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方案

时间:2019-05-13 16:0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地调查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地调查方案》。

第一篇:土地调查方案

赣州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

导读: 根据《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发〔2011〕20号)文件精神,为确保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强化耕地保护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完善新时期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目标、范围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在全面查清每宗集体土地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基础上,建立全市城乡一体化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改变农村土地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为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严格规范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二)范围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包括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村范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要一并确权登记发证。

(三)主要任务

1.农村地籍调查。农村地籍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延伸和细化,也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与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应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其变更调查成果为依据,结合大比例尺地籍调查加速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应采用1︰500比例尺(村庄采用1︰2000地籍矢量图放大至1︰500)调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应采用1︰5000比例尺调查。

各地应依据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取调查方法,查清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并及时进行变更调查和变更登记,保持地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2.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尊重农村集体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历史现状,按照“主体平等”的原则,确定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依法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

3.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对农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乡镇企业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4.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规范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及其登记发证面积。

5.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同地籍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快确权登记发证的同时,实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络汇交、动态管理、网上查询,提高地籍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工作原则

(一)稳步推进原则。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应先行试点,摸索经验,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二)尊重历史和现实原则。土地权利归属的确定,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当前土地使用的实际状况。

(三)有利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原则。土地确权应尽可能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化解矛盾,解决争议。

(四)依法登记原则。严格依照土地登记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依法办理土地登记。

(五)全部覆盖原则。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不重不漏。

四、工作内容和各级责任分工

(一)工作内容

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宣传和培训工作;

2.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及确权登记发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及确权登记发证;

3.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4.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抽查、核查及验收; 5.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汇交和上报; 6.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结和表彰。

(二)各级责任分工 1.市级

(1)制定设区市级实施方案,做好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准备工作;(2)组织辖区内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3)指导县级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承担辖区内跨县级行政区域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

(4)负责设区市级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5)检查指导县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县级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进行复查;

(6)负责设区市级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汇总和上报。2.相关部门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队伍培训、印制相关土地登记发证材料和表格、工作指导及督查、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土地权属、地籍测量结果审核、办理土地登记、土地权利证书发放、土地登记成果资料整理建档和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

农业部门:负责需提供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资料,并做好土地经营权属认定工作。

法制部门:负责对本级需拟定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政策研究审查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协调解决本级工作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林业部门:负责需提供的林权方面的资料,并做好林权的认定工作。

民政部门:负责县、乡级行政界线的确定,并提供有关界址坐标、界址图和界址协议书。

水利部门:负责提供有关河流、水库等水域方面的资料,并协助做好水域权属认定工作。

规划建设部门:负责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涉及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监督,查处违纪行为。

公安部门:负责提供有关户籍登记资料,处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县级

(1)制定县级实施方案,做好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准备工作,组织项目招标工作;

(2)开展县级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3)指导乡镇开展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负责辖区内土地权属争议调处;(4)组织对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自检及初检;(5)负责县级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6)负责县级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上报;(7)负责县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资料建档工作。4.乡级

(1)组织乡(镇、街道办)、村、组干部参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负责辖区内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2)负责组织协调村、组有关人员参加权属界线调查的现场指界、确认;(3)配合调查队伍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做好乡属土地权属确认工作。5.村级

(1)组织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推举村民代表出席土地权属调查指界确认工作;(2)协助做好本村内各村小组之间的权属纠纷调解工作;

(3)配合调查队伍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做好村属土地权属确认工作。6.组级

(1)召开村小组村民大会,推举1至2名村民代表出席本村小组土地权属界线现场指界;提供相关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资料;

(2)协助做好本村小组内的土地权属纠纷调解工作;

(3)负责收集本村小组各农户人口信息,提供各户宅基地情况;(4)配合调查队伍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做好本村小组土地权属确认工作。

五、工作方法、程序与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技术路线

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资料,采用影像判读与实地测量、全野外数字测量、航测成图与实地测量(勘丈)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建制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并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2.技术方法

