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华理工大学思政部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建议讲解大全
东华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建议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重大意义
1.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2.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中,使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中国近、当代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通过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应当着眼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通过实践环节的安排,培养学生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交流以及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为此,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推动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学风的形成。4.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进一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科研与教学的良性循环,集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概述
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团队(5~7人)方式进行组织。成员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学习的协调和文档资料的形成。实践教学采取社会调查、经典阅读等方式,并注重与学校组织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安排,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来产生,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核准后,通过思政教研部网站加以公布。学生学习团队和指导教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团队为主,形成规范的学习进程安排。
实践教学教师职责:(1)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点,提出实践教学课题及相应的要求;(2)指导学生组织实践团队、拟订学习进程安排、指导实践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评价学生团队及个人的成绩;(3)形成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材料,收集各环节中的文档资料;(4)参与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包括学生自评和指导教师评定,前者侧重于团队内依据对团队成果贡献来协商评定,后者由教师对团队成果及团队活动
记录情况加以评定。总成绩的构成为:指导教师评定成绩(50%)+团队成绩(40%)+学生个人成绩自评(10%)。
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每一轮实践教学结束前,通过两次会议来进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第一次会议为成绩评定会,由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参加,旨在平衡不同指导教师和不同团队的成绩。第二次会议为教学总结会,依据教师的教学总结、学生反馈的建议意见(含学评教结果)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形成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措施和计划。参加人员处第一次会议人员外,还应包括学生代表。上述会议均应形成会议记录,作为教学档案留存。
三、实践教学流程示意图
第二、四学期,十八周至十九周
四、各环节的实施
(一)内容选择,团队组建以及学习计划制订 1.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社会调查和经典阅读两种类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类完成。其中,社会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网络调查、文献资料研究等形式完成调查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经典阅读则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中的专题,阅读相关经典原著和参考文献,通过研究讨论来撰写专题研究报告/论文。
具体实践内容建议应包括课题名称,指导教师,主要工作思路,建议工作进度安排以及主要参考材料等(格式见附件1)。可由指导教师结合理论课教学实际提出,也可由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和思考提出,经教学部审查确认后,作为实践教学课题予以公布。作为学生提出的实践内容,提出人所在团队可享有选择该实践课题的优先权。
具体实践内容建议收集的截至时间为,当学期课程理论教学学期的第十二周末。
2.实践教学学习团队的组织
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应以自愿为原则,按5-7人规模来组织学习团队,并推举项目负责人一名。实践教学学习团队原则上不跨学院组织。不能自行组建团队的学生,由所在学院统一编排。
学习团队可以在形成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基于自愿原则进行适当调整。组建三周后,学习团队不再进行调整。
学习团队采取成员分工自学/独立调查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团队中的成员轮流担任讨论召集人并负责进行讨论记录工作(格式见附件2)。在进行讨论时,成员可以事先准备书面发言内容或发言提纲(格式见附件3)。
学习团队组建的截至时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教学第一学期的第十一周末。
3.实践教学课题选择和学习计划制订
实践教学课题的选择,以学习团队为单位进行申请。申请前,团队成员应就拟申请的课题进行研讨,分析从事该题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形成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联名书面提出申请(格式见附件4)。
每个学习团队可以提出2~3个申请课题,并依次进行排序。
每个实践教学课题原则上接收不超过3个学习团队,且3个学习团队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指导教师应从申请团队中依照申请材料进行择优选择。
