伤害。在西方,人们一起聊天的起始话题是天气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天气多变,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天气是中性话题,无论怎么谈都不涉及对方的隐私。除天气外,英美人常说的话题还有运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假期安排、国际局势、电影/电视节目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选择以上话题,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 心得体会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使我们既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扩大和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又增强了我们跨学科学的能力。不断吸纳了新知识,更新了知识层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增进了同学之间道德合作。

[参考文献]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

指导老师:赵子璇

[摘要]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 差异

.一

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 “Mr.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

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或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 better be going now.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 “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者说:“I’ll have to go.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就如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多谢了。”)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 here.”、“Don’t come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 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 slowly.”、“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以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中国学生只需说:“Thank you for your help!I think I should go now.Goodbye!”就可以了。

(四)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应答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 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不,不,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或 “No.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 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你的英语真棒。”)、“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书法真漂亮。”)。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Well, it’s just so so.”(“一般而已。”)、“No, you flatter me.”(“不,你过奖了。”);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I must study hard.”(“哦,不,我的英语不好。我还必须努力。”)、“No, no, not at all.You are joking.”(“不,不,一点儿也不漂亮,你是开玩笑吧。”)。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在以上的情况里,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常常无法接受,认为中国人很不礼貌。而且有时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因此,应该了解英美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五)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主人: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六)话题选择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通过说话的交往方式来进行的。许多外语学习者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常常会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然而,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与尊重,认为打听别人的事是很不得体的行为。”就如英语的一句谚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即是他的城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并不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关照,几乎无话不谈。”而这些现象在西方的工业社会里却很少见,人们独立意识强,互不干涉、很注重隐私。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都是 “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Robert Frost)因此,当与英美人进行交谈时,要选择适当的话题,避免问一些诸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your shoes?”等问题,以免使西方人觉得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或感情受到伤害。在西方,人们一起聊天的起始话题是天气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天气多变,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天气是中性话题,无论怎么谈都不涉及对方的隐私。除天气外,英美人常说的话题还有运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假期安排、国际局势、电影/电视节目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选择以上话题,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 心得体会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使我们既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扩大和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又增强了我们跨学科学的能力。不断吸纳了新知识,更新了知识层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增进了同学之间道德合作。

[参考文献]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成人高考(英语)—日常交际用语

1.问候Greetings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ello/Hi!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And you? Very well, thank you.2.介绍Introductions

a.This is Mr/Mrs/Miss/Ms….I'd like you to meet….b.How do you do? Nice/Glad/Pleased to see/meet you.c.My name is….I'm a(student/teacher, etc.).d.I'm Chinese.3.告别Farewells a.I'm afraid I must be leaving now.I think it's time for us to leave now.b.Good-bye!(Bye-bye!Bye!)See you later/tomorrow.(See you.)Good night.4.感谢和应答 Thanks and responses a.Thank you(very much).Thanks a' lot.Many thanks.Thanks for..b.It's very kind of you to....Not at all.It's/That's all right.You're welcome.5.祝愿.祝贺和应答 Good wishes congratulationsand responses a.Good luck!Best wishes to you!I wish you good luck/success!Have a nice/good time.b.Thank you.The same to you.c.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Happy birthday(to you).6.道歉.遗憾.同情和应答 Apologies, regrets, sympathies and responses a.Sorry/Pardon.I'm sorry.I'm sorry for/about....I'm sorry to hear....b.Excuse me(for....)成考英语复习大纲—日常交际用语 高起点-专升本英语(通用版)I'm afraid of....What a pity/shame!c.That's all right.It doesn't matter.That's nothing.7.邀请和应答 Invitations and responses a.Will you come to...Would you like to...I'd like to invite you to....b.Yes, I'd love to(...).Yes, it's very kind/nice of you.c.I'd love to, but....8.提供(帮助等)和应答 Offers and responses a.Can/Could/Shall I help you? Is there anything(else)I can do for you? Do you want me to...What can I do for you? Let me do/carry/help...(for you).Would you like some...b.Thanks.That would be nice/fine.That's very kind of you.Thank you for your help.Yes, please.Here, take this/my...c.No, thanks/thank you.Thank you all the same.That's very kind of you,? but....9.约会 Making appointments

