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

时间:2019-05-13 17:2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

第一篇: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

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

——以A村为对象的实证考察

钟立军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就需要越来越高程度的法制与之发展相适应。农村、农民占中国整体的绝大部分,一直都是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因素之一,那么,迫切需要我们提出解决农村纠纷的途径。最近,司法部提出“能动司法”的概念,意在运用更适合的方式去解决农村法律问题。【关键词】法律纠纷 思维定势 法律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一个焦点,而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则是各位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因此,农村地区法律问题的解决则也是“三农”问题得到落实的不可或缺之因素。结合农村地区的现状,“能动司法”的提出则给了学者们研究解决农村法律问题新的思路。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农民潜意识运用何种规范解决纠纷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我所提到的这种思维便叫做“农民思维”。国内众多学者从文化氛围、经济水平以及社会意识等方面,对农村纠纷解决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较多,但在思维定势的阐述上则缺少应有的研究。文化氛围、经济水平和社会意识对纠纷解决能够产生指导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而思维定势虽受文化氛围、经济水平和社会意识等众多方面的制约,但其能确切地影响农民选择农村纠纷的解决途径。所以,研究农民的思维定势,克服其消极影响,对增进农村纠纷的解决,促进农村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只要弄清农民在发生纠纷之后运用何种规范予以解决,才能决定是否“送法下乡”。我这里没有轻视农民,相反我提出这种名称,只是为了更加方便农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我也是农民出身。本文是以A村为对象进行的研究。

二、几种典型的A村村民解决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

我所了解的A村位于长江流域荆江段,平原地形,地势开阔,其经济成分由绝大部分的种植业和极少部分的养殖业组成,种植业理所当然是水稻、油菜以及棉花等作物的种植,而所谓养殖业即为小范围内圈养生猪或者鸡鸭等家禽家畜。在村中,每个人都认识其他任何人,也可以谈得上是了解和熟悉,就连锄头或者煮锅是谁的都一清二楚。其高度“熟”的社会以及形成熟人社会的组织对不道德、不轨行为有一种下意识的制约。由于受到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村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类似于古时的“礼”,在这里不能称之为道德)以维持整个村落的正常运转。

笔者通过农村地区的典型法律纠纷来试图解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民思维:

1.“均占均分”思维与“等量赔偿”思维

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决定了本村内部出现纠纷的简单性与单一性,其最主要的是民事纠纷,而很少涉及到刑事案件。据我所了解,A村一直以来未曾出现刑事案件,而大部分的民事纠纷也只是你欠我的我欠你的小额钱款未还,或者是更为复杂的债务纠纷,另外就是甲家的牛吃了乙家的庄稼。而村民对这些纠纷是如何解决的呢?因农村的债务纠纷十分少,每人不可能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载各种债务,关于债务纠纷,必定是因为记忆出了差错。在村里大家共同生活几十年,都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人,这样的债务纠纷,双方为了面子或者说是懒得争或者说是畏惧对方的“拳头”而不敢争,往往给予一定的减免或者干脆不要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破财消灾,自己吃点亏是可以”的思维。而解决牛吃了庄稼的问题更简单,在丰收时计算一下该地的平均产量,然后乘以被吃地的面积,牛的主人便给予等量的谷物。在解决这些纠纷的过程中,农民的脑海中根本未形成用法律解决纠纷的概念,虽然解决牛吃庄稼的纠纷类似于民法中损害赔偿原则,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反映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农民不是因为先知道有此项的规定而去适用该条解决问题。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共有均占均分理念深入“骨髓”,基本上在每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都是根据人头计算每人所应缴纳的份额和所获得的收益,而不论其能力的大小,也不管人与人之间是否特别的了解。如,A村临长江,自然会有人捕鱼,而捕鱼的工具假定需要2000元,需要六个人才能拉起网,则每人应出333.3元,那么每人必须出333.3元,一分不会多一分不能少,但这6个人不论体格、力量大小,以及出了多少力(当然也不能太过分);即使是在捕得的鱼卖出后只有6.6元,则每人都会分得1.1元,同样一分不会少一分不会多。可以看出,在高度熟人化的农村内部事务,农民思维中蕴含着解决民事纠纷的两种标尺:一是共有均占均分关系,二是损害等量赔偿原则。

2.“破财消灾”思维

村内的行政纠纷基本没出现过。在农村,最可能引起行政纠纷的莫过于土地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相邻权问题。而事实上村内土地权属划分极其明确,另外用于承包的土地根本不会招投标进行,只会分配给大家族里的成员或者村里有“势力”的人。即使产生了行政纠纷,农民脑海中根本就没有解决此纠纷的愿望,甚至不知道相对方是谁,往往自认倒霉,“破财消灾”。