不能通过双向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的团队,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进行统一安排,并由指导教师来指导形成补充申请材料,分析团队从事该课题研究的优势和不足,确定细化的工作计划和分工。
(二)集中辅导、过程指导和团队研究 1.集中辅导
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课之初,应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介绍,详细介绍实践教学有关安排。
指导教师在实践课题选定后,组织相关团队成员进行集中辅导,听取团队有关计划的思路,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安排和团队分工,研究具体研究方法,提供有关背景介绍和参考材料介绍。
指导教师应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初安排集中辅导,听取社会调查或经典阅读相关工作计划执行进展,部署进一步的工作安排,提醒有关注意事项。指导教师应在课题进展期间中的其他时段灵活安排两次以上集中辅导,听取有关工作汇报,部署进一步的工作安排。
指导教师在安排集中辅导时,应结合从各团队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集中辅导的准备。并将集中辅导的有关情况,形成书面纪要(格式见附件5)。
学习团队每次派一人参加指导教师组织的集中辅导,原则上每次应由不同的成员参加辅导,并由参加者在团队活动中传达。
2.过程指导
指导教师采取灵活方式实施对团队工作的过程指导。包括至少一次参加每个团队的团队活动,了解各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接收团队或团队成员的申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或答疑;组织所指导的不同团队之间进行交流等。有关过程指导的具体情况应形成书面记录(格式见附件6)。
3.团队研究
团队研究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主要方式,应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分工,依次执行。
团队研究是在个人学习/研究基础上,在团队范围内集中进行的学习和讨论。为此一方面团队成员应积极为团队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通过提取其他成员的工作和集体讨论,进一步调整或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使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团队工作。
团队研究的召集人,由团队成员轮流担任。可在课题开始之初直接做出安排,也可以在每次团队研究结束时,确定下一次团队研究召集人。
每一次团队研究时间为1-2小时,由召集人负责进行记录有关情况。同时,在团队成员间就成员个人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是依重要程度依次排序。最重要者排为第一,依次递增;若有并列情形,则并列取较后数字排列。例如,难以确定第二和第三的次序,则同时并列第三。如果所有团队成员不能确定排列次序,则并列为最后一个名次。每次团队活动应形成评价结果记录。
(三)报告写作指导,团队总结
指导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集中指导或单独指导的方式,指导有关团队进行团队研究报告的写作。
团队研究报告(格式另附),应通过团队内的讨论,适当加以任务分解,由各成员分别完成,并由一人加以统稿。
在提交团队研究报告前,应通过团队总结的方式,系统审阅拟提交的报告。同时,结合团队研究的相关记录,形成对团队内各成员的各项评价的排序,以及团队成员对团队研究工作贡献的排序(格式见附件7)。
(四)报告评价,成绩评定;教学效果评估 1.报告评价
指导教师应通过仔细阅读报告,形成报告评价,并以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5个等级记录。涉及多个团队时,应对每一等级不同团队的报告进行排序。
2.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应从团队成员互评成绩、团队成绩以及学生个人自评成绩三个方面综合,形成每个参与成员的成绩评定结果(格式见附件8)。
团队成员互评成绩主要依据团队总结所产生的排序结果而给出,可在不同团队之间加以平衡。其中,50分为上限值。(以团队自评成绩为基准,按学生互评个人成绩排序的情况,每降低一个等级,该学生的团队互评成绩降2-5分,同一序次的多个学生按同一等级计算,即该多个学生的团队互评成绩比上一个等级的学生成绩降低【(2-5)*同一序次学生人数】)
学生个人自评成绩,依据学生个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给自己的表现打分,上限为10分。(教师根据整个团队的表现确定一个团队的最高分,然后按照学生个人自评成绩排序,再依次按学生排序降分【同一序次的多个学生按学生人数排序的最低分给成绩】确定成绩)
团队成绩通过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而确定。指导教师对各团队报告的评价形成初评结果。通过成绩评定会,对不同指导教师所指导的不同团队的初评成绩进行平衡。其方法是,同一等级各取排名第一和最后一名的报告进行比较,协商确定各等级的执行标准,并确定各等级的名单及排序,并进而折算为分数。团队成绩上限值为40分。(指导教师以召开成绩评定会形式,通过团队之间的初评成绩比较,先确定中线作为参照标准,再根据各团队的排序确定分数)
每个团队成员的成绩为团队成员互评成绩、学生个人自评成绩以及团队终评成绩三项之和。
3.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成绩评定会和教学总结会来完成。前者侧重于对不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后者侧重于整体性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不断改善,重点在于形成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措施和计划。相关结果书面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和教务处备案。
五、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1、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实践教学的课题;
2、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指导工作,形成相应的过程记录文档;
3、评定学生团队自评成绩、学生个人成绩,并提出团队成绩初评结果;
4、参与教学效果评价;
5、收集整理学生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并装订成册叫思政教研部存档;
6、每学期写一份总结报告交思政教研部存档。
六、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东华理工大学学生管理各项规定;
2、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要求,并做好有关记录;
3、形成团队研究报告,通过讨论形成团队自评成绩。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职责
1、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牵头组织实践教学的实施;
