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
加强依法理财 建设法治财政
王文童
2012年第5期 ——政治建设
加强依法理财,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政府理财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设法治财政是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财政立法,规范财政执法,完善财政监督,不断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
这些年来,我省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保障重点支出、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我省财政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省、市、县预算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短缺与浪费并存,财政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与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寻财政改革规律,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全面建设法治财政,大力推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一、推进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的实践
近年来,湖北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通过“四个坚持”推进依法理财制度建设,建设法治财政,为深化财政改革、履行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创造了良好法制环境,财政法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省财政厅被财政部评为“全国财政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并作为全国财政系统唯一的代表上报中宣部、司法部表彰,并荣获“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一)坚持以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五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以来,省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细节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健全了全省财政普法依法治理网络,全省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均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和法制机构,在乡镇财政所设立兼职法制员。突出抓好财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建立了全省财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定期对财政干部开展培训,举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处罚法》等讲座20多场,参加培训4000多人次。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财政“五五”普法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支点。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省财政部门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法治财政建设之中,与促进全省财政行政执法机关公平、公正执法,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相结合,与严格财政规范性管理相结合。相继出台《湖北省财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规则(试行)》、《湖北省财政部门行政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试行)》两份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规范财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制度体系,并汇编成册供全省财政执法干部学习使用。出台《省财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考核细则》等6个配套文件,实现了“六个转变”:规范性文件由分散型管理向集中型管理转变,规范性文件制定由个别参与向广泛参与转变,由以政策把关为前提向维护和巩固财政职能方面转变,由规范性文件制定向监督检查执行落实转变,由事后补救向事前控制转变,由从单一管理向全面服务转变。
(三)坚持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支撑。省财政部门在推进依法理财,构建体系完整、配套合理、现实可行的财政法规制度中,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组织专门人员对财政执法依据进行全面梳理,逐项列出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等相对应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机构、执法权限、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责任等执法项目96个,并编写成《湖北省财政行政执法手册》印发全省财政干部。二是严格执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湖北省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湖北省财政厅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并组织人员编写了《湖北省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学习读本》,将执法责任制工作与财政管理制度相结合、与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责任追究,切实保证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到实处。三是建立财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公开制度。明确要求涉及财政收支、财政资金、财政财务管理、地方财政财务政策性规定的文件,都须经财政法制机构审核、会签和备案、上报、公开,同时,编“规”字号文件,确保财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统一性。四是建立“五个一”执法机制。即一个执法主体、一个管理机构、一个执法证件、一种执法文书、统一审核备案的“五个一”财政行政执法管理机制,有效减少了财政行政复议和财政诉讼案件的发生,规避了财政行政赔偿等行政执法风险。
(四)坚持以示范单位创建为切入点。全省财政部门上下联动,确定鄂州市财政局为全省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示范创建单位,在制度体系打造、运行机制建设、理财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探索。对涉及到财政体制、财政资金、财政管理等方面的9项目标任务,制定了8项保障措施,提出了示范创建工作具体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梳理了职责权限和执法依据。示范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探索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新路径,彰显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在基层财政蓬勃的生命力。省财政厅认真总结鄂州示范点工作经验,出台了《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基本实现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完善、财政规章制度更加完备、理财程序和行为科学合理、财政监督检查规范有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环境改善的工作目标,并制定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29项措施。
二、加快法治财政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并对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推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既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规范财政行政行为,又要根据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构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规范财政业务管理行为,做到财政行政行为合法有效、财政业务管理科学规范。
(一)进一步明确财政法治建设目标。建设法治财政,就是要努力做到:一是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完善。政府财政支出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财力与支出责任基本相适应;财政对经济运行监测、评价、调控机制健全。二是财政规章制度更加完备。适应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财政部门规范性文件与财政法律、法规之间相互配套,各项财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理财程序和行为科学合理。财政决策和预算管理等理财行为依法规范运作,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基本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四是财政监督检查规范有力。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体系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基本完备,政府理财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基本形成。财政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程序合法,财政监督全面、有效。五是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环境改善。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和能力明显提高。
