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务谈判中如何预防和解决利益冲突
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预防和解决利益冲突
How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and Resolve Benefit in Negotiation on Business Affairs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的各企业、各单位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多的国际商务谈判。然而,谈判桌上风云变幻,每一方都希望使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这样就很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本文认为,在商务谈判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有效地避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在谈判过程中可以恰当地使用一些技巧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的局势。如果出现了冲突,那么我们应该力求在谈判中解决利益冲突,就应该对事不对人,针对利益而非立场,最后以客观标准为基准来解决问题。
【Abstract】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riven by the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Especially after the chinese accession to the WTO,more China's enterprises will inevitably face m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However, changes exsit all the time at the negotiation table.Each side tries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which is likely to lead to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This paper,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if full preparations are made.In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ons, the appropriate use of some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 a certain extent, will help ease the tense situation.If there is a conflict, then we should resolv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negotiations in terms of the Havard Negotiation Principles.【关键词】商务谈判
利益冲突
预防
解决
【Keywords】business negotiation interest conflicts precautions settlement
一、商务谈判概念简述
世界就是一个整体,各国间相互往来,纷纷开展各种商务活动。在和平年代,每个国家都在进行与他国的商务交往。诚然,中国也不例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市场经济和扩大改革开放,各种商战陆续拉开序幕,国际商务谈判已经越来越受关注,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谈判,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求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活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谈判。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
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现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品不仅仅局限于商店里出售的商品,它包含的东西越来越多,包括劳动产品、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综上所述,国际商务谈判是一切商务活动的交易与磋商,比如价格谈判、投资谈判。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的各企业、各单位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多的国际商务谈判。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谈判,也不管其操作的过程如何,它的最终目的是将不同的想法、要求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因此,谈判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要求人们了解销售知识、市场行情、法律常识等。总之,谈判是一个综合体,要求谈判双方达成共同协议促使交易成功,一定会不可避免有矛盾。如何有效地预防谈判僵局的出现而促使谈判成功?在出现矛盾时应如何解决呢?本文就此做出探讨。
二、商务谈判的准备工作
显而易见,参加谈判的人员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谈判对象的多样化使谈判更加复杂。不仅如此,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价值观念和世界观也不近相同。同时,民族问题和种族问题要在考虑范围之内,而且个人的谈判风格和方式迥异。于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是不考虑这些因素,就很有可能产生误解,这也是导致国际冲突的原因之一。要想在商务谈判中取得最终胜利,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取灵活的策略。下面就如何做好准备
