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查处商业贿赂情况(最终版)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总结
2008年,我局始终将治理商业贿赂作为加强市场监管和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面到位,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治理商业贿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整顿市场秩序,推进反腐倡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各级工商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局按照省、市局《关于治理商业贿赂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并制定了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商业贿赂的易发领域多次进行了研究,切实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履行工商职能,维护公平竞争,提高执法能力的重要工作列入党委会议议程,建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并与区相关部门建立了治理协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到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支持,为整治商业贿赂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加强学习培训
商业贿赂案件查处是一项既复杂又有难度的工作,很多执法人员缺乏办案的实际经验和技巧,为能有效开展商业贿赂治理工作,我局在抓好全员业务学习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了公平交易处、工商所案件主办人员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精神,以便准确地把握政策界限。一是聘请市局有关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讲解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程序、取证、定性等技巧,使执法人员明确了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认定原则,明确了商业贿赂行为与正常的市场竞争、商业经营行为,如折扣、佣金之间的区别;二是直接安排人员参加市局有关案件的查办工作,重点学习办案程序,办案技巧及在办案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提高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公平交易队伍配备精兵强将,并在办案装备、经费上实行倾斜,为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提供良好的保障措施。
三、重点排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由执法人员深入商场、书店、学校、社区和群众中,了解、收集有关医药购销等行业的商业贿赂信息,掌握案件线索,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线索,将图书购销、洗车服务中提供、接受捐赠及报销各种费用等作为切入点,全年重点排查了书店1家、洗车店5家、商场3家,初步掌握了一些线索。
二是依法调查证据。办案中要求执法人员依照法定程序规范办案行为,并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在第一次取证时间内一次性将相关证人证言、相关旁证材料取齐,不给当事人转移资料、串供的机会,保证案件查办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今后工作意见
2009年,我局将严格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商业贿赂查处工作。
一是加大办案力度,突出工程建设、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重点治理行业和领域,认真排查商业贿赂线索,严厉查处商业贿赂的大案要案,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排除干扰、严格执法,同时要正确区分正常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切实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部门之间协作,与纪检、检察、审计等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建立案情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治理商业贿赂的层面。
三是建立完善的集中执法体制,解决行政执法多头进行的问题,统一行政执法的主体,真正树立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四是加强内部业务培训,对公平交易处、工商所执法人员举办一期商业贿赂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商业贿赂案件查办工作的技能,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要案件,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青岛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 二00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工商局治理商业贿赂经验材料
治理商业贿赂维护公平竞争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良且又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和公平诚信原则,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投资环境,毒化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
康发展的“毒瘤”。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发布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我局按照省、市工商局的安排和部署,将贯彻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落在实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做到“四个到位”
_、思想认识到位。
中央《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发布后,我局及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的紧迫性和特殊性,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上级的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_、组织领导到位
及时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股室负责抓日常工作。
_、工作责任到位
制定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在该方案中,明确了治理目标、治理重点、治理措施,并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安排细化,将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位。
_、执法力度到位
今年,我局将机关办案重心放在治理商业贿赂案件上,抽调年轻有一定办案经验与技巧的执法人员到经检队,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办案人员配置了数码摄像机、数码像机、手提电脑、复印机、专用小车等办案工具,同时,加强了对基层工商所的办案指导,上下齐心协力,强化了执法力度。
二、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突出“五抓”
_、抓重点: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我局按照中央和省局在文件中指明的行业和领域,重点开展了对*县医药和商业购销行业的整治,效果明显。
