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时间:2019-05-13 14: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俗》。

第一篇:民俗

皖西民俗——摸秋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拥有众多奇异瑰丽的神话故事和内涵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且各地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而六安也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中秋习俗,即摸秋。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可见,六安的摸秋习俗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关于摸秋,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据传说,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闭着眼睛去偷摘瓜豆。因为汉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除此之外,还有“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的说法,以及摸到高粱是“钱串子”,摸到丝瓜要“倒霉”等。“摸秋 ”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而这一夜,那些丢了“秋”的瓜豆之主,不管丢了多少都不会责怪“偷摘”者,他们认为丢失什么,来年就会丰收什么,因而以此为乐。这也正应了那句“不算偷”的俗语。

在六安,摸秋除了要在菜园子、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豆、玉米、棉花、萝卜等,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

摸秋作为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年轻人们,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摸秋的习俗保留至今。它不仅仅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寓意,也成为皖西地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现在人们会在秋收时,故意留下已经熟透溢香的五谷杂粮、山珍野味、瓜果蔬菜,为大家摸秋助兴,也为自己来年能丰收,博一个好的寓意。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在这里长久流传的摸秋民俗,既是人们节日狂欢的集体活动,也是人们表达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恩的重要媒介。摸秋这个民俗活动,历经时间的打磨,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活动事项,是中秋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节庆活动多样性,丰富现代生活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摸秋,既增强了节日的氛围,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庆祝丰收的方式。

摸秋,表现了皖西人民以一片虔诚之心,庆秋的绚烂、丰盈、殷实,品味大自然赐予的丰厚回报。一个“摸”字,把秋天渲染的甜美又温馨。

第二篇:民俗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 蒙古族那达慕和祭敖包

清明 苗族的斗牛盛会

中秋 苗族斗马节

七夕 羌族的年节

端午 彝族插花节

重阳 傣族的“泼水节” 元宵 藏族沐浴节

元旦 开斋节_

土家族八月中秋“偷瓜送子节” 鬼节

彝族的八月十五 火把节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春节期间,人们互相登门拜年,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年”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清 明 节

____________又 称 三 月 节 , 踏 青 节 ,是 中 国 汉 族 民 间 传 统 农 事 纪 庆 节 日.清 明 是 农 历 二 十 四 节 气 中 唯 一 俗 演 为 节 日 的 节 气.《 岁 时 百 问 》 解 释 清 明 的 取 名 缘 由 :”万 物 生 长 此 时 ,皆 清 洁 而 明 净 ,故 谓 之 曰 清 明 “节 日 最 早 始 于 周 代 ,秦 汉 礼 制 规 定 每 逢 初 一 , 十 五 以 及 二 十 四 个 节 气 等 日 要 到 祖 陵 祭 祀 供 奉.至 唐 明 皇 开 元 年 间 ,下 诏 改 制 废 止 了 除 寒 食 节(清 明 前 一 日)以 外 其 他 的 拜 扫 活 动.在 宋 朝 以 前 , 清 明 仅 是 个 附 属 在 寒 食 节习俗 中 的 一 个 次 要 日.它 的 重 要 性 , 甚 至 比 不 上 另 一 个 阴 历 三 月 上 旬 的 上 巳 节.而 清 明 节 扫 墓 ,更 是 宋 代 以 后 出 现 , 尽 管 如 此 , 由 於 上 巳 , 寒 食 , 清 明 三 个 节 日 的 日 期 相 当 接近, 彼 此 的习俗 便 互 相 渗 透 , 重 叠 , 渐 渐 地 不 再 有 明 显 的 划 分 , 这 才 形 成 了 现 在 的 清 明 节.所 以 , 在 讨 论 清 明 节 的 起 源 时 , 同 时 也 要 对 上 巳 及 寒 食 有 所 了 解.清明食品习俗

