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置文字格式说课稿
《设置文字格式》 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设置文字格式,这个课题出自宁夏电子工业出版社四年级信息技术。本教材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既不能是枯燥的理论说教,也不能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应该让学生充分从知识技能中感觉情感,从感受中来提高情趣。根据这一构思,《设置文字格式》的整个说课过程分为四部分。(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设置文字格式》是学习Word软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节课的内容处于文章的修改与打印之间,是经过努力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篇精美文档的关键,是对文本录入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节是这一内容的开篇,它一方面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美化文档的着手点及基本思路,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以及掌握改变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的方法;认识文字的特殊修饰效果,掌握其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
<3>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那根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字色和特殊效果以及设置文字格式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是:
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设置,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教有定规。“无定法”是建立在“有定规”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的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
1、教法:
考虑到老师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所以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申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因为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老师所教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会过时,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观察。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教授内容。(如Word文字格式的设置的方法是通过格式工具栏,或格式菜单,或右键,都是遵循“先选中,后操作”,那其它文字处理软件呢?可以让大家课后了解一下,还有哪些文字处理软件,它们字符格式的设置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三、说学法
1、说学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学生,他们是初一的学生,在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节的内容是学习新内容,也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检验。
2、说学法
学法:从学生上机时间占课时的70%出发,采用练习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这样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1、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
3、评价小结)
依据新课改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情景导入,讲授新课,评价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三幅内容完全一致的word文档。第一篇没有经过修饰,第二篇经过适当修饰,第三篇修饰过当。让学生说一说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分析三幅文档并说出自己的观点。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出对文档进行修饰是必要的,但应该合理的进行修饰。这一环节同样也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2、观察分析引出新知
只保留前两篇文档,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出二者主要区别在文字格式方面,引出本节新知。就文字格式的基本设置(字体、字号、字形等)请同学们参考课本首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将文章的题目设置为黑体、二号字,并一边操作一边说)。
教师就操作要点进行强调(如先选中后操作的原则)。
引导同学们思考除了以上这位同学的做法之外,谁还有其它的方法,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从而在这里总结出设置文字格式的三种方法(通过格式工具栏,或格式菜单,或右键),讲解这三种方法,并告诉同学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文字修饰也是一样。
通过两篇word文档的对比让学生明确文章修饰的主要思路:可先从文字格
式入手进行修饰和美化。
3、在讲解新知时,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运用知识。[出示任务一:做一做] 让学生对一篇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简单的修饰(将文章的第一段设置为宋体、四号字,文章的作者设置为蓝色、倾斜)。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
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出示任务二:试一试] 把标题设成空心文字。(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一个知识点)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要特别关注基础较弱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增强他们学习这门课的信心。
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请同学演示文字特殊效果的设置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出示任务三:说一说] 出示一个电脑小报,让学生说出小报应用了什么修饰方式。然后让学生学着做。
以上任务是一个综合性任务,融合了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任务的设计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实际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1>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任务一,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展示。
<2>学生自主探究并动手完成任务二(同位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学生演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3>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任务三。(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新知,并对文字格式的基本修饰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课也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里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便于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综合性任务的设置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同学的学习需求。
4、对于学生的作品及时评价
教师演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学生发言介绍自已的作品。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给予点评,对学生的“亮点”要给予充分表扬,对不当之处要及时纠正。此环节较为开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归纳小结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6、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 文字格式的修饰使得我们的文档更加美观了,但似乎还缺点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其在段落设置上的缺陷)
学生观察、分析、交流。
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段落设置”埋下伏笔。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环节,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4
第二篇:设置段落格式说课稿
