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14:0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写写帮推荐)

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

季羡林与本文作者

在洋溢着浓浓人文色彩的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端午节,我有幸拜访了人文大家季羡林。

“先生,杨佳老师来了!”随着季先生秘书杨锐老师一声清脆的通报,我于下午四点走进了解放军总医院403房间。季先生端坐在桌旁,他一边答应着,一边同我握手,热情地招呼我“坐”。我便挨着他坐下。季先生每天笔耕不辍,短短6年里,这张书桌就催生了“病榻杂记”等颇具影响的好书,整理出了30集的《季羡林全集》。

两个故事“我给你讲两个眼睛不好的故事。”仿佛有他心通,我刚刚坐下,就听季先生清了清嗓子说道。“一个是爱罗先珂。知道这个人吧?”他突然反问道。“鲁迅的朋友。他是俄罗斯的贵族,十月革命时给赶出来了,跑到了咱们中国的哈尔滨,后来又到了日本,就这么转了一圈儿。鲁迅认识他时已经比较晚了。鲁迅帮助他搞了一个爱罗先珂童话集。他眼睛看不见,照样写东西。他写东西不是用盲文,而是找一个人给记录,就写了一本童话集。”接下来的这席话可以说是季羡林论盲人写作。“爱罗先珂写了一本童话集。他眼睛不好,看不见,可他的思维是清楚的呀。写童话跟写小说不一样——眼睛看不见,小说没法写;可童话能写,不用眼睛也能写童话。童话就是把脑子里想象的东西写出来。”

季先生一口气又引出了另一个人:“还有一位眼睛不好的,这是我在德国哥廷根时,教比较语言学的教授——克劳德(CLAUDE)。”

他告诉我说:“比较语言学在德国社科学里是非常困难的一门学问,他这人会十几种语言。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讲比较语言。”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可克劳德呢,眼睛看不见。要上课了,两个小时。那怎么办呢?他看不了稿子,就在上课前跟着讲稿念两个小时。这个人的记忆力跟照相机一样:你给他念一遍两小时,只要把板书写出来,他就能站在讲台上两个小时滔滔不绝,一字不差。这就叫本领!”他的话语里透着对该教授的无比尊敬。我笑了。听季先生讲故事如同我在来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在听单田方说三国一样,声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下面这席话可以说是季羡林论盲人教学:克劳德教授的课何以上得那么棒?他分析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是“他有天分,是个天才”,“他有个特点,他的脑子就像照相机一样”;二是来自“后天的训练有素”。

紧接着,季先生道出了他讲故事的真正用意:“以上这些经验表明:眼睛看不见,影响是有的,但并不大。关键就看你自己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见面不到十分钟,我已深切地感受到了季先生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我是一位特殊的听众:中途失明,但始终未离开我热爱的大学讲台。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我学的是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读的正是语言学专业,师从“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李佩先生。2001年成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学生。回国后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首开《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

盲人自强不息的事迹我听过不少,但季先生讲的这两个故事令人耳目一新。季先生本人也曾勇敢面对白内障带来的诸多挑战,两度在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我读过他的那篇题为《大放光明》的散文,文章生动记录了他手术前后的强烈感受,特别是他在手术后恢复视力后的狂喜。季先生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工作,询问我新开了哪些课。得知十多年来一直是我父亲带着我到学校去上课时,他建议道:“你要有一个助手,一个过得硬的助手,这样就能长期地帮助你,从而保证出行和信息上的无障碍。”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交谈中,除了有一次提到过盲文外,季先生再也没有使用过“盲”字,如同作家刘恒当年写我的那篇“小杨教书”一样,体现出讲述者极富爱心和平等的人文情怀。

此次见面给了我一个亲耳聆听长者谈人生的好机会。他语重心长地说:“所有发生的事情,我们必须承认;不承认没用,它已经发生了。而且我认为: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人生就是:承认事实,不安于事实。不怨天,不尤人。珍惜眼前,并尽量加以改善。”他一语中的:“承认现实,不安于现实——这是人生态度。”我陷入了沉思:显然,这话是先生专门针对我说的。他对我充满信心,叮嘱再三:“你不要矛盾。你能工作。没问题。”这话也是他针对极不寻常的2008年的中国说的。我不由得想起了正在举行的高考四川的作文题《坚强》,想到了情系灾区的季先生慷慨解囊,当即捐出20万元。作为奥组委志愿者培训工作的专家顾问,我同时感受到这话也是他对北京奥运的深刻阐述,因为“超越自我”是每个运动员实现冠军梦的法宝,奥运会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残奥会的宗旨更是“精神寓于运动。”

当然,这一席话更是先生一生写照。这位当代学界泰斗“文革”中被打入牛棚,成为一个“不可接触者”,但他不怨天尤人,依然孜孜以求,在无法从事研究的岁月里,倾注十年心血翻译了洋洋300万字的印度国宝级史诗《罗摩衍那》。就在我去拜访先生的两天前,印度外长专程来京亲自为他颁发了“莲花奖”,对他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在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土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这位融民族意志、个人意志于一身的大家,其毅力、才智和人格魅力恰似他喜爱的英国作家吉卜林在那首诗《假如》中所表达的那样:“假如你饱经沧桑,历经坎坷,依然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你不愧为我的儿子!”

