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0:2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第一篇: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我读完了莫言的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感触很深,二十世纪历史将以最沉重的笔墨,记载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暴行和文革浩劫。著名作家冯骥才以100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真相。阅读这部书是需要充满正义和良知的立场。冯骥才有意创造这种阅读角度,在篇目安排上,把几篇富于冲击力的放在前边,以使全书具有震撼力。有意将不同文本基调和不同的叙述节奏,相互穿插开来,间隔开来,保持亢奋,不感到沉闷,使得阅读空间更加广阔。不知道书里有没有被人们的痛苦和仇恨夸张了的情节;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们的怯懦和悲哀掩盖了的事实。但我至始至终,相信所有的极端,所有的不可思议。然而合上书,却难以复述其中的任何一个故事,也许都被我选择性地忘记了。很难判断,是运动灭绝了人性,还是运动展露了人性中最残忍的一面,那浑然不自知的残忍令人心惊。但我也相信人性的普遍性,并不因为孩子气的一句“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就能添加或抹去。因此那十年发生的许多故事,又投影到了现在,投影到了只要有人存在的角角落落。书已读过好多天,在点点滴滴的时间里,回忆着自己也未曾明白的许多东西。偶然的一闪念便是惊喜,好像我那浅薄的认识里,有个声音偷偷告诉我了一些以前并不知晓的道理。其实荒谬也有存在的意义:照见现在。不止十年,分秒都正在成为历史,或者伟大,或者平凡,或者疯狂,都铺垫了未来。所以我极力推荐这本好书。

第二篇: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一、之前由于做毛概的课内实践主题是四人帮,自己对文革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文革是被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这是官方的说法,默默地回避了群众的错误。然而从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来说,文革极有可能是中华民族的必然,只是毛泽东生物晚年错误决策和四人帮的野心勃勃加速了它的进程。虽然早在辛亥革命,中国就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社会,但是封建人治的瘤毒一直没有肃清。而四人帮和无数想靠文革上位的人利用了它,加上民众的愚昧和法则的不健全,使得文革长达十年之久。

《一百个人的十年》再一次把文革的从历史布满尘埃的狭缝中翻了出来,力图以一百个人不同的经历呈现文革这一历经十年、全社会大劫异常复杂的全貌。在看这本书里每一个受难者的经历时,心情很沉重。这是一场精神灵魂的虐杀。“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的消失,人间演出原始愚昧时代的互相残杀;美与善将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狼下的还是掀动这狂狼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的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以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

然而在那个灾难的时代,作者冯骥才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记录文革里的这些人和事,近乎疯狂的写下来,背诵在心,之后再烧掉纸片?

二、我在这场文革厮杀中看到了小市民对这片黄土地绝对的忠诚,对统治者永无质疑的赤诚。这份纯真的赤诚很值得称赞,然而我却感到悲哀。我们的民族没有的质疑批判的思想。为什么能不假思索就跟着上头干?为什么能无中生有的造谣污蔑?为什么能不明真相就对一个可能无辜的人施加以无人道的迫害?正是这份近乎愚者的赤诚,酿就了文革的一呼百应。孰不知,今日的栽赃祸害别人的或是事不关己见死不救的,明日也成了受害者,打为监下囚。美国波士顿犹太人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没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今天你的麻木与软弱会为你自己或者家人造就明日的悲剧与坟墓,所以请牢记法西斯的暴行也牢记文革给我们的教训,为受害者说话,为受害者声张。

二十世纪的今天,现代电子通讯的发达与网络的普及,让我们说话的成本大大降低,不需要是新闻工作者或文人知识分子,只要你能上网就能发表自己的言论。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人可以不明真相就胡乱发言。

记得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和微博疯转的关于声讨人贩子,呼吁修改法律人贩子一律死刑的文章。这个呼吁受到广大网友的疯转,一时间网络上沸沸扬扬的要求法律严惩人贩子。然而我看到这个呼吁的时候,却一点也不淡定,一律死刑的呼吁,太无理取闹了。杀人犯才处以死刑,将人贩子等同与杀人犯,只会将人贩子逼成亡命之徒,而亡命之徒玩起命来,只会把孩子的境地变得更加危险。而且死刑的滥用,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冤假错案的产生,所以死刑不可乱用。所幸的是,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出来正言,从各方面分析人贩子一律死刑的不可行。

