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论曹操的多面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湖北黄石铁山区铁山一中初一:永恒的梦想
第二篇:论曹操论文
论曹操—枭雄还是奸贼?
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在唾骂曹操。在民间,普遍认为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奸贼;在《三国演义》的书中,他是一个挟天子令诸侯的奸臣;在众多历史评论家的眼中,他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奸诈多于英明的人物。但在我看来,曹操他不是奸贼,却是一代枭雄!看了有关三国的书,不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物。曹操敢说敢做,敢作敢当,却依然不被世人所看好。大多数人不喜欢曹操是以为他的奸诈狡猾,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按照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话来说,曹操不但不“奸”,倒反而是个“俊杰”。
曹操34岁时起家,那时候,他唯一的理想,便是匡扶汉室,重振大汉王朝,做一个为国为民的“治世之能臣”。但是时代不给曹操机会,使他迫不得已走上“乱世之奸雄”的道路。虽说他曾经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负心话,但在《三国志》中他说这句话时也是带着无奈之意。更何况他在历史中的功绩是万万不能轻视的。东汉末年,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百姓一直受苦。曹操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恢复了农业生产;他唯才是用,抵制强权,军事上战术灵活多变;而且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持也有着重大贡献。
史书评论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事实的确如此。在如此乱世中,他能够运筹帷幄,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业。这足以证明他的超人之处!他胸襟博大,乐观豁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曹操不论征战拼杀胜败如何,他始终不为表象所动。胜不骄,败不馁是他性格的又一大特色。征乌桓迷走沙漠时,士兵们口渴难耐,生死攸关,也只有曹操能想出使将士望梅止渴而脱离险境的妙策。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乐观精神正是一个英雄的根基。
曹操虽然被指为奸雄,背了上千年的骂名,但他其实是一个坦荡、极有个性的人物。他可以做真小人,但绝不做伪君子,这难道是一个“奸贼”可以做到的吗? 曹操在历史上写出了许多表现他雄心壮志的诗句,这难道又是一个“奸贼”可以做到的吗?
曹操是一个豁达的人、是一个有才的人、是一个可爱的人。曹操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领头兵,他也有一个辉煌的结果。在东汉乱世之中,能霸权一方、感震天下,实属不易!所以,不称他为枭雄,还能做何称呼呢?
第三篇:曹操的乐观人生
曹操的乐观人生
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保持阳光的心态。即使身处最糟糕的境地,也相信事情总会解决,形势会越来越好。心态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保持乐观的人,能够在危机中看到希望,能够从逆境中获得力量。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谁最乐观呢?通读《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不难得到答案。这个最乐观的人,应该是曹操。因为曹操吃过的败仗、受到的打击是最多的,但曹操并没有因为吃了败仗而心生消极,反而越加神勇。先来统计一下曹操受到的大的打击:
1、进谏何进,却被何质问:“孟德亦怀私意耶?”