醴 酪 与 环 饼 ____________《 荆 楚 岁 时 记 》 记 载 : 「去 冬 节 一 百 五 日 , 即 有 疾 风 甚 雨 , 谓 之 寒 食.禁 火 三 日 , 造 饧 大 麦 粥 」.《 邺 中 记 》 也 说 : 「 寒 食 三 日 作 醴 酪 」 醴 酪 是 一 种 以 麦 芽 糖 调 制 的 杏 仁 麦 粥.一 直 到 隋 唐 时 , 都 还 是 寒 食 节 的 主 要 食 品.另 外 , 贾 思 勰 的 《 齐 民 要 术 》 中 还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的 食 品 — 环 饼.「 环 饼, 一 名 寒 具, 以 蜜 调 水 溲 面 」.油 炸 至 金 黄 色 后 即 可 食 用 ,味 道 极 为 脆 美 , 相 当近似 现 在 的 点 心.枣 锢 飞 燕

____________宋 朝 的 清 明 节 , 除 了 街 市 上 所 卖 的 稠 饧 ,麦 糕 , 乳 酪 ,乳 饼 等 现 成 的 食 品 之 外 , 人 家 也 自 制 一种 燕 子 形 的 面 食 ,称 为 「 枣 锢 飞 燕 」 , 据 说 是 从 前 用 来 祭 拜 介 子 推 的 祭 品.明 朝 人 还 会 留 下 一 部 分 的 枣 锢 飞 燕 , 到 了 立 夏 ,用 油 煎 给 家 中 的 孩 童 吃 , 据 说 吃 了 以 后, 可 以 不 蛀 夏.青 精 饭

____________陈 元 靓(约 一 二 二 五— — 一 二六 四)的 《 岁 时 广 记 》 卷 十 五 引

《 零 陵 总 记》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食 品 「 青 精 饭 」 :「 杨 桐 叶 , 细 冬 青 , 临 水 生 者 尤 茂.居 人 遇 寒 食 采 其 叶 染 饭 , 色 青 而 有 光 , 食 之 资 阳 气.谓 之 杨 桐 饭 , 道 家 谓之 青 精 饭, 石 饥 饭.」 寒 食 清 明 染 青 饭 的习俗 似 乎 在 南 方 较 为 流 行.郎 瑛(一 四 八 七 — ~ 一 五 六 六 以 后, 杭 州 人)的 《 七 修 类 稿 》 卷 四 三 就 提 到 寒 食 节 时 吃 的 「青 白 团 子 」.这 种 青 团 子是 在 糯 米 中 加 入 雀 麦 草 汁 舂 合 而 成 , 馅 料 则 多 为 枣 泥 或 豆 沙.放 入 蒸 茏 之 前, 先 以 新 芦 叶 垫 底, 蒸 热 后 色 泽 翠 绿 可 爱 , 又 带 有 芦 叶 的 清 香 , 是 很 受 欢 迎 的 清 明 节 食 品.____________这 些 清 明 节 的 节 食 都 有— 共 同 特 色 , 就 是 皆 可冷 食.顾 禄 的 《 清 嘉 录》 卷 三 按 语 中 说 : 「 今 俗 用 青 团, 红 藕 , 皆 可 冷 食 ,犹 循 禁 火 遗 」.潘 荣 陛 的《 帝 京 岁 时 纪 胜 》 中 所 记 的 「 寒 食 佳 品 」 有 香 桩 芽 拌 面 筋 , 嫩 柳 叶 拌 豆 腐 , 也 都 是 凉 拌 菜.就 连 后 来 在 闽 粤 流 行 的 清 明 节 薄 饼 ,也 都 是 以 冷 食 为 原 则.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即 使 寒 食 的习俗 已 经 式 微 , 它 的 精 神 仍 保 留 在 清 明 的 食 俗 上 , 历 久 不 衰.中秋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中秋习俗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观潮,燃灯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端午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唐宋明清,元宵灯了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了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第三篇:民俗

