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13:3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

第一篇: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

(八)期中考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应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①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

②,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③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其岸势,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④苏轼在《浣溪沙》中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精神的词句是:“。”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的千古名句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①niǎo niǎo 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

②把所有的jīn 持都抛掉,让热泪泪尽情地流淌。

③(白求恩)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 职。

④最奇妙的,当然是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3.下列句子画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玲珑:灵活敏捷。)

B.后来,经过多次地壳运动,沧桑巨变,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沧桑:形容变化很大))C.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辨,仍然矢志不疑地搞他的科学试验。(矢志不疑: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鄙薄:轻视。)

4.在下列空缺处填上该句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①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②走进每个沟壑都给人以山重水复而终又 之感。

③(这种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5.模仿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写法,写三个相似的短语。(3分)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语言),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仿写: 6.把下列报纸文章和相应的栏目搭配起来。(3分)

文章:①《欧洲少雨,酷热难当》 ②《市运动会武术赛鸣金》 ③《往返千里擒大盗》 ④《惠安女的奇特服饰》 ⑤《高校招生工作结束》

栏目:A.《民俗风情》 B.《警方时空》 C.《体坛纵横》 D.《教育频道》 E.《国际新闻》

搭配:①—()②—()③—()④—()⑤—()7.用下面三个词语联成几句话。(3分)

推敲 心血 丰硕

二、阅 读(65分)

(一)阅读《游恒山记》(节选),完成1——5题。(16分)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3分)

有虬松离立道旁 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上负绝壁 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 余益鼓勇上 2.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5分)①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②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3.上文详写了作者上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等处。

4.用横线画出描写北岳殿的句子。(1分)

5.从上文的描写可以看出恒山具有 的特点,但徐霞客却“益鼓勇上”,可见他具有 的精神。(3分)

(二)阅读《周庄水韵》(节选),完成1——6题。(19分)

①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②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③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④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⑤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⑦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第⑤⑥句中的两个“仿佛”含义一样吗?为什么?(2分)

2.作者写两次到周庄的印象,分别用了下面两个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①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②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其中“水墨画”的特点是,它突出了古镇 的特色;“版画”的特点是,它突出了古镇 的景色。

3.作者写第二次游周庄,先从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 觉描写 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3分)4.第②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十分形象,请说出它的好处。(2分)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5.第③、⑤句中有两个“到处”各有所指,第③句指的是 ;第⑤句指的是

(4分)。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第③句是,第⑤句是。(2分)6.第⑥句中的“丝竹”一词指的是,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也有这种用法的句子:“。”(2分)

(三)阅读《懒惰的智慧》(节选),完成1——6题。(17分)

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很不体面。实际上,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比如晚饭后,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她小心翼翼地把碗碟摞得高高的。这时妈妈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用不着经过几番这样的训诫,这孩子就会养成滥用力气的习惯,即:每次少拿一些碗碟,多跑几趟路,把力气花在不必要的往返上。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客。

大多数勤劳的人都比懒惰的人容易衰老。本只需要走一两步,他们却不在乎走上十步。他们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会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一样东西,结果咖啡都已经凉了。

①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②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③于是他们发明了最初的水桶,这样他们一次就可以把足够喝一天的水提回家去。④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不桶也不愿意提,不用说,他们下一步就会铺设管道,这样水便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地流进他们的屋子里。⑤为了避免挑着水翻山越岭,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出来了,这些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⑥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可他又不愿意沿着湖边绕过去。⑦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1.“循规蹈矩”中的“循”意思是。请再写出一个含“循”字且意思相同的成语:。(2分)

2.上文第一段先提出社会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即:,然后,用“ ”一词加以否定,进而提出中心论点:。(4分)3.第三段共有七句话,用“/”把该段划分为三层。(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4.“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中的“想必”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5.上文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 来论证观点。文中所举的三例子从范围上看由 到,说明力不断增强;从论证角度上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 论证,最后侧重于 论证。(3分)6.你愿意做文中所说的“懒汉”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3分)

(四)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完成1——6题。(13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在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钣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糟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得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几年后,当我再拿走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许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停地向我追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两种不同态度,即:。(2分)2.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父亲只会写剧本,但不懂诗。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2分)3.父母对子女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相反,其原因是:。(2分)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幸运”指的是:(2分)5.最后一句话中的“刮倒”含义是。(2分)

6.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的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空格里。(3分)

