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时间:2019-05-13 17:5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第一篇: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筠连县委常委、副县长 胡 波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面源污染显得尤为严重。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环境质量能否得到根本改善,关系到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实现。笔者就筠连县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筠连县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筠连县位于四川省南缘,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幅员面积1256.3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全县总人口39.9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034万人,农业人口35.1816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一)农村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农村村民生活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废水及废物)及散养型畜禽养殖等产生的污染。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7.98%,全年农业散养畜禽数为63万头猪(综合折算)。按照农村人均用水量80—160L/人·天计算,全年农村排放生活污水1520万吨,排放COD15731吨、排放NH3—N 2734吨。筠连县境内宋江河、巡司河及镇舟河三大河流经各镇乡后流入南广河,生活污水也最终流入南广河,影响流域环境质量。

(二)农村集约化养殖污染。随着国家鼓励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全县农村集约化养殖场(站)逐步增加。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养殖场有148个,其中养猪5000头,牛100头,蛋鸡16万支。对畜禽废渣以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按产生量的12%计算污染物流失量,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折合每头猪的COD排放量为17.99克/头·天;氨氮排放量为3.6克/头·天。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全县COD排放量为70.15吨,氨氮排放量 14.03吨。由此可见,农村集约化养殖将对农村环境地表水源及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

(三)农田径流污染。农田径流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及农药施用不当而污染农田及河流。我县属山区县,土地坡度较大,水土流失相对严重。据调查,全县化肥使用量为4000吨,全县农田25度坡以上的11.22万亩,25度坡以下的18.4万亩,降雨量大于800mm/年;按照标准农田化肥施用量为25—35公斤/亩·年进行计算,全年农田径流污染物排放量CODCr为3573.5吨/年;NH3—N为714.7吨/年。大量化肥的流失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河流及地下水源污染,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二是长期大量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土壤逐渐酸化,表土PH值降低,土壤板结普遍严重,破坏土壤结构,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三是施氮过多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正常的20—40倍,人或牲畜用后,转化为亚硝酸胺类致癌物,危及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此外,我县每年农药使用量约120吨,农药一旦进入环境,其毒性、高残留特性便会发生效应

(四)矿山径流污染。我县矿产资源丰富,除了国家矿井外,全县有小煤矿53个,非煤矿山62个。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矿井废水,矿井废水PH值呈酸性,矿山径流污染物排放量CODCr为21.9吨/年;NH3—N为1.14吨/年。矿山开采的同时,还伴有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侵占土地,污染环境。

(五)农村白色污染。农膜及其他塑料制品的大量、广泛使用,也是造成农村白色污染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县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染源(占COD排放总量的81.08%)和农田径流污染源(占COD排放总量的 18.44 %)。

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一)发展生态农业,减轻面源污染。

结合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推广利用沼气工程,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利用,农田回归水循环利用等。将养殖业和种植业以沼气为纽带连接起来,既治理畜禽场的污染,又给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优化农业生态模式,改善和种养方式。推广发展立体农业,延长生物链,使生物物种之间相互合理利用。通过开发有机绿色农业,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规范化操作,控制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修建良好排灌系统,做到排水有沟、蓄水有池、沉沙有函、护林有坎、护坡有草,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实施坡改梯、水改旱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三)控制农药施用量,减少残毒污染。

实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限制高毒低效高残留农药销售、使用;加大生物农药、生物制剂和新型广谱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的推广和使用。

(四)积极发展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减轻农村生活污染。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工程,是控制农村生活污染和畜禽散养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猪—沼—果”等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沼气资源;沼气池建设结合“三改”(改圈、改厨、改厕),使农村人畜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不仅治理了污染,也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活污水采用修建氧化塘(沟)、小型人工湿地、微动力处理工艺等简易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后,用于农作物浇灌或排放,既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实现水资源的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