从《高老庄》看陕西民俗

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由于一些作家受到民俗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就展现出许多的民俗文化。贾平凹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通过描写高老庄这样一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展现了陕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关键词:高老庄 民俗

正文: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出版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民俗文化是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某种媒介作用,既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沟通着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它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山地之子贾平凹深深地浸润其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并将文学与民俗“联姻”,呈现出风俗民情地域化,生命活动立体化,话语运作神秘化的特质,从而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贾平凹描写了大学教授高子路带着妻子西夏,为了给已故的父亲办三周年祭祀回到故乡高老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描写中,贾平凹娴熟地将自己的家乡的民俗融入到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陕西特有的民俗文化。

一、丧葬民俗

在小说中,贾平凹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描写高子路为他父亲举办三周年祭祀。在祭祀前,高子路找来了村支书顺善,商量办事的细节,动员全村的人分工合作,一起帮忙。在祭祀前,高子路的娘阻止了要给孩子理发的西夏,因为在祭祀举办完了,灵堂上的东西都拿去烧了,才能洗头剪发的,不然就是犯了禁忌。在祭祀举办前,高老庄的人帮着高子路一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盘龙灶、炸果子、请响器班子等。在祭祀举办时,首先孝子去坟上请灵,子路怀抱灵牌领着大家到坟上磕头、祭酒、烧纸、焚香、放鞭炮。接着回到家孝女们哭灵。接灵结束后,大家开始喝油茶。接着来人提献祭笼子,带着烧纸到灵桌上取香点燃先拜一拜,接着将香插上香炉再拜一拜,最后要在烧尽的纸灰上洒酒再拜一拜,来人的祭祀礼仪就算是完成了。

在小说中还有许多别的祭祀民俗,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陕西的祭祀民俗。而在生活中,陕西人的祭祀活动也反映了他们的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过了百日,这些禁忌便可取消,孝服也可逐渐减除,孝子除在重要祭奠日穿白戴孝外,平时只穿白鞋,男的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的扎白头绳,有的地方男的用自帽顶、女的用白衣扣表示戴孝。陕南的孝子在剃头时,后脑勺上要留一撮头发,以示守孝,因古人认为“发肤受之父母”,表示不忘父母养育的恩德。

父母死后,要过三个周年,三年内不得婚娶,不穿艳丽的衣服,春节丧主家门上只贴绿纸或黄纸对联,字用白色颜料书写,忌用红纸。每遇岁节,要到灵前或坟上祭奠,每季新粮成熟,也要先收回一些做成熟食,供献在灵前,让父母的亡魂“尝新”。死后满一周年,称为“头周年”,这天也称“忌日”,祭奠仪式较“烧七”和“百期”宏大,孝子要穿白戴孝,先在家祭奠,再到坟上烧纸,俗称“烧周年”,古代称“小祥”。两周年是死者的第二个忌日,孝子只烧纸。不哭祭,俗称“哑周年”,古称“大祥”。三周年为“谭祭”,行释服礼,俗称“除服”。祭礼极为隆重,亲友皆至,所送祭品大致与下葬时相同,富裕人家要请吹鼓手,并请道士做斋醮、立墓碑,有的还举行“三献礼”。孝子家门上早晨贴白纸对联,午饭前改贴红纸对联。孝子全身穿白戴孝,到坟前烧纸祭奠,祭毕,当场脱掉孝服,换上常服,并将换下的孝服在火上一燎,回到门口,从墙上扔至院内,以兆“服去福来”。

白天设宴待客,晚上张灯结彩,请自乐班唱地方戏,或放映电影。从此守孝期满,孝子恢复正常生活,死者也不再享受特殊祭祀,除年节祭拜和清明扫墓外,不再举行其他悼念活动。

二、饮食民俗

在小说中,作者也在不经意间写到了许多高老庄的人的饮食习俗。在西夏才到高老庄时,高子路的娘让西夏喝煎水,煎水是用红糖水里面加了荷包蛋。小说中,一些食物都是一带而过,没有细致地去描写。例如砸糍粑、鸡蛋挂面、搅团、麻辣心肺汤、菜麦饭、清汤面、花馍等。但这些东西,在我们南方人看来都是很新鲜的,具有很浓厚的陕西特色。

