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

时间:2019-05-13 16:1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

第一篇: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

永政计生字„2008‟16号

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

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

市人口计生委:

“十一五”以来,我县的人口计生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巩固“三为 —1— 主”成果,强化基层基础,主攻重点难点,狠抓督办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工作情况作如下评估报告

一、人口发展基本概况

(一)1995年以来的人口发展基本状况

1995年末,全县总人口311121人,出生率12.10‰,死亡率5.40‰,自增率6.70‰,计划生育率84.76%。通过全县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人口计生工作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出生率、自增率逐年下降,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自1995年以来,全县少出生人口1万多人,按照国家统一测算标准,相当于少需要5600万元的GDP总量;可为国家和家庭节约教育成本2.3亿元,为家庭和社会节约物资技术装备费2.5亿元;可节约耕地8000亩,可为各级财政节约退耕还林经费6.4万元,每年可为国家节约退耕还林粮食补助1200吨;每年可节约木材砍伐1.15万立方米,可保护有林地0.383万亩。从源头上减少财政支出,为化解“三农”问题、缓解就业压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近三年来的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发展态势 1.出生率

2008年9月底,全县总人口为339660人,出生2126人,出生率为6.28‰,2006、2007年全县出生分别为3167人、2832人,出生率分别为9.44‰、8.35‰。

2008年9月底,全县出生性别比为116,同比下降7。2005 —2— 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114、112、116,均有所偏高。

2.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8年9月底,自然增长率为2.72‰。2006年、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52‰、2.75‰,用2007年末与2005年“十五”计划末比下降0.79个千分点。

3.计划生育率

2008年9月底,计划内生育2038人,计划生育率为95.86%。2006年计划内生育3069人,计划生育率为96.91 %,到2007年计划内生育2744人,计划生育率为96.89 %,2007年末与2005年“十五”计划末比上升1.94个百分点。

4.优选节育率

2008年9月底,优选节育率为82.10%。2006年优选节育率为84.58%,到2007年81.90%,2007年末与2005年“十五”计划末比下降1.88个百分点。由于开展优质服务以后,已婚育龄妇女对使用的避孕方法进行了选择,所以导致优选节育率的下降。

5.独生子女领证

全县2007年末累计领取独生子女证7882户,与2005年“十五”计划末比增加1972户;其中农业人口领取独生子女证4550户,占一孩户的42.17%;农业人口领取独生子女证与2005年“十五”计划末比增加1348户,一孩户领证率提高了9.64个百分点。

至2008年9月底止,农业人口本期领证156户。6.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

全县累计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85个。

—3— 7.出生缺陷变动态势及育龄人口生殖健康状况

1979年以前,全县人口增长处于无计划生育状态,特别是在农村,所以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极低,因为无科学的指导生育,出生缺陷率高,白化病、身体畸形、先天性精神病等病变现象较为严重。自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以来,通过全县上下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出生缺陷率逐年下降,“十一五”以来降到最低,保障了出生人口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减轻了负担。

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县的一个工作难点,主要原因有:一是流出人口随意性大,一部分不经计生部门登记就擅自出门打工,导致流出人口底数不清;二是流入人口流动性大,除有固定铺面的经商者外,大部分人难以纳入正常管理。2008年,县政府制定了《永德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8月底止,永康镇已完成流动人口清理整治工作。9月17日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于10月份对德党镇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整治。其他乡镇11月底全部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10.计划生育家庭人口规模及变动情况

在1979年以前农村家庭几乎每户人口超过4人,7至8人的家庭居多,人口最多的家庭达10人以上。“十一五”以来基本稳定在平均每户4人。

二、2005年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及其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4—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保障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全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分析全县的人口形势,深入基层督促指导,严格考核奖惩,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人口计生工作,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位臵,综合决策,切实加大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力度。各乡镇按县委、政府的要求,加大了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力度,乡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领计生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为计生工作解决了不少的实际因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 “一票否决”制度,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机制建设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积极以宣传教育为基础,积极推进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一是结合实际,制订创建和巩固计划生育“合格村”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检查指导,严格按标准狠抓落实。把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有机结合,做到联创共建。同时建立“合格村”创建激励机制,对符合“合格村”标准的村(居)委会予以奖励,并及时兑现奖金。二是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目前,全县计生协会组织机构131个,会员人数占总人口的8.33%,有计生协会宣传服务阵地131个。三是稳妥推进计生“村民自治”。加强中心户长队伍建设,实现计生工作“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5—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法治化进展情况

