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届高考政治复习预测资料:25文化创新 Word版含答案
1.2012年10月14日,身为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博导谢飞指出,电影要吸引农民观众,就必须到农村深入生活,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才经得起时间推敲。这告诉我们()。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2.漫画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但漫画之意不在于画本身,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社会上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或批评、或讽刺,以警示世人。由此可见()。A.漫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B.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C.文化创新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②文化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2年8月9日,是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该活动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素材。新闻工作者走基层的必要性在于()。①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和活水 ②走基层是获得新闻信息的唯一途径 ③走基层可以确保新闻作品的真实可靠 ④走基层才能使新闻工作更符合群众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神马都是浮云”,“被××”,“给力”等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网络流行语体现了()。A.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B.流行文化具有更恒久的价值
C.网络已取代传统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文化创新已成为文化继承的前提
6.文艺青年们要继续立足于基层,深入群众,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这是因为()。
A.文化最终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文化
D.劳动人民有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给力”一词与潮汕方言“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8.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文化创新必须()。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立足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该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 ②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2年9月21日,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昨日宣布:来自加拿大和古巴的三名外援,已加盟北汽男排征战2012~2013中国排球联赛。通过引进外援来引进新鲜血液,以增强本土实力,促进球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表明文化创新()。A.来源于社会实践
B.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C.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具有民族特色
11.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强调了()。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D.优秀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2.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强调现场的冲突性、选手的实力与情感,剔除了大量综艺节目中过于陈旧的“秀”的套路,把好声音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让其迅速超越所有选秀类节目,成为今年夏天最热的娱乐事件。这表明()。A.选秀节目脱离群众 B.文化创新的本质是形式创新 C.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D.文化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13.电影《惊天动地》真实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把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进行了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①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14.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15.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我国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春节在国人的心目中分量恐怕是所有节日都无法企及的,正如俗话所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尽管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国人过春节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日益显著的变化,但是隐藏其中的深层民族和集体记忆、个体情感是无法抹杀的。多年来,全国人民已经形成了“春晚情结”,既对其寄予厚望,但又常常感叹“令人失望”。脱离群众、缺乏生活化是老百姓的普遍感觉;没有新意、还是老一套,是很多春晚忠实观众失望的重要原因。假如请你为2013年办精彩春晚出谋划策,你将怎样使春晚走出困境?(20分)17.材料一近年来,中外文化活动频繁举行。2012年6月14日,历时一年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落下帷幕;2012年8月25日至9月7日,以“艺术编织丝路美景、交流描绘人文风采”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在乌鲁木齐举行;2012年10月10日,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伊斯兰文化中心开幕。
材料二 奥运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2012年7月27日开幕的伦敦奥运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它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的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它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材料三 针对上述现象,三位同学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发生了争论。甲同学: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乙同学: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差异太大,应该坚决抵制。
丙同学: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1)材料三中三位同学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指出错误观点的主要倾向。(8分)(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请你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全面阐述自己的认识。(12分)解析 该题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以学生的争论为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18.莫言获奖感言:“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紧密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在小说创作中显示出了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他运用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瑰丽神奇的特点。
《红高粱》为夺诺奖埋下26年伏笔,有关《红高粱》,值得述及的还有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新颖之处。莫言曾较深地受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他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莫言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19.近年来,浙江省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了依托深厚的水乡文化积淀、毗邻上海文化创新资源,发展数字内容与动漫、艺术创作等为主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发展影视制作、文化产品流通、影视服务等为主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沿海独特的海洋文化大气的底蕴,发展海洋旅游、演艺娱乐等为主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艺术创作等为主的山水文化气息的浙西生态文化产业带。
据此有人认为,发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就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第二篇: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
案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关注考点
文化与社会
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考点解读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考点二 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考点三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点四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
三、知识体系
四、典型例题
.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397项,比去年增加19.48%。其中,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412项,引进协议967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46,实现了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重大突破。图博会通过集中展览、展销全国优秀出版物和举办相关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出版业取得的辉煌业绩。这表明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图书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出版图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第5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
XX年11月18日至21日举办。本届北京文博会将继续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创意活动、推介交易和论坛峰会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的高端技术和产品,搭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是