在陕西,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陕西饮食相对较简单,多面食,少蔬菜。故而形成了颇具特色、影响甚大的面食特产。

陕西人以面食为主食,而面食中又以面条最为有名,面条种类近千种。俗话说“陕西人生的怪,光吃辣子不吃菜”就从侧面反映了陕西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喜吃面条。陕西人吃面几乎就不用菜,在面里泼上点油泼辣子就狼吞虎咽。除此之外,陕西面食还有关中八大怪中的锅盔、蒸饼、烙饼、花馍等面食也较为常见。

在菜肴方面,陕西菜作为一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三部分,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等不同风格。它以汉族菜为主,清真菜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陕西菜的特色可以概括为3个字“酸、辣、香”。陕西的名菜虽然所用的调味品很多,但每个菜的主味却基本突出酸辣,这明显不同于川菜的麻辣。在陕菜中各种香醋被厨师频繁使用,故而菜的辣味带酸。另外,为突出菜香,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经油烹后拣出的干辣椒,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后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后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

三、民间手工艺术民俗

在《高老庄》中,有这样一个人物骥林娘,她有一手的好手艺。在小说中出现了她的手工作品布堆画,就是将布剪成画,再层层叠叠堆贴到一张整布上去。还出现了骥林娘做的高腰软底儿皂鞋,窗花等手工艺术品。

小说中的布堆画和窗花是陕西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在陕西这种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品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优良传统。

陕西布堆画,又叫布堆花,也叫摞花或拨花,它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最早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的相对不发达的物质生活方式的较为匮乏。一般都以农家自织粗布为原料,用染料高温柒制成各种颜色,再巧剪绸贴而成。题材广泛。布堆画来源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拨花,原为枕头顶、裹肚、鞋面、垫肩、钱包、烟袋包上的装饰物。其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染以青、赤、黄、白、黑诸色,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缝合,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画面大多夸张变形、意象生动、想像奇特、堪称陕西一绝。

陕西剪纸是陕西民俗中的另一大特色,主要形式有窗瑶顶花、门画、挂帘、鞋花、结婚双喜花等。陕西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内容,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山西的剪纸大多出自农家妇女之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他们创作的剪纸包含着浓郁的你提起西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具有古朴的民风。陕西的剪纸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和美好的向往。

在陕西,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民间艺术,例如皮影戏、农民画等。这些艺术品都以实用为主,注重功能,并把功能和审美要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大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使用简单的工具,并以手工劳动为主。泥土、麦秸、竹、棉线、木、玉米皮等天然材料都可作为原料,产品具有粗犷、厚实、拙朴的艺术特色。手工操作的简单工具更使这一特色趋于完整。民间手工艺表达了劳动人民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和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

四、婚嫁民俗

贾平凹在小说中还想读者展示了高老庄的婚嫁习俗。首先是“毛看”,“毛看”就是媒人领着姑娘家去见对象。“毛看”上了,然后女方才正式去男方家,这叫“光看”,“光看”要看男方的父母、房子、家当。“光看”时男方要给女方钱,女方不接受亲事就算是泡汤了。女方接受了,亲事就算是初步完成了,男方得通知亲邻,定日子,吃定亲饭,当众送女方衣服、棉花、或者耳环戒指。