计生工作者肩负着维护和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职责,计生工作者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望的高低,关系到计生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因此,我县注重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和塑造形象上下功夫。一是建立起行政管理、信息宣教与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工作,层层建立计划生育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认真执行“七不准”规定,做到规范、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了计生工作由“行政管理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计生信访渠道畅通,初信初访结案率达95%。二是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结合全县各项中心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抚养费的依法征收工作。与法院配合,严格按照征收程序依法征收。切实加强社会抚养费的管理,实行“乡收县管”,统一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及时上缴国库。所有社会抚养费全部用于县、乡、村三级计生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全县没有违法行政行为,所有征收工作全部依法进行。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流动人口管理中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并主动提供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保健等优质服务。县成立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永德县流动人口查证验证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认真开展流动人口计生管理集中服务月活动,—6— 同时每年组织公安、工商、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每季度开展全县性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大检查活动,并结合计生信息化个案管理工作,抓好流动人口落实计生相应措施和婚育证的检验、催办工作。2006年、2007年,全县外来流动人口验证率均达95%。

(五)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进展情况 一是成立县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综治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国营农场和各职能部门相应成立综合治理领导机构,使全县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制订综治工作实施方案,制订《永德县B超使用管理制度》、《医学性需要人工终止妊娠管理制度》、《非医学性需要人工终止妊娠管理制度》、《出生人口统计报告制度》等9个制度,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综合治理工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活动。县综治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一次全县性的督查活动,深入到各医疗机构及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详细检查。通过检查,找准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四是结合“三查”工作,加强对孕妇的管理。有效地遏制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施行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五是推进关爱女孩行动,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使全社会形成“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

(六)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开展情况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近两年来,我县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工程。一是开展婚前培训,对未婚男女青年进行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 —7— 培训,培训率达50%,对新婚夫妇进行优生优育、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培训,培训率达100%,同时对新婚夫妇推广叶酸、福施福等营养素。采取孕前培训和孕期保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有效开展。

(七)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进展情况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工作思路和方法两个转变的必要措施。通过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我县于2008年1月被省政府考核验收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达标单位。2006年、2007年亚练乡、大雪山乡先后被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2008年6月,县政府印发了《永康大山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同时提出了2010年全县各乡镇均实现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创建的目标。在县人口计生局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永康和大山优质服务工作开展较好,有望2008年底通过市人民政府考核验收。

(八)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2003年省政府出台“奖优免补”政策以来,我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算清经济帐,引导独生子女家庭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送办证服务上门,提高了办证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认真落实国家奖扶政策,加强了计划生育家庭中老人的养老保障。另外,协调民政、扶贫、工商、林业、水务、教育等部门在实施扶贫攻坚等项目的同时优先照顾计划生育家庭,进一步提高了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通 —8— 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大部分群众自愿放弃生育二孩,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九)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二是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共有51人,行政管理共有34人,共有118个村级计划生育宣传员。近年来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反复培训,队伍素质有很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应提高。

(十)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2006—2007年)上级投入新建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资金148万元,其中:

1.2006年投入亚练服务所新建综合楼20万元,自筹10万元,总投入30万元,现已竣工使用。

2.2006年投入永康镇服务所20万元,因新建综合用房资金缺口较大,现在正在筹备之中。

3.投入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扩建工作用房资金108万元,目前正在筹备中。

“十一五”期间的后几年必须做的两件事:

1.新建永康镇服务所综合用房,现已基本准备就绪,经永康镇党委政府班子研究决定,于6月中下旬开始动工,预计2008年底完工。

2.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扩建工作用房,现已基本准备就绪,经局班子和服务站班子研究决定,于12月份开始动工,预计2009 —9— 年上半年完工。

三、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取得经验

领导重视,上下联动是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前提。人口计生工作一直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难事”,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仍然严峻。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组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基本国策,形成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使得我县的人口计生工作有了大突破,大发展。

创新思路,优质服务是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全面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以贯穿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两个转变”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是树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的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县抓住机遇2007年创建了省级优质服务先进达标单位,2006年、2007年亚练乡和大雪山乡先后被评为市级优质服务先进乡。2008年大山乡、永康镇有望被评为市级优质服务先进乡镇。

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是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开展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大处着眼,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我县围绕目标责任书,采取广泛宣传,重点突击的方法,着力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10—