A.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发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XX年10月15日,记者获悉,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全国票房近1.6亿元,创下近十几年来文艺片的最高票房。与此同时,剧中主角穿的那种类型的衬衫被一些影迷热捧,其原著同名小说《山楂树之恋》在书店一度脱销。这体现了
A.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c.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4.《山楂树之恋》以一段纯爱故事不仅受到80后年轻人青
睐,同时还吸引了一批50后60后中年人进影院重温青春岁月。对张艺谋在《山楂树之恋》中大打“清纯”牌,有的观众非常欣赏,有的观众则持批评态度。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不同的生活阅历、文化环境,影响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影响对文化作品的评价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5、XX年10月18日,新华网发布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公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有人说,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为发展强大的文化、实现文化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
为什么说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
答案: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真正的强国”不但应该具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应同时具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文化建设对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一事实说明
A.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 B.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答案: B
2.汉字大体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②③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不符。
答案: D
河北省地处中华腹地,悠久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河北民间艺术,各种地方戏曲、民间曲艺、工艺美术等历史绵长,有其独特的地方风格。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表明
A.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解析: 注意把握材料主旨,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c
4.被誉为“农民艺术象征”的武强年画,造型精美技艺超群的定窑、磁州窑瓷器,生动逼真的民间剪纸,美轮美奂的河北古建筑,它们既是燕赵文化鲜活的物态存在,又是燕赵儿女多彩的文化生活写真。这说明
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可区分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①错在不可分;材料没有体现④。
答案: B
XX年3月6日,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向中外记者介绍了重庆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5~6题。
5.***说,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时候中国多穷啊,我们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把国家建设起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寨精神、林县红旗渠精神,靠的是一口气。这表明
①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为重要 ②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富有 ④物质文明是由精神文明创造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①④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答案: B
6.***说,通过唱红歌,扶正祛邪,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精神,大家都有饱满的、旺盛的精神状态,干什么效率都高,城市的发展就有精气神。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文化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解析: 材料强调唱红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答案: D
XX年3月的“两会”中,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有代表认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经济效益 ④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强调文化的社会效益,③不选。
答案: A
8.有代表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好自己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重大。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一个民族必须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③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优秀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③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D
9.目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这表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就高
D.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解析: 材料阐述的是人们的文化素养与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关系。B、D与材料主旨不符。c观点片面。
答案: A
0.张家界将自己最著名的景点“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慌忙把祖宗留下的真山名改为电影里虚幻的山名。在广大网民的强烈反对下,这个闹剧才算收场。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思考是
A.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B.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斗争日趋激烈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D.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湮灭不可避免
解析: B、c、D观点均错误。
答案: A
1.XX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5周年的日子。我们这一天纪念抗战胜利正是为了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激励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奋斗。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与题意不符;由题干可以得出②③④的说法。
答案: B
XX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回答第12题。
2.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主要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产业全面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这体现了A。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说法错误。
答案: A
目前,美国科技研究与开发支出为排名紧随其后的七个国家的总和,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所赚利润不计其数;日本的图书和音乐产品销售量、高科技产品出口数量都居世界第二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3~14题。
3.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有重要地位 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③④不为材料所说明。
答案: A
4.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 ③必须重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④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②说法错误。
答案: D
5.XX年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深圳文博会盛大举行,各国文化产业纷纷亮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
A.文化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生产力是当前各国的中心
D.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6.在文化传播的力量对比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拥有大量的现代化传播工具,控制着强大的信息传播网,垄断着国际舆论和新闻发布渠道,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德国记者约瑟夫•乔菲甚至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散射,类似于罗马帝国时代,但更具有新奇性……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面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 ①材料反映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②材料还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7.材料一 XX年4月12日,一年一度的傣族同胞泼水节在云南省各地上演。人们用树枝沾上圣洁的水轻轻洒向对方,带去问候,送去祝福。
材料二 XX年4月16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它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材料三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民族节日历史悠久,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大多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鲜明的从业特点。例如:从事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由于生产需要而必须精骑善射,于是便产生了马术、飞马拾银、跑马射箭、马上摔跤、赛马、刁羊、“姑娘追”等节日活动等等。