贾平凹的这段描写,简要的将山西的婚嫁民俗给读者展现了出来。在陕西,婚嫁民俗比较繁杂,包含了很多的讲究和细节。

订婚,一般经介绍人传说,双方互相盘问,了解男、女各人的年龄、生辰、人品、相貌、文化、职业和家庭门风等。若双方愿意,男方择吉日,携彩礼,与媒人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商话,由男方家长、媒人带只羊、烟酒、衣服、彩礼到女家,女方请外家及家门主要人员参加,礼到、财足即议定迎娶时间;登记,各持介绍信在女方所在的乡政府办结婚手续,领结婚证;迎娶,过去一般备一头叫驴或儿马,头挽红布条和红花,俗称“硬马”。近年一些交通便利的川道和城镇,也有用拖拉机或汽车娶人。娶人的由娶人婆媳(新郎的嫂子或婶娘)、拉马的(新郎的弟弟或侄子)、代事的、驮箱的、吹手等5——7人组成。

临行时,新郎要将马骑一下称“压马”,到女方家要请数目成倍的送人亲戚,收箱即陪嫁的物品,撒箱即女一男二,钱数事位议定,最后举行上马仪式,在一片唢呐、爆竹声中去。在暮色苍茫中涌进村头院落。在火把的照耀、鞭炮的爆响中举行新人“下马”,拜天地、抱“宝斗”入洞房后绕炕一周,择方位而放,称“踩四角”,新娘“坐帐”,给送人亲戚喝“拦门酒”。洞房花烛里,要给新人并头、翻床,最后才是最精彩的闹洞房,戏笑玩耍,花样百出,直至新人精疲力尽,闹房人方才趁兴而去。

结束语:贾平凹对陕西风情民俗的喜爱是深入骨髓的,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气息。陕西的民俗源远流长,范围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贾平凹的作品以一种文字的形式将这些民俗保留下来,有利于陕西民俗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第四篇:民风民俗

AGYXAAFAaYtbKudx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第五篇:信阳民俗

三月三,鬼玩灯

前日读书,见沪上谚语云:“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见得多了,后来又知道:“三月三,杨柳青。”但是书读得越多,却越使我产生了一股难以释怀的疑问。

因为,我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异乡人赋予了三月三这么多的诗情和画意。反正,在我的老家,我们从小就听大人们告诫说:“三月三,鬼玩灯”。天一黑了,便早早地关门闭户,上床睡觉,躲在被窝,防鬼来扰,那就是我们早期人生对于三月三的最完整的记忆了。所以,任何关于三月三这一日的风情和附会,我多年来一直弄不太懂。

很小的时候,也曾有一段时间特别盼望着这一天。是因为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杨柳也青了?似乎这些都在其次。倒是臃肿的冬衣终于可以解除了武装,束缚了整整一个冬的心胸终于可以得到瞬时的解脱;满山满野的嫩油菜一茬一茬地抽薹长叶,蒜苗开始起身了,春韭也可以收割了,过于紧贴的肚皮终于可以撑开了一些,这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哩!

这一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母亲就早早地告诉我:“三月三,我包菜馍馍给你吃!”每到这一天,母亲总是要起得很早,天不亮就去菜园子挖了菜,装了满满一竹篮,再提到门前的清水河里洗了,洒一路清水就提回了家。母亲来去都很匆匆,她要赶着去队里上工。因为如果去得晚了,生产队上工的哨子一吹响,一天的工分就要被扣去一大半了,母亲实在是舍不得。那时专管计分的四麻爷太古板,整天扛着一把大板锄,村子里四下走,专门找那晚工的人。待到傍晚,乌鸦都归巢的时候,母亲才能开始做她的油菜馍。没有太多的油水,完全没有佐料,可是我们吃起来,却是最至高无上的美味儿!若是遇到丰收的年成,母亲也会慷慨地给我们煮上两枚鸡蛋。嗅一嗅灰白而坚实的硬蛋壳,怒放的心花会让一颗小小的肉心突突地乱窜。毕竟,家里的二两食盐又让俺给预支了。

