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5篇]

时间:2019-05-13 17:4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

第一篇: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

演讲人: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王威

2011 年 11 月 5 日 下午

我的演讲题目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来负责研究、规划,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负责联系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旅游、民政、文物、新闻出版、档案、社会科学以及政法等有关国务院部门、机构和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我国社会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要着眼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又要着眼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创造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只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到基本公共服务人人享有,才能有效的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 群众的现实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

(二)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可以有效的改善预期、释放需求,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好的、强劲的、持续的内需动力。同时,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推进,即劳动 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的依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有效提升国 民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支撑。

(三)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改善政府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强化其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集中表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准确把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如何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一)正确理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首先要理清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证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基 本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根据财政保障能力,基本公共服 务项目由政府免费提供或以资助的方式托底。就一般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 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保障能力的提高,其范围会逐步扩大,标准也会逐步调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反映基本公共服务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是指全 体公民无论其民族、性别、收入及社会地位的差异如何,都能够公平可及的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和效果均等。

基于上述阐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估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一个制度安排。

(二)明确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深刻理解和始终遵循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建议提出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十五字方针。“符合国情”就是规划一定要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坚持尽力 而为,量力而行,不搞“空中楼阁”。“比较完善”就是要按照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的要求,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进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形成比较完善、内部有机联系的基本公共服务框架、“覆盖城乡”,就是要强调均等化的思想,加 强城乡基层服务网的合理布局和建设,使基本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可持续”就是要突破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服务 供给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三、认真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实践和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到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 要任务之一;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 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等 明确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推进”作为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面这些重要的论述为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均等化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公共教育体系日趋完备,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已达到 9 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起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由职工向居民扩展,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全面覆盖到了 20 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全民免费开放。全民健身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显著增加,五年来,我国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传媒、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的财政投入累计超过 10 万亿元。各地也在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等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总体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日臻成熟。

(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新的历史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从需求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各类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从供给看,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财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从体制环境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体制条件不断完善。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应各族人民过上 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供给不足,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得不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制度城乡分设和区域间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和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比较单

一、财政性保障刚性不足和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比较突出,进入民生领域的社会资金在部分行业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所以,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不仅难 以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还会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协 调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选择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

基于我国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即尽力而为而又量力而行,依循保基本、强基层、健机制的基本路径向前推进。

(一)保基本“保基本”就是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做到覆盖全体居民。按照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可能相结合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利益要求,“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 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 护。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再随着经济社 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推进均等化的程度。在明确范围的同时,统筹考虑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各地财政保障能力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研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供给规模和质量标准,并据此确定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以及日常运行的费用等。

(二)强基层 “强基层”就是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能力建设,形成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和网络。县、乡、村和社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网底和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这些地方普遍面临着条件差、人员水平较低、服务能力较弱等困境,一直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强基层” 就是要把重心下移,把更多财力、物力投入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投入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

(三)建机制 “建机制”就是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有效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核心在保障供给,关键在形成机制,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等关系,建立起有利于保障供 给、服务优良、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

五、推动落实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

(一)制定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组织编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 年)》,这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时期 18 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规划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公 共服务重要任务,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范围,明确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政策、重大工程、实施机制等,提出的规划目标和任 务由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并通过公共财政给予投入保障,全力确保 完成。目前规划正在进行部门会签,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

(二)加快社会事业整体发展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本身,还必须充分依托社会事业的整体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社会事业整体发展,重点在于提升发展内涵。要着力强化以 县乡和社区为重点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基层和流动人群,逐步实 现社会事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式,按行政区 划配置转向按区域覆盖,制定实施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适应城镇化需要的社会事业布局标准和建设标准,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重点发展功能完备的综 合性服务设施,鼓励功能和覆盖人群相近的服务机构进行合并和资源重组,鼓励优质服务资源以多种形式向城乡基层延伸。

(三)加快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财政保障长效机制,是顺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是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所占比重,保证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稳定增长;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明显增加中央对省一级的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整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优化结构,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倾斜力度。三是加大省以下财政体系改革。四是整合优化基层公共服务财政资源,改变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状况,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为基础,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 务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经过我们的匡算,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项目、标准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共需要财政投入 9 万多亿元,完全是在国家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目前,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仅要良好的设施条件,更要有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一是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和规模,有针对性的设置学科、开设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采取定向免费培养、对口支援、在岗培训多种方式,重点强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其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完善用人制度和机制,稳定基层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努力稳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逐步建立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轮岗交流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在县域内的合理流动。

(五)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由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不等于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传统的依靠政府唱独角戏的管理模式、偏重硬件建设的服务供给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性,促进共建共享,注重内涵发展,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充分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此,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事业单位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有效形式,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相关政策配套,逐渐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放宽投资准入限制,扩大购买服务范围,积极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发展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