工作加以说明。
谈判桌好比战场,风云变幻。在这种形势下,要掌握谈判的节奏,左右谈判的发展,就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这个基础之上,就能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缓解谈判中的矛盾冲突。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及到很多国家,覆盖面广,那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非常多,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就是对谈判者的调查,谈判人员的组成以及谈判计划的制定。
1、调查谈判者情况
在谈判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对谈判对手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全面分析。比如说对方的资信情况,对方所在国家的风俗习惯、政策法律等。特别是近些年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越来越多,防止外商欺诈、避免受骗上当是非常必要的。这里我们例举美国人做一说明。美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人是我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常见对手,他们重实际,重功利,所以在谈判中他们干脆直爽,追求实利。美国人习惯于按照合同条款逐项进行讨论,尽量缩短谈判时间。他们十分精于讨价还价,并以智慧和谋略取胜。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是与非必须保持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
2、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其实,国际商务谈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谈判人员实力的较量。谈判的效率如何,最终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素质,比如他们的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我们知道,国际商务谈判涉及内容多、覆盖面
广,所以说对知识方面的要求很高,他们需要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专业知识。另外,还应该懂得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只有全面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在谈判桌上游刃有余。我想,作为一个商务谈判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自信、充满活力、干脆果断,遇到困难决不低头,正确对待挫折,不被困难所打倒,才可以最后取得成功。在洽商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在确定价格和各种交易条件以及拟定合同条款方面,往往因利害关系不同而存在分歧和争论,有时这种分歧和争论甚至是十分激烈的。而且在洽商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种种预先没有估计到的变化。
为了保证洽商交易的顺利进行,事先应选配精明能干的洽谈人员,尤其是对一些大型的和内容复杂的交易,更要组织一个坚强有力的谈判班子,这个谈判班子中须包括熟悉商务、技术、和财务方面的人员,应具有较高整体素质,要善于应战,善于应变,并善于谋求一致,这是确保交易成功的关键。只有一个合作的团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力量,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与谈判对手达成圆满的结局,不仅需要个人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密切分工与合作。因为商务谈判实际上就是群体之间的交锋,因此在谈人员的选择上要慎重。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各谈判人员的知识具有互补性,以弥补某个成员知识漏洞的不足。这样的话,就能在谈判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提高效率,缓解压力,取得成功。
3、合理制定谈判计划
商务谈判的计划,是指为了完成某种或某类商品的进出口任务而确定的经营意图、需要达到的最高或最低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步骤和做法,它是对外洽谈人员遵循的依据。方案的内容繁简不一。对大宗进出口商品交易所拟定的经营计划,一般比较详细具体,尤其是制定某些大宗交易或重点商品的谈判方案时,更要考虑周全,因为谈判计划的完善与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在谈判计划中,对需要谈判的问题,应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谈判的先后顺序,明确对每一主要问题应当掌握的分寸和尺度,以及准备好在谈判中出现某些变化时所应采取的对策和应变措施,力争谈判成功,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对一般中、小商品的进出口,则只要拟定简单的价格方案即可。另外,对开价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小心谨慎,并且留有让步余地。
商务谈判应当遵循的原则概述
上面叙述了在商务谈判之前如何做好准备工作,那么我们在谈判中应当怎样恰当运用谈判策略呢?我们认为,在利益冲突不能采取其他的方式协调时,客观标准的让步策略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让步的策略和技巧表现在谈判的各个阶段,但是,要准确、有价值的运用好让步策略,总体来讲必须服从以下原则:
1、目标价值最大化原则
在商务谈判中的目标并非是单一个别的,处理多重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冲突现象,谈判过程是寻求双方目标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但这种目标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所有目标的最大化,若是这样就违背了谈判
中的平等公正原则,于是避免不了在处理不同价值目标时使用让步策略。在实际谈判中,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时常发生,但不同目标的重要价值也不同,在处理矛盾时就需在目标之间依照重要价值的大小建立优先顺序,优先解决重要及紧迫目标,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争取其他目标,其中的让步策略首要就是保护重要目标价值的最大化,如价格、付款方式等。
2、刚性原则
在谈判中,双方在寻求自己目标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对自己最大的让步价值有所准备,换句话说,谈判中可以使用的让步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让步策略的使用是具有刚性的,其运用的力度只能是先小后大,一旦让步力度下降或减小则以往的让步价值也失去意义;同时,一种方式的让步使用几次就失去效果,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手的某些需求是无止境的。必须认识到,让步策略的运用是有限的,即使你所拥有的让步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谈判中对手对于你的让步的体会也是不同的,并不能保证取得预先期望的价值回报。
3、时机原则
所谓让步策略中的时机原则就是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做出适当适时的让步,使谈判让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所起到的作用最佳。虽然让步的正确时机和不正确时机说起来容易,但实际过程中,时机时非
常难以把握的,所以在使用让步策略时千万不可以随意而为之。
4、清晰原则
在商务谈判的让步策略中的清晰原则是:让步的标准、让步的对象、让步的理由、让步的具体内容及实施细节应当准确明了,避免因为让步而导致新的问题和矛盾。让步的标准不明确,使对方感觉自己的期望与你的让步意图错位,甚至感觉你没有在问题上让步而是含糊其辞,在谈判中你所做的每一次让步必须是对方所能明确感受到的,也就是说,让步的方式、内容必须准确有力度,对方能够明确感觉到你所做出的让步,从而激发对方的反映。
5、弥补原则
如果迫不得已,对方再不做出让步就有可能使谈判夭折的话,也必须把握住“此失彼补”这一原则。即这一方面虽然已给了对方优惠,但在另一方面必须加倍地,至少均等地获取回报。当然,在谈判时,如果发觉此问题对方若是让步可以换取彼处更大的好处时,也应毫不犹豫地给其让步,以保持全盘的优势。在商务谈判中,为了达成协议,让步是必要的。但是,让步不是轻率的行动,必须慎重处理。成功的让步策略可以起到以局部小利益的牺牲来换取整体利益的作用。
不同的谈判具有不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和战术。有竞争、有合作,随机应变。要想达成合同的协议,总是保持对立的立场,就很难使谈判继续下去,特别应
该避免激烈竞争的出现,否则会使谈判陷入僵局。商务谈判是销售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谈判是做成业务的前提。如果谈判者能灵活掌握并动用一些谈判原则和实用技巧,就可能在谈判桌上取得主动,为最终取得所期望之结果奠定基础。
开展商务谈判准备工作和运用谈判策略最终是为在谈判中解决利益冲突服务的。我们知道,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都期望获得最大化利益,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谈判陷入僵局,但发生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使谈判顺利进行,进而取得成功。
1、对事不对人、人事分开
客观事实并非是导致利益冲突的直接原因,主要源于人们的想法不同。通常在实际谈判中,双方各持己见,都按照各自的想法办事,以自己的思维定势分析考虑问题,往往导致僵局的出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因为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要是以各自的观点来看待事实,否定和排斥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就可能产生冲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与谈判对方交流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以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也许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解决问题。
2、针对利益而非立场
当谈判者在立场上争执时,他们会使自己陷入该立场中。你越澄清你的立场,越抵抗别人对任何达成的协议,都可能只是机械式地破除双方在最后立场上的歧见。公开的立场越极端,以及所做的让步较小,就越需要多花精神去探求达成可能性。因此,扯后腿、威胁退出谈判、步步为营,以及其他各种类似的伎俩,亦就变得非常普遍了,这些都会增加达成协议的时间和成本。立场性争执会变成一种意志力的比赛,每一位谈判者都执拗于他愿意和不愿意的。立场性争执因而会使双方的关系紧张,有时候甚至使双方关系破裂,这种折冲所造成的痛苦感受。把谈判当作仅有两方面来探讨,虽然有其方便处,然而事实上有许多谈判都有第三者加入,参与谈判的人越多,立场性争执所隐藏的缺点也就越严重。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针对双方的利益问题,谋求共同利益才是最终目标。
3、为求共同利益而献策