3.“忍气吞声”思维 村内部涉及到的刑事案件(严格意义上,因其达不到犯罪构成要件中客观方面标准,还不能称作刑事犯罪)基本都由民事纠纷或者行政纠纷而产生。在同种社会条件下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不同,某些人必定因受“委屈”而和对方发生肢体冲突,甚至会出现小规模流血。村民解决这种纠纷的思维方式是:双方任何一方都不会去公安局报案,一般而言,认为生活在同一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根据历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习惯,此后双方见面后会变成“陌生人”,但二到三年后,或许更短,双方会和好如初。不过,肢体冲突以前的一切的债务纠纷不会自动一笔勾销,账还是要还的。

4.“争气”思维与“人情关系”解纷思维

与外村人交往中,民事纠纷出现时一般能够明确主体的责任,也能根据上述两个标尺予以解决,双方通过协商就能达到满意的程度。而行政纠纷和刑事案件往往不是通过诉讼途径,一般是通过人情关系予以解决,即使一方在人情关系的调解中完全被冤枉,这方也不会去起诉,因为双方根本不知道法院在哪,也不知道法院是如何运作的;但被冤枉的一方可能会再找其他更强人情关系,希望通过此种途径挽回部分损失。农民思维中往往不会计算消耗在人情关系上的成本,在乎的只是“争口气”。村里难免有些人,因琐碎与他人发生纠纷乃至斗殴后,如在斗殴中占得便宜,此人不会找人伺机报复,而是本人或者家人在外“活动”找人,希望通过人情关系与他方和解并愿意主动赔偿医疗费与损害;但是吃了亏的一方在斗殴发生后,迅速纠集要好朋友去报复,也不是去报案或者主动要求赔偿(很明显,农民的这种思维中多少存在古代“同态复仇”以解决纠纷的意味)。只要未出现死亡的严重情况,纠纷的最终结果,还是双方通过人情关系在熟人或其他某个影响力较强的人的主持下达成和解。这明显区别于现代法学理念中要求在法院的主持下的刑事和解。当然,主持和解的某人要么德高望重,要么是国家工作人员,因为农民也非常注重和解的权威性。如果通过人情关系寻求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调解,往往会牵扯出官员的腐败,也因此而产生行政纠纷。我曾亲眼看到一个具体案例:A村史某驾驶三轮摩的在公路上行驶。其后几百米处,邻村的赵某驾驶二轮摩托且载有二人在行驶。赵某喝了酒,不小心侧摔并向前滑行8米,赵某与二名乘客受伤严重。史某闻声停车,赵某却一口认定系史某将其摩托车刮倒,要求送伤者住院治疗并赔偿损失。后交警介入,经现场勘查并写出勘验笔录:史某时速50公里,摩的车身无任何刮痕;赵某时速80公里,两车相距200米。事故由于赵某酒后驾车并车速过快,碾过小石头导致侧摔,史某无任何责任。但赵某无理取闹,称其某亲戚系镇长,要求将摩托和摩的拖回交警中队再度处理。交警遂用摩的将摩托拖至交警中队,通知双方十天后处理。虽然交警已经介入,但双方还是在不停的四处活动找人情关系。十日后,史某后于赵某到达交警中队,却发现摩托已被人拖下摩的,并被告知其车身有刮痕,望双方在中队队长的主持下调解。史某看到车身有了一条锈迹斑斑的刮痕,并发现地上有一些车身的油漆。但最终经“调解”史某“赔偿”赵某2000元。这个案例中,史某缺乏法律意识,也不懂得如何收集与保全证据,而且在交警部门的人情关系没有赵某的人情关系硬,交警部门可以扣住史某的车,即使史某和他人都知道自己完全被冤枉,但史某只能“忍气吞声”,否则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即使知道通过诉讼解决纠纷,诉讼成本何止2000元?况且史某还不知道诉讼程序。另外案例,某河流经C、D两村,但C村在上游,农忙时节,河流的水被C村用于灌溉农田,却未考虑到D村的用水,结果D村农田出现干涸。最终两村人发生群体斗殴,幸好双方未出现重大伤亡。最后双方在两村村委会的协调下才解决纠纷,协调后,其他事不了了之。

5.“宗族势力”思维

农村中家族构成对农村解决纠纷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家族大且成员身强体壮,则其家庭成员往往认为“享有更多的特权”,有时候在解决纠纷中,家族大小会成为决定上述共有关系是否均占均分,甚至在村内分配利益时,也会偏向于家族大的一方。在三年前的A村,流行年终后重新分田地,田有优良之分。在分田之后,大致可以看到,家族大能力强的人往往分得肥沃高产的优良田。

三、村民解决法律纠纷之思维方式中合理与不合理因素剖析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村民解决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有其合理一面,也有其不合法合理一面:

