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6:3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以便更好地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工作要点安排,2月下旬至3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开展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乡镇和部分街道的情况汇报,召开了10次座谈会,实地查看了17家农贸市场、企业食堂、食品加工厂、放心店等场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2006年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产品和食品等质量安全特别规定》精神,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企业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1、领导重视,健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不断强化

我区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原则,围绕食品安全目标责任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不断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一是构建监管责任网。区食安委每年与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签定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区食安委相关监管部门按照分段监管的要求,落实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乡镇、街道按照食品安全目标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相关领导小组。同时,区食安委还与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管理部门等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全区上下已基本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二是建设高质量的现代流通网。大力培育食品流通龙头企业,全区乡镇连锁超市和行政村放心店都实现了全覆盖,接受统一配送的放心店达到95%,食品品种配送率达到100%。三是建立群众监督网。在各乡镇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站,配备工作人员,并在165个行政村聘任了“六员合一”的公共安全信息监督员,形成了食品安全有人监管和有序监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宣传,注重培训,食品安全工作氛围逐步增强

结合食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制定宣传计划,注重业务培训和指导,充分运用各种载体进行广泛宣教,有效增强了食品安全的工作氛围。一是积极开辟各种宣传渠道。利用社区活动、知识竞赛、农村广播、有线电视、黑板报、宣传窗、横幅标语、宣传资料和培训等形式,开展宣教活动,普及了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了全民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了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区药监、农林、卫生、质检、工商等监管职能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培训,近年来共开设各类培训班4期,受培训人员150人次。通过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确立了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法制意识。

3、把握环节,健全机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全区各级政府认真把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环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监管原则,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全力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一是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在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控制食品安全源头污染,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追溯制度,强化产地和产品监测,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结合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在不同行业中,以管理规范、信用优良的企业为示范,带动行业优化提升。积极推进QS取证工作,完善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制度,整合提升食品加工水平。在食品流通环节,建立食品超市、商场、批发户、放心店等索证索票制度和小食杂店进货台帐制度,深化完善农村“放心店”和农资连锁店,对“放心店”实施星级化管理。在餐饮消费环节,严把食品卫生许可关,全面推进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聚餐卫生监督,完善乡村厨师健康档案。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在饮用水、粮油、水产品行业开展了试点工作,并对试点67家餐饮单位实行了“五公示”制度,逐步完善信用管理规范,扩大信用建设效应。全区各级政府及监管职能部门都制定了应急预案,区食安办还每年组织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实施区、乡镇、村三级联动,使我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4、突出重点,示范引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区政府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自2007年起,全区启动了以点带面的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由于领导重视,创建措施有力,至08年底,全区共创建5个市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和177个各类示范点。区食安委还牵头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市区湖东路和南街创建了2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同时,食安委各只职能部门联动,组织开展了婴幼儿奶粉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重点环节抓规范,重点区域抓整治,重点品种抓监控,重点时段联合行动抓检查的原则,确保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平安吴兴”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1、组织领导力度有待加强。政府虽已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但还缺少具体保障措施,特别是在监管人员、经费保障上尤为薄弱,目前区财政未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区各监管职能部门执法人员不足,检测设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能的发挥;乡镇、街道虽已建立工作机构,但未按机构设置要求配备人员,工作经费无保障,已到位人员基本以兼职为主,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

2、基层监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区虽已建立群众监督网,但监督水平还在低层次徘徊。具体表现在,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没有职能部门颁发的相应证件,难于对经营户开展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下基层以单独检查为主,基层信息员很少参与,在工作上还缺乏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明显不够,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呼声较为强烈,迫切需要区级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基层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和工作指导。

3、食品安全意识有待增强。近年来,全社会对食品安全意识有所重视和加强,但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只顾产品销售,而对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缺少必要的投入;部分从事食品流通领域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只顾自身利益,没有把好食品准入关;农村消费者中依然存在购买食品只顾价格便宜而不关心食品质量安全现象,致使不合格食品仍能在市场上流通。