(二)存在问题

我县“十一五”以来的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与乡镇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有及少数乡镇基层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生育观念得不到根本转变,导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仍然存在,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所以,必须进一步夯实基础,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二是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计生服务所工作用房简陋,医疗器械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严重制约着有些乡镇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有些乡镇村行政管理人员更换平凡,基层统计台帐得不到及时运转,起不到好的作用,导致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所以,要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必须加强计生队伍素质;四是部分下岗职工、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保健费没有得到落实。涉外婚姻与年增加,所涉人员办理结婚证难,其子女落实难。这些因素给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四、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深刻领会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清醒认识当前人口发展的严峻形势和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健全乡领导挂村、村两委成员包片挂组以及公安、卫生、民政、综治、教 —11— 育等成员单位相互配合、严格把关的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和服务网络。继续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凡是计生工作“滑坡”、存在问题突出以及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将坚决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工作到家。

(二)切实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

加快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把综合改革和新机制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实现以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以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综合施治转变。

(三)切实推行人口计生工作利益导向

要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法定奖励和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贡献奖励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导向机制,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救助、养老保障等方面向计生户特别是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实施优先优惠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以救助贫困母亲为重点的“幸福工程”,深入开展以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为主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政策体系。

(四)切实开展计划生育“合格村”创建活动

—12— 要按照“合格村”创建 “六好”(领导重视好、政策落实好、宣传教育好、技术服务好、制度落实好、干群关系好)的标准,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并以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为有效载体和措施,促进村民自治,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形成目标一致、上下互动、信息共享、运转高效的科学管理格局。开展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大力推进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持之以恒地抓好基层基础工作。

(五)切实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技术服务

要进一步加强乡计生服务所、村级药具发放点的规范化管理,突出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提高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扩大避孕药具发放网络,确保育龄群众能够及时领取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继续实施以“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生殖健康推进计划,宣传避孕节育等生殖科学知识,开展避孕节育全程服务。

(六)切实强化计划生育综合治理

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内容新颖的宣传品提高群众的参与知晓率,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认真落实《永德县集中整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专项活动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加大对“两非”和溺弃女婴行为和打击力度,形成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的作用,按照“属 —13— 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把流动人口和计生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要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程序,严格征收标准,积极配合县法院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强制征收工作,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提高群众依法生育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经常性工作,提高“双查”到位率和优选节育措施落实率,提高计划生育整体水平。

(七)切实发挥计生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围绕“生育关怀行动”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进一步开展乡、村计生协会、协会小组“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总结和推广“三级联创”工作的新经验,培育新典型。

(八)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稳定健全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队伍作风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全面提升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水平,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和“三假三乱”行为。加强计生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基层计生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切实解决好“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常服务”的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计生工作队伍,确保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14—

—15—

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卫生 计划生育 人口规划 中期评估 报告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发改局,统计局。

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08年10月20日印发

校对:姚继承(共印:10份)—16—

第二篇:市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市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人口问题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的重大问题,也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正确把握我市人口

变动趋势及其发展规律,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实现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规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始终坚持”一高一低”战略目标,完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推进综合改革,强化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力度,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各级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十五”期间,我市妇女生育水平始终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总和生育率在1.5左右。2005年全市自然增长率4.9‰,总人口533.8万,圆满完成了“十五”人口计划。

(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2001年—2005年婴儿死亡率由11.89‰降低到11.51‰,其中,城市由10.25‰降低到9.38‰,农村由14.59‰降低到12.47‰。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贯彻,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正在形成,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观念已基本被群众接受。“十五”期间我市政策生育率保持在了90以上;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指标的一孩妇女比由“九五”末期的40.1上升到了2005年的45.02;“十五”期间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稳定在90左右。

(三)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5737元提高到2005年的88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222元提高到2005年的3220元。

(四)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十五”期间,我市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体制发生根本变化,为切实解决经费投入问题,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安发〔2004〕3号)中明确提出要将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切实保证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全市经费投入由2000年的人均4元提高到2005年的19元。

(五)基础工作得到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得到巩固完善,技术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05年末,我市所有县(市、区)和乡(镇)都建立有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机构;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42.6以上,58的技术人员取得了《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合格证》;县站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达到24以上。全市计生服务网络承担了计划生育手术量的90以上。全市普遍开展了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服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市、县两级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计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加强,村级计生管理员基本达到了3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女性为主的要求。