a.Are you/Will you be free this afternoon/tomorrow? How about tomorrow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Shall we meet at 4 :30 at...b.Yes, that's all right.Yes, I'll be free then c.No, I won't be free then.But I'll be free....d.All right.See you then.10.意愿和希望 Intentions and wishes a.I'm going to....I will....I'd like to....I(do not)want/hope to....b.I want/hope/wish to....11.请求.允许和应答 Asking for permission and responses a.May I...Can/Could I...b.Yes/Sure/Certainly.Yes,(do)please.? Of course(you may).Go ahead, please.That's OK/all right.Not at all.c.I'm sorry you can't.I'm sorry, but....You'd better not.12.同意和不同意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a.Certainly/Sure/Of course.No problem.Yes, please.Yes,I think so.That's true.All right/OK.That's a good idea.I/We agree(with you).b.No, I don't think so.I'm afraid not.I'm afraid I(really)can't agree with you.13.喜好和厌恶 Likes and dislikes a.like/love...(very much).like/love to....b.I don't like(to).....I hate(to)....14.决断和坚持 Determination,? decision and insistence I will....I have decided to/that....15.判断和意见 Judgement and opinion a.Well done/Good work!b.In my opinion,....It seems....16.能力Ability I can....He is able to....17.肯定和不肯定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a.I'm sure(of that).I'm sure(that)....b.I'm not sure(of that).I'm not sure whether/if....c.Perhaps/Maybe.18.禁止和警告 Prohibition and warnings a.You can't/mustn't....If you..., you'll....You'd better not do it.Don't smoke!Don't be late!b.Look out!Take care!Be careful!19.可能和不可能 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He can/may....It is possible that....It is impossible that....20.预见、猜测和相信 Prediction, conjecture and belief a.He will....b.It seems(that)....c.I believe that he is right.21.请求 Requests

a.Can/Will/Could/Would you...for me? Will/Can/Could/Would you please...May I have...b.Please give/pass me....Please wait(here/a moment).Please wait(for)your turn.Please stand in line/line up.Please hurry.c.Don't rush(hurry)/crowd.No noise, please.No smoking, please.22.劝告和建议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You'd better(not)..-.You should/ought to....You need(to)....b.Shall we..? Let's....What/How about...Why not...Why don't you...? 23.许诺 Promises I promise....I will give...to you.24.表示焦虑 Expressing anxiety What's wrong? What's the matter(with you)? I'm/He's/She's.worried.Oh,? what shall I/we do?

25.表示惊奇 Expressing surprise Really? Oh dear!Is that so? Good heavens!26.表示喜悦 Expressing pleasure I'm glad/pleased/happy to?...That's nice/wonderful/great.27.谈论天气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s the weather in...b.It's fine/cloudy/windy/rainy....It's getting cold/warm....It's rather warm/cold/hot...today, isn't it? It's a beautiful day today.28.购物 Shopping

a.What can I do for you? May/Can I help you b.I want/I'd like....How much is it? That's too expensive, I'm afraid.That's fine.I'll take it.Let me have....c.How many/much do you want? What colour/size/kind do you want? d.Do you have any other kind/size/colour,? etc.? 29.问路和应答 Asking the way and responses.a.Excuse me.Where's the men's/ladies' room? 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How can I get to...I don't know the way.b.Go down this street.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second crossing.It's about...metres from here.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30.问时间、日期和应答 Asking the time, date and responses a.What day is(it)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Excuse me.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What's the time, please? b.lt's Monday/Tuesday....It's January loth.It's five o'clock/five thirty(half past five)/a quarter past(to)six.It's time for/to....31.就餐 Taking meals

a.What would you like(to have)?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b.I'd like....c.Would you like some more...Help yourself to some....d.Thank you.I've had enough.I'm full, thank you.Just a little, please.32.打电话 Making phone calls a.Hello!Is he(Tom)in May/Could I speak to...Is that...(speaking)? b.Hold on, please.Hello, who is it? He/She isn't here right now.c.Hello, this is....speaking.I called to tell/ask you....33.传递信息 Passing on a message

a.Will you please give this note/message to...b....asked me to give you this note.c.Thanks for the message.34.看病 Seeing the doctor

a.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I've got a headache and a cough.I feel terrible(bad).I don't feel well.b.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Drink plenty of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It's nothing serious.You'll be all right/well soon.35.求救 Calling for help a.Help!Thief!b.What's the matter? 36.语言困难 Language difficulties Pardon? W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more slowly? What do you mean by...? I'm sorry I can' t follow you.I'm sorry I know only a little English.

