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牛内幕读后感
品牌成长
——《蒙牛内幕》读后感
这是一份记录一群草根族如何凭借满腔热情、满脑智慧去创造中国奶业顶级品牌、进军世界奶业市场的档案;这是一个展现勇猛的草原大汉如何在同城大哥企业的高压、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奶业市场,从负数起步,一跃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的精彩故事。这更是一份揭开一头“牛”如何跑出了火箭的速度的答案。
蒙牛的飞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些成就的取得,看似偶然,实则是由许多“道”在支撑的必然结果。人们都希望从成功企业的发展道路中学到其“成功之道”。“蒙牛模式”可以九九归一,也可以一分九九。在这里,尽可能多的略去“人皆有之”,筛选出蒙牛崛起的七个支点。
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最初只是伊利中的一名洗瓶工,但最后做到伊利的生产经营副总裁。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由于牛根生能力出众,危及到总裁郑俊怀的地位,不得不走出伊利。带着遗憾走出伊利的牛根生,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他要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要创百年老店。当然,要想创建一个企业,并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是需要多种资源的,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有了人就有了一切。牛根生离开伊利后,他的部下纷纷选择弃“明”投“暗”,追随牛根生,共同创造蒙牛的辉煌。有了人,一切资源就都有了,蒙牛就是凭借几颗智慧的头脑成长起来的。伊利郑俊怀的围追堵截不但不能阻止蒙牛的成长,反而增加了蒙牛人的危机感,激发了蒙牛人的潜力。
从正面看,蒙牛是牛根生的“直接作品”;从背面看,又岂不是郑俊怀的“间接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伊利走出的蒙牛团队缔造了蒙牛传奇,这就好比蒙牛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蒙牛刚开始创业时,这群草原大汉就把做百年企业、世界级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将一切决策都放到百年大业的坐标系中去考量。正是这看似高不可及的目标,让蒙牛人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在牛根生的带领下,不畏艰难、不知疲惫地奔跑着,前进着,同时在跑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一齐奔着目标前进,他们也让蒙牛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越触手可及、越丰富可感。
三、思路决定出路
蒙牛的经营理念“营销的98%是在家里完成的,产品的竞争从设计开始”,这正是“思路决定出路”,这句我们人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蒙牛中成功地实践与运用。蒙牛从产品命名、资源整合、市场推广、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了超前的理念与思路,这些思路让蒙牛的发展呈几位数的增长,让蒙牛人看到了思想的力量,也让我们感受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轴线清晰了。
四、关于定位
聚焦、聚焦、再聚焦同样的光通量,凹透镜无所作为,凸透镜点燃熊熊大火。为什么?学问只在散与聚。
蒙牛的产业定位具有聚焦性,奉行“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的宗旨;产品策略具有聚焦性,“优生优育”、“生下虎一个,胜过鼠一窝”;传播策略也具有聚焦性,一年之中重点抓住一两个闪光点将其做深,做透,做强。在地面活动中,蒙牛运用了最强大的执行模式——“超女模式”;媒体整合上运用“神五模式”,这都为蒙牛带来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五、经营人心
蒙牛的成功跟牛根生内心的理念“经营人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管理者也是企业应该沉淀的健康文化。古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训言;近有国共战争中“跟我上”和“给我上”的不同结局;今有“人心齐,泰山移”的箴言。纵观蒙牛所有新闻资源的整合与投放都彰显了营销的根——在“后方”的观点。他们深知,企业竞争,最难竞争的是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揪耳朵”,“抓眼球”都敌不过“暖人心”。一个打进消费者心灵的企业,消费者将在心里为它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书中也谈到了员工为蒙牛是“卖力”还是“卖命”的观点。正因为人是最大的生产力,所以蒙牛指出未来的竞争,最后都会聚焦到“得人心”这块“方寸之土”上的。蒙牛的文化中有“消费者的利益,中间商的利益,员工的利益,不可一日不思,消费者是水,中间商是船,企业是坐在船上的人。”正如“树的茁壮源于沃土”的道理,蒙牛管理系统中地“经营人心”哲学,是蒙牛蒸蒸日上重要原因之一。
六、竞争合作目的都是双赢
在蒙牛的眼里,同行不是冤家,竞争“双赢”。竞争的着眼点是大局。正如“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最入心的一句话就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是竞合”。总而言之,竞争使人发展,竞争使社会进步,竞争产生美。没有竞争就不存在销售队伍了,也正如书中所言:孤立的就是孤寂的,集群的才是沸腾的。
蒙牛团队注重与消费者合作,与奶农合作,与媒体合作。同心圆效应蒙牛的创业纲领中有五句话,“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父老乡亲盼增收”。这里面同时还隐含着一个先决条件:追求消费者价值最大化。通过同赢、共生,蒙牛与产业链上的所有成员都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七、把危险化为机遇