4、食品安全监管盲区有待整治。调研发现,由于现行分段监管体制所造成的监管缝隙、执法空隙依然存在。特别在城乡结合部,由于监管职能不明确,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出现了相互推委的现象,致使存在一定数量无证无照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流动摊贩由于流动性大,监管职能又涉及多个部门,实施规范管理难度较大;在中心城区,由于市、区监管职能部门权限不明确,还存在着部分无证、无照的食品经营户。

三、建议和意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按照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目标要求,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1、提高认识,强化保障,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度。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明确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建设“平安吴兴”的具体内容来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和区级监管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是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健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建立长效机制,并按照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设置要求,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一支精力集中、相对稳定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建议将食品安全经费纳入区、乡镇财政预算,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正常运转。

2、创新载体,注重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各级政府要以学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要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让企业主牢固确立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必须以消费者安全为立足之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的安全关,不断提升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安全合格。要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知识 “五进” 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不合格食品的能力。

3、加强培训,讲求实效,进一步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政府及各监管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对基层监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认真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实行分层、分类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信息员的业务水平。乡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采用邀请职能部门专业人员上课与自主培训、专业知识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基层信息员的监管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信息监督员都应持有关证件进行检查监督。

4、整合资源,多方联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合力。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分明权责,把握好各环节的重点,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生产加工环节,大力推进初级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食品放心工程,控制食品安全源头污染,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在流通环节,大力扶持流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食品统一配送能力。在消费环节,全面推进“小餐饮店”、“小菜场”等场所按照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把好食品进口关。同时,要针对城乡结合部无证食品加工小作坊多、流动摊贩难管理、无证经营户依然存在等问题,积极争取市相关部门在检测技术、执法力量上的支持,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努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区级各监管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与乡镇、街道联动,多措并举,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监管工作合力。

第二篇: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市人大财经委、农业环保委和教科文卫民侨委人,就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了调研和督查,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一、情况

近年来,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把产品质量和食品

安全工作摆在位置,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结构和发展转变,质量新,产业素质提升;食品安全新提升,生产加工持续;食品监管新,保障体系;品牌建设新进展,“**制造”声誉;监管体系健全,质量基础夯实;全民质量安全意识新,社会环境。是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国务院、省的部署,**,组织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各级各的努力,专项整治行动了、、的,了预期。

二、问题

(一)产品质量总体仍然不高。全市总体质量在粗放型增长和低端产业结构上,总体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各县区发展状况也平衡;传统产业质量不容乐观,小企业质量技术基础薄弱,产品档次不高、性不强、标准偏低,制售假冒伪劣完全根除,质量违规案件时有。

(二)企业、农户的主体意识强。生产企业、农户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认识,质量意识淡薄,加上大宗农产品市场准入尚未实施,农产品难以优质优价等原因,企业对实施的质量管理动力,在标准化应用、质量控制、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等各个环节上,工作报告《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小型企业、小规模基地必要的自查、自检。企业和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过程中,只注意申报材料编制,不注重管理,敷衍应付。

(三)和深化专项整治任重道远。在专项整治过程中了一整套规范和制度,但受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要长期绝非易事,企业对为要索证索票、台帐的认识还模糊,这是“要我做的”,认识到这是产品质量责任、便于追溯质量责任的需要,容易专项整治反复。

(四)“三无”企业的彻底取缔难度。“三无”生产加工点量大面广、有的流动性和隐藏性,还难以应对;主观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间职能衔接、信息交流不畅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况且食品生产许可工商登记的前置条件,新办证照情况无法获取,常常被动监管的状态,难免会监管脱节。而且“三无”生产加工也极易反复,彻底解决确有大的难度。

(五)基层网络建设有待和。市属两区了综合性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人员、综合素质和都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需要。三个县尚未基层监管网络。而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难点、又在基层,在农村。

(六)法律法规还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处罚条款不,不法分子或诚信的生产者、经营者有可乘之机,使执法应严肃性。食品无照经营整治仍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难点,是流动摊点,固定的经营场所,卫生许可证,法律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值得。