(二)进一步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立法法》等立法权限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财政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今后几年要重点加强财政支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预算追加、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制度,逐步通过地方性法规、规章对这些工作加以指导和规范,努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强化财政法治建设措施。一是强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的法制约束。坚持依法编制预算、依法审批预算、依法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编制符合规程的程序和要求。二是合理界定和调整财政执法权限。科学划分、依法界定和确认财政执法职能,明确和规范每个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公开、公平、公正的财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保障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切实得以落实。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财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财政执法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财政执法过程中是否依据充分;财政执法过程中是否发生重大事件、事故;财政执法结果是否客观公正。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教育。结合财政工作重点和法律变化状况,科学确定财政法制宣传教育主题,采取知识竞赛、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重点宣传《预算法》、《预算法实施细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财政领域的法律法规,使依法理财成为财政干部的自觉行为;在财政内部,要逐步建立健全以法制机构为主导、以业务职能机构为依托、纵横交错的普法网络格局,将财政普法宣传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的依法理财氛围。
(五)进一步加强财政法治监督。要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鼓励和支持市、县财政结合实际调整充实工作职责,强化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水平。强化对政府采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以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执法监督。■
(作者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
第二篇:建设法治财政推进依法理财
建设法治财政推进依法理财
推进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公共财政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我市历来十分重视财政法制工作,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我市财政法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仍需提高。突出表现为“三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地区财政法制工作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财政法制工作者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工作有畏难情绪,工作只是停留在文字把关、条文修改等方面,造成了法制工作与财政管理工作难以融合,“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市只有喀喇沁旗等五个旗县区财政局单设了法制机构,其余七个旗县区未能成立专职机构,机构不够健全,人员严重不足,经费缺乏保障,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三是推动方法不得力。有些地方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待财政法制工作“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有些地方虽然重视宣传教育,但是多停留在标语宣传及文件下发上,难以将法制工作主动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缺少对-1-
工作的统筹安排,更缺少科学的推进措施。
(二)管理力度亟待加大。随着我市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的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重分配,轻管理”的财政管理理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虽然我们在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国库及国债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税制改革,健全非税收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大财政管理创新力度,但是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仍旧不高,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依法管理水平。
(三)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加强财政监督是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人们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等其他财政管理机制比较重视,常常忽视了监督机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因为财政监督职责定位不科学、监督理念有偏差、监督手段落后、内外协调不完善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依法维护财经秩序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具体的,财政监督中存在着工作“缺位”、管理“越位”和职责“错位”的现象。同时,监督执行力也不强,“事前监督插不上,事中监督跟不上,事后监督用不上(即使有问题,也已既成事实,监督于事无补,一般只有处罚了之)。”
二、进一步完善财政法治工作的建议
(一)把握重点,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一是结合现阶段我市“两依”工作实际,明确推进我市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按照法治化、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和信息公开的“四化一公开”的要求,努力构建财政收入、支出、监督、绩效管理“四位一体”的财政法治体系。二是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加强对我市经济社会和财政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调研,前瞻性的为财政法制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建立经济形势发展与财政政策创新联动机制,及时调整出台地方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和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三是根据财政部《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试行)》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推进依法理财的主要切入点,修改现有的财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范围,完善立项起草、合法性审查、决定、公布、有效期和清理等配套制度,避免违反上位法、脱离实际、制度“打架”和抽象行政行为违法等情况发生。
(二)突破难点,强化财政法规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一是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把财政行政执法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财政执法与财政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权力保障制度,赋予财政行政执法必要的刚性手段和较为具体的执法依据,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三是在抓好财政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的同时,完善财政部门的监督机制,构建一种贯穿于财政管理过程始终,同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层级监督和同级监督,党的监督和其他监督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监督主体多元化格局。
(三)夯实支点,加大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一是长远规划,加强领导。研究制定财政“六五”普法规划,切实健全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其他领导配合抓,法制机构具体抓,相关机构归口抓,全市系统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从人员、经费、协调等各方面提供充分保障,确保实现和完成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抓好协调,形成合力。建立财政普法联席会议和议事协调制度,切实加强与成员机构的沟通协调,合力推动财政普法工作。选择普法工作先进和落后的地方作为“两头”,努力提高财政普法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推动全市财政普法工作均衡开展,形成全面开花的财政普法工作格局。三是丰富手段,创新载体。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好互联网、政府门户网、财政内部信息网、组织部门干部学习网等媒体,广泛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和财政工作,加强财政干部法制教育培训,不断扩展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打造亮点,提高依法理财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
要将依法理财工作系统化。从“思想动员、宣传培训、规划制定、制度建设、决策公开、理财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责任、人员培训”等九个方面,打造我市依法理财特色工作体系。二是实现依法理财工作信息化。依托赤峰市财政信息网平台,开辟面向全社会、各部门的依法理财园地,宣传财政政策、实施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公众、主动接受监督、改进自身工作,提升赤峰财政形象。三是推动依法理财工作长效化。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些工作基础好、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地区,推广经验,带动后进。同时,加强交流,创新工作,逐步在全区财政系统打造我市“法制财政”品牌。
第三篇:依法理财