(一)合理之处:

1.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纠纷解决的结果越接近事实真相,那么其正义程度越高。在农村纠纷解决过程中,农民的此种思维方式显示,在高度熟人社会,大家都不会过分的希望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只要双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一定限度内的承担损失,那么双方都会乐意接受调解的结果,这样也会直接得到一个结果,就是没有“上诉和申诉”,更为重要的是结果也会越接近正义。

2.有利于节省纠纷解决成本。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公平,同样,我们要考虑效率、以及合理的调配司法资源。农民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我们能了解到,其多重视第三方介入的调解或者双方自我协商达成和解,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调解及和解,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追求快速解决问题,因此容易达成合意而节省甚至不需要不必要的程序和花费。

3.有利于维护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纠纷发生后,因为能够及时的调解或和解工作,双方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承担了责任,双方的面子都得以保留,从而使矛盾得到化解。而在高度熟人村落里,双方都得到了彼此的尊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创造良好的村民关系。

4.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习惯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习惯的延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因此,在运用好的习惯解决现有的法律纠纷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时,这本身就对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延续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从辩证的角度看,合理中也包含着消极影响:

1.习惯的适用有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的建设。法理要求我们在解决法律问题时,应先适用法律,而后适用习惯;而农民解决纠纷的方式恰好相反,呈现的是先适用习惯,而不满意后适用法律,因此,这对我国的法治化产生巨大的障碍。

2.有可能损害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则要求农村地区适应现代高度的法治化,而农民解决纠纷的思维过程仅仅是内心正义和习惯以及传统思想的再现,这种单方认为的正义主观色彩过于明显,与我国法治化方向相悖,不利于真正双方正义的实现。

3.有可能助长腐败现象。诚然,农村纠纷解决的结果要接近正义,需要双方当事人具有很高的道德素养,但是如果个案中,一方当事人或主持调解的第三方因道德的缺失,会导致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遭受侵犯,如果另一方不懂得用法律方法寻求救济,那么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违背公平的,这也与农民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相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腐败的重燃。

四、克服村民纠纷解决中思维方式之消极影响的法律对策

上述案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基层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官员的腐败问题,同时也正面反映了通过人情关系解决纠纷在农民思维中的重要性。

针对农民脑海中形成特定思维的现状,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观念的养成和法律制度的建构便显得极为迫切。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尊重农民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1.对乡村适用法律选择的考量

一部分法学理论工作者认为,建设中国法制农村,必须完全依法律办事,实际上是对农村现状的不了解,是舍本逐末的形式法治,我们不能忽略了所应关注的本质问题。现在我们的农村普遍基本上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准则,何种行为能为之,何种行为会被谴责。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特定的行为准则能维护整个村落的公序良俗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样,法律的作用也无非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而制定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重新审视教育农民何种类型法律知识,或者更准确地说,教育农民哪些法律知识具有必要性。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就会发现,社会中许多违法犯罪者并不是因为不了解法律或者一般社会规范,而是因为有其他种种利益驱动。同样,我非常赞同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但我需要申明一点,所送的法应是乡村地区所缺乏的,而不是所有的法,因为农民根本没有心思去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本是专业化的深奥理论,并且农民即使知道法律知识,也感觉到法律在解决纠纷方面很遥远。我在这也不是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我们是在了解“应送何种法下乡”的基础上,加大此种法律知识的普及,促使农民们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之观念的形成。

2.对于农村解决纠纷的程序的作用

农村地区不管是行政、刑事还是民事,基本上都适用调解,并使得调解的大部分双方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笔者认为,调解应该作为农村地区解决纠纷的主要模式,不管是行政还是民事纠纷、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非对社会有严重危害的刑事案件,不适用审判。正如苏力教授所谈到的,调解是能动司法的组成部分,是今后司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需要像“金桂兰”一样的人,并不一定是“法官”(这将是后面所谈到的)。

3.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教育 在农村纠纷解决中,多有第三方的介入,而第三方往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基层工作人员在调解中徇私枉法,偏重一方,那么农村纠纷解决的结果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只会进一步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加剧,此不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

4.笔者大胆提出一种设想,在农村地区建立一种“贤人”体制,贤人担任村长

“贤人”必须是本村德高望重之人,并且经过恰当的法律知识的培训,当然这种培训必须结合本村的现实实际。根据上述可知,农民解决纠纷的模式主要是调解,如果民事和行政纠纷调解不满意,可能会导致出现刑事案件,试想,在贤人基于所了解的事实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的主持下,调解就可以避免刑事案件的发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于解决刑事纠纷的司法成本,使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当然,贤人的标准是什么,贤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培训贤人以何种法律知识,这些都是需要有待考证的。但笔者认为贤人的要求至少有:生活阅历丰富,熟悉村里各种复杂关系;在村里备受尊敬与爱戴;有代表本村人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另外,政府与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一个培训机制,目的还是要让贤人独立不受非法干涉地处理问题。

