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全量程)
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全量程)试制工作总结
一、概 述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半衰期19小时;血清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
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 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1944年,Jones将其作为临床风湿热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之一。后来,人们在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都测到了CRP,于是人们认为,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白,其中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CRP在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极微;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CRP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上升,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2-3天达峰值,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CRP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其升高可见于:
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
2、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
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
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与CRP并不是两种蛋白,只是从灵敏度上加以区分,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最低检测限达0.1 mg/l;原先认为CRP是正常的血清却发现同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去除了是脂肪堆积的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Hs-CRP轻度升高与冠状动脉事件、中风及周围血管病相关,是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HS-CRP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而被临床重视。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hs-CRP 水平升高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是正常健康人的2 倍, 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正常者的3 倍。2003 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ESH/ESC)正式推荐, 高血压患者需检测hs-CRP 水平。
目前国内用于全自动生化仪的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CRP出现了两种(普通CRP与超敏CRP),普通CRP有较高的线性但灵敏度不好,超敏CRP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线性较低,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试剂两种名称,用途也有所区别;近几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种全量程CRP,这种CRP即能满足较高的灵敏度,又能满足较高的线性。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2.1临床研究
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1.1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在炎症进程开始4~7小时就可开始升高,且升高的幅度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病毒感染时CRP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这些感染临床上常见于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细菌性脑膜炎、伤寒、化脓性关节炎、尿路感染、骨盆炎、阑尾炎等等。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老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RP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
2.1.2肿瘤监测
CRP的测定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CRP术前上升,术后下降,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有助于临床评估肿瘤的进程。
2.1.3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
CRP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有研究表明,术后6小时左右,CRP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RP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RP不高者。对于烧伤病人,可检测CRP以警示是否发生败血症,以便及时应对治疗。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RP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而血培养的时间则需更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无法排除败血症。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
2.1.4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入院时CRP>110mg/l,可能是出血性胰腺炎(临床灵敏度88%,特异性94%);当CRP>250mg/l时,可提示为广泛性坏死性胰腺炎。2.1.5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RP与疾病相关性较大,比临床症状出现要早4-6周。2.1.6肺部感染
肺炎在年老人群中较难诊断,通常不大有发热。在许多情况下CRP>100mg/l,提示细菌感染,如肺炎或化脓性支气管炎。典型的病毒性肺炎不会超过50mg/l。2.1.7儿科感染性疾病: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发性细菌败血症,CRP超过100mg/ L,则视为有细菌感染;儿童CRP细菌性脑膜炎时平均195mg/L,而病毒性脑膜炎则低得多。2.1.8肾脏移植排异
移值后8天CRP下降至正常,如发生排斥反应则血清肌酐、尿氮、CRP皆升高。CRP升高在排斥反应发生之前4天出现。但是,感染也可发生CRP升高,要注意两者鉴别。2.1.9 心血管疾病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原先认为CRP是正常的血清却发现同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去除了是脂肪堆积的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CRP轻度升高与冠状动脉事件、中风及周围血管病相关,是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①
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Hs-CRP是健康人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一个有价值的预测指标,许多研究证实Hs-CRP能预测首次心肌梗死和疾病的发作,内科健康研究(PHS)显示,Hs-CRP位于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人未来发生卒中危险增加2倍,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危险增加3倍,未来发生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4倍。这种预测作用长期稳定存在于吸烟和非吸烟者中,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Hs-CRP是已知CHD病人未来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欧洲ECTA研究组的资料显示,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病人Hs-CRP浓度每升高一个标准差,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的相对危险增加45%。②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预后指标