然而,民众的声音也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27号刚出来的刑法修正草案,就对收买被拐卖儿童拟不免除刑罚。将现行刑法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修改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目的在于堵住买方市场,有效消除买方需求,斩断拐卖儿童犯罪利益链条,进而推动形成“收买儿童是犯罪”的全民认知,从源头上减少拐卖儿童的发生。

三、老舍,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作品。文革中多次被批斗。1966年,不堪忍受凌辱,自沉北京太平湖。

傅雷,著名翻译家。译有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著作30余部500余万字。1966年8月30日起遭到上海音乐学院的红卫兵和造反派抄家。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上吊自尽于家中铁窗两侧。

文革中多少知识分子受不了凌辱自杀。我知道这些人有比生命更爱的事物,也许是音乐、也许是文学、也是信仰或者尊严等等。而当挚爱被毁损侮辱时,生命也不想要了。但也有这么一些人在这样悲剧的年代活下来了。

说不清到底是那些保持个性和信仰离开的人值得人缅怀,还是那些活着的人更了不起。然而如果为了活下来,用尽手段、坑蒙陷害、本性全失;抑或是受尽折磨,落得一身病痛又一事无成,终日惴惴不安或者怨天尤人。那还不如痛痛快快来个了结,免得苦痛一生。然而,生活太多变数,不走到最后一步,没有人能评说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圆满幸福,再者幸福与否,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咸味糖真正的味道,还是糖里边的发涩的咸味。”积极生活的人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恶劣,都知道去感恩、去努力的活着。《一百个人的十年》书里面有一个部分是“三个人的苦中作乐”,分别写了主人公们在这样一个精神和物质都匮乏的年代里,如何智慧应对生活学习中的不公,“圆滑”又不失反抗精神地忽悠“领导者”,用精神胜利法和迫害侮辱做斗争。在我认为,最值得赞颂的是历经苦难,努力汲取生活的养料,感恩生活不失本性的人儿。这才是生命的大智慧。

这些人即使在阴霾笼罩的年代里,也一直带着希望或使命在生活,像作者冯骥才就是抱着一种使命在生存。他要把文革的时期发生匪夷所思荒诞的事情给记录下来,告诉后人,让这些切肤的疼痛,切心的焦虑唤起庄严的民主责任感。

通过让我们,让我们的后代,了解这一段赤诚又愚昧的时代,真实又荒诞的文革文化,将一个个关于社会弊端、文化劣根和民族自身弱点的问题公开在阳光下,迫使我们做出思考,唤醒我们文明生存所需的良知、义务与人格力量。这样,我们才能不再像父辈祖辈一般盲目而盲从,因无知而无畏,因愚昧而重蹈灾难的覆辙!

最后也想谢谢我们的毛概老师,谢谢宋老师,引导我们去看书、去做展示、去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现象,思考一些历史的遗留问题和社会诟病。祝老师课越教越精彩,家庭幸福美满。

第三篇:读文革书籍: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为了忘却的纪念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野火》题辞

喜欢看书,却不常思考。有了这样一个作业,才把自己关于文革年代的借书记录调了出来。忽然发现,那其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书占我那少的可怜的历史读物中的很大一部分。仔细回忆一下,这源于那本《一百个人的十年》。在这本书中,没有理论,少有哀叹,更多的是“故事”,那些我希望是故事的事实。在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文革逐渐受到关注,但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来说,文革的往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课题的探讨或者茶余饭后的消遣。每一个民族在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脊梁,而在那个特殊的十年,我们砍断了农业的脊梁,砍断了知识的脊梁,砍断了文化的脊梁,砍断了科学的脊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任何人都是牺牲品。那时人们的不幸遭遇对于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一代来说只是一段沉重的陈旧历史,每当听长辈谈起那段历史,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少的感触。毕竟,那个不幸的年代已经过去,无法也不可能引起共鸣。而在我读过冯骥才先生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内心才真正有了一次灵魂的触动。

《一百个人的十年》是作者接触的一部分经历过文革的人的回忆录,实际上此书只是数亿人中几个人的生活写照,正如冯先生在前记中写的那样,“尽管我力图以一百个人不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段历经十年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实际上难以如愿,若要对这数十亿人经历的生活做出宏观的概括。任何个人能力不能及.我努力做的,只能在我所能触及到的人中间进行心灵体验上所具独特性的选择。”《一百个人的十年》虽然没有完全清晰地展现十年文革复杂的全貌,但几个受难者通俗朴实的语言也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昭示出文革后背后的阴影,极端主义者的野蛮和残酷足以震撼年轻人的心灵。