比赛的结果只有一个,而谈判不是这样。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谈判的结局对谈判各方都有利,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因此,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都应该是存在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谈判双方应该
能够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每个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意味着商业机会;强调共同利益可以使谈判更顺利。另外谈判者还应注意谈判双方兼容利益的存在。
4、以客观标准为准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了解了彼此的利益所在后,绞尽脑汁为双方寻求各种互利的解决方案,也非常重视与对方发展关系。但是棘手的利益冲突问题依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某一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互不让步,即使强调“双赢” 也无济于事。此时客观标准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谈判中非常有效,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成果。在价格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可以这样解决,其他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客观标准来解决。但是,在谈判中有一点一定要把握,就是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有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先例原则。
总之,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对于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入世的大好时机,加强国际间经济与文化合作,开展商务活动。在谈判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谈判过程之中有效预防和解决利益冲突,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不少国际商务谈判因缺乏谈判技巧而失败。我们通过培养倾听和提问的能力,通过掌握上述的技巧,就可以在谈判中掌握主动、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谈判是学问,也是科学。方法是永远为目标服务的。当人们掌握了创新思维方法后,在谈判中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策略创新、技巧创新,成为国际商务谈判的创新者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志强.《哈佛商务谈判》【M】.2002年10月 【2】黄卫平.《商务谈判》【M】.2003年4月15日 【3】何国松.《66招搞定商务谈判》【M】.2005年9月 【4】赵吉存.《企业技术引进的谈判技巧》.2002年第9期 【5】吴洪刚.《成功让步的谈判艺术》【M】.2001年第6期 【6】黄聚河.《商务谈判中常用的报价技巧》【M】.2001年第6期 【7】于艳君.《经济谈判ABC》【M】.1999年第5期 【8】舒志平.《小议商业谈判》【M】.1998年第12期
【9】赵莲花、余恩荣.《论商务谈判中公平的伦理标准》【M】.1999年第5期 【10】袁其刚.《国际商务谈判》【M】.2003年8月1日
第二篇:防止利益冲突:预防腐败的有效制度
防止利益冲突:预防腐败的有效制度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防止利益冲突作为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200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研讨会”,其主题正是“APEC廉政准则——防止利益冲突”。在我国,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廉政建设的重要方面。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一、防止利益冲突的概念
所谓利益冲突就是指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亚太经合组织界定的防止利益冲突原则是:公务员要避免任何影响其个人或家庭财务利益的公务行为,避免接受任何与其职位、职能和责任冲突或容易产生冲突的职位、职责以及金融、商业、信托的或其他相关利益。
显见的事实是,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期间,都必然具有两种身份,代表两种利益:一为政府官员身份,代表公共利益;一为私人身份,代表个人或其亲友利益。公职人员在其任职期间,必须恪尽职守,全心履行职务。因此,所谓防止利益冲突,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防止公职人员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私人身份所代表的私人利益之间出现冲突。
廉政制度健全的国家和地区较早重视利益冲突的问题,并探索出许多防止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回避。如美国要求政府公职人员必须作出书面保证,保证自己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涉及自己股份利益的事时,就不再参与这项工作。投资利益的申报和处理。如香港规定公务员有申报利益冲突的义务。一旦存在“主要官员”的投资或利益跟他的公职有或似乎有利益冲突时,就可要求有关官员采取放弃投资利益、避免再购入有关投资利益或予以出售、把有关投资利益交由他人全权托管等措施避免利益冲突。从业限制。香港对主要官员从事商业性活动作出限制规定,要求主要官员“在任期内,除非获得行政长官的书面同意”,“不可作为主管、代理、董事或幕后董事、雇员或以其他身份,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其他行业、商业、职业、商行、公司(私营或公营)、商会或其他类似组织、公共机构或私营专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或涉及上述有关职务”。资产处理。如加拿大要求公职人员任职后120日内,必须把构成实际或潜在利益冲突的资产处理完毕,或以公平交易的办法卖掉资产,或把资产委托给政府安排的信托人管理。离职后行为限制。如加拿大要求政府各部部长在离职后2年内(其他官员1年内)禁止到与其任职期间有工作关系或联系较密切的公司任职;所有官员在离职后一定年限内不准作为某公司的代表或代理与其原任职单位打交道,不准代表其他国家对政府进行游说活动,不准利用原掌握的内部信息谋取利益。