Hs-CRP测定对ACS的预后价值,首先是在急性局部缺血和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中提出的,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入院时若Hs-CRP≥3mg/l 比Hs-CRP﹤3mg/l 者心绞痛复发、冠状动脉血管置换术、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出院时测Hs-CRP比入院时测能更好的预测90天的不良后果;检测Hs-CRP有助于鉴别心肌钙蛋白(cTn)阴性而病死率增高的病人,应联合合使用cTn与Hs-CRP来评估ACS危险程度,ACS病人入院时Hs-CRP≥5mg/l 与半年内严重心脏病发病率升高相关,而不管cTn值如何。③
与TC/HDL-C联合预测冠心病危险
在冠心病的危险性研究评估时, Hs-CRP与血脂指标是独立的变量,将两者同时检测并联合分析,在诸多变量分析过程中,记录诸多冠心病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各种生化指标中仅Hs-CRP与TC/HDL-C有单独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意义更大。
第二篇: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6 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 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是指利用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法、免疫荧光法等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免疫学方法对人全血、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中的C反应蛋白进行体外定量测定的试剂。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由肝细胞合成,在胎儿期产生,非母体胎盘传递。其产生机理是:当机体受感染或组织受损伤时巨噬细胞和其他白细胞等被激活,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细胞因子及其他介导物,这些细胞因子和介导物到达肝脏,刺激肝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 CRP。在结构上,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分子量为11.5万~14万,CRP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
常规CRP测定包括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可用于评价感染,组织损伤和炎症性疾病。对于常规的CRP测定,参考值通常被认为是临床上含量高于10毫克/升。在健康人群血液中CRP水平低于5毫克/升,而在各种条件下,急性炎症4~8小时内,CRP值达到约20至500毫克/升。常规CRP作为急性炎症评估指标比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白细胞计数更敏感、更可靠。
超敏C反应蛋白线性范围低端低于常规CRP,这种较低的范围可扩大使用适应症,C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的,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评估,不能作为特定的疾病或疾病的风险的确诊依据。
图1 超敏CRP与常规CRP的区别 超敏C反应蛋白常见的用途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识别的辅助手段。配合传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使用,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复发的预警指示物。
图2超敏CRP的临床意义 表1 各种CRP的区别及性能要求 常规CRP 超敏CRP 用途 感染,组织损伤和炎症性疾病的评价。提供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控的信息 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 血清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ACI)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 约10mg/ L 健康人群:≤ 5mg / L 急性范围: 20-500 mg/L 参考值范围: 1mg/L 推荐线性范围 ≥ 5mg/L到上限 < 1.0 mg/L 到≤ 10.0mg/L 灵敏度 明确在线性范围低端的性能 确定定量限(功能灵敏度)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其中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部分应着重从方法学、临床应用情况、性能指标等方面写明拟申报产品与目前市场上已获批准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异同。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国食药监械〔2007〕609号)的相关要求。
(二)产品说明书 说明书承载了产品预期用途、标本采集及处理、实验方法、检测结果解释以及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是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操作、临床医生针对检验结果给出合理医学解释的重要依据,因此,产品说明书是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产品说明书的格式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要求,境外试剂的中文说明书除格式要求外,其内容应尽量保持与原文说明书的一致性,翻译力求准确且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产品说明书的所有内容均应与申请人提交的注册申报资料中的相关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如某些内容引用自参考文献,则应以规范格式对此内容进行标注,并单独列明文献的相关信息。
结合《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要求,下面对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指导注册申报人员更合理地完成说明书编制。
1.【预期用途】 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全血和/或其他体液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适用的样本类型应结合实际的临床研究情况进行确认。
注1:
CRP值是非特异性的,不能作为特定的疾病或疾病的风险的检测指标,不建议把CRP的具体临床诊断意义列入预期用途。
注2:C反应蛋白包括常规C反应蛋白(CRP)、超敏CRP(hsCRP),具体根据临床试验核定。
2.【主要组成成份】 (1)说明试剂包含主要组分的名称、数量、比例或浓度等信息。
(2)试剂中不包含但对该项检测必须的组分,申请人应列出相关试剂/耗材的名称、货号及其他相关信息。
(3)试剂盒中不包含质控品、校准品或其他耗材,应说明经验证后推荐配合使用的商品化质控品、校准品或其他耗材的制造商、产品名称以及产品货号等详细信息;
如包含校准品和/或质控品,应说明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生物学来源,校准品应注明其定值及溯源性,质控品应有合适的检测范围。
3.【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试剂的效期稳定性、开封稳定性、运输稳定性等信息作详细介绍。并对开封后未使用产品允许暴露于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效期等条件予以明确。
4.【样本要求】 重点明确以下内容:
(1)样本采集:采集时间点是否受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具体采集部位及类型,详述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列出相关操作指南文件以指导使用者(最好能够给出具体图示),尽量减少由于样本采集或处理不当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样本处理及保存:样本的保存条件及期限(短期、长期)、运输条件等。冷藏/冷冻样本检测前是否须恢复室温,冻融次数限制。
(3)样本的最大可稀释倍数。
5.【适用机型】所有适用的仪器型号,并提供与仪器有关的重要信息以指导用户操作。
6.【检验方法】 详细说明实验操作的各个步骤,包括:
(1)实验条件: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注意事项,检验试剂及样本复温等要求。
(2)试剂使用方法(手工/半自动/全自动)、注意事项。
(3)详述待测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4)明确样本检测加样量及观察时间。