(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提取村、乡镇、县(市、区)各级行政界线和与权属界线有关的主要地物、农村居民点与正射影像图(DOM)套合,制作1︰5000比例尺调查工作底图,实地细化调查权属主体的所有权界线。影像上地物明显的,可直接在正射影像图(DOM)上判读标绘界线,影像上地物发生变化或不明显的,可借助相关技术手段实地获取所有权界线数据。

(2)建制镇地籍调查: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数据制作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DOM)作为权属调查工作底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量方法,开展建制镇地籍调查,比例尺1︰500。

(3)村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充分利用现有的航测资料和新获取的航摄资料,制作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DOM)和地籍矢量图,作为村庄宅基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工作底图,结合外业土地权属调查,实地勘(丈)测宗地界址边长和相邻宗地地物间距,经内业编辑形成数字地籍图。新增地物应补测。

没有调查工作底图的村庄,采用全野外实地测量方法。

(二)工作程序与步骤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程序与步骤分为准备、申请、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证书、成果资料整理归档及数据建库。

1.准备工作

(1)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工作机构、登记范围,实施方法、步骤与措施,时间安排、经费保障和有关规定等。

(2)制定地籍调查技术设计。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地籍调查技术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方法,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调查成果,技术标准、精度要求和检查验收等。

(3)技术培训与试点。组织专业队伍,进行人员培训。确定试点乡镇,开展试点工作。(4)工具准备。有关仪器工具准备,印制表格和购买证书等。

(5)资料准备。收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特别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各种资料及已形成的各种成果,有关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历史资料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形成和演变的其他资料等。

2.程序与步骤

(1)土地登记申请。属于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由村民小组申请;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的,由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代其申请;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的,由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镇)人民政府代其申请。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由土地权利人申请。

(2)土地权属调查。依据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对宗地进行权属界址认定,确定土地权属界线,绘制土地权属界线图。

(3)地籍测量。对宗地界址点平面位置、形状、面积等地籍要素进行测绘,绘制宗地图。

(4)土地权属审核。土地权属审核分为初审、确认、审核、公告、批准五个阶段。①初审。国土资源所土地登记人员对土地登记申请书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

②确认。乡(镇)人民政府对初审结果进行确认。

③审核。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国土资源所初审意见和乡镇人民政府确认结果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④公告。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将审核结果予以公告。

⑤批准。审核结果公告后无异议的,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注册登记,颁发土地权利证书。

(5)成果资料归档。完成宗地登记发证后,应及时整理宗地资料,建立宗地档案。(6)数据建库。将地籍调查成果上图入库,完成市、县二级地籍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六、主要成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包括以下成果:

(一)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二)1︰5000比例尺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数据;

(三)土地(境界、权属界)界址协议书;

(四)1︰500比例尺农村地籍调查底图(1︰2000比例尺地籍矢量图放大至1︰500比例尺);

(五)地籍调查表;

(六)地籍勘(丈)测原始记录;

(七)控制点成果表;

(八)数字地籍图;

(九)宗地图;

(十)宗地界址点成果表及宗地面积计算表;

(十一)地籍图接合表;

(十二)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十三)以乡镇为单位建设用地、宅基地宗地面积汇总表;

(十四)工作报告;

(十五)技术报告;(十六)检查验收报告;(十七)土地登记发证档案资料;

(十八)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

七、组织实施和保障

(一)进度安排

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时间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2011年11月初)。完成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经费、宣传动员、培训人员、收集资料和制定工作方案等。

2.试点阶段(2011年11月-12月)。各县(市、区)在2011年12月底前,完成1 个乡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

3.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试点基础上,以点带面,2012年底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3年6月底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4.汇总上报阶段(2013年7月-12月)。分级上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完成市、县二级农村地籍调查和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及其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信息管理系统。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市政府已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国土资源、法制、农粮、财政、林业、民政、水利、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发证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发证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工作需要,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办公室内设工作组,分工负责发证工作的具体业务和日常管理事务。同时,邀请部分地籍管理、土地调查和权属争议调处的专家、技术人员,组成市级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对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进行研究指导。各县(市、区)、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本辖区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定期检查,抓好落实。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权属争议调处中的主导地位,由乡镇政府组织村、组干部,广泛吸纳村民代表参与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组织协调解决基层土地权属争议。