二、构建我国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建议
当前我国主要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共同构建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相关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包括回避制度和从业限制两项。总体来看,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相关制度并非完全阙如,但与廉政制度发达的国家相比,制度设计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可从几个方面健全和完善。
完善回避制度。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定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如回避的范围、程序、法律后果等,都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我国回避制度包括公务员法中规定的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三项。具体来说,地域回避中,应当回避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究竟是哪些部门,并不具体,可进一步明确为“负责组织人事、财务、行政审批等重要权力部门或乡级、县级机关的内设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同时,公务回避中,以存在“利害关系”作为公务回避的核心条件,但法律中并未进一步明确究竟何谓“利害关系”,可进一步对可能影响公务执行的各种利害关系作出具体列举,明确“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害关系,是指除本人利害关系、亲属利害关系外的,与当事人之间是密友、同事、同学等可能影响执行公务的关系,或公务员与所处理的事务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等。此外,对回避程序,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了自行回避、申请回避以及不经申请的直接决定回避三种方式。但整个回避程序中仅有回避方式的原则性规定,其他如回避申请的法定期限、当事人提出回避的具体方式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裁定是否需要回避的“机关”,公务员法第70条也仅笼统规定为“机关”,究竟具体是指哪些机关,语焉不详。
健全从业限制制度。从业限制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中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特定的历史、现实原因,有关公务员从业限制的规定几乎空白。公务员法仅简略地规定:公务员不得有“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行为。从建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角度,当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健全我国公务员从业限制制度:一是严格禁止公务员从事经商、办企业行为。公务员经商、办企业行为,不仅导致公务员无法专心从事公务活动,而且,严重扰乱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极易滋生腐败。二是禁止公务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与其职务存在利害关系的行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完全禁止公务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一切商业性经营行为显然不现实,但禁止其从事与其职务存在利害关系的特定行为却完全应该。如司法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就不应当从事律师及其他诉讼业务;城建部门公务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则不应当从事工程承揽活动。三是限制公务人员的兼职行为。近年来,公务人员的兼职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对公务人员的兼职行为,可区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别对待。营利性的兼职行为,极易造成权钱交易,实质上即为一种变相腐败,应绝对禁止。非营利性兼职,如在一些学术机构中的兼职,虽难以直接认定为腐败行为,但客观上仍助推了学术腐败之风,应严格限制。四是离职后行为限制。目前我国对特定种类的公务员,如法官、检察官,有离职后一定期限、一定区域内不得从事律师等特定职业的限制。但对其他公务员,尚不存在一般性的管理制度,从防止利益冲突的角度,有必要对公务人员离职后,不得从事与其原职务行为相关的事务作出一般性规定。