(五)规范集约化养殖,从源头切断畜禽污染。

结合实际,划定专门的区域用于养殖业发展,加强监管,禁止在地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防护区及居民集中区进行养殖;建立废水和废物处理设施。固体部分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后还田,液体部分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小型沼气工程,将沼气生产和粪便处理有机结合,用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六)强化矿山开发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执行矿山开发环评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执行矿山建设与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在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其他生态脆弱地区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3%的煤矿,对生产高硫、高灰粉的煤矿,逐步建设配套洗选设施,对高硫、高灰分煤进行洗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矿山污染治理,减少形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七)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白色污染。

按照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白色污染”治理。

第二篇: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

——以桃江县为例

(桃江县环保局:赵湘云)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县域”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高度。桃江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承受着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显了出来。如何防治县域农村环境污染,已是全社会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桃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业生产污染

农业生产的污染,主要指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县农业局的数据,2009年我县化肥施用量达到2.76万吨。其中氮肥施用量达到1.96万吨。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2009年农药的施用量达361.73吨,其中高毒农药占70%;目前全县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化肥量已达360多公斤,是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的1.6倍,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25%一30%、磷肥利用率为10%一20%。比国内农业发达地区低20~30个百分点。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低、流失率高,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农村生活的污染

农村生活的污染。主要指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染。随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迅速扩大,使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因基础设施和管理差造成了严重的脏、乱、差问题。据县境保护局的数据,我县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28万多吨,大部分随意堆置或倾倒进河湖或沟渠,致使蚊蝇滋生、臭气弥漫;农村年生活污水排放量900多万吨。并且具有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的特点,造成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严重水体污染。据县卫生局的数据,目前我县农村人口的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0多万吨,大部分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问题导致全县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着“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现象。而“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状则是我县一些富裕乡镇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3.农村养殖污染

农村养殖污染。主要指集约化养殖场因污染治理不力对农村的污染。我县的畜禽养殖场区大多建于村民居所附近,养殖方法采用传统的家庭养殖,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此外,农村畜禽养殖点养殖条件简陋,布局不合理,没有采用有效地通风和密封设施,加之畜禽粪便乱堆乱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农业局的数据。我县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达333.63万吨左右。有30%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中,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4.农村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污染。主要指城乡企业因污染治理不力对农村的污染。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建设配套处理工业垃圾和污水的设施。因而给当地农村造成了严重污染。据县环保局的数据,我县被污水灌溉污染的耕地0.3万亩,被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多亩。据县水利局的数据,目前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0.2万。其中饮用高氟水人口为1.32万人、饮用高砷水人口为9.16万人、饮用苦咸水人口为0.14万人、铁锰等其他饮用水水质超标人口为29.2万人。由于城镇工业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因而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二、造成桃江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群众环保意识淡薄

如今,我县广大农民的环境污染危害意识淡薄,存在着落后的生产习惯和不良生活陋习,富裕的农民不愿意将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城镇居民对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不强,到农村旅游、度假或走亲访友时,随意丢弃垃圾、折断果枝、践踏幼苗、猎杀益禽等。

2.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我县广大农村农民知识水平较低,法律观念淡薄,环保意识薄弱,对于周围环境污染只要在短期内不直接威胁到生命,再严重他们都能听之任之,绝大部分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有的为了能在这些重污染企业挣点钱,甚至成了这些企业的保护者。即使有一部分人想制止企业造成的污染也终因知识的缺乏,难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权益。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有关公共服务机构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3.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

就目前我县的财政能力,应对全县各种财政开支已是捉襟见肘。财政对污染治理扶持不力,导致污染治理滞后于污染增长。而上级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农村环境执法力量薄弱

我县环保系统在农村乡镇没有直属单位,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管理因受交通工具、办公条件、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像对城市中的企业管理的那么严,检查的那么频繁,但凡有超标排放现象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查处多数还停留在只有举报才有查处的局面,而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案件举报数量很少,就在这极少的举报案件中又因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查处力度也不大。