三、建议意见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建议及监管要本着对、健康安全的宗旨,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和薄弱环节,的措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一)牢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包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的发展质量。要认识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利益,形象;容忍假冒伪劣,容忍对利益的侵犯和对形象的损害。各级各能牢固科学发展观,是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是长效机制的首要因素。

(二)宣传教育,培养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习惯。要与荣辱观的教育起来,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第三篇: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苏丹红”、“多宝鱼”、“三鹿奶粉”等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

一、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一)我区食品产业现状。我区现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68个,其中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99个,纳入质监部门日常监管的106个,其余的都是证照不齐的家庭作坊。现有食品经营企业1339个(已取得许可证)。纳入监管的饭店、食堂553个。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3个,畜产品10个,水产品6个,林牧产品1个,绿色产品6个,通过省以上认定的粮油、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42.95万亩。现有生猪顶点屠宰厂点30个。

(二)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目前,我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体制上与全国一样,即以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区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种植环节和农贸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养殖业监管,从动物疫病防治、饲料、兽药投入品环节保证食品安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监督企业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区工商局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监管,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区卫生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监管,主要从食品卫生角度保证饭店、食堂食品安全;区服务业发展局负责生猪屠宰监管,严禁私屠乱宰和销售病死肉。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对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各监管环节、各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依法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自2006年起,我区就全面落实了食品安全责任制,每年区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都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逐级传递压力,落实工作责任。我区还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定了详细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2008年开始,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乡镇“三个文明”建设目标中一同考核,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的基层基础工作,2006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食安委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农村食品安全三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区、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建设。明确各乡镇和行政村的食品安全责任人,形成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聘请了22名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247名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并定期对“两员”进行培训,年底考核奖励。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农家店建设,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08年底,全区已建成乡镇标准化农家店22个,村级标准化农家店367个,乡镇、行政村覆盖率均达100%,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有效提升。

近两年来,区各监管部门在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要节日和重点时段开展了乳制品、校园食品、夏季食品等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

1.认识有差距,工作难到位。在抓发展、抓招商、抓项目、抓稳定的大环境下,区、乡两级党委政府部分领导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不强,认为食品安全工作是职能部门的事,有一种与己无关的思想,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部分乡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食品安全形势认识不足,协作配合开展工作意识不强,缺乏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为不出事就行,部门利益至上,扯皮推诿,致使监管资源分散,监管力度不够,影响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

2.监管体制不健全,形不成合力。以环节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权限和职责,但由于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备,给监管部门的工作衔接带来许多困惑,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受部门利益驱动,监管部门见利益就上、就争,见困难就让、甚至躲的现象。如遍布城乡的食品小作坊监管,按环节,属于质监部门,但质监部门认为,他们只监管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这个问题,不仅我区的工商、质监在推,全国都在推。还有小熟食店的监管,工商认为是餐饮环节,应该卫生管;而卫生又认为是流通环节,应由工商管。农贸市场,工商认为应由农业管,而农业部门则认为应该谁主办谁监管。

3.市场准入低,法制意识差。区内相当部分食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陈旧,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法制意识淡薄,生产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禁而不绝。有的受利益驱动,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2008年10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我区丁集镇农贸市场销售的部分食品进行快速检测,5批卤猪、牛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每公斤93.33毫克,最低34.23毫克,全部超过国家限量的30毫克。7批豆腐、百叶、豆干、面筋都含有国家禁止食用的吊白块。今年3月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中,我们从营北农贸市场现场抽取部分食品委托市疾控中心检测,豆制品、面条等9个批次产品100%含吊白块,75%卤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农产品安全生产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食品源头难以控制。目前,供应我区各个市场的农产品相当大部分来自小规模生产的农户,真正来源于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基地,特别是无公害基地的不多。这些小规模种植和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过量使用农药或违法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情况长期存在。由于源头一般在农村,且非常分散,在监控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4.经济发展水平低,安全隐患多。我区经济相对落后,低消费群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市民卫生意识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只能购买价格较低的食品,多在卫生条件差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消费,饮食安全难以保障,成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危人群。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排放废水、废渣、废气对城乡水质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和城乡生活垃圾与污水的聚集,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土壤破坏、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隐患。