得意洋洋 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醒悟

三、作文(60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

(八)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1.①把酒话桑麻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③斗折蛇行 犬牙交错 ④休将白发唱黄鸡,门前流水尚能西。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①袅袅 ②矜 ③xùn ④cuǐ càn 3.A 4.①渺小 ②柳暗花明 ③满腔热忱 5.示例:农民爱农具,司机爱车子,厨师爱菜刀。6.ECBAD 7.略。

二、(一)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3分)

有虬松离立道旁 盘曲 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像从筛子筛过的一样 上负绝壁 靠着 跻危崖、登绝顶 高

还过岳殿东 转,绕 余益鼓勇上 更加 2.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5分)①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殿下很高的台阶插上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②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3.上文详写了作者上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 望仙亭、虎风口、“朔风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登顶间道 等处。4.用横线画出描写北岳殿的句子。(1分)

5.从上文的描写可以看出恒山具有 高、陡、险 的特点,但徐霞客却“益鼓勇上”,可见他具有 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 的精神。(3分)

(二)1.第⑤⑥句中的两个“仿佛”含义一样吗?为什么?(2分)

不一样,前者是类似的意思,后者是比喻词,是似乎、好像的意思。

2.作者写两次到周庄的印象,分别用了下面两个句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①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②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其中“水墨画”的特点是 朦胧而淡雅,它突出了古镇 春雨蒙蒙 的特色;“版画”的特点是 色彩对比强烈,它突出了古镇冬天白雪阳光交相辉映 的景色。

3.作者写第二次游周庄,先从 视 觉的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 听 觉描写 阳光下各种水声 的优美意境,令人神往。(3分)

4.第②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十分形象,请说出它的好处。(2分)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运用拟人,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冬天阳光柔和的特点。

5.第③、⑤句中有两个“到处”各有所指,第③句指的是 路边、屋脊、树梢、石阶 ;第⑤句指的是 小街的屋檐下、石拱桥的栏杆、桥洞、小河的石河沿上(4分)。这是因为它们描写的对象不一样,第③句是 积雪,第⑤句是滴水和流水的声音。(2分)6.第⑥句中的“丝竹”一词指的是 奏乐的声音,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也有这种用法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

(三)1.“循规蹈矩”中的“循”意思是 遵守,依照。请再写出一个含“循”字且意思相同的成语: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2分)

2.上文第一段先提出社会多数人所持的观点,即: 懒惰很不体面,然后,用“ 实际上”一词加以否定,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正是懒惰激励的发明,促进人类进步。(4分)3.第三段共有七句话,用“/”把该段划分为三层。(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4.“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中的“想必”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不能,“想必”表示估计、推测的语气,删除后,说法显得绝对化,不科学严密,同时,语言风格也不活泼。

5.上文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 对比 来论证观点。文中所举的三例子从范围上看由 小 到 大,说明力不断增强;从论证角度上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 正反对比 论证,最后侧重于 正面 论证。(3分)

6.你愿意做文中所说的“懒汉”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3分)

略。

(四)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两种不同态度,即: 一种态度是热情鼓励,一种态度是严格要求。(2分)

2.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C、D)A.父亲只会写剧本,但不懂诗。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2分)

3.父母对子女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相反,其原因是: 母亲鼓励孩子,父亲严格要求孩子。(2分)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幸运”指的是:同时能得到鼓励和警告(2分)

5.最后一句话中的“刮倒”含义是 因得到赞扬而得意忘形,因受到批评而灰心丧气。(2分)

6.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的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空格里。(3分)

得意洋洋 失望地痛哭 满怀信心 醒悟 紧张 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第二篇:八年级第六单元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30分)

1.古诗填写。(8分)

①千嶂里。(《渔家傲》)

②人不寐。(《渔家傲》)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浣溪沙》)

④《过故人庄》中借助由近及远的手法描写农家幽美景色的句子是:“。

⑤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2.常识填空。(9分)

①《小石潭记》是系列山水游记《 》之一,作者柳宗元文学成就突出,与韩愈、王安石、苏轼等人被称为“ ”。(2分)

②徐霞客是明代著名 家,他用三十多年旅游勘察的记录写成一部我国著名的古代游记和地理学名著《 》。(2分)

③范仲淹是(朝代)著名 家、家;陆游是(朝代)著名爱国诗人。(2分)

④“待到重阳节,还来就菊花。”古人过重阳节,除了赏菊花外,还有哪些形式?(至少写出两个)(2分)

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句诗中的“桑麻”指的是。(1分)