当然,一个人的贤人恐怕是不牢靠的,我们将村委书记也变成贤人。应给予双方更大的权力,让其独立的能够解决村内外之各种纠纷,同时双方二者相互制衡,防止权力滥用。这与我国设立法院等机制的宗旨有所冲突,也与我国建立现代化法治中国的目标相违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司法的功能是要解决社会上的各种纠纷,我们的法律不是为了限制任何人的自由,而是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是最严的,法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实现正义,村里的善良风俗能够自由主动的解决纠纷并达到公平程度,为何要强加适用法律?法是道德的最低限度的底线,道德教育硕果累累,那么人们遵循法律的愿望会更强烈,相反,大规模普法,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懂得如何规避法律。因此,我们应该秉持“不管是法律还是善良风俗,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机制”的思想。另外,可能有人会问,在农村“贤人”体制下,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笔者认为,在村中高度熟化的体制中,一个人违反了该地的某种规范,那么此人在该村信誉扫地,在其以后的行为中,人们将不会信任他也不会与其合作,他得到的是心理的煎熬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村人与外村人以及城镇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村长和村委书记作为贤人,应是行为当事人的代表,解决纠纷时该调解的适用调解,该审判的审判,代表人只关心法律程序和法律结果的合法与正义,而责任由行为当事人承担。这样出现了一个问题,村长和村委书记看似很忙。实际上,据我了解,A村近10年来的纠纷少之又少。贤人的作用一方面是在解决纠纷时“派上用场”,一方面贤人的领导给村里人一种方向感、安全感和捍卫正义的威严感。

中文的“法”字古体写作“灋”,《法理学》教材有一段文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之所以偏旁为“水”,是因为法律如水那样公平;而之所以有“廌”,因为“廌”是传说中古代的一种独角兽,生性正值,古代用它进行“神明裁判”,见到不公平的人,廌就会用角去顶,因此也就有了“去”。然而苏力教授却从另外一种思维角度给予解释:水的特性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代表法由自上而下颁布;接受廌的解释;而当它与去结合时,认为是要“去”除“兽”性,意味着“明分使群”、“化性起伪”,要人民接受法之教育。这就意味着,我们看问题不能仅仅孤立在法治建设的主题上,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实的情况以及问题的本质,并以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良好秩序为原则,而不是以农村地区是否施法为标准。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第二篇:数学思维方式

第一部分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1.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2.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3.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4.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第二部分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1.若要证明一组向量a1,a2,„,as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2.若已知AB=0,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

3.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4.若已知A的特征向量ζ0,先用定义Aζ0=λ0ζ0处理一下再说。

5.若要证明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6.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7.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8.若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先分解出因子aA+bE再说。

第三部分《概率与数理统计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1.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涉及n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的数字特征的问题,要联想到对X作(0-1)分解。

3.凡求解各概率分布已知的若干个独立随机变量组成的系统满足某种关系的概率(或已知概率求随机变量个数)的问题,马上联想到用中心极限定理处理。

4.若为总体X的一组简单随机样本,则凡是涉及到统计量的分布问题,一般联想到用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进行讨论。

5.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6.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马上联想到Bernoulli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7.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8.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 ~ N 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 ~ N(0,1)来处理有关问题。

9.求二维随机变量(X,Y)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Y的求法类似。

第三篇:改变情感思维方式

改变情感思维方式 ——从《怒海潜将》观后感谈起

丁亮

李伟科

组织学生看了电影《怒海潜将》,观影后我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容。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影片讲述了美国第一位黑人船长卡尔的故事,怎样引导学生将粗象的观影情感化成细腻的语言文字呢?我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一场对话。

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生1:我们喜欢卡尔,因为他很坚强,很努力,特别是他被截肢后还能坚持完成训练,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很感动。

生2:我不喜欢山岱,虽然他是优秀的潜水员,但他酗酒,而且总是为难卡尔。

生3:我喜欢卡尔的妻子,感觉她很优秀,帮助卡尔过了海军潜水员的文化考试,而且还得了94分。

师:如果卡尔不能在水里完成组装任务,会怎样? 生:他会被赶出海军学校,回到家乡,种地。

师:是的,在种族歧视极其严重的社会环境下,卡尔最后不能坚持9个多小时,完成不可能完成的组装任务,那么他将回到家乡,重复父辈们的生活,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么精彩的电影了!

师:如果你是首席士官山岱,你会那样对卡尔吗?

