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沧桑十年》有感——浅谈红卫兵
读《沧桑十年》有感
——浅谈红卫兵
关于文革的书很多,之所以选读马识途的《沧桑十年》①,是有原因的。首先,“马识途”这个名字是起得很好的,这也恰是我在众多关于文革的书中选择《沧桑十年》的首要原因;再者,他的目录也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例如,“窗口西洋景”、“如今何处找好人”、“死人死人再死人”、“狱友群像”、“出狱再入狱”等等,比传统的史料类书要读着更有感染力。
其实,我真正读的并不是马识途的《沧桑十年》整本书,而是《沧桑十年》的目录及我感兴趣的一些章节,例如,第十九章“再度‘走资’”中的“红卫兵女政委”。所以,此处我只能谈谈我感兴趣及印象深刻的章节,例如,红卫兵以及关于红卫兵的一些了解和想法。
马识途说,“我们宣传部就来了一个造反的大头目。„„号称有百万大军的政委,曾是省革委的副主任。„„起初闻她威名,我有些顾虑„„”似乎在人们的认识里红卫兵可以用“造反”、“狂热”、甚至是“粗暴”、“愚昧无知”几个词高度概括,人们都对其“敬而远之”,生怕一不小心惹火上身。其实,这是人们的认识缺陷。
红卫兵是分不同派别的,除了造反派红卫兵之外,还有老红卫兵、保守派红卫兵和极左派红卫兵之分。老红卫兵又称老兵,是最早的红卫兵,是率先打破常规的干部子女“阶级队伍”,文革后不久很快失势。紧跟老红卫兵出场的,是保守派红卫兵,依靠党组织的学生“积极分子”,大部分是出生好的。造反派红卫兵是红卫兵运动的主流,最高领袖指挥的平民子女造反者,成分复杂。极左派,基本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批判者,其最激进的一翼对文化大革命的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出现了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号称“新思潮”。
此处马识途说的“造反大头目”,应该就是红卫兵的造反派一员。造反派红卫兵的领袖和核心人物多为在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受过打击、排斥或者自认为政治境遇不佳的学生。在毛泽东发动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运动中,这些学生得到平反,他们组成造反派,攻击那些曾经伤害过他们,压制过他们的党委、工作组、老红卫兵或保守派。他们带着报复性的目的而来,也难怪会让人“有些顾虑,不知道能不能和她相处得好”,何况马识途还是“文革中的一个老干部”。
然而,这位四川大学的女学生却和马识途相安无事的处了一段时间,甚至还“有事无事,就做倾心的交谈”。她对马识途比较尊重,倾听他的意见,马识途也为她“平反”:“我觉得她既不是可怕得像青面獠牙的魔鬼,也不是能力强得有三头六臂的强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缘时会,做了造反派的头目”。读到这儿我开始怀疑红卫兵的定义和初衷,我不明白他们和别人(不是红卫兵的那些人)有什么区别,甚至我也开始抛开“红卫兵女政委”的头衔去认为她只是一个学生。仿佛这一切不过是六七十年代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艳遇”。我没有看到大字报,没有看到批斗,更没有看到造反。
“她真心地对我说,她是学数学的,她和绝大多数的学生确是出于对毛泽东的无限忠心,才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起来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在造反中她的确发现有些人革命动机不纯,有野心。她并没有权利野心,也不想捣乱。但是后来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她已经被卷进政治的漩涡里去,身不由己,跟着滚来滚去,抓老干部,打砸抄,打派仗,不知会怎么收场”。
除了她之外,到底还有多少人身不由己?加入红卫兵只是对毛泽东衷心的表现,还是“青春期激情占了很大的比重” ②?据我所知,“红卫兵”,即“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他们对毛主席崇拜,甚至以经达到了盲目的地步,这点可以从《红卫兵誓词》中窥得一二:“我们是保卫红色政权的卫兵,党中央、毛主席是我们的靠山,解放全人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最高指示。我们宣誓:为保卫党中央,为保卫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我们坚决洒尽最后一滴血” ③。我想,这与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红卫兵多以青年学生为主,他们大多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新中国成立之际,全国刚解放不久,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都还近在眼前,孩子们一边听着革命英雄的故事,一边接受着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因为有了毛主席、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毛主席于他们祖辈及他们那一代人来说,就是神一样的人物,无所不能,跟着毛主席准不会出错。