乐观者在一个困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在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6年的蒙牛,曾遭遇过两个“最黑暗的时期”。蒙牛遭受“新闻诽谤案”和“投毒恐吓事件”,但蒙牛没有因此倒下。蒙牛团队的队长牛根生为了企业的发展不惜写下遗嘱上战场。在危急关头,牛根生给温总理写信,请求支援。蒙牛团队坚定信念,齐心协力,与恐吓分子作斗争,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俗话说“邪不压正”,最终恐吓分子被捕,蒙牛团队继续向前。
昨日蒙牛“蹄痕凿凿”,今日蒙牛“风驰电掣”,明日蒙牛更会“晨新夕异”。全国成长企业百强之首的蒙牛如今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当然蒙牛的成功之道,不止这七点,我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的“蒙牛内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让我们记住这个传奇的蒙牛,记住这个神话般的企业。
第二篇:蒙牛内幕读后感
蒙牛内幕读后感
《蒙牛内幕》展现了一群草根族赁着满腔激情、满脑袋智慧,在同城大哥大企业的高压、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奶业市场,如何从负数起步,以牛的精神跑出了火箭的速度,成为中国奶业的顶级品牌、世界奶业市场对手胆寒的精彩故事。
本书两位作者孙先红、张治国均为蒙牛管理团队核心成员。作为蒙牛成长的见证者,他们深感有责任揭开蒙牛大幕,对蒙牛的成败得失作一次彻底的总结梳理,使之由模糊变清晰,由混沌变透明。全书从蒙牛发展历程、蒙牛经营模式、蒙牛文化等方面着手,全方位透视蒙牛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成长轨迹,并力图提炼出对众多经营管理者乃至一般人有所启示的普遍规律:
第一部分为“蒙牛现象”,颇为详尽地勾勒了蒙牛的发展历程,既生动展现了蒙牛人的创业精神,也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第二部分归纳总结了蒙牛经营模式,详细阐述了成就蒙牛今日辉煌的25个法则,无一不是管理者可资借鉴的金科玉律。
第三部分阐释了蒙牛文化,明确提出了“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的思想,值得中国企业管理者深思。
第三篇:蒙牛内幕读后感
浅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读《蒙牛内幕》有感
从0岁起步,仅仅6年,在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工厂的“三无”前提下,2005年蒙牛预计营业额达100亿,几乎与行业老大伊利并驾齐驱。蒙牛,无疑是近年来最成功的发展最牛最猛的消费品公司。,然而,蒙牛取得成功决非偶然,蒙牛的快速发展与其企业的良好文化环境不无关系,蒙牛在成立伊始便把强调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不断地自我超越,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人类创造过程,良好的企业文化又能激励人们积极的创造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正所谓做人要讲“为人之道”,做企业也要讲“经营之道”,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员工,在不同的企业发挥的效力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企业的文化是不同的。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从进入企业的那天起,就被植入了这个企业的基因,它们要按照什么样的逻辑运转,就要看这个企业的文化。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纵观《蒙牛内幕》一书,蒙牛的企业文化本质就是牛根生文化。蒙牛将企业文化上升到了企业核心的高度,而不是一些企业所谓的“口号”。
以其“经营人心”为例:蒙牛强调“举贤避亲”,防止企业的家族化倾向;选才“三合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些企业的高才低用,低才高用;“上礼下”规则——只允许上级送下级财务,禁止下级送上级礼物;“三正氛围”塑造“三全员工”——公司只有具备了“正义、正气、正确(决策)”的基本面,奉行“公平、公正、公开”,才会有“上下同欲”才有会“全心、全力、全时”的员工;“集体开会,领导坐地上”,“老牛出差深圳睡地板”…….蒙牛文化取中国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制度文化之长,并坚持不懈的实施,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企业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能人时代,制度时代,文化时代。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在“能人时代”,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的确可以打下一个山头。但是,当打下的山头越来越多的时候,光有一头狮子是不够的,狮子本领再高,也会无暇顾及,这个时候,就需要制定一套制定,形成一种模式,以便把管理模式由一个山头”克隆”到另一个山头,让制度和模式的作用代替能人的作用,这样企业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制度时代”。但是制度再高明i,总有制度顾及不到的地方,也就是一个企业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盲点”,当“盲点”发生问题的时候,好公司与差公司的差别也就体现出来了——好公司有人管,人人都会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家,制度没有规定谁去管也会有人去管,而且会管得很好,因为这是人的责任心使然;差企业就不一样了,如果制度没有规定油瓶子倒了由谁去扶,那么,即使有人看见油瓶子倒了也不会去扶——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差别。