建立投资利益申报、处理制度。国外普遍存在公职人员投资利益申报、处理制度,如美国就存在盲目信托管理制度(即把个人财产转移给可信托的自由经营者,而财产的主人不可知道如何经营其财产,以避免由于财产问题可能引起的利益矛盾)。从借鉴域外经验的角度,建立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有必要在适当的时机,作出要求公务人员任职前必须进行投资利益申报的规定。一旦主管部门认为其投资行为可能与其职务存在冲突,则可要求其作出放弃投资、委托管理等相应的处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特别要注意理顺党纪国法之间的关系。从域外经验看,加拿大制定了专门的防止利益冲突法,我国香港地区则通过相关法律文件在公务员管理制度中体现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从建构系统、严密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角度,可借鉴域外集中、简明扼要规定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做法,通过统一的国家立法,系统全面地建构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鉴于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考虑节约立法资源,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可修订公务员法,在公务员法中设立专章系统全面地规定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制度。(《中国监察》杂志2010年第7期)
第三篇:浅谈医患纠纷的预防及解决
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开放,给人们带来大量物质财富,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意识由改革开放之前的重视精神生活,日益演变到现在的注重追求物质利益,从而人际关系也日益物质化。在目前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中好人做好事得不到人们的赞誉,见义勇为者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回报。本来是很正常的逻辑思维,却无辜的在人们心目中无端的产生了几个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信任感下降,彼此缺少应有的诚信。医患纠纷的发生和愈演愈烈正是局部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
一、医患纠纷的发生原因:
(1)、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事故的发生、处理方面的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主导下,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无利严管理、乱管理,有利轻管理、不管理。从体制上、制度上造成医疗服务市场的混乱和无序,按照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2条、39条、42条、43条、46条、55条、56条、58条规定,医疗事故发生后县级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进行调处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并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给与必要的行政、纪律处分,57条对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工作人员在鉴定过程中违规行为也作出明确规定。可事实上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中要么是机械的执行法律条文,要么是在执法过程中明显偏袒医方,不能秉公执法、公正处理,处理结果以法律规定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要求赔偿的心理期望值。河南登封县开胸验肺事件的发生,给人们心目中造成挥之不去的伤痛。因此,医患纠纷在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案例大量存在„„
(2)、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偏重经济利益,轻视人际伦理,风俗良俗等方面的追求。
人生价值的体现,表现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和不同的行业。一般说来,只要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和谐有利的,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思想在世界上仍然比较出名。年轻的战士雷锋,走过自己短短的26年人生之路,却能够名垂青史,更使凭他那熠熠发光的助人为乐的精神而著称于世,并不断被世人所推广。回顾新中国的建国史,无数革命先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计个人得失牺牲自己闹革命,那时我方的条件无论是物资供应、还是军事装备都远不如敌对一方,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他们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厚重彩的一笔,不是他们这些人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们给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那时人们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时时讲团结处处比奉献,虽然处在经济落后物质贫乏的年代,但人们毫无怨言。市场经济虽然主要是以物质的使用价值为考量对象,在物欲横流到处都充满着各种诱惑的今天,由于长期以来轻视精神方面的教育,使现在人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许是经济转型期的必然,人们的世界观发生裂变时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吧。在这种社会的大背景下,医院及医院的医护人员医德远不如从前,他们的一切诊疗行为都围绕经济利益转,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6条明文规定于不顾,做出一些侵害患者身体健康的行为,这才是医患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医患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各自的利益,在得理不让人,无理也要抢占三分的情形下,双方矛盾必定尖锐无疑。