《设置段落格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设置段落格式》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2003)第四章第二节任务二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行距及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这些是排版过程中最常用的知识,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另外,该知识点在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中级技能鉴定考试中都是必考内容,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2.教学内容处理: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学生今后的实际需求及考证要求,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两个任务——技能鉴定考试题型练习和自荐信的编排,其中自荐信的编排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对比教学、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相结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再进行知识的拓展。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行距等设置,掌握项目符号与编号的设置,会使用边框和底纹进一步美化文档,并对作品进行评价。(2)能力与运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并从德育教育方面引导学生做好求职的相关准备工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和行距等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
突破重点的作法:备课时找准重点,引导学生预习重点,新课讲授时着重讲清重点,多媒体演示操作时再次强调重点,组织学生练习时巩固重点,小结时强化重点。
(2)教学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设置文档的段落格式,样式的使用,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突破难点的作法: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耕耘中职”教学网站等辅助教学软件,在教师讲解下突破知识难点,再请学生演示操作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弄懂难点。
5.教具准备:求职自荐材料、教学素材、教学课件、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网络机房。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为中职计算机专业一年级新生,他们对操作实践课较感兴趣,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求知欲。因此在安排教学时,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2.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WORD,之前也学习了WORD的基本操作和字符格式的设置,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缺乏系统的练习,不能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3.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故自主研发“耕耘中职”教学网站,让学生充分适应教师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我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作了定位: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改变过去教师主管课堂的行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中来,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上述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以下三个相结合:
1.对比教学、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相结合。基于教材,采用对比教学,引入新课,同时,任务驱动贯穿于整个课堂,遇到问题,学生先参照教材和教学网站自主探究,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计算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而树立学生学好计算机的信心。
2.讲授、演示、讨论和练习相结合。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卓有成效的
自学、直观易懂的操作讲授、热烈实用的讨论、富有挑战的探究,积极投身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3.任务分层、学习分组和及时评价相结合。面对程度不同的学生群体,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分层教学。在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程度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整合应用。通过探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合作也充分体现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
四、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按照“对比引入――自主探究――归纳讲解――任务完成――评价小结”的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㈠、复习巩固
复习,以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㈡、新课导入
展示“讲座信息.DOC”的两份不同编排效果的文档,让学生比较哪份文档更美观,更有可读性,并询问“讲座信息2.DOC”比“讲座信息1.DOC”好在哪些地方,以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行距、项目符号和编号等设置。并强调本节知识点的重要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技能鉴定考试考点,日常工作学习中常用。
㈢、讲授新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主动性,并充分利用“耕耘中职”教学网站,以提高学生“做中学”的能力。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实践操作,并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归纳。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以3~4人为单位(强弱搭配)分为若干小组,布置基本任务:用课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讲座信息2.DOC”比“讲座信息1.DOC”好在哪些地方,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段落格式的设置?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基本任务:打开任务一完成后的“讲座信息1.DOC”文档,按照教材120页任务二的要求,让学生自学完成其段落格式的编排;
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5分钟)
2.提问:教师以提问题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从老师对问题答案的讲解中掌握新知识点。
3.讲解归纳知识点:对教材上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请学生用多种方法完成任务二 3 的操作,要求学生记笔记,并掌握操作技巧。
4.学生继续完成基本任务,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解决;求助“耕耘中职”教学网站;教师主要针对个别差生进行辅导,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控制讲解。
5.布置提高任务:如何使用边框和底纹进一步美化文档?(参照样文“讲座信息3.DOC”,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网站上4.2的“知识拓展”部分)6.布置拓展任务:技能鉴定考试题型练习“字符段落1.DOC”,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任务。
7.成果交流:通过教师机演示学生作品,小组间、师生间、生生间进行成果交流,选出完全正确的作品,给作者加平时成绩1分。
㈣、知识巩固
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再次请同学演示操作并掌握本课所讲知识重难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告之学生,这一知识点还可用于贺卡制作、简报制作、产品宣传等多项实践中。
㈤、课堂小结
老师完善,着重强调重难点;填写学生自评表。
首先向学生提出为本节课作小结的任务,再引导学生先自己为本课作小结,然后由㈥、作业布置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模拟即将面临的求职场景,结合第三章“网上求职”的相关知识技能要求,告之学生从现在起要做好求职的准备,展示一份完整的自荐材料,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自荐信的编排,并通过教学网站提交作业。(德育教育有机地体现于课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
整节课中贯穿着任务驱动、讲授、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利用自主研发的“耕耘中职”教学网站,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并且采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使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变得想学、爱学,充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领会了中职计算机课的特色。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让计算机课中的平凡内容变得有味道,学生乐于参与,这是我们每个计算机教师的不懈追求。相信只要用心做,我们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篇:《设置页面与分栏》说课稿