3.下列句子朗读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C.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解释下面带“然”字的加点词语。(4分)

①佁然不动: ②欣然起行: ③杰然天半:

④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5.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7分)

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这两个诗句描写农家什么时候的什么情景?表达了农家怎样的性格和感情?(4分)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这三个词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所写的时间是一天的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3分)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6题。(21分)

①从小丘西行进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隔篁竹()②参差披拂()

③佁然不动()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

2.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犬牙差互()

③隶而从者()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2分)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因以为号焉

4.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6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和潭中气氛。(2分)

6.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 ”,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 ”。(两条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这种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8题》(16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月色入户()②念无与乐者()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把下面面译成白话文。(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1分)

4.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描写的角度是。(2分)

5.根据文中内容,作者要到承天寺,是因为()(1分)

A.失眠难耐 B.心绪无聊 C.偕友赏月 D.参禅求道

6.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达出怎样的感慨?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标榜自己有随遇而安的修养 B.自嘲自己与张怀民一事无成C.有闲情逸致才能欣赏到美景 D.无所事事的人才能欣赏到美景

7.下列句子点出题目中“游”字的一项是()(2分)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相与步于中庭

C.水中藻荇交横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8.文章表达的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什么?(2分)

(三)阅读《满井游记》(节选),完成1——6题。(18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土膏微润()②波色乍明()③柔梢披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4分)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3.上文从哪两方面描写满井春色?(2分)

4.根据提示,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①描写山:

②描写树、麦:

③表现作者返回自然的愉悦心情:

④揭示主旨:

5.指出下列句的修辞手法。(3分)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③麦田浅鬣寸许。()

6.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了含有“鸟”、“柳”字的诗句各一句。(2分)

(四)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6题》(15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归来何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本诗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尊称他为“ ”。(1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4.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事件是,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3分)

5.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发出了“,(填入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3分)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

(六)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1.①长烟落日孤城闭 ②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门前流水尚能水。休将白发唱黄鸡 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①永州八记 唐宋八大家 ②地理学 徐霞客游记 ③北宋 政治 文学 南宋 ④登山、吃重阳糕、看望老人 ⑤农事 3.C 4.①愣住的样子 ②高兴地 ③高耸雄伟的样子 ④潇洒无牵挂的样子 5.①这两个诗句描写农家丰收之后过节的情景,表达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②这三个词句描写的是暮春季节的景色,从“兰芽短浸溪”可以看出;所写的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时候,从“暮雨”可以看出。

二、(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隔篁竹(huánɡ)②参差披拂(cēn cī)

③佁然不动(yǐ)④俶尔远逝(chù)⑤往来翕忽(xī)

2.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概,大约)②犬牙差互(互相交错)

③隶而从者(随从)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C)(2分)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因以为号焉

4.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6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溪源流和潭中气氛。(2分)

6.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 心乐之 ”,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凄苦)”。(两条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这种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

说明了作者志向难酬,觉得触景生情。小石潭肃森的气氛,促发了作者内心的陷痛,以夜不可留,含蓄地概述了作者求解脱的忧虑心情,这是作者被贬后伤感的曲折反映。

(二)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月色入户(门)②念无与乐者(想到)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是)(罢了)

2.把下面面译成白话文。(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月光好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月色。(1分)

4.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的角度是 侧面描写。(2分)

5.根据文中内容,作者要到承天寺,是因为(C)(1分)

A.失眠难耐 B.心绪无聊 C.偕友赏月 D.参禅求道

6.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达出怎样的感慨?下列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标榜自己有随遇而安的修养 B.自嘲自己与张怀民一事无成C.有闲情逸致才能欣赏到美景 D.无所事事的人才能欣赏到美景

7.下列句子点出题目中“游”字的一项是(B)(2分)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相与步于中庭

C.水中藻荇交横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8.文章表达的作者的生活态度是什么?(2分)

文章表达的是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土膏微润(肥沃)②波色乍明(始、初)③柔梢披风(散开)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4分)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喝酒唱歌的,穿着鲜艳服装骑着毛驴的,也时时可见。

3.上文从哪两方面描写满井春色?(2分)

美好的景物和欣赏的人们。(早春的景色和游人的活动)

4.根据提示,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①描写山: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②描写树、麦: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③表现作者返回自然的愉悦心情:若脱笼之鹄。

④揭示主旨: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指出下列句的修辞手法。(3分)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比喻)

②泉而茗者,罍而歌者。(对偶)

③麦田浅鬣寸许。(比喻)