生:如果我是山岱,我也会那样对卡尔,因为他是黑人。我希望我们白人是这批队员中最优秀的。

师:是的,山岱不是对士兵们不够好,只是对卡尔不够好,他不是坏人,只是一开始不够爱卡尔罢了。而后面的结果也证明了,他不是坏人,但他酗酒,这一点的确不可爱。(做个小鬼脸)

师:卡尔最后为什么能成为首席士官? 生:因为他坚强,因为他勇敢,因为他有毅力。师:除了自身的因素,还有别的吗?

生1:他有一个好父亲,他的父亲希望他有不一样的生活。生2:他最后得到了山岱的帮助。

生3:他有一个很漂亮,很有文化的女朋友,帮助他学习。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卡尔之所以能够成功,因为他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一位特有人生想法的父亲,所以他从小就有梦想。那同学们想不想将来也成为这样优秀的父亲呢?

生:(大笑)

师:除了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卡尔还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伴侣。这位姑娘帮助卡尔完成了学业,默默地支持着他完成人生的梦想。试想一想,他遇到的爱人是一个除了漂亮什么都不会的女人他会成功吗?

生:(不好意思的笑)

师: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另一半的理解、支持与付出。能够相伴到老的一定是理解你,支持你,懂你的人,他/她不一定漂亮,但一定足够睿智。你们希望遇到这样的伴侣吗?又或者你们想成为别人这样的伴侣吗? 生:(害羞的笑)

师:这样的爱情,总有一天,你们都会遇到的,过早的尝试,就是一场尴尬的糟糕的恋爱,像你们看到镜头里两人接吻一样尴尬。老师希望你们到了能够恋爱的年龄,都能够恋爱,都能够找到终生的伴侣。记住,一定要到适当的年龄哦!

生:(很认真的思考着)

师:我们说过,山岱最初不爱卡尔,折磨卡尔,但在卡尔失去双腿后,是谁又给了卡尔信念呢?是的,是他。很多时候,敌人都是我们自己假想的,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罢了。所以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强有力的对手,希望你们能将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因为成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卡尔在被折磨,被羞辱,失去一条腿之后,放弃又会怎样?

生:他就不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船长了。师:说得很好。如果卡尔自己放弃,就算有父亲的鼓励,有山岱的帮助,有女友的支持,他还是不能成功的。是谁决定了他成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人物?

生:是他自己。

师:很好。就算所有的人都不爱他,都不给他机会,这也没能够改变卡尔爱自己,就是因为爱自己,他才可能寻找自己希望拥有的东西。如果将来,有一天,你们觉得全世界都不爱你了,你该怎么办?

生:爱自己。师:是的,爱自己。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的珍爱自己;如果别人不给你机会,你要加倍的给自己机会;如果,你真的爱自己,就会为了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卡尔想当潜水员的梦想,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当上首席士官长,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你们的梦想对不对?

生:(鼓掌)

师: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愿意给自己一个创造历史的机会吗? 生:愿意

师:相信你们当中将来会出现卡尔式的英雄男人或者英雄女人。你们相信吗?

改变以往的让学生谈感想的方式之后,我发现,这一堂课的内容丰富多了,很多学生都有的新的触动与想法,写出来的文字有了真正的深度。其实要想改变学生的情感思维方式,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情感思维方式,给学生适当的情感引导,让学生明白道理的同时能够有更深入的人生思考。也许不能一下子改变,但我们教师可以努力,慢慢地去渗透,慢慢地改变。

第四篇:经济学思维方式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自去年11月收到书至今已有3个多月,其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美国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利用寒假终于在开学前读完。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回避了高深的数学模型,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语言浅显易懂,深刻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虽然以前读大学时,我也读过一些经济学书籍,比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前述经济学著作,它探究的应该不仅仅是经济学,更主要的应该是经济学背后的思维方式。我理解,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即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理性决策的水平。