2.技术保障。农村地籍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技术规程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调查成果质量。采用影像判读与实地测量、全野外实地测量、航测成图与实地勘(丈)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制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充分利用现有或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获取的航摄(测)数据,制作调查工作底图下发各地使用。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为全面开展工作积累经验。要选择信誉度好、技术力量强、具备土地调查和土地登记代理人机构资质的专业队伍参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抓好技术培训,市级负责对乡(镇)干部、国土资源所有关技术人员的政策法规的培训。县级负责对村干部的政策法规的培训。

3.制度保障。主要建立八大制度:一是目标责任制。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完成期限。二是领导小组联络员制度。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指定联络员,不定期召开联络员工作会议,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和参与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三是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各级要加强工作调度,不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各县(市、区)于每月3日前上报本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并建立网上动态上报机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按期完成登记发证任务。四是资质审查认定制度。充分发挥第二次土地调查承担单位和土地登记代理机构等专业技术力量。对已取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资质和土地登记代理机构资质的单位,原则上不再进行资质审查;对不具备第二次土地调查资质和土地登记代理机构资质的单位,应按要求进行资质审查,以提高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效率和规范化程度。五是招投标管理制度。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涉及需由调查队伍或中介机构承担的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具有资质的调查承担单位,以合同方式约定双方职责、项目任务、成果质量、项目进展要求和经费支付方式等。六是权属争议调处机制。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构,指导协调调处工作,确保农村地籍调查中权属争议调处工作顺利开展。国土、农业、林业、法制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做好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要加强争议案件的信息收集,掌握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七是检查验收制度。要加

强对试点、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证书、档案整理归档和数据库建设等过程检查。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和验收,实行项目承担单位自检,县级初检,市级复查,省级验收制度。八是奖罚制度。对工作组织得力,进度快,工作完成好,发证率高,成果质量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按期完成确权登记发证任务或成果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将予以通报批评。

4.宣传保障。各级政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本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的重要意义。重点加强对乡(镇)、村、组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让基层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调动乡(镇)、村、组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对本次发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经费保障。工作经费按照《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发〔2011〕20号)的要求,各县(市、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所需经费足额纳入同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篇:云霄县2010土地变更调查方案

云霄县2010土地

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方案

为准确掌握2010我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扎实做好今年土地变更调查监测工作,根据《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0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10‟263号)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掌握2010我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保持二次调查成果的现势性;适应“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的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满足土地管理日常业务的现实需求,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

二、工作任务

依照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2009末数据为基准,全面查清我县2010土地利用变更情况,逐级汇总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实核定实际耕地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今年土地变更调查监测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土地变更调查

利用国土资源部下发的遥感监测成果,结合本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情况,以2010年12月31日为统一时点,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有关要求,实地调查并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全面查清2010内全县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重点掌握新增建设用地、耕地等变化情况;结合当前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更新基本农田上图成果,掌握的基本农田现状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各类土地利用及权属变化调查;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调查;新增耕地坡度和类型调查;新增可调整地类变化调查;以及基本农田情况。

(二)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及数据汇总统计

依据外业调查结果,按照数据库更新有关技术规定,逐地块更新我县二次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形成2010土地利用变更数

据县级成果,并利用土地调查数据库,按照变更调查数据汇总要求,汇总内每一块土地的利用变化情况,形成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汇总结果。结合土地管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编写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三、技术要求与方法

(一)调查底图制作

根据国家下发的遥感监测成果调查底图,与二次土地调查标准时点最终数据库成果进行叠加套合,通过目视解译,在底图上补充和标注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结合我县2010建设用地审批、整理复垦开发、灾毁耕地、违法用地查处等资料,制作土地变更调查底图。

(二)耕地变化情况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并依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有关材料,确定新增耕地来源类型,具体分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其他原因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的耕地取得配号的可作为本补充耕地。

内将闲臵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并经土地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共同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作为“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在相应属性表中加“KB”记录。

对于因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变更为园地、林地、草地以及坑塘等农用地,且耕作层未破坏的,可认定为可调整地类。包括:可调整果园、可调整茶园、可调整其他园地、可调整有林地、可调整其他林地、可调整人工牧草地、可调整坑塘水面。