6.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了含有“鸟”、“柳”字的诗句各一句。(2分)

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四)1.本诗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诗史 ”,尊称他为“ 诗圣 ”。(1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大声吼叫)②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靠近)

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4.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八月,事件是 暴风雨袭击茅屋,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丧乱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安史之乱。(3分)

5.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第二节: 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节: 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能力训练(一)(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能力训练(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6分)

捧一杯香茗,执一本书,悦读。以最舒适的zī态蜷缩于凤城的家中,时而穿过时光suì道倾听先贤的哲语,时而飞跃江河山川聆听大师的教诲。()的阅读也许就是一种欲说还休的状态吧。有体味,有欣赏,有叹息,也有对灵魂的洗dí。归结起来,是精神之浩瀚河流中的长途跋shè。通过阅读,使我们远世间杂芜,近天籁宁静。风雅尽在读书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填入上文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

A.纯美

B.纯洁

C.纯粹

D.纯朴

3.上文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分)

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凤城·悦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王书记继续介绍说,“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籍的好习惯。”

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请你把这本书读完!”

解说:这句话是祈使句。

C.自从王明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征服了许多同学。

解说:这句话的句子主干是“王明征服同学”。

D.11月11日,“凤城·悦读”读书节活动在海光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

解说: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5.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2分)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他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使这部作品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三、诗歌鉴赏

阅读杜甫的《春望》和《月夜》,完成6-7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②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③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春天,杜甫从鄜(fū)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③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④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6.《月夜》中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以上两首诗都是杜甫困于长安期间所作,请比较这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相同点和表达情感方法的不同点。(4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私家园林重视山水的组合布局。叠山理水造园技法的运用,将人们亲近山光水色的想法变为现实。私家园林往往远近都适于观赏,既可仰视,又可俯视,景象各有千秋,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私家园林的含蓄秀美往往源自那一峰一石的布置。峰石作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造景元素,被广泛使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以苏州狮子林中的奇石最为著名。放眼望去,那些石头有的瘦骨嶙峋,有的优美动人,有的娇憨可爱,有的深沉含蓄……

③私家园林有着深邃的意境。这源于文人复杂的心境和文化追求。“,”,这种难以描述的意境,通过建筑的排布、景观的设置,甚至是家具的陈设等各个方面营造出来,令人游兴大增。

④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

(材料二)

①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是一座奇特的桥,也是瘦西湖中最为著名的桥,是瘦西湖的标志,甚至可称为扬州城市的标志之一。整个小桥兼有桥和亭两种建筑形式。桥全长50米,桥面和桥身栏杆石柱的顶部都有雕刻逼真的石狮。桥身为拱券形,桥基由12个桥墩组成,桥墩之间有3种15个不同的拱券桥洞。据说每逢中秋,15个桥洞中都会映照出一个水中的月亮,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②五亭桥的桥面由五个亭子构成,“五亭桥”的得名就缘于此。中间最高的亭子是重檐四角攒尖式,其余的四个亭子是单檐四角攒尖式,以短廊连接,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五亭桥的亭顶颇为考究,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五亭都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③美丽的五亭桥既包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趣,每到节假日便会游人如织。

(材料三)

①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独特的表达、特别的视角,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的人文精神。中国人从古至今,不依靠宗教而在文化艺术中获得精神安慰和灵魂升华。将书画、器皿、园林、建筑等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物件融入日常生活,这是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②体现古人文化追求的意境,现代都市人生活中已经难以重见。比如,明代家具工艺造型独特,反观今天的仿制品,虽几可乱真,但在行家眼里,依然无法超越古代匠人的手艺。古人筑屋,善于依山傍水建造亭台楼阁,而当今高档商品房,只能造出了假山和溪水,让居民在窗口或阳台上感受“小桥流水人家”。

③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选自王其钧《品味华夏古建筑》,有删改)

8.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入第③段横线上最恰当的诗句是(_______)(2分)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⑵材料①-③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方面介绍了中国私家园林的特点。(3分)

9.阅读(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⑴画线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

⑵以下是对五亭桥的几点认识,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五亭桥是瘦西湖中的著名景观,是瘦西湖的标志,也可视为扬州城市的标志。

B.五亭桥的构造很奇特,桥面由五个亭子构成,所以被命名为“五亭桥”。

C.每逢中秋,15个桥洞中都会映照出水中的月亮,令人陶醉。

D.五亭桥的亭顶颇考究,游人站在不同角度,五亭都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18.阅读(材料三),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4分)