据说,中国的孩子要吃苹果,父母们教育,苹果是苹果树上长出来的,要先种苹果树才能吃到苹果;日本孩子要吃苹果,父母教育,中国的孩子会种苹果,他们的苹果又大又甜。于是,中国孩子学会种植苹果,日本孩子学会了侵略。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对他的影响是终身的,是不可忽视的。所以,马识途说“这场‘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些老干部,是受害者,他们那些造反的娃娃,其实也是受害者”。孩子们的心机都是单纯的,哪怕是对毛主席的狂热支持,也是单纯的而无功利的,只是文革“一经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后,被一些政治野心家所利用,就像一群放出笼的老虎,已经无法控制,形成了暴民政治”。不排除有“蒯大富”之流心术不正的人存在,但更多的是在一种精神指使下的懵懂无知,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们有些老干部,看待造反派,特别是红卫兵,正如他们当时把我们老干部都看成是背叛毛主席的修正主义分子,一群‘牛鬼蛇神’一样,把他们都看成是只会打砸抢的捣乱分子,一群妖魔鬼怪,是不够实事求是的。那些造反派里面的确有坏人,也有政治投机分子,正如我们老干部队伍里面也有坏人和政治投机分子一样。”没有经历、不知道真相,就没有发言权,马识途以过来人的身份讲他的十年,讲他对红卫兵的认识,他不但有发言权,而且他的发言还比较中肯,比较可信。
提到文革,红卫兵无疑是其中比较亮色调的一笔,备受争议,说法不一。就像当年武则天称皇,众议纷纷,武则天在其死后留无字碑一座,且待后人评说;毛泽东晚年关于台湾及文革的事说“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④。他们都很明智地把有争议的事留给了后人。红卫兵的是非,他们自己说不清,也只能由后人评。而我也只是谈了自己的想法。
注:
①马识途,沧桑十年(长篇纪实小说),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②徐友渔,《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行为动因的调查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夏季号。
③曹宏编著,《天安门往事追踪报告》,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0年8月版。
④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第二篇:读《背包十年》有感
读《背包十年》有感
------我的职业是旅行
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生命画卷上,涂抹梦想,地球纵横间,珍藏感动。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是一本关于梦想与成长,自由与坚持的人生笔记。
旅行,将一份爱好转变成一份职业,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他没有王石、罗红那亿万身家,却也将旅行演绎的无比光鲜!一本书,记录了十年旅途中的辛酸和快乐;一本书,记录了大千世界的林林种种;一本书,从旅途见闻到心灵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慢慢注意到“我的职业是旅行”这个副标题,也渐渐意识到重点是在“职业”二字。
职业不同于工作,职业是一个远比工作严肃得多也庄重得多的词。职业,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整个青壮年不断去做的事,时间是宝贵的,一个人的青壮年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而工作,除了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不代表任何事情。回首过去的十年间,我的感触很深,那么画面真是历历在目,十年前初中毕业为了赶上上
海对于“支内”子女返沪的末班车回到了上海,其中的艰辛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十年,眨眼已过;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就像黑夜中转瞬即逝的流星,来得仓促,走得匆忙。时不与兮岁不留,一叶落兮大地秋”时光过去了,就不会重来。人生没有草稿,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只有一次。在这唯一的一生之中又有几个十年呢?因此我们更应让每个十年都能散发出属于生命中那个特定阶段的最绚丽的光芒。
从作者背包十年的历程中,我看到了他发现了自己的职业,他努力去坚持这份职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旅行是一份职业,我能做得很好。”这十年里,他一定落寞过,沮丧过,怀疑过,他一定遇到过千千万万的困难,幸好他坚持了下来。他在黑暗中专注地守住心中梦想的小火苗不让它熄灭,他坚信这颗小火苗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大火。我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没准儿他克服过的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背包十年》不是一本鼓励年轻人一股脑儿出去流浪的书,而是告诉年轻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都能从事自己所爱所擅长的行业——我们的职业。同时这种可能性只有在我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前提下才能成为现实性。我们的职业,爱它,坚持它。为它努力,为了实现它奋斗。