7.【参考值(参考范围)】 应注明常用样本类型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简单介绍设定该参考值(范围)所选健康人群的区域特征,建议注明以下字样“由于地理、人种、性别及年龄等差异,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8.【检验结果的解释】 结合质控品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本试剂的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对患者的临床诊治应结合其症状/体征、病史、其他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反应等情况综合考虑。如存在检测灰区,应对灰区结果的处理方式一并详述。明确有可能存在的数值升高因素及数值降低因素,明确说明对何种条件下需要进行重复检测,以及在重复检测时对待测样本可能采取的优化条件等进行详述。9.【检验方法局限性】(1)干扰物质及HOOK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心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结果,对操作程序作任何修改都可能影响结果。
(3)有关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分析。
某些未知成分屏蔽了抗原决定簇使之无法与抗体结合;
C反应蛋白抗原随着样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和外界温度上升逐渐降解无法被抗体识别;
不合理的样本采集、转运及处理、样本中被测物质浓度过低等均有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10.【产品性能指标】 详述以下性能指标:
注1:由于C反应蛋白目前尚无国家参考品,故选用国际约定、行业参考品或企业内部参考品,以后国家参考品若建立,采用国家参考品。
注2:对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等的最低要求见表1。
(1)准确度:
a)检测线性范围内几个浓度点的C反应蛋白参考物质(国际约定、行业参考品或企业内部参考品),检测浓度<3mg/L时,结果误差在±20%内;
检测浓度>3mg/L时,结果误差应在±15%(建议相对偏差)内。
注1:最低不得低于国家卫生计生部门质控允许范围。
注2:推荐检测范围内高、中、低浓度样本各选一个样本测试,其中低值样本推荐hsCRP 1mg/L左右,CRP 10mg/L左右。
b)回收:将已知浓度的C反应蛋白加入到血液基质或其他体液成份中,其回收率在(85%~115%)范围内。
c)比对:用已上市试剂盒或参考方法进行比对试验,结果应满足相应要求。
(2)线性范围:确立线性范围至少应取5点(包括下限、中限及上限),每次应重复测定三次,计算出直线方程y=a+bx,相关系数r值≥0.990。
(3)分析灵敏度或检测限(空白限):
a)分析灵敏度:说明试剂的分析灵敏度或不高于某浓度水平,简单介绍确定方法,对功能灵敏度如何研究可一并注明。
b)检出限:用零浓度校准品或样本稀释液作为样本进行检测,重复测定20次,得出20次测量结果,计算其平均值(M)和标准差(SD),得出M+2SD,根据零浓度校准品和相邻校准品之间的浓度结果进行两点回归拟合得出一次方程,将M+2SD的结果代入上述方程中,求出对应的浓度值,即为最低检出限。
(4)重复性:同一批次的检测试剂对检测范围内某个浓度的C反应蛋白样本进行重复检测10次,计算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D),根据公式CV=SD/M×100%得出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V(%)≤15%。
注:推荐检测范围内高、中、低浓度样本各选一个样本测试,其中低值样本推荐hsCRP 1mg/L左右,CRP 10mg/L左右。
(5)批间差:三个批次的检测试剂对检测范围内某个浓度的C反应蛋白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计算3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D),根据公式CV=SD/M×100%得出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V(%)值应≤20%。
注:推荐检测范围内高、中、低浓度样本各选一个样本测试,其中低值样本推荐hsCRP 1mg/L左右,CRP 10mg/L左右。
(6)校准品溯源性 申请人应根据GB/T21415-2008提供所用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和相应指标、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
(7)质控品性能要求(如有)a)定值质控品测量准确度 应至少给出一种用校准品校准测量程序后测定该定值质控品的试验方法。
b)均一性 通常取同批号的一定数量最小包装单元的校准品、质控品,每包装单元测试1次,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1;
另用上述校准品、质控品中的1个最小包装单元连续测试相同次数,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2;
按下列各公式计算瓶间重复性CV%,所有参数的瓶间重复性结果均应符合要求。最小装量不够完成瓶间差检测的可只进行批内精密度检测。
公式 1 公式 2 公式 3 公式 4 当S1 ----平均值; S----标准差; n----测量次数; xi----指定参数第i 次测量值。 (八)生物安全性(如适用)校准品、质控品如含人源性成分,用经过国家批检合格的以下三种体外诊断试剂盒对该试剂盒的校准品、质控分别进行检测: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HIV抗体、HCV抗体和HBsAg应为阴性。 11.【注意事项】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有关人源组分(如有)的警告,如:试剂内质控品或其他可能含有人源物质的组分,虽已经通过了HBs-Ag、HIV1/2-Ab、HCV-Ab等项目的检测,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项检测可以确保绝对安全,故仍应将这些组分作为潜在传染源对待。 (2)建议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电磁环境等。 (3)对采集样本的要求,建议使用新鲜血液,不建议使用高脂乳糜样、黄疸、高类风湿因子样本,勿使用溶血样本,明确样本的处理办法。 (4)对所有样本和反应废弃物都视为传染源进行处理。 (5)其他有关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注意事项。 (三)拟定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拟定产品标准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另外,对于国产试剂,应参考《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将拟申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半成品检定、校准品制备溯源过程、质控品的制备赋值过程等内容作为附录附于标准正文后,并在正文的“产品分类”项中引出该附录内容。 作为定量检测试剂盒,C反应蛋白产品的注册检测应主要包括以下性能指标:外观检查、物理检查、准确度、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检出限(空白限)、精密度(批间、重复性)、校准品溯源性、质控品测量准确度及均一性、生物安全性(如适用)等。如果拟申报试剂已有相应的专用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应方法学的通用标准要求发布,则企业标准的要求不得低于上述标准要求。 (四)注册检验 根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首次申请注册的第二类产品应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具有相应承检范围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进行注册检测。由于C反应蛋白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品,申请人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品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内部参考品。 (五)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 1.试剂盒所用抗体的制备、筛选、纯化以及鉴定等详细试验资料。如抗体为申请人自制,则应详述抗体的名称及生物学来源,申请人对该抗体技术指标的要求(如外观、纯度、蛋白浓度、效价等),确定该抗体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 如抗体为申请人外购,则应详述抗体的名称及生物学来源,外购方名称,提交外购方出具的抗体性能指标及检验证书,详述申请人对该抗体技术指标的要求以及申请人确定该抗体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 2.其他主要原辅料的选择及验证资料,如包被板、反应缓冲液等,申请人应详述每一原辅料技术指标的要求以及确定该原辅料作为主要原辅料的依据。若为外购,应详述每一原辅料的外购方名称并提交外购方出具的每一原辅料性能指标及检验证书。 3.企业内部参考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 (六)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 1.主要生产工艺介绍,可以流程图方式表示,并简要说明主要生产工艺的确定依据。 2.