(六)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局面正在形成。建立了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有效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利益导向工作全面展开,为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家庭少生快富的示范作用,市政府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的意见》(安政〔2004〕67号)文件,使越来越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的实惠,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七)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2002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2004年林州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2005年内黄县、北关区成功创建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通过开展“创优”活动,带动和促进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受人口惯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将日渐突出,给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人口总量持

第三篇:某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某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达到人口出生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实现区“十二五”期间的各项计划生育目标,结合区情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努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及重点工作

(一)“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8%以上,出生率平均控制在9.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控制在5‰以内,到“十二五”期末人口控制在46万人以内。

区“十二五”人口规划预测情况

指标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总人口

446750

448196

449876

45219

3456816

出生人数

381

539

214009

4176

4337

死亡人数

1753

1800

1937

2093

2209

出生率

8.5

8.7

8.9

9.2

9.5

自增率

4.6

4.7

4.6

4.6

4.7

出生统计准确率

%

≥98

出生性别比逐年趋向正常值

(二)“十二五”人口计划生育主要工作:

1、继续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题不动摇。切实把“三查两清一服务”工作作为提升计生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确保重点对象“三查”到位、“两清”彻底,计划外怀孕及出生基本杜绝。要巩固公安部门在出生婴儿报户时必须由报户人出具计划生育部门的报户证明,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继续积极推行月考核季讲评工作机制,并加大对重点村、难点村的治理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努力促进全区计生工作均衡发展,确保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稳定。

2、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治理性别比力度。积极实施综合改革“项目推进计划”,在继续巩固提高原有的项目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项目。协同卫生、公安、工商、药检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加大对b超和人工终止妊娠药物市场的清理清查和打击非法溺弃女婴现象的力度。严格落实新生儿出生实名登记制度,规范二胎生育秩序,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3、加强依法行政,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和地方条例,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程序和规范,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违纪超生查处率达到100%。同时要加快建立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平台、人口宏观管理与策决信息平台、西北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平台作用,开展先进社区创建和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加强流动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网,完善部门互动、区域互动、群众互动机制,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落实属地化管理、深化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4、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按照国家、省、市的总体部署,在做好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落实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奖励等制度。坚决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放弃二孩生育的一次性奖励,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同时,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计划生育投

入机制,保证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奖励优惠政策、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待遇落实。

5、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创建活动,促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上水平。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创建活动,继续深化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在”为主题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优质服务、方便群众”的人口学校教学

宗旨,将宣传氛围营造的重点放在农村,改革宣传内容和宣传方法,提升计生宣传氛围档次;充分发挥基层人口学校作用,提升基层人口课效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加强人口网站信息更新,丰富内容,提升人口计生网管理水平。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育龄群众掌握3种以上避孕方法。加强与教育、卫生等部门配合,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大、中、小学开设人口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不断开创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努力营造男女平等的良好社会氛围、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提高女孩和女孩家庭的社会地位。

6、切实推进关心人口老龄化问题。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切实将解决老龄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养老事业,计生部门为政府科学决策老龄化问题提供有关数据。

7、积极实施“三大工程”,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坚持宣传教育、干部培训、药具发放、技术服务“四位一体”方针,实施计划生育“三大工程”。即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确保95%以上的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得到满足,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生率和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稳步降低。同时,抓好宣传发动、技术指导、查治结合三个环节,扎实做好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活动,确保每一位农村育龄妇女都能享受免费健康检查。

8、加强信息化应用步伐,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继续建立和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切实解决镇办计算机硬件、联网、技术人员技能等问题,做到镇办与区级上传数据通畅,加强全员人口个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实现管理对象、计划生育工作报表自动生成上报。

三、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艰巨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督促、落实,及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协调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共同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2、继续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衡量党政领导干部政绩和选拔奖惩的重要内容逐年进行考核,确保认识、责任、措施、投入“四个到位”,对业绩突出的给予奖励表彰;对由于工作失职或渎职造成工作滑坡以及严重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3、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鼓励民间捐资、社会募捐和多渠道筹措,非政府组织管理运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公益基金。以确保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免费技术服务项目、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和计生队伍建设经费落实到位。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资金发放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计生工作稳步发展。要坚持稳定人口和计生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网络建设,做到“有人管事”,保持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网络优势。重点要加强镇办和村居委会的计生干部力量,配备足够的计生专(兼)职干部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人口计生队伍结构的优化,积极吸纳年轻优秀人才从事人口计生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口和计生工作干部队伍。