总之,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集中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我们相信,经过“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努力,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将逐步缩小,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用所居”的期待一定会实现。

提问交流

提问 1:很多年来,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三大部门,分别是私营、政府部门和非营利部门。这些非营利部门自愿承担起很多政府服务的职能,比如在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那么,据您估计,在中国非营利部门是否会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些部门是否能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

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发达国家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形成了您刚才提到的三大部门分类,中国现在并没有这样的分类,但实际上中国有很多类似的部门或者单位。比如说,政府部门各国都有,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有很多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医院、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实际上就是类似于上面提到的非营利部门。

所以,我们说这种分类大体上是类似的。同时,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国内也有一些新的概念引进,比如社区,实际上是一个西方概念,国内现在也很多地方称为社区。预计今后也会有很多非营利性单位,比如一些相关的组织,将来这种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也会逐步的发展。当前政府在制定社会性管理的一些文件政策中也都明确提出要逐步地、积极地发展这种社会组织,其中很多社会组织也是非营利性的,这些非营利性的组织为国家发展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也将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

提问 2:我个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比如一直在讨论的这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东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等。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是在城市内部也出现这种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特别是从农村进城的新移民。比如在北京,我们更关注新移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没有得到均等化待遇。因此,发改委在编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 年)》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会不会作为一个专项重点?如果是一个专项重点的话会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回答:尽管我们国家近30 年来改革发展步伐很快,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主要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底子太薄弱。所以,存在着这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是现实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逐步解决。政府也在一直强调不管在哪里出生,城市也好,农村也好,东部也好,西部也好,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国家基本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保障这些人得到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和条件。

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的讨论从未止息。个人认为,在 GDP 上缩小差距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完全缩小差距实现均等化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在生产等经济领域,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运行、抉择。比如企业选择开工地址是根据各地方的条件和企业的经验自主选择。因此,需要缩小差距的应该是人,应该是在社会领域,通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缩小人们生存发展的差距。同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城市里面也有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前面提高的新移民,他们确实需要更多的关怀关爱,这个问题政府一直在关注、研究。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住房、子女上学、参加高考等问题。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施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社会政策上也要一视同仁。当然,这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我想按照中央会议精神,未来将保证每个人活得都有尊严。

第二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国务院印发规划

确定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 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记者朱剑红)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要按照“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统筹城乡,强化基层;改革创新,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着眼制度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取向是: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

《规划》较为全面系统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

一是明确“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

二是按照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覆盖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基本标准,旨在体现公民权利、政府责任和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目标,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在国家层面的管理和技术规范。所有标准的内容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出。

三是实施一批保障工程,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改善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

四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

五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六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七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评估、监督和问责。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 版)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规划》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扩大内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既是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为颁布和实施《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相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尚为滞后,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可及性差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方面探索和实践。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要实现“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确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布局。着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等实施路径,使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可衡量、可评价,切实解决好社会发展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贯彻好落实好《规划》,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大任务。要深刻认识颁布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完善监测督促机制,抓好进度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下,紧密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省级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加强绩效评价和监督问责,全力确保规划完成。

第三篇:加强与完善我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言稿)

加强与完善我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今天非常荣幸我能参加座谈会,为推进文明幸福新萧山建设建言献策尽一份微薄之力。谈到文明幸福,我首先想到了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就是说如果人民想过上文明、进步的幸福生活,就必须经过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幸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但钱袋子要鼓,精神富裕才是真正的幸福”,我想这是当今社会不少人的幸福观。因此,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全区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放慢脚步,让我们的心灵跟上。前几天我看新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谈幸福感问题时说,自己现在月收入过万常常感觉“钱不够花”,挣钱的增幅赶不上物价的增长,但回想自己在1986年时月薪80块钱,那个时候感觉钱总花不完。他的意思就是我们政府应该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让我们的民众找回幸福感。

给人民群众一个充足、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环境,我想对缓解一些矛盾、对经济稳定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和谐有很大的作用。为什么有那么多仇官仇富心态的人、发生一些群体事件?其原因就是社会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在相关的主体之间分配不均衡、不公平。所以我觉得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应大力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强势既得利益群体和弱势困难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均衡、公平。我觉得这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应该承担起主导者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作为我们基层政府部门,应该着力加强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直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说透了,还是一个民生问题。它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

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觉得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迫切需要发挥我们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发挥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发挥文化知识创新、智力创造的作用。下面我就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其中一块,如何加强与完善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点自己浅显的建议和想法。