第三篇: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回忆录中重要的一段,是季老从1988年到1991年写作的,时年80岁高龄,这样的年纪去回忆自己的过去,应该是有难度的,好在季老有写日记的习惯,翻开日记犹如回到从前,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的记录,就容易把回忆的碎片连贯起来,形成今日之感受了。看来写日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垂垂老矣,喜欢回忆的时候,总算有点依据,如果再有些码字的能力,也许就能写一本回忆录了。
每次读季老的文章,感觉就像在宽阔的湖畔公路开车一样,无比顺畅而又风景旖旎,湖面微波荡漾,两岸风景秀丽,心情也格外的安静舒畅。这本书也不例外,但也有所不同。回忆录都有一个共同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有'忆苦思甜'等等,这些话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回忆总是带有苦涩和伤感的。既有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嗟叹,又有思念亲人故友的伤感。罗素曾说过人生的幸福正是来源于生活的缺失,也许正是有了这么多的悲欢离合,才有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吧!
留德十年实际上是从1935年到1946年的11年时间,24岁离家35岁还,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他乡异国,说哥廷根是季老的第二故乡一点都不过分,人生有这样的际遇既是一件幸事,也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十年的德国生涯,一定让季老对德意志这个民族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和理解,二战时的德国到底是啥样的?我想通过这本书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虽然是回忆录,但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来一一叙述,而是用相对独立的文章构成,在我看来有点杂文的感觉,反而更容易读下去,季老的写作已无需拘泥于形式,随意行文皆成文章,叙事达意炉火纯青,这就使本书无论从那一页看进去,都能顺利的阅读下去,而丝毫不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
在这里,我想通过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本书,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喜欢季羡林的朋友们一点提示。
首先是本书是有序有尾的。《楔子》为序,《余音袅袅》为尾。读序可以了解本书的由来,读尾能够体会季老完成本书后的感慨,既是书的一个起始,也代表了感情的圆满完整,人生的有始有终。
虽然是'留德十年',但大体也可分为三个部分记述。
一是出国和回国的经历;
二是在德国的学业和遇到的人;
三是二战给德国自身带来的巨大创伤;
说到出国,现在看来非常简单,办个护照基本就能成行,但在1935年的中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出国留学。季老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回老家中学教书,本来可能要吃一辈子'粉笔末',却突然获得了一个到德国交换留学的机会,人生就是这样,下一个惊喜可能就在眼前,但对季老来说,既是惊喜又是烦恼,家有老亲、少妻、幼子,更加囊中羞涩,最后终得家人支持和朋友相助,艰难成行。
1935年西伯利亚铁路和火车
当时去德国只有一条路可走,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国内还要路经'满洲国',然后进入苏联,途经波兰最后抵达柏林。这个铁路线不知道现在还是否存在,即便是有,恐怕也没有季老描写的那些场景了。
出国路上的描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满洲国'的特务,哈尔滨白俄人开的地下小饭店,驾着高头大马车的白俄男孩,干着划船营生的白俄盲童,还有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莫斯科的傲慢和做作,波兰的文明和礼貌,还有美丽的女孩wala,萍水相逢又转瞬永别。
回国就更麻烦了。季老本来只有2年的学业,但毕业后二战爆发了,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只承认'汪伪政府',南京驻德办事处已经撤出了德国,季老回国无门,只好去德国政府宣布自己是'无国家人士',申请在德国避难,期间刚好又有了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只好留了下来,没想到一留就是十年。