相信经历过文革的人一定刻骨铭心,在他们的心灵上,永远地烙下了一个难以消失的印痕,而且,应该全无例外的,都是“痛苦”二字。在我读过《一百个人的十年》时,常常感到不寒而栗,我无法想象,中国历史上还存在着那样一个年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来说犹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在这十年中,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古老文明戏剧般地消失,人们彼此野蛮地互相残杀,出现了“肛门吸烟”、“旱鸭凫水”、“指头钉大头针”、“敲击性器官”等严酷刑罚。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都被无情的踩在脚下。

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文革”似一个长达十年的噩梦,一些人没能来得及挣扎,没有发出一声呐喊,就在批斗中不明不白的背负着重压倒下。“四人帮”倒台之前,国人的思想被活活地“阉割”了,铲除邪恶成了遥不可及的梦谈。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开始整理和叙述当年的故事,为的是在寻找疯狂背后的理性,为的是寻找那邪恶中的一点点良知。

在那十年中,也有些人懂得知识又了解实际情况,但都无能为力,更没有勇气站出来公开反对。鉴于刚刚结束不久的“反右”斗争的教训,他们大都明哲保身,谨言慎行。他们小心翼翼,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参与,不出头,尽可能的逃避。

看到过穆青“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被批斗后写的一首打油诗:

一片丹心向延安,风尘笔戈三十年。

百年未通阶级论,方知书生是混蛋。

读完后,我为这位时任新华社副社长敢于在逆境中袒露自己的心扉,敢于真实的记录自己的困惑和不解而由衷得钦佩。

作为年轻人,我最关心的是关于“知识青年”的故事。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全国有大约1100万的“老三届”投身其间。这些作为“革命骨干”的十几岁的中学生,怀着满腔的政治热情和那有些简单理想,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匆匆上演了一出现在看来既悲壮有有些莫名其妙的的人生悲喜剧。在1968年12月21日,随着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发表,这些在政治舞台上昙花一现的中学生,自愿或无奈的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被推向了广阔的农村天地,去“大有作为”一番。他们去往偏僻的农村,去往祖国的最南边或最北边,到农垦兵团,到农村插队落户。经过现实与梦想的挣扎,经过情感与灵魂的撞击,10多年后,他们又炼狱回归尘世般,从农村返回城市。但是他们依旧彷徨,他们如邯郸学步那样忘记了自己属于哪里。于是,有人在城市里继续挣扎,有人就此在异地他乡扎下根来。

这些百余字左右的行程,是以一代人的青春为代价的。而青春的浩劫,是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的。“老三届”现在大多走进了生命的秋天。他们只是把自己的落叶和果实和盘托出,无论酸甜或苦涩,让一代一代的春天听见秋天的呼唤:不能逃避的苦难与责任。

他们有美好的理想,他们有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的信心和勇气。而这种毅力和自信,与在农村艰苦生活的历练是分不开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历了特殊的知青岁月的这代人,具有比上一代以及下一代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艰苦生活的磨炼,他们有对基层社会和民众的了解,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了这杯酒,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他们比其他代的人吃过更多的苦,比其他代人更优秀。

如今,当年的知青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发挥着中坚作用。相比之下,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数倍优越于那些知青们,而我们的思想和所作所为,多少有些令“秋天”们失望。

看到过一位老知青讲述。中央台的一期《对话》节目,是由中美两国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节目中有两个环节,中美学生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支持人分别给出智慧,权利,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学生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利。另一个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茶马古道,有弹古筝,有吹箫和独唱,着实热闹。但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则轻描淡写,仅说组织去非洲旅游,建希望小学,华而不实。而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入手,甚至连预算都说得明明白白。

那位老知青如此感慨:这两个环节使人无由地悲愤。当中国学生该展示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利;当中国学生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作赋,在实际问题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漂浮。

我萌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当年的知青上台,绝不会做出那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我们为什么总是搞两个极端呢?要么统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么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于是我大胆揣测,当今中国社会一切难解的症结,都与文革深刻地联系着,甚至互为因果。比如,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从极左到极右;我们缺乏历史精神,与文革灭绝传统有关;我们看不起自己的文化,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小国心态,正是文革践踏文化的直接结果。