产品反应原理介绍。 3.抗体包被/致敏工艺研究:申请人应考虑如包被液量、浓度、时间、温度等指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上述指标的最佳组合。 4.实验体系反应条件确定:申请人因考虑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上述条件的最佳组合。 5.体系中样品加样方式及加样量确定:申请人应考虑样品加样方式、加样量对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加样方式及加样量。如样本需采取稀释或其他必要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方可用于最终检测,申请人还应对可用于样本稀释的物质或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最终选择的用于样本稀释的物质或处理方法。确定反应所需其他物质用量(标准品、酶标物、底物等)的研究资料。固相载体、显色(发光)系统、酶作用底物等的介绍。 6.不同适用机型的反应条件如果有差异应分别详述。 (七)分析性能评估资料 企业应提交原厂在产品研制阶段对试剂盒进行的所有性能验证的研究资料,包括具体研究方法、实验数据、质控标准、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对于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建议至少选择3批产品对以下分析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批间、批内)等指标,具体研究方法建议参考相关指导原则。 对于适用多个机型的产品,应提供如产品说明书【适用机型】项中所列的所有型号仪器的性能评估资料。 1.准确度 (1)与企业内部参考品的比对研究 使用已溯源的企业内部定值参考品进行验证,重点观察检测结果的偏差情况。 (2)回收试验 用于评估定量检测方法准确测定加入纯分析物的能力,结果用回收率表示。通常对样本进行2~3次回收试验,取平均值即平均回收率。 回收试验注意事项: ①加入的标准液体积一般应小于样本体积的10%; ②尽量使加入标准液后样本中的被测物浓度接近医学决定水平; ③标准物浓度应该足够高,以得到不同浓度的回收样本; ④注意基质效应,尽量采用与临床待测样本接近的基质。 (3)方法学比对 采用参考方法或国内/国际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已上市同类试剂作为参比方法,与拟申报试剂同时检测一批病人样品,从测定结果间的差异了解拟申报试剂与参比方法间的偏倚。如偏倚很小或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两检测系统对病人标本测定结果基本相符,对同一份临床样本的医学解释,拟申报试剂与参比方法相比不会产生差异结果。 在实施方法学比对前,应分别对拟申报试剂和参比试剂进行初步评估,只有在确认两者都分别符合各自相关的质量标准后方可进行比对试验。方法学比对时应注意质量控制、样本类型、浓度分布范围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 注:C反应蛋白目前尚无国家参考品,以后国家参考品若建立,优先采用(1)方法; 本产品不建议采用方法(2)衡量准确度。 2.分析灵敏度 分析灵敏度的确定常使用同批号试剂对零浓度校准品(或样品稀释液)进行至少20次重复检测,以空白均值加两倍标准差报告方法的检测限(+2SD)。 3.线性范围 建立试剂线性范围所用的样本基质应尽可能与临床实际检测的样本相似,理想的样本为分析物浓度接近预期测定上限的混合人血清,且应充分考虑多倍稀释对样本基质的影响。建立一种定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时,需在预期测定范围内选择7~11个浓度水平。例如,将预期测定范围加宽至130%,在此范围内选择更多的浓度水平,然后依据实验结果逐渐减少数据点直至表现出线性关系,可发现最宽的线性范围。 4.精密度 测量精密度的评估应至少包括两个浓度水平的样本进行,两个浓度包括医学决策点附近的数据、报告范围上下限附近的浓度值,通常选用该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附近和异常高值样本。两个浓度都选用高值样品,可能致CV偏小,也不能选用接近最低检出限的样品,可能致CV偏大。对hsCRP,其中一个水平应处于美国心脏协会/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HA/CDC)给出的低风险类的临床节值(1.0mg/L),其CV应≤10%; 中间水平应处于检测范围的中点; 第三个水平应处于检测上限的附近。 5.分析特异性(1)交叉反应:易产生交叉反应的其他抗原、抗体等的验证情况; (2)干扰物质:样本中常见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高脂、黄疸、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因子的研究(结果应量化表示,禁用轻度、严重的模糊表述); (3)药物影响:常见相关治疗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6.钩状(Hook)效应(如有):说明不会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上限或相关研究,如需稀释,应注明对稀释液的要求、最佳或最大稀释比例。 (八)参考值(参考范围)确定资料 参考值(范围)确定所采用的样本来源、确定方法及详细的试验资料。建议参考CLSI/NCCLS C28-A2。 (九)稳定性研究资料 稳定性研究资料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申报试剂的稳定性和适用样本的稳定性研究。前者主要包括实时稳定性(有效期)、运输稳定性、开瓶稳定性及冻融次数限制等研究,申请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稳定性研究方案。稳定性研究资料应包括研究方法的确定依据、具体的实施方案、详细的研究数据以及结论。对于实时稳定性研究,应提供至少三批样品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成品有效期后的研究资料。 试剂稳定性和样本稳定性两部分内容的研究结果均应在说明书【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和【样本要求】两项中进行详细说明。 (十)临床试验资料 1.研究方法 选择境内已批准上市、临床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同类产品作为参比试剂,采用拟申报产品(以下称考核试剂)与之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证明本品与已上市产品等效或优于已上市产品。建议企业尽量选择方法学相同、线性范围及精密度等性能接近的同类试剂作为参比试剂。 2.临床研究单位的选择 (1)第二类产品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2家(含2家)省级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 (2)临床研究单位应有能力提供临床评价所需的各类样本,实验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检测系统的各环节(仪器、试剂、质控及操作程序等),熟悉评价方案。在整个实验中,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都应处于有效的质量控制下,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最大限度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3)不同的临床单位应使用同一批考核试剂进行临床试验,以便对数据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分析。 3.临床试验方案 临床试验实施前,研究人员应从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多方面考虑,设计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各临床研究机构的方案设置应基本一致,且保证在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遵循预定的方案实施,不可随意改动。整个试验过程应在临床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内并由本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操作完成,申报单位的技术人员除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外,不得随意干涉实验进程,尤其是数据收集过程。 试验方案中应确定严格的病例纳入/排除标准,任何已经入选的病例再被排除出临床研究都应记录在案并明确说明原因。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和判定试验结果时应采用盲法及样本随机分配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对于新试剂的动态监测研究,应在方案中明确前后两次浓度变化有临床意义的标准。临床试验中所涉及的样本类型应与产品说明书一致,且每种样本类型例数的选择应符合基本的统计学要求。各研究单位选用的参比试剂及所用机型应一致,以便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 4.临床病例选择 (1)临床试验样本量的确定:申请人或临床研究者应根据产品临床使用目的,与该改产品相关疾病的临床发生率确定临床研究的样本量。在符合指导原则有关最低样本要求的前提下,还应符合统计学要求。 ①临床研究的总样本数至少为200例。 ②应考虑样本量的分布。样本量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及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 ③样本浓度应覆盖考核试剂检测范围,尽可能均匀分布。