一、机会成本不容忽视

该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成本相关概念的理解。关于成本概念,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与标准委员会是这样定义的: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与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可见,成本不仅是指耗费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以及进行预测决策所需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成本与我们的行为选择相关,不同的行为选 择就会有不同的成本,成本天然地与某个个体的选择和决策相关,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的现实。比如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乘坐飞机需要2小时,乘坐火车需要18小时,我们发现一个律师会选择乘坐飞机,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则选择乘坐火车,乘坐火车的成本对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于农民工可能只是火车的票价,对于律师则要加上坐火车多花费的16小时他可能取得的收益,假设一个律师一小时收费可达200元,坐火车对律师而言将是成本极高的行为。可见同一行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本,成本是对某个具体主体而言的成本,对于律师他需要对因坐火车多花的16小时赋予的价值3200元计入乘坐火车的成本,所以他理性性选择了乘坐飞机。又如,飞机取代了马车,不是因为飞机的“技术”比马车更先进,而是因为在长距离运输方面,飞机的“机会成本”比马车更便宜。至于短距离的交通,比如到邻街买一瓶酱油,马车就显然比飞机合算。同样,航天飞机的技术虽然比飞机更先进,但由于它的成本太高,所以人们不会坐航天飞机越洋。不管怎么选择,都只是取决于成本,而不是技术。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力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事,那个被放弃的机会所带来的可能收益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用来衡量取得一个机会必然舍弃的另一个机会的相当价值。虽然人人在行动上都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但自觉地理解这个概念的人,却并不很多——甚至很少。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价,而是因为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事情中,价格最贵的那个。说起来有些绕,举例解释一下就清楚了。你晚上去看电影,成本不仅仅是那张电影票和来回交通费,更主要的成本是,如果去看 2 电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再加上电影票等费用,才是你看电影的全部成本。如果那晚你本来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饭聊天的,那么,你看电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现实中,我们不会见到有人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中,包含有“比较”的含义。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经济学概念以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方案被否定了,被取消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个替代方案,和原来那个方案相比,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没有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比较”的意识。他们的“常识性”思维是这样的:某种方案有许多弊端,那么,就应该取消它,这样,就消除了弊端。我称这种人为线性思维者。他们的思维只能沿着一条线进行,从不左顾右盼。机会成本,或者说“比较”的意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务,都是利弊兼备的,任何方案,必然兼具成本和收益。人们要想得到这个收益,就必须付出那个成本。想要在人群中生活,就必须忍受别人的存在。想要中大奖,就必须买彩票并准备好不中彩。想要看电影,就得对着银幕呆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没办法让成本为零。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世界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好的。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仔细考虑一下机会成本,仔细权衡一下这种选择是否就是最好的对策。如果事实证明这是最好的选择的话,其机会成本就最低。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作为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但机会成本是无形的,在现实决策中容易被忽视。例 3 如,企业业绩评价在19世纪以利润为主要衡量指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以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盈利为主要衡量标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转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开始以经济增加值(EVA)为衡量标准。企业业绩必须从股东的角度来衡量,股东追求的是超过股东投入部分的价值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与效益最大化无法衡量股东的价值。EVA由于考虑了股东的机会成本,能够更有效地衡量当期经营者创造的股东价值。EVA的核心理念是:股东投资有机会成本,企业只有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了经济增加值,而企业产生了经济增加值一定是赢利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衡量业绩、投资等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机会成本。书中提到,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就是额外的收益或成本。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因此,不考虑机会成本,就无法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权衡与分析,从而无法理性决策,工作就缺乏效率。

二、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而且不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这类支出在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沉没就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它是历史成本的一部分,不可恢复。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择机会。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本,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书中尤其强调别把边际 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你是理性的决策者,那就不应该在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因为决策是要往前看,是你当前应该怎样选择,沉没成本已经成为历史,已经与当前无关了,不应该作为当前我们决策时考虑的因素。道理似乎非常简单,但做到假设过去是零成本的心态其实很难。比如,赌博,赌徒总是在输钱后想着如何翻本,结果越赌越输,输得精光。其实输掉的钱已经沦为沉没成本,是否继续赌博的决策不应与此相关,而应该基于对输赢概率的判断,但人们是非理性的,输得越多越爱冒险。其原因就是你基于沉没成本来衡量输赢影响了眼前的判断和决策。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慎重对待具有高沉没成本的领域。比如,具有明显规模效益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汽车、交通等,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高沉没成本吓跑了潜在的投资者,才使得现有参与者能够保持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对于个人来讲高沉没成本的选择有哪些呢?职业和婚姻应该首当其冲,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的选择时我们需要格外慎重和理性。