5.监管不到位,保障能力差。一是监管手段单一,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全区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权威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集贸市场快检设备简单。执法人员往往凭感观、靠经验判断食品的真伪优劣,有时明知某食品有问题或可能有问题,但苦于无法定量检测,而找不到执法依据。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如区卫生监督所承担餐饮业监管,全所在职在编不

足20人,“五小行业”整治、公共卫生执法、医疗市场监管,都以他们为主力,真正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已是屈指可数。而仅仅在城区,就有超过500家大小饭店食堂,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乡镇以下没有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全区60万农民的食品安全基本没有保障。三是经费投入不足,执法装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区乡两级财政都没有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预算,有的监管部门连职工工资都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如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区、乡兽医站)。有的没有执法车辆,如农业执法大队。区农业部门2007年查扣了6吨多的假农药,由于无法交付5万元的无害化处理经费,至今仍存放在无人看管的仓库里,次生安全隐患很大。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面临形势复杂,执法取缔工作难度大,许多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往往不具备生产条件要求,卫生状况差,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的“三小”(小饮食店、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业主普遍是下岗工人或者城市里面的弱势群体,全部强制取缔将会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再者,按规定,非法从业的取缔职能涉及卫生、工商、城管,而这几个部门均无彻底强制取缔的手段。

三、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

1.切实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我区是农业大区,苏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蔬菜产业化基地、生猪、水产品规模养殖基地,我们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也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事关淮阴区的形象,如果产自我区的农产品发生影响全省全国的安全事件,将很大程度上葬送我们农业产业化成果。所以,区委区政府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仅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更要把它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它作为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听取汇报,督促检查。各乡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或部门的工作目标,一起安排、实施、检查、考核,经常过问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要加大政府投入,将食品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经费、执法装备。要建立健全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会议制度、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工作有序、协调、高效运作。

2.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明确监管责任。针对现行监管体制存在的职责不清问题,依据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条第2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规定,合理、准确地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范围,消除监管盲区。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推进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在餐饮业、食堂逐步推广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大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传递。及时发布食品检测结果、安全预警等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市民正确消费,接受市民和舆论的监督。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乡镇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定编定岗,在不增加财政整体供养人口的前提下,人员可从原有的职能逐渐萎缩的事业单位中调剂。

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将各个部门的检测机构分离出来,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为基础,组建区食品检测中心。政府财政保障必需的检测设备和检验经费。推动大中型食品生产加工

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生鲜食品超市和大型餐饮食堂建立健全内部检测制度,督促企业开展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的检测工作,保证所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律意识。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食品业主、食品从业人员和社会群众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一方面通过开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媒体、现场指导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让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各项食品安全规定,强化法律意识,使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其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6.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疏堵并举。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的指导教育。另一方面对非法、违法行为也必须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毕竟惩戒仍然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要加大对“三小”的整治力度,通过关门取缔一批、停业整顿一批、舆论曝光一批的举措,切实提高“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的食品安全状况,同时,对经营困难的经营者也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采取措施让他们既有机会就业,又能达到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7.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建议对农业用地的土壤和水质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不符合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地要调整用途,采取优化土壤措施。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工作,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淘汰进程,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8.加强农业和食品生产经营产业化工作。全面提升食品产业水平,要通过实施产业化逐步使市场供应的农产品、副食品等主要来源于生产基地,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垄断市场,现代流通组织占领食品市场供应和流通的主渠道,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食品产业散而小的状况。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实现初级农产品上市标准化、包装化、有标识、可追溯。

第四篇: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

摘要: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经过对基层农村乡镇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从体制机制、意识形态、技术、监管等方面提出改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

农村意识体制机制监管 1

一、本地乡镇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一)监管体制和机制不顺,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不到位.........1