尽可能使30%样本的测定值处于参考区间以外,但在测量范围内。 另外,建议在临床试验中选择部分含干扰物质的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包括高脂、溶血、黄疸的样本、类风湿因子阳性样本,易共存的其他急性炎症时相因子同时升高的患者标本,以从临床角度验证试剂的特异性。 5.统计学分析 对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应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如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等。对于对比实验的等效性研究,最常用是对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两组检测结果的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应重点观察相关系数(r值)或判定系数(R2)、回归拟合方程(斜率和y轴截距)等指标。结合临床试验数据的正/偏态分布情况,建议统计学负责人选择合理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应可以证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临床研究方案中应明确统计检验假设,即评价考核试剂与参比试剂是否等效的标准。 6.结果差异样本的验证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于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的样本,应采用临床上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第三种同类试剂进行验证试验,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情对差异原因及可能结果进行分析。 7.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撰写 根据《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临床试验报告应该对试验的整体设计及各个关键点给予清晰、完整的阐述,应该对整个临床试验实施过程、结果分析、结论等进行条理分明的描述,并应包括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建议在临床总结报告中对以下内容进行详述。 (1)临床试验总体设计及方案描述 ①临床试验的整体管理情况、临床研究单位选择、临床主要研究人员简介等基本情况介绍; ②病例纳入/排除标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预期选择例数及标准; ③样本类型,样本的收集、处理及保存等; ④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评价统计结果的标准。 (2)具体的临床试验情况 ①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的名称、批号、有效期及所用机型等信息; ②对各研究单位的病例数、病种分布情况进行总合,建议以列表或图示方式给出具体例数及百分比; ③质量控制,试验人员培训、仪器日常维护、仪器校准、质控品运行情况,对检测精密度、质控品回收(或测量值)、抽查结果评估; ④具体试验过程,样本检测、数据收集、样本长期保存、结果不一致样本的校验等。 (3)统计学分析 ①数据预处理、差异数据的重新检测或第三方验证以及是否纳入最终数据统计、对异常值或缺失值的处理、研究过程中是否涉及对方案的修改。 ②定量值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 用回归分析验证两种试剂结果的相关性,以y=a+bx和R2的形式给出回归分析的拟合方程,其中:y是考核试剂结果,x是参比试剂结果,b是方程斜率,a是y轴截距,R2是判定系数,同时应给出b的95%(或99%)置信区间,定量值结果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4)讨论和结论 对总体结果进行总结性描述并简要分析试验结果,对本次临床研究有无特别说明,最后得出临床试验结论。 三、名词解释 1.分析特异性(Analytical Specificity):测量程序只测量被测量物的能力。分析特异性用于描述检测程序在样本中有其他物质存在时只测量被测量物的能力。通常以一个被评估的潜在干扰物清单来描述,并给出在特定医学相关浓度值水平的分析干扰程度。 注:潜在干扰物包括干扰物和交叉反应物。 2.精密度(Precision):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程度是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测量不精密度的数字形式表示,如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 四、参考文献 1.《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29号)。 2.《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 3.《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 号)。 4.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5.Review Criteria for Assessment of C-Reactive Protein(CRP),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and Cardiac C-Reactive Protein(cCRP)Assays,FDA 6.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Approved Guideline, Second Edition 2000, CLSI/NCCLS C28-A2 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 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编制说明 一、编写原则(一)本指导原则编写的目的是用于指导和规范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申报过程中审查人员对注册材料的技术审评。 (二)本指导原则旨在让初次接触该类产品的注册审查人员对产品机理、结构、主要性能、预期用途等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同时让技术审查人员在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时把握基本的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二、编写依据 (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7〕229号)(三)《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四)《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械〔2007〕240号)(五)《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七)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指导原则中部分内容的编写考虑(一)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制定主要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GB/T 26124-2011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YY/T 1183-2010 《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 (二)为了提高本指导原则的通用性,编写中明确本指导原则包含了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法、免疫荧光法等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免疫学方法。由于各种方法可能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标准性能要求上不一致,如果拟申报试剂已有相应的专用国家/行业标准或相应方法学的通用标准要求发布,则企业标准的要求不得低于上述标准要求。 (三)本指导原则参考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相关要求,但是对心脏CRP部分,考虑到国内已合并至超敏CRP,故本指导原则未保留。同时国内某些公司申请的全程CRP,在临床上没有相应的称谓,也未保留。 四、编写成员 本指导原则的编写成员由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评人员、行政审批人员、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人员、临床专家及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综合考虑指导原则中各个方面的内容,尽量保证指导原则正确、全面、实用。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仅供专业人员体外诊断使用) 用途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应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建立的快速、特异、操作简便的一步法定性检测方法,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辅助诊断。 