_、抓培训:在开展整治工作前,我局除集中组织职工学习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将全局__名办案人员组织到市局参加办理商业贿赂案件提高班培训,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经检办案人员到****等地实地参观学习兄弟市县办案经验与办案技巧。之后,又邀请省市专家到我局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培训班,目的是提高办案技能和水平。
_、抓协作:在系统内部,局机关与基层各所上下形成合力,及时通报办案信息,相互探讨办案经验。市场巡查大队人员及时将巡查情况反馈经检办案人员,形成联动;在系统外,已与公安、检察院、县纪委建立反商业贿赂长效监管机制,达到相互补充部门在执法中的权力不足,促进资源共享。
_、抓治本: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难度不小的长期工作,要从根本上治理贿赂,关键是要注重源头上的治理,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在这方面,我们一是注重强化自身建设,抓好自查自纠;二是召开相应的座谈会,与行业部门沟通、通气;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巡查职能,严格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四是大力推进市场信誉体制建设。
_、抓统一,推进治理工作有序的开展,自省市工商局部署此项工作后,安县工商局对全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作出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办案机构,统一案件的办理,统一报告制度。
由于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半年来,我局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共立案_件,其中结案_件,待结案_件(其中有_件当事人要求听证,已举行了听证会)。
结案的_件商业贿赂案,是XXX医院付给医生CT提成费的不正当竞争案件。该院于____年_月投入使用CT机一台,自定了CT提成制度,____年的提成标准为CT检查费在___元以下的按__元/人次提取,超过___元的按__提取,____年提成标准为医院对院外医生比例不变,院内医生则按__元/人次提取。____年_月至____年__月期间医院CT检查费收入共计______元,支付医生提成_____元,我局依法处罚款__万元。该案涉及医生___人。
举行听证会的_件案件,为XXX酒店收受XXX酒类经营部专场费用商业贿赂行为和XXX酒类经营部采用给付XXX酒店专场费的手段以销售商品的商业贿赂行为。____年_月__日XXX酒类经营部与XXX签订了专场销售协议,销售商品,协议规定专场销售时间为三年,从____年_月_日至____年_月__日止,专场销售范围包括白酒、红酒、黄酒、啤酒、饮料、奶制品等所有产品。费用约定XXX一次性支付人民币_____元作为专场销售促销费等内容。XX采取给付现金、抵扣货款等形式在____年_月至_月期间付给XXX专场费_____元,到____年_月_日止,XXX共计
向XXX提供专场酒水金额约__万元。双方当事人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收受和支付专场费的手段,来获得交易机会,触犯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局分别于____年_月_日和_月__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告知程序,____年_月_日和_月_日分别举行了听证会。
另有_件立案的案
件是XXX酒类经营部在与XXX酒店酒水供应活动中所签订的《商品供应合同》中,给付酒店瓶盖返盖费。此案目前正在调查中。
还有一件案件是XXX市医疗器械公司采用付条件的赠予方式,给XXX医院CT机使用权,合同要求X医院在使用过程中采购耗材及维修服务,目前该案正在调查中。
当前工商部门在查处商业贿赂中的问题与难点
(一)国家禁止商业贿赂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现行的各有关分散的法律法规,尚未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专门的明确界定。商业贿赂应该是指商事活动主体在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服务过程中,为了谋取商业利益而故意采取各种财产性或非财产性贿赂手段侵害正常的商业秩序的行为。相比之下,我国相关法律所定义的商业贿赂的范围则要小得多。“商业贿赂”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造成了执法障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_条对商业贿赂的规定过于简单,而商业贿赂在实践中的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所以在认定上有一定困难。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精神,《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对商业贿赂中的主要形式回扣、佣金、折扣等进行了细化阐述,但在实践中除了这三种外,其他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性贿赂(色情服务),以出国考察为名进行贿赂等均可构成商业贿赂,由于没有对商业贿赂的形式或手段采用列举的方法加以规定,给工商部门实际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商业贿赂案件案源较难收集。因为各种原因,商业贿赂案件案源渠道不多也不大。以举报为例,大部分群众虽然对商业贿赂行为反应强烈,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证据无法向工商部门提供有力的帮助。从社会意识方面看,很多人都觉得这些行为是“潜规则”,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部分群众把商业贿赂误认为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不想得罪人,也就不举报,导致举报案源稀少。
(三)执法主体混乱,执法尺度不一。《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赋予工商部门查处商业贿赂的执法主体地位,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一规定已被肢解。市场交易过程出现的商业贿赂问题,不仅工商机关有权查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赋予其他一些行业监管部门执法的权力。这种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的混乱状况必然导致不同部门在对查处商业贿赂的标准把握上存在分歧,执法尺度不一,加大了执法成本。同时,行业部门“自我监督”的模式也很难真正起到作用,许多行业内的商业贿赂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客观上助长了不公平竞争现象的蔓延。
(四)行政执法手段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工商部门现有的执法手段显得过于单一。对于出现商业贿赂的企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工商部门只能从其账面上找问题,而且不能把对方的账本带离企业,增加了查找企业涉嫌商业贿赂证据的难度。由于权限的制约,面对商业贿赂花样不断翻新,回扣、账外折让等形式更加隐蔽的现实,工商部门常常力不从心。例如旅游市场中,旅行社与购物点或景点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在暗中进行的,在证据的认定和案件性质的定性上比较难把握;基建设计招标活动中,外地单位与机关工作人员相互勾结的行为,既涉及外地调查又涉及本地部门,办案人员受工商权限所制。在管辖权上,检察、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纪委和审计等部门都有调查权,如果是涉及到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则由检察机关查处,涉及公司企业人员则由公安机关负责,如果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才由工商部门处罚。但实际在“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范围中仍存在了多头执法的问题,保险、电信等法律法规将不正当行为交由其主管部门负责查处,也就是说自家的事自家管,从法理上讲工商是排斥在这些领域之外的,造成工商部门介入该领域的困难。例如,医生拿回扣是公开的秘密,与药品销售代理商都是暗中交易,但法律没有赋予工商部门更多的权利和手段,工商部门没有确凿的证据又不能随便调查询问。