(3)、医院在履行医疗服务合同时,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草菅人命,是医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患者发生疾病,很自然的就想到医院,这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人很自然的选择,作为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可医院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无论他是不是医护人员,就让他穿上医院的标志服,更有甚者让其坐门诊给患者看病,有的医院把门诊病房和关键科室发包或承租给他人进行经营,有的医院给医生下发经济指标,迫使医生不得不故意放弃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经过无数次临床实践证明并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患者一旦来看病,就让患者做ct、b超、彩超等等检查和名目繁多的化验,一系列凭仪器进行的检查及化验都做完,结果倒是完全正常,可是患者需支出检查、化验费用少的数百元多的近千元,医护人员在进行检查化验时有时还会发生仪器操作及观察方面的失误使患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医护人员为了完成医院下发的经济指标,故意开刚上市的价格昂贵新药而放弃同样能治病价格低廉的药品,无论并大病小都竭力主张让患者住院,都让患者打点滴,„„,医生给患者无论是看病、检查、化验、开处方、到药房拾药还是在手术室做手术,患者手术后在住院期间的护理,乃至出院时的结账的每一个环节,患者一直处于担心忧虑的状态。医疗过错和医疗伤害的不断发生,医患纠纷发生后医方的蛮横,处理医患纠纷的政府部门不能依法办事,使患者感到维权的艰辛,从而导致患者有病不敢到医院医治。
第四篇:如何预防和解决辞退补偿金纠纷
如何预防和解决辞退补偿金纠纷
一、在劳动合同及企业规章中明确规定违纪辞退的情形,通过有效引用过错辞退条款,预防和解决辞退补偿金纠纷。根据劳动法及有关规定,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支付辞退补偿金:
(一)试用期内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及被劳动教养的。在辞退纠纷中,上述
(二)、(三)项是经常被企业引为辞退理由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两项的标准都难以掌握。什么是“严重”违纪,多大损害才算“重大”,都是十分模糊的标准。如果交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去判断,大多数的违纪行为不会被认为是“严重”,大多数的损害不会被认定为“重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面临败诉的局面。但如果企业在其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辞退且不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只要这些规定不违法,发生纠纷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一般就会依照企业规章的规定作出裁决。在劳动合同或者企业规章制度中规定辞退条件,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单独对辞退条件作规定。如有的单位规章就规定:“员工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立即予以辞退,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1.„„”。2.在具体守则中规定。如:“员工不能正常上班应请假,未按程序请假的视为旷工。旷工3天以上的,予以辞退,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3.对于某些违纪行为虽然性质较轻,但如果屡教不改,也应当规定为辞退条件。具体规定的方式可以有3种:1)就单个行为累计,如:“无故迟到或者早退,在一个月内累计达到10次,或者1年中达到50次以上者,予以辞退,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累计处罚方式,如:“一个月内累计受到警告以上处分5次以上者,三个月内„„予以辞退„„”。3)逐步加重式,如“弄虚作假,托他人代打工卡者,初次发现扣除工资50元,再次发现,即予辞退,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4.由于企业的劳动合同和规章不可能对所有违纪行为都详尽列举,因此还需要:1)规定类比情形条款,如:“„„对于其他违纪行为,公司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本条予以处罚。” 2)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员工。5.有关条款可以参照《企业奖惩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规定》(见附件)制定。6.对于上述的辞退条件,建议都附加“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不予补偿”等字句,以减少争议。
二、过错辞退中有关证据的保全和收集。在辞退补偿金纠纷中,若企业以严重违纪或者严重失职的理由辞退员工,一旦纠纷发生,企业必须对职工的严重违纪和严重失职行为举证,因此,保全和收集证据至为重要。企业所要保全和收集的证据,主要是两类:其一是员工所违反的企业规章及劳动纪律的具体条款;其二是员工的违纪行为。对于企业规章及劳动纪律,除应尽量详细地制定条款外,还应以适当方式告知职工,建议企业在制定和公布规章制度时,交由员工阅读,并由员工签字确认。如果在劳动合同期间,企业规章制度
进行修改的,也应再次交由员工阅读并确认。这样,一旦纠纷发生,就不会出现员工否认有此规定的情况。保全和收集有关员工违纪行为的证据就更为重要。通常,可以证明员工违纪行为的证据主要有:1)违纪员工的“检讨书”、“求情书”、“申辩书”、违纪情况说明,等等;2)有违纪员工本人签字的违纪记录;3)其他员工及知情者的证明;4)有关物证;5)有关书EuE证及视听资料; 建议:业规章及劳动纪律,除应尽量详细地制定条款外,还应以适当方式告知职工,建议企业在制定和公布规章制度时,交由员工阅读,并由员工签字确认。如果在劳动合同期间,企业规章制度进行修改的,也应再次交由员工阅读并确认。这样,一旦纠纷发生,就不会出现员工否认有此规定的情况。保全和收集有关员工违纪行为的证据就更为重要。通常,可以证明员工违纪行为的证据主要有:1)违纪员工的“检讨书”、“求情书”、“申辩书”、违纪情况说明,等等;2)有违纪员工本人签字的违纪记录;3)其他员工及知情者的证明;4)有关物证;5)有关书EuE