2、牵头组织教学效果评价工作。
八、各学院的职责
1、协调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团队的组织;
2、参与和配合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具体实施;
二○○八年十二月
附件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建议书
建议人
专业技术职
务
时 间
建议题目
建议指导教师
团队数目
主要思路
概述:
建议工作 进度安排:
主要参考
材料:
附件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队讨论记录表
参加人
时间/地点
记录人
讨论主题
主要发言内容摘要: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重要性排序结果:
发言主题
发言主题
发言主题
发言主题
发言主题
发言主题
附件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队讨论发言提纲
提交人
时间/地点
发言主题
预计需要时间 实际使用时间
主要发言内容摘要: 问题: 要点一: 要点二: 其它: 总结: 对团队讨论
和团队其他成员工作的进一步建议:
其他人发言
记录摘要:
附件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题申请书
申请人
项目负责人
申请题目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对题目的分析(含对题目的认识,本团队从事该课题研究的优势和不
足):
计划工作进度
安排和分工:
其它说明:(次选题目及排序)
附件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辅导安排及记录表
指导教师
时间/地点
辅导主题
参加人:
辅导计划要点:
辅导情况纪要:
对参加辅导学生的评
价:
附件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过程记录表
指导教师
时间/地点
讨论主题
参加人:
团队讨论要点:
指导情况纪要:
对参加学生的评价:
附件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队总结表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团队研究回顾(要点综述):
团队成员贡献排序及其他评价(百十分计算):(备注:成员成绩完全相同,成绩无效)
排名 1 2 3
姓名
成创新团队态度交流写作
绩 意识 协作 水平能力 能力
对团队报告的自我评价:
团队成员签名:
附件8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 学生所在学院
学生姓学生学号 团队自评 名
团队成绩
个人成总成绩 绩
初评
终评
签名: 时间:
第二篇:思政部实践教学
思政部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实践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因地制宜,与驻地相关单位合作,创建了两个教学实践基地。一个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仙游蔡襄公园;一个是仙游县人民法院枫亭人民法庭,为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平台。
教学实践活动系列方案 方案一:观蔡襄陵园实践基地
一、活动时间:具体时间
二、活动地点:蔡襄陵园
三、参加对象:学生代表200人及教师:陈丽萍(领队)、朱嘉兴、郑秀明、蔡桂珍、陈玉琛、郑庆权、欧伟
一、阮添辉、陈小芳、李秋华
四、任务分工:朱嘉兴、阮添辉(电子系)、郑秀明(化工系)、陈丽萍(工商系)、陈玉琛、郑庆权、欧伟一(机械系)、蔡桂珍(信息系)
五、注意事项:
(1)各位课任老师协助院团委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2)各位课任老师要指导学生遵守好纪律,听取蔡襄陵园负责人和院团委的统一组织和指挥。
(3)参观完之后,各位课任老师要指导学生填写《大学生“两课”教学实践活动登记表》,并结合所学课本知识,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填入“活动成果”栏内,字数不少于600字。课任老师要给每位学生写上批语。
方案二:举行模拟法庭审判
一、时间:具体时间
二、地点:枫亭人民法庭
三、参加对象:学生代表200人及教师:陈丽萍(领队)、朱嘉兴、郑秀明、蔡桂珍、陈玉琛、郑庆权、欧伟
一、阮添辉、陈小芳、李秋华
四、具体任务分工:
1、由课任教师负责组织好自已所教的学生。
2、“两课”课任教师由陈丽萍负责组织。
3、现场录相工作由电教中心郑德山负责。
4、照片由阮添辉负责。
5、由郑秀明联系大巴公交车。
五、注意事项:
(1)请参加的有关教师和学生于约定时间在在26#前集中上车。
(2)各位课任老师要组织好学生,维持好整个会场秩序和纪律。
(3)模拟法庭审判会将全场录相,并刻录成光盘,由各课任教师以后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其他没参加的学生一起观看,并填写《大学生“两课”教学实践活动登记表》。
(3)模拟法庭审判之后,各位课任老师要指导学生填写《大学生“两课”教学实践活动登记表》,并结合所学课本知识,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填入“活动成果”栏内,字数不少于600字,作为每位学生的实践课的考核成绩依据。课任老师要给每位学生写上批语。
第三篇:东华理工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
东华理工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安全保障是保证实践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增强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师生的自律能力,预防、控制和消除实践教学中的安全风险,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实践教学组织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责任。为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及国家有关安全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所指校外实践教学是指学校在校外有组织开展的教学实验、教学实训、参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育实习、艺术实践、艺术采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以及其它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
第二条 对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妥善处理好实习实训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第三条 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学校与学院(部)二级负责制。由教务处、学生处和保卫处代表学校负责管理该项工作;各学院、部及相关教师负责具体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 安全教育