1、首先要落实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继续大力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参照中央标准,作为发达地区,建议我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要大于1%,文化事业费投入镇(街道)、村(社区)的比重须逐年大幅提高,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50元,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册以上。建议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专项基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推进馆站设施规范化建设、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流动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包括图书馆、图书馆分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展览馆、科技馆、镇(街道)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建议是否可以在东片和南片建立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分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

2、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建立群众文化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多组织创作优秀公共文化产品,提供适合群众需要、对生产生活有帮助的文化产品。建议建立公共文化资源平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真正做到文化惠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好“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群众文艺精品巡演展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各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品牌。

3、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重视公共文化人才的选拔、引进和培养。加强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4、倡导文化关怀,加强对特定区域、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面向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深入实施文化援助帮扶计划。建议要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人群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农民、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政府采购、补贴、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措施,开辟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努力使弱势群体文化生活经常化。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新萧山人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新萧山人纳入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刚才以点带面,就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如何加强与完善我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文化方面提了一点小小的建议。我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看“精英”增加了多少,而是看弱势困难群体在这个社会中都得到了什么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所以,加强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从某一个层面可以起到“均贫富”的效应和作用,可以多一些公正,少一些不平,提供人人平等的发展机会。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作为我们政府应从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过程之中,努力使全区人民“人有宜业、住有宜居、行有宜途、观有宜景、身有宜保、娱有宜乐、求有宜应、心有宜托”,取得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辉煌。

第四篇: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河北经贸大学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其实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所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 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 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 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 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缺失, 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 公共服务因素在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 但是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义务教育人口的 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 25%的资源用在农村。从短期来看, 这使得农民“因病返贫”, 因教育落后返贫的问题比较普遍。从长期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不仅会影响农民未来收入的提高, 还会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 财政与金融资金难及农村地区是一个原因, 但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则是造成现状的主要体制性原因。进入新阶段, 随着农村潜在公共需求的逐步释放,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适应这个变化, 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应当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曾经设计了一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寄发给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研究机构,以期广泛收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成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问卷216 份,有效问卷214 份。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见下表。

当前农民最需要哪些基本公共服务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基本医疗卫生 211 98.6 义务教育 199 93.0

/ 11

河北经贸大学

选 项 频数 所占比例(%)公共基础设施 194 90.7 最低生活保障 168 78.5 农技支持 135 63.1 就业服务 117 54.7 生态环境 101 47.2 社会治安 99 46.3 金融支持 97 45.3 文化事业 75 35.0 法律救助 73 34.1 信息支持 63 29.4 市场监管与服务 27 12.6 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处理 24 11.2 其他 6 2.8

此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依次为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农技支持、就业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金融支持。由此可见,在“三农”专家看来,民生类与生产类公共服务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基本公共服务。

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所以,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改善,以及最近几年不断出台的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在缩小城乡差距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其答案既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决策的迫切需要。对于这个问题,62.6%的专家认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基本公共服务,落实多予少取惠农支农政策,只是减缓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但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34.6%的专家认为作用不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没有什么改变;只有2.8%的专家认为作用很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所以笔者认为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民最需要的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危害

公共服务在城乡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社会的统一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都是有着明显的负面效应的。下面分别对应上面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1.医疗差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人民心理上的不公平感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千夫所指,在医疗方面的不均等状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财政过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城市里的大医院,不重视乡镇卫生院,使得卫生院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人们对卫生院的期望也不是太高,这就导致了大医院的资源紧张和小卫生院资源闲置共存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上面所提到的40%-60%的农民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这种情况会使人们在潜意识里形成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减少人们对社会的信任,这对于长久的社会稳定会产生不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利的影响。

2.义务教育差异导致城乡人民发展机会不平等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义务教育公平化、均等化方面已有了不少进步,但正是如前文所述,差异的消除和形成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改变现状的政策作为支撑,那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不均等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产生比就业服务不均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追求平均主义,不再要求结果平等,但我们应该提供的是机会的均等,义务教育正是在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较好的改善,那在市民和农民之间,将会产生一个人为的阶级鸿沟,这将使我们的农村弱势群体没有机会改变他们下一代的命运。

3.基础设施差异影响城乡间平等的发展机会

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发展的环境条件问题,尤其是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资金的支持,而资金在我国软环境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大多会流向基础设施好的地方。对于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没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国农村的发展就会跟城市的差距变大,跟随着的便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4.社保差异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就是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虽然在近几年内,我们的社会保障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这种社会保障局面,对于我国几亿农民来说,他们心中还是没有安全感,绝大部分的农民处于各种风险的包围之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这可能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就是在凭着运气生活,灾害或者严重的疾病对于他们来说都将是致命性的,这种情况对于农民和我们的社会来说都将是高风险的。还有就是对于在外工作的农民兄弟来说,他们在城里干着最有风险的工作,却难以享受到跟他们在同一个城市的市民们的待遇,享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是不利的。