第四篇:英语日常交际用语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初三英语复习课教案 总第 课时

日常交际用语

4、感谢和应答Thanks and responses Thank you(very much).(非常)感谢你。Thanks a lot.万分感谢。

Many for ……(由于)……非常感谢。It’s very kind of you to ……你真好,……。Not at all.不用谢。

It’s/That’s all right ,不用谢。You 're welcome.不用谢。

6、祝愿、祝贺和应答Good wishes, congratulations and responses Good luck!祝你好运!Best wishes to you.祝福你。

I wish you good luck /success!祝你走好运/成功!Have a nice /good time.祝你过得愉快。Thank you.谢谢你。

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

Happy birthday to you.祝你生日快乐!The same to you.同样祝你快乐。

7、道歉、遗憾和应答Apologies, regrets, sympathies & responses Sorry./Pardon.对不起。/请原谅。I’m sorry.对不起。

I’m sorry for /about…(由于)…很对不起。I’m sorry to hear…听到…我非常难过。Excuse me(for……)。(由于)……请原谅。

I’m afraid that ……恐怕……。

What a pity /shame!真遗憾!/真可惜!/真丢脸!That’s all right.没关系。It doesn’t matter.没关系。

That 's nothing.没关系。/没事。

8、邀请和应答Invitations and responses a)Will you come to……?你能来……吗?

Would you like to ……?你愿意……吗?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我很想邀请你……。b)Yes, I’d love to ……行,我乐意……。Yes ,it’s very kind /nice of you.行,你真好。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c)I’d love to, but ……我很乐意…,但是…。

9、提供(帮助等)和应答Offers & responses Can /Could/ Shall I help you? 我能帮你吗? What can I do do for you? 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Is there anything(else)I can do for you? 还有什么我能为你效劳吗? Let me do/carry/help……(for you).让我(替你)做/搬运/帮助…… Do you want me to……?你要我帮你……吗? Would you like some……?你要一点……吗?

Thanks.That would be nice/fine.谢谢。那很好。That’s very kind of you.你真好。

Thank you for your help.谢谢你的帮助。Yes ,please.好,谢谢你。

Here, take this /my…这儿,请拿这个/我的…。No, thanks/thank you.不,谢谢你。Thank you all the same。仍然要感谢你。

That’s very kind of you,but……你真好,但是……。11.请求允许和应答Asking for permission and responses May I……?我可以……吗?

Can/Could I……?我能……吗?

b.Yes/Sure/Certainly.可以/肯定/当然可以。Yes,(do)please.可以,请(做)吧。Of course(you may).当然(你可以)。That’s OK/all/right.可以。

Go ahead, please,行,尽管估吧。Not at all.一点也不。

I’m sorry you can’t.对不起,你不能。I’m sorry ,but……对不起,但是…….You’d better not.你最好别那样。

22.劝告和建议Advice and suggestions.You’d better(not)…… 你最好(不)……。You should/ought to…… 你应该……。

You need(to)……你需要……。I suggest that……我建议……。

b.Shall we…我们……好吗?

Let’s…… 让我们……。

What/How about……?……怎么样? Why not……?为什么为……?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Why don’t you……?你为什么不……? 28.购物Shopping What can I do for you? 你要什么?

May /Can I help you? 你要什么? I want/I’d like……我要……。How much is it ?多少钱?

That’s too expensive/too much ,I’m afraid.恐怕那太贵了/太多了。

that’s fine, I’ll take it.那好,我买了。Let me have… 我买……。

How many/much do you want? 你要多少?

What colour/size/kind do you want? 你要什么颜色/尺寸/种类的?

Do you have any other kind/size/colour……?你们有别的种类/尺寸/颜色……吗?