简介 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指标主要有肌酸激酶异构酶(CK-MB)、肌钙蛋白I(Troponin I)、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肌红蛋白(Myoglobin)等,但它们对于早期诊断AMI却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K-MB、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缺乏敏感性,它们在胸痛后6-8小时才浓度上升;而肌红蛋白则缺乏特异性,它虽然在胸痛后2-3小时浓度上升,但不能区分骨骼肌和心肌损伤。 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则克服了以上两缺点,对于早期诊断AMI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它是15KD的小分子,动力学特征类似于肌红蛋白,即在胸痛后2-3小时后浓度开始上升,在12-24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在4-8小时内达到最高值;而且h-FABP的免疫性不同于其它类型的FABP(如小肠型FABP和肝脏型FABP),具有特异性,不会发生交叉反应。基于h-FABP以上特点使得其成为理想的AMI早期诊断生化指标。 检测原理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采用固相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FABP。 人血清或血浆扩散通过附着红色颗粒包被的抗体的滤膜,与滤膜中的包被抗体结合,在检测线(T)区域内,h-FABP-抗体复合物开始与包被在检测线区内的抗体接触,如果血清h-FABP浓度大于10ng/ml,在检测线区h-FABP-抗体复合物被抗-h-FABP的抗体捕获,并出现一条可见的红色条带。h-FABP浓度越高,检测线区出现色带的速度越快,色带越深。彩色颗粒包被的抗体扩散到质控线(C)区域被第二抗体捕获形成质控区红色带。 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铝箔袋包装, 4-25℃储存,切勿冷冻, 有效期1年。 试剂盒组成 每盒包装中含:单人份检测卡25包,使用说明书1份。 注意事项 1.本试剂盒仅供体外诊断使用。 2.请将检测卡恢复至室温后使用,并在室温内完成各步操作。3.如血清混浊,请离心弃沉淀后再用。4.请在使用前才打开包装。 样品的收集及储存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对人血清/血浆进行检测。以常规的实验室方法分离全血取得血清或血浆,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溶血。溶血的样品不能使用。 样品收集好后尽快检测。不要使样品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血清/血浆样品可在2-8℃下保存3天。更长时间的储存,样品应置于-20℃以下。 检测前样品必须恢复至室温。冷冻保存的样品需完全融化、复温、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忌反复冻融。 使用操作方法 1.撕开外包装,取出检测卡。 2.在检测卡加样孔内加入100ul待测血清或血浆。3.静置10分钟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阳性(positive): 质控线(C)、检测线(T)各出现一条红线,即有两条红线出现。阴性(negative): 质控线(C)出现一条红线,检测线(T)位置无色带出现。失效(invalid): 质控线(C)位置无线条出现,说明操作有误,应重做。 局限性 1.本试剂盒仅供检测人血清/血浆。 2.病人是否患急性心肌梗塞,应由医师结合临床特征和症状,以及其它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法综合判断。3.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仅提供定性结果,并不能确定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确切含量。 性能特点 灵敏度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到血清/血浆中10ng/ml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Cardiodetect目前国际上最快速的诊断急性心梗指标,可靠性高。作为一个早期的心梗指标 ,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优于目前已有的其他指标。使用简便 , 便于携带,可随时使用。 对代理商的要求: ·有长期合作的决心;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信心; ·完善的销售网络; ·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 ·具有丰富的市场操作经验,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 ·具备终端(OTC,RX)推广能力的公司和个人; 可提供的支持: ·及时提供货源,确保全国范围内2~10天内到货; ·实行区域独家代理,确保运作者权益; ·提供合理的运作空间,确保投入与收益成正比; ·企业会持续稳定给予代理商做全面服务工作; ·完成任务年终返点; 7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A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7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英文名称: Seven Tumor Markers Test Kit(Microarra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包装规格】 10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样本中的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7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检验原理】 本产品由蛋白芯片、酶标二抗反应液、检测液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7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第一步反应:待测血清与芯片反应,芯片表面的7种肿瘤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与样品中潜在的相应抗原结合,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进行第二步反应。第二步反应:将芯片转入预加了酶标二抗反应液的反应杯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抗体-抗原-抗体的双抗夹心结构,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检测反应信号。 信号检测:将芯片转移入预加了发光底物的反应杯中,利用致冷CCD对芯片反应区进行成像,读取点阵灰度值。 报告结果:以不同浓度的校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作出灰度——浓度定量标准曲线,通过该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不同指标的相应浓度,报告检测结果。 【适用仪器】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生物芯片阅读仪SLXP-001、SLXP-002。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 ℃保存,有效期6个月。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国械注准20153400230 7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B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7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英文名称: Seven Tumor Markers Test Kit(Microarra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包装规格】 10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蛋白酶原I(PG I)以及胃蛋白酶原II(PG II)7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检验原理】 本产品由蛋白芯片、酶标二抗反应液、检测液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7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第一步反应:待测血清与芯片反应,芯片表面的7种肿瘤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与样品中潜在的相应抗原结合,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进行第二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将芯片转入预加了酶标二抗反应液的反应杯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抗体-抗原-抗体的双抗夹心结构,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检测反应信号。 