“杨佳小友”

季先生和我姥姥是同龄人。不同的是,这位比北大红楼历史还要悠久的燕园教授一生以书为伴、以书会友。他著作等身,在海淀图书城,季先生的书就不下100多种。在北大,他的藏书首屈一指。他在《我的书斋》一文中就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修得天眼通和天耳通,从而可以同他那些藏书对话。即便在这间病房,书香依旧:墙上挂有“学贯中西”等书法作品。房间正中央是那张书桌,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一个大书橱。

秘书取来了书。一本是《季羡林自传》,一本是《季羡林序跋集》。先生告诉我:“是新出的。”他兴致勃勃地为我签名。一边签名,一边风趣地对我说:“对不起,我都快一百岁了,所以叫你‘小友’。”‘小友’一词分量不轻。杨锐老师在一旁说:“一般还不称‘小友’呢!”

我受宠若惊。先生送我两本书,均写着:“杨佳小友”。我读过先生的文章,他在描述他接触的一些青年学子时说:“我认为他们是我的小友,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一群小友的感情越来越深,几乎可以同我的年龄成正比。他们朝气蓬勃,前程似锦。我发现他们是动脑筋的一代,他们思考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淳朴,直爽,处处感动着我。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我们祖国的希望和前途就寄托在他们身上,全人类的希望和前途也寄托在他们身上”。

难忘的一幕照相时,他忽然冲着我说:“笑!笑!下命令——笑!”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杨锐老师当即按下快门。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中间有护士进来送过一次药。我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第二次握手,他对我说:“很高兴。”

我走出季先生的房间。走廊里静悄悄。杨锐老师送我到电梯口。乘电梯时,我的耳边依然回荡着季先生那爽朗的笑声和他那极富节奏感的话语。

我愿意永远永远听季先生讲故事。

我愿意永远永远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

(2009年1月20日发表于《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佳系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教授)

第二篇: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我从这位坚强的女性身上学到了太多,毕生难忘。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篇: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我从这位坚强的女性身上学到了太多,毕生难忘。

第四篇:杨佳先进事迹

全国自强模范候选人

——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自己从未觉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在讲台上你就是一个老师。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这就是杨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理事。

学术先锋

15岁,杨佳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毕业后成为郑州大学英语系最年轻的教师;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李佩教授,198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因患眼疾失明。

她坚韧不拔,追求卓越、以身作则,证明残疾人在工作和社会活动各方面与健全人一样出色。2000年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01年成为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学生,并成为美国前总统卡特创立的卡特中心第一个盲人实习生。作为我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任职的盲人教授,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她创意的“三V”教学法使学生在Verbal(词汇)、Voice(声音)和Vision(形象)三方面获益匪浅。熟练地操作、漂亮的板书、纯正的英文以及关切耐心的眼神,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一位盲人!

哈佛的培养,让杨佳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为此,她坚持

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率先在国内开设《经济全球化》和《沟

通艺术》课程,努力将哈佛顶尖课程本土化,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

悟一并传授于学子,如今她学子满天下,而桃李香四海。

社会卫士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

有眼界。这是杨佳宣传和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

在传道授业同时杨佳还积极参与中国和国际残疾人事业,为争取残

疾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自1997年至今, 杨佳直接参与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推

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多次出席有关《公

约》的研讨会,提高社会各界对《公约》的认识和尊重。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政府加强和改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和生存状况,维护合法权益。

早在1996年香港举办的“视障人士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她提

出的“让信息技术与盲文和谐相处”,如今已成为现实。

2000年,杨佳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盲联官员会议和世界残疾人五大组

织高层研讨会,讨论面向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全程参与了《新

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的起草、讨论和通过工作。同年作为中国代

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新千年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言。

作为中国盲协副主席,多年来积极参与检查、督导我国的无障碍建

设工作,多次前往地铁、机场、剧院、旅游景点、车站等处,亲身体验

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状况,呼吁对盲人出行安全的保障。

身为盲人教授,杨佳更能感受到知识对一个盲人的重要性。面对高

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她多年来强调残疾人须与时俱进,积极倡导

盲人用计算机和盲人软件来获取更多知识、提出的残疾人学英语、盲人

学习电脑,开发盲人使用的中文电脑软件,举办盲人电脑培训班,建议

用各种方式提高盲人的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工作极大的推动了残

疾人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杨佳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