5.就业服务差异导致城乡生活机会不平等

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在于政策制定者有一个预先的假设前提:在农村的就是要种庄稼的,在城市里的就是要做工人的。这种就业服务方面的差异不利于社会的整合,会产生明显的地区“马太效应”,有着较高水平的城市里的市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在农民的农民则由于条件不好而使发展前景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农民和市民之间在生活上存在着不平等的机会。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社会全体公民的整体和谐发展,这样的就业服务政策对我们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会产生阻滞的作用。

二、农民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城乡差异的现状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一)基本医疗卫生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2005年大众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失败使我国医疗卫生为全国人民所诟病,但在这种整体糟糕的情形之后仍存在着城乡差异。“据卫生部调查统计,医疗卫生资源约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医院,用于农村卫生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20%降到2000年的10%,其中专项的农村卫生经费只有1.3%,农民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12元,仅为城市人均值的28%。乡镇卫生院只有1/3正常运转。2004年每千人口医生数,农村只有0.85人,仅为城市2.32人的1/3。农村中还有10%的村没有医疗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医疗费水平均很低。在200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副部长说,近年来中央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仅占1.6%-1.7%,其中有70%的医疗费用于占30%的城镇人口。在农村约有40%-60%的人因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返贫,中西部地区因病无钱医疗而死亡的比例高达60%-80%。”

(二)义务教育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长期以来,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向上的城镇偏好造成了农村教育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的状况,这就又分别造成了农村子女上学难和教育收益率低,降低了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状况。由于城乡的教育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不同,致使教育方面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城镇都要优于农村。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的严重,农村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但目前确实还存在着严重的教育方面的城乡差异。首先来看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现出来城乡投资的差距。

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表

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教育总经费预算内经费

全 国1.86 1.93 1.71 1.68 河 南1.80 1.72 1.66 1.48 北 京1.54 1.62 1.14 1.21 湖 南1.45 1.60 1.47 1.44 上 海1.63 1.36 1.26 1.07 广 西1.67 1.52 1.54 1.24 广 东1.89 1.53 2.20 1.67 重 庆1.57 1.70 1.35 1.31 江 苏1.63 1.68 1.47 1.56 贵 州1.83 2.12 1.70 1.69 浙 江1.30 1.26 1.22 1.24 云 南1.44 1.49 1.16 1.29 山 东1.86 1.85 1.85 1.57 西 藏1.62 1.76 1.56 1.70 山 西1.19 1.49 1.13 1.17 宁 夏1.40 1.26 1.20 1.10 吉 林1.36 1.53 1.21 1.34 新 疆1.50 1.81 1.30 1.42

由上表可以看出来,城镇学校投资多,农村学校投资少,全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86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68倍。由于教育投资的差别,就会导致城乡教育的办学条件的差距。拿几个直辖市和全国水平以及临近北京和天津的相比,可以从中看出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这就不仅是地区差异,也是城乡差异。“河北生均固定资产,小学只是北京的35.9%,天津的70.1%,初中只是北京的25.7%,天津的42.4%。河北的初中教师合格率、小学初中的生师比与北京、天津也有很大差距。”城乡教育方面差异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农民工子女的 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育问题,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可以从中央的有关文件中看出来。200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城市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发文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干预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的严重性。

(三)公共基础设施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就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中的诸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可以说是感观上最显著的了,城市中完善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宽阔平整的道路,方便的交通条件,美丽的公园和设施完善的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艺术表演场所,如此等等,都是乡村中不可奢望的。当然,城市同乡村的不同特征,我们不可能看到两者在上述服务上的完全平等,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农村部分地区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距:2001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而同年,有89299.27万农业人口的18090个建制镇建设总额才3119.70亿元,而其中占12.32%的公共建筑建设投资387.74亿元,加上13.25%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413.26亿元总共才798.0亿元,这与人口仅占少数部分的地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强烈的对比。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分析,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向城市倾斜的财政政策,近年来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更是如此,这种政策对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更明显。