5.治理模式不当

目前,我县农村的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存在技术和经济障碍,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三、桃江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对我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农村环境教育可以从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开始,让孩子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他们的环境安全意识,也可以增加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警惕性。一般而言,家长愿意接受孩子的建议,而且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因此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对农民的环境教育既要让村民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同时也要了解自身的环境权益,以调动全民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农民自觉的抵制污染,减少污染,从而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2.加快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村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也比城市低,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因此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是控制农村生活污染的关键。对农村土地进行功能分区,划分农村工业区,养殖区和居住区,采用政府出资或政府主导农民集资的方式建立垃圾集中点,定期对垃圾回收掩埋。建立生活污水回收池,将农村生活污水汇聚到一起进行沉淀和处理。同时,每个乡镇配一个专职环保员,并经县政府授权,环保局年终对每个乡镇进行“环保绩效考核”。对不合格的乡镇,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3.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

一是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节约型技术,全面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化肥机械化深施、精准化施肥、诊断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二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减少农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推行保护性耕作,实行秸秆还田。改变秸秆焚烧的恶习。农村沼气要讲求质量,重点解决沼气池结壳问题和沼液沼渣的利用问题。三是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体系。应重点突破具有农业清洁生产共性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清洁养殖,完善养殖环境技术标准,科学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生产结构,建设一批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的示范项目,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养殖用水循环与废水处理技术,降低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4.加强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

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不是将乡镇企业全部关停,而是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避免出现村村冒烟、处处污染的情况。对于明显落后,需要淘汰的乡镇企业,坚决淘汰。环保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保留的乡镇企业,政府要给出适当的优惠条件,激励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乡镇企业的规划应该相对集中,由政府主导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是垃圾处理厂,实行排污主导和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是垃圾处理厂,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对各个企业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这样既能减少污染,也能减轻乡镇企业的压力。5.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

一是县级财政资金加大用于农村环保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种环保专项资金,明确资金的用途和部门责任,落实资金,加强监管;三是制定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调节各类企事业的经济活动和利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环保事业投入。对主动治理和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信贷等优惠。

四、结束语

“社会和谐看民生,科学发展看环保”,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只有治理的力度超过了污染的速度,农村环境才有可能逐渐变好,我县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第三篇:论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论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广南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蒙远智 663300

[摘要]近年来,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和农作物秸秆等种植业污染源、畜禽粪便等养殖业污染源,水产投肥、用药等渔业污染源以及农村生活污染源,严重影响饮水安全与食物安全,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就广南县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现状 对策 广南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处。地理位臵为北纬23°29′~24°28′,东经104°30′~105°36′。平均海拔1250米左右。东与富宁县接壤,南与麻栗坡、西畴县隔江相望,西与砚山、邱北县毗邻,北与广西省西林相连,境内黑支果乡木厂村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境直线距13.5公里。东西横距105公里,南北纵距103公里。全县辖18个乡(镇)

174个行政村,2007年底总人口76.65万人,其中农户总数15.41万户,农业人口72.49万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油菜等,经济作物有果树、茶叶、油茶、蔬菜。2007年全县法定耕地面积60.02万亩,其中田22.42万亩,地37.6万亩。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业面源污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人们通过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土地产出,通过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提高经济收入,农用化学品、畜禽粪污、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村环境质量,阻碍全县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及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与人类健康,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为此,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发展循环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1.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广南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渐突出。全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和农作物秸秆等种植业污染源、畜禽粪便等养殖业污染源,水产投肥、用药等渔业污染源以及农村生活污染源。

1.1种植业污染源

1.1.1化肥污染 2008年,全县18个乡(镇)化肥施

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17415吨,单位施用量为29公斤/亩,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而设臵的安全上限15公斤/亩。广南县氮肥施用量较大,施用总量13200吨,磷肥、钾肥施用量较少,施用总量3734吨。目前使用化肥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矿质肥料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土壤本底,长期大量使用造成部分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上升;二是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氮肥过量,造成肥料当季利用率不高,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品质下降;三是设施栽培田块超量施用化肥,加之频繁灌溉,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

1.1.2农药污染 全县每年使用农药428吨(商品量),单位施用量0.71公斤/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用农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一是在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使用禁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夏、秋季发生率较高;二是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形成在土壤中农药残留;三是用后农药瓶、袋弃臵于沟渠边、池塘旁或施药后雨水冲洗,部分农药污染水体。因此在土壤和水体中偶尔有残留农药检出现象。