(三)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调查

2010新增建设用地按三种类型区分,即本年批准本年建设

(B)、本年批准尚未建设(P)、本未批先建三种类型(W),本年批准尚未建设的土地仍以宗地为单位进行认定,并开展建设用地细化分类的调查。对新增建设用地中的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以及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的分类,填写新增建设用地细化类型统计表。细化调查的各地类面积之和,须等于土地变更调查“城市、建制镇、村庄及采矿用地”的图斑面积。细化调查面积数据仅用于本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汇总分析。

(四)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包含了所有变更图斑的具体变化情况,是记录土地权属和地类变化及相关信息的唯一原始资料,是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唯一数据源。按照《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表具体说明,详实记录实地调查情况。

(五)更新数据库

按照数据库更新有关要求,利用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软件,将《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以及外业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更新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同时,利用国家统一下发的更新数据上报软件,将导出的增量数据进一步检查封装,生成用于上报的更新数据包,并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六)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

1、将《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各属性,按照数据库变更的技术要求,录入土地调查数据库,形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汇总结果。结合土地管理形势、政策及制度,开展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编写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2、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汇总统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2010土地变更调查以2009年末数据为基准;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省级土地总面积不得擅自改变;图斑发生合并、分割等变更时,应保持图斑总面积不变。

四、上报成果

1、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2、县、乡(镇)2010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3、按国家统一下发软件生成的2010更新增量数据包。

五、工作职责分工

(一)成立2010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土地变更调查监测全面工作:组长林文革,成员李辉斌、陈义生、陈济云、陈汉

三、林镇荣;办公室设在地籍测绘管理股,主任:林镇荣(兼),工作人员:陈文庆、方浩、林兴发。

(二)落实责任

1、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上下协调、联系汇报、有关工作要求与业务规定的解释及数据、成果汇总,完成相关部门有关资料的调查上图工作,经相关部门核实后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全面查清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责任人:林镇荣)

2、局办公室:负责会议通知,后勤保障,人员协调,车辆安排,编报经费预算,核拨经费等工作(责任人:李辉斌)

3、规划利用股:负责提供土地利用计划下达、执行情况资料,负责提供基本农田补划、调整等相关图件、数据等资料,配合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责任人:陈义生)

4、耕地保护与农用地转征股:负责提供建设用地审批资料,并核实审批建设用地的变更调查上图结果;提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灾毁耕地、经初核通过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经依法批准占用及补划的基本农田等资料及政策依据,核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灾毁耕地、基本农田的变更调查上图结果。(责任人:陈汉

三、蔡如林)

5、执法监察股:负责提供本违法用地的数量、范围、位臵、地类、面积及查处情况,并对违法用地的变更调查上图结果核实。(责任人:陈济云)

6、各国土资源所:负责实地踏勘、调查、核对、变更统计,做好与所在乡(镇)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衔接,如实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并分类汇总,进行初步分析及工作底图变更,详实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责任人:各国土资源所所长)

六、时间要求

(一)11月15日前:拟定《工作方案》,成立2010土地变更调查监测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设计、印制表格,开展业务培训。

(二)11月30日前:机关各股室按《工作方案》所作分工提供数据资料。国土资源所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完成2010土地

变更调查监测工作的外业调查任务,如实填写各种表格,将变化图斑描绘在工作底图上,并对本乡镇地类变更状况进行汇总分析。

(三)12月1日至10日: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地籍、规划、耕保、监察、测绘等部门负责人实地抽查4—5个国土资源所外业成果;并由详查办公室对各单位提供的图件、数据等资料进行详细审核。

(四)12月11日至25日:内外业检查核对无误后,由地籍股负责将调查成果数据汇总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并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形成2010土地变更调查监测最终数据成果,按时保质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第三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方案

为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工作,提高调查成果质量,保证调查任务按时完成,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 号)的精神 ,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有关规定 , 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的与对象

(一)主要目的1.提高各级土地调查技术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及质量监控能力 , 掌握土地调查专业知识、调查操作技术和质量检查控制技能 , 使其能够胜任本次调查的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