依法理财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镇财政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组织实施财政依法理财,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根据印台区财政局印发《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加强资金管理,实行民主理财,确保涉农资金和农村财务正常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结合新时期财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学习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及财税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按照新时期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努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坚持依法理财。在自我修养方面,不但向书本学,而且还向实践学、生活学、前人学。扎实开展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规范行政行为,提升干部形象,努力形成坚持学习、一心为民、务实重干、勤政廉洁的良好风气,为财政事业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深入学习区委“文化印台”战略思想,推进“五型”财政机关建设,促进财政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推动财政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业务上,我们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乡财乡用区监管”、“农民补贴管理”、“家电下乡”的相关知识及业务操作,使业务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在学习上坚持做笔记、写心得,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保证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为目的,切实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管理,充分调动和保护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主要目标:
力争经过2-3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促使我镇财政工作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体系,建立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理财氛围,基本实现财政收支规范化、财政管理科学化、财政工作法制化。工作原则: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运转及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管理、统一标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严格考核、定期发放”的原则。
三、主要任务: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法律素质。力争在2年内使我镇财政干部都能接受一次较为系统的财政法律知识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财政法制环境。
2、围绕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确保依法理财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全面实现财政工作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制保障。
3、界定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和制约的执法运行机制,确保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顺利开展,形成高效便民、程序正当、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的财政运行机制。
4、合理理财,规范基础工作。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培训,建立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和核算方法,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完善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5、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弄清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6、形成长效机制。注重对依法理财工作的总结提练,及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将其中好的做法、经验制度化,形成依法理财的长效机制,作为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
7、档案管理的工作原则是。标准统一:系统学习了档案管理知识,区局统一配备了档案柜、档案盒、账套、装订机等,我所人员集体办公、统一标准、加班加点,按时完成档案整理工作;整理规范:我们对于以往档案材料根据类别年限重新整理、分类,确保齐全完整合规,按照统一的标准粘贴、汇总、装订,使其美观整齐规范;归档严格:档案依据类别年限专柜存放,整齐规范,标题明显、目录清晰、便于查找;专人管理:我所档案管理所长负总责,确定专人负责日常的管护、查阅,并做好保密工作。
四、工作措施 第一阶段:统一认识,启动工作
切实加强对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财政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依法理财上来。财政部门一定要站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正确理解和认识依法理财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做好依法理财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围绕深化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大力推进依法理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有的放矢。
第二阶段:分解任务、组织实施
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健全和完善财政制度体系,保证单位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能够在财政制度的范畴内开展;深化财政改革,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完善财政监督制约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督效果;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注重工作效率,务求创出实效,加强考核机制,强化内部制约,规范内部管理。第三阶段:巩固成果、总结经验
依据国家法制建设的进度和财政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修订工作方案,稳步推进依法理财工作。按照依法理财、高效便民、程序正当、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的要求,自查自验、查漏补缺、纠正偏差、汲取经验。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阶段: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在自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作,准备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依法理财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协调与配合。强化组织工作,提高财政人员参与依法理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齐心协力完成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狠抓落实。依据本工作安排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要求,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切实把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确保活动有声有色,有序推进。
4、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与上级汇报反馈依法理财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积极整改。
第四篇:加强“法治财政”建设之我见
加强“法治财政”建设之我见
摘要:文章阐述了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通过六个加强推进六个机制的建立,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主要措施,即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完善财政立法机制;加强财政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依法理财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培训培养机制;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完善财政管理机制;加强政府财权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健全惩戒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
关键词:法治财政;阳光财政;财政立法;绩效评价
全面推进依法理财,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政府理财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尽快建设“法治财政”。