1.1.3农膜污染 全县每年使用农膜312吨,平均使用量为0.52公斤/亩。其中地膜约275吨。据调查测算,全县农膜回收约245吨,年残留量高达69吨,残膜率达22%,部分地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农膜碎片(残膜)进入土壤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改变土壤物理性质,造成耕地理化性状恶化,通透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

1.1.4农作物秸秆污染 据调查测算,全县2008年粮食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30.52万吨,其中禾本科粮食作物秸秆27.45万吨,油料、豆类秸秆1.06万吨,作为农村生活用能作燃料直接焚烧的秸杆约为19.09万吨,占62%。剩余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随意抛弃约为3.88万吨,占总产生量的12%。作为饲料、肥料综合利用秸杆总量约为5.64万吨,占总产生量的18%。随意焚烧秸秆造成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有时还引起交通事故和飞机航班延误,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另外,部分农户将秸秆长期弃臵堆放或推入河沟,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产生污水,污染水体。

1.2畜禽养殖污染 2008年全县18个乡(镇)全县大牲畜存栏31.34万头,生猪存栏48.74万头,家禽存栏258.34万只,从养殖规模来看,主要以分散养殖为主,从畜禽粪尿利用情况来看,有70%以上的畜禽粪尿得到收集,用于积肥,全区每年有机肥使用量在24万吨以上。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是部分规模化养殖场没建粪污处理设施,粪便直接排入溪沟、河流,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十分低下;农村少部分散养畜禽粪尿散失,粪肥露天堆放,雨水冲淋,地表径流,污染水体;农村积肥池夏季雨水过多时,外溢污染,规模养

殖场露天堆放粪肥淋失及臭气污染无害处理不彻底而排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流失的畜禽粪合计约占13%。

1.3水产养殖污染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水产养殖迅速增加,2008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385万亩,其中养殖面积在1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专业户有88家,经有关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水产规模化养殖场有2家。养殖的品种主要有草鱼、鲢鱼、鲤鱼、鲫鱼等鱼类,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排水方式有自流和机械排水两种情况。一些水产养殖户和规模化养殖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投入饵料和化肥,利用各种废弃料、畜禽死尸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00-3000kg/亩,使水质严重恶化,这些水又直接排放于农田或溪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1.4农村生活污染 据调查测算,2008年底全县农村居民为76.65万人,其中有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设施的有5.7万人,占总人数的7.4%。无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设施的有47.96万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30%,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一是收集起来做为农家肥施用;二是随意排放,污染农村环境。废弃物处理方式有堆沤发酵、沼气发酵等。清洁建设典型主要是生产沼气,全县共建有户用沼气4.21万口。

2.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广南县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部分乡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新农村建设还很不相适应,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农业环保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特别是一些乡镇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与资源破坏问题的严重性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目前仍只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忽视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现象还十分突出,片面追求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以牺牲农业环境、破坏农业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增长。同时,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乱堆、乱倒、乱扔等不良习惯随处可见,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和资源破坏。

2.2管理职能有待理顺 目前没有出台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农业部门管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没有明确,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体制不顺,农业环境污染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经常出现扯皮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3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任务重、矛盾多、难度大的工作,县农业部门承担全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设有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但在这方面工作上要人员没人员,要经费没经费。农业环境保护基本工作条件缺乏,缺少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4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不足。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必须有财政投入作为保障。目前我县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基本上没有将农业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很多工作任务难以落实,阻碍了农业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

3.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3.1管理措施

3.1.1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机构,明确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体制和职责。增加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人员编制,建立一支懂政策、熟悉业务的管理队伍,依法管理好农业环境。由广南县农业局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县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协助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各乡镇负责区域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县政府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政府目标考核。对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

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导致目标任务不能按期完成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启动问责制。

3.1.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保护农业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彻底改变以牺牲农业环境、破坏农业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同时,通过开办农民学校、农民科技书屋,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逐渐改变陈规陋习,把农民培养成为懂科学、用科学的新型农民。