2.提高专业调查队伍对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理解和掌握 , 统一调查技术要求、操作方法、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 , 保证调查成果的统一性 , 提高成果质量。

3.提高师资队伍对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理解 , 统一师资队伍对调查技术方法、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的认识 , 使各级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培训对象

1.负责承担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的师资人员。

2.各省级负责调查组织实施协调的行政与技术管理人员。

3.各市、县级从事土地调查的行政及技术管理人员。

4.承担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5.承担第二次土地调查地方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培训内容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编写全国统一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 :

(一)基础理论知识

开展土地调查相关基础知识培训 , 主要包括测绘、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变更调查等基础知识 , 以及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二)技术标准

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系列标准、规程规范等方面的培训 , 包括对总体方案、实施方案以及技术规程、规定和标准等要求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三)实际操作方法

根据调查技术流程 , 对调查每一阶段和每一道工序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 包括调查准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数据建库、数据汇总以及图件编制和成果分析等。

(四)项目管理

对项目招投标、经费管理、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制度和办法进行培训。

(五)检查验收

对检查验收的制度、程序、内容、方法、评价指标等进行培训。

三、培训形式

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培训需求、课程设计、组织管理和培训评估等教学的主要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 采取课堂培训、试点示范、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主要形式有:

(一)课堂培训

采取短期培训班方式,在土地调查工作开展之前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集中办班培训,以多媒体现场示范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进行。

(二)实地操作

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选择试点,开展实际操作示范,提高调查人员的实际作业能力掌握土地调查的技术流程、操作方法、成果质量要求。

(三)示范交流

召开现场会,交流土地调查的经验和具体做法,总结土地调查经验、教训,展示土地调查的各个环节和最终形成的成果。

(四)网络辅导

利用网络技术,在各级国土资源网站上开办网络课堂,将土地调查培训内容放到网上,随时可以查阅、学习, 同时开办网络信箱 , 定期解答地方土地调查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四、组织形式与培训重点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培训分层次组织实施,采取国家级培训和地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实施全国范围培训工作,包括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求,进行考核管理。地方培训工作由地方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一)分工与要求

1.国家级培训

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对承担调查培训的师资队伍、省级从事土地调查技术及行政管理的人员、承担国家级调查任务的专业技 术人员进行培训。

省级从事土地调查技术及行政管理的负责人员必须经过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的培训;承担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级任务专业队伍的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的培训。

2.地方培训省级负责对承担省、地、县从事土地调查技术及行政管理人员和承担第二次土地调查地方任务专业队伍的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各地(市)、县(区)从事土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省级土地调查培训;承担地方调查任务的专业队伍技术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省级培训。专业队伍中经过省级培训的人员比例不低于30%,其他人员由专业队伍自行组织培训。地(市)、县(区)负责对乡级土地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二)培训重点

针对师资队伍、各级土地调查技术及行政管理人员和调查专业队伍等不同培训对象 , 培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师资队伍

全面培训 , 包括全面理解掌握总体方案、实施方案、规程、规范、标准等内容。

2.土地调查技术及行政管理人员

重点是管理培训 , 包括理解总体方案、实施方案;了解规程、规范、标准的内容;掌握调查项目的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经费管理、生产管理及检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3.专业队伍

重点是技术培训 , 包括对规程、规范、标准的理解 , 熟悉遥感影像地类判读 , 掌握具体调查方法。

五、培训考核

全国土地调查办对培训工作、培训质量、培训效果进行检查监督。每期培训结束后 , 由培训学员填写质量反馈表 , 对培训质量作全面评议。培训主办单位根据学员反馈意见 , 完善培训工 作。

培训主办单位按统一要求 , 组织结业考试 , 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 , 考核通过后 , 颁发结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人员比例低于 30% 的专业队伍 , 不得从事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六、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要求 , 制定培训计划。全国土地调查办组织有关专家 , 编写全国统一的培训教材 ,编制全国统一的考试题库。