(五)尚未形成打击商业贿赂的合力。各行业、各部门内部的纪律检查机关以及工商、检察、公安、审计等部门都有查处商业贿赂的职责,但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形成合力和有效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传递,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打击商业贿赂的力度。一些部门和地方出于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的考虑,对商业贿赂行为不履行查禁职责,进一步增加了查处打击的难度。
(六)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中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的多样化、经营手段的现代化、交易行为智能化特点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一支复合型人才,一支具有综合执法能力的队伍。然而目前我们基层工商相当部分执法干部却是“土专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真正能够懂法律会应用,懂财务会查帐,懂统计会分析,懂电脑会操作的、能够适应办商业贿赂这种新型案件的一线干部少得可怜。虽然在常规案件的行政执法方面这些一线干部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然而面对商业贿赂案件,监管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查处商业贿赂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执法能力偏低。
与此相联系,工商部门在查处商业贿赂行为中存在四个难点:
_、发案难。商业贿赂行为隐蔽性强,不像别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一方恶意、另一方被动接受。由于行为双方都是故意的,多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作案时一般没有第三方在场。正因为双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往往共同隐瞒相关情况,订立攻守同盟,一般情况下很难发案和攻克。
_、取证难。由于商业贿赂涉及到某些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他们接受贿赂的方法又较为隐蔽,只有暗账没有明账,尤其是大部分个体经营者根本就没有建账意识,从账目中取证较难。且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往往不予以配合,增加了办案阻力。而且经过打击后,经营者的商业贿赂行为更加隐蔽,面上检查基本不能发现问题,介入难、调查难、取证难等问题更加突出。而且,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那种从法律很容易界定的商业贿赂行为将越来越少,“智能型”商业贿赂行为将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工商部门更加面临无证可取和有证难取的境地。
_、认定难。有些单位间的商业贿赂是以合同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有时候,到底是经济行为还是违法犯罪行为比较难界定。目前,工商部门对商业贿赂的查处相当慎重,防止商业贿赂行为认定的扩大化。比如“进场费”的问题,认定起来相当复杂,有些是实际发生的,有些是没有发生的,有些是供货商和经销商分摊的,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如果执法人员在查处案件时,忽视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上下条款之间的联系,仅仅根据第八条单个条款的规定,就会造成对商业贿赂行为认定的不准确、不全面、表面化。
_、查处难。打击商业贿赂过程中,一些常规的贿赂行为比较容易被查处,其难点在于一些难以直接取证或者难以界定的商业贿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商业贿赂隐藏于人情往来中。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里,当双方发生了商业交易之后,礼尚往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商业贿赂,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很难做出明确的区分。二是政府官员权力与商业结合的寻租。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发生的许多变相商业贿赂往往难以处理。例如一些官员的家属本身就在经商,官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一些企业或者部门进行关照,而那些企业或者部门则向官员的家属提供商业交易的机会。实质上,家属是用官员的权力作为贿赂,获取了商业机会,与其他形式的商业贿赂一样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可这种商业贿赂却极难查处。三是采用非常隐蔽的所谓“其他手段”。比如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以上种种使得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负责具体查处商业贿赂行为的工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有限难以取证立案。
面对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坚定信心,进一步健全发案机制,通过看新闻报道找线索,依靠群众举报得线索,借日常检查出线索,从已办案中带线索,向其它部门要线索等多种途径,找到发案突破口,重拳出击治理商业贿赂。
下半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_、继续抓住机遇,与公安、检察院、监察、纪委等部门加大联系,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争取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与支持。在突破大案要案上形成整体全力。
_、采取多种方式扩大举报电话知晓面,并安排适当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举报。
_、对一些热点、焦点部门或行业加大查处力度,下半年,按照省局的安排,我们将对药品、医疗器械购销、中介机构、商品经销和服务领域进行排查,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如发现商业贿赂行业行为,一定严查不怠,决不姑息。
二〇〇六年八月十七日
第三篇: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几点体会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几点体会
商业贿赂已成为当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疾。多数商业贿赂行为,行贿和受贿双方是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双方从中获得了各自所需的利益,行贿者和受贿者所用的财物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侵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现就我局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专项行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具体办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在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该条没有明确回扣和一般商业贿赂行为以及折扣、佣金、附赠行为的特征和性质,且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996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不高,不能满足执法和诉讼的需求,还有就是规定商业贿赂的主体过窄,致使查处非国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员的受贿行为存在法律盲区。另外我国现行法律中将账外暗中和明示入账作为回扣和折扣的本质区别并不恰当。竞争者并不一定都是单位,在实践中很多个体户和承包户都没有自己的账户,也就没有入不入账的区别,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建帐,而他们不建帐又不归工商机关管,法律很难确定其行为究竟是属于折扣还是回扣。所以,仅把账外暗中与否作为判断折扣和回扣的主要根据而无其他实质标准,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许多表面上取得合法形式的所谓“折扣”又往往会产生与回扣同样的后果,对社会的公平竞争秩序造成妨碍。