2、行刺董卓不成功,反被董卓通缉。
3、征讨吕布,却多次被吕布打败。
4、征讨张绣,却“败师淯水”。
5、征讨刘备、孙权,兵败赤壁。
6、大战马超,被马超打败,“割须弃袍、夺船避箭”。
7、身患头风,常被病痛困扰。
正如张松所言:“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七大打击,在一般人每一项都是致命的。特别是赤壁之败,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曹操并没有因此消沉,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所以说曹操是三国男人中最乐观的人。
这里可以把曹操和袁绍、刘备做个对比。三人都是雄才大略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人,三人都受到过重大打击。他们之间具有可比性。
先说袁绍。袁绍经历了官渡之败后一蹶不振,可以说是郁闷而死。官渡战败,袁绍还有三个儿子,兵力充足,实力尚存。可是他“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可见他的颓废。又仓亭大战,兵败,不思取胜,反倒“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从此浑浑噩噩,最后吐血而死。袁绍官渡之败的表现与曹操赤壁之败的表现,差距真是太大了。
再说刘备。刘备称帝后,急于为关羽报仇,兴兵东吴。猇亭大战,刘备被年轻的陆逊打败。狼狈逃回白帝城。刘备虽然战败,但根本并无损失,重整军队并不难。可是,刘备却长叹一口气,说:“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从此一蹶不振,竟至于“托孤白帝城”,一命呜呼。与曹操赤壁之败后的表现相比,刘备逊色多了。通过比较,很明显曹操积极乐观。这也是他能在历次失败后能够迅速重整旗鼓的根本原因。
曹操乐观积极的性格在濮阳战吕布之败和官渡之败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吕布,世之猛将,又有谋士陈宫辅佐,更加意气风发。曹操与吕布战,几次都被打败。但是曹操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颓废和灰心。每一次都乐观积极地面对。
曹操首战就被吕布打败。他主动寻找战机,决定夜间偷袭吕布营寨。没想到陈宫识破了曹操计策,早有准备。前来偷袭的曹军被杀得落花流水。要不是夏侯惇来得及时,曹操已被吕布擒拿。但是他连一声叹气都没有,见机会一到,立即安排截寨。不料又中了吕布的计。命悬一线。回营后,操仍旧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乐观之态溢于言表。最终的结果,吕布被曹操擒杀于白门楼。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狼狈不堪。但在逃亡的过程中,犹有“三笑”。一笑周瑜、诸葛亮无谋,二笑周瑜、诸葛亮毕竟智谋不足,三笑周瑜、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
在这种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面前,曹操依然乐观积极,不灰心、不丧气,依然保持着统帅应有的镇定和从容。曹操兵败赤壁,带领一干人马撤逃。结果“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这种时候,曹操依然非常冷静。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曹操积极乐观的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这种乐观与积极,他才能从一次次打击中爬起来,最后登上权力的高峰。
从曹操身上,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保持乐观的心态,多从事物好的方面考虑,始终怀有“我一定行”的信念。当我们身处逆境当中时候,要善于发现机遇,善于从困境中寻找生机。事物总有两面性。我们要善于发现好的一面并加以利用,而不是一味沉迷于坏的一面而无法自拔
第四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论曹操
《三国演义》读后感——论曹操
对于《三国演义》,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卷首语:“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精辟的总结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书中所描绘的战争场面浩浩荡荡,使人身临其境。尤其是对一些决定三国兴亡的重大战役。对故事核心人物的刻画也可谓是栩栩如生:机智过人的孔明,重情重义的关云长,一心复国的刘备,都是书中脍炙人口的人物。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代奸雄——曹操。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书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无可厚非,因曹操有勇有谋。当董卓专横霸道时,很多官员都畏惧董卓,敢怒而不敢言,更别说有对抗董卓的举动。然而这时,曹操挺身而出要去刺杀董卓,宁可牺牲自己也想为民除害。他的勇气、他的胆识足令人敬佩。但说曹操是奸雄,我则为曹操感到愤愤不平。
书中一味地说刘备仁慈,爱民如子。然则曹操又何尝没有爱民如子,又何尝没有仁慈的时候呢?有一回秋冬之际,曹操摔兵出征,经过一片麦田时,便下令谁的马要是踩到了农民的麦穗,便要处斩。可见他也体恤农民。对待投降的将士,曹操又何尝不是仁慈地对待他们呢?