(四)社会保障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我们所说“社会保障”,一般都隐含着“城镇社会保障”的意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几个方面;对于农村来说,有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比较。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当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大致建成,进入完善发展阶段,截至2004年全国城市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63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10584万人,医疗保险人数达12404万人,各大中小城市的最低保障制度、救济制度及各项优抚工作也都已建立完善和顺利开展。而与此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仅包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合作医疗和农会合作医疗,并且参保水平相当低,“到2002年底,全国有31个省(区、市)1955县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5461.78万人。2002年,按照每人年均627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820万人,当年,我国农村传统的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总数2288.7万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81%„„农村的救济仍是以传统的救济方式为主。2002年接受社会救济的2288.6万人中,传统救济1880.8万人,占8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救济人数的比例仍然很小,只有407.8万人,占17.8%。”“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的人口占12.68%,其中享受部分公费医疗的人群只占1.16%,更多的是农民或集体承担缴费责任的商业性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而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

/ 11

河北经贸大学

(五)就业服务上存在的城乡差异

按照我们中国官方的标准,“就业”和前面所谈的“社会保障”一样,本身就包含着城乡差异的。在200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失业人员的条件之一是“有非农业”户口,作为分母之一的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是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的。因此,国家“积极开展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就成为仅对准城镇居民服务的政策。而由于农民身份的限制,他们要进入城镇国有、集体事业单位获得固定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农民进城只能在三资、私营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一般的生产作业,带着“农民工”这种奇怪尴尬的称谓,并经常遭遇欠薪事件。“截止2004年11月26日,全国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318亿元,其中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已清理162亿元,全国2003年底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171亿元,已累计偿付156亿元。”另外,农村“就业”服务还存在着缺乏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就业服务机构没有全面向乡镇和村庄延伸,大多数贫困地区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经费保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措施不完善,对职业培训机构投入不足,培训实用性不强,培训后就业率仍旧没有大的长进等。而与此相比,城市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体制则优越、完善得多。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在城乡中尤为明显, 这并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而是经过几十年形成的刚性的问题, 在这里既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 也有社会结构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促使现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在国民经济中, 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中, 农业还处在较落后的情况下, 超前进行工业化, 优先建设现代化部门。从我国情况看来, 虽然工业结构高度已经达到本世纪 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大体与西方国家本世纪 20 年代的水平相近,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 而且, 与发达国家经济成长与社会发展相异的是,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二元”的社会特征更为明显。由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呈现较为明显的异质性, 从而形成两个不同质的利益群体。

(二)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种根基于农村自然经济和家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 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 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这种户籍制度, 一是限制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 限制农民流入城市。其出发点是实行向城市工业化发展倾斜的政策, 完成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二是对城镇非农业户口的人, 提供包括就业、粮油供应, 提供住房

/ 11

河北经贸大学

和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 而农民就没有这些。形成了依附在两种户口上的权利差异, 造成了城乡居民户口的不同、权利不同的二元社会。由于户籍制度的屏障作用, 使得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在职业、经济、婚姻、政治参与和教育方面受到层层限制要, 仍然居于城市社会分层的最低层。

四、满足农民享受其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建议

(一)科学界定各种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公共服务是从提供公共物品提出的, 公共物品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在 1773 年提出的, 后由萨谬尔森 1954 年在他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出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本质特征。1965 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又提出了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用资源型和只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两类准公共物品的概念。为了叙述方便, 不加区别, 我们可以把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统称为公共产品。我国学者、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 2004 年在《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生产弱竞争性和消费弱选择性的私人产品属于公共服务规制和监管的物品。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和界定各种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或者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由: 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供给。

1.纯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农村纯公共产品除国防、外交、社会治安与消防、法律与秩序、人权与产权、道德与民风育化、赌博与吸毒管教、宏观经济管理、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包括艾滋病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理(包括废品回收)、环境保护这些传统意义上公共物品外;还应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基层政府的管理、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义务教育、灾害防治与救助(包括难民安置)、社会救济(包括收容所)、计划生育等。这些纯公共产品必须由中央政府来供给。

2.科学理清两类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1)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型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农村俱乐部(健身房)、图书馆、文化娱乐设施、渡口码头、小型水库与公用池塘、公共牧场等。为了避免拥挤和过度消耗, 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行保本收费管理,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村委会保本管理的模式。

(2)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像中小水利工程、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公用电力设施、供排水服务、农民培训、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医疗、水电供应、社会保险、科技推广、托儿所、农村养老院等。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施村民共同分担的办法,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采取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和农民共同出资为辅, 共同保本管理的模式。

3.关于生产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私人物品的供给问题。这部分公共产品包括: 民航、邮政、电信、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集中供电、集中供热、生活燃料沼气改进、饮用水供应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等, 它们在消费上可以排他, 在生产上也可以有竞争,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网络性与规模性, 决定了他们生产的弱竞争性与消费弱选择性, 就它们的性质讲, 天生容易形成垄断, 政府就必须承担起规制与监管的责任。对于这部分物品原则上是拿钱买消费,用者付费, 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则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如饮用水供应系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统、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则因其分别包含着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或道德与民风育化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中央政府投资建设, 村民共同维护的模式;再如生活燃料沼气改进, 因其包含着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应采取地方政府出资建设, 农民自行维护的模式。