29. 问路和应答Asking the and responses Excuse me.Where’s the men’s/ladies’ room? 对不起/劳驾。男/女厕所在什么地方?

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劳驾。你能告诉我去……的路吗? How can I get to……?I don’t know the way.我怎样去……?我不知道路。Go down this street.沿这条街走。

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second crossing.在第一个/第二个十字路口往右/左拐。

I t’s about……metres from here.离这里大约……米。

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 一直往前走,直到你看见……。30.问时间、日期和应答Asking the time ,date and responses What day is(it)today? 今天是星期几? What’s the date today? 今天是几月几日?

What’s the time, please? 请问现在什么时候了?

Excuse me.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劳驾。你的表什么时候了? It’s Monday/Tuesday.今天是星期一/星期二。It’s January 10th.今天1月10日。

It’s five o’clock/half past five thirty/a quarter to six /a quarter past six.现在五点/五点半/五点三刻/六点一刻。

It’s time for… 是……的时候了。It’s time to……是……的时候了。

31.就餐Taking meals

What would you like(to have)? 你想要(吃)什么?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您想吃/喝点什么吗?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I’d like…… 我想要……。

Coke/Two eggs……,please.可口可乐/两个鸡蛋……。Would you like some 你想再添一点……吗? Help yourself to some…… 请随便吃……。Thank you.I’ve had enough.谢谢你。我够了。I’m full.Thank you.我饱了。谢谢你。Just a little, please.请给一点点。

32. 打电话Making(tele)phone calls Hello!Is Tom in? 你好!汤姆在家吗?

May/Could I speak to……?请……电话,好吗? Is that……(speaking)?是……(在说话)吗? Hold on, please.请别挂断。

Hello.Who is it? 你好,你是谁?

He/She isn’t here right now.他/她现在不在这儿?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 我能替你捎个话吗? Hello, this is…speaking.你好,我是……。

I called to tell/ask you…我打电话是想告诉/问你……。34.看病Seeing the doctor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有点不舒服。I’ve got a headache and a cough.我头疼咳嗽。I feel terrible/bad.我感到很不舒服/很难受。I don’t feel well.我感到不舒服。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a day.吃这药,一日三次。

Drink plenty of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多饮水,好好休息。It’s nothing serious.问题不大。

You’ll be all right /well soon.你很快就会好的。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

第五篇:中西方建筑差异

一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 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

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 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 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 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 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 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 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 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 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 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 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 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 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 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 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 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 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 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 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 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

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 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 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 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 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 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 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 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 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 “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 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 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 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 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 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 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 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 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 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 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 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 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 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 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 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 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

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 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 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 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 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 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 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 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 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 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 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 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 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 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

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志Writer Magazine 2010 No.4艺术空间 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 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 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

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 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 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 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 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 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 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 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 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 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 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 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 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 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 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 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 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 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 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 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 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 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 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 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 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 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 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 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 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 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 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 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 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 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 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 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 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 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 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 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 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 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 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 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四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 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 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 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 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 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 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 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 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 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 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 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 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 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 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 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 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 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 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 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 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 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 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 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 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 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 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 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 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下载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差异[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方园林差异

    中西方园林差异 什么是园林?无论你远渡重洋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伦敦的丘园,还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只要你到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苏州,欣赏过那“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就......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商务礼仪(小论文) 课题名称: 完成期限: 2013年10月01日至 2013年10月31日 学院名称 外经贸学院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21102 学生姓名 江 津 学 号 1014221......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观的差异 姓名韩 琨 系别2012级数学(2)班学号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既产生融合,又难免发生碰撞。 饮食文化不仅是作为人类文......

    童话故事剧本和日常交际用语(推荐)

    童 话 故 事 之白 雪 公 主 剧本篇 Scene 1: It is a cold winter day. A baby, her name is snow white, she is very beautiful. Everybody loves her, the animals lov......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第一张: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范慧建,my name is 潘文杰 Today we will introduce the difference in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o you. 第......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学院:人文社科 专业班级:文秘1班 学号:10871106 姓名:陈雅 摘要: 餐饮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

    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我国的各项选举制度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西方国家是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各党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