世界上没有“成本价”这回事。传统上是这样理解“成本价”的:假设中国电信铺设固网花了1000亿元人民币,那么这是成本。把这成本分摊到每分钟的通话服务上,那就是每分钟的通话成本。不妨假设那是1毛钱,这1毛钱就是通话服务的“成本价”。有些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电信收取用户的资费低于1毛钱的成本价,它就要涉嫌“倾销”或“不正当竞争”了,但这样理解是错的。经济分析应该这样: 早在中国电信的投资上马以前,即在项目的策划阶段,那1000亿元人民币的确是成本,因为成本就是最大的代价。这笔钱如果不用来铺设固网,还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所以,在投资实施前,铺设固网的成本,就是那些本来可以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但是,一旦固网竣工,那么固网本身就不再是中国电信提供通话服务的成本!为什么?因为固网除了提供通话服务外,不能转作他用,所以用户利用固网打电话是无成本的!正因为这样,中国电信的收费底线,接近于零。中国电信当然想漫天要价了,实际上就是这样,中国电信的资费依然很高,至今名列世界前茅。这么高的资费,跟成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同时也要明白,它收费的底线远远没有那么高,相反,是接近于零!这跟当初的成本一样没什么关系。只要用户肯给一丁点钱,中国电信就愿意给你打电话,因为线路已经铺好,不能转作他用,闲着也是闲着!那么,实际的资费是怎样定出来的呢?答案是:用户能承受多少,厂商就索取多少。中国电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定资费标准的。这就是价格理论的神来之笔:厂商对最终用户的收费高低,取决于最终用户的需求有多强烈,而与厂商既往的生产成本无关。一旦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电信话费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能否真正的降价取决于全国人民的需求,自从手机普及后,人民对固定电话的需求一直再降,所以中国电信话费的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当前的财务工作有很大启示。反思生活中,让沉没成本参与当前决策的例子不胜枚举。跳出沉没成本的陷阱,需 要良好的自省和向前的生活态度,培养豁达大度的品质,正视沉没成本,理性与沉没成本说再见,截断错误,轻装上阵,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智慧。比如,某公司在决策某项业务是否应该继续开展,假设为开展该项业务,公司前期已进行工程设备投资并形成资产1000万元,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则每年折旧费用为100万元,假设该业务当年收入为150万元,新增的成本费用为80万元。从历史全成本概念出发,该项业务为亏损业务(收入150-折旧费用100-新增成本费用80=-30万元),可能会给出亏损业务不宜开展的决策建议,显然这是错误的建议。因为资本投入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在未来的决策中不应考虑。而采用边际分析法,由于该业务边际收入150万元大于边际成本80万元,该项业务应该继续开展。因此相关分析人员应尽快转变思维方式,研究如何进行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分析,这才是对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历史完全成本的分析只能用于事后的回顾和相关考核、评价。

任何时候你都不应该这么想:若早知如此,我当时本来是会这么做的,那么我现在就这么做吧。相反,你应该这么想才对:无论过去怎么样,在现有的情况下,继续做下去是否值得——这叫“不究既往”原则。它适用于人生的任何决策。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一本面面俱到的书,内容既涵盖经济学自创立以来涉及的所有课题,也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经济问题。个体行为群体合作,交换,产权,游戏规则,构成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立论基础。而散落于书前书中书尾大量的真知灼见,又使整本书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这些我眼里的真知灼见包括但不限 于:其一,社会经济现状是个体选择和群体合作的无意结果,这个结果并不为我们掌控,其中却包含了每个个体的参与,为个体的理性选择所促成。其二,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个人对私产的完全处置权和必要的游戏规则,构成了健康经济环境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其三,工作和收益是根据能力和需求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又是在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游戏规则之下进行。其四,政府政策并不总是由公共利益引导的,而往往受到特殊利益的支配。其五,交换——贸易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方式。其六,“财富是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这个定义说明财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等同于实物和货币。等等。

随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草草读完,一个关于经济社会生活新理念在我的心里得以初步显现,它对于我今后的工作生活必定大有助益。我觉得为这种阅读花费时间,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人人都能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社会会更和谐,工作会更有价值,生活会更有趣味。今后我将在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好这些好的理念和原理,真正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融入实际工作中,努力为单位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五篇:灯谜与思维方式

2012-2013学第二学期前八周

xx科技大学

《灯谜与思维方式》期未试卷

学院:

姓名: 学号: 顺序号: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一、竞猜题

1.终日思君姿容改(成语)作者:潘洁妹 谜底:心口如一

2.她在公共汽车上(英语单词一)作者:王彦飞 谜底:

3.投逸仙父子一票(3字学校用语)作者:老 晋 谜底: 4.教室(《师说》一句)谜底:

5.转业办厂卖酒水(14画字)谜底:酽。

把业转过来,再加上办酒厂,就是“严“字,买酒水,酒字去了“氵”为“酉”字

6.真心改革出力办(5画字)谜底:兰。

“真心”为“三”,“出力办”为两个点 7.摆脱困境树雄心(6画字)谜底:休。

“摆脱困境”为“木”,雄心为“亻” 8.复习要准备充足一点(17画字)谜底:濯

复习为两个习字,就是“羽”字准备充足一点就是“准”字加点,合起来就是“濯”

9.古柳边,有约会人儿;月光下,欲别总依依(医学词2+2)谜底:

10.商隐南京又相逢(体操名将)谜底:李小双。

商隐为李商隐,通“李”,南通“下”,京字下面为“小”,又相逢为“双” 11.40÷6=?(成语)谜底:

12.第三季度任务忙(成语)谜底:

13.云长骨气冠古今(生物名词)谜底:关节

14.烟头熄灭人方离(数学名词)谜底:

15.谈天解闷(《登楼赋》句一)谜底:

【答题说明】全答,且从中任选1-2灯谜简述猜谜思路并赏析思想性艺术性。

二、创制题(要求必选1-2条简述其创作思路)

1、命题创制

①(2字新词)吐槽

谜面: ②(音乐名词)五线谱

谜面: ③(旅游景点)西阁

谜面: ④(桥牌名词)调主

谜面: ⑤(高数名词)微分

谜面: ⑥(物理名词)短路

谜面: ⑦(化学名词)化合物 谜面: ⑧(学科名)工程学

谜面: ⑨(法律名词)拒贿

谜面:

⑩(模范人物)雷锋

谜面:雨落田地,今务必丰收 雨落在田地上指的是“雷”字,“今”通“金”,指的是“钅”,务必丰收为锋字的右边

11。(3字新词)正能量 谜面:

12。(模范人物)张峻

谜面:云长拉弓指向山边的骏马 云长拉弓为“张”字,上边的骏马为“峻”字

2、自由创制(谜目谜面不限,必创5条以上)

① 床前明月光(打一字)

旷 ② 大地旅游(打一诗人)

陆游 ③最后重逢(打一字)

双 ④有吃有穿生活好(打一字)

裕 ⑤月月不断有人来(打一字)

三、论述题

结合具体教学谜例,谈谈参加本学期《灯谜与思维方式》公选课的收获、心得体会及建议。

【答题要求】字数1000字以上,严禁抄袭,违者按考试作弊处理。

我与我爱的灯谜课

与灯谜的缘分:

在我看来《灯谜与思维方式》是最有趣的的公选课,没有之一。《灯谜与思维方式》这门课在科大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了,但我认识他只是在这学期初,之前在选课的时候我并没有选择它,是因为我不知道这门课的存在,但当我知道时,我就马上选择了它,源于自己心底的那份兴趣,这样,我的灯谜之路开始了 灯谜的学习:

《灯谜与思维方式》的课堂是与其他科不同的,另一番感觉,思绪在欢乐中飞速转动,我也渐渐的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灯谜,懂得了它是我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值得传扬与推崇,我的兴趣在渐渐的提高,灯谜课的课堂会放出很多的谜题,如果猜对了还会有老师的奖品,每次我都想猜对,但自己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有一点困难,有时猜对了,但反应慢了,没有先说出来,很懊恼,但过程真的很开心,值得回味与深思,一些好的灯谜真的感觉是智慧的精华,能使我学会许多其他科学不到的东西,自己也在学习中学到了许多猜谜的方法,掌握了一些技巧,能分辨出谜的好与坏,也知道了自己与老师的差距,知道了如何设置谜面,一些规则,如:不能有闲字,谜底的字不能出现在谜面中等;一些技巧,如:谐音法,拆字法,离合法等。灯谜与普通谜语是不同的: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会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灯谜的作用:

灯谜是富有我国 民族风格的文字联想游戏。所谓游戏,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玩物适情,自我行乐的活动。而“人们在每种游戏中,也如在劳动中一样,是自觉的目的的。”于各 种游戏的特点不同,它所发挥的增益智力、陶冶情操、涵养身心、博趣遣兴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又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兴趣和爱好不一其所选择的游戏形 式也各有异。灯谜是一种文字联想游戏,其寓意深邃,涉猎的知识面广。因此,一般它适合在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但需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们中间进行。

我们可以为一些名人和企业做谜,使灯谜与生活实际处处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大家的兴趣又可以是灯谜的题材更加广泛

结语:

《灯谜与思维方式》,是我最喜欢的一节公开课,它使我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是我在大学期间一种难能可贵的锻炼

下载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解决农村法律纠纷的思维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

    关于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 和顺至圣农总部国道改造工程项目部: 为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执行省、市关于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相关......

    解决农民工工资承诺书

    农民工工资支付承诺书 致:山西省中部引黄水务开发有限公司 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关于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通知》的要......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回避了高深的数学模型,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语言浅显易懂,深刻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它探究的应该不仅仅是经......

    小学生语文思维方式现状

    “小学生语文思维方式现状”调查问卷 1、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C.一直不喜欢 2、你是否有过解决语文问题后的愉悦?( )A.没有B.偶尔有C.经常有 D.有过,感觉......

    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 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同志,在从事领导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矛盾和挑战。然而,不同的人采取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坐而论......

    军事思维方式的转变

    军事思维方式的转变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这就是说,在工......

    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问题所遵循的方法,它具有社会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确立和谐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宝贵的思维资源,是使人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和谐思维方式是人们从和......

    检察工作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报告

    检察工作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报告范文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有赖于思维方式变革的牵引。在某种意义上讲,要取得突破性的工作业绩意味着必须先实现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