第四条 安全意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是现代员工的重要素质之一,安全教育必须列入学校实习实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五条 安全教育要贯彻于实习的全过程,要做到实习实训前有集中动员教育,实习实训过程中有注意事项提醒提示,实习实训结束后有安全总结。
第六条 强化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服从于各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接受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法规,并在专人指导下学习并掌握有关的安全操作和技能。
第七条 在按校区实践教学操作规程、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每一次实习实训的特殊性,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规定,并宣传到每位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八条
教务处职责
1.研究制定学校实践教学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2.负责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审核。
3.成立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巡查组,代表学校负责顶岗实习的安全巡查工作。
4.教务处、学生处和保卫处共同负责督促、检查各专业系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
5.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按职责分工,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第九条 学院(部)职责
1.各学院(部)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实行一把手工程,成立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本单位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安全工作,确保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安全、有序、规范。
2.负责学校有关安全规定的落实、本部门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相关安全管理细则的制定、指导教师的安全管理培训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督促带队教师完成相关安全协议的签订。
3.负责与校外实习单位就学生安全实习工作进行协调、沟通。4.负责检查本学院(部)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5.负责校外实践教学安全事故的调查、取证和一般事故的处理。第十条 带队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是校外实践教学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期间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2.指导教师代表学校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期间的安全管理,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如遇违纪、安全事故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学院(部)领导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事件性质、发生原因分析、现场处置措施或方法、事故事件责任等。
3.指导教师安全工作要求
(1)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接受安全管理培训,学习、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应变技能,才能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
(2)学生校外实习出发前,应对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编组,采取男、女生混合编组,尽量避免女学生单独编组,同时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应变能力。
(3)到达实习单位,组织学生了解实习单位所在地及食宿场所治安、风俗习惯等有关情况,并掌握当地司法或消防机关和医院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察看安全通道,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4)必须本着“安全第一” 的原则,加强指导、监督、检查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期间的日常安全工作。在外集中实习期间,应每周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安全会议;顶岗实习期间,至少每半个月要与学生联系一次,强调安全问题。
(5)组织学生完成相关安全责任书和协议签订,并保管好相关材料,实践工作完成后报学院(部)作为实践教学档案保存;
第十一条 校外实践教学单位在提供对口的生产一线专业技术岗位,落实具体顶岗实习任务的同时,需做好实习学生的入厂安全教育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企业指导教师有对实习学生岗位安全操作等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学生自已联系顶岗实习学生及学院统一安排顶岗实习生放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由学生家长负责,出现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学生安全纪律与行为规范 1.学生外出实践,必须自觉遵守学校、学院及实践单位相关规定遵守实习单位操作规程和有关纪律及安全管理规定,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积极主动接受安全教育,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认真接受老师及用人单位的教育和管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加强自我管理,不做违法违纪的事,确保实习实训安全进行。
2.实践学生必须与学院签订《东华理工大学学生校外实践安全责任书》,对拒绝签订的学生取消外出实践活动。
3.自觉遵守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在使用未操作过的设备前,应读懂其使用说明书,并有指导教师在场,方能操作该设备。
4.校外集中实习学生应由指导老师带队,着装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宜在有安全隐患处活动,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严禁私自或单独进行活动,外出应报告指导教师,履行请假手续,并按规定时间返回。对擅自违反要求发生安全事故的学生,其后果由学生自己负责,学校不承担责任。