证及视听资料;6)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司法实践中,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材料,往往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乐于采纳的最有力的证据。因此,企业在辞退职工之前,应尽量取得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材料。对于有违法行为(如赌博、盗窍等)的员工,可以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结论或者记录,就可能是有力的证据。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员工的违纪行为,应注意平时记录在案。每次违纪时,企业都作出相应的书面处理材料,要求员工签字;为记录方便,也可以采取扣工资的处理方式,在每次的工资单中扣除相应的工资数额,并注明违纪事由,由员工在领取工资时签字确认。
6)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司法实践中,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材料,往往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乐于采纳的最有力的证据。因此,企业在辞退职工之前,应尽量取得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材料。对于有违法行为(如赌博、盗窍等)的员工,可以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结论或者记录,就可能是有力的证据。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员工的违纪行为,应注意平时记录在案。每次违纪时,企业都作出相应的书面处理材料,要求员工签字;为记录方便,也可以采取扣工资的处理方式,在每次的工资单中扣除相应的工资数额,并注明违纪事由,由员工在领取工资时签字确认。
建议:
1、以“终止劳动合同”取代“解除劳动合同”,避免辞退补偿金纠纷的发生。
2、以职工“辞职”取代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避免辞退补偿金纠纷的发生。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自动辞职的,企业不需支付辞退补偿金。在某些情况下(如员工为日后寻找工作方便不愿被“开除”),员工违纪后愿意以“辞职”名义离开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能取得员工的辞职书,就可不必支付辞退补偿金。但随着劳动法知识在企业员工中的普及,这种情况已越来越难以做到。
第五篇:儿童双排牙怎么解决和如何预防
儿童双排牙怎么解决和如何预防
双排牙定义
儿童6至12岁处于换牙期,恒牙已萌出,相应乳牙未脱落,叫做乳牙滞留,俗称“双排牙”或“背背牙”。
双排牙形成原因
1.孩子的营养好,牙胚发育比以前早,往往恒牙长了出来乳牙还没掉。
2.牙齿未得足够锻炼,不利于乳牙牙根生长发育及自然吸收、脱落。
3.食物过于精细,儿童颌骨咀嚼刺激不够,恒牙胚往口腔中移动减少,不能挤掉乳牙,只有在乳牙舌侧长出,形成“双排牙”。
4.恒牙胚发育错位,恒牙牙胚没有正对乳牙根尖部,而在乳牙根的内侧生长,使乳牙根不能随着恒牙的生长吸收,而只在牙根的一侧发生吸收,新生恒牙在萌出时乳牙仍很牢固,根本没有要脱落的迹象,没有正常脱落的乳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而形成双排牙。
5.乳牙病变,牙齿替换时,乳牙脱落后,恒牙会在乳牙原有的位置长出,由于乳牙龋坏严重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碍等情况造成乳牙不能及时脱落。
6.恒牙的错位造成的错合畸形,已经萌出的恒牙由于位置不够、异位萌出或是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铅笔等不良的习惯导致恒牙与恒牙之间的前后错位排列形成双排牙的现象。双排牙危害
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换牙期的孩子乳牙未掉,新的恒牙就已经长出来了,两排牙齿挤挤挨挨,像锯齿,看着怪吓人的。口腔专家分析,双排牙孩子增多,与孩子进食过于精细的食物,乳牙未得足够锻炼有关。乳牙滞留导致新生恒牙位置方向异常,甚至无法萌出,这对孩子颌骨发育、咀嚼效果、口腔卫生、面部美观都会造成影响。
1.不利于牙齿清洁卫生,容易形成牙垢和牙结石而造成孩子的口臭;
2.也可能诱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性疾病;
3.局部含有细菌微生物的慢性炎症病灶,其中的细菌及其毒素通过血管及淋巴管被带到机体的一些器官和组织,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生长繁殖,细菌毒素损害组织和器官,使这些远离患牙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心肌炎、肾炎、心内膜炎、眼疾、风湿性关节炎等问题。
双排牙怎么办
1.遇到乳牙滞留形成的“双排牙”,家长应该尽快带孩子到牙科医院拔除滞留乳牙,为恒牙的发育腾出空间让出位置。
2.已经出现牙齿不排列不齐时,在孩子恒牙换完之后即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一般矫正的最佳年龄段在12~14岁。
双排牙如何预防
1.换牙期的孩子应该多吃一些粗粮和未经细致加工的食物,食品对乳牙的刺激作用能促使乳牙正常脱落,鼓励孩子多吃些硬质粗纤维食物比如豆类、甘蔗、玉米等等。
2.正在发育期间的儿童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纠正不良的习惯: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铅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