(二)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严重...............1

(三)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经营和不规范

生产加工食品问题突出................1

(四)农村监管力量薄弱,问题食品流向农村......2

二、加强本地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2

(一)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认识,统一思想,落实责任.....2

(二)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2

(三)创新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2

(四)采取有效宣传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3

(五)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真正发挥政府部门的食品安全综合协

调监管职能....................3

(六)努力促进食品的产业化发展...........3

参考文献:...................4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现状,对抚宁县本地乡镇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调研采取走访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单位和部门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讲解等方式进行。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地乡镇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体制和机制不顺,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不到位

由于目前监管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资源、信息资源分散,以致监管合力不强、职能重叠、多头执法、监管缺位、执法空白等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分段监管环节链的连接点上较易出现监管空缺。一是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不到位。二是食品安全工作实行各部门分段监管,综合监督协调难度大。食品监管各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存在思想统一、步调不一,认识统一、行动不一的问题。三是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在监管中,由于实行分段管理,各部门之间在信息资源上又缺乏网络平台和沟通机制,不能共享信息,甚至各单位上报的数字都不相统一,给监管工作造成被动。

(二)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严重

初级农产品在种植、养殖中违规使用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激素、抗生素、瘦肉精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注水猪、注水鸡现象比较突出。加之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缺乏,农业部门农药市场监管的人力、物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我市一些地区还很有市场。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给食物的基础载体农业产地环境造成了污染,也会造成农产品的二次循环污染。

由于畜牧管理体制不畅,乡镇缺乏畜牧防疫人员,动物防疫经费不足,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重养殖、轻管理,重治疗、轻预防,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思想在农村广泛存在,分散饲养、管理粗放、畜种复杂、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使动物防疫存在隐患,局部地区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三)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经营和不规范生产加工食品问题突出

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取得证照而擅自生产经营,一些从业人员不经健康检查而上岗工作,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消毒设施欠缺或弃之不用,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有些餐饮摊点卫生条件极差,餐具消毒无保障;有的规模餐饮服务单位拒不配合监管等等,这些违法行为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

(四)农村监管力量薄弱,问题食品流向农村

农村食品经营呈现“低、小、散、多”的状态,农村食品市场多以小规模食品加工、销售和消费的形式存在。个别农民贪便宜,部分商家图利润,不合格、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以低廉价格通过“小字号”食品经营企业充填农村食品市场。非法食品经营企业利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资源匮乏的现实,向农村转移,躲避监管。农村餐饮业卫生保障低下,农村集贸市场基本上无卫生许可证销售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亦无健康体检证。食品加工间、店面和住房多数不分间,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小餐馆和部分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多数无食品卫生培训合格证就上岗,农村婚丧宴请,餐饮加工场所、就餐场所卫生无保障,食品安全亦无保证。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有限,食品安全宣传难度很大,加之农村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识别假劣食品能力低,这些都给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

二、加强本地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认识,统一思想,落实责任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各部门要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各监管部门要尽职尽责,加强配合,增强综合监管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

乡镇食品安全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多方协调,密切配合,研究探索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整合监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资源、信息资源,构建信息交换平台,做到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共享,克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制不顺、机制不畅、职责不清、职能重叠、政出多门、力量分散、监管乏力的弊端,达到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切实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健康发展。

(三)创新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

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各个部门,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路子、新途径,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要借鉴外地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如借鉴北京市工商部门的错时工作制,对一些平时不易监管的早餐夜市、集贸市场、集体食堂、生猪屠宰等时间性、流动性较强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适时加强监管。对农村广大地区,要真正将监管重心下移,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安全城、乡、村监管

网络,努力克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空档和死角。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是保证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经营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安全的关键。为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降低培训成本,节约培训费用,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采取一个职能部门培训,各有关职能部门交叉授课的综合培训方式,降低监管部门和企业负担。

(四)采取有效宣传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宣传专栏,特别是要面向农村地区,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从思想上逐步树立食品安全事关自己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的意识。

(五)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真正发挥政府部门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职能

在现阶段采取的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中,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经营和消费各环节监管链的连接点上,由于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一些趋利行为,容易出现缺位或越位现象,个别执法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执法监管中容易出现缺位,造成监管漏洞;还有个别监管部门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容易出现越位,给企业带来过多过重的负担。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职能,切实担负起综合协调的责任,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监管进行督查。