“态度决定一切”是米卢训练队员的一条名言,其实这句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员工的业务能力也许有大小,但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却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形象和工作效率,所以公司亟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端正所有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执行能力。其实制度也好,文化也罢,最终的目的就是为经营企业服务i,只要我们有企业荣辱与共的主人翁工作态度(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算企业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有办法和信心去克服。
第四篇:《蒙牛内幕》经典语句
《蒙牛内幕》经典语句
牛根生曾对《新民晚报》记者说:“讲到用人标准,从人本管理的角度看,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这是一个人岗匹配的问题。这就像木头,粗的可以做梁,细的可以做椽,浑身疙瘩的还可以做柴禾„„人也是这样,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岗位适应性。”所以,论人才问题,说它复杂吧,著书立说也仅能说个皮毛;说它简单吧,也就一句话:所谓人才,就是合适时间合适地点的合适人选,也就是最合适岗位的人。
进了“北京城”,“井冈山的骡子”怎么办?这几乎是所有企业都要遇到的难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害怕部下谋反;而现代企业“挥泪辞廉颇”,是为了长治久安。
世界上的思想比星星多,观点比人口密,没做出选择的时候,此也有、彼也有,然而此也混沌、彼也混沌,分不出个主宾来;一旦作了选择,就有了凝聚点,有了向心力,有了主心骨,所以,若论企业文化从哪里来?“结晶式”也好,“播种式”也好,归根到底,企业文化首先是一种选择,然后是一种整合。
蒙牛的使命:百年蒙牛强乳兴农
愿景:愿每一个中国人身心健康;创第一品牌、建中国乳都;做世界乳业领先企业;
员工六项修养:做自我超越的人;做有使命感的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争创一流的人;做有团队精神的人;做学习创新的人。
大道行简。最高级的最简单。探究蒙牛企业文化,我们力图用几个字、几条线概括之、勾勒之。文化不只在纸上,不只在心中,关键在行上。“知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行道”——替天行道,替民行道,替己行道。孔子讲: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性。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掌旗者、布道者、践行者。“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唇齿相依。透视企业文化,从透视企业家的言行开始。牛根生创立企业时便给自己立了一则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2004年,他把蒙牛文化概括为一体两面:“牛”文化,“德”字根。
“牛文化”的第一条主线:大胜靠德;“牛文化”的第二条主线:大智靠学;“牛文化”的第三条主线:大牌靠创;
蒙牛文化的主根是“德”,其有三大“支根”:“经营人心”,“与自己较劲”,“种自己的田”。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四做”:用脚做(突出“调研”),用手做(强调“示范”),用心做(善于“沟通”),用势做(借助“载体”)。还要做到“五人”、“五导”: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信任人、发展人,让员工成为创造力的源泉;引导、指导、疏导、开导、劝导,让奔腾喧嚣的各种能量都汇聚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轨道上来。
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未来的竞争,最后都会聚焦到“得人心”这块“方寸之争”上。千古圣贤总结治乱之道,王道、霸道、无道,归根到底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犹如磁铁之于群针,有磁则向,无磁则背。
绝不能把“经营人心”误解为一团和气,“兵不斩不齐,将不斩不勇”,“小慈”乃“大慈”之害。要是只图融洽,那么家族企业是首选;如果只求“父子兵效应”,那么一个部门里的人全部由亲戚构成可能是最佳组合。公司不同于家庭。把“家庭制”搬到“国家制”上,害了中国几千年;现在,中国企业同样不能再把“家庭制”那一套搬到“公司制”上。经营人心是要把心“营”向事业,而不是单纯比赛谁最受欢迎;它是一种强势气流,要把“心云”抚去,露出“心日”。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事业瘫。一个团队有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取决于上级;一个上级有没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关键取决于人格魅力。古代思想家认为,视人为“土芥”者,人必视之为“寇仇”;视人为“手足”者,人必视之为“腹心”。没有“爱护”就没有“拥护”。关心下属,以人为本,这正是蒙牛事业成功的基石之一。
我们讲,人的工作状态可以划分为三种:卖嘴,卖力,卖命。一个人究竟采取这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个人素质,就是企业哲学。企业哲学的高尚程度决定着员工的高尚程度。只有伟大的事业,才能造就伟大的员工;只有高尚的人文,才能生成不竭的士气。
在蒙牛,有句话几乎人人皆知:“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还有句话:“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牛根生曾说:“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就在一点两点上。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于跟自己较劲的,在欧洲是德国人,在亚洲是日本人,在中国,蒙牛首当其冲!”整个蒙牛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己较劲”的历史。牛根生说得好:“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后,回头再看,‘大数定律’的效能就显现出来了: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