从前记到后记,一篇不漏的读完<<一百个人的十年>>,说实话,我还是很难理出一条理解“文革”的清晰思路,或许“文革”这一疯狂的历程夹含着太多太杂的因素,有时觉得这一场从上而下的运动果真是席卷风云的“革命”,因为当时人们的政治热情和信仰崇拜是可以想见的,而有时又觉这只是一场折腾得过了火的闹剧,把人性的自私和残暴调动得如此激烈。或许这一切就连许多当事人都说不清,我想,许多的情节已无法套用现在的思路去认识了,因为我曾不能相信那一切真的发生过。

中国人并不是善于遗忘的民族,否则,中华文明无以延续五千年之久?但是,在某种政治环境下,中国人也还真是很会遗忘的,要不,历史怎么总是以颇为相似的面孔在重复?从根本上说历史真相是捂不住的。

这无疑是恐怖版的《皇帝的新装》,它包括了沉浸在欢乐中的“皇帝”,指鹿为马的“大臣”,唯唯诺诺的“子民”,和与童话中“孩子”命运相反的智者。

关于“文革”的苦难事例暂不想在这里罗列,我脑子跳出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我活在那个时代,我会怎么样?我想引用书中的倒数第二篇“走出疯狂”的主角的话:“我第一句话要告诉你的:我是个逍遥派!那就是什么组织也不参加,搞运动随大溜儿,批斗人时举举手儿;哼着语录歌,甩着扑克牌;没有打过人,也没挨过打,没轰轰烈烈地不可一世,也没当过‘落水狗’,一句话,身在‘文革’中,人在‘文革’外,天上活神仙,地上逍遥派!”

我想如果个个都是“逍遥派”,“文革”何至于此?但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显然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你的出身和你所处的环境或许早已注定你不是打人就是得挨打。更显然的是,我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那么一切都只能是假设和想像。

虽然好些故事奇而又奇,但诉说者找冯骥才却不是为了述说他们的奇遇。——他们知道冯骥才也不是想写《聊斋志异》。使他们渴望诉说的,是深藏于心因而仍时时使他们感到不安的屈辱、义愤或悔恨等等。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文革已成为一段历史成封在人们的记忆中,对于十年**似乎渐渐被淡忘,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看不到那穿着发白旧

军服带着红色袖标的骄傲年轻人,没有那据说铺天盖地的红宝书,也找不到那些满口阶级斗争的人们,他们都消失了,但是他们都存在过。

他们哪儿去了?是否在满面笑容得享受生活?正如作者所说:如果生活是公平的,理应补偿他们。

我暗自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

主要参考:《一百个人的十年》

其他参考:《我们的1970年代》

《树上的日子》

《老插记事》

《走过青春》

《老三届三部曲》 冯骥才著 旷晨编著 梁云平著 老剑著 黑明著 丁晓禾编著

第四篇: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有感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如今三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命运不受其恶性的支配。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醋——灵魂的虐杀。

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阅读经历,有着急不可耐一气读完的欲望,又时时被字里行间渗出的叙述者的滴滴血泪弥漫了双眼,于是拿起,又放下,再翻开。足足一个多星期,《一百个人的十年》一直沉沉地笼罩着我的生活,书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黑白照片中那些苦痛麻木被揪得仰起的脸,弯曲变形被压下的脊梁,亢奋扭曲青筋绽出的拳头,在我脑中不断的交替着。这是怎样的十年啊!对于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的人来说,近在咫尺的文革十年竟是一段历史的空白。我们从小在历史课上了解中国文明的上下五千年,而对这段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惨绝人寰、最不可思议的文革浩劫,却无从窥见。教科书上对文革的叙述苍白无物,经历过的父辈们也欲说还休,把此话题视为禁区,是不愿触痛那愈合不了的伤疤,还是记忆太沉重压得说不出话来?或许更多的是说也说不清楚。