(二)取证难,查证难。主要是受执法手段和权限的制约,及一些潜规则的影响,导致直接取证难。例如,我队调查某超市收受三鹿奶业代理商堆头费、进场费、上架费的案件时,在三鹿代理商取超市所要费用的收据或发票时,代理商非常不情愿提供,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对超市处理不了,造成的后果就是超市不会再销售他的产品,最后是细致的做工作才取得证据,拿着证据到超市检查其帐目时,超市以经理不在或是会计不在为由不提供帐目,而办案人员又不能采取任何的强制手段,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有劲使不上致使案子一拖再拖,从而给对方提供再作一套帐或者活动的机会。又如,检查某小学强制给学生上保险非法收受保险公司给予的“保险代办费”的行为时遇到的问题也是取证难,如果要体现出“强制”的字样就得从学生或是家长入手,而学生或是家长考虑还得在学校学习等原因不予提供,造成取不到证据从而没法去学校查证,而保险公司现在又是网上报帐制,要想看帐就得到市公司,另外我们没有其他的强制措施只能是表面的了解一下而已。还有就是一些行业已形成“潜规则”,查处的一些案件中的药商向医院推销药品都是采取“两笔扣”方式:“明扣”给医院的小金库,“暗扣”给药房的工作人员或是主治医师。经查,目前这种手段已成为医药购销领域的“行规”,“圈内人士”都直接按“程序”办理,操作更加隐蔽。类似的领域还有存款信贷、工程发包、车辆保险等,这些行业“潜规则”已经根深蒂固,给取证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
(三)执法主体交错,各自为政,形不成执法的合力。按照法律法规,对于商业贿赂案件,除工商局外,检察院、公安局、法院、海关缉私局、税务局、纪委和审计等部门也都有调查取证乃至立案查处的权力,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执法不力、打击不力的后果发生。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执法主体交错导致各个机关各自为战,各自执行各自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都在自己的那个框框内执法决不跃雷池一步,是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直接原因。要知道打击商业贿赂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这就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有机配合,形成一个执法的合力。向上面提到的超市不配合问题,如果公安机关介入控制住财会人员或是搜查相关的帐目的话就不会有后事发生。为什么公安机关只是简单的配合呢?就是因为这个案件不够它们立案的标准,所以它们只是象对待普通防碍执法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那样来处理,这样就伤及不到当事人的筋骨,也就没能形成一个合力的拳头。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规范商业贿赂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涉及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条款,但规定比较分散,对一些重要环节的界定不够完善和明确。对此,一要明确商业贿赂的主体和客体,对不同行业、领域内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商业贿赂行为规定统一的判定依据,让办案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也就是给各个执法机关制定出相应的条例或办法;二要明确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主管机关,建议将检察机关确定为主管机关,由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协助配合,形成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合力。象上面查处超市收受“堆头费”的案件,如果公安的经侦部门带着搜查证依法对该超市的财务科进行搜查的话,当时就能拿到第一手的证据,就能够给案件一个准确的定性。学校收受“保险代理费”案件,如果纪检部门、检查机关与工商共同办案的话就可以轻松地取到证据,因为检查机关有司法强制措施,他们可以对学校相关的财务和人员予以控制,而我们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检查,这样采取“双管齐下两头堵”的办法就解决了没法取证的难题。
第二,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财务制度。对当前普遍存在“吃回扣”不良风气的领域和行业,出台行业规范,健全财务制度,从源头上加大打击力度。
第三,多种渠道治理商业贿赂,形成打击合力。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多方面的,因此也应该从多种渠道入手,形成打击的合力。一是检察机关应当大力查办职务犯罪。在惩治受贿人的同时,不能放松对行贿人的打击。二是平等的市场竞争者可以对不正当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出台明确规定,鼓励平等经营者通过法
律途径对商业贿赂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
第四,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当务之急是充分唤起全社会对商业贿赂行为危害性的清醒认识,形成“民要举官要纠”的氛围,由此建立起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为核心,以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舆论为辅助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
第四篇: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难点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难点
2012-09-17 09:48
1.现有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工商机关查处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主体及表现方式的规定比较简单,对于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利害关系人收受商业贿赂的问题缺少明确规定。另外,商业贿赂违法所得的计算方式也存在争议。
2.商业贿赂行为隐蔽性较强,调查取证存在一定难度
商业贿赂行为多为“潜规则、暗箱操作”,经营单位多以做假账、账外账、不入账等违法方式进行,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由于商业贿赂案件涉及点多面广,贿赂双方作为利益共同体,串案、窝案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使得调查取证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3.商业贿赂案件专业性比较强,案情的认定较复杂
认定商业贿赂行为,需要从违法的主体、主观、客体、客观等方面考虑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其给付或收受财物是否影响正常的公平交易秩序,商业贿赂与正常的商业模式、规则有什么区别,“账外暗中”如何理解等,准确把握这些问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业务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会计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对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4.协作机制不健全