入夜以后的老槐树根下,父亲一直不让我到那里去。那一棵老槐树很有一些年月了,健壮的四肢高高大大的,粗劣的树身沟壑纵横,青春的枝叶撑开来,恰似一柄蓬勃伸展的绿伞。树根下,尽是一些经年的老苍苔。一阵雨水过后,青苔也开花,也长叶,细细碎碎的小花里,羞羞地掖藏着更为细小的嫩蕊呢!父亲说,三月三的夜里,野鬼们就在那里开始他们的狂欢了,既有醉意的舞蹈,也有莫言的生嚎……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我实在是见过一回……有一年,门前的清水河暴发了整整一个月的春汛,河堤被毁了,田堰被冲了,冬小麦的嫩苗也在黄浊的冻水中一日一日地萎缩了,母亲的一双红眼圈就开始异常地肿胀起来。那夜,就在那棵老槐树下,果然有一闪一跳的两个黑影,抱着老槐树的上上下下腾挪闪移,呜呜咽咽地,抓抓挠挠地,哭丧一般。我只是远远地躲在花格子木窗下偷偷地瞧,那哀哀啼啼的吵闹一直延续到了天明。第二日天亮,斗胆去瞧时,树还是那棵树,地还是那块地,但是啥也没有了,似乎只有两片野猫的爪印!唯一可喜的是,一月之余的阴雨天气却是从此放晴了。

那个时候,父亲的性格有些像我现在一样的内向而且腼腆。当我一再向他追问那晚老槐树下的魅影时,父亲总是支支吾吾地搪塞其它。后来,我长大了,当我的厚嘴唇上也着生了青苔一般的浅须时,我才明白,那晚的所见既不是鬼打架,也不是鬼玩灯,而是……猫叫春!

观音豆腐

大别山腹地,每到炎热的夏天,树林里就能闻到一种别样的清香,还透着淡淡的药味,那是一种不过手指般粗细的树枝上长出的宽厚而稠密的叶子散发出的味道。这种树叶汁可制作成

山里人都爱吃的一种绿色豆腐,其实,山里人也都会做这种豆腐,想吃么,我带你到山林里去吧。点缀林野的这种树干弱枝细,只是叶子肥厚宽大而多汁。你最好不要折断树枝,只将叶子采摘下来即可,用山泉水将鲜叶洗干净,在盆里加点泉水和着树叶反复搓揉得稀碎,再轻轻把揉碎的叶子反复地捏挤出汁水来,剔去没了汁水的叶渣,用一条干净的毛巾将叶的汁水一遍遍过滤好,清净叶渣,这就完成第二道工序。第三道工序是,烧一些干柴草,用一小把柴草灰化成水,通过毛巾过滤出灰渣,再反复将已点上草灰水的叶汁搅拌均匀,将洗净的毛巾盖住盆口不动,约二十分钟时间,绿色的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像划豆腐那样横竖切开块,即可食用了,这原汁的味儿鲜嫩可口,如果再放上少许的白糖,就成极品了,吃起来清凉细腻,像鱼冻子或骨冻子似的,解渴解饿,既降温解暑,又细滑富有营养,如茶如奶又似饭,过去,这是穷人的粮食啊!

据传很久以前,山里穷人吃不上饭,还要在深山林里不停地干活,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便点化一种不起眼的小植物(大树是不让穷人动的),让它长出宽厚而肥壮多汁的叶子,既不起眼又方便采摘,制作起来也很简便,就着山泉水、草木灰,只需一个盆钵即可,吃起来又管渴又管饿,人们为了感谢观音菩萨,便叫它观音豆腐,这种树便叫观音树。

山里树木繁多,唯此树叶方能制成豆腐。年少时,家里粮食总是不够吃,母亲就到山林里,采叶制成观音豆腐,既当茶水又当饭菜,还真能抵上不少的粮食呢,我在好几个夏天,都多次制作过这种豆腐,让劳动回家的母亲来吃,来夸我的能干。渐渐地我便对观音豆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现在物以稀为贵,知道观音豆腐的人已经不多,吃过的那就更少。富贵得吃腻了山珍海味,却吃不到观音豆腐了。