二战结束后,终于可以回国了,'十年两茫茫,家书抵亿金',家书一封都没有收到,季老归心似箭。但回国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季老从1945年10月6日离开哥廷根,到1946年5月19日到达上海,历时近8个月的时间,足见路途之艰难。
回国的路线大致如下,从哥廷根到瑞士,从瑞士到法国,从法国到越南,从越南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这么长的回国之路,当然也有了更加丰富的见闻。
我印象最深的一是与国民党驻各国领事馆的周旋,一群吃硬不吃软的贪吏,好好的协商不行,只要往办公桌上一坐,就立刻好办了,这样的政府官员,这样的党,不亡才怪。
二是季老对途经几个国家民族特点的描述,德国人老实憨厚,和他们打交道不用留什么心眼;英国人严肃保守,即便是大热天去餐厅吃饭也要穿上燕尾服;法国人热情自由,好像把心放在手上托着,随时准备交给别人。欧洲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读完这本书就更加朝思暮想了。
梵文经卷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研究的是梵文和吐火罗文,并以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这里我想多说两句。梵文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属于印度语体系,其流传下来的文献仅次于汉文而又远远多于欧洲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吐火罗文也是印度文字的一种,世界仅存的残本为我国新疆出土的一批古代文献,现存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据说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甲骨文。
大家都知道古代西方文明要比东方文明落后许多,而文明的延续主要靠文字,据说'仓吉造字,有鬼半夜哭泣'.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各类文化、科技、医学、艺术等等伟大的成就都通过文字被记录和流传下来。近代欧洲为什么能迅速的超越东方呢?我想通过对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就可见一斑。
单单德国就有很多中国古代书籍和梵文的原始文本,无论是私人的藏馆还是大学的图书馆,其收藏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越了中国,这些古人的智慧结晶,能够给现代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智慧和启迪,都未可知。大家都知道玄奘取经,到印度去求取大乘佛法,原版就是梵文,后来也仅仅是部分被翻译为汉文,但对梵文的研究和著述,从唐代伊始,中国历史上就从未出现过有相关的记载。
从对语言学的研究来管中窥豹,德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第一个开创了古代语言比较学,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古代汉文、梵文、拉丁文、希腊文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取得了灿烂的研究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深刻的体会季羡林当时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决定把梵文和吐火罗文作为研究方向的意义所在,如果他选择德文甚至是汉文作为博士研究课题,岂不是要容易和轻松的多,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哥廷根大学
二年的读书生活是既清苦又有趣的,清苦的滋味做过穷学生的都知道,有趣的是哥廷根的席勒草坪,是季羡林和朋友们周末去聚会和游玩的地方,那里终年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山中有脾斯麦塔,走累了有咖啡厅,偶尔还能看到梅花鹿,的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在学习之余就是对家乡和母亲的思念,在本书里,季羡林多次提到了母亲和对母亲的愧疚之心。季羡林基本没有在母亲身边生活过,以至于多年后梦到母亲都始终无法有一个清晰的面容,这也成为季老终生的遗憾,(具体可以查阅季羡林的另外一本书《谈人生》),现摘抄一段文字,来更加直观的说明季老的心情:
母亲一人凄清的躺在故乡的地下,忍受着寂寞的袭击,上面是萋萋的秋草,在白杨簌簌中,淡月朦胧里,我知道母亲会借了星星的微光到各处去找她的儿子,借了西风听取他儿子的消息。然而所找到的只是更深的凄清与寂寞,西风也只带给她迷离的梦。
每次读到这一段,我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季羡林在德国的朋友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人:章用和哈隆。章用也是留学生,出身世家大族,有'衙内'的身份,却没有纨绔的习气,学识渊博,但性格也孤傲,和羡林一见如故,但不幸的是家族衰败,一年后回国了,之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章用回国后生活应该是相当不顺,竟然英年早逝,他把一些仅有的著作都寄给了季羡林,大有托付的意思,章用是一个寂寞的人,和季羡林虽只有一年的交情,却心心相印,视为平生唯一的知己,失去了章用的季羡林也深感知己难求,人天悬隔,欲哭无泪!