第四篇:宝鸡市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宝鸡市“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加快建设和谐新宝鸡的关键阶段。根据《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市政府《关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迈出重要步伐,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呈现全面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预计2010年,全市总人口为375.2万人,出生率为11.9‰,自增率为

5.6‰。2006至2010年,全市年均人口出生率为10.34‰,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63‰,分别比“十一五”人口规划低1.66和1.37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人口规划目标。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初步遏制。“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展综合治理,实行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和孕产期全程服务制度,加大对“两非”打击力度,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初步遏制,基本达到正常范围。

(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不断加强。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稳步推进,与全国27个省64个县区签定了双向管理协议,初步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双向考核”的服务管理机制。截止2010年底,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录入13.2万流动人口个案信息。33个社区获省级人口计划生育先进社区,92个社区获市级人口计划生育先进社区。

(四)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层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末,全市12个县区晋级省级及以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其中5个县区受到国家命名表彰,有58个行政村获省级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76个行政村获市级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五)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初步建立。中省计划生育“五项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实施,“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2523万元,使38万人受益。落实城市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制度。各级政府在落实普惠政策过程中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多。在扶贫开发、林权改革、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对计生家庭实行优先优惠,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

(六)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成宝鸡市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存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达376.3万人。2008年市本级达到省级信息化项目市建设标准。至2010年,有7个县(区)达到省级信息化项目县区建设标准。

(七)优质服务上了新水平。在坚持“三查”服务的基础上,启动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截止2010年底,全市己投入2000万元,使99万人农村育龄妇女接受免费健康检查,查出患有各类妇科疾病53.2万人,治疗49万人,其中计生系统免费治疗40万人。确定3个县为优生促进试点县,开设遗传与优生咨询室,开展优生检测,婚前教育与检查、孕产期保健。

(八)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共投入628万元完成28个国债建设项目,投入1224.2万元完成21个2008年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投入321万元建设11个2009年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投入2216万元开工建设19个灾后重建项目。

“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确保了人口增长低于全省水平。2009年,全市人均GDP达到21525.5元,城镇化水平上升到42%,森林覆盖率为53.78%,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主要特征和困难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呈现新的特点,统筹解决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问题,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相互交织,政府宏观调控人口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首先,控制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由于人口发展惯性作用,“十二五”时期,将跨越我市第四次生育高峰,全市初婚人数逐年上升,生育人群高于“十一五”时期;随着新修订的《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落实和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出生人口将出现政策性回升;稳定低生育水平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差距仍然存在;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这些因素客观上加大了对人口总量控制的难度。

其次,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格局等诸多矛盾相互交织,面临新的挑战。形成出生人口性别失衡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性因素还未根本改变,要使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降低,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的困难和阻力仍不可低估。2010年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出生缺陷发生率仍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儿童早期教育、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人口道德素质、心理卫生、社会诚信亟待加强。“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人口比重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迫切;城镇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增加,人户分离严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再次,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成为着力点、人口工作亟待变革。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居住离散化和关系松散化,家庭的教育、情感交流、保护与照顾、养老等传统功能弱化,独生子女家庭面临较大安全风险,迫切要求政府关注家庭的发展能力,把家庭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着力点,建立以家庭福利为切入点的社会政策体系。目前,人口管理服务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明、职责交错、缺位较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存在机制体制瓶颈,部门协作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惠民政策没有充分体现计划生育家庭的特惠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手段不足,降低出生性别比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不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基数低,免费服务经费标准低,基层服务阵地建设不适应工作要求,投入不够,人员素质需要提高,在“十二五”期间均需正视和解决。

三、“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十二五”时期中央对做好人口工作的新要求,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为目标,深化人口战略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实现我市人口均衡发展。推进人口发展思路和方式的转变、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利益引导、服务关怀、宣传倡导、家庭发展能力的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与发展相协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促进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

坚持综合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工作体制向调控人口发展的“大人口”体制转变,工作机制向资源整合、政策协调、科技支撑和公共服务转变,工作方法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人文关怀和综合施治转变。

坚持统筹协调,注重均衡发展。坚持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坏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末,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390万人以内,年平均自增率控制在6.5‰ 以下。

提高生殖健康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降低,出生人口素质有较大提高。群众基本享有优质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深化“母亲健康工程”,建立“查、治、防”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全面开展婚前检查和孕前筛查。应对人口老龄化政