“蒙牛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博”字:纵取今古,横征中西,萃百花蜜,摄千家魂;前人已有的,点晴之,前人没有的,创造之。
“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与螳螂作战,你的胸怀会越来越小。与蜗牛伴跑,你离冠军的宝座不是近了而是远了。与结巴子辩论,你有成为第二个结巴子的危险。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不管是师于生活,还是师于书本、师于人物,择师是个首要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正确吗?正确。要学吗?不尽然。此三人中有师,彼三人中也有师。师于不师,师此师彼,有个机会成本问题。每一寸生命都不可重复,选择了二流就错过了一流!师个诸葛亮,学个诸葛亮;师个臭皮匠,学个臭皮匠;师个老巫婆,学个跳大神。师优者师,师庸者庸。
过去讲“拿来主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有,后挑选!——这是短缺经济时代的“圣旨”,因为拿得慢了就会两手空空。现在是过剩经济时代,主要矛盾不再是“有与无”,而是“优与次优”,拥抱月亮就会错过太阳,贪恋芝麻就会漏过西瓜。多少人八面伸饵,要我们吞下(占有),然而一旦吞下,我们还有重新选择的余地吗?所以,世易时移,因时顺便,“先占有,后挑选”须变作“先挑选,后占有”,是为“新拿来主义”!——这是过剩经济时代的“圭臬”。择业如此,择婚如此,择师如此„„但有选择,莫不如此。
学习有三种境界:知,悟,用。“知”是萃取——有选择地学习,“悟”是升华——有发现的学习,“用”是结晶——有创造地学习。择师于书本与人物,解决的往往是“知”的问题;择师于自然与生活,才能解决“悟”的问题。
择师也有境界问题。同样是师法自然,师虎者独,师狼者群,师牛者勤,师狐者诈;师山者仁,师水者智,师竹者直,师藤者绕。以蝼蚁为师,苟苟于一己之私;以天地为师,皇皇于万众之公。老鼠不说摘星星,骆驼不提打地洞,海豚不练登山功,牦牛不修泅水术。择师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战略问题,“有其师必有其徒”只是果,“有其徒必有其师”才是因;“名师出高徒”也只是果,“高徒择名师”才是因。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遁世„„老牛到底属于那一家?慢慢地观察,细细地琢磨,笔者似乎终于悟到了:填满老牛“生命地图”的实际就是一个字——赢!不是一个人的小赢,也不是一个队的中赢,而是一个“生态圈”的大赢!这个“生态圈”,就是他所说的“蒙牛企业生态圈”。
像伟大领袖毛泽东,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包括总设计师邓小平,再世时,支配过千万亿,但他临走时,拿走一块砖了吗?拿走一块钱了吗?„„历史上那么多帝王将相,特别是秦始皇,以为能够带走什么,挖了坑埋起来。现在不是又挖出来了吗?还不是属于社会的。
社会上虚假的东西不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家都背会了,但不少人没有体会到。
从无到有,不容易,快乐;从有到无,特别是有组织、有准备地从有到无,更难,但这是最大的快乐。
老板有两种境界:为自己挣钱,然后关起门来吃肉,这是“金本位”;以他所经营的这个生态圈里千军万马的幸福为幸福,这就是“人本位”。
第五篇:读《蒙牛内幕》有感
读《蒙牛内幕》有感
1,要与自己较劲!把制度执行到位,有时需要支付额外成本,有时还显得不近人情,然而,破坏制度、漠视规则带来的成本更大。
2,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自己的“一己之有”奉献出来,期待着成功。
3,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自己不成长就只能是被别人超越,因为门外有更多的人在等待进入,所以要么做好,要么淘汰。
4,不屈不饶,这是拿破仑成功的道理。
5,《猴子与香蕉》的实验启示:好文化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积淀而形成,坏文化更可以。6,要学会资源整合,其实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但是只有会资源整合的人才会成功。7,企业家应该有逆向思维的能力,让销售淡季成为旺季。
8,规矩不合理就打破它,重新建立新的规矩。
9,鼓励部下超越领导。
10,矛盾98%的来源都是误会。
11,一个企业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人才而且能跟你干,无论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无论什么情境都可以成事。
12,一些特殊性的事情要放在普遍性的大背景中去思考,不能只看着自己企业的情况。13,人才的最大培养是实践。
14,蒙牛创世“三板斧”:A起名的哲学:品牌命名的关键在于要求品牌“名称”能否正确、有效地传递品牌“基因”。
B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C产品等于人品。
15,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16,知恩图报获人心。
“把敌人变成朋友,既消灭了一个敌人,又多了一个朋友”-------林肯
17,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
18,优秀的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19,品牌宣传时的第三方佐证品牌诉求比直接诉求更有力。
20,牛根生论“大规律”
第一:做点不做面
第二:做快不做慢
第三:一次成功
第四:三力法则
第五:边缘出成绩
21,每个人的每个第一次都很重要,都有可能成为人生转折点。
22,泥水是可以洗去的,洗不去的东西注定在我们心底积淀的越来越深。。。。23,有目标不一定赢,但没有目标一定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