书中一味称赞刘备,觉得他最适合称帝。然而,我却认为曹操比刘备更适合当领导者。何以说得?当时有传言,谁得卧龙、凤雏二者之一的辅助,就能成就霸业。而刘备幸运地得到这两位旷世奇才的辅助,简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按理说,他应该能恢复汉朝才对。事实上,却没有,何也?因为刘备的顾虑太多了。说到底,他是怕损了自己名声。这使他优柔寡断,错失了许多良机。曹操则不同,他当机立断,也不顾名声不名声的,是个好时机就抓住,因而才得以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国贼,根本意义上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罗贯中身处元代,那时候民众反元思想极为强烈.小说中“尊刘”的思想由此而生.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远远要比小说中描写的要杰出的多,也好的多。
曹操的雄才大略,不仅在的军事上,还见于他在治国上.曹操占据青州的时候,田地荒芜,居民流离失所.农耕不修,经济衰退,简直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重灾区.曹操就施行军民屯田制,不仅大力发展了生产力,还从中获得充足的军粮.使民有所食,军有所养.而在同时,其他的诸侯却要差的太远.袁绍的军队在吃桑椹,袁术的军队在吃河蚌.其他各路诸侯,纵兵抢粮,抢得到就吃粮食,抢不到的就吃树叶,树叶再吃不上,就吃人.活脱脱一群混吃等死的垃圾.更别提在他们统治下的黎民,可以说是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啊.吃死尸也成为了流行时尚.比起这些诸侯,曹操让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试想,这样一位有巨大贡献于百姓的人物,如果还是国贼,那么混吃等死的诸侯又算作什么呢? 曹操在小说里杀过很多人,象董承,伏完,等保皇派.然而,任何一个历史变革,一场政治斗争,一次权利角逐,都有其血腥的一面.我就请问,假如挟天子的不是曹操,是刘备,难道他会交出自己的权力吗?当初,刘璋待刘备非常好,结果又怎样?连兄弟的基业都可以翻脸夺之,更何况朝廷神器,天下权柄呢? 对于曹操,大家也给出了不同的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当然,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对曹操的评论,褒贬不一,这只能留个历史去评判。
第五篇:曹操煮酒论人才
1.狗尾草无法长成白菜
知士而有术焉。微察问之,以观其辞。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与之间谋,以观其诚。明白显问,以观其德。远使以财,以观其廉。试之以色,以观其贞。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唐·赵蕤《长短经·知人第五》
话说“东汉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是一家亦官亦企的国有单位,作为公司的CEO的曹操,素有权谋,擅长于资本运营,几年来利用政府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通过兼并、收购、联营等低成本扩张手段,让东汉公司迅速发展为一家集农、工、商和投资理财等多元化经营为一体的超级企业,跻身全国十强企业之列。自从东汉公司以债权人的身份接收了徐州公司之后,又利用徐州公司现有的生产线,毅然开始进军家电市场。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一班人马,也被收编为东汉公司的员工。
刘备很意外地发现,原来东汉公司董事会主席汉献帝和他还是宗亲,都是布衣皇帝刘邦的后裔。论起辈分来,他还是汉献帝的叔叔呢。于是,大伙儿都把刘备称为东汉公司的刘皇叔。
经汉献帝提名,刘备进入东汉公司董事会,成为公司的一名董事。但是,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形同虚设,而实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中。董事会的很多成员认为,作为东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曹操这个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他们甚至私下密谋,要设法除掉曹操。
久经风雨的刘备已经变得格外谨慎,他知道曹操心狠手辣,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还是明哲保身为妙。于是,他对曹操说:“我想创办一间蔬菜研究所,去研究和培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曹操随手翻了翻他的可行性报告,笑了笑,答应拨给他20万元开办经费。
关羽、张飞很不理解刘备的选择,问他:“大哥啊,你不去留心寻找机会干一番大事,却去学农民种菜,为什么呢?”
刘备回答说:“种菜是一门大学问啊。你们看,狗尾草的种子种在地里,无论我怎么辛勤浇灌,可它就是不能长成白菜,甚至还会荒废我的园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关羽、张飞一脸茫然地问道:“大哥啊,你在说什么啊?我们怎么听不懂啊?”
其实,刘备还在念念不忘他的徐州公司。他原以为自己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勇于探索,礼贤下士,善待员工,重视团队建设。许多优秀的人才也愿意不计薪酬地为他所用,例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忠诚度都很高。但是,为什么这种仁厚和诚信的管理风格就偏偏感化不了吕布呢?而正是这个吕布,让刘备永远地失去了徐州公司。
问题出在哪里呢?刘备终于弄明白了。如果你想吃白菜,就不要去种狗尾草籽儿,哪怕是一粒优质的狗尾草籽儿。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工作中,界定任职资格和选对人才,是至为关键的第一步。一旦人错了,事儿就全错了。那么,如何才能选对人才呢?这就要取决于管理者对“种子”的识别能力。
刘备在研究所种了大半年的菜,也研究了大半年的种子。
2.曹操的边角“娱”料
这一天,刘备正在园中浇菜,曹操派他的助手许褚、张辽前来相请。刘备知道曹操和汉献帝之间关系十分紧张,不由得诚惶诚恐,在心里飞快地打了几个问号:
1.我是汉献帝的人,曹操忽然派人前来找我,有什么意图?