策体系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协调,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比例达85%,人口分布更加合理。形成新型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建立和完善多层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风有较大改善,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十二五”主要任务

(一)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十二五”期间,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执行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城区及建制镇要严格按照省《条例》规定,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政策。对政策规定照顾生育二孩的对象要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只给一次生育机会的规定,实行全程随访服务和定点分娩,确保二孩生育有关政策规定的落实。抓好“三查”服务,加强孕情监测,做好出生实名登记,重点对象“三查”率达到98%以上。切实加强依法行政,严格查处违法生育问题,按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深入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

围绕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这一主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突出统筹协调、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宣传倡导、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体制机制的建立,强化县级党委政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职能,将人口管理服务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人口发展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以国家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为契机,认真推广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面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活动。到2015年末,力争全市各县(区)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85%以上的村(居)基层群众组织达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标准。

(三)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新型人口文化

以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活动,倡导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维、整合资源、务实高效、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到2015年末,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活动普遍开展,70%以上的县达到人口文化县的规范化要求。

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严禁非医学需要中止妊娠。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和贩卖、残害、遗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非医学需要的中期以上引产审批制度,推行定点分娩、出生实名登记、二胎全程随访服务,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系统。落实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系列奖励扶助制度,积极实施 “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帮助计生家庭发展致富。

(四)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和“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分类排队、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将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新建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13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新建改扩建维修改造115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在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下,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市计生服务站(室)标准化。加强技术装备配置,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持续发展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大力增强为广大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能力。

全面推进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 县级全面建立婚前检查和孕前筛查室,开展婚前检查、孕前筛查、孕期保健等规范化服务,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和优生科学知识,农村育龄妇女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计划怀孕的夫妇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优生指导服务,努力降低出生人口

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努力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和“窝巢”老人的社会抚养和养老机制的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服务全局工作

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推进战略,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和应用水平,以提高源头信息质量为核心,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以制度规范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网络资源,形成数据传递安全、运行成本合理的网络体系。以建设高质量的全员人口信息资源为核心,健全信息采集共享、动态监测和科学预测三大机制,建立业务上报、公文交换、信息流通、信息协同四大支撑平台,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应用,形成运转高效、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信息化体系。

推进省级信息化项目县区和市级信息化先进乡镇、街创建达标工作。所有县区均达到省级“人口信息化先进县级”标准;三分之一的乡镇达到市级“人口计生信息化先进乡镇”标准。抓好市县人口网站规范化建设。加快数字化计生服务站建设,坚持信息引导服务。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进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依托省级人口数据库,在县乡两级建立人口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多部门一厅式办公,建立人口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和人口统计协调制度。

(六)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实现“一盘棋”格局

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及有关政策规定,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盘棋”格局。进一步完善以房管人、企业管理、开发区管理、住宅小区管理、双向管理、警计联防等管理模式,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联系建立社区合作机制,建立“两证双合同一承诺”的新型管理机制,实现流入人口服务均等化。在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单位、集贸市场等新型经济组织中建立计生协会达到90%以上。重视和加强城中村、城边村及新经济组织的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改进城镇社区计生工作考核办法,努力促进城乡计生工作均衡发展。

(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真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深入宣传贯彻“一法两条例”,普及人口计生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广泛开展“阳光计生”活动,办好12356计生服务热线,拓宽民主渠道,研究解决重点信访案件。加强计生监督和信访规范化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信息发布制、违法违纪有奖实名举报制等,提高工作透明度及信访案件办结率。加强对违法生育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制订对影响较大的违法生育案件的通报和曝光方法,努力形成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制约名人富人违法生育的氛围。深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计生服务站活动。到2015年末,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

(八)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

科学合理解决基层人口计生机构设置、编制和人员配备等问题,基本形成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综合执法、宣传咨询、信息技术等职业化工作队伍,逐步完善职业准入机制、培养机制、选拔任用机制、人员退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

实施“强基工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建设,选聘优秀人才充实基层队伍,落实村专干的工资待遇。全面推动县乡级技术服务人员进修实习工作,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2015年末,全市人口计生公务员学历均达到大专以上,其中本科及以上人员不低于60%;专业技术人员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到70%、30%以上,取得相应人业或执业资格的达到80%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实施的领导

各级要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分解到县级,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引导基层把重点放在落实规划、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上。

(二)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

成立各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情况,沟通信息,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定期协