(二)转移支付的重点应放在弥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上

提高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现行财力性转移支付中, 除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地方可自由支配外,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项目具有专门用途, 需要地方额外增加配套资金, 不能缓解基层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致使绝大部分限制开发区域的基层财政一直处于“吃饭财政”的尴尬境地。一些限制开发区域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 往往挪用各种用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严重影响了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 未来国家转移支付应加大对基层政府可用财力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政府具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日常经费与运营费用充足。国家为中西部地区投资兴建了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硬件设施之后, 往往没有相应的运营费用加以配套支持, 特别是人头费严重不足, 使得中西部功能区的基层教员、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的工资报酬得不到保障,大量工作岗位无人承担, 公共设施资源闲置浪费。因此, 要保障中西部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运营经费特别是人头费的资助, 从而使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运营费缺口得到弥补, 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明确政府的均等化财政支出的方向

笔者从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设计的那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中还收集到了一些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其他信息。

农村义务教育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选 项 频率 百分比(%)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 185 88.5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135 64.6 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 126 60.3 巩固义务教育对象的入学率 52 24.9 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98 24.9 其他 9 4.3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对于农村义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这些信息清楚地告诉我们,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重点应该集中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师工资,稳定

/ 11

河北经贸大学

教师队伍;巩固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农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最为迫切的需求

选 项 频数 百分比(%)选 项 频数 百分比(%)公共交通设施 189 90.9 环保基础设施 120 57.7 农田水利设施 188 90.4 文化体育设施 110 52.9 人畜饮水工程 179 86.1 其他 8 3.8 电力基础设施 143 68.8

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建议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切入点,这不仅能够改变农村面貌,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关于现阶段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包括公共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电力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这些项目都应该成为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政府农村生态环境服务的重点

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选 项 频 数 百分比(%)村容村貌的整治 166 81.8 三废处理 148 72.9 空气污染的治理 110 54.2 其他 6 3.0 清洁能源的推广 150 73.9

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大多数专家认为,基层政府从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出发,应该重点抓好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而且财政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也理应集中于水土污染防治、村容村貌的整治、清洁能源的推广、三废处理四个方面。

对于目前农村医疗卫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2.7%的专家建议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比重;72.2%的专家建议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改善卫生医疗机构硬件设施;67.0%的专家建议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55.5%的专家建议加大医药市场不规范问题的整治;51.7%的专家建议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降低报销门槛费,简化报销手续。另外,43.1%的专家建议应重视“只保大病,忽视小病预防”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率的负面影响,还有 34.9%的专家建议以贫困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兴办乡村免费医院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86.1%的专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费短缺,保障和救助水平低;72.2%的专家认为覆盖面太小,救助水平过低;58.4%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的专家认为保障和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繁杂又缺乏可靠依据,随意性大;33.0%的专家认为保障水平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太大。另外,从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和不同地区财力差距较大的现实出发,63.8%的专家建议应该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根据不同地区的财力划分中央、省、县(市)的分担比例。23.8%的专家建议,在确定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底线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兜底。对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立和管理中的作用,大多数专家认为政府当前面临三大任务,一是尽快把所有社保业务统一归并社保机构,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多头分管问题(80.8%);二是统一城乡社保立法,解决体制衔接问题(78.8%);三是强化政府责任,确保财政补贴和财政兜底问题(79.3%)。对于如何保护失地农民权益问题,专家意见存在较大分歧。46.9%的专家认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最重要途径是把他们全部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38.8%的专家认为,只要解决了合理补偿问题,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应相信农民利用土地收益的经济理性;而21.1%的专家认为,通过土地补偿和就业安置,能够解决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养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冲破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向城镇流动,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与城镇常住居民之间获得的就业服务差距仍然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很多专家建议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服务:92.3%的专家建议强化劳动执法,保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90.3%的专家建议为农民提供符合他们就业方向的全免费的培训;75.4%的专家建议建立保障农民工与所在城镇的常住居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73.4%的专家建议,在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前,应为农民工提供全部免费的法律援助;43.0%的专家认为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廉租住房。

根据这份问卷调查,我们应该还可以明确财政对基础医疗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服务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

(四)建立财政监督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的指示精神,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者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保驾护航作用。切实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要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二是以监督检查服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和调研分析,及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以监督检查服务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财政投入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惠民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探索开展