2.许褚、张辽两位都是总裁助理,位高权重,平日见到一位都不容易,今天居然劳动 了两位大驾,这情势似乎颇不寻常啊?
3.我种菜的目的是为了假装远离公司的权力斗争,难道露出了什么破绽?
张辽原是徐州公司的老员工,当初接收徐州公司时,本来已列入遣散人员名单。关羽对曹操说,张辽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人才,应该予以留用。没想到,张辽从此竟成了曹操的爱将,步步高升,直至今日。他见了刘备,依然以刘总相称。
刘备纠正他说:“我早已不是什么刘总了,以后你就改改口吧!喔,曹总怎么忽然想起我来了?”
张辽说:“我也不知。他只叫我俩前来相请,没说别的。”
刘备忐忑不安地跟着两位来到总裁办公室。曹操正在看公司本月的财务报表,看他进来,示意请坐。刘备问候道:“曹总您好!这一晃可有大半年光景没见着您了。”
曹操抬头回答道:“听说你特别擅长种胡萝卜,我派人去采购了一些你们研究所园圃里种的菜,特意请你前来共享。”
刘备低眉顺眼地笑道:“曹总想吃新鲜菜,打个电话马上送到,还买什么呢?”
曹操把桌面收拾了一下,一边起身一边对刘备说:“你是我们的刘皇叔,岂敢失敬哪?”
当下,二人相携着来到公司餐厅,到一间装修豪华的包房坐下来,就吩咐快点上菜。曹操又特别吩咐调酒师,用新鲜的梅子煮酒。
曹操说:“你听说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吧?那可是关于我的一则边角‘娱’料。《三国经营报》的记者还特意把它作为危机处理的典范案例,刊登在头版。其实,这梅子生津开胃,煮酒喝别有风味。”
刘备说:“我也看过那份报纸。说是曹总去年和公司部分员工一起参加一次体验式培训,训练大伙儿的生存能力。训练途中,饮料都喝完了,大伙儿渴得不行。您心生妙计,指着前面说:往前走不多远有一片梅林,结满了酸酸甜甜的梅子。员工们听说,登时口舌生津,满怀渴望地加快了速度,坚持着度过了险境。”
曹操笑道:“好哇,你!你一边种菜,一边看《三国经营报》,你可真是一位现代菜农啊!”
刘备不知他说的什么意思,暗地里给吓得心如惊鹿。
曹操说:“我一向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培训人才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这可是一件有益社会、有益企业的好事。”
刘备点头应道:“曹总眼界高远,不愧是中国的明星企业家。”
3.英雄的性格特征
曹操沉吟了一会儿,问道:“趁着今儿有青梅煮酒助兴,你我二人且来一场小型的‘企业家高峰论坛’。你说说看,在当今企业界,有哪几位称得上英雄人物?”
刘备说:“淮南公司总裁袁术,资产过亿,是一个英雄人物吧?”
曹操笑道:“他算什么英雄?我迟早要把他打成狗熊。”
刘备又问:“那么,河北公司董事长袁绍呢?还有荆州公司总经理刘表、江东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孙策、益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璋……他们算是英雄吧?”
曹操说:“袁绍做事拖泥带水,充其量是个大黑熊。刘表,灰熊。孙策,棕熊。刘璋,倒很像一只熊猫。”
刘备奇怪地问:“曹总为什么这样评价他们呢?”
曹操说:“我会性向测评啊。什么是性向测评呢?就是对一个人进行性格倾向测试,评价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性格与职位之间是否匹配。有一句名言是怎么说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谓命运,其实是人自己的性格之使然。”
刘备是第一次听说性向测评,好奇地说:“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我在学校倒也听老师讲过。今天听您这么一说,原来一个人性格还能测评,确实有意思!”