信号检测:将芯片转移入预加了发光底物的反应杯中,利用致冷CCD对芯片反应区进行成像,读取点阵灰度值。 报告结果:以不同浓度的校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作出灰度——浓度定量标准曲线,通过该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不同指标的相应浓度,报告检测结果。【适用仪器】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生物芯片阅读仪SLXP-001、SLXP-002。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 ℃保存,有效期6个月。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国械注准20153400234 6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6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英文名称:Six Tumor Markers Test Kit(Microarra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包装规格】 10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样本中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以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6种肿瘤标志物浓度。【检验原理】 本产品由蛋白芯片、酶标二抗反应液、检测液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6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第一步反应:待测血清与芯片反应,芯片表面的6种肿瘤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与样品中潜在的相应抗原结合,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进行第二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将芯片转入预加了酶标二抗反应液的反应杯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抗体-抗原-抗体的双抗夹心结构,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检测反应信号。 信号检测:将芯片转移入预加了发光底物的反应杯中,利用致冷CCD对芯片反应区进行成像,读取点阵灰度值。 报告结果:以不同浓度的校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作出灰度——浓度定量标准曲线,通过该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不同指标的相应浓度,报告检测结果。 【适用仪器】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生物芯片阅读仪SLXP-001、SLXP-002。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 ℃保存,有效期6个月。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国械注准20153400232 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女)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英文名称: Twelve Tumor Markers Test Kit(Microarra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包装规格】 10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女性患者血清样本中的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甲胎蛋白(AFP)、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链抗原153(CA15-3)、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12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检验原理】 本产品由蛋白芯片、酶标二抗反应液、检测液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第一步反应:待测血清与芯片反应,芯片表面的12种肿瘤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与样品中潜在的相应抗原结合,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进行第二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将芯片转入预加了酶标二抗反应液的反应杯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抗体-抗原-抗体的双抗夹心结构,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检测反应信号。 信号检测:将芯片转移入预加了发光底物的反应杯中,利用致冷CCD对芯片反应区进行成像,读取点阵灰度值。 报告结果:以不同浓度的校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作出灰度——浓度定量标准曲线,通过该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不同指标的相应浓度,报告检测结果。 【适用仪器】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生物芯片阅读仪SLXP-001、SLXP-002。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 ℃保存,有效期6个月。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男)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英文名称: Twelve Tumor Markers Test Kit(Microarra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包装规格】 10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检测男性患者血清样本中的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724(CA724)、甲胎蛋白(AFP)、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12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检验原理】 本产品由蛋白芯片、酶标二抗反应液、检测液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 第一步反应:待测血清与芯片反应,芯片表面的12种肿瘤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与样品中潜在的相应抗原结合,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进行第二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将芯片转入预加了酶标二抗反应液的反应杯中,进一步反应形成抗体-抗原-抗体的双抗夹心结构,反应结束芯片经洗涤后检测反应信号。信号检测:将芯片转移入预加了发光底物的反应杯中,利用致冷CCD对芯片反应区进行成像,读取点阵灰度值。 报告结果:以不同浓度的校准品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作出灰度——浓度定量标准曲线,通过该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本中不同指标的相应浓度,报告检测结果。 【适用仪器】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生物芯片阅读仪SLXP-001、SLXP-002。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 ℃保存,有效期6个月。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国械注准20153400231 国械注准20153400233 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CRP) 张掖市中医医院检验科王兰军 关键词C—反应蛋白感染临床应用 摘要C-反应蛋白是典型的急性期蛋白,且是在历史上首先被认识的急性期蛋白之一,其血清或血浓度的增加是由炎性细胞因子如IL-6释放所致,是伴随组织损伤、局部缺血、急性感染与炎症反应而升高的一种血浆蛋白质。临床主要应用于器质性疾病筛查,并发感染的鉴别和疗效监控。 1.CRP的生理 1.1 CRP是由五个相同的,非糖基化的亚单位构成的,每个亚单位由一条20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23017的多肽链组成的,这个特征性的结构把CRP归类于pentraxins族里。Pentraxins为在所有脊椎动物和多数无脊椎动物中发现具有免疫防御特性钙结合蛋白。