(二)前期培训

全国土地调查办 2007 年 7 月底前完成省级师资人员培训 , 通过培训后的师资人员方可开展再培训。

全国土地调查办在2007年8月开始分期批准对省级技术及行政管理人员,以及调查底图生产、调查成果核查专业队伍进行培训。

省级及市县调查办在2007年8月开始分期分批对各级管理人员及调查专业队伍进行培训。(三)中期培训

从2007年9月开始,在调查不同阶段,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题培训。

(四)后期培训

在调查汇总阶段,开展统一时点变更、成果汇总、数据库成果汇交际更新维护等专题培训。

第四篇:土地调查检查及打分方案

城镇土地调查验收检查内容及打分方案(草稿)

按照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并结合项目完成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验收检查及打分方案:

一、验收检查内容及打分分配情况

按照提交的项目成果和二次调查实施方案,同时兼顾项目成果对今后地籍管理的实用性和准确性,项目成果满分为100分,分值分配包括内业检查60分、外业检查40分。

(一)内业检查抽取项目成果的30%-50%,包括数据库检查16分、文字报告检查(数据库建设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10分、图件检查(地籍图、宗地图、宗地草图)13分、统计表检查2分、权属调查成果检查6分、地籍调查表检查2分、地类划分检查2分、地籍控制测量成果检查4分、细部测量检查2分、面积量算及汇总统计检查3分。

(二)外业检查抽取内业检查成果的3%-5%,包括权属调查检查10分、像控点及地籍控制点检查10分、地籍图检查10分、细部测量检查10分。

二、打分细则及依据

内业检查打分采取细则评分的办法,依据检查内容及打分点给予相应的分数。外业检查采取抽样扣分的办法,按照抽取的外业检查资料的对外业检查的四项内容按照错误数量占抽样数量的比例进行扣分。

(一)内业检查内容及打分细则

1、数据库检查(16分)

(1)图层名称与标准保持一致,必选图层不能有丢漏给2分,否则不得分;

(2)数据具有严格的拓扑结构,不存在拓扑错误给2分,否则不得分;

(3)相关图层(如宗地与房屋、宗地与界址线等)的空间关系必须正确给2分,否则不得分;

(4)属性数据逻辑关系正确,属性数据输入正确给2分,否则不得分;

(5)数学基础符合要求(其中平面坐标系优先选择“1980西安坐标系”)给2分,否则不得分;

(6)图形数据精度满足要求给2分,否则不得分;(7)元数据结构满足《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要求给2分,否则不得分;

(8)元数据项内容填写正确,元数据必填项内容不能为空值给2分,否则不得分;

2、文字报告检查(10分)

(1)文字报告包括数据库建设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齐全得2分,少一项扣1分,少两项扣2分;

(2)文字报告内容、格式符合《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规范》的有关要求给2分,不符合不得分;

(3)技术路线及方法具有创新点和推广价值给2分,无相关内容不得分;

(4)文字报告具有地方及专业方法差异特点给2分,无相关内容不得分;

(5)报告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文字通顺、图文并茂给2分,否则扣1分。

3、图件检查(13分)

图件检查包括地籍图、宗地图、宗地草图,检查内容及打分点如下:

(1)对照检查验收办法的详细检查内容,地籍图及宗地图图内、外要素齐全给1分,否则不得分;

(2)地籍图及宗地图图内、外要素的颜色、图案、线型等表示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给1分,否则不得分;

(3)数学精度符合规程要求(包括数学基础、平面位臵精度)给2分,否则不得分;

(4)图式使用正确,各种注记、编码无遗漏,图面整饰清晰完善给2分,否则给1分;

(5)图幅间接边合理、无不接现象、逻辑错误给2分,否则不得分;

(6)界址点、地物点点位精度、邻近点精度符合规程要求给2分,否则不得分;

(7)宗地草图勘丈数据齐全,有检核条件给1分,否则不得分;

(8)宗地草图注记清晰,整饰规范给1分,否则不得分;(9)宗地草图宗地座落、门牌号、宗地号、界址点号、相邻宗地界址点、四至、指北方向、作业日期等要素无遗漏给1分,否则不得分。

4、统计表检查(2分)

(1)表格种类齐全,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土地登记规则》的有关要求给0.5分,否则不得分;