《设置页面与分栏》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的第三课《设置页面与分栏》。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WORD板块中的一课,是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等相关操作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概念和美化版面的相关操作能力。在本课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来完成版面的综合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页面设置的方法;(2)掌握分栏工具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与技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作用,对信息进行发现、获取、参与再创造;
(2)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4、行为创新 养成主动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学会页面设置、分栏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文档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课堂的导入
展示一幅精美的已经设置好的WORD文档,通过作品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感受到WORD的相关操作设置所带来的美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页面设置和分栏
页面设置和分栏是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首先是突破页面设置第一个教学重点。由教师演示页面设置的相关操作,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一起来探究完成页面设置,通过学生对教师演示的模仿,学生很快就能够完成此项任务。但是页面设置的对话框中还有其它功能,这时可再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交流,然后来汇报各自小组的发现。
而对于解决分栏这个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有了前面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所以在这个板块的学习上,就省却了教师演示这个过程,直接由学生分小组合作,按照书本上的提示一起来探究相关的操作,并尝试其它选项的作用,然后由各小组组长展示自己组上完成效果最好的作品。用过作品的展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版面的综合设置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有了前面教学重点的突破,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操作的经验,所以在这个板块的设计上是这样的。首先是把课前导入使用的WORD文档再次展示,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作品相比较,学生很快会发现自己的作品在版面上与展示的WORD文档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他们也会明白要把版面设置美观,就要把图片或者点缀用的图形进行复制、粘贴或移动的相关操作。
这设他们会迫切地想知道如何来对图片或图形进行操作,据此教师进行演示,稍微的点拨一下学生如何来操作,那么学生对于这个难点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要提醒学生的是,操作不要太刻板,要有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的环节是让学生一起来交流这样做的优点,让学生来体会版面设置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四篇:《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说课稿
《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初识WORD》设置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会使Word文档整个版面看上去更美观,这是Word使用中的一个小的升华,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Word中提供了的字体和字号要比写字板丰富得多,这是Word有别于写字板的独到之处,学生一定会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展开教学。对一部分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和颜色的设置,首先应选中这部分文字,这和上一节课文字块的移动、复制与删除方法相同。所以可以借鉴上一节的方法,进行知识扩展。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操作,往往不选中文字就去设置字体、字号等,结果设置完了没有看到字体字号的变化,教师应重点提示:在给一段文字设置字体字号前,要把这段文字定义成文字块。
二、学情分析 通过写字板的学习,学生对设置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并不陌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借助写字板中的设置方法来学习Word。由于时间较长,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淡忘了这些知识,所以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做好复习。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这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录入技巧以及对文章的修改,在作文集中已有2~3篇自己的文章,但是文张字体单一,字号较小,颜色较单一,学生急于改变现状,所以本课适时推出,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应看到,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对于合理的文章美化没有一定的标准,很可能出现技术已经学会,但文章杂乱,审美观点不强,美化不够合理,所以教师要做到合理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的方法。
2、方法和过程目标在学习改变字体和颜色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科融合,综合创作环节中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改变字体、字号和颜色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获得知识。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团队协作,培养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字体、字号和颜色的设置方法。难点:文字颜色的合理应用。
五、设计理念
1、我在设计的时候注意了学科整合。
在情境导入与学生练习环节,我特地翻阅了第三册语文教材,并询问班主任教学进度,刚好在本周学习古诗二首,为下周本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综合创作环节中,选择语文课本学生编辑的电子作文,自由编辑文本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比一比谁编辑的更美观。渗透了语文、美术两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2、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改变文字字体和颜色等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首先通过”画图”的合理配色,通过知识迁移、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去习得知识,获得成功,突破难点。
3、任务驱动与激励制度的融合。通过任务驱动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以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自主开发的课件。
3、已经输入好的需要编辑的古诗。
七、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运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古诗。教师点拨:这两首一样的古诗,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说说你的见解。总结归纳不同找出,一是字体不同,二是字号不同,三是颜色不同。同学们想不想让自己打出来的字变得赏心悦目、丰富多彩?我们的Word工具完全可以实现大家的愿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Word工具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二、任务驱动,学生自主
根据学生学情,本环节突出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由扶到放的过程,分四个层次展开教学:第一层次:从设置字号入手,揭示新知识点。
1、任务驱动。尝试自己设置字号。
2、鼓励会的学生主动上台演示改变字号的方法。(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讲解的不清楚的其他学生可以适当补充,老师引导点拨)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在自我展示过程中得到了成功体验。
3、当这个学生演示完,接着全体学生尝试操作。渗透小知识点,字号有几种单位,每种单位最大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再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巩固、强化知识点。在学生自主尝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对做得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动力。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给与指导。第二层次:知识拓展,给文字设置字体字号。
1、利用多媒体展示对古诗进行字体、颜色设置的学生,引出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想不想实现这个效果?