一、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四个重要意义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依法理财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理财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群众对政府财权的监督,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履行为民理财宗旨,克服官僚主义,杜绝腐败现象,切实做到执政为民。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理财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必然要求。没有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就是不完整的;同时,依法理财又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完善的财政保障机制。因此,必须把依法理财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并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其主要职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体包括政权建设、农业发展、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公共支出。它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和法治性三个明显特征,公共性是核心,公平性是前提,而法治性则是公共财政的基础,公共财政的一切收支活动必须置于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实现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是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提高政府理财水平的根本途径。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可以促进各级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依法规范理财行为和财政程序,建立科学的财政运行机制,提高政府理财效能;可以增强各级财政干部依法理财能力,妥善处理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预算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建设法治财政为核心,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努力实现靠人理财向靠机制理财的转变。具体应遵循如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是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把推进依法理财与深化财政改革、转变财政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和循序渐进相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
五是把坚持依法理财与提高财政工作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财政工作效
率。
三、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的六个主要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六个加强推进六个机制的建立。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完善财政立法机制。应围绕建设公共财政的目标,将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预算追加、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过错责任追究以及财政审批等纳入立法范围,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和完善财政法制工作制度,依法规范权限和程序,杜绝违反程序随意制发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保证法制建设质量。同时,建立和完善财政法规修改、废止和清理制度,对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定期清理,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避免违反上位法、脱离实际以及相互冲突。
加强财政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依法理财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当前应突出抓好如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科学界定财政部门职能和权限,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
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三是全面推进以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收支两条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实现财政管理制度创新;
四是深化财政内部机构改革,按照精简、高效、权力制衡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并理顺其间的关系,科学配置职责权限,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效率与约束兼顾的原则,规范理财程序,健全理财行为约束机制,提高政府理财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健全财政决策机制,杜绝随意决策、越权决策行为;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实现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有章循序运行;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实现财政资金缴拨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预算刚性约束;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建立财政决算规程,确保财政决算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提高政府领导和财政管理工作人员依法理财的自觉性。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培训培养机制。要按照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加强对财政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的能力。
一是强化财政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财政工作人员学习法律和财政法规制度,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意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对财政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政策、新制度、新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财政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依法理财工作。
二是实行岗位资格制度。明确财政财务工作岗位任职条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努力做到因职配人、人尽其才。在财政部门中实行岗位资格考试制度,凡不精通财政业务、没有通过岗位资格考试的干部,一律不准从事财政业务岗位工作,更不能在财政业务岗位上提拔使用。
加强财政绩效评价,完善财政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应按照全面考核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用性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按照指标科学、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要求,确定财政绩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围绕财政支出项目、部门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等层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要以财政外部评价为主、财政内部评价为辅,注重发挥专家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提高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要强化评价结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作用,将其作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分配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加强政府财权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依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并积极开展各类专门监督,不断完善监督体系。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依法向同级人大报送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的相关资料,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要求,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质询。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和接受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提案。
二是强化监察、审计、财政等专门监督。进一步完善专门监督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使专门监督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三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增强政府理财工作的社会透明度,方便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和办理制度,形成对政府理财的社会监督氛围。
加强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健全惩戒机制。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结合实施岗位责任制、财政执法责任制,建立理财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过错责任追究范围、追究程序、追究方式等。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而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都要实施过错责任追究。部门违反规定形成过错行为的,要追究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承办人在工作中独自造成过错行为的,应当追究承办人的责任,主管领导监督不力的,要同时追究主管领导的连带责任。坚持有错必纠、处罚到位、惩教结合,不断强化依法理财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卓泽渊:《法治国家论》 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版.[2] 刘剑文:《民主视野下的财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出版.[3] 张馨著:《公共财政论纲》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4] 刘玲玲:《公共财政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5]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4月.