5.外出实习期间,必须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及习惯,避免与当地群众或其他人员发生冲突,做到宽容与谦让;上下班及外出活动应结伴而行,不得单独在外留宿、闲逛;必须注意交通、财物、饮食卫生及人身安全,增强自我保护防范意识,随时注意身边的安全,并及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安全。
6.不得参与传销等违法乱纪活动,严禁参与非法的娱乐活动或从事与实习实训无关的危险性工作;严禁酗酒、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严禁床上吸烟、不规范用电;严禁到无安全设施或者无专业救护人员的场所游泳等。
7.顶岗实习学生必须每半个月内与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安全等情况,如发生重大事故,应及时向指导教师、专业系报告。学生无故离岗,实习小组组长应及时向实习指导教师汇报情况。
8.凡违反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个人人身安全事故和损失的,由学生本人负责,学院不承担责任。造成集体和国家损失的,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
9.发生突发事件时,受害或知情学生及时向相关学生、带队教师、有关老师报告或在情势非常危急时直接与外部联系(联系电话:火警119、匪警
110、急救120),听从应急指挥,服从统一安排,认真履行本办法职责。
第十四条 有关实践教学文件管理、实践教学人员与学生管理、实践教学的实施与成绩、实践教学质量与档案管理等,参见《东华理工大学实践教学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事故处理
第十五条 当发生与他人冲突事件时,现场所有人员均应主动出面制止和劝解,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企业有关负责人、实习小组组长等应尽快将情况反映给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应按有关规定对事件快速作出处理,并将情况反馈回学院。
第十六条 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突发疾病等情况时,首先应联系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报告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中断手里的一切事务(放弃休假)赶赴事故现场,配合救援和处理善后事宜。第十七条 当发生一般财产损害情况时,在场指导教师与学生应保护好现场,另外视情况报告学院及公安机关,请求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 当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灾难性事件时,学生及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事件现场,并迅速通知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同时视情节轻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救灾。
第十九条 当发生重大事故后,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将事故发生过程以书面形式上报。
第二十条 学生在非学院安排的实践教学中,在放假期间,在学生自行上下班、离厂(校)、返厂(校)途中等发生的安全事故,由学生本人负责,学院可协助处理,但不负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 因管理不善、工作不负责任、徇私舞弊、忽视安全生产等造成校外实践教学学生安全事故的,视情节严重,根据学院的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学院、带队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校外实践期间的安全工作。对于不按办法规定、不负责的学院或教师、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学校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三条 在校外实践教学期间,如发生学生伤害事故,遵循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其它相关法律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东华理工大学 2011.12.3
第四篇:思政实践课实施方案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课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思政实践》课为我校本科生必修课,共32学时,记2个学分。
二、教学内容及特色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某一单位或地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某一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具体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三、实施步骤
1、二年级下学期布置
2、学生按照自主计划开展思政实践,3、学校教务部门在第五学期向教师下达《思政实践》课教学任务,4、学生在第六学期室内教学结课前四周上交4000—6000字左右的《思政实践》课程报告及原始资料,5、教师在第六学期评阅、提交学生《思政实践》课成绩,总结、评选优秀调研论文。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按照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成绩包括以下方面:
1、原始资料(包括访谈记录、观察日志、调查问卷及其分析等与最终报告有关的原始素材)应齐备真实;占30%。
2、最终论文研究方法科学、数据真实、分析系统深刻、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写作符合规范。占70%。
附录1:最终报告格式
《思政实践》课应提交《实习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一律采用A4纸打印,标准页面设置,行距为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2、字体:一级标题:4号黑体,加粗;二级标题:小4宋体,加粗;三级标题:5号宋体,加粗;正文内容:5号宋体。
3、报告应由封面、内容提要、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尾注形式)、参考文献、原始资料汇总(可单独成册)等内容构成。
1、4、报告封面格式:《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报告题目;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第五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
作者和学号班级
日期
奴役之途还是自由之路?
奴役之途还是自由之路?