那么,我们历史感知的断层该如何来填补?一个失去了部分身躯的人该如何存活?曾有人说过:一个得遗忘症的民族是没有明天的。确实,任何民族的奋发与自强都需要两种清醒:清醒的面对世界和清醒的面对自己,清醒的面对未来也清醒的面对过去。幸好我们有使命感的文学家们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历史的真实,前有巴金的《随想录》,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思文革,探索着如何“做好人”,现有冯骥才的纪实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展现的是众多普通文革经历者的心灵档案。源于一个文革亲历者的良知和文学家的责任,作者历经10载春秋,收集被采访者信件近4000封,采访数百人,其中有教师,干部,学生,家庭妇女等等,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层面,从中选取互不雷同,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如此具有深度,广度的记录文革,前不见来者;如此繁琐,浩大的准备工作,对于如今一年出版几本书的作家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列宁认为一切旧历史理论的缺点是: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而冯骥才要把此书作为第一份普通中国人的文革档案呈送给终将落成的“文革博物馆”。《一百个人的十年》展露的正是文革中普通人的经历与精神状态,老百姓是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人们群众才是文革的主体,他们的亲身经历构成了历史的真实,他们的反思才触及灵魂的深处,发人深省。作者认为:历史总是偏爱名人,那些名人和有地位的人总有人为他们诉冤道苦,树碑立传。所以他要面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百姓和忍气吞声的芸芸众生。在颠倒黑白,狂躁荒唐的文革十年中,每个普通的中国人都成了舞台上涂脂抹粉演员,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改编成一部光怪陆离的小说。

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作者把事物原始状态的真实看得至高无上,因此在写作中将有限的虚构缩到最小,连配角人物,环境,场景和非主要情节也不去虚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血肉丰满又各具色彩的人物,他们的狂热,忧郁,失望,悲愤,冤屈,苦痛,内疚,甚至叙述时的表情,语气都毫发毕现。正是由于真实,对于口述者而言每一次回忆无不是一场残酷的经历,曾经有一位口述者,被采访之后,整整病了一个月,就她的话说“回忆一次等于脱层皮”。对于我们阅读者又何尝不是如此,由于真实,我们一次次随着口述者走入那匪夷所思的年代,与他们一起承受着痛苦,感受着心灵的煎熬。那个8岁的死刑陪绑者,那个用水果刀切断父亲颈动脉而始终活在忏悔中的女医生,那个至今不愿承认是牺牲品的当时的造反派,那个让陌生人来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女知青,那对结婚60天却分别3650天的夫妇„„他们被践踏的尊严,扭曲的心理,残酷的命运波折犹如一把利刃直捅读者的心窝,使人不得不对人性有着更通彻心扉的审视与反省。

尽管灾难已经过去,谁对这些无辜的受难者负责?无论活人还是死者,对他们最好的偿还方式,莫过于深究这场灾难的根由,铲除培植灾难的土壤。一代人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理应换取不再重蹈复辙的真正保证。这保证首先来自透彻的认识。不管前代曾经陷入怎样地荒唐狂乱,一旦清醒就是向前跨了一大步。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活着,也为下一代死。如果后世之人因此警醒,永远再不重复上一代人的苦难,他们虽然大不幸也是活得最有价值的一代。那段十年虽然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但却在中国老百姓的灵魂和生活中打下了永不磨灭的深深烙印。真实是不容遗忘的,被掩饰的历史,仍会在冰层下暗潮汹涌,无视与逃避无济于事,惟有掀开冰冻才能让时代的潮水滚滚向前,而人类也只有在庄严神圣甚至痛苦的血与火的洗礼中才能获得新生。冯骥才用满腔的悲悯之情记录下了这段文革十年,用真实来填补我们历史感知的断层。而我们的责任呢?去牢牢记住这段历史吧!终结文革的方式,惟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没有一层深于一层的不浅尝辄止的思索,就无法接近真理性的答案。没有答案的历史是永无平静的。

第五篇:读一百本书有感

读一百本书有感

没有什么比得上书籍带给我们有更多的震撼,让我们欣赏了黄河的波涛滚滚,迈越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纵览了古今中外自然风情,畅漾了种种美好情感;没有什么比得上书籍给予我们的启迪更多,让我们穿行在苏格拉底的理想国,徜徉在泰戈尔的美妙诗歌中,伫立在冰心的小桔灯旁,翱翔在金庸笔下的天空,踱步在巴赫的塞纳河旁......每多读一本书,你便会多一次别样的体会,多一次启迪智慧的机会,奏响灵魂之章,让生命更加绚烂!这是我在读了一百本书之后的深深体会。