在细胞因子IL-6家族的诱导下,CRP在肝中合成迅速。在急性期反应高峰时肝合成蛋白能力的20℅是直接指向CRP的合成。肝外合成对血清水平不起影响作用,正常合成率为1~10㎎∕d,急性炎症时每天合成超过1g∕d,外科损伤患者血清中CRP8~10h可增加一倍,在IL-6刺激物缺乏时,在2~4h内合成率降至正常,外科术后24~48h患者血清中CRP降至一半,并不反应出此种蛋白半衰期,而是纯粹的炎症解除。无遗传性CRP缺陷的报道提示CRP对生命是必不可少的,循环中CRP半衰期约19h,但一旦它与配体结合,可能更快速的被清除。 在慢性炎症的动物模型中急性期蛋白合成的调节呈下降性,这可以解释长期处于某些炎症条件下不管是活动性炎症仍可看到CRP合成下降,出现最低量CRP增加,甚至在活动性炎症,在某些结缔组织疾病中可能由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缺陷而得到解释。 1.2 概括的说CRP有以下功能: 1.2.1识别和启动靶效应细胞及其产物从组织中清除,如可能有毒性的或引起自身过敏的DNA。 1.2.2充当一个为吞噬溶解入侵微生物而进行调理的先天性防御机制,这些功能对于那些缺乏免疫系统的原始动物中与CRP相似的Pentraxins族有利,是至关重要的。 2.CRP的临床指征 2.1可用于对炎症过程的筛选,特别是在初级保健医疗场所: 2.1.1明确急性器质性疾病的存在,如:心机梗死、深静脉栓塞和感染,或慢性状况,如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和炎性肠道疾病。 2.2 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感染,当微生物试验较慢或不可能进行试验时: 2.2.1明确术后的感染并发症。 2.2.2在重症医疗监护,新生儿监护的方案制定中;在相关的细胞毒素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在骨髓移植中可快速辨别感染。 2.2.3 鉴别诊断病毒性或细菌性发热疾病,如脑膜炎和肺炎。 2.2.4监测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反应,支持使用较简单,便宜的抗生素和协助及早停用昂贵形式的抗生素疗法。 2.2.5 提示胎膜过早破裂后所引起感染的存在。 2.2.6 提示结缔组织疾病的病人并发感染的存在。 2.3可用于风湿病的处理; 2.3.1早期检测滑膜炎。 2.3.2 快速明确一个合适的抗炎治疗(类固醇或非类固醇)和确立最小的有效用药剂量。 2.3.3 帮助鉴别诊断关节痛,肌痛和不典型背痛。 2.4 可用于帮助鉴别诊断胃肠道症状; 2.4.1 区别激惹性肠道综合征和器质性疾病。 2.4.2 帮助区分溃疡性肠炎和局限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3.参考范围 成人和儿童:0.068~8.2mg/L,中值0.58mg/L 新生儿,脐血:≤0.6mg/L 出生后第4天至1个月的婴儿:≤1.6mg/L 分娩母亲≤47:mg/L 4.CRP的临床应用 `4.1 器质性疾病的筛选 血浆CRP浓度升高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是产生CRP最有力的刺激);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 在急性事件如损伤,血浆CRP浓度在6h后上升,48h达到高峰,大约24h后下降,因而在急性事件发生大约3d内测试来指示炎症是有用,尽管CRP的上升是轻微的,但它总可以指示病变的存在,例如吸烟者和马拉松运动者可以有足够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一个微小CRP水平的上升。 4.1.1 正常的CRP水平并不能排除轻度急性局部炎症或一些APR很低的慢性疾病如SLE、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皮肌炎和溃疡性肠炎的存在。 4.1.2 CRP的上升程度能反映炎症组织的范围或活动力,其可能继发于基本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或类风关中的一个主要成分,在很多疾病中血浆CRP的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在各种情况下,连续测定比单个测定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因为CRP宽广的的参考阈值意味着即使一个个体CRP水平发生10倍的变化,该值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CRP分析是将 来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但试验方法要求比现在常用的有效测定更为敏感及必须与临床结合来解释。 4.2 并发感染的识别 4.2.1细菌的内毒素是急性期反应的最有效的刺激。所以最高水平的CRP可发生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有时高达500mg/。.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是在100 mg/L左右。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应最轻,通常不超过50 mg/L,极少超过100 mg/L。 4.2.2 CRP值可用来监测高危患者组的并发感染,如做连续测定,甚至能发现由于炎症有关联的一些内在情况而先前发生的CRP升高,如手术或细胞毒素治疗后。用来解释整个临床图像和其他一些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引起的急性期反应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有些限制,但CRP的测定仍很有价值,因为它可提示解剖学上相近部位的感染而不可接受常规的微生物诊断,同时应考虑机体快速反应时间早于诊断试验,例如血培养可提供的结果。 4.2.3 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常常可通过CRP升高的程度加以区分。例如,在脑膜炎和呼吸道感染中,CRP值>100 mg/L,就很有力地证明是细菌性原发感染。 4.3 评估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监控 CRP 升高的程度反应炎症组织的大小或活动性,在急性炎症和感染时,CRP值与疾病活动性有 良好的相关性。这种情况与慢性炎症不相符,尽管在一些重要情况下,如类风关、节段性回肠炎和风湿性多肌痛时,这种相关性足以用来作为治疗监测。 4.3.1CRP为10-50mg/L表示轻度炎症,例如局部细菌感染(如膀胱炎、支气管炎、脓肿)、手术和意外创伤、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非活动性风湿性疾病、许多恶性肿瘤和多数病毒感染。 CRP升至100mg/L表示较严重的疾病,它的炎症程度在必要时需静脉注射。CRP> 100mg/L,表示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细菌感染的存在。 4.3.2CRP动力学反应表示血浆水平的变化滞后于炎症活动性变化12-24h左右。但重要的是临床症状变化的觉察可以慢许多。例如,在类风关中慢4-6周,因此CRP可为作出临床决定提供一种快速的方法。持续升高的CRP值一般证明治疗无效,应当更换方法。 4.3.3系列血浆CRP的测定,可用来作为下列情况的治疗监测: 在许多急性感染时最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 在高危病人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生素治疗; 在有些难以进行临床评估的风湿性疾病中,快速选择合适的抗炎治疗; 根据CRP水平的变化来决定抗炎药物的剂量; 估计并发症的开始,如在风湿性多肌痛的患者中巨幼细胞动脉炎的发展。 4.4 预后价值 持续升高的CRP值表示炎症无好转,常是治疗失败和预后差的证明,如恶性疾病、感染和心肌梗死。 5.CRP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进行急性期反应的评估 在临床实验室较容易检测的急性期蛋白中,CRP是最敏感和快速的反应之一。目前,对其他急性期蛋白尚无绝对完美的检测指标。 5.1体温、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是常用来监测和检测炎症的方法。 5.1.1发热: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常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局部的疾病经常不发热,幼儿和老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并且阿司匹林类药物的非抗炎作用可使体温下降。当脑损伤时也可引起发热。 5.1.2 白细胞增多:可明确表示感染,但是在局部感染和无菌性炎症时不敏感。在白细胞减少和感染的患者中,白细胞计数没有价值。强烈的体力活动也可引起白细胞增多。 5.1.3 红细胞沉降率:是非特异性急性期反应,因为它受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形状和大小以及非急性期蛋白如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它表明一种与饮食中脂质摄入有关的每天的变化程度。许多研究表明,血沉作为一种疾病标志的价值甚至与CRP相比拟,可能因为在单一的血沉测定中,可表示贫血、免疫反应和急性期反应作用的总和;而血浆浓度无这些优点。 6.CRP检测优于其他测定的本质的优点在于: 6.1 快速反应。 6.2 多数情况下,高度的敏感性。 6.3针对炎症的特异。第三篇: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
第四篇:7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A
第五篇: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