哈隆是德国人,大季羡林20岁,也算是忘年之交。哈隆是季羡林工作的汉学院所长,和很多的德国教授一样,每天除了教学就是伏案研究学问,和老妻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此人在大学里很不得志,后来终于去国他乡,到英国剑桥教授汉学,在饯行的时候,这个老头留着眼泪对季羡林和田德望说,在哥廷根真正的朋友只有他们两个中国人。老教授离别时的真情流露,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除了这两个朋友外,季羡林还用几个篇幅谈了授业的老师、房东太太、几户街坊朋友、几个反对纳粹的德国人和一些留在德国的中国人。这些人显然都在季老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如季老所说的,每次回忆都好像是把这些人重新都召唤到了眼前,好像重新生活了一次一样,辛酸苦辣五味俱全,这滋味绝不是美好的。有些回忆,一次就够了。
但是这些篇章我却读了好几次,老实而又个性的房东太太,和中国的妈妈一样,唠唠叨叨又勤勤恳恳。迈耶家的小姐伊姆加德对季羡林的委婉挽留,博恩克家的盛情款待和尽兴畅谈,还有那些萍水相逢的'青田商人'们,恐怕是流落欧洲的中国人最典型的代表了吧!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记下一些人,这些人从来不用想起,又永远无法忘记,因为他们已经融入了你的灵魂,永远值得珍惜。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在前面一篇>读后感里说过,最早想读本书,也是想真实的了解一下二战中的德国和希特勒的覆灭,这本书果然让我如愿以偿。
季老到达柏林的时候是1936年,刚好是希特勒当政时期,德国人给季老的整体印象是老实,不关心政治,希特勒开展的种族歧视,宣传'北方人'是优秀种族的策略,还是蒙蔽了一大部分民众的,直到战争开始后,德国用谎言当借口,自卫战打到了别人的国家,才逐渐的让许多国人明白过来。
但是战争的机器一旦启动就很难再停下来了,整个德国被卷入了战场。
首先是征兵,适龄的男丁几户都应征入伍了,季羡林的几个老师也未能幸免,哥廷根大学几乎变成了女子大学,战争后期负伤的学生开始陆续的归校,回来的大多都带着残缺不全的身体,教室里到处都是拄着拐杖和断臂的学生,还有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
俘虏也渐渐多了起来,各个国家的都有,颇具世界大战的特色,后期因为俘虏太多看管的人手不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风景,俘虏们三五成群到处闲逛,饿了就去地里找地瓜烤着吃,敌我关系在后方其实还是蛮融洽的。
然后就是大轰炸,德国的大小城镇在后期都遭到了轰炸,尤其是大城市,几乎是几遍地毯式的轰炸,很多躲在地下室里的人直接就被埋在了下面,能听到呼救的声音,但地面上的人却无能为力,由于死人太多,有地方传闻地下的老鼠都长到了1尺多长。德国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竟然落到这个下场,也的确是人间悲剧。
还有就是饥饿,德国人民被战争拖入了饥饿的深渊,哥廷根这样的小镇几乎已经断粮了,政府发的面包里掺有鱼骨头粉,隔天就有很浓的腥臭味,季老房东家先生本来是一个大胖子,都被饿成了小瘦子。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因为燃料缺失,政府最后同意砍伐城镇附近的森林,但就是在那样恶劣的情况下,德国人还是在森林里划了一个固定的区域,并把每棵可以砍伐的树木做上标签,无标签的严禁砍伐,德国民族的素质和认真可见一斑。
美国大兵终于挺进了哥根廷,战争结束了。
有趣的是季老因为是中国人,属于同盟国战友,竟然被当做在德难民优待了一把,可以每天领到新鲜的牛肉和大米,这对饱受饥饿折磨的季羡林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于是乎房东太太和许多德国朋友都跟着大快朵颐了一把。
以上算是我对本书的整体印象吧。本书的精彩绝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描述的,我所说的只能是冰山一角。总之,本书绝对值得大家一读。
读别人的回忆录,最能直观的反思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能否写出回忆录呢?我想今天恐怕是不行的,既无可写的内容,又无码字的本领,虚度三十余载而已,挦扯一句禅语略表心情:本来无一物,何需回忆录!