又一个夏天到了,我便想招呼一群人到深山去,我亲自再做出些久违的观音豆腐,让他们大开眼界,大饱口福,吃出一种好心情来,吃出一种别样的心境来。

虽不是在春天,依旧斜风细雨不须归。走进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蔡店社区服务中心,戏台上正上演着“锦绣戏曲演唱团”带来的花篮戏《父子换官》,男女两个演员一唱一和,煞是有趣。

花篮戏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介绍,最初的时候,演员的行头用一个篮子便可以装起,故命名“花篮戏”。为地方群众所喜闻乐见。花篮戏里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是豫南的地方戏,用当地方言演唱,风行于鄂豫皖三地,主要取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或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风格欢快轻松,剧末还会添加一小段“杂出”,类似于小品,以幽默风趣的方式逗乐群众,娱人娱己,其乐无穷。

“我们在商城县福山乡演出的时候,群众们中午都不走,在那里等着我们唱。”商城花篮戏演员陈天明说道。据他描述,现在,花篮戏的传承方式仍是口口相传。因其唱腔是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发展而来,故朗朗上口。随时可以哼唱几句。“唱戏唱戏”,老百姓之间的生活趣事,家长里短,莫不可以用唱来表达。以客为观,以民为本,这样的艺术形式来源于群众,又还原于群众,所以更容易与群众互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这些传统的好东西,就在信阳商城群众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源远流长下去。

豫南第一浮屠——崇福塔

来源:商城传媒论坛 作者:俗人 点击数:

257 更新时间:2011-8-25 18:13:06 【字体:小 大】

被誉为豫南第一浮屠的崇福塔,我这里人喜欢称呼北塔或者白塔。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1986年11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昔日烟火鼎盛的寺院早已变为书声朗朗的一中校园,而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崇福塔,却依旧岿然耸立。

悠悠古塔如一本厚厚的书,载满沉甸甸的沧桑,也牵着我们不尽的思念和乡愁,它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我们不由自主地回到它的身旁。

崇福塔是一座七级仿楼阁式砖塔,塔体呈等边六方形,通高约22.3米,由须弥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红色花岗岩垒砌的须弥座,下枭刻着圭脚和宝相覆莲;束腰处各面雕着折枝牡丹等花卉;上枭雕刻着宝相仰莲和各具神态,呼之欲出的瑞兽、龙、天马、鱼、松、竹、梅、鹿。塔身全用青砖平卧错缝砌筑,由下至上诸层高度均匀递减收敛,呈现出挺拔秀丽的轮廓。以腰檐界分七层。各层檐下砌砖雕斗拱承托塔檐;每层檐角安置雕龙铁挑,悬挂风铃;六角攒尖的塔顶上有一个宝葫芦状的铁刹。

徘徊古塔脚下。抚摸着塔座基石,抚摸着已难辨认的雕花,不由想:是谁建的这座七级浮屠的高塔?建塔是为了礼佛?镇邪?备战?还是纪念什么特别事情?

明嘉靖《商城县志》载:“崇福寺旧名龙泉寺,久废,寺基并浮屠犹存。成化十六年(1480年)春,僧明铠修建,更名崇福寺。”后僧官常济等于“崇祯己已(1629年)孟科”,“督工增修崇福寺古塔”并于塔一层东外壁刻石以志。

崇福塔由于始建年代失考,它的始建原因及其经过,至今仍众说纷纭。清嘉庆《商城县志》就曾记载着崇福塔始建唐天授(武则天年号)年间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唐初,武则天曾在商城的龙泉潭畔美容祛斑,并许愿建寺筑塔相谢。称帝后,武曌想起当龙泉潭畔许下的愿言。就急忙下诏建泉寺筑塔,并限期完工。当寺塔再建三层即可封顶时,随着寺塔高度的上升,搭施工架的难度越来越大。一连几天,前搭后倒,施工被迫停止。这时,京城又传来武则天将按时为崇福塔开光的催工谍报。张榜招贤从当地老人口中寻到“取土围塔”的办法后。焦头烂额的县令连夜召集几千民工,日夜从四周取土,埋到了四层塔身,然后大家再在土堆上运砖砌塔,五层砌好后,大家又把土埋到五层砌六层。就这样,建一层埋一层,埋一层建一层。很快,这座七层砖塔如期完工。

