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阴县第五中学简介
梦想,从这里起飞
——湘阴五中简介
湘阴县第五中学地处湘阴县城中心尚书路,是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达40000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39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79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2人,教学班级26个,学生1600余人。
这里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郁,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是莘莘学子通往成功的摇篮,有设施齐全的运动场所,有装备精良的校园网络,有藏书近10万册的图书室,有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劳实验室,有供学生培训的画室、音乐室、舞蹈室,有高标准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有美丽典雅的“英才苑”;释放个性的校园艺术节,墨香流溢的《尚书》期刊,硕果累累的“鹿鸣文学社”,生动活泼的“青春飞扬广播站”,多姿多彩的课间才艺表演,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构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线。
近四年来,学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市十佳校长陈觉民同志率领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五中团队,拉开了“精品+特色”的学校发展序幕,实现三个跨越——打造精品市级示范学校、创建省艺术特色学校、建设书香校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61.5%,二本上线率25.5%,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率66.3%,二本上线率26.8%,2011年高二学考居全市第四名,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校先后荣获“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书香校园”、“岳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岳阳市教改实验示范学校”、“湘阴县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湘阴县高考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好评。
追求永无止境,创造其乐无穷,五中人信心百倍,众志成城,立志将湘阴五中打造成洞庭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二篇:栾城县第五中学简介
栾城县第五中学简介
栾城县第五中学是一所县直初级中学,1998年建校,学校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200平方米,供暖面积19000平方米,硬化面积 45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率 40%以上。现有教学班 36个,在校生2100名,专任教师150名,现有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97人,专科学历50人,教师学历100%达标,高级教师24人,中学一级教师50人。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念,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一流、两全、三高”即创河北省一流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管理高效益、教师队伍高水平、学生素质高层次为办学目标。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育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秉承“博学、进取、笃行、诚信”的校训。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团结、守纪、勤奋、进取”的良好校风。
几年来,在两任校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规模由建校初的6轨制扩大到了现在的12轨。专任老师人数由建校初的30余人到现在的150余人,在校生人数也由建校伊始的几百人猛增到了现在的2千余人。2004年建成了实验楼,装备了一流实验室、计算机教育、语音室等功能室,2008年全部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先后进行了教学楼扩接、学生公寓、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图书大楼目前也已交付使用,各种配套设施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学校坚持改革创新、科研兴校,积极构建“以思想政治素质为首,培养能力为重,掌握知识为基础,提高素质为目标”的育人模式。坚持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推广,打造杜郎口模式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环境宽松、民主、和谐。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并将学到的经验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目前有省级优秀教师6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市优秀教师4名。县级骨干教师12名,县特聘教研员15名。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园林式学校”、”河北省一级图书馆“、“河北省依法治校实验学校”、“河北省家长教育研究实验学校”、“河北省办事公开示范学校”、“石家庄市示范性初级中学”、“石家庄市贯彻体育条例先进单位”、“石家庄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石家庄市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示范学校”、“石家庄市巾帼文明示范单位”、“石家庄市卫生标兵先进单位”、“石家庄市绿色学校”、“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县长教育特别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第三篇:利辛县第五中学简介
利辛县第五中学简介
利辛五中位于原老汽车北站北面30米处,南邻老利张路,北靠长春路,西邻青年路,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一所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26人,高级教师23人,中级职称58人,学科带头人19人,教坛新星26人,骨干教师45人。目前在校学生突破2500人。
我校校园总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40000平米,绿化面积达13000平米,其中教室6000平米,办公楼2200平米,学生活动室1200平米,学生公寓楼9000平米,食堂7200平米,多功能会议室1800平米,学校拥有105个标准教室,另有音乐教室、琴房、舞蹈室、心理咨询室、绘画室、微机室等多间;学生公寓楼,有200多个宿舍,均安装空调,各楼层均设有卫生间、淋浴房、洗衣房等。
我校校园绿化带、大型雕塑“开创未来”与300米标准塑胶操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交相辉映,构成五中特有的校园景观。学校目前又配置了全市最先进的办公设备和监控设备,正在筹建新学生公寓楼和教师公寓楼。
我校以“尚智、善思、乐学、力行”为校训,以“和谐 务实 优质”为校风,以“博爱 创新 高效”为教风,以“勤奋 严谨 超越”为学风,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县教育局、学校董事会、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用勤劳和汗水铸成智慧之匙,开启梦想之门,开创五中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湘阴中学开学情况汇报材料
湘阴中学开学情况汇报材料
一、开学工作安排有序。
8月28日召开行政会,29日召开教师会,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改革纲要。30—31日组织学生入学。8月31日就安排了行政值班、晚辅导,9月1日—3日按课表上课。
二、规范办学行为。
利用教师会组织学习两个常规,并召开教研组长会,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禁乱收费,不编重点班,按规定开课。食堂实行公办,办好师生满意的食堂。
三、安全工作抓落实。
开学进行安全隐患,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了清理,9月1日上午召开了学生会,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四、管理工作不断细化、完善。
开学初,学校确定了本学工作思路。制定方案,加大质量奖励力度;加强常规管理,每个校长分管一个教研组,协助组长检查教学常规;加强课堂管理,每节课必备;校长们都上主课,没晚上安排一位校长值班;校长每期对校务组成员的常规进行两次检查,并通报,每期举行一次教学比武,学校确定校级教研课题,教师围绕之进行校验和反思。
五、加大了劝学力度。
目前有部分学生流失到城区就读,学生没办理手续就走了,真正辍学的学生目前有16人(三年级8人,二年级5人,一年级3人)。学校造具花名册并报镇政府,教师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劝学。
六、教师到岗情况。
在册118人,在岗99人,超编16人,派出15人支教已到位(复合5人,三塘7人,马田2人,悦来1人),在校教师84人(病假2人)已按时上岗。
七、建议:
1、局下文对退职的副校长的工作量予以规定。
2、初中学校住校生越多,开支越大,经费方面予以倾斜。
3、规范城区初中招生行为,形成公平竞争。
湘阴中学 2010-9-6
第五篇:华龙区第五中学学校简介
阔步前进中的华龙区第五中学
华龙区五中创建于1945年,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的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5亩,教学班23个,在校师生1200余人,师资达标率100%,省、市、区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余人。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安全教育室、德育室、卫生室、音体美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器材室、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跆拳道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安全教育室等。仪器、音体美器材配备均达到省定二类标准。校园网络配套完善,远程教育网、宽带网、教学资源库与网络班班通相连,加快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方便了教育教学的开展。
几年来,学校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东风,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学校亮点工程:一标三探(一标:即实现一个目标——学生低进高出。三探:即一探——学校管理精细化;二探——课堂改革高效化;三探——学生评价多样化。)。荣获:“国家关工委读书活动先进示范校”、“国家‘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标准化学校”“市教研赛考评突出贡献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学校”、“市平安建设先进学校”、“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信息技术示范校”、“区先进学校”、“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区花园式学校”、“区中小学远教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区平安建设模范学校”、“区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中,在关怀中壮大,在探索中发展,在辉煌中奋进,今后以内涵发展为契机,五中师生将一如既往,抢抓机遇,栉风沐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润得桃李香飘四海。
顽强、忠诚、进取、厚德的五中人永远牢记自己的伟大使命:实现教育教学内涵大发展,创建龙乡名校,绝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