第四篇:读《暗访十年》有感
读《暗访十年》有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乞丐是有组织的,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是靠买血为生,更甚至有些女人给别人生孩子来挣钱……
当我走在街上,看见乞丐的时候,我也毫不犹豫的会给上一两块钱,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自己能带给他们点温暖。我不知道他们的可怜是假装出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们乞讨到的钱不是他们的,更加不会知道他们的命运被别人操纵着。
通过《暗访十年》,作者李幺傻,像我们揭示了乞丐的内幕。李幺傻作为一名记者,为了深入了解乞丐这一群体,记者化身为一名乞丐,混入了乞丐帮。在这里,他了解了乞丐的组织关系,了解了乞丐的生活内幕。作为一名普通的乞丐生活的悲惨,受人监视,被人控制。甚至有一些所谓的乞丐头头儿,专门下乡租用残疾儿童,利用人们对残疾儿童的同情心来为他们赚钱,而这些残疾儿童就成为了他们赚钱的工具。我为这些悲惨人们所叹息,也痛恨这些社会的不良组织,败坏了和谐社会这一大氛围环境。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献血车,在正常的献血之前,医护人员会询问我们一些基本情况,我们也会填写相关表格,来确认自己是否能献血。但是又这么些人,他们一人拥有至少六张身份证,他们一个月要去献十几次血,他们面如死灰,精神游离。那么多人,共用一个针头,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可这对血奴来说就是很平常的事情。
作者李幺傻,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深入到乞丐帮,血奴,代孕群体等一系列的组织,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这些组织的内幕,感谢这样的媒体人,让我更加认识到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我敬佩他。
第五篇:读《辉煌六十年》有感
读《辉煌六十年》有感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很萧条,有一些美国人算定,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但是不可能长期维持政权。因为中国人太多,耕地太少,要用只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全世界22%的人口,是任何人做不到的。然而,中国人做到了。我们自己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的返回地面;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1984年建国后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的成就;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1987年9约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88年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1994年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
工。现在三峡工程已经顺利实现蓄水、通航、发电的奋斗目标,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祖国;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并于接连发射了神舟六号、七号;2005年中国告别农业税,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2006年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5月12日,必将在13亿炎黄子孙的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必将在华夏民族的史册中书写令人难忘的一笔。因为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悄然降落在四川省汶川县。倾刻间,山崩地裂,洪水肆虐,房屋坍塌,道路受阻,通讯中断,无数美好家园顿时成为一片废墟,令人惨不忍睹,数万鲜活生命瞬间离开人世,数千万人无家可归;从这一天起,灾区那一幅幅令人悲怆与动容并存的画面,那一条条令人揪心与欣慰并存的消息,那一组组不断攀升的代表爱心与显示伤亡并存的数字,无不让人泪眼朦胧、伤痛欲绝;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中国共获得100枚奖牌: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2009年我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下
取得较快发展总体发展良好,GDP:现已挤身世界三强,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啊,祖国,伟大的祖国,我的生命凝结在五千年前的他们身上。这伟大民族诞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血液里流淌着的那奔涌的思潮。
触摸着兵马俑冰冷的躯壳,拂去尘埃,重现在我面前的,是活着的,活着的他们啊,当繁华落尽,叶落秋寒,他们,便又从这里到了那里;站在茶马古道上,我感受到,感受到那悠悠的历史长河慢慢地,慢慢地渗入我的骨血之中,给我的生命,带来的是永不止息的,跃动的活力啊;屹立在八达岭长城之上,让雄伟的长城飞腾起来,化作那九天的巨龙啊,带着我们的自豪,带着我们的无畏,直上九天云霄去吧!祖国啊,你若是那河边常青的垂柳,我愿化作你枝条上的一片绿叶,为你的青春增加一份新绿;祖国啊,你若是那浩荡的洋流,我愿化作你支流上的小河,让我用自己为你的浩荡平添一份行色吧!
我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啊!我爱你!祝您生日快乐!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更深的了解了我们祖国的沧桑的历史经历,使我永远爱上了我的祖国。“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