作。制定经济社会政策和制度要统筹考虑,确保出台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要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将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全市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区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设备和服务车配备、服务信息化为重点,以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容、构建科技支撑平台为突破,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服务体系。2015年末,实现优质服务基本覆盖,年均创建50个省级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示范村,50%的城镇社区达到省级计划生育先进社区标准,村级(社区)以上信息网络初步健全,流动人口“一盘棋”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推行“一证(卡)通”优质服务和管理。

(四)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增长幅度,确保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人均达到80元,确保人口计生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凤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是抢抓国家持续扩大内需和实施关天规划两大机遇,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保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人口计生事业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满足育龄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打基础、强服务、抓协调、破难题,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陕西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甲级县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列为创建省级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和信息化项目达标县。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十一五”期初全县总人口为10.4万人,末期为10.5万人。年均出生率为7.27‰,自增率为1.27‰,分别比“十五”期间降低0.26‰和0.78‰,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9.5 %,性别比稳定在105。由于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有效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协调的压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多元化。为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感到光荣、经济上得到实惠、生活上得到帮助。“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生育家庭享受的奖励扶助项目由“十一五”初的两项增加到“十一五”末的十三项。全县共有34610人和5408户计生家庭对象享受十三项优惠政策,享受补助金640余万元。具体为:

1、母亲健康工程;

2、免费孕前优生检测;

3、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

4、免费住院分娩;

5、奖励扶助提标工程;

6、新农保补助工程;

7、意外伤害保险工程;

8、新农合补助工程;

9、独生子女保健费工程;

10、放弃生育二孩家庭奖励工程;

1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生家庭优惠工程;

12、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兑现工程;

13、初中升高中计生优惠工程。同时,通过 “关爱女孩行动”救助基金,救助计生困难户64户;筹资300万元,帮扶1300余户计生贫困户创业致富;88名计生家庭子女在贫困助学中额外享受到人口计生部门1000元补助;

全县135名农村计生家庭中的特殊家庭入住了社会福利园区。“十一五”末,全县农村独生子女1402户,独女户占独生子女户的39.2%,双女户占二孩户21.8%,上门女婿占农户总数的11%。

——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县全面启动实施了 “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使育龄群众在新婚期、孕育期、节育期享受了全程的免费服务。在母亲健康工程中,为城乡20岁以上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免费生殖系统健康检查,受检群众达4.2万人次,受检率89%以上。减免金额达84万元。建档率达100%;并对查出患有轻微、一般、较重和危重生殖系统疾病的采取免费物疗、门诊补助、住院补助和大病救助等方式及时治疗,现有5217名患病育龄妇女享受免费补助治疗,金额84371元。使我县已婚育龄群众的生殖系统患病率由2006年的75%逐步下降到了2010年的42%。在优生促进工程中,及时开展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全县共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132人,查出患有疾病112人,达到同期结婚人数的100%;免费孕前优生检测316人,查出1例梅毒螺旋体弱阳性。实行了二孩生育跟踪服务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全免费的优质服务,为提升我县人口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县上先后投资320余万元,新建、改建了9个县乡镇计生服务站,并为县乡服务站购置和更新了技术服务装备,投资12万元,对41个村级计划生育“两室一校一家”进行了改建,基本实现了环境优美、温馨舒适的服务要求。2010年,投资65万元,完成了县、乡机房建设和计算机配备,实现了县、乡及有关部门的人口信息共享和网上管理“一指通”。为乡镇计生服务站新增加11名事业编制,通过振兴计划招录13名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按照公开竞选和民选村用乡(镇)管县付酬的办法,聘村级计生专干103人,中心户长504人,并提高了报酬,分别由450元/年和120元/年提高到1200元/年和360元/年。全县有2个乡镇计生站被命名为“市级计生优质服务示范站”,9个乡镇站被评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

——依法行政更加科学规范。“十一五”期间我们着力打造文明计生、阳光计生、和谐计生,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法制化水平。聘请了100多名计生执法行风监督员,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信息发布制、有奖实名举报制,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坚持县、乡、村三级计生政务公开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县未出

现一例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来信来访人数逐年下降,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村民自治体系更加健全。建立和推行“村为主”工作机制是人口计生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的重要载体。全面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村、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的创建,使我县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坚持对村级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加强和提高,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村规民约,规范各种报表卡册,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手册》。积极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已有34个村被命名为市级计划生育新农村,2843户命名为计划生育新家庭示范户,94个村被县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18个村创建为村民自治示范村。建立计生家庭创业和“三结合”项目14个,帮助小组131个;投入帮扶资金134万,帮助全县6591户计划生育家庭开展创业。逐步形成了“村为主、民自治、户落实、合同管”的工作机制。