3.1.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位监测。农业环境保护既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社会性工作。财政部门要预算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控点,及时掌握了解全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库,定期发布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信息。

3.2技术措施

3.2.1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技术,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科学使用和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提高有机肥使用量,限制使用碳酸氢铵氮,对保护土壤和水源水质至关重要。

3.2.2抓好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加强秸秆还田利用。每年夏秋两熟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各种行政措施,有效地遏止秸秆焚烧的曼延。加强农技、农艺、农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提高秸秆还田数量和还田质量,保证秸秆还田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3.2.3防止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污染。近年来,全县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大量的畜禽粪便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农业污染源。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新建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使其尽可能远离饮用水源、河流。二是采用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的技术,建设大中型能源环境示范工程。三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各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对开展粪便和尿液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对一些条件十分简陋、设施很差、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的养殖场进行关停。

3.2.4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大力推广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和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从生产过程和生活环境入手,充分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三大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开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广南县农业生态环境特点,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实施稻田、旱地、林地、水面、庭院五大生态建设,采取工程、生物、农艺三大技术措施,推行多种生态模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包括“猪—沼—果(菜)”技术模式、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

3.2.5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全面落实《广南县十二五农村能源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加快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户用沼气池,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因地制宜推广 “一池三改”和 “猪—沼—菜”等能源生态模式,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按照《广南县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采取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建设的方式,建立包括实习培训基地、服务站和服务网点的沼气服务体系。

3.2.6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作者简介:蒙远智 男 1973年5生 2009年获得农艺师资格。

地址: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南路八大河桥头 邮编:663300 电话:5158395 传真:5158395 电子邮箱:yngnnhz@126.com

第四篇: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农业面源污染特点

1.1 广泛性

农业面源污染没有固定的污染源,随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超过了自然自身的承载能力,而且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到水体中,在地表层广泛分布,给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

1.2 潜伏性

农业面源污染的潜伏周期长,例如,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随着降雨和地表径流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农药和化肥在农田中存在的时间长短决定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具有潜伏性。

1.3 随机性

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除了受区域降水过程及气象因素有关外,还与土壤结构、地质地形地貌、农作物类型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也是其難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模糊性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化肥的施用,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除了农药化肥外,还有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农作物的类型、生长季节、土壤的性质,使用方式和降水条件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又会导致农药和化肥养分的流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判断农业面源污染的总体状况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分析

2.1 农药污染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亩耕地年均施用农药的有效成分约为0.8kg,喷洒的农药中约有六七成进入到环境中,其中仅有30%左右的农药被农作物吸收,其他会直接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气中,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较低的利用率导致了土壤水体以及农作物的污染,导致了过半数的水体和大量城市地下水发生污染。

2.2 化肥污染

为此,我国的化肥施用量每年都呈大幅增加态势,2014年达到了6 800万t,较2013年的5 912万t,增长了15%,而化肥的利用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50%,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的利用率约为35~50%。部分化肥会随着降雨、灌溉以及地表径流进入到河、湖、水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3 养殖场污染

2013年,我国的水产品总量达6 172万t,人工养殖占73.6%。畜禽养殖中排放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化合物,会使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流失量逐年增加(仅2010年,COD流失量就达728.25万t,BOD流失量达498.83万t)。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体污染,水产养殖中投放的饵料、鱼药也是加剧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3.1 积极倡导科学生产

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等,确定土壤中使用的氮、磷、钾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施肥量,维持土壤的肥力水平,提升肥料的使用效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户积极使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大力推广低毒、无毒农药的研制和使用,倡导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做好水产养殖的污水收集、处理,以及循环利用,减少水体污染。

3.2 加大治理保障力度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及到农业、环保等各个部门,需要政府牵头主导,加大治理的外在保障力度。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纳入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部门切实履行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鼓励不同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并从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公众特别是普通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农户尤其是农业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的环保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生态种植和养殖的专业技术,并提供后期技术指导和服务,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王建兵,程磊.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39.[2]范海妮.浅谈农业面源污染原理及防治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33):23-24.