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三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 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大多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鲜明的从业特点,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有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③透过这些历史悠久、具有特点鲜明和形式丰富的民族节日,我们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篇:2014届高考政治复习预测资料:14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Word版含答案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所赋予的 ③我国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 ④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我国政府的职能是管理与服务,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②2012年10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表示,强化政府质量管理,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食品的安全监督 ③2012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④自2012年10月起,陕西省公安厅展开为期4个月的严打整治行动,对涉黑涉恶案件、突出治安问题、治安重点地区重拳出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12年9月5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从即日起至11月5日在全国开展打击淫秽色情出版物和有害信息专项行动,多措并举,铲除“黄毒”,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开展“扫黄打非”活动表明()。
①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 ②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③政府在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④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是政治文明题中之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4. 2012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上述材料表明政府在履行
()。
A.经济职能 B.文化职能 C.政治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5.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漫画《援助》中国家的做法()。
①是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②是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④有利于减少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的不利影响,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必然找政府解决的是()。
①某市中心街道的路面严重塌陷 ②某企业调整生产结构,招聘新员工20名 ③某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引起股民的强烈不满 ④某药品公司制售有害“注射液”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7.“群众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尊重和保护,市场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政府的决策和服务”。这种观点说明()。
A.政府是利民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B.政府要依法行政 C.政府是无限政府
D.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8.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打造“五只手”:握紧人民的手、干净官员的手、市场无形的手、政府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其中“紧握人民的手”和“政府服务的手”分别是指()。
A.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政府职能增加 B.吸收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政府职能弱化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 D.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政府性质改变
9.2012年10月3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迎十八大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题部署十八大前后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的经济社会环境。政府重视安全生产说明()。
A.政府应该主动接受监督 B.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C.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政府为公民提供一切便利
10.2012年10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彝良县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时指出,要把恢复重建同扶贫开发相结合,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同兴边富民工程相结合,同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同加强基层建设相结合,通过扎实努力的工作,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彝良。这表明我国政府坚持()。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对人民负责原则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1.对人民负责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态度上的表现是()。
①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 ②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③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④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上面决定多落实少,布置多检查少,号召多追究少;下面靠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这种行为被人民群众戏称为“机关麻木症”,使党和国家的政策、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下列对“机关麻木症”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体现 ②违背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实质是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④不符合我国政府的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政府是与公民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公民遇到困难,可以求助于政府,下列选项属于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A.开设热线电话 B.设立信访部门 C.发展电子政务 D.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14.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无锡农民绍荣新夫妇状告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不作为,副厅长李如海出庭应诉,引来社会热议。这场诉讼的起因,是绍荣新夫妇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征地公告被拒。材料表明()。
A.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所有纠纷都要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 B.政府只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就能避免成为被告 C.政府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方有损政府的权威
D.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15.王明同学点击《M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网页时,查看到一行这样的文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网站上查阅,也可以到本机关主要办公场所查阅《某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查阅地点:某市长热线办公室;开放时间:正常工作日;联系电话:8205200。”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M市人民政府坚持主动公开信息,让每个公民都能查阅到他想要的信息 ②M市人民政府坚持为该市市民提供便民利民的公开信息服务 ③M市人民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让该市市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④M市人民政府坚持民主决策,让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材料一 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普遍现象,提高劳动者“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材料二 读图《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三 2012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今年第四季度要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2)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地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以更好地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8分)17.日本某纸业在建化工厂被江苏南通市政府批准,工厂的污水排口在江苏启东。对此,启东民众对排污管道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产生疑虑,部分群众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当地政府经认真研究,暂停管道工程建设,并着手进一步深入论证评估。2012年7月28日,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永远取消此工程项目。
一个总投资19.8亿美元的大项目在群众的抗议声中被坚决取消,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魄力。该项目如果建成将为当地GDP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同时也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破坏。在基于群众利益与当地GDP的考量中,当地政府最终选择了群众利益,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实际的行动。
(1)结合材料,说明南通市政府为什么听取反对意见,取消工程建设?(16分)(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地政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12分)
第四篇: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重新整合教材知识)
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自主学习篇、文化对人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的的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化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对人们影响的特点:
⑴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都是
、的。
⑵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任何文化对人都具有塑造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
积极参加
,不断丰富自身的,是培养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人的、和