(六)努力促进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根本。没有真的,假的就充填市场,没有好的,劣的自然泛滥,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食品的市场需求会不断增长,因此,要大力扶持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质量安全有保证的食品企业,创龙头,树品牌是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的关键之举。

参考文献:

[1]关尔渤著.《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五期

[2]范梅华著.《关注农村食品安全》.《食品安全》.2005年第22卷第12期

[3]袁仲,杨继远.《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年第7期

[4]王彬,赵家良.《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对策》.《云南农业》.2009年第7期

[5] 王薇.《食品质量安全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2期

[6] 石毓梅.《浅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及控制体系》.《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年6月

[7] 张则钦.《推行农业标准化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年第7期

第五篇: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关于谢岗食品安全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及其实施条例,全面了解我镇食品安全现状,提高我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我站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现状调研,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证我们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现将我站调研食品企业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食品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企业数量上看,我镇现有食品生产加工户14家,目前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2家,证(卫生许可证)照(营业执照)齐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家。从产业结构上看,目前我镇生产加工种类所涉及到的有:桶(瓶)装饮用水、面粉制品、果冻、食用油等,小作坊是糕点加工和酱油生产。从产品知名度上看,我镇除了思思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子米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外,其他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销售渠道窄,营销网络小,对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较低。以上反映出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种类少,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一)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以上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我镇食品生产企业

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差。我镇的14家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中,规模小企业占的比重较大。这些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不强,加之小企业的基础设施、厂房、生产工艺落后。不少企业负责人片面追求利润,随意生产,产品质量管理薄弱,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低下,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有所欠缺,但产品销售方向主要是批发市场,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企业食品生产条件差。卫生状况较差、车间堆放杂物或废弃物、工人上岗不着工作服、不按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晰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小企业和夫妻小作坊,例如穗兴糕点加工店,属于夫妻小作坊,其生产条件差,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不注重管理,加之从业人员流动快,企业的自身教育意识缺乏,管理力度小。

3、企业食品产品检验能力不足。产品出厂检验水平不足,主要是一些企业检验人员素质低,不能熟练从事检验工作,企业只注重数量、注重效益,不愿在产品检验上过多投入,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二)实行措施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认真剖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做好调查摸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健全企业档案,掌握企业产品质量动态入手,认真调查了解,切实督促企业把好从进货验收、配料生产、储存检验、出厂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针对生产意识差的部分企业,要求强化企业人员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管理和生产技能,提高负责人守法和质量意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深入巡查了解,加大监管整治力度。针对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现状,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依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确保持续获证的条件。与之同时,对我镇14间食品企业划分巡查等级,规模小、工艺落后、生产管理环节薄弱的企业,相应增加巡查次数,加强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发送整改通知,限令整治,致力提高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3、形成强大合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密切关系,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站、工商局谢岗分局、综合执法局谢岗分局等部门,集中执法力量,在个各管理辖区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生产监管网络,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打击、早控制,同时,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提早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质监站

2011年11月30日

下载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吴兴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促进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市人大财经委、农业环保委和教科文卫民侨委负责人,就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期末调研风向

    期末调研风向 一、区调研年级:4至6年级 (1至6年级教研室提供样卷,其中4至6年级要联盟统一组织批卷,成绩统一报送教研室。) 二、语文卷命题方向 1.命题形式: 四五年级采用浙江省标......

    食品安全调研报告[全文5篇]

    食品安全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品安全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严把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严把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到来,我国社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奋力发展,能否消除食品安全问题、物价偏高等能为关键所在,其中以食品安全尤其引人关注......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食品是民生之本。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近年来全国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怵目惊心,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国人脆弱的神经。为......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为有效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全县食品......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为有效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x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全县食品......

    2012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2012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辖XX区内食品安全状况及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职能,更好地监管餐饮服务行业,确保群众饮食安全,今年我对全市食品安全的状况、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