第五篇: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薛旭初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农业科技2006(1):16-19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为此,就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近年来我市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化肥、农药、农膜和秸秆四大污染因子的现状调研和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状况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化肥的使用状况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1.1.1化肥的使用状况

化肥用量偏大从2001年~2004年我市农作物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1)来看,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从2001年的213 978hm2减少到2004年的211044.6hm2,4年减少2933.4hm2,2004年人均耕地约0.037hm2,是全国人均耕地0.11hm2的33.6%,是世界人均耕地0.25hm2的14.8%,并且还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化肥用量不断加大。首先,化肥施用总量偏大,从2001年的110 119t增加到2004年123 990t,4年增加13 871t,年平均化肥施用总量117 747.8t。其次,单位耕地面积和单位播种面积的化肥用量也与时俱增,其中,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从2001年的514.6kg/hm2增加到2004年的587.5kg/hm2,4年增加72.9kg/hm2,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达到了555.5kg/hm2,是全省平均443kg/hm2的1.25倍,是全国平均375kg/hm2的1.48倍,是美国平均108.4kg/hm2的5.12倍,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阀上限2.47倍。表1宁波市农作物化肥(纯养分)用量情况

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低调查数据(表2)显

示,我市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用量分别达到319.0kg/hm2、104.8kg/hm2、41.9kg/hm2和89.9kg/hm2;年平均单位播种面积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用量分别达到183.7kg/hm2、60.6kg/hm2、24.2kg/hm2和52.2kg/hm2。我市氮(N)、磷(P2O5)、钾(KO)肥的平均比例为1∶0.33∶0.13,全世界施用化肥氮磷钾的平均比例为1∶0.46∶0.36,根据科学资料,粮食中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1∶0.45∶1,由此可见,我市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用量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低。而且随着每年化肥的大量施用,土壤钾的供求已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同时,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普遍存在,有机态养分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土壤酸化、地力下降。

表2宁波市农作物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纯养分)用量统计表

1.1.2化肥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据统计,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十分严重,约有70%逸失于环境中,造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一是化肥大量使用,特别是氮肥用量过高,使部分化肥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据监测,农村许多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部分地区水体中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NO-

3-N 11.3mg/L)的5~10倍,不能饮用。

二是长期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容重增加,空隙度减少,土壤养分失衡,有益微生物数量甚至微生物总量减少,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三是化肥不合理应用,造成大气污染。氮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氮的逸失,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对臭氧层起到破坏作用。同时,化肥的不正确使用,也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四是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农产品的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尤以化学污染为重。特别是过量施氮,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及重金属含量超标,在蔬菜、水果中尤为明显,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1.2农药的使用状况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1.2.1农药的使用状况

农药用量偏大近几年,我市农药用量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数据(表3)表明,我市农药用量为2001年7252t,2002年7218t,2003年6952t,2004年7257t,年平均农药施用总量达到了7169.8t。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为33.8kg/hm2,其中杀虫剂为18.6kg/hm2,杀菌剂为5.9kg/hm2,除草剂为

7.6kg/hm2,、其它为1.7kg/hm2。农药施用水平我省居全国首位,而我市高于全省平均,是全省平均16.9kg/hm2的2倍,是全国平均7.5kg/hm2的4.51倍。

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据统计,全世界农药市场的组成为:杀虫剂占28%、杀菌剂占19%、除草剂占48%、其它占5%;而我市农药产品组成为:杀虫剂占55.03%、杀菌剂占17.46%、除草剂占22.49%、其它占5.02%。由此可见,我市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杀虫剂用量过大,这是造成农作物残留量超标而引起中毒的客观原因。而且,剂型不配套,在我市使用的所有农药制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占到60%以上,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此外,农药质量不理想。2004年8月、10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宁波)对鄞州、象山、宁海、余姚等县(市、区)11家农药经销店的农药进行抽检,55批次农药有17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69.1%。