(2)表格的表头、形式及数据项符合要求给0.5分,否则不得分,具体格式参见《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土地登记规则》;

(3)表格中数据项的内容不能有缺失给0.5分,否则不得分;

(4)表格中数据项的内容正确给0.5分,否则不得分。

5、权属调查成果检查(6分)

(1)街道、街坊、宗地划分正确合理给1分,否则不得分;(2)权属调查确认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与土地登记申请书一致给1分,否则不得分;

(3)认定界址的法律手续完整、规范、有效给1分,否则不得分;

(4)界址点的实地位臵准确,有固定标志给1分,否则不得分;

(5)界址边的走向合理给1分,否则不得分;(6)界址点无遗漏给1分,否则不得分。

6、地籍调查表检查(2分)

填写方法正确,填写内容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给2分,否则给1分。

7、地类划分检查(2分)

地类划分符合规程要求给2分,否则给1分。

8、地籍控制测量成果检查(4分)

(1)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2)起算数据是否可靠,首级控制等级选择是否适当,施测方法是否正确。

(3)各级控制网布设、点位密度是否适当,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同时满足界址点测定,地籍图测绘和像片联测要求。

(4)首级控制、加密控制与图根控制施测方法是否正确,精度和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5)平差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

(6)观测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

(7)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施测精度是否能够满足内业要求。

(8)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以上内容均符合要求的给0.5分,否则不得分。

9、细部测量检查(2分)

主要检查手簿及各项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符合给2分,否则给1分。

10、面积量算及汇总统计检查(3分)

(1)面积量算方法正确,误差在限差内给1分,否则不得分;

(2)汇总统计表格齐全,数据正确给0.5分,否则不得分;(3)表内的纵向、横向数据平衡给0.5分,否则不得分;(4)表间的衔接严密给0.5分,否则不得分;(5)表间逻辑关系正确给0.5分,否则不得分。

(二)外业检查内容及扣分点(满分40)

按照外业检查抽样的比例,抽取外业检查样本,并进行如下检查,并计算得分。

1、权属调查检查(10分)

检查界址点、界址线位臵是否与实地一致,各类间距勘丈数据误差是否符合要求;地籍调查表填写内容是否与实地一致;地类认定、土地利用情况认定是否准确;界址点、界址线、宗地有无遗漏,位臵是否正确;界址点标志是否完整、规范; 街道、街坊、宗地划分是否合理、正确、标注是否无误,按照错误的数量按比例扣分。

2、像控点及地籍控制点检查(10分)

像控点与实地是否相对应,判读是否无误,刺点位移是否超限;地籍控制点位臵是否适当,标志设臵是否规范,与点之记描述是否一致;全球定位系统(GPS)控制点观测条件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地籍控制点与像控点观测条件和精度是否一致;外业检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按照错误的数量按比例扣分。

3、地籍图检查(10分)

界址点、界址线位臵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界址点标志设臵是否规范;建筑物结构、层次是否正确;地物要素有无遗漏,取舍是否恰当;界址点坐标、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地物点相邻间距等实地检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各点位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图上数据与实地勘丈数据之差是否符合要求,按照错误的数量按比例扣分。

4、细部测量检查(10分)

外业选择适当的测站,利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仪器采用高精度或同精度方法检测,界址点、地物点实地检测点数均不少于25个,并与已有坐标进行比较,评定精度。

界址点点位中误差是否超限,最大误差是否超限;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是否超限,邻近地物点间距是否超限;界址点与邻近地物间距误差是否超限,按照错误的数量按比例扣分。

第五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现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予以印发。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的要求,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宣传实施方案,并于7月31日前将省级宣传实施方案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备案。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方案

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为加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围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总体部署,从服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大局出发,把握正确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动员,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任务和目标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土地调查的任务、意义和工作内容。通过宣传活动,加强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视,提高各部门参与土地调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调查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创造重视、支持土地调查的舆论环境;促进社会各界对土地调查工作的关注,形成全社会对土地调查工作既积极支持又敢于监督的氛围,保证土地调查成果的真实、全面、准确。