学术优势,先后在残疾人国际DPI代表大会的“妇女和人权”专题讨论

会上、联合国“千年论坛”上、联合国“北京+5”世界妇女大会上和

世界盲人联盟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文化教育”专题会上建言呼吁,并作

为“哈佛大学杰出校友”应邀于2006年参加哈佛大学校庆活动及学术

和社会公益事业交流。

她出席“两会”,积极献言献策,“找回人民币的闪光点,让盲人

重新受益。” —就盲人无法识别新版人民币,成为假币牺牲品的问题在2007年的提案;就北京奥运递交的提案包括“建议以奥运五环色命名北

京五环路及地铁环线”,“关于举办高水平奥运会,北京地铁应提升英语

报站水平的提案”,“关于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提

案”等。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办好“残奥会”的几点建

议,建议受到中宣部的重视。

2008年应邀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首创“委员看两会”英语

专栏 -“YANG JIA JOURNAL”(杨佳日记),连续两周亲自用英语讲述

自己参加两会的经历和感受。继而在同年举行的北京残奥会期间开播了

“杨佳日记”(续集),大受欢迎,2009年两会期间再次应邀开播了“YANG

JIA ON EDUCATION”(杨佳看教育),在BEYOND BEIJING和CHINA DRIVE

两套节目同时播出,受到了国内外好评,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品牌栏

目。

2007年-2008年担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为奥运会、残奥

会志愿者提供了十多场培训,并创建了志愿者对外交流的“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北京奥组委的顾问,她向奥组委建议,通过残奥

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08年11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首届缔约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由中国政府提名,杨佳成功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

专家,任期四年。

时代楷模

“一个人应该有追求,有梦想,有实力,而实力得靠自己一点一滴

做起。”杨佳用自己的行动生动的诠释了这句话。

人生半途失明的杨佳,在光明与黑暗的两个世界里经历了艰辛的心

理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叹。

1999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得知杨佳的事迹后致函教育

部长陈至立,高度赞扬其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全

文附后)

200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

士在致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的信写道:“从科学时报读到杨佳从哈佛学

成归来,非常高兴。并为她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从她身

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1999年12月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残联和北京市委共同主

办了“杨佳事迹报告会”社会反响强烈,应广大观众要求,中国教育台

多次播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杨佳事迹,感人肺腑,催

人奋进。报告会获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报告(党课)一等奖。

主要媒体报道:

中国作协副主席刘恒在北京日报发表了报告文学《小杨教书》

中国日报人物特写《变黑暗为光明》

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刊登人物特写《不寻常的老师》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2000年)

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获奖记录片“杨佳教书”在CCTV“记录片之窗”

栏目播出

人民日报《让世界感受中国情怀——访全国政协委员、奥组委志愿

者培训专家杨佳》(2008年8月4日)

光明日报《杨佳:跨文化沟通的使者》(2008年8月14日)

人民政协报《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2008年9月8日)

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改革开放30年回望(杨佳的阳光世界)》

(2008年12月)

获得的荣誉有: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

全国先进女职工2000年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2000年

北京市自强模范2000年

北京市委宣传部党课一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00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2005年

中国科学院系统优秀教师2007年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2008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2008年

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

第五篇:杨佳先进事迹

全国自强模范候选人

——杨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自己从未觉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在讲台上你就是一个老师。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这就是杨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残联理事。

学术先锋

15岁,杨佳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毕业后成为郑州大学英语系最年轻的教师;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李佩教授,198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因患眼疾失明。

她坚韧不拔,追求卓越、以身作则,证明残疾人在工作和社会活动各方面与健全人一样出色。2000年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01年成为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学生,并成为美国前总统卡特创立的卡特中心第一个盲人实习生。

作为我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任职的盲人教授,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她创意的“三V”教学法使学生在Verbal(词汇)、Voice(声音)和Vision(形象)三方面获益匪浅。熟练地操作、漂亮的板书、纯正的英文以及关切耐心的眼神,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一位盲人!

哈佛的培养,让杨佳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为此,她坚持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率先在国内开设《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程,努力将哈佛顶尖课程本土化,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悟一并传授于学子,如今她学子满天下,而桃李香四海。

社会卫士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这是杨佳宣传和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

在传道授业同时杨佳还积极参与中国和国际残疾人事业,为争取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自1997年至今, 杨佳直接参与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工作。多次出席有关《公约》的研讨会,提高社会各界对《公约》的认识和尊重。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政府加强和改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就业和生存状况,维护合法权益。

早在1996年香港举办的“视障人士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她提出的“让信息技术与盲文和谐相处”,如今已成为现实。

2000年,杨佳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盲联官员会议和世界残疾人五大组织高层研讨会,讨论面向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全程参与了《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的起草、讨论和通过工作。同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新千年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言。