表3宁波市农作物农药用量情况

1.2.2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所以70%以上的农药散失于环境之中,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大多数农药以喷雾剂的形式喷洒于农作物上,其中只有10%左右药剂附着在作物体上,而大部分喷洒于空气中,并通过皮肤和眼睛粘膜表面接触损害人体。再是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二是施药时部分农药落入土中,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也因风吹雨打渗入土中,大气中农药又降至土壤中,使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及衍生物含量增加,严重污染土壤。三是土壤中农药被灌溉水、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污染了水源。不同水体遭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依次为:农田水>田沟水>径流水>塘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自来水>深层地下水>海水。四是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作物在一定时间内或多或少都有部分残留或超量残留或有毒的代谢产物,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出口贸易。五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农田内蛇、青蛙、蚯蚓等数量已显著减少,泥鳅、黄鳝等几乎绝迹,有益天敌加速消亡,有益生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生物链单一,不少地区农田生态平衡失调。同时,病虫产生抗

药性而使病虫危害加剧,结果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3农膜的使用状况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1.3.1农膜的使用状况

农膜用量逐年增加调查统计(表4)表明,我市农作物农膜用量为2001年4185t,2002年5496t,2003年5859t,2004年5999t,年平均农膜用量达到了5384.8t,农膜用量逐年增加。2004年与2001年相比,农膜用量增加1814t,增幅高达43.35%。年平均单位面积农膜用量达到了680kg/hm2,其中经济作物占82.5%,粮食作物占0.83%,其它作物占16.67%。

可降解农膜比例低,农膜回收率低我市使用的农膜中,可降解农膜仅占农作物农膜总用量的0.86%,绝大多数属于不可降解农膜,占到99.14%。从全市的整体情况来看,棚膜的平均回收率为65.3%,地膜的平均回收率为44.2%。

1.3.2农膜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是农膜的推广使用给农田土壤带来“白色污染”。农膜属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非但不易降解而且降解之后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污染土壤生态环境。同时,大量的农膜在土壤中积累恶化土壤理化性状,造成土壤的通透性变差,使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受到阻碍,并因此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二是农膜中所含的联苯酚、邻苯二甲酸酯等微量环境荷尔蒙物质还会对农产品带来污染,并危害人类的健康。三是由于绝大部分农膜使用不可降解地膜,在膜残留严重的地方,农作物减产20%~30%,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四是残存的农膜碎片日益积累,在田头、地角、房前、屋后、溪边、树上,随处可见,影响村容村貌,严重污染农村环境。

2秸秆产量、利用情况及焚烧、废弃对环境的影响

2.1秸秆产量、利用情况

调研结果说明,我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最大的农作物是水稻,约占全市秸秆产生总量的50%,其次是蔺草、茭白、瓜果豆类等作物。我市年平均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 846 386t(表5),其中综合利用量(含秸秆还田)为1 213 038t,综合利用率66.2%;秸秆焚烧量325 186t,焚烧率17.5%;秸秆废弃量197 044t,废弃率10.6%;焚烧和废弃率高达28.1%。

表5宁波市农作物秸秆产生及利用情况

2.2秸秆焚烧、废弃对环境的影响

调查发现,我市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焚烧和废弃率高,其中水稻、蔺草收获季节秸秆焚烧尤为严重。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两侧,不但污染大气和水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而且秸秆焚烧,弥漫的烟雾造成能见度降低,直接威胁机场和公路的交通安全。

下载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面源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初探

    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初探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民物质生活状况的改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加剧,因此,如何协调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之......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范文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药、化肥的废弃物,稻草秸杆,畜禽粪便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定稿)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阜新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巾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

    南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南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南川区农业环境监测站 王于泽 摘 要: 结合南川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四大原因,提出五点防治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环境;......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共5篇]

    近些年来,**市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源和污染面的调查;研究污染物对作物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贯彻执行农业农村环境标准,总......

    秋口镇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汇报

    强力推进十项整治全力打造城郊花园 ——秋口镇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荐)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导致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回顾了模型研究进展,总结了通过调整景观格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

    室内环境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室内环境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通过......