三、宣传主题与内容

(一)宣传主题

摸清土地家底,服务科学发展。

(二)宣传内容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内容; 2.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形势; 3.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

4.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 5.土地调查与国计民生; 6.土地调查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组织形式和有关要求; 8.新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9.土地调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宣传; 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与应用。

四、组织实施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一)组织领导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工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分级实施、同步宣传、各负其责的原则组织开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地土地调查办公室在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本地区土地调查的宣传工作。

(二)职责分工

部将积极协调推进落实中宣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好各有关新闻媒体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宣传报道工作。全国土地调查办具体负责组织、策划和协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确定宣传内容、拟定宣传口号、组织新闻发布会、制作公益广告、编印宣传图册等工作。

各省(区、市)土地调查办公室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土地调查宣传工作方案,报省(区、市)宣传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开展本地土地调查的宣传工作。

各地(市)、县(市)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应设专人,负责宣传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开展土地调查的日常宣传,完成宣传任务。

五、宣传方式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传媒手段,通过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栏、电视专题片等方式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报道。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主要国家级报刊上宣传报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情况;在中央电视台及国内主要电视频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土地调查的新闻、电视专题片、公益广告与宣传口号。地方通过当地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媒体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进行跟踪宣传报道。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六、工作安排

按照工作安排,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为准备启动、全面开展、成果发布及后期工作等四个阶段,宣传工作围绕四个阶段同步进行。

(一)准备启动阶段(2007年上半年)1.主要任务

以制定宣传方案、准备宣传材料、部署和开展宣传工作为主,重点宣传有关党、政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及时报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准备工作情况;解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电视电话会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政策等;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情、土地调查历史、土地调查意义与作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任务、工作安排、采用的技术手段等。

2.工作内容

(1)制定宣传计划,部署宣传工作;(2)协调相关新闻媒体机构,落实宣传渠道;

(3)全文刊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配发评论员文章;

(4)开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电视电话会议的宣传报道;(5)发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作详细解读;(6)宣传报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开展情况;(7)拟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宣传口号。

(二)全面开展阶段(2007年下半年-2009年上半年)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1.主要任务

推广先进经验、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发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动态。

2.工作内容

(1)及时宣传报道有关调查的工作动态、领导讲话、会议精神;(2)开展先进经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3)深入剖析土地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典型案件予以曝光;(4)发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纪念邮票,举办纪念邮票首发式;(5)开展土地调查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日常宣传;

(6)每年配合全国“土地日”的宣传活动,集中开展土地调查宣传;(7)组织制作电视新闻片、专题片、公益广告等,组织编印宣传图书、图册,设立宣传广告和宣传栏等。

(三)成果发布阶段(2009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1.主要任务

发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举办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展览,宣传土地调查成果应用情况。

2.工作内容

(1)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召开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2)举办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展览;(3)表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4)宣传土地调查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基础作用;(5)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公布,开展土地国情的宣传。

(四)后期工作阶段(2010年上半年以后)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完成后,为了保持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对土地调查工作的关心与重视,保证土地变更调查的顺利进行,土地调查的宣传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其工作内容是:

1.出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数据集、图集等出版物; 2.开展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典型经验的宣传;

3.宣传土地变更调查及成果的更新维护工作,公布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各地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的宣传报道。

土地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下载土地调查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地调查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

    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长顺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调查项目,由长顺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小组办公室通过委托方式由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承担,项目范围为整个长顺县行政辖域。长......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朋友们: 你们好! 我们是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011级赴四川蒲江社会实践团,为了了解土地整理带来的利益,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由于您所提供......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大全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总结 为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完善土地调查,统计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

    第二次土地调查英文

    According to Xinhua News Agency, Beijing, June 21 - According to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nd Management Law”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the Re......

    城镇土地调查工作汇报参考

    城镇土地调查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徐州市局组织专家对我市城镇地籍调查项目进行验收。在此,我代表新沂国土资源局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新沂市城镇......

    2010土地调查经费报告

    济国土开分字[2010] 号关于申请2010年度土地变更 调查工作专项经费的请示济宁高新区管委会: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山东省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

    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报告2006年12月,国务院决定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以国发[2006]38号文件下发了《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通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