/ 11

河北经贸大学

绩效监督,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监督方式上,要注重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要综合运用检查、调查、审核、督促、反馈等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强化实时监控,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监督成效上,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成果利用协调机制,切实使财政监督做到有为、有位、有威,促进财政管理职能的落实。在监督基础工作上,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做好财政监督制度建设、理论调研、信息宣传等基础工作。在监督资源建设上,要统筹兼顾财政、审计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资源,适时调整和充实财政监督职责,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部门职能的交叉重复,提高整体监督效能。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应该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情况,关键是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品的不同性质,建立和完善政府(中央、省、县、乡)、村集体和农民三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并按照受益原则合理划分各自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顺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投入决策机制。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效果跟踪反馈制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规范问责操作程序。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规范地方基层政府的决策行为,加强对公共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村情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农民在公共服务问责制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保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科学合理。

翟子斌

11月28日

/ 11

第五篇:关于推进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推进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共法律服务是由政府统筹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的管理创新,以及化解社会纠纷与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与上访事件,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郡县治则天下安”这句古话很直观的说明了“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大意义。县位于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层,既是中央、省、市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本县域内各项决策的制定者,同时又管理指导着镇、村等下级单位,与人民群众的接触十分广泛,“县级”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与人民群众的贴身利益息息相关。

建设完备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法律产品,满足群众广泛的法律需求更好的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随着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大量优质法律服务资源逐渐向农村、向基层倾斜,对村(居)的五保户、低保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重点对象和城乡地区发生涉及民生的重点事项,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能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障、改善群众的民生问题。

建设完备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够提高国民法制意识和整体素质。能使广大群众在享受法律服务的同时从个案中领悟法律的精神,明确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关系,提高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畏法的强大法治氛围,使群众信法与政府执法良性互动,最终达到依法治理的效果,实现法治社会,促进依法治国。

建设完备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有效服务,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加注重对政府重大决策、重要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更加重视法治形式创建工作,促使各项社会管理创新措施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有序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人少”的状况在基层非常明显,被形象地称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这种情况应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网格化管理,片组户联系、组团式服务”社会管理创举,以“一所两定三进四体系”思路,化针为网构建司法行政工作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二、我县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在原县司法局办公场所,开设了县级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公证等服务窗口。

2016年,我县借建设政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中心契机,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乡镇司法所,积极申请业务用房,加挂牌子设立窗口,实现了全县司法所均拥有独立办公用房。同时依托乡镇司法所,在有条件村(居)建立了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至此,在机构设置、阵地建设方面我县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相比,我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还存在社会认知度不高、平台建设不完善、资源分布不均衡、资金保障缺乏等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具体表现为一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业务开展薄弱。在纵向指导管理方面,受双重或多重领导,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权力不够,无法有效保障各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正常、全力开展业务活动。以司法所为核心的乡镇、村级法律服务机构常常负担乡镇政府各项琐碎工作,很多工作与自身职能毫无瓜葛,业务开展无实质性进展,体系建设停滞在挂牌成立层面。二是业务经费及装备保障不到位。虽然近几年我县加强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装备的配备与改善,装备较以往有很大改善,但目前的现状是县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业务经费及装备保障基本到位,镇(区办)级经费、装备保障仍然较少,村级目前无专门装备配备,严重影响工作人员业务的开展。三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薄弱。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人员配备,积极招录公务员,目前乡镇司法所所均人数达到2人以上,基本保证了日常工作的开展,但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无法提供较好的业务培训指导,大部分业务开展局限在纸张上,少数法律专业人员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职业荣誉感与归宿感低,最终导致优秀人员不断流失,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三、继续推进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并详细阐述了法律服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的论述。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后,省司法厅、市司法局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意见并以省、市 “两办”的名义印发公文。这些都为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治保障。县委、县政府贯彻上级精神,积极协调、统筹部署,对推进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明确了建设覆盖县、镇(办、区)、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

四、推进我县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路

(一)整合全县法律服务资源,健全法律服务网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为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人员的作用,我县把四个“中心”建设作为工作重心。规范法律服务管理,打造县级法律服务中心。筹划建设法律服务便民大厅,设立法律援助、公证和“12348”热线等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由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基层工作科以及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选派人员参与,负责“12348”热线接听、解答法律咨询等工作,对于需要办理法律援助或公证业务的,由相关值班人员接待办理。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完善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中心,联合各乡镇(街道)人民调委会共同参与。同时,建立多个专业调解委员会和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听证对话,协调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搜集、分析研判矛盾舆情,稳定风险评估,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规范法制宣传工作,建设县级法制宣传教育特色中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积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反映法治进程,弘扬法治精神,展示法治成果,传播法治文化。设置法治进程厅、法在身边厅、交通生命线、法治博览厅、法治文化厅、影视报告厅、禁毒教育馆等十个功能厅室,为人民群众提供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通道。规范特殊人群管理,建设县级社区矫正管理中心。对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一体化管理。配备心理矫正治疗设备、手机监控平台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系统,实现矫正帮教对象报到衔接、入矫宣告、矫治帮教、就业技能培训等系列化管理和服务,同时健全落实了风险评估、移管衔接、行为矫正、档案管理,以及矫正帮教工作联席会议、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环环相扣、规范有序。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对象没有出现脱管漏管现象,无重新违法犯罪现象。我县以