以上三则材料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探究这些材料,说说为什么“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4分)

八年级语文能力训练(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6分)

捧一杯香茗,执一本书,悦读。以最舒适的zī态蜷缩于凤城的家中,时而穿过时光suì道倾听先贤的哲语,时而飞跃江河山川聆听大师的教诲。()的阅读也许就是一种欲说还休的状态吧。有体味,有欣赏,有叹息,也有对灵魂的洗dí。归结起来,是精神之浩瀚河流中的长途跋shè。通过阅读,使我们远世间杂芜,近天籁宁静。风雅尽在读书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姿

2.填入上文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C)(1分)

A.纯美

B.纯洁

C.纯粹

D.纯朴

3.上文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阅读,使我们远世间杂芜,近天籁宁静。或:通过阅读,我们远世间杂芜,近天籁宁静。

二、选择题(4分)

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凤城·悦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王书记继续介绍说,“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籍的好习惯。”

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请你把这本书读完!”

解说:这句话是祈使句。

C.自从王明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征服了许多同学。

解说:这句话的句子主干是“王明征服同学”。

D.11月11日,“凤城·悦读”读书节活动在海光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

解说: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5.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B)(2分)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他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体式作品,他通过书信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使这部作品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三、诗歌鉴赏

阅读杜甫的《春望》和《月夜》,完成6-7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②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③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春天,杜甫从鄜(fū)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③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④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6.《月夜》中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分)

7.以上两首诗都是杜甫困于长安期间所作,请比较这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相同点和表达情感方法的不同点。(4分)

情感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春望》主要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于景物描写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借助想象,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表达对妻子儿女的思念。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私家园林重视山水的组合布局。叠山理水造园技法的运用,将人们亲近山光水色的想法变为现实。私家园林往往远近都适于观赏,既可仰视,又可俯视,景象各有千秋,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私家园林的含蓄秀美往往源自那一峰一石的布置。峰石作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造景元素,被广泛使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以苏州狮子林中的奇石最为著名。放眼望去,那些石头有的瘦骨嶙峋,有的优美动人,有的娇憨可爱,有的深沉含蓄……

③私家园林有着深邃的意境。这源于文人复杂的心境和文化追求。“,”,这种难以描述的意境,通过建筑的排布、景观的设置,甚至是家具的陈设等各个方面营造出来,令人游兴大增。

④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

(材料二)

①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是一座奇特的桥,也是瘦西湖中最为著名的桥,是瘦西湖的标志,甚至可称为扬州城市的标志之一。整个小桥兼有桥和亭两种建筑形式。桥全长50米,桥面和桥身栏杆石柱的顶部都有雕刻逼真的石狮。桥身为拱券形,桥基由12个桥墩组成,桥墩之间有3种15个不同的拱券桥洞。据说每逢中秋,15个桥洞中都会映照出一个水中的月亮,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②五亭桥的桥面由五个亭子构成,“五亭桥”的得名就缘于此。中间最高的亭子是重檐四角攒尖式,其余的四个亭子是单檐四角攒尖式,以短廊连接,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五亭桥的亭顶颇为考究,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五亭都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③美丽的五亭桥既包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趣,每到节假日便会游人如织。

(材料三)

①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独特的表达、特别的视角,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的人文精神。中国人从古至今,不依靠宗教而在文化艺术中获得精神安慰和灵魂升华。将书画、器皿、园林、建筑等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物件融入日常生活,这是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②体现古人文化追求的意境,现代都市人生活中已经难以重见。比如,明代家具工艺造型独特,反观今天的仿制品,虽几可乱真,但在行家眼里,依然无法超越古代匠人的手艺。古人筑屋,善于依山傍水建造亭台楼阁,而当今高档商品房,只能造出了假山和溪水,让居民在窗口或阳台上感受“小桥流水人家”。

③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选自王其钧《品味华夏古建筑》,有删改)

8.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入第③段横线上最恰当的诗句是(A)(2分)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⑵材料①-③段,分别从山水布局、峰石使用

和意境深邃三方面介绍了中国私家园林的特点。(3分)答“山水、峰石、意境”也可)

9.阅读(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⑴画线文字主要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五亭桥的长度和结构特点。

⑵以下是对五亭桥的几点认识,有误的一项是(A)(2分)