仰望集建筑造型、装饰和雕刻艺术于一身的古塔,眼前仿佛浮现出千万衣衫褴褛的民工,在烈日下、在星夜里,袒胸露臂地挑土抬砖的建筑场面。这古塔每一块砖、每一块石无言述说着古代建筑匠师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让人油然而生地赞叹和景仰。看着历经四百年风灾、雨患、山洪、冰雹、地震和兵燹的侵袭,迄今仍如擎天巨柱,突兀凌空的古塔,你肯定会嘲讽今天那些用钢筋水泥构筑的豆腐渣工程。

悠悠崇福塔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一个传说是,人们纪念一直造福乡邻,保护商城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而牺牲的小白龙,就在这里建起了“白塔”。还有一个更离奇的传说是,疯和尚道济为了阻止为富不仁的商贾抢占这块风水宝地,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用绳子从天上牵来的一座砖塔。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商城一辈又一辈地相传,好奇的孩子们在这些故事地浸染中,懵懵懂懂地明白了感恩、明白了惩恶扬善的道理,同时也把商城淳朴的民风一代一代地默默传承。

2010年春,被岁月风霜削去飞檐、损坏了容颜的崇福塔被修缮一新,塔铃、飞檐被重新装上,塔身外墙也被涂上了白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塔”。塔身正西,塔座上被封闭了30年的拱门,已经悄然打开,透过紧锁的铁栅栏向内张望,整整齐齐的砖阶通向塔心,沿着微弱的光线,隐约看见塔内砖阶盘旋而上。深邃的塔心,叠叠的青砖,让人感觉近在咫尺的崇福塔,有着深不可测的厚重和沧桑。它如同一本经过精心包装的无字书,白色的塔身是洁白的扉页,那里面一块块青砖便是一页页历史。它默默地记录了哭泣的美人岗,也记录了伏尸遍野的灌河;它记录了插草为标的江西大迁移,也记录了风起云涌的红色起义;它记录了峡口抗日的血战,也记录了八月桂花唱遍了中国的足迹;它记录了轰轰烈烈的文革,也记录着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它记录了往昔不堪回首的苦难,更记录下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如同它记录下今晚我曾来过,也会记录下今夜我又要启程。

下载民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俗最终版

    民俗 填空 1.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产生于十九世纪的 英 国,创始人是考古学家 汤姆斯 。 2.民俗学五四前后传入我国。1920北大成立 歌谣研究会, 1922创办《歌谣》周刊,......

    中外民俗

    一.绪论 1.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简言之,民俗就是民间习俗。 2.民俗的基本特点:集体性和社会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安康民俗

    安康民俗 安康的民俗风情极其复杂,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地域的关联;既有民族渊源,也有宗教的影响和侵蚀;既有神秘色彩,又有实用价值。这种呈现出由多元素组合而成的厚道豪放、古朴......

    民俗摘抄

    “夜禁”主要针对的是三十八条纵横主干道,有城管巡逻队禁止夜里在大街上走动。各个坊门一关,坊里内部的夜禁倒不是那么严格了,您在坊里的十字街上行走,一看对面来了片儿警,赶紧调......

    民风民俗(范文模版)

    进藏旅游时,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风俗。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

    吉林民俗

    吉林民俗 提起吉林省,无论任何话题都离不开一山三水。这一山就是长白山;这三水就是松花红、鸭绿江、图们江。 江和山又有其内在的联系。水养育了大山,山是水的源头。这三条江的......

    漳县民俗

    盐川社火 “社火”起源较早,《辞海》解释“社火”:“①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

    民俗教案

    活动名称:重阳节登高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攀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能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增强幼儿登高的安全意识。 3、了解重阳节的主要风俗,体验登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