二、“十二五”人口计生工作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思路和目标: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利益引导,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继续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口信息化水平,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夯实基础,狠抓“三项工程”(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家庭创业工程),形成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全程免费的优质服务新机制,为把凤县建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度稳定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7%以上,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5‰以下,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1万人左右。全面提高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加强“三查”服务、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使“三查”服务率达到98%以上,综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

(二)、继续深化综合改革

按照扩职、克难、转型、创新的工作要求,围绕统筹协调、利益导向、优质服务、依法行政、村民自治、宣传教育六大工作机制创新,全面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体制。

(三)、提高人口素质

全面实施“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工程,每两年为全县城乡居民20至49岁的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免费健康检查,使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育龄群众达到90%以上;对查出患有生殖健康疾病的妇女按照轻微、一般和较重采取免费物疗、门诊补助、住院补助和大病救助等给予积极治疗,到“十二五”末全县育龄妇女生殖系统患病率降至30%左右;全面实施免费婚前医学健康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工作。使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和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接受规范的优生咨询服务率达到10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100%;病残儿夫妇再生育二孩的优生指导和服务率达100%;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全程免费的优质服务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

(四)、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多元化

在全面落实中、省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同时,按照提标、新增、扩面落实好“计生阳光温暖工程”。不断探索计生家庭率先脱贫致富的新途径,逐步形成“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扶助、保障”一体的多元化利益导向机制。

(五)、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不断改善基层基础服务条件,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逐步提高计生干部待遇。加快推进和完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畅通、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人口信息网络,全面提升我县人口计生信息化应用水平。

(六)、不断创新流动人口“一盘棋”服务和管理机制

构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七)、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村(居)民自治机制的服务管理功能,加强基层计生阵地建设,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围绕县上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全面实施农村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力争三年内村民自治示范村达到40%,新农村达到45%,计划生育家庭创业户占到计生户的8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协调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委政府定期研究人口计生重点工作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不动摇,坚持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不动摇,确保领导得力,协调推进。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任务层层分解量化,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构建人口计生公益宣传倡导格局。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宣传、广电、妇联、司法等部门在人口计生宣传中的职责,营造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社会氛围。加强宣传队伍能力建设,优化宣传教育载体,巩固和完善人口文化大院、婚育长廊等宣传阵地,充分发挥村级计划生育“两室一校一家”(即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村人口学校及计生协会员之家)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三)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

要按照中央《决定》的精神,“十二五”期间的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要继续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投入水平。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收社会资金,采取社会赞助、捐助等方式,设立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项基金。改革完善县对乡镇经费投入方式,实行基本投入和项目投入相结合。要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经济处罚行为,管好用好各项计划生育经费,充分发挥资金效应。要把资金投向的重点放到乡村两级,保证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

(四)建设高素质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要大力加强乡镇、村(社区)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员、责任,提高村级计生干部报酬。要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县乡服务站所有在岗技术人员均应按照有关法规取得执业资格和证书,做到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服务质量好、群众满意。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各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法制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下载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期评估结果报告

    “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期评估结果报 告 一、党政领导责任制和综合治理职责落实情况 (一)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计生工作,着力抓重点、攻难点,取得一定成效 2001年以来,我......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正确指导下,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县、乡计生部门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

    福清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福清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福清市计划生育协会福 清 市 诚 信 促 进 会文件融计生„2010‟4号关于创建“诚信计生”的实施意见各镇街计生办、计生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

    米易县人口计划生育局

    米易县人口计划生育局: 根据米人口[2008]24号文件精神,现就我镇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针对我镇的实际情况和上级要求,我镇于2008年4月22日组织计生办工作人员,党......

    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集中开展2001年以前农村放弃二胎 生育对象一次性奖励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计生办: 为了全面提高我县人口计生优惠政策兑现到位率,根据省、市、县有关......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调查报告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四问四治” 专项整治活动意见征求汇总情况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全县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综合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通过广泛开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总结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总结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区人口计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民生,坚持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围绕全区发展大......

    晋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晋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晋人口发„2008‟2号关于开展“讲故事颂国策”活动的通知各镇(街道)计生办、计生协会: 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帮助群众摒弃“多子多福”、“重男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