A.五亭桥是瘦西湖中的著名景观,是瘦西湖的标志,也可视为扬州城市的标志。

B.五亭桥的构造很奇特,桥面由五个亭子构成,所以被命名为“五亭桥”。

C.每逢中秋,15个桥洞中都会映照出水中的月亮,令人陶醉。

D.五亭桥的亭顶颇考究,游人站在不同角度,五亭都会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10.阅读(材料三),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4分)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依山傍水古人筑屋与当今建商品房用假山假水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体现古人文化追求的意境,现代都市人生活中已经难以重见”这一论点,继而论证中心论点。

11.以上三则材料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探究这些材料,说说为什么“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4分)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包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趣;让中国人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古人文化追求的意境,现代都市人生活中已经难以重见。……(任答两点)

第四篇:初中语文能力训练试题及答案(八)

初中语文辅导网http:///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22.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23.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惊呼—→—→脱衣服—→—→向对岸游去—→

24.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

25.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1.(4分)

(1)chìqī(2)魅凛(3)略(准确无误1分,工整美观1分。共2分)

2、(4分)修改一:在“运动不足”后加“问题”;

修改二:把“收到”改为“达到”或“实现”。

3.B

火车6年不到站(10分)

22.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23.(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跳进河里(或“跳”)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24.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答对两点即给满分;答对其中一点,理由充足,表达流畅也得满分)

25.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第五篇:语文能力训练四

语文能力训练四(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巢穴(xué)记载(zài)斤斤计较(jiǎo)...

B.解剖(pāo)暂时(zhàn)茅塞顿开(sè)...

C.脑髓(suǐ)颠簸(bō)牵强附会(qiáng)...

D.酝酿(niànɡ)应酬(yìng)扣人心弦(x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奔弛待遇追溯再接再厉B.和谐秘决闲暇焕然一新

C.干燥蔓延书籍无精打采D.婉约吟诵尊命鸦雀无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的事迹,感人肺腑。....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2010年冬奥会上,申雪赵宏博夺得中国花滑首金,他们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默写(8分)

①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山中杂诗】吴均

②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李白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二、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17分)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 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 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 “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11)“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 “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12)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8、第①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2分)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10、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4分)

11、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2、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4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

无书读,闾里②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③。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修全集〃附录》

注释:①荻(dí):芦苇一类的植物。②闾里:乡里。③务:任务。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理解错误的两项是()()(2分)

A、先公四岁而孤(孤儿)B、使学为诗(写,作)..

C、或因而抄录(有时)D、下笔已如成人(放下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夫人以荻画地(用)B、而家无书读(然而)..

C、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代所借的书)D、而已能诵其书(欧阳修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3分)

语文能力训练四(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1分)

1、D2、C3、B4、⑴现象 ;⑵形成,造成;⑶ 危害; ⑷ 调查和研究

5、默写(略)

二、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17分)《三轮车夫》

8、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9、①“斩钉截铁”表现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②“把心一横”表现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10、参考示例:“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

11、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等。

12、表示想法的:“真是个好人啊!”或“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或“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车钱,迟疑地放回口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等等都可。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1、A、D2、D3、(1)他读了很多古人的文章,母亲又让他学习写诗。

(2)他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一心致力于读书。

4、欧阳修家境贫苦,却发奋苦学,最终成才。

注释:欧阳修四岁而孤:失去父亲家贫无资:贫:贫穷 资:钱母以画地:写字。教以书字:书写。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乡里假而读之:借。或因而抄录:有时

译文: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祖母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着进行抄写。还没抄完,就已经能背诵其中的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启示:一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眼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将来有所成就缺少了思想和性格基础。

下载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八)(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上语文期中测试卷2文档

    八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阅读经典,咀嚼经典,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中,却常常涌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

    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八上)

    [甲]晏子使楚 略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

    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语文能力论文

    当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语感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教学中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支离破碎地分析字词句、剖析段篇结构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不能适应当前新课......

    语文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1.C 2.C 3.D 4.B 5.B 6.C 7、A 8.略9.浅草才能没马蹄 稻花香里说丰年 晴空一鹤排云上 千树万树梨花开 10.(1)触觉、视觉、听觉。......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转眼间我们已过去了八年级的第一......

    2018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

    2018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督战吞食催枯拉朽震耳欲聋......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卷(推荐五篇)

    一、基础知识(25分)(一)、选择题(10分)1、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烷洗斑澜参差甜静 B、摧残摇曳逶迤潸然C、泛骨颠簸涟倚矜持 D、肆谑喧嚣络印鉴于2、下列文学常识......

    八上古诗鉴赏训练题

    ★望 岳·杜甫(五言古体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