工商机关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中,由于缺乏案源、取证等方面的有效协作,往往使案件陷入僵局。而且,在现有体制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上银行、保险、招投标等领域商业贿赂管辖权的争议,给办案人员造成了一定的执法压力。
第五篇:**交通分局治理商业贿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维护交通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性,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交通厅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实施意见》、《**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根据市交通局、市运管处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七次全会、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和全省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依据《安徽省交通厅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实施意见》、《**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治理交通运管部门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使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普遍受到教育,规范执法意识、诚信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经济行为基本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廉洁、高效,相关制度规定得到完善,建立起全局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工作重点
治理交通运管部门商业贿赂要围绕基建工程、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规费征收、资金拨付和使用等环节,重点查处违反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违反规费征收标准、违反依法行政有关规定行为,坚决纠正基建工程项目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划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坚决杜绝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行为等现象,严肃查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权擅自违规给予行政审批、降低征收标准、违规减免规费以谋取非法利益和索贿受贿行为。
四、实施步骤
按照市交通局、市运管处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计划安排9个月的时间,从2006年7月中旬开始,至2007年3月底结束。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06年7月)。
7月14日,召开全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完成工作部署。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做好本部门的动员部署工作。要认真组织学xxx省委、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文件,把握政策要求,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开展工作的自觉性,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答题问卷等多种形式,营造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和依法查处阶段(2006年8月至2006年11月)。
自查自纠工作从8月初开始,11月底结束,集中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根据自查阶段的发现和群众举报线索,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以基建工程项目、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规费征收为切入点,组织各部门进行自查自纠。各股、室、站要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对所管工作范围负责。
(一)全面调查摸底。摸清在从事基建工程、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规费征收主要环节中,关键岗位和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调查各部门在工作中违反依法行政的行为,掌握所涉及的单位、岗位、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列明可能存在的问题清单,为自查自纠打下基础。
(二)查找突出问题。深入查找问题,拟出治理工作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方向。重点查找基建工程中存在的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划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查找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违反有关路检路查制度的不规范行为;查找在规费征收中存在的违规包缴、报停、封存、开票、收取罚款、课以滞纳金等突出问题;查找行政审批人员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和索贿受贿行为。认真分析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和特点。
(三)落实整改措施。针对自查中发现的不正当交易问题,认真查找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切实加以整改。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端正思想,规范行为,做到严格自律。
(四)加强监督检查。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自查自纠全过程,坚持经常性督促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确保自查自纠工作不走过场。对自查自纠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问题较多、反映强烈的人员,要现场督促解决,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消极应付的,重点进行督办,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分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抽查。
(五)及时处理问题。自查自纠要把握政策、讲求策略,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对查找出的问题,根据事实、情节和后果,以及认识态度等,予以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错误的,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纠风工作进行自查自纠。
(六)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分局纪委监察员要积极协助有关机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掌握案件线索,与检察、公安、审计、工商等部门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网络的作用,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广泛动员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行为。要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涉嫌违法犯罪的商业贿赂问题,及时予以查处。要正确运用法律和政策,严格依法办案。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