2、学生讲解,其他学生二次自主尝试。任务驱动,对古诗进行字体、和颜色的设置。
3、评价并总结合理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的方法。本层次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深入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学科融合,综合创作
1、任务驱动,打开自己前几节课录入的文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进行自由修饰。
2、出示评价标准,为学生创作提供扶手,便于学生有目的的修改自己的文章。
3、学生对文章修饰完之后,小组内互相评价,并推荐出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全班展示。师生对小组推选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堂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1)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心得。(2)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在这里重点强调,编辑文章的过程中要注重美观,不要滥用效果,以避免画蛇添足。(3)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外找一些文字资料,了解1~2种字体的来历,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广见闻,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五篇:《设置幻灯片背景》说课稿
设置幻灯片背景
一、教材分析
《设置幻灯片背景》,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学会使用设计模板和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我所教学的这节课是第三课时的内容《设置幻灯片背景》。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和在幻灯片中应用设计模板等内容,而且也基本具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
三、教法阐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而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既感兴趣,有时又面对新的技能学习会有一种畏难心理,所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带着兴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由感知新知、建构认知、熟练运用的过程,是我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四、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巩固操练—完成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单色、双色、预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任务。同时,体现自主探索、分层次学习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学生急切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心理,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4)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重点
会用单色、双色、预设设置幻灯片背景。
七、教学难点:
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应用注意表现主题、文字清晰、美观大方。
八、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资源:演示文稿 教师教学资源:演示文稿` 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课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两个演示文稿,有背景的演示文稿和无背景的演示文稿,比一比,他们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第一个演示文稿没有设置背景,而第二个演示文稿设置了背景,借此,我问,“设置背景后,你们觉得效果怎么样”,学生回答设置背景后的幻灯片会更漂亮,接着我用挑战性的语言问“想不想为你们的幻灯片也设置出漂亮的背景呢?”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想学习设置背景的浓厚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学习设置单色背景。我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学完成书中做一做,来学习单色背景的设置方法,让学生扮演小老师来给同学们演示操作方法,让同学们互相学习、掌握单色背景的设置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应用”与“全部应用”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要合理应用
2、学习设置双色背景、预设背景。通过完成“做一做”,告诉学生遇到问题拔打求助热线:求助同学,求助老师,求助书中的小博士,解决问题。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自由互相欣赏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了双色、预设背景的设置方法,并掌握了操作技能。
3、在学习设置背景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进行了对作品的评价,交流,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升了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巩固新知,展示自我
通过分组进行大拼博这样的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热情,一方面加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探究创作的机会,使所学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比赛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练习中设计的珍惜生命、远离网吧等演示文稿在学生进行背景设置时,通过计算机这一媒体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评价小结
我通过让学生谈对本课的收获及体会,反馈信息,又摸清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课堂上,我始终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当学生发言时,我并没有保持沉默,而是首先肯定他的大胆发言,继而努力、迅速地掌握发言者见解中的关键点进行评价,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这种鼓励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活跃。评价不仅及时,而且形式多样。比如第一个同学起来回答了问题后,我就说:“你真勇敢,是个善于思索的孩子,大家要向他学习。”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语言鼓励外,我还采用了掌声鼓励和用眼神鼓励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