作为中国盲协副主席,多年来积极参与检查、督导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多次前往地铁、机场、剧院、旅游景点、车站等处,亲身体验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状况,呼吁对盲人出行安全的保障。

身为盲人教授,杨佳更能感受到知识对一个盲人的重要性。面对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要求,她多年来强调残疾人须与时俱进,积极倡导盲人用计算机和盲人软件来获取更多知识、提出的残疾人学英语、盲人学习电脑,开发盲人使用的中文电脑软件,举办盲人电脑培训班,建议用各种方式提高盲人的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工作极大的推动了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

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杨佳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学术优势,先后在残疾人国际DPI代表大会的“妇女和人权”专题讨论会上、联合国“千年论坛”上、联合国“北京+5”世界妇女大会上和世界盲人联盟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文化教育”专题会上建言呼吁,并作为“哈佛大学杰出校友”应邀于2006年参加哈佛大学校庆活动及学术和社会公益事业交流。

她出席“两会”,积极献言献策,“找回人民币的闪光点,让盲人重新受益。” —就盲人无法识别新版人民币,成为假币牺牲品的问题在2007年的提案;就北京奥运递交的提案包括“建议以奥运五环色命名北京五环路及地铁环线”,“关于举办高水平奥运会,北京地铁应提升英语报站水平的提案”,“关于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提案”等。怎样做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办好“残奥会”的几点建议,建议受到中宣部的重视。

2008年应邀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首创“委员看两会”英语专栏 -“YANG JIA JOURNAL”(杨佳日记),连续两周亲自用英语讲述自己参加两会的经历和感受。继而在同年举行的北京残奥会期间开播了“杨佳日记”(续集),大受欢迎,2009年两会期间再次应邀开播了“YANG JIA ON EDUCATION”(杨佳看教育),在BEYOND BEIJING和CHINA DRIVE两套节目同时播出,受到了国内外好评,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品牌栏目。2007年-2008年担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提供了十多场培训,并创建了志愿者对外交流的“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北京奥组委的顾问,她向奥组委建议,通过残奥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08年11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首届缔约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由中国政府提名,杨佳成功当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专家,任期四年。

时代楷模

“一个人应该有追求,有梦想,有实力,而实力得靠自己一点一滴做起。”杨佳用自己的行动生动的诠释了这句话。

人生半途失明的杨佳,在光明与黑暗的两个世界里经历了艰辛的心理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叹。

1999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得知杨佳的事迹后致函教育部长陈至立,高度赞扬其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全文附后)

200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致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的信写道:“从科学时报读到杨佳从哈佛学成归来,非常高兴。并为她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从她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1999年12月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残联和北京市委共同主办了“杨佳事迹报告会”社会反响强烈,应广大观众要求,中国教育台多次播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杨佳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报告会获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报告(党课)一等奖。

主要媒体报道: 中国作协副主席刘恒在北京日报发表了报告文学《小杨教书》

中国日报人物特写《变黑暗为光明》

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刊登人物特写《不寻常的老师》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2000年)

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获奖记录片“杨佳教书”在CCTV“记录片之窗”栏目播出

人民日报《让世界感受中国情怀——访全国政协委员、奥组委志愿者培训专家杨佳》(2008年8月4日)

光明日报《杨佳:跨文化沟通的使者》(2008年8月14日)人民政协报《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2008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改革开放30年回望(杨佳的阳光世界)》(2008年12月)

获得的荣誉有: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0年

全国先进女职工 2000年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2000年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2000年 北京市自强模范 2000年 北京市委宣传部党课一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00年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 2005年 中国科学院系统优秀教师 2007年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 2008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 2008年 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2009年

下载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佳:我听季老讲故事(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佳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一、 前言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作为已经工作的我,很早就知道如果不为自己拟定一份职......

    教案“听故事-讲故事”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案 北关分校南苑小学 唐蕾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

    听父亲讲故事(八)大全

    听父亲讲故事(八) 听父亲讲故事(八)我父亲生于1925年4月26日。在封建大家族里,有亲善和睦的一面,也有勾心斗角的另一面。伯祖母的得宠强势让祖母压抑,祖父和祖母不和睦,打打闹闹的坏......

    听父辈党员讲故事

    我的外公 记得入党考察期回答得最多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入党,而我每一次的回答都是,“因为我也要像我外公一样做一名人民公仆。” 外公很爱学习和关注国家时事,每天回家只对着报纸......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

    讲故事给女人听

    故事讲完,所有现场导购员都感动得不得了,个个眼眶泛泪。最后我请大家估价时,毫无疑问,每个人都给了这款鞋超级高的售价及售罄率的预估。 怎么卖个杯子给男人?通常你只要跟他解释......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设计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杨佳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杨佳先进事迹报告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如果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现在大家看得见我,而我却看不见大家……可我的心和大家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