在《爱的教育》中,一个又一个简短却又富有哲理的童年小事记,从最基本的方面告诉了我们童年的真实感受,如何接受或引导一次爱的教育,用孩子那颗最天真纯洁的心的处境出发来散播爱的教育和生活的真正体会。书籍不愧是真正意义上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每向上攀登一步都会领略不同的风景,对世界又一次新的认知!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花千骨》中,美丽妖娆的杀阡陌却带着冷酷与决绝,宁可杀尽天下人,也要尽力维护自己所爱的人,不犹豫,不后悔,既让人震撼又让人痛惜,尝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份心灵鸡汤。可爱善良的千骨向所有人证明了心的灵魂善良传递力量,教人学会了什么叫做坚毅,什么叫做勇敢,什么叫做迎难而上,什么叫做包容。在自己身边的人只要做的不违背法律和道德,不触碰自己的底线,那就别太纠结,慢慢的,时间会冲淡一切,舔舐你的伤口,抚平你的情绪。花千骨用她短暂而绚烂的一生证明了这一切。而白子画沉默寡言,却默默关心着身边的人,启示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轻易地以为所爱的和所关心的人不在乎我们,他们只是想静静地我们好,不在乎那些赞誉和夸奖,只要他身边的人好就行了。这是很好的对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学习,简单却又那样深入人心。书籍不愧是生活的一剂良药,不愧是生活的指南针,为我们祛除苦难的哀痛,指向心灵之光。

书籍还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探究海底世界,看看海葵,见见鲨鱼,摸摸礁石,在《海底两万里》中跟着凡尔纳一起探险;走向动物世界,感受一下撒特撒哈拉大沙漠的漫天沙雨,看看狮子王,见见长颈鹿,摸摸犀牛角在《动物世界》中与动物来一次聚会;游荡在蓝蓝天空,看看闪电,见见臭氧层,摸摸白云在《化学》中.体会一下自然与科学是怎样相互联系和结合的.....书籍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知识素养,教人生活中的道理,还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一个又一个笑话让笑声响遍了整个心房,消退所有的烦恼与不快。另外,书籍还可以培养我们兴趣,更多地去接触音乐,舞蹈......各种表达人内心情感的艺术。

读一百本书,驾着时光的马车浏览了古今风光,体验了美丽的民间艺术,流连于湘西的风土人情,踟蹰着在鲁迅的故乡,聆听着贝多芬的《月光曲》......读一百本书,慢慢渗透于心是那一份宁静,那一份感知的奇妙,那一份沉敛,那一份作为人的良知与担当......一个人他不需要多么伟大,不需要多么出众,不需要多么轰动这个世界。但一定要记得自己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担当。不是名,不是利,只是简简单单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我读一百本书的体会:对人生的又一次领悟和对自然和世界的热爱!

下载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一百个人的十年》主要讲述的是文革时期一百个人的遭遇。在这十年里,许多知识分子,比如工程师、医生、老师都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忍饥挨饿已不在话下,高......

    读《背包十年》有感

    读《背包十年》有感 ------我的职业是旅行 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生命画卷上,涂抹梦想,地球纵横间,珍藏感动。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是一......

    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读《留德十年》有感 《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回忆录中重要的一段,是季老从1988年到1991年写作的,时年80岁高龄,这样的年纪去回忆自己的过去,应该是有难度的,好在......

    读《暗访十年》有感(精选合集)

    读《暗访十年》有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乞丐是有组织的,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是靠买血为生,更甚至有些女人给别人生孩子来挣钱…… 当我走在街上,看见乞丐的时候,我也毫不......

    关于一百个人的十年写作的源起

    关于《一百个人的十年》写作的源起 冯骥才 一九六七年残冬一个刮风的夜晚,有人敲响我家的门板。对于我这种“被抄户”,敲门声总是带来不祥。但这敲门声音极轻极轻。原来是一个......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五篇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用真实填补历史感知的断层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如今三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一......

    读十年徒步中国有感[共5篇]

    读《十年徒步中国》有感自幼跟随父母通过十九局的工地辗转过许多地方,也许就是这些细碎的经历,让我萌生了徒步旅游的想法,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曾经我一度认为徒步旅......

    读《辉煌六十年》有感

    读《辉煌六十年》有感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