等方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
的作用。
合作交流篇
一、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材14页最后1段
注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能据此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因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同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辨析: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
解析:见上
二、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16页1段
文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应该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见教材16页最后1段 17页第1段
【注意】
第一,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人们得到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情感陶冶等,无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辨析:文化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辨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一成不变的。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特别是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到改造。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
(1)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塑造上。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不良文化对人们的人格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教材18页最后1段
2.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强调】
.任何文化对人都有塑造作用,文化“丰富精神世界”,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健康文化。
2.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3.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力量的增强是统一的。
4.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
辨析: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解析: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
学以致用篇
1.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
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中
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 ④表现在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忙碌在训练馆、赛场、机场、城市路口的广大志愿者,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全运会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3~4题。
3.弘扬志愿者精神有利于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在志愿者精神的激荡之下,并不是人人都受到相同的影响,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D.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5.x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见面礼节:维吾尔族人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哈萨克族人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俄罗斯族人一般要拥抱,并亲吻面额,一般人见面时只握手,并说:“孜德拉斯维基”。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XX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庆典展示了我国各方面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述材料表明
A.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优秀文化是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7.XX年12月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以“阳
光网络•创新生活”为主题的本届网博会,云集了网络教育、动漫、游戏、文学、音
乐、视频、软硬件及网吧等文化市场领域的80余家企业。通过博览会引导网络文化
产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
A.网络文化是最具时代性的现代大众文化 B.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快速直接的
c.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网络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8.XX年11月29日,中国移动宣布从30日起,对所有wAP类业务合作伙伴暂停计费,并进行全面清理,斩断淫秽色情网站收费链条。运营商之所以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因为
①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网络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9.XX年9月12日至10月6日,上海旅游节成功举办。旅游节期间上海推出55条“世
博之旅”线路,另外,“新沪上八景”评选、上海街舞大赛、城市景观灯光艺术评
比等新项目也逐一推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办旅游节
①基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巨大影响的考虑 ②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的考虑 ③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促进全面发展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0.著有《道德箴言集》的法国一代圣哲拉罗什富科重视智慧与健康的统一,他认为,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我国古人也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这启示我们
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非选择题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
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举措。XX年9月4日,全党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要性。
三、社会实践探究题
了解校训,分析学校自习文化的独到之处,总结分析校园文化在高一阶段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课
第一框
DccDc
第二框题
cDDDc
6•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关注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可见,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促进政治文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篇:高考政治复习
高考政治复习: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12个考点
高中政治学习需要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学习政治学科,在掌握了每课重要知识点后才能为以后高考文综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是2013高考政治复习重要知识点。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1.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②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③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2.主权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3.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国际组织是通过正是条约或协议成立的。可分为政治性、专业性;世界性、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等类型。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联合国:①宗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②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国家内政。③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审议机构,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对实质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④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2)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并不太平。(3)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3)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8.建立国际新秩序:(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3)国际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9.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种发展。这种趋势有助于遏止美国搞单级世界的图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10.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世界格局种占据有力地位。当前,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种掌握主动权。
1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本单元的内容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根据本的热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用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分析美国和西欧、俄罗斯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行动。(2)结合联合国的改革,回答安理会的知识、联合国的作用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等。(3)结合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分析说明我国重大科技突破的政治意义及面对世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4)结合中国的积极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相关外交政策和活动的依据、意义。(5)结合国际社会在援助非洲的举动说明联合国的作用和如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