“四个中心”建设为基础,打造覆盖县、镇区(街道)、村居(社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切实提高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便民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健全网络、创新载体,围绕“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建设全县公共法律服务指挥系统,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实现“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确保城乡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加强实体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县、镇(街、区)、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整合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资源,采取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强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统一服务标识,提高服务质量,形成特色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平台建设水平,打造城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努力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法治宣传零死角、矛盾纠纷零上交”的目标。二是加强热线平台建设。升级“12348”法律援助热线,建立起全县“12348”法律服务协调指挥中心,做好与“12345”、“12315”、“122”等服务热线的衔接,打造具备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综合服务、政务监督、协调联动、舆情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热线平台,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三是加快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今日头条官方号、巨野县司法局网上会客厅等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打造全县统一的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法宣传、网上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受理、公证业务预约和受理、聘请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引导、申请司法鉴定引导、查询服务信息等综合性法律服务。

(二)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

一是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制度、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作用,利用网站、手机、微博、户外频媒、移动传媒等新兴媒体,创设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提高城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实效性。加强农村、社区、学校、企业以及公园、广场等基层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深化法治镇(街、区)、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法治医院等基础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积极推进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发挥法治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引导城乡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是大力实施法律援助。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山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取消事项范围限制,构建完善城乡均等的法律援助工作架构,逐步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惠及面。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办案经费保障力度,创新法律援助办案模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水平。按照覆盖基层、就近服务的工作要求,完善法律援助与群体性事件、司法救助等的应急衔接机制,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环保、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各部门之间法律援助资源的互通共享。开辟城乡共享的重点人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逐步实现援助对象从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扩展,重点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环保公益组织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切实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便民服务窗口,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向基层延伸、向行业拓展,实现法律援助咨询全覆盖。

三是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巩固完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镇(街、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进新型区域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构建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突出抓好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卫生、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复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健全完善以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基层司法所、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衔接互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化完善诉调、检调、公调等调处对接机制,鼓励和引导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调解,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并将排查情况及时登记、建档立卡、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三)提升我县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

构建多元化供给模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一是法治专门队伍。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动员政法干警等法治专门队伍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法治专门队伍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切实发挥律师协会、公证协会、人民调解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组织动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三是具有法律知识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开展法律服务志愿者招募活动,组织动员法律专业知识的师生、退休政法干警等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

构建菜单化服务项目,围绕城乡居民需求提供精准法律服务。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就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中把握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积极开展公益性基础法律服务。将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重点,让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单位享受便捷的法律服务。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小微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推进由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提供的公益性法律顾问、咨询、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服务业务。大力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推行并落实“一村(社区)一顾问”,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城乡法律服务均等化、一体化。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鼓励引导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信访、调解、群体性案(事)件处置和社区工作等公益性法律服务,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构建科学化考评标准,强化对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全程化监管。公共法律服务同整个服务业一样,质量是生命。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全程化质量监管,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优质高效,提高城乡居民的认同度和满意率。一是加强对“人”的考评,重点是对公共法律服务队伍进行标准化衡量,增强法律服务队伍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提升服务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对“事”的考评,重点是对公共法律服务案件(事项)进行标准化衡量,健全完善服务流程,开展“第三方”质量评估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确保服务的社会效果。三是加强对“物”的考评,重点是对公共法律服务设施进行标准化衡量,制定法律服务设施的具体标准,统一服务场所标识、指引和功能设置,打造服务品牌,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构建常态化保障机制,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健全完善的政策保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长效化、制度化发展的基础。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以政府资金主导、社会投入协同、公益捐赠辅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目录中的法律服务项目,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对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机构和人员,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表彰奖励。注重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下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于现代政府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统治与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首先是政治统治者其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报告

    建立健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 什邡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建立和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广电事业大发......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提出,要“推进城乡居民的公共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人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等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越秀公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期间举办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概况

    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概况 [摘要]文章介绍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源头活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则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完善......

    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7.9-2012.7.30调研地点:调查对象:农村村民调查主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人员:导读本次调查报告显示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