曹操说:“经过测评,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优点,他就能扬长避短,从而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所作为。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知道员工的优点,就能知人善任,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此相反,如果我们知道对手的弱点,就能避实就虚,打击他的要害。”
刘备问:“那么,您是怎么测评的呢?”
曹操说:“我把性格分为四类: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你刚才提到的几个人:袁绍是完美型性格,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些都是他性格上致命弱点,所以迟早会失败的……”
刘备追问道:“素有江东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呢?”
曹操说:“孙策是一个力量型的人,此人霸道,急躁,鲁莽,缺乏耐心,所以他不可能有什么远大的前程。至于刘表,属于活泼型性格,喜欢空谈,光说不练,又容易情绪化,所以他也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还有益州公司的刘璋,属于和平型性格,胆小怕事,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懒惰,马虎,这种人显然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刘备听他如此分析,顿觉耳目一新,继续问道:“照曹总这么说,怎样才算是英雄呢?”
曹操回答说:“英雄是‘完美+力量’型性格。英气兼而有之,雄气兼而有之,故而堪称英雄。因此,真正的英雄人物有深度、爱思考、善于分析、有创造力、有条理、注意细节,这些都是完美型性格的优点;此外,真正的英雄人物还有眼界高远、目标明确、行动果敢、意志坚强等力量型性格的优点。真正的英雄就是这样,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具有杰出的智慧和领袖魅力。”
刘备问:“谁才是这样的英雄呢?”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啊!”
刘备又给吓了一跳,连筷子都掉在地上。恰好这时一声惊雷在窗外炸响,刘备趁机掩饰说:“这声雷真的好吓人!”
曹操问:“男同志也怕雷吗?”
刘备说:“我这人天生胆小。尤其是13岁那年,一位邻居走在大树下被雷劈死,从此后更是听到雷声便心惊肉跳。”
曹操疑惑地看着刘备,心里想:难道我看走了眼吗?难道这家伙比刘璋还胆小吗?
刘备拍拍心口,神态自若地追问道:“难道英雄人物没有性格上的弱点吗?”
曹操仰天大笑道:“英雄人物总是善于发挥性格上的优点,而且懂得克服性格上的弱点。”
4.吕布事件的启示
刘备忽然想起一个人来,问道:“吕布算是一个英雄吗?”
曹操笑道:“吕布充其量只是一个力量型人才,与孙策相似,算不上英雄。”
刘备问道:“依曹总这么说,我这个‘英雄’怎么就管不好吕布呢?”
曹操说:“你知道吗?后世有一位名叫吴承恩的作家,写了一本《西游记》。书中有唐僧师徒四人,其中唐僧是完美型性格,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八戒是活泼型性格,沙和尚是和平型性格。那么,完美型的唐僧是怎样管好力量型的孙悟空的呢?答案是,他会念紧箍咒。”
刘备摸了摸脑袋说:“原来是因为我不会紧箍咒!”
曹操笑道:“NO,首先是因为你不会人才测评。如果你会,你就能懂得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人才的优点,你可以善加激励。对于缺点,你就可以大念紧箍咒啦!”
刘备赞叹道:“这人才测评真是神奇啊!第一,可以用它来选拔人才。第二,也可以帮助人才发挥优点和克服缺点,从而造就他在职业生涯上的成功。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可以把人才的个人前途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人才的个人追求和企业的发展目标获得共同实现。”
曹操笑道:“是啊,如果你早一点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至于发生吕布与徐州公司双败的惨剧啦!”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刘备忽然想起了研究所的园圃,恍然大悟道:“您的这个人才测评技术,其实跟我如何培植蔬菜优良品种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我选好种子,善加管理,我的园圃就会是一片翠绿。”
曹操终于放心了:这位刘皇叔一心想的是如何种菜,他是不会在董事会对我构成什么危险的—明儿个,我再拨10万元经费给他,让他负责东汉公司的菜篮子工程。
如何“找对人才”,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问题。错误的决定,会让你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支出,以公司的营运效率而言,你和其他员工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蒙受损失,甚至会致使你的工作团队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