第五篇:依法理财心得体会
依法理财心得体会
九月十九日下午,刘普庆处长于我局三楼会议室给我们进行了“依法理财”的知识讲座,他诙谐生动又不失严肃的演讲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使我们意识到财政人员面对将要进行的各项改革的严峻形势。主要内容有三部分,首先阐述了什么是依法理财的问题,其次讲了现阶段依法理财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及《预算法》修订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最后就如何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搞好财政业务工作讲述了很多先进的方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从而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或者更准确地说,转变为国家的宪政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决定,从此,从治理国家的模式上说,告别了我国数千年的“人治”模型。参考世界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均是从“以人治国”向“以法治国”过度。法律,特别是宪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权利关进笼子”,使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参考苏联解体的状况,以及我国在法制化道路中的艰难困苦,我们意识到了推动法制化最重要的还是财政支持。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持,法制化终究会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财政改革是社会制度改革的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是依法治国,走向法治社会的最好的路径选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愈演愈烈,中国自2001年“入世”以来,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入世”同样也为我国的财政制度改革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按照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在认真清理财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将继续修改现行的财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与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政府对外承诺不一致的内容,抓紧制定符合世贸规则的财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将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对能够用市场机制运作代替行政审批的项目,通过市场机制来处理,加快转变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
依法理财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的转变,是反腐倡廉的主要手段。“反腐”是治标,“防腐”才是治本。现阶段的“反腐”正式为治本赢得时间。财政部门担任的角色意义重大,财政部门看紧看牢,是防止侵占国家利益的核心。反腐要从根源上着手,要在个人素养、制度建设、惩治体系方面下功夫,要使手握权力的干部做到“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
目前依法理财所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我国的文化传统。数千年来的“中庸”,“仁义礼智信”的文化传统,使得我们在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很难舍弃掉“人情”而借助法律来解决问题。
第二,法律的滞后。我国现有的财税方面的法律仅有八、九部,相比于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所要求的还远远不够,同时其中很多法律条文的制定年代久远,已很难适应于目前的需要,从而造成了我们在面临问题时现存的法律“不好用、不管用、不能用”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要打造一套能够适应于时代发展的制度体系。第三,诚信问题。诚信问题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目前的诚信形势可以用“红灯+警察”来形容,仅仅靠规则很难约束。信用体系建设,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既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抑制不诚信行为,对鼓励创业就业、刺激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也及其重要、势在必行。但目前信用缺失扔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制假售价、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齐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社会信用状况。就此,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第四,道德滑坡。所谓道德,就是“心中要有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是纪律的底线,法律是制度的底线。而道德的底线一降再降,又谈何用纪律来约束呢?
《预算法》是1994年3月22日颁布,1995年1月1日实施的。刘处长就《预算法》的修订讲了一些老百姓们最关注的问题:
第一、是财政预算的透明问题。国外每个纳税人每年甚至每季度都会收到一份政府的财务报告,表明了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的资金流向。而我国也即将迎来这样的形式。对老百姓而言,了解了自己纳税究竟对社会做出了那些贡献有助于自觉纳税的培养。但对我们财政部门而言,我们在处理每一笔业务时应更加谨慎,因为报告中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受到老百姓的监督和投诉。第二、服务性政府的转变。《预算法》规定要实现全口径的部门预算。前面说过的中国的入世的问题,其他各国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其原因有三:一是行政干预过度,二是法律制度不健全,三是统计数据失真。之后政府应将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从管理型政府实现向服务性政府的转变。
关于如何加强学习,刘处长主要讲了三点内容:
第一、加强学习。当今社会,科技在飞速发展。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身在行政事业单位,虽然面临被淘汰的压力没有企业单位那么大,但我们也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能“吃老本,混日子”,最基本也应该将自己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业务知识学透学精。作为一个新人,我们首先要在前辈的带领下将不会干的事干会,然后应该将会干的事干好干漂亮。从开始因为品质受人喜欢而到因为技术而受人尊敬。
第二、提高修养。做人事一辈子的事,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旅途的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与欣赏风景时的心情。人类的追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人自身的温饱、人与人的相处、人与灵魂的相处。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不会为是非所困,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走向自己所追求的成功。
第三、谦虚谨慎。我们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即是各种信息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你做的任何事都可能因为别人随手一拍而曝光。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正如最近的一个例子,某人将狗绑于车后拖行致死,马上就有人拍照发到微博被人“人肉”出了个人信息。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谨慎,特别是牵扯到重大责任的工作,更应该慎之又慎。同时,必须学习相关的法律,学法是为了保护自己,只有了解法律,才能知道该如何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