----读《通往奴役之路》有感
摘 要:《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最知名著作。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哈耶克称要将此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而我国是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那就让我们这些社会主义者来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哈耶克的这本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关键词: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专制
一、引言
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而社会在不断进步,每个人也在不断进步,所以关于思想永远不会有一个永恒的正确定理,所谓的真理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正确。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出版时,因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拥护者,甚至是资本主义改良者的抨击,然而此书被翻译成超过20中语言出版,想必这本经济学名著必有其独到之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此书可以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
二、哈耶克的基本观点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主张,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统治阶级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但是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支持中央集权,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著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在哈耶克看来,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样的国家早已经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当时许多民主国家也正在重蹈覆辙。哈耶克写道:“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尽管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社会的态度是否定的,但他在书中也提及了:“对于那样的计划经济的批评,是不能与完全教条式的自由放任态度混为一谈的。”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的确支持政府对于邮政、道路、污染和工厂噪音等的管制。
(一)私有制是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保障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不仅仅是没有效率的,也是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哈耶克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认为实行公有制的社会,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尽管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平等,这也是两者之间唯一的共同点。然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哈耶克认为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而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二)计划经济导致效率损失,最终迈向集权政治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资源配置来说,竞争是最为有效的,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因为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损失。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普遍而持久,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认“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为理想目标。“铲除私有制度”和“推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为了达到理想境界而必须采取的手段。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他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 “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警告英国和美国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含义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是极其昂贵的,首先是效率方面的损失,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所以中央计划部门是不可能替所有的人作出“生产什么”和“怎样消费”的正确决策的,这样的决策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即便消费者有权选择买什么和不买什么,消费品的价格也将是严重扭曲的。
“效率损失”并不是哈耶克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依据。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许多人相信:资本主义“盲目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不一定比社会主义“计划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小。哈耶克在书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提出的命题是:彻底的计划经济和彻底的竞争经济,如果可能实现的话,都是有效率的。然而这两者的混合注定是效率低下的,除非“计划”是为了加强和改善而不是为了排斥“竞争”。
最重要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难以统一,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哈耶克深信:“我们选择的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哈耶克认定,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将丧失一项最宝贵的权利--自由思想的权利。
三、我的感悟
哈耶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旗手,一个自由主义的战士写下了逻辑严密、结局夸张的文字,论证了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使我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小公民深受震撼。但哈耶克的论证对于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极有警示意义的。尤其在当今社会,统计阶级的贪污腐败事件被不断揭露。社会主义的策源地德国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亦是半路夭折,朝鲜等国饱受计划之苦,世界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我们还应沿着这条看不到希望的路走下去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很可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震惊地发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思想与纳粹上台前夕的德国思想是如此的相似。而在这两者之后,同是令人不堪回首的文化大革命和纳粹的残暴罪行。想来有些后怕,倘若中国没有掉转船头,仍朝着国家社会主义的方向驶去。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今天的我们又是怎样?恐怕我也会如那些以为自己正在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者那般欢欣鼓舞地走向奴役之地。
但是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并没有错,它反映了人类对更加美好、更加自由的生活的向往,每一个人只要不是彻底的宿命论者,就是一个计划者,每一个行为都是或应当是有计划的行为。计划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的中国人过得是没有主权的日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何来思想自由,何来人人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才当家作主站起来了。我们能否认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吗?社会主义在中国,那是毋庸置疑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踏上的并不是一条奴役之路,而是自由之路。
社会主义有很多种,哈耶克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等等,而这其中有一种极端的,那就是社会主义会发展成为纳粹制度——法西斯主义或是说极权主义。正如孔子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社会主义发展到极端是错误的,自由主义发展到极端,那就是完全放任,这也是极不合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因此,我认为哈耶克如此极端的批判社会主义是不合理的。
现在的我们就好像初中学过的那篇文章--《两条路》中的主人公。回忆曾经有两个选择,我们选了其中一条,却永远会在好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会是怎样,会是荆棘密布还是春暖花开。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踏踏实实走好我们选择的路。尽管我不同意哈耶克的观点,但我敬佩其学术成就,作为一名读者我觉得长了些见识,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理论研究没能如此的深入?为什么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尽管在不断发展但似乎离社会的现实在不断的远去?为什么我们对于自由主义的借鉴是那么的少,对这些理论的研究是那么的不屑一顾,似乎我们的理论研究者总是那么的胆战心惊的去论证什么而不是去发现什么抑或是极为偏执对自由主义的理论嗤之以鼻?
我想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还是有很多精辟的治国治党经验的,但是我们的政治理论研究却过于单薄,极少有人提出前瞻性的理论设想。作为今天的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应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各种各样的理论,不仅仅是经济理论,让这些理论为我所用,同时需要对这些理论以系统化。当然这是需要极大的魄力的,就像当年邓小平,能摆脱姓资姓社的纠葛一样。真正的正视社会现实,求真务实,以极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开展党的理论创新,迎接反华、反共人士的理论挑战,树立中华崛起的文化影响力是当前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相信我们走的绝不是通往奴役之路,而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是一条走向社会民主、国家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